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婴宁:理想女性的代表

作者:姚亦登




  
  二、对理想生存状态的思索
  
  “婴宁”之名,取自庄子所说:“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宁者也。”⑤作者极力地赞美婴宁的天真,正寄寓着对老庄人生哲学中所崇尚的复归自然天性的向往⑥。
  在《婴宁》篇里作者为其主人公设置了两个典型环境。婴宁未入世俗前是生活在一种纯自然的环境中,包括她的居住环境和经常与她接触的人,这种环境构成了她“嬉不知愁、天生爱笑”的独特个性。作者在小说中两次写到她手拿花把玩,先是“拈梅花一枝”,后来又“执杏花一朵”,而且她家的园子里也到处是花。到了王子服家后,更是“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看来,婴宁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似乎就是花,作者让她一生与花相伴,不是闲笔,我们都知道,花是大自然的象征,是美的象征,作者让婴宁以花为伴,其实也在隐喻,婴宁就是一朵美丽的自然之花,一朵未受尘世浸染的自由盛开的花朵,她不仅如花般美丽,也如花般纯洁。她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她的美是一种纯天然的、不加雕饰的美,这种美的存在正是作者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一种纯自然、纯真的人的应该存在状态。
  作者为了表明自己这种对理想的体悟和向往,极力地批判社会的黑暗,他让婴宁这颗天真纯净的心灵来到人间,这也就是作者描写的另一个典型环境。作者将她放在世俗社会中,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尔虞我诈,封建礼教对人的压抑使人的天性已被扭曲。从此,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便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伴随着开怀的笑声,王子服把婴宁带回了自己家中。从此,王子服的家里充满了婴宁的吃吃笑语,这种笑声很富有青春魅力,笑声所到之处皆合欢忘忧,“然而这只是从那个没有人间污秽的环境中移植来的笑,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所起的作用罢了。黑暗的现实,邪恶的势力和世俗顽固的偏见,交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力图改造它,扭曲它”⑦。就这样一个嬉不知愁的天真女子,入世后受到了摧残,她的爱笑,造成了对西邻浪荡报复性的恶作剧,被其父诉至公堂时,才严容正色,始不复笑。
  我们注意到,婴宁从最初时的爱笑到最后的“不复笑”,这一转变正好是她从原来生活的自然状态转入世俗社会后所形成的结果,婴宁的“不复笑”就是对这种世俗环境的无言抵制和反抗,世俗社会压抑了她的自然人性,抹煞了她作为一个自然之子纯真、自然的笑。“笑”的丧失其实就是她自然天性得不到伸展的结果,这种纯真的“笑”的丧失,使人们为美好的事物被毁灭而伤感和痛惜。
  “婴宁”之名取自于《庄子》,庄子所谓的“撄宁”是指一种得失成败都不动心的精神境界,蒲松龄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闭户尘嚣息,襟怀自不撄”,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的女性,她天真烂漫,全身透着自然气息,想说就说,想笑就笑,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这样一个人物,应是不受任何礼俗的约束。然而当她进入世俗以后,由于封建礼教的压抑和摧残,那源自心底象征自由、自然的笑声最终无法保全。笑声的消失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理想人生的幻灭,造成这种毁灭的,恰好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礼教,因此,要领会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应从作者的生平遭遇出发。
  蒲松龄一生都在考场中摸爬滚打。19岁那年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政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名藉藉诸生间”,这一次的成功使蒲松龄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期望,然而此后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科举的失意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缺乏公正廉明,他的理想难以实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他对人生,对世界充满了悲愤,在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文字释放自己。”⑧《婴宁》篇从头到尾其实都是在写人,作者只是给它罩上一件狐的外衣,作者创造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婴宁,她集中了女子所有美好的品性。作者又深刻地意识到,这类人是无法在那样的社会中存在的,她们只能生活在虚幻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中,永远只能像“水中月,镜中花”般漂浮在人们的想象中。
  我们由《婴宁》篇可以看出:婴宁是当时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更可以观照蒲松龄的理想人生状态,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完全自然的人的存在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作者渴望的,同时也是当时的社会所无法容忍、竭力要扼杀的。列宁说过“文学表现什么,就是社会上在呼唤什么”。处在封建专制集权压抑下的人们的心灵已经被扭曲,他们天性在这种压制中不断生出许多腐朽丑恶的东西,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不会容忍自己对这种丑恶保持沉默的,这也正是蒲松龄写《婴宁》篇的用意所在,即对理想生存状态下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同时反衬现实世界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不仅《婴宁》篇如此,整个《聊斋志异》其实体现的就是蒲松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姚亦登,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① 马瑞芳. 蒲松龄评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 蒲松龄. 聊斋志异[M].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④ 冷成金. 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⑤ 庄子. 庄子[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⑥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⑦ 薄子涛. 聊斋志异艺术谈[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⑧ 张德瑞.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美[J]. 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3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