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作者:黄春燕




  关键词:雪 象征主义 自然 哲理
  摘要:《雪夜林边小立》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诗”之一。在这首诗里,诗人借助以“雪”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意象,表达出自己矛盾的自然观和社会观。诗人以实写虚,平淡中见深刻的象征主义手法以及开放式的结尾,使读者对诗中的哲理和智慧有着不同的解读。
  
  一、“自然”诗人,头顶“桂冠”
  
  在美国文学史中,罗伯特·弗罗斯特是拥有读者最多的20世纪美国诗人之一,大器晚成的他曾屡屡获奖,被誉为无冕的美国“桂冠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之所以久读不衰,一方面是因为他采用质朴的民间口语,取材美国本土风情,是一位“工业社会的田园诗人”;另一方面,他的诗大多语言朴素,却意味深长。看似平淡,实则深刻。他的诗,即使只有寥寥数行,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这种多重解读性要归于弗罗斯特诗歌语言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而这种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借助音韵、节奏,尤其是一系列的意象来实现的。比如,“雪”是他诗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意象。诗人弗罗斯特,似乎总是徘徊在冰天雪地的新英格兰。无论是其颇具代表性的《雪夜林边小立》(Stopping by th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荒野之地》(Desert Places)、《摘罢苹果》(After Apple-Picking)、《白桦树》(Birches),还是短小精悍的《雪尘》(Dust of Snow)、《一片残雪》(A Patch of Old Snow),在他不同创作时期的很多首诗中,与雪相关的一系列意象反复出现。飘雪的树林,白雪茫茫的荒野,坚冷的冰湖,雪中的飞鸟,还有雪夜中的孤独旅人,常被定格在他的诗中。弗罗斯特对“雪”这一意象的偏爱,对雪多层意蕴的解读,在其广为诵读的《雪夜林边小立》(如非特别注明,译句皆采用诗人飞白的版本,以下简称《雪夜》)一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矛盾的自然观和社会观也被巧妙地融入了这首诗中。
  
  二、雪中旅途,人生片段
  
  首先,诗歌的题目就直接点出了“雪”这个核心意象,交代了诗中即将出现的场景:雪夜,树林和驻足的旅人。整个四节诗中的前三节和第四节的第一句都是对这一场景的具体描绘。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首舒缓的叙事诗。但诗歌的第一行:“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是主人公内心的一句自问自答,自然又合乎情理。诗人用“whose”和“think”,不仅突出了贯穿全诗的“思辨”这一内心活动,也为其后“我”的迷茫、沉思、犹疑和抉择埋下了伏笔。貌似写景,实则写人,暗示出全诗哲理的基调。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相对于更能拉近读者和诗中主人公距离的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的使用突出了“我”的孤独感和自我意识。诗中的“我”显然是独自一人,骑着马儿,在一次冬日的旅途中路过这片飘雪的树林,不禁驻足观赏。内心活动的展现,加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产生了内心独白的效果。当“我”在诗中时,读者则在诗外充当起了观察者,他们窥视着“我”的外在和内心活动,也不自觉地加入到了“我”的思辨过程中。于是,“我”和读者,一个诗中,一个诗外,同时在观察、思考和抉择。在弗罗斯特的巧妙引导下,读者也不自觉地融入诗中,踏入雪境。
  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借“我”之口第二次提到了雪:“他不会看见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披上雪装的树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丝窃喜,同时也在替林子的主人感到惋惜,因为“我”遇到了,而他却错过了这样的飘雪美景。第三行的“stopping”一词和题目中的“stopping”相互呼应,原本是单音节词的“stop”加上“ing”以后变成了双音节词,节奏放慢拉长,契合了主人公此刻放松慵懒的心境。在“我”的眼里,此时的雪,正展示出大自然柔美迷人的一面,冰清玉洁的雪中世界仿佛具有神奇的安抚力量,它象征着充满憧憬和诱惑的理想世界,让旅途疲惫的“我”为之着迷,不愿离去。
  就在“我”流连雪夜美景,驻足不前的时候,第二节第一行中的“queer”一词打破了上一诗节所营造的愉悦和谐的气氛,不解和不安的情绪开始蔓延,这一次,除了主人公和读者,连小马也加入了“思辨”的行列,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的小马准抱着个疑团:/ 干嘛停在这儿,不见人烟,/ 在一年中最黑的晚上,/ 停在树林和冰湖之间。”
  小马显然不愿同主人一样停留在没有一间村舍的林中,而想去寻找食物和栖身之处,满足自己现实的需求。此时的小马化身为现实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它在为主人内心的倦意和主人对自己的忽视感到疑惑。在这里,“queer”一词或许也同时表达出了“我”内心的焦虑:为何旅途如此漫长,责任如此沉重?为何人群之中是更深的孤独,人生时常陷入低谷?
  如果说“queer”一词道出了“我”作为社会人的万般感触,那么诗人在这一节诗中所使用的“frozen lake”和“the darkest evening”两个意象则着意渲染了大自然的冷酷、深不可测和它带给人的黯然神伤。弗罗斯特在这节诗中没有直接提到“雪”,但是他借助与雪具有相似特质的“冰湖”,延续着“雪”的意象。较之于雪,冰更加刺骨坚硬,冰冷无情。难以融化的坚冰犹如炎凉的世态,隔离和异化着尘世中的人们。在这节诗中,“最黑的晚上”与“冰湖”,一黑一白两个意象的同时出现传递出危险和死亡的信息:黑夜可以吞噬一切,冰雪则会冻结一切。至此,“雪”的意象所代表的自然开始褪去诱惑的外衣,展示出一种“令人畏惧的力量”,它带给人孤独、痛苦、沮丧、怀疑、失望,甚至绝望。
  如此“令人畏惧的”树林是否还值得“我”留恋?诗人在第二节诗的第二行用“stop”一词给出了暗示。和前两次以双音节形式出现的“stopping”不同,这一次,短促有力的单音节词“stop”似乎一语双关,表明“我”已决定不作长久停留,只在林边歇一歇脚;雪夜中的树林不是“我”理想的终点,而只是“我”漫长人生旅程中的“一小站”。
  “我”的情绪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与此同时,从“一年中最黑的晚上”,小马也嗅出了不祥的气息。“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是风飘绒雪轻轻拂过”,静中暗藏着忧思,“only”一词道出了小马内心的孤寂和恐慌,抑或只是“我”借小马之口说出了内心的感受?鹅毛般轻柔飘落的雪花制造出夜空唯一的声响,它似乎在对“我”说:既然大地上的一切都会在茫茫大雪的覆盖下归于空白,你又何必再去费力涂抹什么色彩?辨个什么黑白?外面的世界如果无奈,何不就此卸下重担,踏雪入林而来?万籁俱寂中,雪花簌簌,仿佛在低语诉说,又似在轻声催眠。何去何从?是就此隐入黑的深夜,停歇在雪的怀抱,还是走出树林,继续未知的旅行?“我”在犹豫,在踟躇。然而,身边的小马“摇了摇颈上的铃铎”,好像是在对“我”说:醒来吧,不要沉迷于这暂时的安逸,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小马的“shake”警醒了“我”,而此时的“我”,是否也的确想“摇一摇”头,甩一甩手,把黑暗的诱惑抛在身后?
  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树林真可爱,/ 既深又黑,/ 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我”终于意识到在走向人生最终的“安睡”前,还有更重要的诺言要去兑现。从最初对雪夜美景的痴迷,到犹疑踟躇,直至最终抵制住雪的诱惑,决定继续前行,短暂的林边小驻却使“我”经历了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在这里,“keep”一词,既表明了“我”要遵守诺言的决心,似乎也传达出诗人或者“我”的另一个心愿:让一切都“保持”住白雪般的纯洁和可爱,让“我”继续“坚持”着原来的梦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