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思想、历史、情节三者的完美融合
作者:陈兴焱
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打破窠臼,一改文体,并将全文不满三千字的《莺莺传》,洋洋洒洒扩改出五万多字。非但使《西厢记诸宫调》有了自己的戏骨,能与原著分庭抗礼,更直接影响到后来王实甫的再创作思路。但就其作品思想价值还是不能与王实甫的处理相比的。作品中介绍了崔张身世,维持反对望族集团的门当户对的婚姻思想,还把崔张爱情悲剧改为大团圆的喜剧,赋予了作品歌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可以说,董解元笔下的西厢故事犹如几千年封建礼教的漫漫长夜中的一盏灯,让那些被封建礼教束缚几千年的青年男女看到了希望。但这盏灯不是一盏明亮的灯。因为,在作品中,董解元表达了“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观念,并且把崔张之爱,与“报德”“功名”连在一起,仍逃脱不了“门当户对”的嫌疑。这就决定了积极主题的不彻底、不坚定性。
在《西厢记》中,崔张固然是才子佳人,但作者没有把他们的结合归结为“才子配佳人”这一主题上。而是通过大篇幅的情节渲染他们的一发难收的“情”,得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的观点。从另一角度看,作者交待了张生虽是礼部尚书的儿子,但父亲不幸早亡,母亲随即辞世,家道败落,“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学四方”。崔莺莺做相国的父亲虽然也已去世,但特别交待莺莺是当世七姓中最显赫的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的后代。这样处理,张生跟莺莺相恋,就有了身份、地位的悬殊,不言自明地提出了反对“门当户对”的思想。作品中崔、张家世的定位,可以说是王实甫《西厢记》借故事情节,揭历史现象,体现反对封建婚姻门第观念的思想意义的点睛之笔。
三
南宋遗民郑思肖的职业排位,把文人排在第九位,而把僧人摆在第三位,反映了元代对宗教的重视或者说宗教势力在元代的强大。成吉思汗就说过:“人类各阶级敬仰和崇拜四大先知。基督教徒,把耶稣作为他们的神;撒拉逊人,把穆罕默德看成他们的神;犹太人,把摩西当成他们的神;而佛教徒,则把释迦牟尼当做他们的偶像中的最为杰出的神来崇拜。我对四大先知都表示敬仰,恳求他们中间真正在天上的一个尊者给我帮助。”⑦在实际的统治过程中,道、佛、儒三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受到元代统治者极度的崇拜。“一二五二年忽必烈奉宪宗之命征云南大理,道经吐蕃地区,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萨班之俗八思巴应召入见,‘日见亲礼’。忽必烈继帝位后,‘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此后,萨迦派历代领袖均被尊为国师或帝师,许多藏传佛教上层人物相继被封官拜爵。”⑧这就是元代的社会现实:文人不如僧人,科举殿堂不如道观庙宇。而《西厢记》所反映的唐代,佛教的势力比元代更大。佛寺可以官立,也可以私办,寺院林立,他们拥有大批土地,而且可以豁免赋税,很多和尚与官府相互勾结,横行乡里。《西厢记》作为文学作品,王实甫一箭双雕,运用戏弄性和调侃性的手法,对唐、元两个时期的这一历史现象作了一些暴露和讽刺——寺庙并不是宁静神圣的殿堂,和尚并不是六根清净的僧人。在以下几个情节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一,《西厢记》主要矛盾冲突是崔张追求爱情、争取美满婚姻与封建势力的斗争,而这场斗争安排在香烟缭绕、钟鼓声声的寺庙中展开,在宁静安谧的佛门净地崔张“吟诗挑逗”、“偷期密约”,谱写了一曲伟大的自由恋爱的爱情赞歌。
其二,在为老相国超度亡灵时,本是六根清净的和尚们因为贪看美丽的莺莺而心不在焉,主持道场的大法师也不例外,因此法聪和尚的光头被误作金磬而遭敲打了。
其三,在兵围普救寺的紧要关头,一向“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的老夫人,向两廊僧俗许诺,谁能退得贼兵,便将莺莺许配为妻。如果退兵的不是张生,而是和尚,《西厢记》将是另一种版本:和尚娶妻。这显然是借维护封建礼教的卫道士老夫人,对封建之“道”、之“神”的公开嘲弄。
结 束 语
王实甫是历代西厢故事的集大成者,《西厢记》不仅有优美的曲辞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主题。《西厢记》的创作完美体现了恩格斯的“三融合”的文艺思想。这也是《西厢记》成为思想界震动最大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陈兴焱(1962- ),河南信阳市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戏剧文学。
①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 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③ 郭沫若.《文艺论集·<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性格》[M].上海:光华书局.192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⑤⑥ 董每戡.《五大名剧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⑦ 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⑧ 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