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萧红小说的诗性和灵性

作者:杨传明




   《呼兰河传》外在的结构给人松散开放之感,情节也淡化,缺乏严密的结构框架。但在内蕴上却别有机巧,各章节的内涵相互关联,整体上是由面而点,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风貌到人物,由宏观到细微,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了呼兰河人民当时自然的生存状态和思想面貌。《呼兰河传》共有七章,前两章具体描述了小城的整体风貌,为“我”的回忆铺下广阔而斑斓的背景,小说的意蕴在这种对“面”的宏观描写中已露出端倪,这样就为小说后文“点”上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必然的生长土壤,人物的群体背景与状态和个体的命运状况遥相呼应,融为一体。第二章第一节写到了呼兰河跳大神治病的愚昧风俗,后文第五章就具体地表现了小团圆媳妇在请神治病中受到的残酷折磨。第三章和第四章描写“我”和祖父在大花园中的诗意生活,洋溢着童年生活的乐趣和与祖父在一起时的温馨,其中渗透着成人生活的无奈和辛酸,内涵上相互映衬,多视角多层次地表现了人们生活的原态和生命意识。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叙写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的故事,以“点”呼应“面”,具体深入。小说的《尾声》,作为诗性的抒情化小结,又起到遥呼开篇,融会中间,自然收尾的作用,而与整部小说的情调和内涵相谐和,另具一种悲凉感。因此,《呼兰河传》的各章节的具体内容间似乎没有紧密的联系,其实在本质内蕴上却相呼相衬,相辅相成,自然而然,凸显意蕴,表现了萧红小说富有个性的灵性创造特色。
   萧红的小说在遣词用语、叙事表述等方面,同样表现了她文笔的灵性光彩,尤其在《呼兰河传》中,这种灵性之光更表现到了极致,其中成功地吸收了散文和诗歌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而且融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元素于其中,如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就用小团圆媳妇死后变大白兔的传说,突出表现了团圆媳妇生前凄惨不堪的命运。以阴魂写现实,更加悲凉而惊人心魂,也更吻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唯其悲惨之极,才在阳世无奈的地方以阴魂表之,唯有童稚之心,才会对此印象深刻而可能信以为真,小说借鉴中国传统小说的笔法,灵活运用,为小说恰切地增添灵光。
   《呼兰河传》中对诗歌和散文笔法的化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响,他越打得激烈,人们越说那声音凄凉。因为他单单的响音,没有同调。(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之前,作者详写了三间破草房里人们艰难无奈的生活现实,因此这一节既保持上节的“荒凉”情调,又以特具的灵性文笔诉说着深沉的底蕴,富有散文的情韵和诗化的意蕴,同时也不失小说本质的客观性,跌宕起伏言说的还是院子里人的实际生活。和上下节一致,本节开篇仍然说自家的院子“很荒凉”,这样就和上下节形成如歌如诗般的旋律回应。但是,既然荒凉,给人的感觉会是院子空荡,人影稀少,沉寂无声,而“我”家的院子里则有漏粉的、养猪的、拉磨的和闲散杂人;他们不但紧挨着住,还声响不断,拉磨的通夜打着梆,养猪的家里常有众人在唱秦腔、拉胡琴,漏粉的晴天里还欢喜唱《叹五更》,这院子能说不热闹吗?为什么说它“很荒凉”呢?作者适时地化用了散文式的议论,来点明院子“很荒凉”的本质是在于院子里人们的凄凉人生。作者又在这议论中融入了诗化的意象,“瞎子”、“太阳”等意象的选用,让小说显得明白而不直白,耐人寻味。“光明”、“寒凉”、“悲哀”等词语的运用,让小说更具抒情性,更有感染力。这段文字中,作者以实写虚,以虚观实,虚实相映;以动景写静意,以热闹衬荒凉,以外相显内在,以内在照外相,内外相衬,艺术地营造出散文的情韵和诗化的意蕴。既深切地表现出了作家对院中人生活的怜悯与关怀,又显示了深刻的启蒙意义。被压迫在最下层的这些穷苦人,只求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却从来得不到这条件;逆来顺受,却一辈子也没有顺心如意。小说以富有情思的笔触表明:这些穷苦人不是希望过高,也不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看,恰恰相反,是他们希望过少,忍之太甚。他们甚至“没有什么希望”,包括对“光明”的向往。在暗夜般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只是盲目地驱赶着“寒凉”,因而也更悲哀而凄凉。这一节结束时,那越打越激烈的梆子声,单调地响在深夜,也击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小说以一种凄凉的声响富有诗意地结束了这节的内容,留给读者的则是悠久深沉的品味和思索。
   萧红小说的灵性创造,与她小说的感性叙写、智性言说和诗性表述一样,不但是局部的特色显现,而且是融入她小说意蕴的整体特征,这几方面互为补充,互相融和,在萧红的小说之河上熠熠生辉,共同显示着萧红小说的个性特色。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杨传明(1960- ),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语境学应用研究。
  
  ① 艾晓明.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03)
  ② 聂绀弩.萧红选集·序[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3)
  
  参考文献:
  [1] 石世明.论萧红的回忆诗学与小说叙事[J]. 贵州社会科学.2007,(03)
  [2] 刘朝霞.试论萧红作品的复合视角[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