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一个丰富的精神分析文本
作者:刘 莉
世间有许多东西因灵动而生辉,但有一样却非要沉积、积淀到老而弥久醇香,那就是有关故乡的一切——童年的牧歌、伙伴的戏嬉还有那未曾说明的爱情:“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一生坎坷的女人永远记得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和不思量自难忘的相逢一瞬,这一切,又与她多年漂泊在外、历经苦难却终难归故里的情结有关。它更是人类一种最原始、淳厚的故园之恋。自家后门口发生的美丽一幕,连着欲语还休、欲言又止的相对无言,储满了温柔,浸透了岁月的忧伤和凄凉,又因为沾满了故土的情谊才越发值得追忆,透人心脾。我们知道张爱玲是没有农业文化背景的,她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且把当一个大都市里自食其力的小市民作为理想,她的小说散文中处处流露着对城市文明的赞美和喜爱,有许多现代的特点,但这里她却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向乡土传统的“回归”,从而隐约透现出乱世才女无根可栖、家园不再的凄凉心境。同时这篇散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悖论处”或说空白点:文本中只出现了一次“乡”字——说的是“他乡外县”,但全文所重点表达和强调的却是主人公在自己家乡时发生的一切,特别是在那儿发生的一段未曾表白的爱情……这也就使全文具有了含而不露、深情无限、寓意深远又令人浮想联翩的优美境界。同时,作为一种博大永恒的情怀,作者通过女主人公就倾诉了永不老去的思乡之情。可以说这样一种乡情与乡愁,当它在文中默默地流淌,并和主人公青春年华里曾经一瞬的默契和谐、初恋的欢喜、生命历程的坎坷与苦难等相纠结并起伏波动时,真是让人无法去整理和厘清——这些复杂的情感片断具体是哪样一种情啊,只能说它是漫漫人生中的几许深情厚谊吧,这清澈的流动又成为一种凝重的信念:仍然相信人生中毕竟有美好的幸福和景致。全文稿就这样留下了诸多隽永的回味,在这种人性和文学永恒的主题里闪现着晶莹夺目的光芒。
最后说爱情——文本的标题和中心,也是理解其寓意的第四个关键词,尽管在上文已有所阐释,但意犹未尽之时还需坦陈其蕴:文中男女主人公相遇相逢,却没有相亲相爱,但那次相见的喜悦、简约的问候里已留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可以耐得住以后多年岁月的风霜和千万遍的回味,并可让人从中抽取一生缕缕不尽的美好,这也许就是作家所欣赏与强调的具宗教色彩的神圣爱情了。超拔于爱欲之上的两性纯洁情感,让女主人公沉重的肉身之苦已浑然不觉,也许,和所有永恒的美好所相连的道德律令都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投入一种博大超凡的境域!在这里,精神之爱的价值和魅力又一次击中了凡俗的读者,是耶非耶?从未与情人欢爱的爱情梦想,就永远充满着少年时单纯透明的温情和忧伤,散发出精神之爱的长久光芒,所以其中的执著和诗意不能不让人去思考和总结,发出会心的吟唱:
爱是欢喜,是机缘,是荒凉岁月里的温情回眸和泪光闪烁,
是千言万语汇成的一句简单的问候,
更是漂泊之人历经苦难幻化成的对故乡亲人的牵系与惦念;
爱是扎根缘分的一朵精神之花,在默契和谐中静静地开放;
爱是轻柔的诉说,是一首含泪唱出的心底的歌,
在春天的晚上,它孤独地响起……
至此,我们可以说为《爱》这样一篇丰富的精神分析文本找到了深入解读的几个关键词,也从中再次感受到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刘莉(1969- ),江南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散文理论研究。
① 范培松:《范培松散文论集》[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0页。
② 王剑冰:《2002中国年度最佳散文》[M]. 漓江出版社,2003年1月,第2页。
③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78页。
④ 陈子善:《私语张爱玲》[M].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156页。
⑤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72页。
⑥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第172页。
⑦ 陈子善:《私语张爱玲》[M].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157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