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简析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蕴

作者:王文萃




   关键词:古代诗歌 同体共处 情爱 哲思
   摘 要:古代诗人常以月亮为抒情表意的意象,其意蕴丰富、深厚。在古代诗歌中的月亮包孕着人与自然同体共处的无限情缘,蕴含着人间至真至痴至纯至美的情爱,蕴藉着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亮作为最富有灵性、最具有神秘色彩的自然物之一。《山海经》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①这是关于月亮诞生的最早的神话。从此,关于月亮的神话和想象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月亮也就成为诗人们抒情表意的常用意象。尤其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更令文人深情演绎。李白《把酒问月》中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也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②可见,飞升的嫦娥经过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了孤寂清冷、绝俗离尘的形象象征,而月亮已成为表达这种孤寂、脱俗的情感的固定意象。其实,古代诗歌中关于月亮有着丰富、复杂的意蕴,月亮还常被诗人们赋予种种超越时空的人格力量,蕴含着丰厚的情韵和深刻的哲思,在今天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仍有许多启迪。因此,本文对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蕴试加分析。
  
  一、包孕着人与自然同体共处的无限情缘
  
   人与自然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可以沟通、交流的;生命又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作为最常见的自然物之一的月亮也是有生命的,她可以与人沟通,与人的心理、情绪、情感达成某种相应的默契。在诗人极度孤独时,月亮像一个多情的天使给诗人以慰藉:李白在对现实极度失望、心情非常苦闷的情况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亮在这里成了可以寄情的良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在苏轼笔下又成为了一个善解人意,专门为有离愁别绪的人送去同情和安慰的多情之物;苏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中写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马蹄飞扬,明月当头,这月却也似有情之人,在喧闹的元宵之夜如影随形,留恋难舍……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议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东坡受“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的哺育,把自然放大为宇宙,内化为全部人格,并把生命主体推上体验的高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孤傲人格的追求。李白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表达了同样的追求。北宋黄庭坚的一首《鄂州南楼书事》正是这种热爱和追求的最直接的体现:“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清风卷地,素月流天,诗人凭栏尽眺,水光山色一览无余,令人悠然神往、浑然忘我,与自然合为一体。这里的月,是一种永恒,一种苍凉阔大的意象,充满着诗人对自然的难以言说的热爱。
  
  二、蕴含着人间至真至痴至纯至美的离爱情愁
  
   月,是宇宙的杰作,自古而今的见证者,异地共时的寄情物;它有高洁的月容月色,孤傲的月姿月形,神妙的盈亏变化等等,引发了古代诗人对至真至纯至美的感情的向往和戍边游子离爱情愁的抒发。
   “花前月下”是男女青年倾诉爱情的最佳场所,“月下老人”是人们对美满爱情的期盼,月亮作为爱情的象征物,表明纯美的爱情会如明月一般纯洁、永恒。“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含情的低语,飘动的罗带,唐代诗人李端的这首《拜月》诗清新可人,写出了少女拜月祈求美满爱情时娇柔含羞的动人神态。“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③月光荡漾,梨花院落,张君瑞在清幽皎洁的夜晚隔墙向崔莺莺传情,刻画出了张生对貌美如花的莺莺的一片深情。更有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元夕》)的旖旎风光令人悠然神往。
   人生在世,谁不希望好花常开、皓月常圆?然而万物兴歇皆自然,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东坡《水调歌头》)。月亮总是有圆缺的规律,嫦娥飞升的离异传说,月光清冷寂静的颜色,月亮孤悬中天的寂寞形象,经过世代不息的文化积淀,月亮成为了抒发情人们离愁别恨的载体。而这一类以月抒别离伤心之情的诗歌,往往更加感人。正如王国维所言;“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④无论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精诚不散,还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痴心不改;不管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的忠贞不移,还是“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相思不尽,都表达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与死”的离人们天涯共明月的万端心曲,这一种离别的愁思是最能动人的。碧海青天般坚贞的爱,只有寄托于亘古永恒的明月,美好的爱情也因月而升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团圆。月儿圆满,光耀千里,而处于离乱时代的亲人却欢聚少,别离多。那些在羁旅行役之中久不得归的游子总会情不自禁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凝望天上的明月,遥想远方的父母妻儿现在会怎样呢?岑参的《碛中作》开头就是这样两句:“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一轮团圆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他不由得想起辞家以来,又见月儿圆了两次,而自己已身在万里之外,怎不感慨万端呢?惆怅之余,只有借这清辉千里的明月,把浓浓的思念之情带给家乡的亲人了。而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纯属白描,却隐含浓烈的情感: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月,诗人偏偏要说故乡的月最明,而且说得那么肯定,毋庸置疑。这种以幻为真的手法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强烈思念。
   望月思乡的,不仅是客居在外的游子,更有那戍守边关的战士,在满月高悬的夜里,总会生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乐府旧题中就有“关山月”一题,因关内是家乡,关外是荒漠,戍守关外的征人一看到关山上升起的明月,自然地就会思念关内的家乡和亲人,所以“关山月”多半是表现征人怀乡的。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末应闲。”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看到明月升起在横亘于山上的云海之中,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家乡来,他们的脸上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在推想着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这月色苍茫之夜,是不会停止怀念征人的叹息的。同是李白的诗作,《子夜吴歌》却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相同的主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对思妇是怎样的一种撩拨啊!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征人的深情,而关外的人儿大约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儿吧?
   一轮满月悬中天,引发出人们浓重的乡愁和深沉的离恨,使少妇为之垂泪,让男儿为之伤感。这种见月圆而起的对万事如意、完美无缺的追求,对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的祈盼,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蕴藉着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在诗人们的笔底,月亮已超脱了一个发光体本身的内涵,它的盈缺,它的皎洁如玉,它的孤独寂寞,已与诗人们的人生境遇和妙想奇思紧紧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古诗中的月亮常常是表现着神思高举、与天地同一的宇宙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