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鲁迅《野草》中的“梦”
作者:陆汉军 韦永恒
梦的技法的运用,使作品在内容上达到了真实性与荒诞性的高度统一。这几篇作品因为都是无一例外地以“我梦见我自己……”开首,况且又是“随感”类文章,无疑给读者感觉是真实的、确切的,应是鲁迅个人某种思绪的真实显现。鲁迅不止一次地说:《野草》“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这些清楚地说明,《野草》作品正是作者某一时期心灵的真实产物,是作者情绪的真实记录。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们往往把《野草》当作进入鲁迅内心世界、窥视鲁迅情感起伏变化的一个至关重要、不可绕过的文本,也不会有人会怀疑《野草》思想内容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但文中的狗对人的驳诘、死火的冰冻与燃烧、人与魔鬼的争斗、自啮的毒蛇、起坐的死尸、女儿一家对老妇的辱骂、老师的立论、死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构建的场景、梦里梦外的浑然一体又截然分明等等,又是那样的荒谬、离奇、怪异、阴森、恐怖,读者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这只有在梦中才会发生,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只有在梦中才有可能。梦创造了一切,梦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现实与超现实完美、协调地交织融合在一起。“鲁迅频繁地交织现实与幻想、生与死、人与鬼或人与兽,来为他的散文诗绘制一个超现实的背景,并传达他窘迫的思想情感。”
梦手法的运用营造了奇崛幽深的意境。在这几篇梦的作品中,作者乘着梦幻的翅膀,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有力的建构力,塑造了诸如地狱、三界、魔鬼、隘巷、冰山、冰谷、密封的小屋、坟墓、荒野、死尸、死亡等等环境、场景、意象和氛围,混同了生与死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打乱了人性、物性、兽性之间的隔阂与对立,打通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分界,达到了视通千里、时连万年的高深莫测的境界,散发着逼人的寒气,溢出隐秘恍惚的光彩,藏匿着幽暗广阔的向度,充盈着生涩晦暗的意念,共同营造了一个硕大无比、虚实难分难解的意境,产生了突兀奇特、变幻莫测、深邃幽远、阴森寂寥的艺术效果。
梦手法的使用生成了模糊歧义的主题意蕴。梦的不稳定性、随意性、组合性、分裂性、闪现性、变幻性、复制性和作者的刻意曲笔、欲言又止、意犹未尽相交融杂糅,导致了作品主题的模糊歧义。鲁迅曾说:“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到目前为止,尽管研究者们对这些作品的主题做了多年、多层次的挖掘和探究,但很多观点始终还难以得到一致的认定,有些结论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死火》一篇,李何林先生认为“死火”象征了“曾经革命过的革命者”,“我”带着“死火”走出冰谷象征“我”对于革命者的爱护。孙玉石先生认为,“死火”象征“横遭迫害的革命者”和“鲁迅内心革命激情的一种形象写照”。后来他的看法又有改变,认为“死火”是“鲁迅写自己内心世界的‘冷’与‘热’的矛盾,并以救出‘死火’的结局,作为自我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追求的一种象征”。许寿裳却认为,“《死火》乃其冷藏情热的象征”。李欧梵认为“死火”“也许它是能代表一种内心的生命力”。李天明则认为“死火”是“《野草》诗集中唯一可以象征光明、温暖、热情、生命力、爱和希望的形象”。其他各篇亦是如此。
《野草》是记录鲁迅心路历程的一本秘笈,可感却不易懂,可悟却难以捕捉,而“梦”几篇则犹如这野草地里的几朵小花,时时散发出清醇鲜美的芳香,吸引过路者久久观赏和思索。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陆汉军(1969- ),壮族,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韦永恒(1966- ),瑶族,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 鲁迅.1936年9月3日致母亲信[M].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下同.
[4] 雪苇.论《野草》[M].见鲁迅散论.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
[5] 冯雪峰.回忆鲁迅[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6]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北新书局,1925年.
[7] 鲁迅.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M].鲁迅全集第12卷.
[8] 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M].鲁迅全集第4卷.
[9] 鲁迅.《自选集》自序[M].鲁迅全集第4卷.
[10] 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
[11] 孙玉石.《野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2] 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3]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4] 李欧梵.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M].见铁屋中的呐喊.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5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