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文化差异中的“死亡”起源探析

作者:张 诚




  关键词:死亡 宗教 委婉语
  摘要: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被用于掩饰“死”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客观事实。本文从宗教信仰、等级差别、价值观念探讨了汉英死亡委婉语的生成。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对“死亡”这个概念和词本身进行乔装、隐晦。对死的避讳,使用“死亡”委婉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用ceased to think和gone to sleep—but forever将马克思的去世比作“停止思想”和“永远安详地睡着了”。
  从人们的社会心理上来讲,认为谈及“死”是不吉利的。在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被用于掩饰“死”这个人类最基本的客观事实。由于人们在死亡面前感到一种不可解释的超人的力量,由此“对死亡产生了恐惧和禁忌,进而导致代表死亡这种现象的语言符号成为禁忌语”。综观历史,由于对“死亡”的理解不尽相同,汉英两种语言中都产生了不少“死亡”委婉词语。本文从宗教信仰、等级差别、价值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探悉汉英死亡委婉语的生成。
  
  一、宗教信仰与“死亡”委婉语
  
  “死亡”是语言禁忌最主要的领域之一。人们不理解这种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便从宗教里寻找解脱。为了消除人类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各种宗教都对死亡作出了解释,对死后的世界进行了描述,以及对来世的不同看法,这一切都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在原始宗教观念的支配下,人类普遍把语言看成是具有超自然魔力的东西,“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思想意识在汉、英民族的民俗传承中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汉、英民族中存在着相同的禁忌。但由于汉、英民族社会历史土壤的差异,由相同的禁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却不尽相同。英语国家大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按照《圣经》的教义,人生在世是救赎的过程,只有经过种种磨难,死后才能得救,升入天堂,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英语中死亡委婉语源自《圣经》中不少就体现了基督教的人生观及其对死亡的宗教解释。如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都是上帝的儿女,上帝爱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人类本来有罪,因此要虔诚地信仰和服从上帝,才能赎清原罪,得到赦免,在来世获得拯救,进入天堂。所以,在英语中,源于宗教的死亡委婉语的本义大都是“应上帝之召”、“与天使同在”之类。从这些“死亡”委婉语可以看出,基督教把各种美好的向往和憧憬都摄入了死后的世界里,让生者有精神情感的寄托,安心生活,让死者有灵魂的归宿,愉快平静地离世。
  比起英语民族来,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宗教信仰,宗教禁忌未能对全民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宗教也产生了一些“死亡”委婉语,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必然导致言语禁忌的多样性,委婉语也因不同的宗教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宗教色彩。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生”与“死”也没有极端差别,所谓“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庄子•刻意》 ,于是人死便婉称“物化”。由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道教则进一步追求生命不死、肉体成仙,称人死为“仙逝”或“仙游”。道教认为,经过一定的“修炼”,世人是可以脱胎换骨,超凡成仙的,没有必要等到死后才来超度灵魂,因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大都与成仙有关。道教认为人死犹蝉之脱壳,称“蝉蜕”或“蜕化”;或如鸟生双翼飞升,称“羽化”;或传说得道成仙便乘白鹤而去,于是,称“骑鹤”或“化鹤”。源于道教的死亡委婉语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去超越死亡,寻找生命寄托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心态。
  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之为“涅槃”,意为进入一种永恒寂灭的精神状态,而其根本宗旨,则是为人指点迷津,灭绝苦源。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流传、渗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汉语中的许多词汇就是源自佛教词语。但是,源于佛教的“死亡”委婉语却大都未能跨出佛门,如:圆寂、坐化、登莲界等。因此,上述佛教所用的“死亡”委婉语至今只用于指僧尼之死。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最终赋予了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
  
  二、等级差别与“死亡”委婉语
  
  英汉所避忌的对象大相径庭,英语避神,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性;而汉语避人,则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差别。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得非常完备。封建礼法的禁忌语多不胜数。在论及死亡的委婉语中,也都体现了尊上卑下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统治者生前要高人一等,死后也要别于庶民。《礼记•曲礼 下 》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历代帝王专用的死亡委婉语有:“山陵崩”“宾天”“大行”等。然而,平民百姓只能叫“弃世”“弃堂帐”等。古汉语中这类“死亡”委婉语界定清楚、等级分明,谁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特定阶级和宗教的委婉语在现代已不流行,如婉指帝王、帝后死亡的“崩”“驾崩”“大行”等。
  英国的封建社会中也曾存在封建等级制度,但那是封建领主之间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在他们之间形成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制。这种封建等级制的特征在于建立起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附庸要接受封主的土地,就必须宣誓效忠封主,并对封主尽义务。这种封建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作为纽带来维系的,而不像中国的封建社会那样以礼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因而“名分”上的尊卑也就没有像汉语那样森严地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同时西方人笃信基督教,认为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故生来人人平等。在这样一种文化土壤中,自然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阶层等级泾渭分明的委婉语。
  
  三、价值观念与“死亡”委婉语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除了具有带共性的道德准则以及评判善恶价值尺度的道德标准外,还具有各富特色和个性的伦理文化和道德评判的价值标准。“死亡”观念及态度是人类道德、价值观念、伦理准则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每个人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提倡在需要的时候为义而死。所谓“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谓汉民族死亡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一个人为公或为国家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人们往往会用褒义的、正面的评价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而又深切哀悼的感情,讴歌光荣的“死亡”。例如:“壮烈牺牲”“慷慨就义”“为国捐躯”等。
  尽管英语国家的民族英雄也常常受人敬仰,在英语里也能找到一些表示为国家或事业而捐躯的委婉词语,如lay down one’s life,give one’s lifekiss the dust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等,但这些表达法不论从内涵还是感情的表达上都无法与汉语中的固定词语相媲美。同中国文化不同,英语文化注重个体生命死后的灵魂安息——个人愿望的实现。他们往往只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去考虑,希望自己的死能够得到上帝的赞许和垂爱,死后与上帝同在。因此,西方人面对死亡就很少有中国式的豪言壮语,即使是源于军旅生活的死亡委婉语也大都不带有悲壮的色彩。
  与正面人物相反,对于那些坏人以及犯罪分子的死,汉语中有很多带有贬义的、反面评价色彩的委婉词语,如:“横死”“丧命”“一命呜呼”等。英语里也有一些带有负面评价的死亡委婉词语,如drop off the hooks, to kick the bucket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