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此处有声胜无声

作者:陈李萍




  这一动态的平衡不仅建立在如前所述的“反话语”对“霸权话语”的反抗之上,同时还建立于“霸权话语”对“反话语”的颠覆和对自身的颠覆之上。“霸权话语”对“反话语”的颠覆首先表现为安东尼奥引用《圣经》中的神圣文本来颠覆夏洛克的形象。当夏洛克为自己放高利贷博取利息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时,他向安东尼奥讲述了《创世纪》第30章中雅各发家的故事,这一故事使得夏洛克笼罩于圣洁的色彩中,显得精明而公义。而安东尼奥则将雅各发家的典故作了重新解释,“指出雅各发家是出于上帝的恩宠而非雅各自己的精明打算,恢复了此典故在神圣文本中的原意,从而揭开夏洛克为自己蒙上的一层遮羞布,也拆穿了夏洛克卑劣的意图。接下来,安东尼奥又将夏洛克的行为与福音书中魔鬼引经据典试探耶稣的行为(《马太福音》4·6;《路加福音》4·9-11)进行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奸伪的表面多么动人’”(第一幕第三场)(梁工,2006:1011)。“霸权话语”颠覆“反话语”的高潮与《威》剧的高潮相吻合,出现在该剧第四幕第一场。鲍西亚假扮法官,巧妙地利用合约上的规定,挽救了安东尼奥。夏洛克因无法做到不多不少正好割下一磅肉,且没有一滴血而不得不接受处罚。同时,鲍西亚利用夏洛克在“反话语”中引为依据的威尼斯的法律颠覆了夏洛克的“反话语”,“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被企图谋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收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最终法庭宣布没收夏洛克部分财产,他的一半财产则给安东尼奥,后者要求他写下文契,声明他死后,将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和女儿。夏洛克只得答应,并遵照判决,改信基督教。
  剧情发展至此,似乎基督徒们在社会中确立的中心地位已极为稳固,“霸权话语”已处于绝对优势,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恰恰由于基督徒们为了维护和巩固其中心地位而在宗教信仰上同化异己,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他们的中心地位,颠覆了他们自己建立的“霸权话语”,诋毁了他们所宣扬的基督教的仁爱精神。在巴萨尼奥、安东尼奥、鲍西亚等基督徒身上我们很难发现基督教所宣扬的仁爱精神以及他们通过“霸权话语”树立起的崇高完美的形象。巴萨尼奥借钱装体面这一事实很难不使读者怀疑他的动机,他是否在猎取鲍西亚的芳心和她丰厚的嫁妆?“他一边对安东尼奥谈论向富家的嗣女鲍西亚求婚以偿还债务的计划(第一幕第一场),一边娓娓动听地向鲍西亚诉说自己的纯粹爱情(第三幕第二场),极力否认自己为财富和美貌而来。而就在他引经据典论证美貌的轻浮并对之表示不屑一顾时,也正是在绞尽脑汁谋取一位绝世美人(同上场)。继续考察巴萨尼奥的行为,我们发现,他向妻子发誓‘要是这指环有一天离开这手指,那么我的生命也一定已经终结’(同上场),但最终却空手而归;先是百般推脱罪责,接着又流利地发出一连串美丽的誓言(第五幕第一场)。在法庭上,他深情地对安东尼奥说:‘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可是,当一手挽救了安东尼奥性命的博士要拿走他的指环做纪念时,他却显得极不情愿”(梁工,2006:1013)。而对于安东尼奥,佛兰兹荷恩则作了这样的评价:“此地有一个问题很合理的发生了:安东尼奥何以竟能弄到这种窘境呢?全威尼斯认识他,尊敬他,他的好朋友也全都知悉他的可怕的契约,并且也知道那犹太人一丝也不肯让步。然而呢,他们竟看着一天一天的过去,以至于最后弄到三个月满期,一切绝望”(转引自梁实秋,1995:393)。这样的朋友只是名义上的朋友而已,安东尼奥的朋友们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引起了我们对他本人人品的疑问,这种疑问在剧中第四幕的法庭上得到证实。夏洛克因无法做到不多不少正好割下一磅肉,且没有一滴血而不得不接受处罚,安东尼奥却提出夏洛克必须立即改信基督教。这种“仁慈”对身为犹太人的夏洛克而言无疑是最大的侮辱。另一个被认为是完美人物的鲍西亚在法庭上连续三次拒绝了夏洛克放弃割肉的请求,直至他最终失去一切。她对摩洛哥亲王的黑色皮肤耿耿于怀,对那些求婚者极尽讥笑挖苦之能事,这些都暴露出她冷漠与狭隘的一面。
  
  四
  
  《威尼斯商人》透过“反话语”与“霸权话语”的对抗与融合,我们能够发现,“反话语”融入“霸权话语”非但没有消解“反话语”,反而给自身提供了新的统治效应,这种自下而上的福柯式的权力“在日常生活层面,在每个毛细血管,无休无止地实践着和渗透着。……权力在日常生活的层面运作,在任何一差异关系中运作,这就使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和权力关系失去了特权”(汪民安,2002:89)。在“反话语”与“霸权话语”之间,一种动态的平衡逐步建立于两者的对抗与融合之上,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稳步地发展。夏洛克利用“反话语”这一手段反抗“霸权话语”,实现解放差异的目的,其言语和行为虽不免有疯狂恶毒之嫌,其效力似乎还很微弱,却发人深思,正可谓此处有声胜无声。
  (责任编辑:水 涓)
  
  本文系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陈李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西方文论。
  
  参考文献:
  [1]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0, 101, 102.
  [2] 梁工. 《莎士比亚与圣经》[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11-13.
  [3] 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 后现代理论[M].张志斌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4-75.
  [4] 汪民安. 权力[J]. 外国文学,2002,(2):82,89.
  [5] 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梁实秋译.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393.
  [6] 威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M].朱生豪译.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28-29, 77, 117.文中有关译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