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高鸟 羁鸟 归鸟

作者:凌朝栋




   关键词:陶渊明 鸟 意象
   摘 要:在陶渊明诗文诸多的鸟类意象中,高鸟、羁鸟、归鸟最能折射出他人生历程的三个时期,高鸟寄托他立志高远的少年时代,羁鸟寄托他形迹拘役的十年出仕生活,归鸟则是寄托他归园田居生活。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概念,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包融主体思绪意蕴的艺术形象。它虽然表现在诗歌中为一个个语词,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然而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诗人经过思维加工了的自然现象。它在具有自然物象的个别特征和属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主体即作者,已经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内涵,透过这些意象让读者了解到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寄托。以鸟类意象而言,以往鸟的诗歌意象,多是自由、和平生活的象征。赏阅陶诗,我们却发现《 陶渊明集 》中鸟的意象,则不尽然,而是诗人在各个不同生活时期的多重思想的反映,甚至有的颇为隐晦,不易明白其意象所指。但可以肯定地讲,在陶诗中,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陶渊明的心。可以想象,这是诗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把自己不愿折腰事权贵而弃官归耕,以及归田后的清贫等多种痛苦与愿望,只能托之于多种鸟的意象表达出来。这些鸟意象有的是自由飞翔或在林中往返栖息、觅食;有的则是倦鸟知返,归林若家;有的是随季节而迁徙,秋去春来;有的是居无处所,无所归止的悲鸟等等,多是自己生活的一种幻化。陶诗中鸟的意象分为泛称和特称两种,前者在诗中较多,而后者则较少。相比较而言,鸟意象的泛称更有利于诗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当然其让读者产生的歧义现象可能就多一点。在陶渊明一百三十多首(篇)诗文中,含有鸟意象的作品大约有三十几首(篇)。笔者(以王瑶《 陶渊明集 》编次为序加注)在此以陶渊明生活的三个阶段为主,探索其具有代表性的鸟类意象,认为少年时代以高鸟、十年出仕以羁鸟、归隐田园以归鸟为代表,其他鸟类意象则从略分析。
  
  一、立志高远的少年时代——高鸟意象
  
   在众多的鸟意象中,高鸟应该说是最能代表陶渊明少年时代的人生阶段。他少年时代就对鸟产生了好感:“少学琴书……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疏》)同时也有托鸟言志,大济苍生的愿望,仰慕那高飞的鸟。如他所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其五)。可见陶渊明这时既热爱大自然,又“猛志”存心,意欲仕进。而这种高鸟意象的形成一方面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陶渊明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生于东晋末年,曾祖父陶侃,为东晋重臣,官至大司马;祖父曾为武昌太守;父亲虽不以出仕为意,却也曾做官为宦;到陶渊明时,已经家道中落,但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不可避免地受其熏陶。另一方面,他早期主要接受儒家的教育,使他很早就有步入仕途的愿望。如他对少年时代回忆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二十)他几乎将《 论语 》中原句保留在自己的诗句中:“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社二首》)与此同时,他又受社会环境,即魏晋时期谈玄思想的影响,因而崇尚自然,如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当然他也爱“丘山”林中自由飞翔的鸟类。这样的双重影响因素均促使他对鸟类有了好的印象,但是他这一时期在思想上起着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家庭环境使他有迈向仕途的愿望,自己也希望成为胸怀“猛志”而 “远翥”的高鸟。
   当陶渊明真正步入仕途时,他望见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真有点自愧不如,深感自己形迹所拘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里高鸟的意象,是自由的象征,与他少年心怀猛志的高鸟还是有所区别。而与此相近的意象还有:“云翮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连雨独饮》)“微雨洗高林,清飆矫云翮。”(《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句里充满了羡慕之情,且这种高鸟意象的内涵较前要丰富些。“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己酉岁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是重九节,正是暮秋,因此诗中也多感时悲逝之意(王瑶语)。这里诗人把“哀蝉”与“丛雁”两个意象对举,前者无声无息,消亡在九月萧瑟的秋风里,而“丛雁”却高鸣云霄而去,对此诗人感慨良多,后者更是自己的一种企仰的高鸟意象,正可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反思。“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联句》)中“鸿雁”也是一种高鸟意象,它还是随季节而来去的候鸟。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所要寄托的高鸟意象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积极仕进的、胸怀“猛志”的自我形象;二是仕进后对自由飞翔的高鸟的向往之情。
  
  二、形迹拘役的出仕生活——羁鸟意象
  
   公元393年,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便因为“亲老家贫”(萧统《陶渊明传》),而“投耒去学仕”(《饮酒》其十九),做了一个很小的州祭酒,甚不得意,终因“不堪吏职”而在很短时间内解归。从此以后,他时断时续地在桓玄、刘裕的幕中为官,但不久又离开,做了江州刺史刘敬宜的参军,直到公元405年刘敬宜上表辞职,他也就理所当然地解绶去职。同一年秋天,做彭泽令时便是他最后一任官职,其结果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但实质上,“从渊明《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等作品可以发现,他辞官的真正原因乃是意识到世途的欺诈险恶,匡时救世的远志不仅不可能实现,反而会遭受没顶之灾;此外,质性自然的本性也与虚伪的世俗多忤。”这一段充满龌龊与残酷性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形迹拘役,自身宛若投进“樊笼”的羁鸟。同时他也存有对前辈文人被害的戒惧心理。在他以前的名士们一批一批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这些当时第一流的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都是被害死的。回想这些一幕幕仕途惨象真让诗人触目惊心,他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便自觉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归园田居》),便是这一段出仕生活的概括,而“误落尘网中”(同前)则是他这一段出仕生活内心感受。在他几经周折,仍困顿于无奈的官场,却没有一展“猛志”的机会,诗人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抑,而后吟唱出自己的心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此诗虽然是归园田居后所写,但却道出了他对俯仰由人的十年仕宦生活的切身体验,抒发的是往日居官时的痛苦情怀。鸟即归田居家的诗人,鸟对“旧林”的依恋和向往,实际上是鸟对自由飞翔的渴望,更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愿望,鸟是他的化身,“旧林”则是诗人的田园。这两句诗无异于对现实反抗,看似平淡,而实际上是发自内心较为强烈的一种呐喊。诗中“羁鸟”和“池鱼”显然是诗人做官为宦生活形象的自我写照。诗人感到自己正犹如笼中的鸟或池中鱼,不仅在形体上受到限制和拘束,而且还有着生命危险,正如“密网裁而鱼骇,宏罗置而鸟惊”(《感士不遇赋并序》),时刻在担惊受怕,不得安宁。陶渊明在仕途中不得意而产生的羁绊感是较为强烈的,在其他的诗篇中也有所流露,如“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杂诗四首》其二)。“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四首》其一)等等。由此可见,诗人在“羁鸟”形象中的寄慨是较为深沉的。
   最牵动人心的是诗人所创造的悲鸟意象。但是这悲鸟的意象是羁鸟意象的另一种别有寓意的表现形态。也十分复杂,有的是因为受了羁绊,但最终有所归止。如“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无疑这首诗也是陶渊明的自述。失群独飞的鸟儿,经过长期奋飞之后找到孤松一棵,无疑成为作者的人生理想难以实现之后,终于找到了精神支柱的一种比拟。而有的则是在茫茫天地间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如“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其十四),这“翔鸟”显然是徘徊不定,四处漂泊,既找不到目标,又归无所止者的意象。总之,与羁鸟相关的一组鸟类意象主要还是陶渊明仕宦时期的自我形象的摹写,同时也有较为复杂以至于难以洞悉其意象所指的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