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钗黛合一”的象征意义

作者:荆煜君




  (二)林黛玉所体现出的人生哲学可以称为理想主义的出世哲学。
  1.出世哲学首先表现在她超凡脱俗的非正统思想。
  前世为“绛珠小草”、“绛珠仙子”的神话背景暗示了今生的林黛玉具有不同凡俗的品性。
  黛玉是诗的精灵。在芸芸众生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时,黛玉以其出众的“咏絮才”卓然于世。元妃省亲之夜,黛玉的题咏已让元春另眼相看,替宝玉捉刀的那首《杏帘在望》更受到元春的特别赞誉。以后历次的诗社活动,咏白海棠、咏菊、咏雪、咏柳絮,黛玉都表现得才思敏捷、自信快乐。诗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花谢花飞的暮春,还是雨滴竹梢的秋日黄昏;无论是自家身世的飘零,还是世上红颜的薄命,都引动她缠绵的思绪,不尽的诗情。宝钗也善诗,但她视诗词为小道,她写诗用的是学问和技巧;而黛玉将诗作为情感的寄托,诗里浸着她的心血和泪水。
  黛玉是情的化身。在婚姻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背景下,在外祖母评说戏中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道德训教中,黛玉执着于心中的那份情。她和宝玉情趣相投,同样厌恶为功名利禄而蝇营狗苟,同样感受着生命的孤独和欢悦,同样追求着个体的幸福,两人产生了真挚的恋情。为了这份情,她猜疑、嫉妒、惧怕、忧伤,流尽了所有的泪水。
  2.出世哲学还表现在她孤标傲世的理想节操。
  林黛玉住在“窗前亦有千竿竹”的潇湘馆,她做的《问菊》诗透露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清高,她掣到的花签是“风露清愁”的芙蓉,她理想的归宿是“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一切象征了黛玉“出世”的品格与节操。
  黛玉是天然率真的。她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顺手抓两把钱给怡红院送茶叶来的小丫头,她感到周瑞家的送宫花有意歧视自己时会冷笑着发泄不满。她嫉妒金玉之论,疑心宝钗“心里藏奸”,常常讽刺挖苦,当她一旦感受到了宝钗的宽厚情意,她就真诚检讨。她外表孤高自许,内心不乏热忱,她耐心教香菱做诗,与丫鬟紫鹃情如姐妹。
  黛玉懂世故但不世故。初入荣府,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连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的习惯都改了过来。奔父丧归来,也懂得“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她看出凤姐的行事风格,知道“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第三十五回)。每常闲了,她也会算计家里的开支,明白“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第六十二回)。对于人情世故,她虽不如宝钗通达,但也不是不懂,只是她从不弄世故。小说中从未见她像凤姐、宝钗那样刻意逢迎贾母、王夫人等实权人物,对赵姨娘等恶俗的女人,她也只是礼让,从未见她像宝钗似的主动交接。
  (三)“钗黛合一”体现的是“兼美”的人生理想。
  1.“任是无情也动人”是作者对现实主义者的客观评价。
  薛宝钗所体现出的入世哲学是世故的、随俗的,符合现实社会实用功利的原则,往往畅行无阻,甚至获得成功。其上品具有政治家的素质:洞明世事、练达人情、韬略在胸、因时而化,如历史上的范蠡、张良、萧何等;其中下品具有极强的世俗生存能力:世故圆滑、庸俗奸诈、随波逐流、如鱼得水,即为市井小民或小人。小说中宝钗身上隐约展现其上品风格;凤姐在表现理家才能时是上品,在弄权贪财时是下品。
  前八十回中的宝钗还只是居住在大观园中未出阁的小姐,远离大的是非漩涡,她的入世哲学虽然因为“重理不重情”稍显冷酷,但她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令人叹服甚而仰视的。然而宝玉有个著名的论断: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就变成没有光彩宝色的死珠了;再老了,竟是鱼眼睛了。揭示的是清净洁白的女儿身陷世俗的烟火逐渐蜕变的过程。不知佚稿中走出大观园升格为宝二奶奶的宝钗面对家族颓势会有何种作为,她会在官府上下打点吗?会开当铺牟高利吗?宝钗可是深知“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的现实并认同它的存在的。在理想主义者看来,这种人生哲学未免“无情”甚而“无义”,但谁都不能否认它在世俗社会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评价它“任是无情也动人”。
  2.“莫怨东风当自嗟”是作者对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喟叹。
  林黛玉所体现出的出世哲学是率真的、脱俗的,代表着人们纯真唯美的理想、情与爱的追求,但在滚滚红尘中却常常碰壁甚至寸步难行。正如学者吴宓所说:“黛玉一诗人,与宝玉性情根本契合,应为匹配,而黛玉卒不得为宝玉妇。作者不特为黛玉伤,亦借黛玉以写人在社会中成败之实况也。”④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屈原、陶潜、嵇康、阮籍、李白、苏轼……便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何尝不是如此呢?
  许多研究者都认可贾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影子,其实林黛玉身上也有曹雪芹的影子。曹雪芹的朋友张宜泉在《题芹溪居士》诗中这样描摹他的人格:“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⑤大量的研究认为:曹雪芹是一个性格傲岸、愤世嫉俗的文人,晚年过着“举家食粥”的困顿生活,倾十年心力创作《石头记》,终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一病无医,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第一回眉批)。这种性格与命运与他书中的女主人公何其相似!林黛玉孤标傲世,懂世故而不世故;曹雪芹愤世嫉俗,深谙世情而不入世情。我们看他写四大家族官官相护,王熙凤玩转官场,刘姥姥到豪门打秋风,贾芸和小红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巴高望上,若没有对世情的洞悉与把握怎写得这样入木三分!但他怎么生活得那么穷困潦倒呢?虽然家族的败落断绝了他“补天”济世的仕进之路,但凭着卓然的才华,他只要稍稍低一低高昂的头颅,可能就不会落入如此悲凉的境地,当然,也可能不会给后人留下一部伟大的《红楼梦》了。
  聪明如曹雪芹,当然明白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他在黛玉掣的花签背面引了一句古诗“莫怨东风当自嗟”感叹黛玉的命运,他何尝不是在感叹自身的命运?
  3.“钗黛合一”是作者希望兼具二者之美处世的理想。
  钗黛对香菱的指导颇具象征意义:宝钗教香菱做人,黛玉教香菱做诗。最终,善做诗的黛玉成了精神上的胜利者,现实中的失败者;善做人的宝钗成了现实中的胜利者,精神上的失败者。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入世与出世,各饶其美、各具其陋:宝钗的入世哲学适应现实但难免世故庸俗,黛玉的出世哲学清高脱俗却难容于世。作者通过“钗黛合一”的意象,试图传达给读者一种“兼美”的人生理想:以黛玉般脱俗的性灵,如宝钗般处理世俗的事务。借用一句现代社会的格言为: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
  
  三
  
  “钗黛合一”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对女性的审美理想,还是“兼美”的人生哲学,都存在于缥缈的太虚幻境,都是一场绮丽的红楼之梦,好似陶潜的桃花源,令人神往,使人追求。人类恰恰是在对理想的神往与追求中,走向愈加灿烂的文明。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荆煜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① 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版,第20页。
  ②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第4页。
  ③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作家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76页。
  ④ 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崇文书局,2006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⑤ 刘梦溪等:《红楼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0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