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诠释《老人与海》
作者:王玉华
在西方文学中,悲剧被看作是最高艺术,悲剧高雅,喜剧世俗的观念由来已久。自古希腊以来,《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美狄亚》《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以及歌德的《浮士德》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不透露出悲剧色彩。从产生悲剧的根源来看,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追求生命之终极,而这个终极最终又不可得,从悲剧理论上来看,西方人希望借助悲剧之悲烈,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最后实现生命的超越。而且西方悲剧精神,重在表现一种由恐惧而来的崇高感,其中,肉体虽然被摧残或毁灭了,精神却在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不断飞跃,从中体现出包含在独特个性之中的不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所以在古希腊文化中,悲剧精神是一种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是一种面对痛苦甚至死亡仍然能大笑的英雄主义精神。
纵观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故事多为传统式的圆满大结局,常常出现先衰后盛,先悲后喜的模式。像上古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乃至以后的传奇戏曲、小说,几乎也是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中国文学的这种“大团圆”非常符合中国大众的文化心理。王国维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魇阅者之心,难矣。”用蒋孔阳的话说,这种现象是“和我国民族的社会结构与民族的审美心态都有关系” 首先,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国家,一切安天知命,佛道盛行,信奉因果轮回报应,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有无相生的思想都暗示着一种圆满的思维方式。其次,我国民族的审美心态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礼乐”规范就是以礼节乐,以礼节情,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是美梦成真、善恶有报的传统模式。例如:言情小说《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最后派夸、娥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隐含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许多武侠小说和《聊斋》故事中关于惩治恶贼或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深得人心,完全合乎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虽然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传入及近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对这种“大团圆”的模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时至今日,也无法根本改变这种具有大众化审美意识的心理。总之,我国民族偏爱喜剧,向往和谐、和睦、圆满的极乐世界,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而西方国家喜欢悲剧,追求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超越生命,凤凰涅槃的崇高之美。
对于海明威的这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可能因其所站的角度不同、审美标准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我们旨在通过探索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时代背景,从而达到看懂小说,领悟人生,走好自己人生之道的目的。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王玉华,河南信阳人,上海工业美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张宏念、晓蓓主编.《世界著名思想家论人生》[M],北京: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
[2]徐葆耕.《西方文学: 心灵的历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3]杨美俊:《解读〈老人与海〉》[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车尔尼雪夫斯基. 《论崇高与悲剧》.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鲁迅. 鲁迅全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任生名.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7]蒋孔阳.《戏曲研究》[J].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1:(2).
[8]戎林海.《海明威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J]. 198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