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废名小说的景物描写
作者:李 波
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的声音填的!偏头,或者看见一人钓鱼,钓鱼的只看他的一根线。一声不响地你又走出来了。好比是进城去,到了街上你还是菱荡的过客。
这样的人,总觉得一个东西是深的,碧蓝的,绿的,又是那么圆。⑤
这里所描写的一切,显得过于宁静、悠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切都凝固在一个深绿的“圆”点上。作者笔下的无人、无声的幽深清远之境,正是作家内心情感浸染而外射的结果。垂钓者没有故作悠闲的隐士风范,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没有久候不得的愤意情绪,有的只是随遇而安的平静,在平静中弥漫着一股孤独、清冷的氛围,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
三
一般而言,自然景物是人物生活的环境,浸染着人物的性格特色,可以侧面反映人物的情绪变化或主观想法。在废名小说中,自然风景都经过了作者心灵的过滤,含蕴极深。风景是人之所见、所感、所思,而人也是风景。在废名眼中,无论是竹林、桃园,还是陶家村、史家庄;无论是桥、亭还是塔、庙,都是人人可见的美。废名追求美的意境,在静观中对自然风景赋予美的描绘,人物也只不过是作为美的画面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画面更加完美。作者在古朴、纯真、幽静的景物中洞见世间万物生命本体的跃动,大胆挖掘景物描写的作用,让景物推动故事进展,从而使景物、故事人物的紧紧扭结占据了小说的中心。例如小林与琴子的相识就很典型,作者以金银花为灵魂,写金银花的美,写小林、琴子对金银花的喜爱,写金银花所引发的两个幼小心灵的沟通。在这里,花引人爱,人与花合,人与人之间因花而合,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人物从这里出发,故事从这里开始,自然美景在这里展现。小说中的景物促进故事发展、启悟人的诗兴灵感,反过来故事、人物又赋予景物以丰富的内涵,使其生机勃勃、灵气充盈。
废名在《桥》中描写了很多美丽景致:万寿宫,家家坟,关帝庙,水丹庵,八丈亭,五祖寺,史家庄的金银花和松树,红花山的山路和落日,枫树桥的枫树和流水,还有桃园,梨花,杨柳,清溪等等。这些景物通过小林和琴子的少年生活故事及小林成年后回乡后的经历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可是废名的小说没有这样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他书中的角色一旦离开这些环境就无法独立存在;而离开小林等角色,书中的景物依然完整和谐,如诗如画——人物在废名的笔下反倒成为景物的点缀。即使写人物的外部特征,也往往与景物联系在一起。《桥》中,作者描写透露着山野女儿纯真本性的琴子的眉毛是“不着颜色之眉,实是使尽了这一个树林,古今山色都凑在一起哩”,细竹的眼睛是“多么清澈,有如桃花潭的水,声响是没声响,而桃花却不能躲避她的红”,《初恋》中,作者描写姐的手“那手腕简直同塘里挖起来的嫩藕一般”。废名用诗人的想象,将少女的外貌与美丽的物象相连,很含蓄地将少女之美展现给大家,描写得富有诗意令人遐想,将原本普通的人写得与山水共色。《竹林的故事》里,作者描写了一个流水潺潺、绿竹荫荫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园世界,天真无邪的乡村少女三姑娘就生活在这里,三姑娘离不开竹林,竹林也离不开三姑娘,人与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了。
废名小说基本不对人物作详尽的刻画,只是从场面、风景、氛围、情调中突现出来。自然与人物浑然一体,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水乳交融,一种高远玄妙的意境弥漫其间,直向读者的心灵渗透。菱荡人陈聋子朴拙浑厚,长年在荡里种菜、浇水、采菱。树色深,菱荡幽,“天比地更来得小”,荡水静得出奇,只有鱼儿的喋水声偶尔打破无边的幽静。聋子终日与野花为伴,与水鸟神游。他孤身一人一无所有,也一无所求,不知忧虑为何物,离尘出世,超然物外。没有菱荡,他也不会有这份“止静寂定”的心情。人生的孤寂都消失在菱荡的碧蓝幽深里,由此传达出忘却一切又超绝一切的情蕴。人与自然、心灵与外物互相补偿,互相映衬,自然美与人格美达到和谐统一。在阅读废名小说的时候,我们常常流连于文中清新淡雅的自然之景,但更多的是被文中人物的情感美和道德美所打动。因为他在表达大自然冲淡平和之美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冲淡平和的人性之美。
总之,废名小说通过景物渲染了冲淡平和的背景氛围,营造了幽静清新的梦幻意境,衬托了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可以说,在废名的笔下,景物被史无前例地委以重任,使废名的小说如同一幅写意山水画淡雅飘逸,如同一支小夜曲舒缓迷人,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李波 (1965-),河南扶沟人,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① 废名. 竹林的故事[A]. 废名小说[C].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34页。
②⑤ 废名. 菱荡[A]. 废名小说[C].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70页,第71页。
③ 孟实.桥[J].《文学杂志》第一卷第三期,第185页。
④ 宗白华. 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72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