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虑”及“思”、“想”的意义 “虑”字,原来是作思想的思字解,同时也有转注为忧思的意义。到了我们现代,惯用的名词,如忧虑、顾虑、考虑、思虑等,虽然每个名词的内涵,都有一些大同小异之处,但大体上,还是属于以思想的思字为中心。读古书古文,首先必须先从认识中国字的训诂着手,因为文字是思想言语的符号,尤其中文的方块字,用一个字做符号,就可归纳了好几个类同的意思。不像其他的文字,用好几个字母的符号,结合在一起,代表了一个意思。但到我们现在,因为社会结构形态不同了,又受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汇通,所以现代文字,也变成集合好几个字,才代表一个意识思想的内涵。 《大学》用“虑”字代表“精思”的意思,是当时的习惯。但在秦、汉以后,就跟着时代的变易,以用“思”字为多,而普通说活,是用“想”字为普遍。再下来到了魏、晋以后,直到隋、唐之间,因有梵文佛学的输入中国,必须要注重“因明”(逻辑)的思辨,所以把平常通用语言的“思”和“想”字混合互用的习惯,必须分开说明。因此,“想”字,是属于在心理上,头脑里的粗浅现象。叫它为“妄想”,甚至叫它是“妄心”。因为这种现象,它足跳跃不定,莫明其妙地一会儿自来,而又不知所以, 一会几又转过去了。它是虚妄不实在的,所以命名它是“妄想”。至于“思”字,它跟“妄想”不同,它是细致的、宁静的,并不像“妄想”一样,有扰乱自心的作用。譬如我们读过的书,或经过了的事,忽然忘记了,便要拼命去追忆、寻找,这便是“想”的作用。如果记得非常熟悉的书或事情,根本不用费心去找,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就知道了,这便是“思”的作用。 “虑而得”的道理 有了前面所讲的了解,就可明白“虑而后能得”的内涵了。甚至可说这个“虑而得”的道理,就如子思著《中庸》所说“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境界。等于佛学所说的“慧观”或“观慧”是相同的情形。那么,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呢?答案:因为经过“知、止、定、静、安”的治心修养以后,思虑的慧力开发了,就可得入“明明德”而见道的真正成果。这便是关照上文,“大学之道”与“明明德”,不是空言思想,是有它实际的学养内涵啊!因此,他的下文,便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结语。他是说,任何一样东西,都有一个根本的基因,也有一个顶点的末端。任何一件事情,总有最初开始的动因,然后,才有最后成就的终结。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哪个应该是在先要做的,才能得到最后好的成果。那么,他就可以接近入道之门了!同样的道理,你要明白“大学之道”、“明明德”的学问成果,必须要知道先从“知、止”开始,逐步渐修,进入“定、静、安、虑”,而得到明悟“明德”,才可以说真的能够接近“大学之道”的大道了! 说来真可笑,也很惭愧,曾子著作《大学》,为我们所讲的开头一段,他只用了在十八个字,我们却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知道了解得对了没有。如果碰到庄子,他又大笑我们在偷啃死人骨头,可能还咬错了地方,把足趾头当顶骨用呢!不过,不要紧,我们这样研究,总比六七十年前,三家村的老学究,稍好一点。为了研究《大学》,昨天刘雨虹老师还为我讲了个笑活,从前有一个乡村里的财主,开了一个家塾,请了两位先生来教书,一位先生带一班学生在楼上,一位先生带一班学生在楼下。楼上楼下,都先教学生读《大学》。楼上的先生教的是,“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啊哟,怎么少了一个“得”字呢?楼下的先生也正在教《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啊哟!怎么多了一个“得”字呢?有一位学生就说,先生,楼上的先生说少了一个“得”字,这位先生一听便说,那好,我们把这个“得”字借给楼上好了! 故事很有趣,好像瞎编的,其实,过去时代确有这样一类似通不通的教书先生。我在童年的时候,听过很多这一类的故事,现在,我也算得是其中的一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