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舰艇 潜艇的分类和特点 |
||
|
||
1.潜艇的分类 按动力推进方式,可分为核动力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在艇上设有堆舱,舱内有核反应堆、热交换器等,同时还设有主机舱,内有带传动装置的蒸汽轮机等。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热能,经热交换器和蒸汽轮机转换为动能,带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航行。常规动力潜艇一般采用柴油机、电动机推进。在水下潜航时用蓄电池和电动机推进,在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用柴油机推进,同时带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按任务和武器装备情况,可分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以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并配有鱼雷等自卫武器的一种战略潜艇,主要装备国是美、苏、英、法。攻击型核潜艇是以鱼雷、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潜艇。它包括装巡航导弹、各种飞航导弹的核潜艇。其主要任务是实施战役战术攻击和作战。常规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作战任务等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动力不同;二是以执行战术任务为主。此外,还有雷达哨潜艇、布雷潜艇、侦察潜艇、运输潜艇等辅助潜艇。 2.潜艇的主要特点 潜艇的主要特点有三个。首先是隐蔽性好,在茫茫大海中,一旦潜入水下航行,雷达和光学仪器等都无法进行探测,仅靠水声和一些非声探测设备很难发现潜艇的行踪。其次是续航力大,一般大型常规潜艇,水面状态续航力可达2~3万海里,水下中速航行时可达80~100海里,通气管状态可达1.2~1.5万海里。核潜艇基本全部在水下航行,续航力均在10万海里以上。核潜艇一次装满油、水、食品等补给品之后,一次可在水下连续航行60~90昼夜。第三是突击威力大,装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潜导弹、防空导弹和鱼、水雷武器之后,潜艇能在海洋上攻击世界上任何一块陆地,能对舰艇、飞机和潜艇发起攻击,并能进行布雷作业。 潜艇发展史上的“第一” 1.世界上第一艘潜艇的诞生 古人对水下航行坚信不移,曾制造过多种潜水器进行水下探索,但真正将这种潜水器用于军事目的还是17世纪的事。 世界上第一艘潜艇是荷兰发明家科尼利斯·德雷贝尔于1620~1624年间制成并进行试验的。这种潜艇是用木料制成,外面蒙了一层涂油的牛皮潜水船,船上装载12名水手,船内装有羊皮囊充当水柜。下潜时,羊皮囊内灌满水;上浮时,就把羊皮囊内的水挤出去;航行时,就用人力划动木桨而行。 2.潜艇首次执行作战任务 潜艇第一次执行攻击任务是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当时美国的戴维·布什内尔发明了一种“海龟”号潜艇。“海龟”号潜艇形似鹅蛋,尖头朝下,艇内仅容一人,艇底设有水柜和水泵,另装有手摇螺旋桨,艇外还挂有炸药桶。战争中,美军命令一陆军中士驾艇偷袭停泊于纽约港的英国军舰“鹰”号。这位中士向艇底水柜内注水后便潜入水下,通过手摇螺旋桨以3节速度驱艇前进。当驶至“鹰”号舰底部时,便用木钻在其船底钻孔,准备吸附炸药桶。谁知该舰底部全以铜皮包封,钻不透。“海龟”号艇内空气只能维持30分钟,这位中士只好仓皇逃走。行驶不远便浮出水面,不巧被英军巡逻艇发现,“海龟”艇便乘机点燃挂于艇外的炸药桶,方得以脱身并安全返航。 3.潜艇攻击成功的第一个战例 世界上第一次用潜艇击伤击沉水面舰艇是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南军造了一种“大卫”号蒸汽机驱动的半潜式铁甲舰,艇首设一长杆,杆端捆有炸药,以此来炸毁敌舰。1863年10月5日,“大卫”艇向北军的“克伦威尔”号铁甲舰出击,将该舰炸伤。次年,又建造了一艘可潜入水下、由8名艇员摇桨航行的“亨利”号潜艇。它长约12米,航速4节,主要武器是鱼雷。攻击时,潜艇潜入敌舰下面,装有90磅炸药的鱼雷拖在艇后约81米处,靠触及目标来摧毁之。1864年2月17日傍晚,“亨利”号潜艇用鱼雷击沉了北军的轻巡洋舰“休斯敦”号,自己因被吸入被炸的巡洋舰中也沉于海底。 4.潜艇携载飞机的成功尝试 本世纪初,当飞机刚刚问世后,人们就开始试验用舰艇携载飞机,从而发展成航空母舰。舰空母舰虽能够携载大量飞机,但易遭敌袭击,且需大批舰艇护航。潜艇隐蔽性好,能不能用它来携载飞机,上浮时把飞机弹射升空,潜入水下时进行隐蔽机动,进而出其不意地对敌发动突袭呢? 早在1925年,法国人就在“絮库夫”号潜艇上装设了一个水上飞机机库,用于试验。美国海军于1922~1924年购买了14架小型飞机,计划由潜艇携载。首先进行这项试验的是S-1号潜艇,在其指挥台围壳后安装了一个钢质圆筒,内装一架水上飞机。1923年10~11月间,该艇曾携载MS-1型水上飞机进行试验,在狭窄的潜艇甲板上将散装的飞机组装起来就用了四个多小时,最后也未能起飞。1926年,S-1号艇又载XS-1型飞机试验,潜艇浮出水面后,从圆筒状机库内取出飞机进行组装,然后潜艇下潜,飞机脱离潜艇后浮在水面再行起飞。这样,组装和起飞用了12分钟,收回并将飞机放进机库用了13分钟。 二次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人建成当时世界最大的潜水航母Ⅰ-400级,它长约122米,排水量5700吨,和一艘轻巡洋舰差不多。艇上装有可容纳3架飞机的机库,装备1门140毫米甲板炮和7门25毫米高射炮,还装有8个鱼雷发射管和20枚鱼雷。Ⅰ-400级潜艇水面航速18.7节,水下航速6.5节,机库直径4.2米,长30.5米,装在前甲板的弹射器长26米,弹射起飞间隔为4分钟。1942年下半年,Ⅰ-400级潜水航母曾向被围困的岛上运送过飞机。 潜艇的结构与配置 1.潜艇的外形特点与结构形式 潜艇和水面舰艇不同,它不仅能在水面航行,还能潜入水下航行。 在艇体外形方面,现代潜艇一般干舷很低,甲板很窄,上层建筑很小,只有一个舰桥。为了减小航行阻力,潜艇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艇形:一是流线型,它是由水面舰艇演变来的,艇体细长,长宽比通常为 11~12:1,这种艇体外形一般适用于常规潜艇。二是水滴形,它形似一滴水滴,艇首粗而圆,艇尾细而尖,长宽比为7~8:1,是50年代以后发展的一种新艇形,主要特点是流体阻力小,适合于长期水下航行的攻击型核潜艇。三是拉长了的水滴形,这种艇体较长,适合在中部装载导弹,所以常用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四是鲸鱼形,艇首类似流线形艇体,其余部分类似于水滴形艇体,主要适用于常规潜艇。 现代潜艇的艇体结构分为双壳式和单壳式两种,双壳式艇体就像保温瓶的结构一样,类似于保温瓶胆的那一层叫耐压壳体,常用 HY-80、 HY-100或钛合金等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制成,一般能耐300~600米深水的静水压力,耐压壳体内装有所有电子、机械、鱼雷等设备和武器,人员生活、居住和作战也在其中。非耐压壳体是用一层薄钢板焊接而成,主要是赋予潜艇一个良好的艇体外形,以减小水下航行阻力。由于壳体到处充满透水孔,内外压力相等,所以它不承受压力。目前有些导弹潜艇把内外壳体间隔作成2~3米宽,把导弹垂直安放其中,以节约艇内空间,同时减缓鱼雷的攻击和爆炸破坏效能。单壳体潜艇就是只用一个耐压体,但在首、尾、舰桥等处还需用非耐压艇体式的钢板赋予其艇形,以减小水下航行阻力。 2.早期潜艇采用的机器动力 早期的潜艇只是用人力驱动的一种潜水器,严格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潜艇,因为水下续航力、航速和攻击力还相当小。 世界上真正把机器动力用于潜艇并进行水下航行还是 1880年以后的事。当时,英国人利用蒸汽锅炉燃烧后残存的蒸气可将潜艇驱动航行几海里。后来瑞典人发明了一种双螺旋桨驱动的蒸汽动力潜艇,它可在水下约15米潜航,并第一次在艇上安装了鱼雷发射管。1864年,法国人建造了一艘长44.5米的“拉布朗格”号潜艇,它第一次使用58.8千瓦的空气压缩机驱动。1866年,英国人建造成功世界上第一艘电动机驱动的“鹦鹉螺”号潜艇,它采用由100节蓄电池为动力的2台36.75千瓦电动机驱动。水面航速6节,航程80海里。这种电动潜艇一直沿用到现在。 由于动力装置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期潜艇发展攻克了许多难关,有些技术一直沿用下来。1899年法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双壳体潜艇“一角鲸”号,它长约34米,水面航行采用蒸汽动力,水下航行采用电动力,水柜设于内外壳体之间,水下巡航力可达48小时。法国还于190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柴油动力潜艇“白鹭”号。除潜艇动力外,当时在潜艇的潜浮技术和武器配置方面也有长足进展。1897年5月17日,美国建成第一艘战斗潜艇“霍兰”号,美国海军于1900年10月12日将其编入现役,并编入序号SS—1型潜艇。“霍兰”号水面航行用汽油机推进,水下航行用电动机推进,艇首装有一个鱼雷发射管,备有3枚鱼雷。另外,还装有两门炮,一门朝前,一门朝后。“霍兰”号载有9名艇员,并改装过不同类型的推进器、升降舵和其他设备。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仅美国发明家约翰·霍兰设计和建造的潜艇就有40多艘,先后售于俄、日、英等国。当时,这些潜艇的最大水上排水量为300~392吨,最大艇长为约49米,最大航速水面为14节,水下为11节,鱼雷发射管最多为4管,艇员最多为28人,潜深最大为200米。 3.潜艇内的氧气装置 氧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氧气,人就会窒息而死。生活在大气中的人们,谁也不会为没有足够的氧气而发愁。然而,在水下数百米长期潜航的潜艇艇员却视氧气为生命,因潜艇上要是没有足够的氧气,人员就无法生存,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了。我们知道,潜艇是一种被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密闭的水下舰艇,它在水下潜航时是怎样获得足够的氧气的呢?潜艇艇员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通气管装置、空调装置、空气再生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通气管装置是一种可以升降的管子,在近海海域或夜间航行时,潜艇有时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在距水面几米或十几米深的地方伸出潜望镜观察水面及空中敌情,如条件允许,可将通气管升出水面,空气经管子进入潜艇舱室,舱内污浊空气可通过设在指挥台围壳后部的排气管装置用抽风机排出,使艇内空气对流,可以保持新鲜空气。潜望镜深度在战术术语中称作危险深度。为了隐蔽起见,潜艇一般都不敢使用这种工作状态,因为它极易被敌反潜兵力发现,在近海还容易撞击或搅乱渔网等。 空调装置主要是保持艇内的温度、湿度等,使艇员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氧气。 空气再生装置是一种可以生成氧气的装置,它由再生风机、制氧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等组成。工作时,风机将舱内污浊的空气经风管抽至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消除二氧化碳,再在处理过的空气中加进由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然后经风管送到各舱室供艇员呼吸,如此循环,以达空气再生的目的。这种空气再生装置通常还可用电解水来制氧,它分解出的氧气可供 70~100人呼吸数小时,但由于耗电过多,不适于常规潜艇。此外,还有一些预储氧气的方法,如再生药板、氧气瓶、液态氧和氧烛等。再生药板是一种由各种化学物质及填料制成的多孔板,空气流过时,就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一般潜艇上带的再生药板,可使用500~1500小时。氧气瓶是将氧气储存起来的一种高压容器,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放气。主要供潜水钟、深潜器等使用。液态氧也是一种与氧气瓶类似的高压容器,它可供 100名艇员使用90天。氧烛是一种由化学材料等制成的烛状可燃物,点燃后即可造氧。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氧烛所放出的氧气,可供40人呼吸1小时。 空气净化装置是将艇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控制在允许标准值以下的一种处理装置,常用的有以下四种:一是消氢燃烧装置,它主要是用电加热器将流过的空气加温,然后在催化燃烧床的催化作用下使氢、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水蒸气,氢就被燃烧掉了。二是有害气体燃烧装置,其工作方式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不过它所燃烧掉的是有害气体。三是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它通过一种特殊药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四是活性炭过滤器,它是用活性炭作滤料,是由特种的炭组成的多孔性吸附剂来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4.潜艇如何撞破冰层 厚厚的冰层可以阻碍反潜水面舰艇的航行和反潜飞机的探测,这对航行于北极冰下的潜艇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发射导弹攻击预定目标时,往往需要先撞破冰层再进行水下发射,因为导弹本身不具备撞碎冰层的能力。 怎样才能撞破冰层呢?美国1959年3月,首先利用“鳐鱼”号攻击型核潜艇在北极冰下潜艇12昼夜,曾先后10次用指挥台围壳撞碎0.2~0.3米厚的薄冰而浮出水面。1960年1月,美国又派出一艘攻击型核潜艇进行冰下航行,历时31个昼夜,航程8000余海里,先后两次用指挥台围壳撞穿厚达0.9米的冰层。80年代以来,美国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洛杉矶”级对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进行了加固,使之能撞穿厚达1~2米的冰层。潜艇上一般装有水下电视、照明灯和回声测冰仪等设备,用以探测薄冰区,然后再进行撞击,使潜艇浮出水面。 5.潜艇上潜望镜的作用 潜望镜是潜艇的眼睛,是潜艇指挥员观察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早期的潜艇,在艇壳上设有玻璃航窗,潜艇浮出水面时艇员可透过舷窗向外了望。1854年德国的白马·戴维设计了一种有两面镜子的潜艇视管,下潜的潜艇可通过视管进行一定角度的观察。1872年发明了棱镜潜望镜和望远镜,侦察时将其升出水面,不用时则降入艇内。现代潜望镜长达10~15米,顶端直径最小仅有 30厘米,可大大降低侦察时的暴露率。 潜艇潜望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军用光学仪器,它的主要作用是:观察、搜索海面及空中目标;测定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和舷角,装定鱼雷发射提前角,对敌舰进行瞄准,实施鱼雷攻击;对目标进行侦察照相,或对战斗效果进行记录摄影;进行天文导航时用来测量天体 (太阳、月亮、星体)高度,以确定艇位;进行陆标导航时,用来测定岸标的方位、距离;采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技术,通过在镜管上安装天线和接收系统来完成卫星导航、无线电通信、电子侦察与电子干扰等任务。因此,潜望镜既是一种观察设备,又具有鱼雷射击瞄准具、测距机、照相机、导航仪和无线电观察通信设备的功用。 按照战术使用要求,潜望镜可分为三种类型:用于观察、搜索目标,测定目标方位、距离、速度和舷角的攻击潜望镜;用于天文导航、卫星导航、侦察摄影、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通信的多用途潜望镜;导弹核潜艇专门用来进行天文导航的潜望镜,以及深潜器用的水下观察潜望镜和电视潜望镜等专用潜望镜。 6.早期的潜艇为何装备火炮 潜艇是以鱼、水雷等水中兵器为主的水下攻击型兵力,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及两次大战之间发展的潜艇却都装有火炮,有的竟多达三四门,口径达30~58厘米不等。当时,潜艇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水面舰船,作战样式以水面巡航为主,只有在需要隐蔽攻击时才潜入水下,所以火炮的作用还相当重要,它是攻击水面舰船和岸基目标的重要武器。 一次大战期间,德国建造了一型长96米的大型水下运输型潜艇,它由8~12人操纵,水面航速12节,水下航速7节,可运载700吨货物,除装备鱼雷外,艇上还装了甲板炮。英国建造的3艘M级潜艇,除装4个鱼雷发射管外还装备了1门12英寸口径的重炮和1门高射炮,航行时,其甲板以下游入水中,而长长的炮管和潜望镜则伸出水面。M级潜艇长296英尺(约90米),水上排水量1650吨,采用柴电动力推进,水面航速14节,水下8节。除M级潜艇外,英国还发展了两型重要潜艇:K级和X—1级。K级艇长达340英尺 (约104米),水上排水量1780吨,水面航速23.5节,水下航速10节;X—1级艇是1925年建成的远航重炮潜艇,除装有6个鱼雷发射管外,还装备4门约13厘米双联装装甲炮塔炮。 法国于1934年建成“絮库夫”号重炮潜艇,它装有10个鱼雷发射管,2门8英寸火炮,还有一个可容纳一架水上飞机的机库。1928年,美国建成当时最大的潜艇“亚尔古水手”号,它水上排水量达2710吨,全长118米,装有2门6英寸火炮,4个艇首鱼雷发射管和60枚水雷。 潜艇的航行 1.潜艇的下潜和上浮 潜艇和水面舰艇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水柜,对水面舰艇来说,最怕的就是舰内进水,但对潜艇来说,需要的就是进水,因为只有灌进足够的海水潜艇才能下潜。为此,潜艇上设有操纵水柜、专业水柜、生活水柜等多种用来灌水的空间。在潜艇的内外壳体之间,通常设有10来个主水柜,用它来控制潜艇的下潜和上浮。下潜时,可以往水柜中灌水,艇体沉入水中,通过操纵体和舵便可控制其下潜深度;上浮时,用高压气把水柜中的水压出柜外,潜艇便可浮出水面。为了调整潜艇均衡,还设有若干调整小柜,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控制艇的稳定和平衡。为了保持和改变航向,潜艇上装有方向舵(垂直舵),为了保持和改变深度,还装有升降舵 (水平舵)。方向舵一般装在艇尾,而升降舵则分别装于首尾,个别还将首升降舵装到指挥台围壳上,以避免干扰声纳的工作。在靠码头时,首升降舵或围壳舵可收回。 2.潜艇在大海上的航行状态 潜艇在海上活动时,一般有四种航行状态:第一种是水面航行状态,即像水面舰艇那样在水面航行,通常在潜艇进出港口、通过浅水海域或艇内发生故障、艇体破损或出现意外事故时使用;第二种是半潜航行状态,即只有上甲板和指挥台围壳露出水面,这种航行状态很少使用,只是潜艇由水面航行状态转入水下航行状态的一种过渡航行状态;第三种是通气管状态,主要用于柴油机工作和给蓄电池充电,通常只有常规潜艇才保持这种航行状态;第四种是水下航行状态,即潜艇全部潜入水下航行。 3.潜艇通常的航行深度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一般可以在五种深度进行航行或停留。一是潜望深度,是指潜艇把潜望镜或其他雷达天线等观察器材升出水面的深度,一般为7~15米左右,在这一深度航行时,可以对空、对海、对岸进行搜索和通信联络,也可以升起通气管用柴油机航行和充电;二是危险深度,一般为10~25米,在这一深度范围,潜艇极易被敌反潜兵力探测,也较易与大型水面舰艇相碰撞,通常潜艇不在这一深度航行或停留;三是安全深度,一般为25~30米,这一深度通常不易被敌反潜兵力探测,也不易与大型水面舰艇碰撞,因此通常是潜艇准备浮出水面或使用武器的理想深度;四是工作深度,通常为极限深度的80%~90%,对大、中型潜艇来说约250~550米左右,这一深度是潜艇进行水下机动和航行的主要范围;五是极限深度,大型潜艇300~600米,中型潜艇300~400米,小型潜艇120~150米,这一深度是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只有在遭敌追击或特殊情况下才进入这一深度,以防艇体变形。 世界各国的弹道导弹潜艇 弹道导弹潜艇是以洲际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潜艇,又称为战略潜艇或战略导弹潜艇。弹道导弹潜艇除前苏联第一代潜艇外,其余均为核动力推进。目前,世界上共有150余艘弹道导弹潜艇,前苏联最多,其次是美、英、法三国。 弹道导弹潜艇排水量一般为6000~30000吨,载弹量为16~24枚,射程达8000~11000公里,水下续航力无限。弹道导弹潜艇归海军建制和指挥,但战略性调防、部署和导弹发射的批准权限在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弹道导弹潜艇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起构成国家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因此,平时主要游弋于水下,对敌实施战略核威慑;战时,作为高生存力的核反击力量,负责摧毁敌岸基战略目标,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的大中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和通信设施,大型军事基地和港口等重要目标。 1.前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 前苏联是最早发展弹道导弹潜艇的国家,也是拥有潜艇数量最多、型号最多、单艇吨位最大的一个国家。早在50年代中期前苏联就开始发展弹道导弹潜艇,到目前已发展了五代,其中常规潜艇为第一代,其余四代均为核潜艇。这五代潜艇分别为: 第一代弹道导弹潜艇为ZV级和G级,是5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期建成服役的。ZV级是1955年改装的一型潜艇,为常规动力推进,装2枚陆基“斯柯达”导弹,射程仅150公里,弹长10米,重5.4吨。1958年才换装SS-N-4“萨克”弹道导弹,它是前苏联第一代潜地弹道导弹,射程350海里,弹长15米,弹重20吨。ZV级艇水下排水量2600吨,艇长90米,水下航速15节。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是1958年专门建造的一级艇,装3枚SS-N-4导弹,同级共建19艘,分5个改进型号。 第二代弹道导弹潜艇是H级,1958年建造,1962年服役。H级是前苏联第一代核动力导弹潜艇,水下排水量5500吨,水下航速22节,自给力60昼夜,潜深300米,装3枚射程1200公里的SS-N-5“塞尔布”导弹。导弹命中精度2公里,弹头当量60万吨,艇首、尾分别装6个和4个鱼雷发射管。H级潜艇共有3种改型。 第三代弹道导弹潜艇是Y级,1968年建成服役。该级艇1967~1976年共建34艘,1978年后有5艘改成攻击型核潜艇,其余28艘导弹潜艇中除1艘装12枚SS-N-17导弹之外,全部装16枚SS-N-6“索弗莱”导弹。Y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0000吨,水下航速30节,自给力60昼夜,潜深400米。导弹射程2400~3000公里,命中精度1.8公里,可携3个分导式多弹头。 第四代弹道导弹潜艇为D级,1973年开始建造,目前仍是重点发展的型号。D级潜艇是前苏联导弹核潜艇舰队的中坚力量,到目前共发展了4个型号。D-1型共建18艘,1972~1977年服役,水下排水量11000吨,水下航速25节,装12枚SS-N-8导弹;D-Ⅱ型1973~1975年服役,水下排水量13000吨,水下航速24节,人员编制134人,共建4艘;装16枚SS-N-8导弹;D-Ⅲ型和D-Ⅱ型性能基本相同,共建14艘;D-Ⅳ型1984年开始建造,到1990年已有6艘服役,并仍以每年1艘的速度建造。D-Ⅳ型艇水下排水量13600吨,采用双壳体结构,装16枚可携10个分导弹头、射程达8300公里的SS-N-23“轻舟”型导弹。 第五代弹道导弹潜艇为“台风”级,1980年开始建造,到1990年已有6艘建成服役。“台风”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潜艇,水下排水量达29000吨,艇长270米,宽23米,水下航速24节,潜深450米,人员编制150人,可装20枚携有7个分导弹头、射程8300公里的SS-N-20导弹。 2.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 美国于1957年开始建造第一代弹道导弹潜艇,到目前共发展了四代: 第一代是“乔治·华盛顿”级,1961年服役,同级共造5艘。该级艇水下排水量6888吨,水下航速30节,潜深300米,可装16枚射程2200公里的“北极星”A-1导弹。 第二代是“伊桑·艾伦”级,1963年服役,其水下排水量7880吨,水下航速30节,潜深400米,可携16枚射程2800公里的“北极星” A-2导弹。 第三代为“拉斐特”级,1967年服役,共造31艘,水下排水量8250吨,航速30节,潜深530米,可装16枚“北极星” A-3和“海神” C-3导弹,射程分别为4600公里和5900公里,分别携3个和10个分导弹头。 第四代为“俄亥俄”级,1976年建造,1981年服役,1990年已有11艘建成服役。该级艇是美国排水量最大的一级艇,也是世界上装弹量最多的一级艇。其水下排水量18700吨,艇长170.7米,水下航速25节,潜深300米,人员编制133人,可携24枚装有14个分导弹头、射程达11000公里的 “三叉戟”Ⅱ型导弹。 3.英国和法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 英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只发展了一级4艘,目前正在研制新的一级“先锋”级,预计90年代中期服役。英国现役“刚毅”级是1967~1969年服役的,水下排水量8400吨,水下航速25节,装16枚美制“北极星”A-3导弹。新的“先锋”级水下排水量达16000吨,艇长150米,装16枚美制“三叉戟”Ⅱ型导弹。 法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为“不屈”级,共建1艘,1979年建造,水下排水量8920吨,装16枚M4导弹;第二代为“可畏”级,潜艇性能与第一代基本相似,只是载弹不同,改携M-20导弹,该级共建5艘;第三代为“凯旋”级,目前正在建造,拟于90年代中期服役。该艇水下排水量14200吨,艇长138米,潜深300米,主要装射程10000公里的M5导弹。此外,还装有“海鳝”鱼雷和“飞鱼”反舰导弹。 攻击型核潜艇 攻击型潜艇是以鱼雷、反潜导弹和反舰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潜艇。按动力形式可分为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和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两类;按装载武器类型可分为鱼雷攻击潜艇、飞航导弹潜艇、巡航导弹潜艇等。攻击型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搜索和攻击敌潜艇,攻击敌航母战斗群和水面舰船编队,为弹道导弹潜艇和航母战斗群扫清航道和执行护航任务,以及实施战略、战役侦察,破坏敌海上交通线等。攻击型潜艇中作战效能最高的是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它主要分布在美、苏、英、法等国;常规潜艇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苏、英、法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攻击型核潜艇的最早发源地是美国。它于195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鹦鹉螺”号攻击型核潜艇,至今已发展了六代、13级共100余艘。 第一代是“鹦鹉螺”级和“海狼”级,1954年服役,各建1艘,主要是试验用。“鹦鹉螺”级长97.5米,水下排水量4040吨,水下航速40节;“海狼”级水下排水量4110吨,潜深200米,艇员105人,装6个鱼雷发射管。 第二代为“鳐鱼”级,共4艘,1958年服役。该级艇是第一型批量建造的核潜艇,其水下排水量2861吨,水下航速25节,潜深220米,艇员87人,装8个鱼雷发射管。 第三代为“铿鱼”级,共6艘,1961年服役。该级艇是第一次使用水滴型线型的艇体,第一次采用装在指挥台围壳两侧的水平舵。该艇水下排水量3513吨,装6个鱼雷发射管。 第四代为“长尾鲨”和“鲟鱼”级,分别造了13艘和37艘。“长尾鲨”级1968年服役,水下排水量4300吨,潜深300米,装4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反潜导弹、反舰导弹;“鲟鱼”级1975年服役,水下排水量4640吨,潜深400米,装4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反潜导弹、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这一代潜艇的主要特点是:建造数量多,达50艘;首次采用HY-80钢,使潜深增大1倍,达400米;首次采用主、辅和应急三套推进装置;首次将鱼雷发射管从艇首移至中部;首次装有多用途综合声纳和水下射击指挥系统;首次装备反潜导弹、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 (从鱼雷管发射),使潜艇具备对舰和对地攻击能力。 第五代为“洛杉矶”级,1976年服役,到1990年已有43艘服役,另有20艘订货,准备建60余艘,是世界上同级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核潜艇。该级艇水下排水量6900吨,艇长109米,水下航速30节,潜深450米,艇员127人,装4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反潜导弹、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该级艇的主要特点是:噪声小,安静性好,隐蔽性强;水下航速高,潜深大;从1989年起,首次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装弹量达12枚,另外还可装12枚备用导弹或鱼雷。12具导弹发射管位于艇首部内外壳体之间,由位于非耐压艇体中的水密发射筒发射,海湾战争中该级艇成功地发射了十几枚“战斧”导弹。此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从第34艘艇起又把水平舵从指挥台围壳改回到艇首,并可以收放。 第六代是“海狼”级,1989年建造,90年代中期服役,拟造30艘。该级艇长99.4米,水下排水量9150吨,是美国性能最先进、耗资最大、吨位最大的一级艇。其主要特点是:艇体设计独特,长宽比较小,能穿透较厚的北极冰层;安静性较好,艇体装有吸声涂层;水下航速高,可达35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先进;武器装载量大,鱼雷和导弹的携载量可达50枚。 前苏联从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攻击型核潜艇以来,已发展了四代(不含巡航导弹潜艇): 第一代为N级,1958年服役,到1963年共造13艘。该级艇长109.7米,水下排水量5000吨,水下航速30节。 第二代为V级,分V-1、V-Ⅱ和V-Ⅲ三个型号,首艇1966年建成。其中,V-1级有16艘服役,V-Ⅱ级有7艘服役, V-Ⅲ级到1990年有23艘服役,这样,V级艇共有46艘服役。V-Ⅲ级艇1984年开始服役,目前仍在建造。该艇水下排水量6000吨,潜深400米,装6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反舰或反潜导弹。 第三代是A级,1983年服役,同级6艘,水下排水量3300吨,水下航速高达42节,潜深可达600~900米,艇员60人,装6个鱼雷发射管,可携20枚备用鱼雷,并能发射SS-N-15导弹,A级艇是世界上航速最快、潜深最大的一级潜艇,目前的反潜潜艇和鱼雷都还达不到如此高速,更无法在如此深的海底进行活动,因而A级艇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艇之一。 第四代是“塞拉”、“麦克”和“阿库拉”级,它们都是80年代中期以后服役的艇。“塞拉”级又称S级,1984年开始服役,到1995年将达33艘。该级艇水下排水量7200吨,水下航速32节,潜深达540米,装6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21巡航导弹。“麦克”级又称M级,1985年开始服役,水下排水量 9700吨,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攻击型核潜艇。该艇水下航速35节,装6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SS-N-21巡航导弹或反潜导弹。1989年4月7日,唯一的一艘M级潜艇因电气短路事故沉没,包括艇长在内的42名艇员全部遇难。“阿库拉”水下排水量8000吨,武器配备与性能和其他两级相似。 英国自1963年开始发展攻击型核潜艇,到目前已建成四代: 第一代“无畏”级,1艘,艇长81米,水下排水量3500吨,水下航速28节。 第二代“勇士”级,5艘,1971年服役,艇长86.9米,水下排水量4800吨,水下航速25节,潜深300米,装6个鱼雷发射管,备用鱼雷26枚。1982年马岛海战中,该级中的“征服者”号用“虎鱼”鱼雷击沉阿军万吨级巡洋舰。 第三代“快速”级,6艘,水下排水量4900吨,1981年服役,其性能与第二代相仿。 第四代“特拉法尔加”级,到1990年已有5艘服役,另有2艘订货。该级艇是英国性能最先进、吨位最大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 5208吨,水下航速达32节,装5个鱼雷发射管,可潜射“鱼叉”反舰导弹。 法国1976年才开始发展攻击型核潜艇,1983年开始服役,目前只有4艘服役,准备建8艘。“红宝石”级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仅2670吨,水下航速25节,潜深300米,艇员66人,装4个鱼雷发射管,备雷18枚,可发射“飞鱼”反舰导弹。 巡航导弹潜艇 巡航导弹潜艇是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潜艇,攻击对象有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及岸基军政设施等。从 1953年美国建成第一艘巡航导弹潜艇以来,至今已发展了四代。 第一代巡航导弹潜艇的建成和服役是在战后初期至50年代末期,其主要特点是美苏竞相发展,使常规潜艇具备了远程攻击能力,但由于导弹技术、发射技术等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导弹只能在水面状态发射。因导弹体积庞大,无法装入潜艇舱内,只好将其装入发射筒内固定在潜艇上甲板上。第一代巡航导弹潜艇的研制实际上从二次大战时期已经开始了,当时德国曾在U-511号潜艇上安装了6个火箭发射架进行试验,后来V-1型导弹落入美国人手中,美国海军于1945~1946年改装了一艘装备这种导弹的“淡水鳕”(SS-348)号潜艇,并在1947年2月12日发射了第一枚导弹。1950年“天狮星”Ⅰ型巡航导弹试飞成功之后,美国海军开始考虑发展第一代导弹潜艇。1957年终于建成“灰背鲸”(SS-574)号和“黑鲈”(SSG-557)号导弹潜艇。“天狮星”Ⅰ型巡航导弹飞行马赫数为0.9,射程640公里,每艘潜艇可装4枚。“灰背鲸”号潜艇水上排水量2670吨,水下排水量3650吨,全长约97米,4枚导弹分储于两个发射筒中,安放在指挥台围壳前的甲板上,与此同时,前苏联也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巡航导弹潜艇,1956年在W级潜艇后甲板上装设了一个单筒式“沙道克”巡航导弹发射筒,后来又改在指挥台围壳后端的甲板上装设了一个双筒式巡航导弹发射筒,到 1961年又开发了“W-长筒”型配置,即在指挥台围壳两侧共设置4具呈20°仰角的固定式发射筒,发射筒用导流罩与指挥台围壳和潜艇甲板连成一体,这样便产生了前苏联第一代巡航导弹潜艇。 第二代巡航导弹潜艇是6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发展的,其主要特点是潜艇采用了核动力装置;巡航导弹由甲板以上改为甲板以下,全部装入潜艇舱内;导弹发射仍采用水面状态“热”发射,所以在潜艇上甲板两侧有明显的凹坑式导烟穴,载弹量明显增多,一般每艇可达6~8枚。此间,美国于1960年建成第一艘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大比目鱼”(SSGN—587)号,该艇长106米,水上排水量3850吨,水下排水量5000吨,艇员120人,可装3枚重达11吨、超音速飞行、射程1000海里的“天狮星”Ⅱ型导弹,或装5枚 “天狮星”Ⅰ型导弹。由于1959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建成服役,美国巡航导弹潜艇的发展宣告中止。前苏联第二代巡航导弹潜艇发展异常活跃,先后有J级和E级服役。1962年建成水下排水量4300吨的J级常规潜艇,每艇装4枚导弹,同级共建16艘。随后又于60年代初建成苏第一艘巡航导弹核潜艇E-Ⅰ级,其水下排水量5000吨,装6枚SS-N-3巡航导弹,同型共建5艘;1963年建成E-Ⅱ级,其水下排水量6200吨,装8枚导弹,同型共建29艘。 第三代巡航导弹潜艇是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的,其主要特点是:美国完全中止了巡航导弹潜艇的发展,但从1972年起开始在潜艇上装备“鱼叉”战术反舰导弹,同时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战斧”巡航导弹。前苏联仍坚定不移地发展巡航导弹潜艇,在技术上实现了五大突破:巡航导弹潜艇实现核动力化;潜艇水下排水量增至8000吨;水下航速由原来20节左右猛增至37节;载弹量由8枚增至10枚;导弹由水面“热发射”转入水下“冷发射”。第三代巡航导弹核潜艇主要有两级:C级和P级。1968年建造的C- Ⅰ级和C-Ⅱ级,分别建造11艘和6艘;1971年建造的P级仅建造1艘。 第四代巡航导弹潜艇是80年代以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美国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普遍装备“鱼叉”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每艘装12~15枚,并采用水下垂直发射。法国也开始装备“飞鱼”SM-39潜射战术反舰导弹,英国、日本等国也在改装反舰导弹。前苏联积数十年巡航导弹之经验,终于于198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O级),它水下排水量达14000吨,航速33节,可装24枚SS-N-19巡航导弹,而且可以水下发射。 世界上第一代巡航导弹潜艇最大排水量3650吨,装弹4枚;第二代巡航导弹潜艇最大排水量6200吨,装弹8枚;第三代巡航导弹潜艇最大排水量8000吨,载弹10枚;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前苏联的“奥斯卡”Ⅱ级最大排水量16000吨,全长160米,载弹24枚,艇员130人,因而成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艇长最长、载弹量最多、艇员最多的一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奥斯卡”级潜艇1978年开工建造,1980年春天下水,同年年底试航,1982年服役,到1990年共服役5艘,另有2艘在建。“奥斯卡”级分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共造2艘,排水量14000吨,艇长150米,装24枚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Ⅱ型排水量增至16000吨,艇长增至160米,拟装24枚SS-N-24反舰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可利用卫星和飞机进行引导,射程达2200海里。此外还装有6个鱼雷发射管和18枚备用鱼雷。 “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攻击美航母战斗群,保护苏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攻击敌大型商船队等。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双层壳体结构,艇体宽大,内外壳体之间有 3米间距,分别在两舷间距内垂直布设24枚SS-N-19巡航导弹。这种内外壳体大间距的布置方案使其生存力有所增加,敌鱼雷即使命中潜艇,能炸毁非耐压壳,也无法毁伤远在3米之外、且有导弹发射筒隔离的耐压壳体。 常规动力潜艇 常规动力潜艇就是采用非核动力推进的一种潜艇,其主要任务是攻击水面舰船和潜艇,也可实施水下布雷、侦察等任务。从1620~1624年荷兰发明家建造第一艘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初止,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化,从人力摇桨驱动,发展到采用蒸汽机、电动机、柴油机、空气压缩机、过氧化氢汽轮机和闭式循环绝氧发动机等多种类型。目前,人们通常把采用柴油机和电动机驱动的潜艇称为常规动力潜艇。 除动力装置外,常规动力潜艇的武器配备也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早期潜艇多采用人工送炸药包或拖曳鱼雷实施攻击的方法进行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潜艇开始装备甲板炮,在武器配备上与水面舰艇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能够下潜而已。两次大战之间,常规潜艇吨位增大,武器携载量增多,鱼雷、水雷、火炮和轻武器种类齐全,已成为一种攻击力较强的水下战舰。二次大战期间,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雷达、声纳和通气管装置,水下侦察探测距离增大,鱼雷、水雷成为主要攻击武器,反舰和防空用的甲板炮退居次要位置,有的已不再装炮。此间,潜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探索潜水航母的发展,希望以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飞行速度快和可水上弹射起飞、水面降落的水上飞机为主要攻击武器,以隐蔽性能好、可水下潜航的潜艇为运载平台,发展一种大威力进攻型装备。战后以来,常规潜艇不再装火炮,鱼雷、导弹成为其主要反舰、反潜武器。潜水航母的发展也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常规潜艇的发展 常规潜艇经过早期的艰苦探索、一次大战的技术突破和两次大战之间的迅猛发展,到1939年二次大战爆发以前,实际上各种技术日臻成熟,二次大战中潜艇发展的重大突破点是装备了雷达、声纳和通气管,并建造了一批性能优良的潜艇。战后40多年来,应该说从潜艇发展技术而言,除潜射导弹和部分电子装备外,常规潜艇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发展和建树。 一次大战后至二次大战末,仅德国就建造了23批1000余艘潜艇,其中,最先进的有三型: VⅡF、VⅡ和XXⅠ型。VⅡF型长77.65米,可携25枚鱼雷(当时一般携10~14枚),装载199吨燃油。 XXⅠ型长76.20米,排水量1600吨,在水下能以17.5节的速度航行1个多小时,能以6节的速度航行2天,或以更慢的经济航速航行4天。该艇水下工作深度为256米,装有6个艇首鱼雷发射管,可携23枚鱼雷。当时,德国人还发明了一种能在水下驱动潜艇的过氧化氢汽轮机,水下短时航速可达25节,试航时曾用20节速度航行了5.5小时。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常规潜艇水上排水量已达1570吨,水下排水量达2415吨,全长(约95米),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10~11节,一般装6个鱼雷发射管,可携24枚鱼雷,并装(33厘米~38厘米)口径的火炮 1~2门,艇员80人左右,潜航深度可达 (91~122米)。 战后初期,前苏联利用德国XXⅠ型潜艇的先进设计,于1950~1958年间建造了235艘w级潜艇,比 1945~1970年间世界其他国家海军建造潜艇的总数还多。前苏联始终坚持常规潜艇与核潜艇发展并重、以核潜艇为主的方针,其常规潜艇大部分用于出口,本国装备的在技术上主要有两个突破:一是用潜艇发射巡航导弹,如J级潜艇,排水量2200吨,潜深:300米,装8个鱼雷发射管和4座导弹发射装置,可在水面发射“沙道克”巡航导弹,射程420公里。二是用潜艇发射弹道导弹,如G级潜艇,排水量2850吨,除装10个鱼雷发射管外,还装有3个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射程1200公里的核导弹。 战后以来美国潜艇的发展以核潜艇为主,到80年代已实现了核动力化;常规潜艇的发展主要以改装为主,适当建造几艘新艇。常规潜艇改装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将战时建造的52艘潜艇改装动力装置、改进艇体线型、拆除甲板炮等,使水下航速达16节以上;二是全部加装通气管;三是改装雷达哨艇、反潜潜艇、运输潜艇、布雷潜艇和训练潜艇等。战后至50年代末,美国新建常规潜艇只有21艘,60年代以后就不再建造此类潜艇。这些新艇水上排水量最大2030吨,水下排水量最大2637吨,全长最长350英尺(约107米),水面航速最大25节,水下最大33节,一般装6个21英寸 (约53厘米)鱼雷发射管,人员编制最多95人。 除美、苏外,世界上具有自行研制、建造常规潜艇能力的国家主要有:瑞典、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 战后以来常规潜艇的发展 战后以来,现代常规潜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争结束至50年代末期,此间常规潜艇发展的特点是吸收德国潜艇的设计思想,重建现代常规潜艇舰队。战争后期,德国建造的 XXⅠ级潜艇水下排水量 1827吨,航速17节,水面续航力以10节速度航行时可达16500海里,水下以5节速度航行时可达365海里,自给力70昼夜,潜深200米,艇长76.6米,宽6.6米,艇首装6个鱼雷发射管,另配两座双联装高射炮。该级艇武备强,艇形好,潜深大,航速快,采用了通气管装置,加装了电子侦察仪器,因而是一级性能较好的常规潜艇。此间,尽管美、苏、英等国都分别建造了一些潜艇,但建树不多,除美国的“大青花鱼”号实现水下最高航速33节之外,其余战术技术性能并无重大突破。 第二阶段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此间常规潜艇的主要特点就是装备了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改进了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在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方面仍没有重大突破性进展。 第三阶段是60年代末以后,这一段时间比较长,常规潜艇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高强度钢提高壳体的耐压性能,使潜深达300米左右;装备战术反舰导弹和近程潜空导弹,提高远程反舰攻击能力和点防空能力;装备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下续航能力等。此间,尽管常规潜艇仍处于大发展的势头,但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并无多大提高,艇长仍在50~100米之间,艇宽6~9米,排水量1000~2000吨左右,少数在2000吨以上,水下最大航速一般为16~20节,个别可达20~25节,潜深仍在100~200米左右,水下动力源主要还是用1890年开始使用的铅酸电池。 面对核潜艇的挑战,常规潜艇的发展虽一度受到冷落,但毕竟因为它具有建造周期短、造价低、操纵简单、水下噪音小和便于在浅水海域活动等优点而仍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青睐。随着新能源、新动力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常规潜艇在现代战争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深潜器 深潜器是一种能在深海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设备,分民用和军用两类,具有军民通用性质,一般不携载武器,吨位在20~80吨左右,个别达300~400吨,潜水深度一般为2000~5000米左右,个别达11000米。深潜器分为有人深潜器、无人深潜器和遥控深潜器等多种类型,其主要任务有三类:一类是用于海洋调查,采集水下标本,进行水下摄影,开展潜水医学和生理学研究,进行水声学研究;另一类是协助进行深海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检查及维修海底电缆管路,运送潜水员在水下执行任务,进行水下救生与打捞;最后一类是执行军事侦察、扫雷、布雷等任务,试验和回收鱼雷、水雷、深弹等水中兵器,营救失事潜艇的艇员,观察武器的水下发射情况,进行水下噪音测量等。 自古以来,人类就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潜水活动,1855年,有个德国人建造了一个系留式钢球,人坐在里面可以潜入75米深的海底去捞取沉船上的财宝。本世纪30年代初,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海洋研究的系缆式潜水球“比布”号,它是一个圆形钢球,直径1.45米,周围开有3个观察窗。1934年8月,“比布”号潜入923米深的海底,创造了当时深潜的最高记录。后来,又建造了第二个钢球“深球”号,结果于1950年潜入1372米深的海底,刷新了深潜记录。40年代末期,瑞士的奥·皮卡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不用系缆连接的深潜器 FNRSⅡ号,其最大下潜深度可达5200米。1961年1月23日,奥·皮卡德用他研制的一艘长18.2米、直径2.18米、壁厚12厘米、由2人乘坐的“的里雅斯特”号进行了长达8小时33分钟的深海探险,成功地潜入了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潜入世界最 2深的海沟。在那里,海水压力高达1100公斤/厘米 ,相当于陆地上一个大气压的1100倍。 60年代以后,“的里雅斯特”号被美国海军租用,并相继研制成功两种改进型,之后,美国海军便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阿尔文”号深潜器,它排水量300吨,潜深2000米,可乘坐3人。1969年,又相继建成“海龟”号和 “海崖”号深潜器,潜深分别为2200米和7000米。从60年代未开始,美国海军重点发展两种深潜器,即深潜救助艇 (DSRV)和深潜搜索艇(DSSV),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从沉没的潜艇中救出遇难人员,后者的主要任务则是进行深海调查、搜索和回收等。 深潜救助艇排水量37吨,长15米,能以4节航速航行8小时,一次可救出24名人员。1971年和1972年,美国分别建成“神秘”号和“阿瓦隆”号两艘深潜救助艇。此外,美国还于1969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400吨级核动力深潜器NR-1号,它长达43.7米,续航力达30海里,载员17人,作业深度为1000米。 除各种有人深潜器之外,60年代以后无人深潜器的发展也引人瞩目。无人深潜器又称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模仿人进行某些活动的自动机械,能够在人难以适应的深水环境中代替人进行工作。60年代美国就研制出了第一代水下机器人CURV号,它具有电动推进装置、水下电视摄像机、声纳和打捞机械手等设备,工作深度为2100米。目前,无人深潜器有系缆式和无系缆式两种,前者需要水面母船传输动力并进行遥控,后者可以自行机动,具有一定的自主功能。当前,无人深潜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已达7600米,它是由美国的 “米达”Ⅱ号创造的。 近年来,深潜器曾执行过多次水下照相,回收导弹、鱼雷,打捞沉艇和氢弹,以及水下救生等特殊任务。1964年,“的里雅斯特”号曾成功地打捞过“长尾鲨”号核潜艇的残骸;1966年4月7日,“阿尔文”号、CURV-1号和“阿鲁明纳”号曾从地中海856米深的海底打捞出一颗因B-52爆炸而坠海近3个月的氢弹;1979年5月,“阿瓦隆”号进行第一次沉艇救生试验。目前,全世界已有300余艘可以军用的深潜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深潜器——自主式潜水机器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反潜战 现代潜艇由于采用了新型核动力装置和常规动力装置,水下续航能力大大加强,可长时间在水下航行,且噪音越来越低,很难发现和探测。此外,现代潜艇装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及反潜鱼雷后,具有远程对地、对舰、对空及对潜作战和攻击能力,因此对陆基重要军政设施、飞机、舰船等构成较大威胁。为了消除敌方潜艇的威胁,保护己方兵力免遭来自水下的攻击,并发扬己方火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反潜兵力的发展和建设。 反潜兵力主要有三支重要力量:以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为主体的水下反潜兵力;以反潜水面舰艇为主体的水面反潜兵力;以飞机、直升机为主体的航空反潜兵力。 潜艇反潜是反潜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攻击型核动力潜艇,它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可连续在水下潜航3个月,且装有先进的声纳、鱼雷等搜潜及攻潜装备,因而是潜艇的一大克星。 目前反潜作战的主要攻击型核潜艇有:美国的“洛杉矶”级和下一代“海狼”级,前苏联的A级、“麦克”级、V-Ⅲ级和V-Ⅳ级,以及英国的“特拉法尔加”级等。现代反潜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一般为5000~8000吨,个别可达9700吨,如前苏联的“麦克”级,有的仅2670吨,如法国的“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航速较高,一般都在30节以上,个别可达35~40节。携载的主要反潜武器是鱼雷,一般在艇首部装有6~8座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高性能反潜自导鱼雷或重型线导鱼雷。每艘潜艇可携带数枚或数十枚鱼雷,用于水下再装填。 除反潜鱼雷外,攻击型核潜艇通常还装有反潜导弹。所谓反潜导弹实际上就是火箭助飞鱼雷,即把鱼雷当作战斗机,用火箭将其推出水面,并在大气层中飞行一段距离后,再实施鱼雷攻击,以增大反潜作战的距离。通常使用的反潜导弹有美国的“萨布洛克”和前苏联的SS-N-15、SS-N-16等。 航空反潜是反潜作战效率最高、对作战兵力威胁最小的一种反潜方式。航空反潜兵力主要有反潜巡逻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等。 反潜巡逻机又称海上巡逻机,主要分岸基和舰基两种类型。岸基反潜机通常用大型民用运输机改装,所以续航时间很长,一般达十几个小时,个别可达20多个小时。由于机身宽大,舱内可容纳大量反潜探测及攻击装备。通常,岸基大型反潜巡逻机装有声纳浮标、磁探仪等水声、光学和电磁探潜设备,以及鱼雷、深弹等攻潜武器,能在较短时间内巡视大面积海域,所以是战略反潜的主要兵力。 目前,各国现役的岸基反潜巡逻机有:美国的P-3C、英国的“猎迷”、法国的“大西洋”和前苏联的“伊尔-38”等。 舰载反潜机主要从航空母舰上起降,所以拥有的国家很少,只有美国及少数几个国家有,型号也十分单一,主要是美国的S-2和S-3系列机。舰载反潜机因体积较小,所以续航力和反潜能力均不及岸基反潜机,它通常以航母为核心,执行区域反潜作战任务。 舰载反潜直升机是进行战术反潜的主要兵力,它主要携载声纳浮标、吊放声纳、磁探仪等反潜探测设备,以及鱼雷、深弹等攻潜武器进行反潜作战。反潜直升机广泛装备海军护卫舰以上的各类战斗舰艇,是应用最广、作用较大的一种反潜兵力。目前,各国装备的反潜直升机主要有:美国的SH-60B“海鹰”、英国的“海王”、法国的“超黄蜂”、前苏联的“卡-27”等。 此外,美国等还在研究使用飞艇进行反潜的方案。 水面舰艇反潜作战是其最重要的使命任务之一。水面舰艇处于水面状态,面临来自水下的严重威胁,所以几乎每艘战斗舰艇都装有反潜探测及攻击装备。 水面舰艇反潜通常以专用反潜型舰艇为主,其他舰艇则多装以自卫性反潜设备。以反潜为主的水面舰艇有猎潜艇、反潜护卫舰、反潜驱逐舰等,这些舰一般在水面舰艇编队中担任护航兵力,进行前导开路或殿后护航。反潜型舰艇主要装备舰壳声纳、变深声纳、拖曳声纳等探潜设备,以及反潜深弹、反潜鱼雷、反潜水雷、反潜导弹等攻潜武器。 目前主要的反潜舰艇有:美国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前苏联的“勇敢”级驱逐舰及日本“旗风”级驱逐舰等。反潜舰艇除自身具有较强的反潜作战能力外,通常还携有2~3架反潜直升机,以增大反潜作战效能。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