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月球遗迹 |
||
|
||
各洲的海岸线状况 在我国由南到北,就有好几条大断裂,其中有一条南起安徽卢江,经山东郯城,横跨渤海而进入辽宁。这些大裂缝带,都有超基性岩、中酸性岩和火山岩等大量分布而且连续。从古地理业已得知,直到太古代我国东部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海水浸泡之中,可见我国东西地势偏倾和裂陷是与月球初期挤压密切相关的。再往西南到印度洋西边,在考察到非洲时,非洲岸边尤其东海岸并不像欧洲那样零散,又完全不像是被侵蚀和受自然风化缓慢展平的。据非洲东海岸旅行者的观察记载,它不仅外形显得平直,而且离海岸约三四百千米处常常见到像城墙一样的悬崖,这样整齐的悬崖,无疑是原始断裂的痕迹部分被保留下来了。 再向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自然早就成了地球上最大的一条裂带,曾被一些地质学家称为“地球上的伤疤”,它全长6000多千米,平均宽度达30~40千米,以北纵贯整个东非高原,大大小小的断裂带构成了几十个奇奇怪怪的湖泊。引人入胜的尼亚萨湖,水深超过700多米,更有趣的坦噶尼喀湖甚至深到1400米。这些湖泊又窄又深,很明显它象征着被挤压裂缝部分,正是由于原始地壳裂缝的遗痕才构成了这些湖泊。 此外红海长达六七千千米,但很明显它也是裂纹,是远古地壳即非洲与亚洲大陆壳被月球击破后残存的另一条深陷的裂痕。有人发现到目前这段裂谷仍然在加宽。此外格陵兰与欧洲大陆之间的距离也在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内部岩浆还在膨胀造成的。因此红海地区除了水位较深处,受地热影响水温比其他区域会更高些,同时红海也是地球最早的积水聚盐成分最为复杂的洼地之一。 尽管包括整个阿拉伯半岛的西南角,北埃塞俄比亚的阿法三角区以及亚丁湾的不断扩大分裂,但并不意味这是新海洋的雏形,它们实际上只是远古裂迹较近期又继续松散的部分,而不再可能形成大西洋那样的新大洋。 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在非洲东海岸的莫桑比克海峡西部有一块低平原,它的面积形状与东部马达加斯加岛面积形状极为相似。可见马达加斯加岛原始是非洲东部上的一块古陆壳,只是自出现裂纹后基于非洲大陆在地球自转影响下,随着陆块的隋性而分离,从而才出现了莫桑比克海峡。 再往南看,在南极洲北部罗斯海形成的海湾中又缺少了一块古陆壳,那块陆壳一部分构成了澳大利亚,另一小部分构成了新西兰。 再往北观察,人们同样还可以发现,亚洲东北角原苏联境内的鄂霍次克海,当把勘察加半岛迁入后也近于吻合,可见原始上它们是互相连接的部分。 让我们再往东考察一下南北美洲总体陆块的裂断形状。猛一看南美洲这块大陆,第一个印象就是它很像一个三角形,如果把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及部分南极洲放在它们中间,那么南美洲与非洲就更明显地证实它们是属于同一古地壳连接中最近的部分,尤其南美洲是月球原始推挤运动过程中到达最远的一大陆块,后期在地球自转影响下掉队了,它相对太平洋中心又漂移回来了一段距离。因此它的西部大陆架边缘显得格外垂直、窄狭,临界海沟也必然较深。所以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为地球上高低最为悬殊的地区。 北美洲北部显著的特点是,形成了世界上大岛环抱且多大湖泊的地方,如加拿大哈德逊湾以北的破碎带,美国与加拿大国界上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执安湖等,这些岛屿和湖泊的形成与东南亚花彩岛和非洲湖泊的形成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不是挤压或涨裂所致,而是北美洲向东移动撕裂造成的结果。比各大陆岛屿更小更散碎的陆块到哪里去了呢?原始地壳相对更小的破碎块后期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它们漂向了南极或北极去了。据说很早就有人发现,南、北极都有很多巨大的“散碎砾石”,地质学家们考察了其他许多地方,有一些与当地地质成分结构完全不一样的大量巨型石块,即所谓的漂砾,其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多角形。这些庞然大物有的被深深地埋在泥沙里,有的则分别寄托在层次整齐而深度不同的沙砾之中。对于这些“不速之客”,按英国学者赖尔的见解说:“包括南、北极的巨型砾石都是岩石经过长期剥蚀作形成的,它们最初被冻结在冰层里,伴随着冰块洋流而漂移。在水层裂解后它沉入水底,当海底逐渐变为陆地时,它又重新陷入到沉积层中。至于砾石周围的砂子,可能是巨砾二次风化的,也可能是邻近山石河流风化物。”但是巨大的异地漂砾怎样从坚硬的岩石分解成块?赖尔时代无法说明,特别在砾石未经风化以前的亿万年前会更为庞大和坚固,根据水的比重和洋流冰冻的情况,是很难把它们撒向南北极的。再则既然是剥蚀,它被运到水里只能构成水成岩的薄片,而一层层剥蚀性的风化和水解是根本不可能造成巨型石块的。 新说认为巨大漂砾根本不是什么自然风化产生的。它们应该是遥远古地壳破裂过程中的极小部分,在原始熔岩沸腾的时代,因岩浆比重大于砾石,故而砾石才能漂起来,并在地球自转影响下逐渐被推向两极。 据调查,北美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海岸、南美洲的智利、巴塔哥尼亚和南乔治亚岛等不少地方,至今还遗留着这些巨大的石块。 欧洲北部一些海岸边的海洋里,也曾发现过一些零碎而又异常巨大的石块,而且这些石块最明显的特征正是花岗岩。因此大砾石就是原始古地壳的组成部分。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成功地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和方法分析了世界,特别是东南亚的地质资料,发现在亚洲和其他大陆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地质构造类型。他曾指出:它们的差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分布与组合规律的。这些规律不仅清楚地反映出各大陆地壳水平运动有着普遍性,而且还反映出它们与地球整体运动都有着内在联系。我们认为各种地质、陆块、地裂的成因,无论从表面看去怎样的特别、离奇和难解,但它们总是与整个地球最初期奇遇的破裂与月球的冲击力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底部 根据地球地质学家们的考察结果,印度洋西部地形切割复杂,都是一些面积不大的凸凹起伏海底山脉,而东部却是宽广的水下平原,平坦的洋底几乎占据半个印度洋。由此可见月球是从此地开始下滑移动的。 从太平洋考察结果,也发现有海底大平原,其面积差不多有欧洲的两倍。历史上地质学家们曾推测这种深水平原可能是经过地壳下沉到海底的结果。可是这一结论实际上是缺乏地质学上的依据的,而陆地上从来未见到这如此广大的平原。实际上,当初月球在撞入太平洋地区后,它除了向前移动推裂了南北美洲以外,它还有过自转式的滑移,这种滑移可能像瓦工泥墙一样,将地球内部熔岩抹平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后来这部分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是洋底大平原了。以此也可推测大洋底部,根本不会有与大陆一样的花岗岩层了。因为月球已经把坚硬的基性玄武岩层推到了别处。 再者基于地球内部存在大量比重大的放射性元素,它们不断分裂衰变产生的热量是巨大的,使地球内部向外膨胀。而海洋特别是以太平洋底板块形式必然向四周伸展,由于新凝结的壳体被压在原始古地壳下边,所以二次经过了凝结的壳体板块愈膨胀,就愈有嵌入古大陆壳下边的可能,自然看去好像是新板块俯冲运动插入地幔,同化了地幔,而实际上正是地球内部热膨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种运动最容易促使大陆边缘薄弱的地层摺皱成岛弧和海沟,太平洋周围尤其如此。科学家罗伯特、费舍尔和罗吉·雷维尔在他们的实际考察中进一步证明了太平洋大海沟最早探明不是在中心,而恰恰是在围绕太平洋成环状的分布地区,并且边缘部分最深…… 此外人们从考察中观察到,在大洋内不会存有大陆上那样厚的地壳,同时大陆上也没有大洋里那么薄的地壳,这一事实很鲜明地证明了大陆之所以厚正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原始古地壳,大洋内地壳是新流溢出来的岩浆凝固形成的,由于时间关系它必然薄一些。 发现海洋里现在最深的地方,并不在辽阔海洋中央,却在海洋与大陆交界处,这正是地球内部岩浆由于不断膨胀向外围涌溢造成的必然结果,并促使大洋边缘构成r字形海沟。 历史上魏格纳曾认为今日的澳大利亚、非洲和印度次大陆以至马达加斯加岛等都是被称为岗瓦那大古陆的分裂部分,并且在其分裂过程中一些小碎块沉落在印度洋了。可是据最近考察,被称为破碎的古陆块构成的洋脊,采出的岩心证明是玄武岩构成,而玄武岩是海洋主要成分,只有大陆是花岗岩组成。这一发现进一步说明魏格纳理论是不能成立的。至于某些洋底虽有岩块破裂,但决不会是古大陆的裂痕残迹,它可能是第2次或第3次凝结后又受到小行星撞击后,古陆壳进一步上升或漂移时导致的新裂解,特别像太平洋底部,由于地幔不断的涌升,必然把各大陆块缓缓地推向四方,推涌向上膨起或导致破碎裂解,或流溢出新岩浆构成新的海底。这样深洋底部的岩石必然显得比陆地上的壳体岩石更年轻,海洋底部的面积也自然而然地愈来愈显得扩张。 也许人们会想到地球上的太平洋区域早在50~60亿年前就破裂了。那么长时间内为什么洋底至今总还是年轻呢?如有的科学家考察发现在那里几乎难以找到1.5亿年前的沉积物,甚至8000万年的沉积物也很少,结合上述问题新的解释认为,即便有几十亿年前的风化沉积物,它们早就被一次又一次地球内部涌出的岩浆淹没了。较古老的沉积岩被新热岩浆压在了最底部,有可能在放射性元素加热条件下重新熔化,也可能像石油、煤矿一样做为古代陆面上的生物被后期尘埃与泥浆压在底部一样,大自然已不可能再是一种固定的自然垂直圈层分布了,各种地质的相互倾压风化漫没,必然已是普遍现象了,也可能有的像陆地上的沙漠吞埋良田一样抹杀一切繁荣过了的痕迹,变成了新的一种起源和假象。最近,有些国家的科学家测定,大西洋新洋壳仅有2000米厚度。而现今大陆壳厚度厚达30~70千米,这充分证明各地区地壳包括海洋内的新壳体,绝对不可能是同一年月生成,一切都有其特殊历史渊源。 大陆瀑移与海底扩张 50年代发现的古地磁迁移轨迹,普遍认为只有大陆漂移才能解开这个疑团。在各大洋宽达数百里的海岸也常常被割断,这种断裂一般称为“转换断层”。它证明的正是陆块在运动。实际上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北极的各个位置在地磁上所描绘出来的点,是随着时间在变动着的。 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寇斯奈尔早在 1888年就发现,地球南北极有移动现象,并且在各个经纬度上都可以考察出来。因而各地区的地磁等值图的绘编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重新绘制一次,通常每隔5年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了,大地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大陆块不断地向着某个方向漂移。 于是不少学者即以古地磁演变的某些现象出发,特别对某些地区地磁发生和对称一事极为关注,并由此认定造成大陆漂移的原因是某些大洋收编导致。近年来观测发现,北美洲西部的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它的一部分经过陆地,一部分通过海底,据证实断层是右旋的,西盘向西北相对错动。地质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一致认为,该断层在1000万年期间至少曾错动了400~500千米。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大西洋的收缩最容易导致大陆移动。据说大西洋海底中脊两侧的地磁是呈对称的。客观上来讲,单从古地磁发现过的中脊两旁地磁异常对称,也并不一定可靠。因为地壳在其历史上是经过了多次凝结和破碎的。例如现代地质学派中最有名的板块构造学说实际上至少可以认为,是地球上由于温度的下降呈现了第3次的普遍冻结,基于各地区古陆地再次上升过程中的不平衡,从而才造成了新的板块裂痕。而新板块与旧古陆块所不等同的地方就在于新板块的裂解过程中,包含了后期形成的海洋板块。而在地球奇遇演化初期,那时并没有海洋,所以在继承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的所谓板块构造新学说,正是在先前破碎的基础上,重新凝结又重新裂解的新现实讲法。但新构成的板块,它绝不会太零乱,尤其不能出现类似东南亚花采岛式的小碎块。新学说认为,导致大陆漂移的原因,根本不会是什么大西洋的什么膨胀或收缩,当然也不会是出自于地幔对流,而可能是太平洋相对最近几亿年又受到众多小行星的撞击……结果引起了地球内部新的猛烈冲动和膨胀。太平洋内的夏威夷就很可能是某星体激起的岩浆形成的新岛屿,当然撞击结果也会影响着古地壳重新断裂和相对位置的各种变迁。 太平洋上升和膨胀结果,从太平洋水下的山岳形态及大洋中的隆起的边缘都布满了各种深深的海沟,即可见到,如阿留申群岛与阿留申海沟,勘察加半岛与千岛海沟,日本列岛和日本海沟,而且普遍都成r形,向陆地一面坡陡,向海的一面坡缓,这显然是海洋逐渐重新膨胀涌起的结果。据一些科学家考察发现,最深的一些海沟内并没有沉积物,由此可见太平洋周围内巨大的海沟的形成并不是来自地下深处引起的某种沉落,而恰恰是在整个太平洋域重新缓慢隆起时,推挤造成的相对凹陷。另外,从海底岩石也可以看出都是年轻的岩石,这也象征着,它们是新从地心中流溢出来的。又据科学考察发现,地壳厚薄很不一致,有的十几千米,有的厚达150千米,这显然又一次证明,它们不是同一时间生成的。尤其海洋底下的地壳更薄,有的甚至仅有7~10千米,可见海洋地壳形成比较晚,是近期流溢出来的岩浆凝固结成的。而且由于这种流溢与膨胀不断地进行,必然就要导致海底不断地扩张,大陆不断地被推动漂移。 另外地球内部原子核衰变分裂也导致地幔热膨胀,致使一些零星的小陆块也发生运动,据说格陵兰现在仍然以每年1厘米左右的速率向着离开欧洲越来越远的方向漂移。 再有一个导致大陆漂移的因素是来自于地球自转影响。例如当地球向西向东旋转时,基于南美洲的隋性作用,它相对向西移了一段距离,所以在东太平洋秘鲁和智利海沟与安第斯山之间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低之差,其程度达14500米以上(海沟7634米,山顶7035米)。 再从非洲来看,它也像是向西移动了一段距离。从地图上看马达加斯加岛,因为是从非洲东部掉下来的一块,随着非洲大陆的相对位移,现在该岛与大陆之间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海峡,此外勘察加半岛也脱离了鄂霍次克海的位置。这一切都是自地壳破碎后,在地慢膨胀和地球自转影响下大陆进一步漂移的结果。基于太平洋的不断膨胀扩张,很可能进一步推动整个南北美洲大陆继续移动,致使邻近的大西洋中已凝结的洋脊重新隆起,以致把历史上曾凝固过的顶部再次挤裂错动。 山脉的兴起 大陆上与海洋中的山脉和岭系是怎样形成的呢? 1852年法国科学家鲍蒙认为,造山的原因是由于地球逐渐冷却,而物质在温度下降后体积会相对缩小,由此地表皮形成了剧烈的褶皱山脉。后来德国的休斯在《地球之面貌》一书对此观点又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认为促成其形象犹如干瘪的小枣一样,随着温度的下降,地面上布满了皱纹似的山系。可是后来又有人经过多次计算发现,如果数千米高大的山脉都是由地层的重叠程度来推算其收缩量的话,那么地球上的现在温度,还需要再低下几千度。由此可见巨大典型的山脉,绝对不可能单纯归于地球冷缩来促成。至于某些皱折和断层,即便是由于地壳的收缩或地壳的挤叠变动,但也绝对不可能构成巨大的山系。 那么巨大的山脉又是怎样在地球上形成的呢? 60年代后期,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怎样解释山脉的形成呢?这个学说认为全球是由6个大板块——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板块所构成。据说综合以往所有资料可以证明,距今1000万年~2000万年的中新世中期,其中一块向北移动的印巴次大陆块,由于受到了欧亚大陆块的阻挡,使得它的一部分大陆物质插入到了欧亚陆块下面的地壳深处,而另一部分物质在继续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则发生相互的碰撞,从而导致地面褶皱、断裂、混杂变形,结果使地球一部分逐渐升起。这个过程,地质学家称之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据说像阿尔卑斯山和高大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据说阿尔卑斯山和高大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都是这样形成的。 这种说法虽然能解释褶皱山脉的起源,但对为什么地壳中强烈褶皱构造只能在一定地方出现,并兼有方向性则无法解释了。比如南北出现高大山系又如何成立?对此魏格纳的见解是这样的,地层产生褶皱,不仅不需要冷却收缩慢慢地进行,而且当大陆移动时,如果前沿受到巨大的阻力,就可能发生褶皱。这就好像船在水上轻快地行驶,在船头前面产生的波浪一样。他举例说:“当向西前进的南北美大陆运动时,一方面在其东面形成了大西洋,另一方面依上述原理在其西边便形成了连绵不断的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大的山脉是由于大陆漂移促成的,那么其巨大的动力源何在?为什么和南美位置近似的非洲大陆东海岸却有高大的东非高原,而西部反倒平坦呢?再则,亚洲中国境内没有处在船头的前面,它又怎样形成青藏大高原呢?可见大陆漂移造山学说是很难成立的。 新说认为:自从地球最初被月球撞击后,当时内部熔岩滂沱于全球,随着地面上温度的普遍下降又会出现第2次第3次的凝结,每次形成薄薄的新地壳由于承受不了地壳不平衡和沉浮影响,于是又重新撕裂分成新的板块个体。虽然可能又新流溢出大量内部沸腾岩浆,但它们基本上不会推动大陆使之漂移,大陆也不会由此而移动很远或拥挤形成高大的山脉。 那么最原始巨大的山脉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新说认为最早大陆上的山脉,应该是这样形成的:即当地球最初被撞击之后,月地连成一片火海,大地轰鸣,熔岩滚滚,整个地球表面布满了沸腾的岩浆,频繁的冲击和涌动,形成了一个个原始山丘,进而登上了古地壳上下各个领域,后来随着温度的下降渐渐固定化了,也有的固守丘陵状态,有的被覆埋,有的又重新裸露…… 值得骄傲的是我国早在明朝时期,叶子奇在 《草木子》一书中叙述山的起源时已写出“山形如波浪之势”的天才推测和见解了。 至于特别典型巨大的山脉,像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北美洲的落基山脉等,当然是不同原因造成的了。 那么这些山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新说认为,喜马拉雅山和青藏大高原,确实是被挤压造成的,其中包括褶皱作用。由于该处是月球首先着落重点,所以此处地壳中有相当一部分壳体被挤压的极深,构成了深陷的大地槽,槽内淤积了相当可观的岩浆。后来这些岩浆也凝固了,又加上后期的沉积物,随着下部的地壳和整个大陆壳的拱抬重新漂起时,它就成了大陆上一块突出的部分,这部分就构成了高大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有人对喜马拉雅山进行考察发现,主脊一带主要是由前寒武纪结晶岩的各种沉积岩所组成,它们和印度出露的那些结晶岩相同,雅鲁藏布江一带还曾发现了大量的超基性岩。 科学家业已探明,在地壳下面,地慢上层主要是由比较均匀刚硬的超基性的橄榄岩物质所组成。而地面上出现了这种物质,只能是作为从地球深处外溢托浮出来的证据。 此外南欧的阿尔卑斯山脉的赫赫伦尼得等地区也是从世界标准地槽区上升起来的,从它的地质成分可以推测出它的起源。 但是,南北美洲的山脉形成就根本不同了。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北美洲的落基山脉,都是被月球向前运动推拥岩浆集成的,月球在其向东运动过程中除了造成这样特殊典型的山脉之外,也还留下了世界上最大的推拥峡谷,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至今遗留下长达数百千米的谷沟。与此相反,观察一下非洲,同样可以发现它的东部也有着南北伸延着的大高原,如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等,平均高达2500~3000米,个别山峰达4600米,乞力马扎罗山高达5895米。 这些非洲山脉以东的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新说认为,当时地壳中有相当一部分岩浆,由于被来自于东部太平洋地区——月球扩张压力的排挤,从而使非洲东部也涌进了大量岩浆,最后就堆积构成了较大的东非高原和南北山脉。 地球上个别地区确实也有一些倾斜的山脉和断层以及更小范围内的褶皱类型山脉,这些可能都是后来基于地壳进一步收缩、冷却、挤压或从内部涌起的新岩浆造成的,例如海洋内的一些山脉,有时在它拥起喷发后就可能构成一个个小山脉,或突出海面形成一个新的小岛。当然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人也许会问,海底厚度仅有5000~6000千米,有些地方甚至更薄,为什么不发生挤压性的褶皱和挠曲却能做刚体运动?相反厚达近万米的大陆壳上边,如原苏联境内的褶皱山高加索山脉,反而能形成褶皱呢?这一方面是由于高加索山脉可能是历史上在欧亚大陆块从地槽上升时上下错动拥挤的边缘,所以很可能形成褶皱山脉。另一方面,海洋里有相当部分岩层是后期流溢出来的岩浆凝固的,所以尽管薄但它必定也是平坦光滑的,因而它的山脉也特别,只有一些典型特大的山脉系统是例外,而且有的是新近形成的,也有很多是月球推拥和早期奠定下来的基础遗迹反映,基于形成时代不同、条件各异,所以通观地球表面才会出现各种特殊情况,造成各种特殊山系。 综合上述,山脉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因此山的特色表现也就必然各异了。 例如在太平洋和夏威夷群岛上的奇拉维亚火山,就总是在熊熊不断地燃烧,并流出大量的火热岩浆,千百年来也从不间歇。这一事实说明,地球内部至今还与它相通,它的涌起可能与历史上小行星撞入有关,因此它有着难以穷尽的新能源。而位于意大利的维苏维火山却只能喷发一会儿。蒙古高原上的火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却大睡起来了。这些山脉的活动和形成的地壳破裂后与地球内部影响有关。换言之,“死火山”底下一般都是因为覆着大面积的、比较厚实的古地壳。这古地壳挡住了地热岩浆和热气压力的供应,使这些山脉无力活动了。所以人们看到世界上其他仍活动着的“活火山”,大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另一些则集中在地中海和非洲东部,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丁侯歇尔爵士在调查后说道:“我们知道在过去150年中喷发过的255个大火山中,只有一个是距离海洋250英里以上”。即指波斯的第马温得山,也还是在世界最大的内海——黑海的边缘。 再如南大西洋和南美洲东部,尽管西部经常发生地震,但东部由于被原始古地壳挂住了,所以那里只有极少的地震和火山喷发。 由于地质历史上各种陆块包括散碎块体沉浮时间不同,在其塑性地质边缘拱起时,很可能在它的周围挤压成褶皱山脉,例如像我国境内西南部川藏一带褶皱山脉,很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这种山脉可以是东西走向也可以是南北走向,它们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喜马拉雅山脉一部分也属于典型的褶皱山脉,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陆块与印度地块夹钳式的挤压拱抬作用,可能为它褶皱提供了巨大力量,所以喜马拉雅山脉才能呈现出极高的雄姿。 只有一些极小的特殊形式的山脉,如某些历史上或后来因某种地质又翘立起来的花岗岩形成的山脉个体,由于风化作用被修饰成奇形怪状的花岗岩山,像我国著名的黄山、华山等。 海洋中的山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般来讲海底山脉同样是由于海底岩浆上涨或喷射后的火山构成的,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 上世纪中期敷设横穿大西洋海底电缆时,就已发现,那里地形很高,看去好像是鱼脊梁骨,这就是所谓大西洋底的中央海岭山脉。它北起北极海,经过大西洋底中间、非洲南部好望角而伸到印度洋。它的海岭中央高达3000米,宽超过2000千米,占了大西洋的1/3的面积,其规模超过了阿尔卑斯与喜马拉雅山山脉。关于这种山脉与上述山脉形成又根本不同,可以认为这个巨大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受南北美洲历史上大陆的东移运动与非洲陆块相挤造成的。 至于中央海岭山出现的破碎带,很可能是由于最初地壳破裂,南北美洲向东拥挤,大西洋中间拥成了一个圆滑的曲线型突出的岭脊,后来经过了若干万年,由于太平洋海底继续膨胀扩张,使南北美洲与非洲中间的挤力加大,以致使已经早期凝固的圆滑凸岭发生了新的相反错动,从而导致中央海岭的破碎。以上就是各种陆地与海洋中山脉形成的一般过程。 地震的形成与分布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1831年《竹书记后》中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还曾记下了当时陕西的一次大地震,详细地叙述了地震造成河流堵塞,山崩地裂,山岭陷成了谷地,深谷猛升为高陵等情景。在公元138年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科学家张衡制成地动仪,成功地测出了千里之外的大地震。 地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以前一些地震学家认为,地震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改变了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从而使地壳岩层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造成了有的水平岩层倾斜,有的竖立起来,有的褶皱变形,特别是当某处岩石形变超过它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一些地段构造薄弱的层带,就会发生突然性的断裂和错动,致使地球的内部能量激烈地释放出来,这时就形成了巨大的地震现象。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把类似这种可能归为地震原始理由显然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地球最外边的一层地壳是一层很厚而坚硬的花岗岩和玄武岩所组成,当它们逐渐冷缩时,实际上只能是加固地壳的稳定,所以地震的原因,不能凭主观设想,认为是地壳因为受到地球自转离心力造成的破裂或震动。 还有一种观点从纯诱导角度出发认为,地震的基因取决于太阳、月球以及行星的引力聚合。直到最近有的科学家还认为,9大行星趋于一线时,可能诱导出巨大的地震。但有人经过计算后说:“全部行星的引潮力,还不到太阳的1/20000,太阳起潮力也只有月球的45%。可见行星起潮力作用微乎其微,是不可能导致地震的。而且据历史记载来看,行星一线起潮的年代地震的“数量记录”并不比平时高,另外有人发现,磁爆现象、海潮的进退以及水库蓄水的前后均可构成地震诱因。现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基于地慢下层的对流或地下断层的滑移等原因也可导致地震。 一般来讲导致地震的原因,无疑是地壳地层中受到了一定的力促成的,例如目前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当地层某一部分来自地球内部深处聚积的能量增大时,地面上就会发生弯曲,尤其当地热力积累超过地壳地层粘度时,地层就会迅速破裂,这样就会发生所谓的构造性地震。 而关于地热膨胀导致地震现象,在我国早就被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很久以前,我国就有人发现,梨树在一年内竟开了两次花,这一年就发生了破坏性很大的地震。人们推测,一定是地震前,地球内部升起了很大的一股热脉冲,这种热脉冲可能使地温升高到春暖一样的效果,从而才导致了梨花的再次盛开。近来又有报导,新西兰在1次7级地震前就发现膨胀区域达到了300平方千米,这一事实同样雄辩地又为大规模“地热膨胀”导致地震发生提供了新的证据。由此可见地震的原因不是地球转动离心力造成的,也不是太阳和外星聚合力造成的,而是受某处某种热力聚合变迁造成的。 那么导致最初形成这种膨胀的条件又是如何引起的呢? 新说认为:这种膨胀最初是由于地壳在辐射失去热量的过程中,地壳地层进一步收缩,收缩的压力使地层内发生挤动,部分液体气体流动到相对温度较高、地层松软脆弱的地方,加之受到内部放射性原子裂变的增温,从而更加使一些物质加速气化,相应增大了向地壳外部蠕动的压力,这样一旦有机会冲出薄弱的地层,就必然导致火山式的爆发或强烈的地震。 据说有人考察过冰岛,在其南部中央地堑中确实发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火山锥,都是沿着裂缝空隙排列成行,绵延近万米,这显然是地热不断外溢喷发中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另一方面还可以推想,由于地壳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基于构成地质地壳各部地域各种成分的收缩系数不同,从而地层岩石密度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和错动,甚至出现裂缝,这就使得各个地区所承受的压力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为新地震创造了条件,尤其当地层衔接不足以克服地下层来的热脉冲时,均衡失调的地区就必然会发生破裂,从而形成大地震。 所以地震运动规模和重复性的出现,严格地来讲,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周期性。在历史上我国古代哲学家朱熹认为,大地震周期是129600年。他把古代大地震说成是一种宇宙元气,并合大动阴阳两气混合,到那时天地一片黑暗,以后又重新开始…… 从今天看来重复周期是不存在的,然而地震正呈现出衰减趋势。这是来自于地面风化均匀和浮力均衡上升所至。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规模浩大的古代式的大地震是愈来愈不可能了,而且现代地震不过是地球上相对极小的区域。新说认为,地球奇遇演化初期地震运动规模是可观的、巨大的,而且是普遍的。当时大地开裂升降和此起彼伏的震动频数也会远远高于现代。古代特级大地震造成整块地壳大幅度的倾斜和错动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一些刚刚诞生的生命或已存在一定时期、进化成一定形态的物种,也会在大面积的沉浮中遭到毁灭。据截止到目前的统计,在地球上已存在过的物种至少达5亿种以上。现代人类除了发现残存的可以保留下来的化石外,还可以分别从地质上考察出各种代和纪的划分,如太古代、古生代,所属寒武纪、志留纪等。这种截然分异就是地质分化、地壳变动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此外相对较弱地震造成的海侵海退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仍然起着部分破坏作用,对各种生物生存,也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害。 从物理角度来看也有一些作用伴随而产生。例如物理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个闭合系统内角动量通常是守恒的,C=W·e(C为常数,W为转动惯量,e为旋转角速度),它保持了地球均匀的自转,当地壳在某些地区出现沉浮时就有可能出现地球转动速度发生相应变化,因为地壳的沉浮直接影响到“地球转动惯量”的重新分布,因此在某种物理意义上说地球自转快慢就可能预示着大地震将要来临…… 地震在地球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据统计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5~30千米内的地层里,而且地域分布规律很严格,例如就全球范围主要有两个地区地震是最集中的。 一是环绕太平洋周围的地震带,典型的是南北美洲西海岸、非洲东海岸、亚洲东海岸等边缘。 二是地中海沿岸和南亚沿岸以及现代板块接合处与大裂谷地区。 这些区域内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85%以上,而且很多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例如1906年北美洲旧金山发生的地震达里氏震级标度8.25级。近年来世界上最大的地震8.7级也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也发生在太平洋东海岸这一带。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 人们还记得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就这样写道:“我曾沿着南美洲海岸考察数百里,最打动我的就是海岸在近期内曾升高数百尺,但是竟没有沉积物。”这就足以说明地壳大规模沉浮,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是有迹象可查的。 为什么偏偏在太平洋周围和地中海一带是地震多发区呢?到目前已有很多科学家们相信,如果日本发生一次巨大的地震运动,那么在秘鲁、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以及其他太平洋地区,也都可能发生相应的一系列地震。总之对每一次大地震都要从整个地球考虑,才能认清这些普遍现象。由此看来在浩瀚辽阔的太平洋周围之所以不能太平,这不外乎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1)太平洋这一区域海底层古地壳早已被月球撞击破坏而分开了,原始的残痕裂隙使地球内部热量,最容易趋向这一区域。 (2)大陆壳比重小,随着风化雨蚀边缘愈来愈薄愈轻,并且加之不停地浮起漂移,促使断裂接口再次扩大,因而容易使炽热的岩浆和气体冒出,从而导致这一带地区最易形成断裂和发生频繁的大地震。 地中海区域原始壳体翻到非洲大陆和南亚一带,主要是基于原始地块的自然运动在地球自转影响下,板块之间相互错动、倾压和后期的挤抬,也可能导致大地震的连续出现。例如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一带底下至今仍有一部分与印度壳体有联系的残留下来的古陆壳,并且继续漂移上浮,它不仅要使我国云南一带增加地震次数,而且势必推动我国蒙古境内部分陆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从而导致亚洲东北部出现新的挤压和折断。在未来年代会增加这一带的地震频数或规模以至影响到朝鲜和日本的沉浮,尤其近期我国海域和唐山一带大地震的移动现象,很像是大地壳受到某种推力不平衡导致的弹性断裂。当有些大陆边缘由于积累到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上浮剪切力大于板壳岩层之间结合力时,它们必然会发生突然性断裂从而造成破坏性大地震。相反处在南美洲东南部的南大西洋,底部由于有着完整的很大的古地壳,而且距太平洋更远,所以那里可能极少出现地震。 总而言之,导致地震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 (1)地壳地层内部原子核裂变不断地增大了能量的积贮,例如已知镭元素衰变可以蜕化出氡气,地震前之所以常发现氡气异常增多,这正是由于地下层镭等元素经过多年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氡气。而当其力量足以把很多氡气推涌到地面上来时,证明此时地下已具有了极大的潜在力。当地层那部分能量快释放出来时,水井里先冒出大量氡气泡,这就是地震的前光。再加上地壳向空间辐射能量后继续冷缩又加速了能量积累,这样就为地震奠定了一个震前条件。 (2)地层上部的山河岩石泥土等等又不断地被风化侵蚀所削弱,千万年来河湖发生了位移,各部压力不断地出现新的不平衡会导致每隔几十年或数百年就要形成一种近似周期性的大地震,特别是太平洋周围地带则更会具有上述足够的条件,因而大地震不可避免地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 大洋洲的特殊地理 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洋洲,它的周围并没有什么大的山脉环抱,太平洋上空的云雨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然而那里却有着广大的沙漠和草原,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大陆上的热喷泉,因而必然有它地质地貌上的特殊成因了。 现在已知地球内部是充满了粘稠的热岩浆,因而它可以发生柔性变形。特别是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粘度也不会一致。据科学推测地表部分一般粘度 8为10泊,这粘度比熔融的玻璃粘度大100万倍……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这样大的粘度,当初月球撞入地球后,地球原始岩浆必然要粘到月球表面,但为什么又没能把月球粘在地球上呢?其原因是地球本身还有一个巨大的自转离心力,加上给予月球上的反作用力,于是月球又被迫从太平洋地区飞出去了。结果却粘起了相当大的一堆炽热岩浆,这束岩浆蹲缩冷却后就形成了今天的大洋洲及部分新西兰。 所以大洋洲地区包括新西兰在地质构造上有许多陡峭的断崖。它具有象征着拉断粘联的特点。不少地方形成的天然喷泉,水喷得很高,水温也很高。这又象征地下岩层纤维分布垂直余热较多,所以后来在空隙中积满了水。受地热影响后,当大面积岩石继续在引力作用下下沉时,压缩了地下热水,从而构成了许多巨大热喷泉。另外由于大洋洲,相当一部分是地球内部粘起的岩浆蹲缩形成的,因此它相对比其他大洲炽热。所以在它那里的环境适于生物生存所要求的温度来得慢些,这必然使生物出现得晚些,结果促成澳大利亚那里的动植物发生了不同于其他各洲物种的新特点,高达100多米的按树和有袋类以及鸵鸟和鸭嘴兽都显示了物种进化过渡阶段的基本特征。 生物学者已证明类似鸭嘴兽式的哺乳动物是生物中最低等的,生蛋与排粪排尿都用同一个器官。它们的化石在北美洲和欧洲都曾发现过,这一事实除了说明生物的进化程序都是近似的,另一方面也证实在各大陆适当条件下,都可以独立地创造出生命,用不着共同祖先。不过基于地质成因,大洋洲生物起源及进化史较其他大洲晚些,生物进化经历时间短,所以那里没有进化成较高级的狮子、老虎、猿猴等高等哺乳类。至于有袋类是否是宫育进演的前身也值得研究,而且据说大多数进化论者,相信哺乳动物起源于一种有袋类。 另据人类解剖学者考查发现,澳洲人也属球上脑型,脑容量仅在1350~1450立方厘米。 总而言之,大洋洲之所以缺少高等生物类型的哺乳类,而又具有喷射力极大的热喷泉,正是与它地质特殊成因密不可分的。特别基于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堆积得多些,冷却得慢些导致生物起源晚些,这都是必然的。 此外又据达尔文考察除了新西兰以外,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海洋岛能提供过任何古代或中生代地质上的残余物。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原始促成的地质方式不同于其他各岛。由于新西兰从地质上有别于其他各洲,所以新西兰属于独创的特殊生物类群,因为不是相同时间、相同地质起因或迁徙的子孙,所以它们的动植物种类贫乏,天然兽类很少,哺乳类仅有2种蝙蝠,这些蝙蝠可能是后来别的大陆上飞去的,那里唯一珍奇的是像小鸡一样的几维鸟。 反之,根据大陆自然漂移理论,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最靠近,印尼爪哇岛上就发现过猿人化石,岛上也有大量哺乳动物,可是大洋洲和澳大利亚,不仅没有发现大量其他哺乳类的化石,而且连人的脑容量都较小,这一切只能用它的特殊地质成因来解释了。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