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外国名著|寓言童话|武侠小说|百家讲坛|中外名人|故事传奇|名言警句|美文欣赏|散文|
|幽默笑话|礼仪知识|民俗风情|谜语大全|百科知识|教育成才|中国相声|期刊杂志|学生频道|其它阅读|诗歌|
 当前位置:应天故事汇 >> 姓名的故事上一页 目录页  
编者的话

  本书分为前编与后编,各有简短的《绪言》,以说明其内容和主旨。前编即《姓名的故事》,后编为《社的崇拜》。写作时间不一,但内容是一贯的,“社”的崇拜即“性”(姓)的崇拜。

  我撰述《姓名的故事》,始于1999年,连续在《文史知识》第7期到第12期,2000年第1期到第5期刊载。第11期又刊载《故事》的一篇《满族的起源、姓名及其文化》。

  正在这时,我接到由《文史知识》转来成都出版的《文摘周刊》一份(2000年12月18日),内有《满州人的姓名》一文,作者斯维至。据此可见我的《故事》还是有一部分读者感到有趣味的,有意义的。

  此时不久,我又接到福建漳州师院英语系郑声滔教授的来信,他征求我的《故事》中谈到姓氏的起源及名字的区别等,都很有知识性,可否在他们所办的《全国优秀社会科学论文集》再发表刊载,我因为担心内容体例不甚符合,没有同意,但是我对郑声滔教授一残疾人,刻苦自学、个人奋斗,而成为精通英语的教授,不胜敬佩。他不但通英语,而且旁通德、法、俄国等语言,更是难能可贵。记者在漳州师院学术会上认识了郑声滔教授,对他的经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极为赞赏,作《知识的拐杖》一文。一语双关,我希望我的《故事》也能起知识的拐杖的作用。

  也正在这时,我接到分别甚久的斯杭生、斯骏的来信。他们因听说我在《文史知识》发表了《姓名的故事》,因此为我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了《斯氏宗谱》,把有关我家的材料影印寄来给我。他们都说上海图书馆中储藏《斯氏宗谱》共有六部,自咸丰道光至光绪每隔若干年要重新修撰,他们寄给我的是光绪癸卯年续修的。癸卯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至今已是新旧世纪之交。无疑,宗谱家谱是我们今人研究姓氏的起源、宗法组织的经济基础的重要资料。但是,说心里话,我却并不完全信任它的原始性、可靠性,例如我族斯姓很可能是秦代以后从西北高原辗转迁徙到西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我在《故事》第10、第4节中已有试探性的考证。

  斯宅不只是一个宗族的名称,而是集合若干宗族而成的乡村,其建筑形式颇似北京的四合院,一院即一宗族,有厅、有堂,四周有室。厅上有祭祀祖先的神主牌位,室是宗族下一夫一妻的小家庭,门前两旁的室,也称为塾,即为子孙们读书学武艺的地方。后来子孙繁衍,另建院落,大小相连,首尾一贯,有“千柱屋”之称。元儒太公在螽斯畈的建筑,最具典型。他于松啸湾另建别墅,风景幽美,其实这一个建筑,既是别墅,也是小学和祠堂。门泉坂的新祠堂,在门前有一半圆形的小池子,仿古代的“泮雍”而成,所以它也是祠堂、别墅和学校。

  斯民小学是一所新式的小学,它原是利用斯氏宗祠的公共财产、土地而建成的,并且模你西方国家或日本的建筑形式,所以有“洋房”之称。但是它最初建筑时楼的西侧仍有祖先牌位,康有为在大门上题名“汉斯孝子祠”。这“孝子”当然是指《贺齐传》中的山越人斯从与其子斯伟了。

  我的同乡人还告诉我,这斯民小学已将百年,呈倒塌现象,因此要我们在外工作的斯氏子孙捐助重修,还说什么“集腋成裘”。道理是很对的。我出资一千元,自以为尽了力了。过了两年,我听说台胞斯孝坤来乡探亲,一人出资数十万元,帮助斯民小学扩建三层楼房两幢,已经建成。我感到高兴,也颇惭愧。我又听说诸暨县政府领导已经到过斯宅调查考察,决定上报国家成立斯宅文物保护单位,《文汇报》记者为之报道,题曰《斯宅居民撩开历史面纱》,非常具体生动。我不禁联想到这本小书《姓名的故事》的出版,也许也能对宗族组织及姓氏的起源演变起到一点历史文化的传播作用。

  末了,让我衷心地感谢三秦出版社魏全瑞社长的支持,使这本小书得以出版。我还应该感谢三秦编辑部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审阅,编辑和校对。我在后编的二篇文章中引用古文字很多,使编辑同志为之棘手,所以我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应天故事汇上一页 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