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论杜甫《北征》的深层结构

作者:付振华




   以上三对意象所表现情绪的变化,正标志着全诗情绪和节奏的变化。除上文所述外,其象征意蕴还在于:“凤”更倾向于理想,而“虎”则与现实有着更明确的关系。凤是仁德,是文采;虎则是力量,是事功。不论老杜其人其诗,似都有这两个方面。
  
  “屈原-陶渊明”结构与杜甫人格的完成
  
   杜甫此诗虽全篇写国事家事,却也隐约着提到了两个诗人。其中比较明显一些的是陶渊明。“菊垂今秋花”是最为典型的陶渊明式场景,而“缅思桃源内”一句则直接说破。诗中前后三次出现“归”字,也很容易令人想到陶渊明。陶公归田写了《归去来兮辞》,老杜探家作了这首《北征》,大体结构(慨叹矛盾处境-路途所历-家园情景-摆脱矛盾,瞻望来日)基本相同。写景之笔和描摹小儿情态之处也颇为神似。这里需要辩明的是杜甫对陶渊明的态度。说“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是不是就否定了陶渊明呢?所谓“缅思”就是遥想,遥想是有心向往而又保持距离的。这里的“拙”字又不同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的“老大意转拙”;《咏怀》是开篇强调自己思想坚定、性格倔强,而此处则是表现了在饱尝人世辛酸之后,目遇自然美景之时,渴望暂时规避而又不能放弃追求的心情。这种情况颇似孔子遇到隐士之时的“夫子怃然”,是一种交织着景慕与遗憾、茫然与执著的心态。
   诗中还常常闪现的另一个身影是屈原。陈贻焮《杜甫评传》说老杜作此诗的处境和动机与屈原作《离骚》相似⑨,指出“回首凤翔县”二句无论手法还是情绪都与《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十分相似⑩。又注家多指出此诗开篇仿曹大家《东征赋》,诚是,而内在神理又与《离骚》相似:“皇帝”与“帝高阳”虽有古今之别,而同样是以王道正途来确定诗歌的内在时间,赋予下文的抒情叙事一种神圣性;“闰八月初吉”也与“寅年寅月寅日”相仿,都是取时空中一个特别的点,造成一种时间从此开始,或一切将发生变化的气氛。下面上演“君-臣-胡”的戏剧(诏许-拜辞,东胡-臣甫,天色-妖氛,胡命-皇纲),颇似《离骚》中“灵修-朕-群小”的结构;《离骚》明写凤凰飞腾,《北征》则暗写凤鸟窘境。
   屈原和陶渊明两个前代诗人的身影的交叠,给杜甫的自我人格完成提供了基础。杜甫在根本上继承了屈原的精神,既表现在忧君恋阙(首段),又表现在寻求自我精神出路(次段,三段),而最终将两者合而为一(四段、末段),从而保持了精神世界的平衡,屈原却在两者极大分裂的痛苦中毁灭了自己。杜甫虽不能完全像陶渊明那样生活,却对其怀有向往和敬意,而且他始终保持了对自然风景的敏感(次段),笃于夫妻父子之情(三段),后来在成都郊外“缅思桃源内”的幻想几乎成为现实,而当时正是干戈未定。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杜甫集纳了屈、杜两家的精神资源,而形成自家独特的面目;可以说这首诗蕴涵着杜甫精神人格的各主要方面(较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加全面,前期其他诗作更无法比拟),也可以说是这首诗标志着杜甫精神人格的完成。
  
  “补-救”结构与补天母题
  
   紧邻“天吴紫凤”,诗中心矗立着“补-救”的构架。从字面说,“补”是补衣,“救”是救寒,似别无余意;然而用以补者乃是“天吴紫凤”(所谓“王者瑞”),所救者乃是无边饥“寒”(全诗“寒”字凡三见:寒山、寒月、寒凛慄),才知“补”字“救”字并非虚设。全诗无处而非“补救”:“乾坤含疮痍”,“仰观天色改”是天之补救;“不闻夏殷衰”,“宣光果明哲”是君之补救;“桓桓陈将军,杖钺奋忠烈”是臣之补救;“其王愿助顺”是外夷之补救;“诛褒妲”是历史上的补救;洒扫园陵是宗教性的补救。而杜甫又何尝不想救妻儿之饥寒,在忠而见疏之际又时时在进行精神上的自救。自救,救家,救国,救民,救天下,无不是救。这便是全诗的总体象征,也是一部杜诗之大旨。
   在中国文化史上,女娲补天的神话开启了“补天”母题,但后来的诗人在这个母题上往往无大作为,伟大如《红楼梦》也只是诉说着“无才可去补苍天”的悲哀。只有充满悲剧精神的杜甫,他忠诚于他的君主,而又勇敢地指出他的过失;他热爱他生活的时代,而又唱出这时代的悲音。站在野蛮地摧毁了整个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面前,他以血泪歌唱,虽然他所热切呼唤的中兴迟迟没有到来,他的诗歌的巨大的道德力量却长存天地之间,成为“补天”母题最为卓越的表达者。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付振华,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① 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
  ② 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2页。
  ③④⑤ 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8页,第398页,第399页。
  ⑥ 参考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二册第十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第78页。
  ⑦ 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⑧ 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⑨⑩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89页,第39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