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伍尔夫与海明威死亡主题之比较

作者:李春宁




  海明威的死亡主题虽然包含的内容众多,但大多数都建立在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抗拒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且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会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迎接死亡,并在与死亡抗衡的过程中产生征服感与满足感,以减轻、忘却死亡带来的痛苦。在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有一群怀着美好理想和爱国信念的年轻人,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之后,变得精神苦闷、情绪彷徨、迷惘、怀疑、愤慨,因而成为 “迷惘的一代”。与伍尔夫笔下的战后青年不同的是,他们用荒谬悖理的行为与世抗争,寻找多种途径宣泄:喝酒、钓鱼、打猎、看斗牛……以此感受愉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明威逐渐走出了迷惘。面对人生的有限性与死亡的必然性,他赋予笔下的主人公“硬汉子”的精神以克服面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感和生命的无常感。《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自己的死亡,但他并没有逃跑,而是把自己的爱给了遭受过羞辱和不幸的玛丽娅,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反法西斯、保卫自由的民主事业。在执行炸桥任务后,乔丹负了重伤,自己决定留下来阻击敌人,准备为反法西斯战争献身。这时的一段内心独白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唯一遗憾的是我将离开这个世界,我非常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儿获胜,在每个地方就都能获胜。世界是很好的地方,值得为之战斗,我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啊。”⑨海明威在这里描述的不是乔丹对死亡的恐惧,不是人在死亡前的无能为力,而是用作者特有的风格去鼓励人们继续战斗,为自己所信仰的事业继续奋斗。这体现了海明威的超越死亡意识:人固有一死,但重要的是怎样对待死亡。死亡是可怕的、不可避免的,但决不能被它吓住、控制住,而应最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这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在海明威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利大腿上生了坏疽症之后,心里非常烦躁,痛苦地等待着结束生命。主人公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内心的恐惧逐渐变得坦然,继而发展到超脱与神往;《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过河入林》中的坎特威尔最终成为命运的主宰,超越了肉体的毁灭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海明威对死亡与生命不仅有着深刻的思考,而且用独特的风格对其进行阐释。他在《午后之死》中提出了“冰山原则”,即“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一原则贯穿于海明威的作品中:朴实简练的文字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形象,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情感之中蕴藏着深刻的思想。一九五四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许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硬汉子”精神的概括和升华。圣地亚哥老人体现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子的另一个特征,即孤独的战士。他不仅勇敢地面对死亡,而且默默地与孤独、绝望和命运抗争。尤其是那句著名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既体现了“硬汉子”精神,又“完美地表现了海明威所谓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⑩。这部小说的获奖不仅是海明威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结论,也是对海明威现实生活中事物和人的动作描写的准确无误,对简明扼要的锲而不舍的最高褒奖。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伍尔夫和海明威的死亡主题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死亡观,而且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劳伦斯在创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说过,人类有理性科学的和感性诗意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伍尔夫和海明威对死亡的理解和表现正是体现了劳伦斯提出的两种认知方式: 伍尔夫对死亡的认识是感性诗意的——体现了女性的理解方式,通常是整体、诗意的,注重对世界精神层面的关怀,相信现实的点滴终能汇成永恒的整体;与此相反,海明威对死亡的理解是理性科学的——体现了男性的认知方式,通常是孤立、理性、实证的,往往表现出对物质世界中的社会、政治事件的关心,认为生活是变化、短暂、稍纵即逝的。[11]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李春宁(1974-),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①②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③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P165,P129.
  ④ 朱莉.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J].国外文学,2003,(3):65.
  ⑤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太太[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⑥⑧ 叶青.生和死的瞬间——《达洛卫夫人》的另一种解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1,72.
  ⑦ 顾瑶.死亡、女性与叙事——评《达罗卫夫人》的女性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111.
  ⑨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忻明霞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⑩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P3.
  [11] 李娟.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2004,(1):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