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电脑战争 |
||
|
||
1984年,在摩洛哥举行了一次高级国际通信会议,美国一位专家说: “我认为,用电脑进行战争比用核武器进行战争更为有效,也更现实。现在,敌对国家欲要摧毁美国,只需用高级科技扰乱美国的银行电脑系统,一秒钟就能盗走1600亿美元,这足以使美国经济彻底崩溃。” 电脑战争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是这样可怕吗? 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电脑大量涌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但是,依赖电脑的社会是脆弱的,因为:一、电脑对社会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影响很大;二、高度浓缩的信息库一旦受到破坏,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三、电脑网络通常建立在公共通信网上,很容易被窃听、改动、增加、删去,安全缺乏保证;四、由于电脑内部构造的日益复杂化,如果某些电脑专业人员图谋不轨,局外人很难及时发现。 事实已经证明,专家们的担心和警告是很有道理的。1980年,美国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失误,使美国银行的现金总额出现一笔370亿美元的差错,引起了金融混乱,使美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损失370亿美元。1978年,恐怖分子击毁了意大利国家机动车辆部的电脑系统,使政府两年内无法知道什么人拥有车辆;1981年,丹麦数据中心职工罢工,哥本哈根市政当局3个月无法发出工资。试想,如果一个现代化国家的电脑网络全都被扰乱了,那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呵! 电脑战争的阴云正在世界上集结。美国已集中一批专家在秘密研究苏联的电脑网络,以便在形势危急时,迅速对苏联实施“电脑打击”,扰乱其要害的网络系统。而为了保护自己的电脑系统,美国政府花费几十亿美元更新了仪器设备,使电脑更加先进并增加保护装置。 在美国一个秘密的废矿井中,一家专为政府提供电脑保护的总公司修筑了一个储藏室,里面保存着各种数据磁带、磁盘的副本和文件、缩微胶卷,还有整套的电脑系统。这是以防万一的后备电脑和数据系统。当政府或其他客户的电脑受到破坏,他们可以马上到这里来重新工作。这个储藏室只有一个人口,用一扇7吨重的钢门把关,戒备森严。但它是否安全可靠,人们仍然持怀疑态度。 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攻城。”将来的战场上,刀光剑影将会越来越少,而绞尽脑汁的科技之战将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有所准备和警惕。 微波武器 美国驻莫斯科的使馆人员得了一种怪病,经医生诊断,是受到微波照射引起的。而这微波是从哪里来的呢?经调查发现,苏联为了窃取情报,经常在使馆周围用微波对使馆进行“照射”。于是美国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通过外交途径同苏联交涉并提出抗议;二是加高使馆的围墙。 这是不久前在报纸上公布的新闻。从这一新闻可以看出,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实际上,微波作为一种武器已经在军事部门中大张旗鼓地开始研究了。1981年,美国国防部已获知苏联制成了峰值功率很高的微波发生器。1983~1984年度,美国投资500万美元进行微波武器的研究。 什么是微波? 它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从1毫米~1米),它的传播速度接近或等于光速,并具有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强,能被某些物质反射与吸收、抗干扰性好等特点。微波在通信、科研、医疗、能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武器,微波可以破坏飞机、雷达、卫星、导弹、计算机和通信器材等设施的内部电子线路和敏感元件,使这些武器装备处于瘫痪状态。当然,要作为武器使用,微波的功率必须足够强大。例如,每平方厘米的照射功率要达到10~100瓦,才能破坏电子线路。有资料说,当微波功率密度达到每平方厘米20~80瓦时,用这种武器照射一秒钟,就可使人员死亡。 “微波武器”能照射很大的目标区,作用距离也很远,又不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很受军方的重视。 目前,研究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微波在传播中的迅速发散现象。因为微波射线的发散量与波长成正比,而与微波发射天线的口径成反比。例如一个装备有一米反射镜的化学激光器所产生的红外光束只散失了百分之几,而发射频率为10千兆赫的微波射束,若要达到上述发散程度,微波天线的口径需要10公里!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美国和苏联都研制出了新型强微波功率源,估计苏联略微处于领先地位。但要使“微波武器”真正进入实用,还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 动物武器 美《海军时代》周刊1972年4月26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12名驯兽师和6只经过特殊训练的海豚来到越南海湾。为首的驯兽师对军舰上的海军说:“你们不是对潜水的攻击者束手无策吗?看看我们的本领吧!” 表演开始了。海豚被放下水去。在荧光屏上,人们看到那海豚在指定海域进行巡逻搜索。当它发现有武装的水下人员时,立刻向驯兽者发出信号。海豚得到指令后,就用系在头上的武器向敌人袭击。它头上的武器是一个带注射针的微型瓶子,里面装满麻醉液。微型瓶穿在海豚的吻突上,一旦发现入侵者就用注射针攻击,待对方昏迷后将其推到水面上…… 海洋哺乳动物的定向、定位及感觉器官非常发达。“海豚海底巡逻”这场戏正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据报道,1967~1968年美海军曾用海豚在海底寻找水雷。在3天的搜寻中,一头海豚在海浪4~5节、风速14米/秒的情况下,寻找并标出了17枚水雷,其效率相当于一个水雷搜索小队的两倍。 动物充当“兵器”远不只是海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训练过专钻坦克的“携弹犬”,美国则花了上百万美元在蝙蝠身上绑上燃烧弹和定时装置,准备“袭击”日本城市。在越南战场上,美军还使用了扫雷军犬。当这种军犬找到爆炸物并叼抓引爆时,它还会立即后退半米卧下,之后继续扫雷。狗有特殊嗅觉,有时可以完成连声纳或雷达都无法完成的侦察任务,例如发现潜水人员等。 现代的军鸽不仅是“通信兵”,而且是“侦察兵”。有一种“侦察军鸽”身上携带无线电方向指示器。它在空中看到隐藏的人或军事设施以后,会立即降落,并将降落地点、方位等情报通过无线电装置传送给跟在后边保持一定距离的侦察巡逻队。有的国家甚至在军鸽身上装上照相机,飞抵对方阵地进行空中摄影,搜集情报。 也许有人不理解,现代科学如此发达,还有必要用这些“原始”的方法吗? 这里有两个原因:某些动物的特殊功能至今仍无法人工仿制;在特殊场合现代化设备无法施展本领。例如边防哨所电台出现故障,或潜入敌后不允许使用电台时,军鸽便可携带密码信息,以每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完成联络任务。 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坦克变成了战争的宠儿。交战各方都拚命生产坦克,企图压倒对方。苏联在1943~1945年,坦克和装甲车平均年产3万辆,德国仅1944年就生产1.9万辆。战争中经常出现几千辆坦克大会战的场面。 战后,各国仍把坦克看成是陆战的中坚。例如苏联军事专家认为:“坦克已成为进攻的主要手段。”苏军装备坦克5万辆。美国陆军将领则说:“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军队都将其陆上战斗力寄托于坦克身上。”坦克在美军陆军作战师中占建制的一半。一个师有10个营,其中有5个坦克营。美军装备坦克约10000辆左右。 让我们选一个近代战争的镜头,看看坦克的作用吧! 1973年10月6日,战争的闪电突然击碎了久压在中东上空的乌云。在蓝色和白色两种烟幕的掩护下,大批埃及坦克隆隆开过苏伊士运河浮桥。冲决了以色列经营已久的巴列夫防线……同时,叙利亚装甲师的大批坦克也进逼库奈特拉城。在以后的18天里,阿、以双方陆续投入了6000辆坦克和全部反坦克武器,最大的坦克密度每公里正面达30多辆。双方损失坦克达2000多辆。 在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坦克:水陆坦克、架桥坦克、喷火坦克,也有空降坦克、侦察坦克、歼击坦克,还有主战坦克和装甲运兵车。 坦克从诞生到现在,发生了不少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火力增强。早期坦克火炮口径只有57毫米,现在已发展到120毫米,而且可以发射各种新弹种,如空心装药破甲弹、粘头碎甲弹、超速脱壳穿甲弹,穿甲厚度可达300~400毫米。由于采用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测距仪等新仪器,命中精度大为提高。 二、防护钢板厚度增加,早期坦克钢板厚度才几毫米,现代坦克前装甲最大厚度达250毫米。还有所谓“复合装甲”,像“夹心饼干”一样,前后两层是钢,中间夹有玻璃纤维、超硬陶瓷和树脂。实践证明,这种复合装甲对穿甲弹和破甲弹都有较好的防护力。 三、加大发动机功率,增加机动性。第一台坦克出现时只有100多匹马力,现代坦克一般都有600~1000马力,最大的可达1500马力,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80公里。在电影上我们看到步兵跟着坦克冲锋,那已经是历史镜头了。现代坦克速度之快,是任何步兵也跟不上的了! 1970年,西方情报部门获得苏联一幅演习中的新坦克的照片,发现它的外形不同于一般坦克。后经了解才知道,这种坦克确乎与众不同,车身小而火炮大,反映苏联70年代水平。1977年10月,苏联正式展出了这种坦克,并宣布它的名字叫“T-72坦克”。 坦克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三者是互相矛盾的。设计者必须统筹兼顾,折衷各种矛眉。T-72坦克与同样火力的西方坦克相比,车重约少10余吨,但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滑膛坦克炮。 坦克炮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火炮内壁有膛线的 (或叫来复线),称为线膛炮;一类是火炮内壁没有膛线的,称为滑膛炮。线膛炮的炮弹飞离炮口后急速旋转,方向稳定,但膛线容易烧蚀,对炮弹有阻力,影响炮弹出口的初速。另外,制造膛线也比较复杂,所以现代坦克很多采用滑膛炮。滑膛炮制造简单,寿命长,阻力小,炮弹初速大。至于方向稳定性的问题,则靠在炮弹尾部装上尾翼的办法解决。 T-72的火炮能发射3种尾翼稳定弹,其中脱壳穿甲弹的长径比为12:1,因而穿甲时能量集中,效果较好。穿甲弹的初速为1800米/秒,直射距离是2100米。T-72坦克的火炮还实现了自动装弹,省却了装填手。这对于旋转炮塔的坦克来说,是一个创举。 T-72坦克采用近年来兴起的新装甲技术——复合装甲技术。这种两层钢板夹非金属材料的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是普通装甲的2~3倍。车首部装甲厚度为200毫米,可吸收、反射穿甲弹的能量,抵挡住美国“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对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亦可进行部分防护。 T-72坦克的公路平均速度50公里/小时。 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这种坦克车身小而矮,火炮大而猛,驾驶员生活的空间则大大压缩。因此,苏联选择T-72坦克的驾驶员时,有一条标准:身高必须在1.60米以下。这坦克是为“矮人”设计的。同时,乘员在车内不能换位,里面显得特别拥挤。 坦克装甲 在青山环抱的靶场上停着两辆坦克。 “发射反坦克导弹!”随着指挥员一声命令,一枚枚导弹呼啸着向坦克扑去。右边的一辆立刻着火,左边的一辆却安然无恙:导弹似乎中了魔法,在离坦克尚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提前爆炸了…… “对准左边坦克的炮塔,发射!”指挥员又发出一道命令。一枚导弹向炮塔飞去。当导弹刚接近炮塔时,坦克射出一道亮光,一声爆炸,导弹反被炸毁了。坦克依然屹立在靶场上…… 这不是幻想故事,而是西方某坦克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一次试验。 过去的坦克装甲,不管是单层也好,复合也好,都是被动挨打的。上述试验中的装甲则能主动使来袭的炮弹或导弹毁掉,所以又叫 “主动防护装甲”。 因为通常的反坦克导弹和破甲弹都采用压电引信,即在弹头上装有压电晶体,当晶体受到一定压力时,就接通电流,引爆空心装药。所以如在坦克上安装电波发生器,对来袭导弹的压电晶体施加电波作用,使它产生感应电流,也能使导弹提前爆炸。目前这种方法已用于战场。人们叫这种主动武装甲为“电磁效应装甲”。 还有一种叫“爆炸装甲”。当导弹飞来,刚刚碰到坦克时,安装在装甲里的许多空心炸药元件立即起爆,生成强大的射流。这种射流在装甲周围形成一道屏障,任何导弹都无法近身。这些炸药元件是在来袭导弹的碰撞压力下被引爆的,它的爆炸方向和产生的射流方向朝向坦克外面,所以对坦克自身不会产生损害。而对于“来犯者”来说,却像是对准太阳穴扣下了扳机,落得个“脑袋”开花的下场。 坦克本来就是“矛”和“盾”的结合体。它的“盾”——钢铁装甲,在今天的反坦克武器的进攻下显得日益脆弱,现在将“矛”引进“盾”中,设计主动保护装甲。这虽然是“逼”出来的,但很可能引起陆战兵器的重要变革。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