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音乐常识 >> 音乐知识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宁乡土坝不愧是花鼓戏的摇篮 |
||
|
||
宁乡流沙河的土坝,是花鼓戏的摇篮。清同治六年(1857)《宁乡县*风物志》记载:“据传同治年间,宁乡流沙河的土坝,已有花鼓戏的社班,名土坝班,有专门的行箱,活跃于宁乡、湘乡等地。”这是全省最早的花鼓戏社班,最先进长沙演戏。土坝戏班,对湖南花鼓戏的形成,贡献甚大。 康乾盛世时,国泰民安。民间胡琴、唢呐、山歌、民歌盛行,出现狮灯、龙灯、马灯、庙会,还出现“打花鼓”,这便是花鼓戏的萌芽。土坝是瓦子坪(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乡名现属流沙河)经济繁荣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东经唐市去县城,西经田坪去安化,北经流沙河去黄材,南经大田方去湘乡,是两条古道交叉地。这里文人会萃,吹打拉唱的艺人多会于此。乾隆年间,便出现了打花鼓。约至道光、咸丰年间,土坝“专业化”的戏班子便组成了。当时人数不多,唱一台简单的戏不上十个人,三四个人奏乐,三四个人表演,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戏班子‘七紧八松’的说法。即唱戏七个人是紧张的,八个人是轻松的。“专业化”的班子唱戏,确是一件新生事物,影响甚大,流传甚远。到同治六年载入县志,是理所当然的事。经推算,土坝戏班出现于一百五十年前的道光年间。 土坝戏班子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如:王命生,土坝戏班的第四代名演员,白沙棕山园人,自幼酷爱花鼓戏,拜阳菊泉为师,习演旦角,风糜花鼓界。1949年进长沙演戏,有“小梅兰芳”之称,为省花鼓剧团名旦,后入省戏剧学校任教,对花鼓戏有很大贡献,1994年病逝。阳菊全、胡寿怡,解放后进“省花”当老师,直传土坝戏班技艺。土坝戏班的名演员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