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吉咸乐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 叙事空白 心理空白 结尾空白
  摘 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不仅是独特的,而且也是深刻的。他在文本的创作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具体表现为:叙事空白、心理空白、结尾空白等方面。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艺术载体的信息量,而且还增加了小说的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诱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期待视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空白”就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明确、形象完整的前提下,以模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和诱导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包括审美意象的空白。它属于有意省略、空缺的部分,蕴藏着审美潜能和艺术张力。
  讲究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任何一部作品,不论它多么严密,对接受理论来说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空隙构成的……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一些看来靠读者去解释的成分。”也就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常常因故造成了文本部分内容的省略或表达的含混在作品中留下“空白”,召唤读者对省略或含混的部分内容进行填空和确定,诱导读者参与小说的再创造,给读者创造参与文本创作的广阔空间,极大地发挥读者的审美自由度,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这种独特的审美效应在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
  深受东西方“空白”美学影响的现代文坛著名作家沈从文,结合其对传统绘画“空白”的理解,产生了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他在对沈石田、仇十洲、王麓台、展子虔等画家的绘画艺术潜心揣摩后,认为绘画作品,不论是以人事为题材,还是以花草鸟兽云树水石为题材,“其重要处,全在‘设计’。更重要处,便是那些空白不著笔墨处,因比例下具有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②于是,他将自己对“空白”的见解,别具匠心地用于文本创作之中,并进而认定“我们也可就那些优美作品设计中,见出小说所不可少的慧心和匠心”③。沈从文关于空白的这段论述大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叙事性作品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离不开空白;二是空白可以给小说带来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沈从文对“空白”的独特见解,为其作品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
  本文结合沈从文的作品,从叙事空白、心理空白、结尾之处的空白等方面,浅析作品中留有的空白之美。
  
  一、叙事空白之美
  
  小说叙事的空白是指叙事内容在叙事进程中的突然遗失,作家出于艺术上的需要,在处理叙事中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或某一细节时,有意将其虚化或者省略,人为留下了叙事空白,给读者制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沈从文的小说《丈夫》就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有意留下了许多的审美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小说写的是一对新婚夫妻久别重逢,丈夫来探望妻子,想要静心地同妻子小聚。俗话说:“久别胜新婚。”作为身体强健的丈夫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想与妻子过正常的性生活,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丈夫”的这种欲望在小说中若隐若现。沈从文非常含蓄地在叙事中几处点到。如:妻子“把衣服解换时,露出极风情的红绫胸褡。胸褡上绣了‘鸳鸯戏荷’”,“男子觑着不说话。有说不出的什么东西,在血里窜着涌着”。然而,他连做丈夫的起码权利都够不上。而后,在丈夫心灵遭受重重伤害之后,依然想同妻子在床上说点家常私语,“大娘像是明白男子的心事,明白男子的欲望”。古人云:“食色,性也。”丈夫到城里看妻子,满足性欲是丈夫的本质目的,这个本质目的是隐藏在小说中的导火索,而沈从文偏偏不去点燃它。留下这个最大的审美“空白”,让读者去体会,去设想,去填补。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个“性欲”的空白中,去感受丈夫一次次地被压抑,一次次地被摧残,最后丈夫忍受不下去了,一个反弹,一次爆发。读者也是充分理解的。
  之后,很喜欢说话、很热爱生活的丈夫始终不说一句话,可见丈夫所忍受的凌辱委屈,到了何种地步。在船上两天的生活彻底把这个老实强健的庄稼汉击倒了。妻子怎么劝说都没用,水保的酒席不吃,大娘请他看戏也不去,最喜欢吃的荤油包子也不要,甚至妻子把钱塞到他手里都丢掉了。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男人摇摇头,把票子撇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握着脸孔,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沈从文十分了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小说不让丈夫说话,可丈夫想说的话,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各式各样的“填补”。再如:丈夫找到久别的妻子,妻子问的第一句话“那次五块钱得了么?”此话也颇耐人寻味。其间有许多“空白”留给读者去填补。很明显,这五块钱是妻子“生意”所得,也可能这五块钱比“丈夫”在田地里终日的劳作要丰厚得多。妻子能赚钱了,妻子在家庭地位提升了。此处,还在有意无意地提醒丈夫,我还在做“生意”,你今天虽然来了,有些地方还得忍着点,要懂事。所以,“丈夫”感到妻子说话的口气与以前完全不同了。而这些“空白”都必须要读者细心地去填补才能获得审美的愉悦。
  正如高尔基所说:“当文学家使读者也能根据自己个人的经验,根据读者自己的印象和知识的累积,来‘想象’——补充、增加——文学家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的时候,文学家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发生或多或少强烈的作用。”④在这里,我们试想,如果小说没有留下这些“空白”,而是把什么都详细描写,详细表述出来,把丈夫的痛苦和愤怒一股脑儿地倾泻在文字中,虽然小说在情感的表露上痛快淋漓,但读者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追求便索然寡味,这就是文学的奥妙所在。沈从文对这点心领神会,所以运笔自如。
  沈从文小说叙事中,有些作品还采用了突然中止叙事而形成叙事的空白。小说《大小阮》的叙事前半段以小阮的活动为中心,小阮后来留下两千块钱离京赴唐山后,叙事者的切入视点由小阮转移到大阮身上。小阮在叙事中的活动留下一个空白,叙事中代之以大阮的活动及心理变化。在这些叙事内容中,叙事者虽若隐若现地将唐山工人运动被枪决的六个主持人和天津二监绝食而死的罪犯刘深甫与小阮联系起来,但从叙事具体内容看,小阮的后半段活动成了叙事空白。如《萧萧》中萧萧肚子大后花狗不辞而别,并且对花狗离去的原因未作说明。这就使读者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花狗哪里去了呢?说好不辜负萧萧为什么一个人走了呢?萧萧将会受到接受泥潭或发卖的命运吗?”又如在《边城》中,对翠翠父母的情况只是采用叙写的方式点到而已,而对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未作说明、就连那个老船夫也说不清楚,这就使读者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新与旧》中对战兵杨金标杀人的叙事中间有一明显断层,他第一阶段杀人与第二阶段杀人中间有三十六年之长的叙事空白;《顾问官》中的赵顺三,二十一天由一个穷光蛋暴发成拥有两千大洋的“资产阶级”的发迹史;《菜园》中,儿子与儿媳突然双双陈尸教场;《山道中》几个纸客被杀;《黔小景》中,老人的去世等等都留下了叙事空白。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省略,以跳跃的方式前进,使作品更快地趋向高潮,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是一门艺术,它要给人美的享受。因此,作者在创作中就不得不考虑它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有一定表现价值,但不宜具体展开的情节、内容的省略。从文本的审美角度,在叙事中留有空白,能够使文章更加简练。而读者,却可以从省略的文本中,获得更多的美学价值。刘西渭先生曾经对沈从文的小说这样评价:“他不破口而道出,他把读者也放在作品所需要的一种空气里,在这里读者不仅仅用眼睛,而且五官一齐用———灵魂微微一颤,好像水面粼粼一动,于是读者打进作品,成为一团的谐和。”⑤在沈从文的文字王国里,他留给读者的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