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次曾引用《华严经》:“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起定心不乱,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疏释部他讲到怎么样从眼根、色尘入定出定,我们曾经提过用看光的方法可以入定,然后怎么从眼神经出定,继续又说到事与理两方面,所谓定的原则就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现在再来引用一部很杰出的论--《大乘起信论》,是修净土宗、华严宗、唯识宗乃至一般研究佛学的必读之书,几千年来认为这著作是最了不起的。不过近代以来却有梁启超等一批人认为这部论是伪书,其理由是:中国人造的,因为文字写得太好了。凡文字写得太好的书都是假书,这一派的说法非常有意思,现在不讨论考据的问题。 如起信论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 《大乘起信论》是释迦牟尼佛过后六百年,佛教界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马鸣菩萨所作,因其出生时,全国的马同时鸣叫,为纪念此一因缘而名之。马鸣菩萨的文学造诣高,是印度佛教界的大文学家,他的修持更不在话下,《起信论》是一本有关修持的学术性论著;而他的文学著作,尤其是诗歌更是脍灸人口,当时流传非常广,全印度人民读其诗歌、受其影响,得人生无常,十之八九都想出家、修道。国王下禁令也禁止不了,因此跟他商量不要再写文章了,再写这个世界就非世界了! 《起信论》讲佛学的基本道理,他解释什么叫止呢?止是修定,人怎么得定?心念怎么止?“止一切相”,注意这句文字!青年同学特别留意!像古文这种写法,以外文来看,会认为不合逻辑。这句话可以两头解释,“止一切相”就是停止了一切现象,文字很简单,但是中文另有解释,止就是得定那个境界,一切相,任何方法、任何事情都可以入定,“定”是一个原则,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止呢?这是第二个解释。大家要留意文字,因为翻译得太好,眼睛一晃好像知道了,翻过来一看并不见得懂。 心专一与了不可得 现在解释第二个意思:一切相、一切方法都可以入定,念佛也好、修观想也好、参禅也好……各种方法,得定是最基本的,但是初步如何先得止?心念之流如何停止、集中在一点?譬如大家打坐希望坐到没有妄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假定坐到没有妄念,只是假定,况且一般人很难真做到。假定坐到没有妄念,那不是悟道,也不是得道,正是一个止相,心念止在一个没有妄念的现象上。一般学佛好像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没有妄念就是得道,那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止!因此,对于这一点,首先要辨清楚。 那么,实际上的止呢?不一定什么念头没有。譬如有念,念佛或者密宗修观想,这是有念,你能不能止在这一念?如果不能做到止在这一念而起修,所有的功夫都是白作,不管你打坐坐得多么好,至少临死的时候抵不住了,抵不住身心四大分离的痛苦,就如同平常身体上一点小病痛,你不能克服就是止不了,就是你受阴的这一念没有止,那根本没有用,你尽管打坐坐得好,同修道学佛不相干。这个观念首先要认清楚。 现在回过来看,依据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上说:“止一切相”,假使在一切方法上达到止的境界,这当然是好事。“乃至”,进一步“心不可得为止”。刚说初步止在一个念上,不过是止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止在一个没有妄想的境界,还是“有心地”。地就是地步,还在有心的程度上。悟道的人是达到“无心地”,才初步可与罗汉证果的境界相应。我们特别反复解释这些古文,提醒青年同学留意,不要认为自己看得懂中国字,要深入。他说,在一切相上,用任何一个方法,假使能够达到止的程度,甚至进一步,比任何一个止的程度还要高,到达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得这个境界,才可以说是得止。这是《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的。 第一步,“止一切相”是初步修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制心一处”的止,这还是有为法、有心地。第二步,由有心地达到无心地,此心了不可得,禅宗祖师喜欢用了不可得这句话。如果眼睛闭着,心里空空洞洞,你说已经了不可得,那你正有所得,得什么?得个“了不可得”,那个心多大啊!多大的妄念在那里!所以,你真的达到心了不可得,能与罗汉修行的境界相应才叫止。但是进一步要自己讨论,假定达到无心地境界,既然无心是万事无知吗?如果达到无心地,所谓证到果位是万事无知的话,那何必学佛?那是学死人,或者学成功而变成一个木头人麻木不仁,那何必佛?这种佛法在世界上根本是骗人,我们何必受骗! 理与事齐 定和慧通 所谓止观双运是止中有观,定中有慧,在心不可得中间而“观因缘生灭为观”,自然而然,这个自然而然是观,在佛学上就叫做“无师智”,亦即“自然智”,自然而来,禅宗大师常引用佛经的话:“法尔如是”,自性、本性上有这个功能,真到静定的时候,大智慧爆发,慧力非常强,能一悟千悟,一通百通,无所不通。所以,大止大定中有静观,这个时候自然观到一切万法皆是因缘生灭,看得非常清楚,此时即是“止中有观”,所谓止观双运。 “或以理观对于事定。”或者在这个情形之下,对一切事理深刻地观察透彻了,也可以得定。中国有句老话:“学问深时意气平”,由学问或思想研究真到了家,也能得定。所以读书、作学问要参透,钻到底钻通了,也可以得定证果。做功夫定到了极点也可以开悟、证果,就伯你是个半吊子!我经常跟同学讲,不要弄得佛也学不好,人也做不好,两头落空,何苦搞这个事。基本上我强调应该先把人事研究好再来学佛,连世间的学问都搞不好还来搞这个,结果是两边无着落,生死两难,进退不得,那千万不要玩这一套,不要以为佛学很好听,喜欢来凑热闹。 所以说“理观对于事定”,理真正到了最高处,也达到空定的境界。 通禅的孔子和孟子 此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 这两句话是《华严经》所说。一心不动进入到一切禅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心不动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要注意这几个字,因为这些文字很容易懂,但我特别为大家挑出容易误会的地方,不然你一晃眼就溜过去了,认为一心不动就是禅,那错了!一心不动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心不动并不是最高的境界。譬如佛法未传入中国以前,孟子早已说过“四十而不动心”,他修养作学问到了四十岁才不动心。我们年轻时读四书、读孟子,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一股潮流都在反对传统文化,有同学讲笑话,同现在年轻人一样的调皮,孟子说四十而不动心,你看梁惠王骂他:“叟,不远千里而来……”,孟子一下发脾气的话都出来了,早就动了心。 那么,什么叫“四十而不动心”?孔子讲自己的修养是:“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你们六岁读幼稚园,孔子十五岁才立志读书。“三十而立”是说身体不大好,三十岁才站得起来吗?不是的,这是讲做人到三十岁而立定了宗旨,非向这条路上走不可,等于佛家讲发愿。十五岁志于学,经过十五年的犹疑、痛苦、煎熬、烦恼、矛盾,到了三十岁将中年阶段,才确定人生该走这条路。再加上十年修养、读书,“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再不动心,没有怀疑了!“五十而知天命”,然后到了五十岁才入门,悟道了。“六十而耳顺”,耳朵顺了,两只耳朵又不是驴子,哪有不顺的?难道六十岁以前耳朵不好,到了六十岁才掏通?不是的。到了六十岁,善恶是非化得平了,真到了禅宗所谓的重关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最后七十岁才算到了家。这是孔子对他一生的报告。 他也是讲四十而不动心,四十岁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不管男女,孔子说后生可畏,年轻人不要轻视自己啊!“安之来者之不如今”?你哪里晓得将来的人不比我们高明!但是孔子也说“四十、五十而无间也”,到了中年没有成就,什么搞头都没有,一切念头无用了,这个人衰下去了,淘汰了。这个中年关头很重要,所以古人有句话: 人到中年万事休,月逢十五光明少。 一年有十二个十五,但是大半看不到真的圆月;人到中年差不多了,后来我们把它改成“人到中年饭自兜”,添饭都要靠自己添了,年轻时有父母添。这是讲到不动心所引出来的闲话,却说明一心不动并不是悟道,那是调理自己心性的一个方法的一种成果、一种现象的一点。能够做到一心不动,进一步才可以进入禅的境界,不要认为一心不动就是禅,那错了! “一心不动入诸禅”就是讲定,与刚才所说“止”的道理一样。那么进一步呢?定中有观,在这个境界上一心不动,在定中,自然智的智慧发起。“了境无生”,这就难了!定是一个境界;乱也是一种境界;被人打一拳昏过去,昏是一种境界;喝醉了,醉也是一种境界;喜怒哀乐都有各种不同的境界,你真到了一心不动,一念不生,也只是个境界而已!这是定的境。在这个时候发动自性的智慧,了了境,无生,生而不生,一切境界都是无常的、变动的。你说定,定不会变动吗?定也随时在变动。譬如现在在坐大众跟我一没有入定,你在打坐,你以为坐中是静吗?坐中是大动哦!它随时随地在变化,一层一层松懈,静、静、静,慢慢进入最静的境界,也是最大的一个行动。拿宇宙的法则来讲,这个宇宙没有静止过。 有人说中国文化吃亏,与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主张静,西方文化主张动。我说根本不通,中国文化哪一本书是主张静的?中国文化从《易经》来就阐明宇宙是不断在动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缓慢的动。地球动得很快,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譬如坐在汽车、飞机上,如不向外看,你感觉不出其速度之快,反觉安详,动得最大时,你反而感觉到是静。由这个理由,诸位要了解,你以为打坐在静吗?打坐的确在动,这个动、静之间的道理非常深刻,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了解。 宇宙万象发生之秘 那么,在这个时候,定静也是一个境、也是无常,你现在入定就有定,你不入定就没有定,它不是永恒不变的,不是诸法皆是无常,而它本来无生,生而不生。我们看田野中的草尤其清楚,唐人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每天的发生,也都过去,过去又不断生长,它生而不生,永远没有回头,也永远没有断绝过,就是在这么一个变化无常的状态进行。所以你在定中了境无生。他用一个中文“了”而不是用“知”境无生,这个“了”字也可以解释为了解、知道了,但是也可以进一步解释,比了解还要进一层:完了。此话怎讲?用台语讲就是清洁溜溜。“了境无生”,生而不生,无生并不是死个东西,也等于《易经》说的,生生不已谓之无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懂得了,就是般若。定中悟出来的,能够了境无生的,这个智慧不叫智慧,叫般若,表明佛法之智的殊胜。“是也”,这两个字是永明寿禅师自己加上的:就是这个道理。 “或俱通二”,或者有些人智慧特别高,修持上的功夫到了家;学问智慧也到了家,两头通。那么,真是了不起! 缘的道理和三昧的事功 此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 《华严经》提出一个道理。我们修禅定时,要保持心境在一缘上。禅定与禅宗有差别,禅定偏重于功夫,由四禅八定到达声闻、缘觉、菩萨大定,乃至到如来正定的境界,都是属于禅定。禅定是个总名,禅定三昧种类非常多,普通的禅定就是能够持心,要注意!我们讲修持、修行,就是保持你那个心境常常在一缘上,这个缘字就是拴住,拿一样东西,立一个目标,拿一条绳子拴着沿绳面走,缘者沿也,勾住、抓住的意思。 譬如读《孟子》“缘木而求鱼”,靠木头爬上去叫缘木,抓住一个东西,缘就是把握住。“心缘一境”,你念要把握住。“心缘一境”,你心念要把握住一个东西,等于走路拿拐杖。譬如修净土的人,抓一句佛号,就是一个缘,此心念念在一句阿弥陀佛上,就是心缘一境。又如修密宗念咒子的人,或作某种观想的,他心里随时随地在这一缘上,而平常照样做人做事,照样吃饭、走路、做生意,可是这个意境始终在心里所要缘的那个缘上。那个现象叫修止,并非说修止修定,人就不要走路、不要动了,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学死。定是你的心境、意境永远保持在定中,外形的变化不管,你去当运动员也可以,跳舞、跑步也可以,可是意境始终在制心一缘。 所以,禅定是持心法门,永远持着这个心。假定大家打坐的时候心境很好,其实并不好,坐在那里像水上按葫芦一样很吃力,心中妄念纷飞。然后偶尔与妄想的境界不同,因此错觉以为自己坐得很好,实际上是自欺的话。不过有一点好处,身体血液下降一些,心脏速度、脑波速度跳慢一点,心理上净化一点而已!因此说好啊!好啊!自欺欺人。所以持心没有持好,不能能专心于一缘,永远不能得定,就是说,你能不能做到行、住、坐、卧都心住一缘。 假使禅定持心得一缘,得到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止。那么,在定中自然有慧。“智慧了境同三昧,这个时候,定中所发的智慧了了一切境界,定也是境界,此时自然的智慧了解了,境界了解了,定慧等持。注意“同三昧”,同真正的有所成就、有三昧境界的人,差不多相同了,并不是说你已经证到了三昧,而是有相同之处。这些地方是重点,稍不注意一个字就解释错了! 辨别几种定慧类型 “或二俱泯”,再进一步,有些高度智慧的人,有时候也不求定,也不求慧,两样空了。“泯”,不作死亡、断灭或枯槁解释,它是活泼、充满满的,因为连定慧的束缚、限制也没有。或者定慧两种都不用,或者定慧等持,同样到达这个境界。 定非散,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如观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是也。或说双运,谓即寂之照是也。 这段完全是佛法的因明,也就是普通所讲的逻辑分析,分析得非常细,其实分析到最终还是分析每一个人自己修持的心理行为,要你反省、观察自己的心理状况。 他说,再进一步是“非定非散”,这是最高境界了,很难!没有入定,跟普通人一样,但普通人在散乱中,他却没有散乱。当然这个境界很难体会,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真到达这个境界就是大菩萨修持,不是定,但也不是散乱,这就是所谓自然智。 或者“即观之定”,在智慧观照的境界中就有定,这种现象的成分偏于定。“但名为定”就叫它为观中的定,譬如参禅的人走观心法门、观念头的路线,由观心性、观理而进入这个境界,可是它的重点偏于定,所以也叫定。由观心性、观理而入定的,“名上定是也”,所走的路线比较高一点,,好比坐直升机。 修持法门因人的性向、根器不同而有差别。还有一种“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有些人性向偏重功夫入定,在定中启发了自己的智慧,这个也可称它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此乃等于在不分别一切法中自然而观,叫般若,不是普通的观,而是永远在定中,无分别的观,虽然能够观一切理、通一切智,却是没有妄念。这个“无分别”是反映第六意识无分别,到达七、八两识所起的作用,不属于分别、无分别的界线。那么这种情形偏向慧观的成分多,因此叫它观,这种观在佛学名词上谓之修般若,以智慧为依归。 “或说双运”,还有一种人,止观双运,他的性向根器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这种根器特殊的,可以多头同时到达。 “谓即寂之照是也”,所谓“双运”的心性是随时住在涅槃寂灭的境界中。“寂”超过定的境界,有个“定”还忙得很呢!忙什么?忙着入定。到达了涅槃自性寂灭,非定非散,无处而不寂灭,到处是清净,那么这个时候的清净不是死寂的,它是生机活泼泼,充满愉悦、快乐的,所以寂中有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寂中有照,自然的“寂之照”才可以说到达止观双运的境界。 所以局见之者,随瞩一文互相非拨。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今此经文巧显无碍,略分五对。 作者永明寿禅师发出最大的感叹!我们看到佛教界、佛学界修行的,古今中外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在宋朝初年也与现在一样。他说有些智慧不够、心念狭窄局限于自己偏狭的观念,自己从哪个法门入手,或者看了某本书,就先入为主认为自己所学才是究竟,别人搞别的就仇恨,结果互相排斥、批驳别人的不对。这是讲见地的错误,也就是讲心性主观成见的错误。 “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刚才提到华严境界,华严是圆顿之教,上上根器一悟通悟;中下之智先开一门,再慢慢开多门,一步一步来。修行的方法也是一样,有些人全修,什么都会;有些人偏修,而偏修的人多。“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偏修的人随便选择一个法门都有好处,修好了,要承认他也有克期证果的证验。但是如果把自已的智慧见解陷入修持一门的心得经验中,那就走入小路了。 总而言之,有些人从学识入手,有些人从修持入手,有所偏差的,永明寿禅师归纳为四个字:“然非圆畅”,都没有到达学佛圆满自在畅通的程度,换言之,就是不通。 “今此经文巧显无碍,略分五对”。现在《华严经》所讲的修证的境界,是事理合一、极圆顿的境界,经文内容呈现高超巧妙、事理无碍的意境。那么归纳起来分成五对,即正反相对有五。到此暂时停住,下次继续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