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回归自然 返璞归真
作者:刘玉娟
在美国社会中,白人妇女的外貌特征被认为是女性美的象征。黑人女性被迫用主流文化的观念来定义自己的外貌,奢望具有白人的容貌特征。彼拉多的孙女哈格尔是个爱慕虚荣,依赖性强,感情脆弱的姑娘,在遭到男友奶娃的遗弃后,她把原因归于自己没有丝一般的淡黄色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和蓝灰色的眼睛。爱情上的失败竟使她精神崩溃,最终在思念的煎熬中死去。受白人审美观的影响,哈格尔丧失了价值的自我体认,成了精神荒原的牺牲品。黑人女性的天性就是这样受到来自种族歧视和本民族内部男性压迫的严重摧残。
四、自然的回归与精神净化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倡导回归到自然荒野,回归到人类精神创造文化的源头。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母体,更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认为人的精神的净化需要回归到自然中去,回归到人类精神创造文化的源头。奶娃的姑妈彼拉多是莫里森歌颂的黑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彼拉多的名字(Pilate)看上去像是一排小树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不仅彼拉多的名字使人联想到树林,她长得也像一株大黑树。她喜欢嚼松叶,用松叶填充褥子,而且她的房子紧靠四棵高大的松树。在麦肯的记忆中,她身上散发着森林的气息,他把她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彼拉多是位完全慷慨大方,自由自在的人。⑥她热爱简单、质朴的生活,崇尚家庭和传统。在奶娃的成长过程中,她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爱,引导奶娃走出狭隘的个人世界,找到戴德家族的历史甚至是整个黑人民族的传统文化。她是黑人文化的代言人,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庇护着自己的民族,守护着黑人的精神家园。
在白人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黑人享有比祖辈更多的社会权利和优越的物质生活,但仍然没有摆脱西方精神文明的奴役,失去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奶娃从小被母亲过度溺爱,依赖性强,没有责任感。父亲的影响和白人文化的侵蚀使他沾染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大男子主义的恶习。他不了解家族的历史,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更是一无所知。为了寻找遗失的金子他来到南方黑人聚居的地方。奶娃的南方寻金之旅实际上是回归自然之旅,是他精神成长和净化的过程。对黑人来说大自然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心灵的依托,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与启迪。在黑人老妇瑟丝的指引下,奶娃趟过小溪,来到可能藏有金子的山洞。在非洲文化传统中河流象征着黑人的古老文明,山洞象征着女性的孕育和繁衍能力。奶娃的山洞寻金实际上是生命和灵魂返回原始母体和本源的象征。在山洞中奶娃虽然没有找到金子却接受了本民族古老文明的再洗礼,经历了文化的启蒙,获得了精神的新生。随后,奶娃在与当地黑人的狩猎活动中发现猎人们不仅可以和狗对话,还能对树木低语,和土地密谈。狩猎时,奶娃不得不脱下使他行动不便的三件套西装,换上破旧的猎装。这表明他放弃了原来崇尚的物质财富与虚荣心,开始了与白人文化的分离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换装后的奶娃感到自己身体不协调的各个部位协调起来,“无根感”慢慢消失了,腿也不瘸了。而且和其他猎人一样,他也能通过指尖与草地的接触倾听大地的述说。在非洲文化传统中,大自然被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人可以通过大自然获得神的启示和力量。南方之旅不仅使奶娃了解了自己祖先的奋斗历史,重新获得了家族和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失落了的先辈文化和精神归属,心灵得到了净化。
在小说的结尾,奶娃抱着被吉他误杀的彼拉多有了顿悟。他明白了彼拉多无须离地就能起飞的原因在于她的宽容和博爱赋予了她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自由。面对吉他的枪口,奶娃张开双臂从所罗门当年起飞的地方纵身跃向空中。奶娃的起飞表明他继承了彼拉多的观点,抛弃了物质世界而融入了精神世界。此时的奶娃已经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真正的自由,在精神上和文化上回到了黑人民族的大家庭中,成功地找回了自我。
人不仅是生物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同时也是精神性的存在。与其说生态危机是自然生态危机勿宁说是人类的人性危机、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造成美国黑人的精神困境的根源不仅是边缘的社会身份和艰难的生活处境,更重要的是白人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对黑人传统文化的侵蚀和影响。莫里森在向我们揭示黑人的精神困境和无奈的同时,也探索了走出困境的途径。黑人只有回归自然,融于自然,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才能抵抗白人社会的种种邪恶,治愈种族歧视和压迫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刘玉娟(1964- ),硕士,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①②④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第211页,第12页。
③⑤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10页,第96页。
⑥ Taylor-Guthrie, Danille, ed. 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