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礼记》的养生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杜宏春 李 赋 张运全
摘 要:《礼记》的养生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辉,其顺应自然、居处舒适、饮食有节、劳逸结合、修身养性等思想,为我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供了借鉴。深刻领会并努力实践《礼记》的养生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不断改善,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里的奇葩,它影响深远,香泽千年。其中的各种养生思想,内容丰富,流派众多。有关养生的论著更是琳琅满目,蔚为大观。然撮其要者,皆在于通过保养身心以达到延年益寿。继承和发扬传统养生思想的精华,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礼记》详细地记录了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乃至养生思想,都作了全面的总结。本文以现今通行的《礼记》(即戴圣辑录的《小戴礼记》,49篇)为研究文本,对其养生思想及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作一粗浅探索。
一、和谐社会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外部和谐
《礼记》的不少篇章在论述人类居处环境时,表现出了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视。居处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我国古代历来把人与自然视为密切相关的统一体。现存最早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已有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内经·素问》一类的提法。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礼记》在居处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异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凡居民,量地制邑,度地以居民。……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王制》)民众的居住安排要根据山川湖泽的高下,四时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冷暖,地势的燥湿,谷地的广狭,河川的宽仄而异,使民众都能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意愿,为他们的生活创造便利。这充分反映出了先秦儒家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与建设,使人们生活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健康快乐生活的愿望,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居处养生思想的发端。这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处理的首要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尤其能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会上和2005年2月21日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当前世界全球变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在为自己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的同时,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环境,从而为自己的远期发展埋下了致命的威胁。而曾经困扰过无数人的SARS病毒、H5N1病毒,和目前为止正在肆虐的沙尘暴,正是这种威胁的冰山一角。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一个文明的生态环境,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必须解决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良性发展。
二、和谐社会应重视人自身的内部和谐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应该注重人的饮食结构合理。当前,我们党提出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人的健康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点。健康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不注重人的健康,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人的健康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加以考虑。要重视人本身的健康,对于人的饮食结构理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人的饮食方面,《礼记·内则》说:“凡食齐视春日,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夏时。”就是说食物的冷热要适宜,饭食适合温吃,羹类适合热吃,酱类适合凉吃,饮料适合冷吃。对食物、调料与四季的变化也作了具体的论述:“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春天地气上升,是各种细菌繁衍的最佳季节,易患肠胃疾病,所以用酸性的醋等杀菌、抑菌的调料;夏天天气炎热,心火上升,故用苦味调料,清心降火;秋天天气由热转凉,易患各种疾病,所以用辛辣之味,温经活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冬天天气寒冷,经络由表转深,所以用咸味强经安络。在食物的搭配上,《内则》指出:“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麚,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膻”。
综合分析《礼记》关于饮食的主张,可以发现,这其中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对于人的健康的重视。不论是其中强调的食物食用种类与季节相随变化、食物烹调方法与原料相随变化,还是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所反映出的都是对人的饮食结构合理的注重,对人的健康的重视,体现出传统儒家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珍视,体现出一种对和谐的追求。
其次,建设和谐社会,要强调人自身的修身养性。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个体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个人做到自我身心和谐,即个人的修养要“达标”。社会的伦理规范,只有转化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时,才能起到作用。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因此,在《礼记》中,不乏对自我身心修养问题的探讨。
《礼记·杂记》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提出劳逸结合有助于锻炼心境的清静恬淡和精神的放松,达到修身养性。《月令》篇倡导:“(仲冬十一月)日短至,阴阳相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静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就是说,接近冬至白昼越来越短,它是阴阳相争、万物动荡的时期,要注意衣食住行合乎时令,做到静心收神,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一思想开了我国季节养生的先河,同时也为《黄帝内经》“顺应四时,天人相应”的思想方针提供了前提条件。它不仅是对儒家养生思想的全面总结,而且也是对老庄养生思想的兼容并包。
《礼记》强调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求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如何修身养性方面,《礼记》提出了先前儒家思想所没有的“人生而静”的观点。它提出了精神修养的方法途径:一是强调一种信心或信念的确立——“诚意”。因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只有“诚”才能完成道德修养,达到“中道”或“圣人”的精神境界。二是就其意识内容来说,《礼记》的“意”不是初始的、自然性质的人所固有的意欲,而是在某种既定的道德观念和一定的智慧程度(“成物”之“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这个道德观念系统中最高道德目标(“中道”、“圣心”)的真诚的信念、信心。它是通过“诚”,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而达到“圣人”所具有的成熟的广大的智慧和最高的道德境界。
总之,《礼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其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注重,为我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打下思想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礼记》对于我们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杜宏春(1965年-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李 赋(1963-),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张运全(1970-),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
参考文献:
[1] 戴圣. 礼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崔大华. 论“礼记”的思想[J]. 中国哲学史,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