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另一种意义的“他者”形象

作者:齐 园




  以神话形象为基础的性别角色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普通女性形象进行了某种神话意义的提升,然而这种提升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即女性形象越是被神性化,就越是强调她的精神性,越是强调伦理和理性力量,于是也就越是要贬抑她作为一个人的血与肉的个体性。在印度社会,即便是20世纪后期,对女性的性意识仍然是讳莫如深的,任何有关于性欲望的表达,无论是婚姻内部还是婚姻外部的都会被视为淫荡、堕落,女性的性功能似乎只在于她们的生育功能。后殖民印度英语女作家们在作品中凸现了这一主题,她们写到了男性是如何反对女性的婚前性行为和婚外两性关系,而传统习俗又是怎样压迫着女性的天然性意识。阿尼塔·德塞的《 哭泣吧,孔雀 》、纳延泰拉·萨赫嘎尔的《 昌迪加尔的暴风雪 》均属此类作品。
  纳延泰拉·萨赫嘎尔在《 昌迪加尔的暴风雪 》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因德尔一直固守传统,以纯洁和无欲作为标准衡量妻子萨若耶。当他得知妻子曾经有过婚前性行为时,萨若耶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就变成不守“妇道”的肮脏的女人,让他憎恶。尽管萨若耶为人正直、坦诚,完全为了不想欺骗丈夫而和盘托出自己的过去,并且每次受到丈夫盘问时总是向他表白自己的爱是完整而纯净的,但是因德尔的男性自我早已在对女性性别角色的确认中建立了一道不可冲破的樊篱。他认为妻子的过去就是不贞洁,是他男性世界中永远抹不掉的污点。萨赫嘎尔尖锐地揭示出,即使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男性,仍然会像最古老的社会一样,需要用处女之血来证实女性的纯洁。而她更尖刻的笔触则表现在,就在因德尔对妻子的“背叛”耿耿于怀的同时,自己却迷恋着魅力十足的已婚女人玛拉。可见,在男女两性中,是由“性”差异转变为“性别”的差异,再转变为“性”的不平等。所谓的忠实、纯洁都是男权社会针对女性所制定的规则和标准,而这一切规范在面对男性时自然变得毫无意义。
  
  4.沉默恭顺的麻木形象
  
  文化传统的巨大力量控制着男性对于女性的认识,同时也控制着女性对于自身的认识。女性意识的压抑当然是因为受迫于外在力量——公众标准、舆论压力等等,但同时还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来自于女性自身。作为与男性同样浸染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很难不受其影响,很难超越文化约束而达到真正的女性意识解放。
  莎西·黛西帕黛的《 根与影 》和《 长久的沉默 》就是力求从女性自身来探究问题的根源。《 长久的沉默 》的女主人公查亚与玛亚和萨若耶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符合男性规范的女性形象。对她的女性角色可以有很多种定义——听话的女儿、顺从的妻子、关爱的母亲,但唯独只有“自我”这个角色被吞没在种种“他者”之中。黛西帕黛的女主人公在进行自我确认时,往往难以摆脱复杂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她们自觉地用社会规范牵制和约束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丈夫对于她们来说是具有权威意义的。从结婚前不能选择结婚对象,到结婚后对丈夫的无条件服从,这都是女性的“本分”。查亚周围的女性灌输给她的是这样的观念:男性与女性仿佛大树与藤蔓,一个女人失去丈夫就像藤蔓失去了大树的庇护。因此在意识到女性应尽的“职责”之后,查亚终于懂得如何做到丈夫心目中一个妻子应该的样子——迎合丈夫的喜好,接受丈夫的所有决定,对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服从。如果说,玛亚的形象过于专注于自我困境,萨若耶的形象过于天真,那么查亚就是一个在沉重的社会角色中完全丧失自我的典型形象,她努力使自己生活得像一个“圣洁的家庭主妇”,尽量压抑自己的感觉,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性”,她只是被动接受,从没有勇气对丈夫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感受,像一个躯壳一样麻木无欲。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默中,她按捺着所有的不满、希望和痛苦。婚姻是她的唯一事业,丈夫是她的唯一中心。黛西帕黛笔下的女性形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针对传统的两性关系不断声讨男性意识形态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来自女性自我压迫的强大力量。她们的木然和不争助长了男性意识的强化,一具连感受到疼痛都不会呻吟的躯壳无论如何是没有反抗力量的。作家洞察到,是女性自己主动放弃了话语权,一点点屈从,一步步退缩,直至默然无声。黛西帕黛通过作品挖掘出这类女性的潜在心理,也打破了她们试图以沉默、隐忍来保持两性关系平衡的幻想。
  毫无疑问,印度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在共同扮演着压迫女性、歧视女性的角色。对女性来讲,这远比个体的男性权威更强大,更危险。实际上,人类文化是以两性文化发展作为基础的,是在最原始的两性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随着文化不断的更新和复杂化,复杂的以及象征化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原始的两性关系,这与人类在发展中逐渐远离和背叛自然是同一道理。正当人类骄傲地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原始毫无禁忌的两性关系,终于完成了两性关系文明化的时候,这种所谓的文明却是以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以女性的被排斥、被贬抑作为代价的。女性形象也在这种由男性所制造的文化迷思中被扭曲、变异直至失去其本体性。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齐园,天津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河北大学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