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现代军事科技 洲际弹道导弹 |
||
|
||
什么是洲际弹道导弹呢?它在空中如何运动? 弹道导弹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无翼飞行器。它沿一定的空间轨迹(即弹道)飞行,攻击固定的目标。根据射程远近弹道导弹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四种。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它可分为地对地弹道导弹和潜对地弹道导弹两种。所谓潜对地,即从导弹核潜艇上对准目标发射。 导弹点火以后,先垂直向上飞行,几秒或十几秒后,导弹开始转弯,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当导弹的位置和速度能保证导弹命中预定目标时,发动机熄火。这时,导弹的弹头将和弹体分离,依靠惯性飞向目标。因为这一段飞行是在大气层外,弹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呈椭圆形。这一段飞行的最大高度离地面1000公里以上,约飞行30分钟,最大速度每秒7公里。 洲际弹道导弹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战斗部,又叫弹头。洲际导弹的弹头一般采用核弹头。 发动机,又叫推进系统。现代弹道式导弹的推进剂占整个起飞重量的90%。推进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最早的液体推进剂是液氧和酒精,后来采用阱类。早期的是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制成可贮预装液体推进剂,装入导弹后可长期贮存,方便多了。近来固体推进剂发展很快,用它制成的发动机结构简单,能长期贮存,便于使用、维护,为导弹的机动发射创造了条件。 当推进剂在燃烧室里燃烧时,燃烧产物向后喷射,获得的推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个射程10000多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推力可达100吨,功率可达几百万千瓦。这功率与一座发电厂供给100万人口的城市的功率相当。 洲际导弹一般做成两级或多级。 制导系统是导弹的“大脑”。它的任务是保证垂直发射的导弹按一定程序准确地飞入预定的位置。 制导方式:广泛使用惯性制导。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度表,在3个互相垂直轴的坐标系上,测出导弹重心运动的加速度分量。通过解算装置,得出导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和距离,然后与预定的位置发生偏差时,制导系统会发出校正信号,操纵空气舵和燃气舵,使导弹回到预定弹道上来。 当洲际导弹的发动机熄火后,弹头将从弹体上分离出去,开始被动段的飞行。当它重新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很高,约等于音速的十几倍;它和气流剧烈摩擦,表面温度会达到几千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它就将被烧成灰烬。因此,弹头表面要涂一层高分子耐烧蚀材料,在高温作用下,它将逐渐分解吸收热量。 人体是通过发汗来降温的。有一种“发汗冷却弹头”正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在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发汗剂”从多孔材料挤出,迅速分解汽化,从而大量吸热。当“汗”出完,弹头也已击中目标了。 巡航导弹 读者还记得震动世界的“马岛争夺战”吗? 那是1982年,南大西洋战火骤起。5月5日,英国著名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正破浪穿雾疾速行驶。 “报告舰长,雷达发现敌‘超军旗’飞机一架,5秒钟后消灭。”雷达兵向舰长萨姆·索尔特报告。舰长只微笑了一下,没有理会。他深信自己这艘号称“闪光的谢菲”舰的防卫能力。这艘装备有直升机、导弹和电子干扰机的新式军舰难道还会惧怕一架小飞机吗? 此刻,英航空母舰“赫尔姆斯”号上的“鹞”式飞机正在起飞。索尔特满有兴趣地观赏着。 海浪奔涌。索尔特回头看了看海面。突然,他发现右舷方向贴着水面飞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导弹!”他惊叫了一声:“快隐蔽!” 话音未落,那黑乎乎的东西已经击中了吃水线以上8英尺处的侧船板。只听“轰”的一声,烈火熊熊,烟雾冲天。 邻近的几艘护卫舰,急忙赶来抢救,几条水龙一齐喷射,舰上的士兵东跑西窜,企图灭火,但哪里能把火压得下去? “撤离军舰!”索尔特舰长痛心地看着这艘摇摇下坠的军舰,终于下达了命令。“闪光的谢菲”就这样在南大西洋的浪涛中泯灭了…… 经过调查,阿根廷这次攻击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反舰巡航导弹,名叫“飞鱼”,代号为AM—39。 阿根廷竟用一枚导弹就击沉大型现代化战舰,这一消息震惊了英国朝野,也使前线的英军官兵深为惊恐。据说,有的英军官兵紧张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有的人把鲸鱼看成潜艇,有人则把天空中的鸟群看成飞机,胡乱发射价格昂贵的导弹…… “飞鱼”的最大特点是超低空飞行。而英舰的这个区域恰好是雷达的“盲区”,因此,“飞鱼”很容易乘虚而入。 这次,阿根廷的“超军旗”飞机在离“谢菲”200海里以外就降低了飞行高度,离海面只有15米。而“潜”至离“谢菲”25海里时,它才突然升高至150米并发射导弹。此时,英舰的防卫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飞机的影子,但转瞬又消失了。因为“飞鱼”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主动制导导弹,它一旦发射成功,便可以降至海面,沿超低空返回基地。 “飞鱼”被发射后,主发动机一旦点火,也立刻降到离海面15米处作巡航飞行。在这段飞行中它依靠惯性制导,不发射电波,因而不可能被发现。当来到距离敌舰只有15公里处时,它的飞行高度离海面只有2~5米,基本上是贴着水面飞行。这时,它的雷达导引头才开始工作。 “飞鱼”的飞行末段要靠主动雷达来搜索目标。搜索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标运动的速度。这个搜索区保证导弹可以截获运动速度从零到每小时74公里的水面目标。截获概率为96%。“飞鱼”捕捉并锁定目标的时间只有两秒钟,它一旦锁定目标,便能准确地导向这个目标。 这一段飞行因为导弹上的雷达要开机搜索,难免被电子监听仪器发现。 “飞鱼”的设计者们又采用了一种叫“频率捷变”的技术:让雷达发射迅速变化频率的电波,使对方难以捕捉信号。因而,这种导弹虽然弹头只有 165公斤常规炸药,但行动敏捷,善于“钻空子”,终于占了上风。 “飞鱼”的成功使人们对巡航导弹不得不刮目相看。 现代巡航导弹又被称为“无人驾驶小飞机”。不过这一比喻不很恰当,因为巡航导弹只能使用一次。战术巡航导弹的射程一般为1800~3700公里,战略巡航导弹的射程则为3700~5600公里。“飞鱼”之类的巡航导弹,在整个家族中只能算是“小孩子”。 现代防御系统发展很快。例如地面早期预警雷达,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对空拦截导弹等,都有惊人的防御能力。因此,要突破对方强大的防御系统,必须设法让导弹隐蔽起来。为了隐蔽,巡航导弹一般飞行高度为15米,在丘陵地带飞行的高度为500米,在山区的飞行高度为1000米。它穿梭于群山之间,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很难被发现和击中。导弹飞得越低,背景的杂乱回波越强,在雷达上越容易“把水搅混”,蒙混过关。 为了隐蔽,巡航导弹还要选择恰当的外形,以保证电波反射最弱;外壳上还要涂上吸收电波的材料;在容易产生红外辐射的发动机高温部分还要加上一个罩子,以逃脱对方的红外“眼睛”的“注视”。巡航导弹的价值便宜,飞行距离远,隐蔽能力强,其发展前途是很令人鼓舞的。 也许你会迷惑不解:巡航导弹是超低空迂回飞行,接近目标,它如何能 “认识”路径?它的制导方式是怎样的呢? 巡航导弹一般不采用惯性制导。它经常采用的是地图匹配制导。其原理是:在导弹发射以前,用卫星或侦察飞机,把从发射点到目标沿线的地形地貌拍摄下来,经处理后作为程序地图储存在弹上。导弹在飞行中,使用雷达、激光、摄影等手段,获得实际地形图,使它与程序地图相比较。如发现导弹的实际轨迹与预定航线有偏差,则发出相应的指令并控制导弹转向预定轨道。这样,导弹将严格按弹上的“地图”运行,直至目标。 读者不难想到,这种地图导引法不适合于海上和景色单调的平原以及大草原。在这些地方,必须采用其他方法。 巡航导弹并不“无敌于天下”。它要经过7~8个小时的“马拉松”飞行才能到达目标,这样,用它作“第一次打击”显然是不行的。 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进的雷达正在向它挑战。有一种所谓“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可将高频电磁波先射向电离层,再反射到地面,足够的能量又沿原路从地面反射回来,进入雷达显示屏。这个办法很像用两面小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近代的侦察机和战斗机也都在增强所谓“下视能力”。看来,巡航导弹的鼓吹者们也不应该高兴得太早了。 气浪弹 1975年4月25日,5架编队飞行的美制大型C-130运输机,飞抵越南南部的春禄地区上空。 “投弹!”领航的机长下达命令。 红色信号灯亮了,报警器发出轰鸣声,机尾的舱门洞开。士兵们忙碌着,将120枚炸弹扔了下来…… 天空中先出现一个个降落伞。降落伞下吊着一个啤酒桶样的东西,桶的下端伸出一根触杆,徐徐降落。 当触杆碰到地面时,“啤酒桶”突然发生爆炸。令人奇怪的是,它不像普通炸弹那样形成许多碎片向外飞迸,而是在其周围立刻形成了一团“云雾”,这云雾的形状像一块圆形蛋糕。许多降落伞下的“桶”都变成了“云雾”,联成一片大的“云团”。刹时,“云团”轰然一声,发生爆炸,周围的工事倒塌,人员伤亡,其惨景目不忍睹…… 第二天的报纸上登出了这次轰炸的经过和记者的见闻: “越南士兵的尸体堆积在一起,但尸体上似乎看不到伤痕……” “据当事人回忆,炸弹没有惊人的呼啸声,弹片也不多见,曾经看到云雾遮地……” “死者尸体完整。工事内的死者几乎抓破自己的喉咙,好像有窒息的感觉……” 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燃料空气炸弹的经过,这种炸弹是美国70年代推出的新式武器。这种炸弹又叫“气浪弹”、“云爆弹”、“窒息弹”、“吸氧武器”、“真空弹”等。 我们知道,煤矿里的粉尘和空气混合在一起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物质。许多煤矿的事故都是由于粉尘爆炸造成的。 燃料空气炸弹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在那随降落伞落下的“啤酒桶”式的金属容器里,装着几十公斤液体燃料——环氧乙烷。在圆桶的中央有一个用普通炸药制成的药柱,那触杆下端连着一个引信。当触杆触到目标时,引信将炸药引爆,把几十公斤环氧乙烷抛撒开来,形成一团“云雾”状的东西。在炸药爆炸的同时还有两枚引爆管也抛了出来。 当“云雾”形成并略微稳定后,引爆管再度起爆,将“云雾”引爆,这段时间只有125毫秒。“云雾”爆炸形成强烈的冲击波,足以破坏工事、车辆和各种军用设施。 “云雾”无孔不入,可以从窗口或通风管道进入地下设施,因而地下人员和设备有时也不能幸免。 “云雾”爆炸是空气中的氧与燃料液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爆炸后,空气中的氧被大量消耗,据估计氧气浓度可以降到原来的 1/5。试想,人员位于其中,焉有不感到窒息之理? 此武器的爆炸力和同等重量的炸弹相比,要大3~5倍。有人估计,100颗燃料空气炸弹的破坏力相当于一颗1,000吨的核武器。因为它不是依靠弹片,而是直接靠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来破坏目标,作用面很大,又称为“面武器”。 这种武器用来快速扫雷效果很好。因为它可以整个用“云雾”覆盖雷场,将地雷一举引爆;它可以对付飞机和军舰,有人甚至还设想用它来拦截导弹。试想,如果有一座城市高空形成可爆炸的“云层”,哪个导弹能钻得进来?当然,这些设想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 目前。燃料空气炸弹的“气浪”压力还不高,因而它只能对付人员、武器、通讯设备、简易工事等“软目标”,对像坦克这样的“硬”目标,则无能为力。另外,气候、风力等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也很大,有时会出现“瞎火”现象。对它的研究、改进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毒气弹 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弗兰德省的伊普尔,是一个晴朗温暖的日子。 下午4时,德军的炮弹雨点似地朝协约国阵地上倾泻,大地被炸得摇撼着…… 5时30分,重炮停止了吼叫。 协约国部队的士兵们,纷纷从壕沟中伸出身来,想松弛一下过度紧张的精神和疲乏不堪的身体。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杀人恶魔正向他们扑来。 一些阿尔及利亚狙击兵和非洲轻骑兵首先看到一片奇怪的“雾”,约有一人多高,略呈黄绿色,正乘风徐徐而来。当这片“雾”飘到面前时,士兵们的眼、鼻、喉咙立刻感到烧灼似的烫痛,他们痛苦地吁喘着,许多人被闷死,未倒下的人抓住喉咙,紧闭眼睛,歇斯底里地尖叫着,向四处逃窜…… 这就是世界上首次使用化学武器的情景。德军使用的是氯气,他们在 6公里长的阵地上构筑起150个毒气筒台,埋设了约6000个毒气钢瓶。在5分钟内,他们施放了约180吨氯气,英、法军队共有15000多人中毒,其中1/3的人丧命。 面对德军的毒气战,协约国在惊恐之中匆忙用简单的防毒面具装备部队,同时派出间谍窃取德国的秘密。 在德国克虏伯工厂旁边的一个小酒馆里,一个名叫夏尔·吕西托的法国间谍经常混在工人中探听消息。 “老伯伯,”有一次,他对一个孤独的老警卫说,“你相信毒气能装在炮弹里吗?” “当然相信。”老警卫眯着醉醺醺的眼,点头说。 “可我死也不相信。因为气体不能装进炮弹里……”吕西托摇头说。 “你敢打睹吗?”老警卫冷笑着,挑战似地说。 “当然敢!” “赌多少?” “两千马克!” “好,小伙子,你输定了!”老警卫兴奋地站起来,但又环顾了一下四周,低声对吕西托说,“明天下午3点,到5号门口等我,我让你开开眼界……” 吕西托输了。但德国毒气弹的弹体和结构图很快便出现在协约国的军用试验室里。不久,协约国也拥有了化学武器。 1917年10月15日,大批德军集结在爱利地区。忽然炮声隆隆,震耳欲聋。但落下的却不是普通炮弹,而是装满“光气”的毒弹。毒气形成的“雾团”把德军全部罩住,7天7夜不见消散,德国军队死伤甚众…… 二元化学弹 毒气的作战威力之大出乎人们意料,各国开始竞相研制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使用毒剂54种,总量12.5万吨。约有130万人中毒,9万多人死亡。1925年,各国代表在日内瓦聚会,签订了“禁止制造、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但那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在1952年到1953年间对我志愿军使用化学武器100多次;80年代,侵略阿富汗的苏军和侵略柬埔寨的越军也屡次使用毒气。 传统的化学武器有一缺点,即不容易储运,使用也极不安全。因为这类化学物质很不稳定,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所谓“二元化学弹”便应运而生。 简单地说,二元弹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剂中间体,分别装在由隔膜隔开的弹体内。它发射后借助炮弹的加速度隔膜破裂,几种成分便混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毒气。 因为炮弹在空中的时间很短,所以生成毒气的反应时间很短,只需8~10秒钟。当炮弹落地后,毒气就随着爆炸弥漫开来。 二元弹的种类很多。 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二元弹前端装一种叫“DF”的药品,后端则装一个盛有丙醇和催化剂的小罐子。此罐只在发射前临时插入,所以对平时的储存和战时的使用来说,都是很安全的。 有一种航空二元弹采用“使用前混合”法。这种毒弹的两种组分,一为固体,一为液体。飞行员投弹前按动电纽,爆发塞工作,把隔板炸开,将固体粉末压人液体组分,同时,弹内的小电动机启动,使搅拌器高速转动,生成毒气,然后再俯冲投弹。 还有一种叫二元子母化学弹。 这种弹的结构是:在液体母弹内浸着许多小“子弹”。母弹内的液体是一种化学成分,子弹内的液体是另一种化学成分,平时彼此分开,“安分守己”,但当接到发射命令时,一种特殊装置就开始动作,母弹内的压力增高,母弹内的液体透过子弹壁进入子弹,进行混合,生成毒气。当炸弹下落时,母弹体借助引信爆炸,把子弹投向目标。 二元弹优点很多。例如,容易生产,可利用现有化学工业生产,不必另建专门工厂。因为两种或几种组分在混合前都不是“毒品”,所以在生产安全措施方面无需大量投资,长期储存也不易变质失效。但二元弹也有缺点。例如反应不完全,杀伤效果有所降低。要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时间,因而目标很近时,不宜采用。 “黄雨”之谜 1976年6月,天气炎热,老挝富比亚山附近的村民正在地里干活。 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声响,人们抬起头来,只见一架越军的米格飞机从远处飞来,在他们头顶上投下了几个“包”。“包”在空中破裂了,一些黄色粉末好像下雨一般,飘落下来…… 村民们急忙躲避,但来不及了。他们先是闻到一股燃烧辣椒般的味道,接着感到皮肤剧痛奇痒,头晕目眩,一个个昏倒下去……在医院里,他们呕吐、腹泻、呼吸困难、言语不清,有的七窍流血,痉挛而死。在当地的庄稼和树木上也发现许多斑点,不少庄稼开始枯萎。医生和农艺师面对惨状,束手无策。 从这一天开始,老挝和柬埔寨的上空常常有“黄雨”降下。从这一年6月到1979年秋,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万人死于“黄雨”。世界舆论对这一灭绝人性的罪行十分愤慨,要求联合国进行调查并予以遣责。经过专家们的努力,“黄雨”之谜终于真相大白。 所谓“黄雨”,实际上是一种真菌毒素。真菌毒素的毒性极强。有一种叫“T”的真菌毒素,只要6毫克就可使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死亡。还有一 2种叫“瓜萎镰孢菌醇”的真菌毒素,按体重每公斤4毫克计,可使中毒者死亡一半。 根据美国国务院1981年11月公布的材料,在老挝某地岩石上取得的“黄雨”样品中含有150ppm(即百万分之150)的T毒素。在柬埔寨某村的植物 2样品中含有109ppm的瓜萎镰孢菌醇。 目前,这种天然的真菌毒素在世界上已发现40多种。人们可以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在实验室或工厂中大量生产。它们的物化性质稳定,而且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可以制成固体粉末抛撒,也可以制成“雾”状进行扩散。一般都借助飞机空投到敌方地区。 化学武器从氯气、光气、芥子气、神经性毒剂,一直发展到真菌毒素,进入了生物化学战的范畴。有人把真菌毒质称为第三代化学战剂,今后很可能会有更厉害的毒剂相继问世。前苏联的技术途径和生产能力目前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对此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 烟幕弹 烟幕足传统的遮蔽、伪装和迷盲的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各种新式武器相继出现,烟幕渐渐被人淡忘了。美国在 60年代解散厂伪装分队,一些研究烟幕的专家改了行。但是,在1973年10月,却发生了一次为烟幕恢复名誉的战争—— 这一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以色列国防部内,气氛十分紧张。 “必须把埃及军队赶回苏伊土运河西岸!”国防部长斩钉截铁地说。 “可是,我们的坦克第三次被挡住了,装甲第190旅拥有130辆坦克,全被埃军打中,旅长亚古里上校被俘……” “埃及用的是什么武器?”国防部长问。 “主要是手提式‘塞格’反坦克导弹。” 国防部长沉吟了一阵儿,突然说:“可以对付他们!” 几天以后,苏伊士运河东岸突然烟雾弥漫。公路上,浮桥上,坦克和装甲车在烟幕的遮挡之下突然大举进攻,埃及军队只听到声响,却看不到坦克的影子。以色列军队从伊斯梅利亚以南埃军架设的浮桥上越过了运河…… “快,发射反坦克导弹!”埃军指挥官大喊着。但在浓重的烟幕中,导弹也失去了威风,不是乱飞一气,就是穿空而过。 据统计,以军这次由数百名突击队员组成的装甲特遣队,因为施放了烟幕,坦克和其他车辆的损失减少了 2/3。这次战争后,人们对烟幕的认识有了改变。许多军事专家说:“现代战争中不能没有遮蔽!”) 试验发现,烟幕对可见光、激光和红外线都有较好的散射作用。平均半 -4 -5径在 10~10厘米之间的微粒,具有最大的光散射效应和最好的掩蔽性能,另外,白色烟幕要比黑色烟幕掩蔽作用大。 近代兵器很多靠光学方法制导和瞄准,威力都比较大,一旦击中就损失极大。因此遮蔽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据试验,烟幕可迫使车辆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10公里;步兵武器被烟幕迷盲后命中率只有无迷盲时的6~10%;在烟幕遮蔽下,一切激光通讯、侦察、跟踪和测距仪表通通无法正常工作了! 在核弹爆炸后,烟幕能大大减轻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在我方使用烟幕后,敌人由于摸不清情况会在心理上紧张,手足无措,从而削弱战斗力。 按战术用途分类,现代烟幕分为迷盲烟幕、遮蔽烟幕和伪装烟幕三种。烟幕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磺酸、氯磺酸硫酸酐溶液、金属氯化物、黄磷、六氯乙烷以及各种石油产品等。其品种还在迅速增加。 北约军队很欣赏一种白磷烟幕。它形成快,而且能使目标区域的植物燃烧,还能伤害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 美国最近研究了一种由金属微粒组成的烟幕。这种烟幕由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高分子泡沫物质在高温气流中雾化而成,在空气中沉降速度慢,能在雷达屏上产生干扰信号,还能吸收1厘米以下的雷达波,因此施放以后不仅人眼被遮蔽了,连雷达这个“千里眼”也能变“瞎”! 烟幕现在已由器材上升为武器。 在外国军事演习中有专门的烟幕武器演习项目。看,发烟罐在一边旋转一边冒烟;发烟手榴弹扔出去了,一团烟幕腾空而起;发烟炮弹、发烟火箭、发烟枪榴弹一齐轰鸣,阵地上的一切,全都淹没在茫茫烟幕之中…… 前联邦德国的发烟手榴弹可持续发烟5分钟;美军各种口径的发烟炮弹,爆炸后1~3秒即可形成烟云;前苏军T-62坦克的烟幕施放装置,可很快造成长250~40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走廊”。这些都算是现代烟幕武器的佼佼者。 火箭布雷 在一次军队体育运动会上,人们惊喜地观看了一场精彩表演: 一排火箭布雷车威武地开了过来,它们仰起车顶的发射架,等待着指挥员的命令。 “火箭布雷演习开始。发射!” 随着声声轰鸣,几十发布雷弹,喷吐着炽烈的火焰,从火箭布雷车的发射架上飞向天空。霎时间,弹头在空中自动解体,几百枚防坦克地雷各自带着五颜六色的小型降落伞徐徐下降,宛如神话里的“天女散花”一般,给蔚蓝色的天空增添了奇异的光彩。 观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现代战场瞬息万变,传统的人工布雷力法已经不能适应。火箭布雷就是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而出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使用了2.2亿个地雷,炸毁近万辆德国的坦克和装甲车,炸死德寇数十万。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损坏车辆的70%是地雷造成的。火箭布雷的出现使地雷在未来战争中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谓火箭布雷,是将许多地雷装在火箭弹内,借助火箭推力送到预定布雷地点。一般每个火箭弹装十几个到几十个地雷。地雷上有可靠的保险装置,在运输和发射过程中,它们都处于安全状态。只有当撒布在地面之后,保险装置才会自动解除,进入战斗状态。 装有地雷的火箭弹由特制的发射车发射。发射车一般由越野性能较强的汽车或装甲车负担,有的还可水陆两用。每辆车上可安装几十个发射管。例如英国研制的一种发射车,每辆车装有72个发射管,每管装18个地雷,一次发射就能撒布 1296个如同皮鞋油盒那么大的防步兵地雷。试想,一弹炸开,上千个地雷纷纷扬扬落地,是一幅多壮观的图画呀! 火箭布雷的速度极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布设一平方公里的防坦克雷场约需5个小时。现在采用火箭布雷,只需几十秒钟即可。 火箭布雷主要用于封闭原子突破口,封锁隘路要道,掩护部队暴露的侧翼。火箭布雷还可以将地雷直接撒布到敌坦克群或敌人空降区域内,使敌人进退维谷,达到拦阻、分割、切断敌人退路的目的,为我方火力创造战机。总之,它现已由单纯防御性武器变为能防能攻的武器了。 当然,火箭撒布的地雷都是暴露在地面上的,和我国传统的埋设地雷不同。既然暴露在外,就很容易排除。因而,现在在先进的地雷上都安装了反排和诡计装置。当敌人前来排除时,它会猛然爆炸。有的地雷有“耐爆引信”,在距雷一定远处即使有原子弹爆炸,也不会使地雷“诱爆”,只有当坦克压上后才能起爆。有的地雷还有自毁装置,必要时可使雷场自行销毁,以不妨碍自己的行动。 地雷,曾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在明天的战争中,它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作战飞机 1941年12月7日清晨,停泊在珍洙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在举行每日的升旗典礼。乐队高奏国歌,官兵列队致敬。这是一个平静的星期天的早晨。 突然,一位军官看到远处天上出现一些黑点。“那是什么?” 顷刻,黑压压的日本飞机群来到了珍珠港上空。共有51架俯冲轰炸机、40架鱼雷轰炸机、49架水平轰炸机和42架战斗机。美军还未完全清醒过来,炮弹和炸弹便从天而降。军港上浓烟蔽日,火光冲天。军舰的钢板被炸碎了,到处乱飞,着火的燃料把海面变成一片红黑色。45分钟以后,又来了54架水平轰炸机和81架俯冲轰炸机,又是一阵狂轰滥炸。 这次1小时50分钟的空袭,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美国的18艘军舰被炸成重伤或被击沉,有 188架飞机被击毁,官兵被炸死的有3300多名。这个战例显示了飞机在近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作战飞机,威力更大了。 1967年6月5日晨,以色列的作战飞机偷袭了埃及的11个主要机场。不到3个小时,埃及的300余架飞机和大部分机场设施被炸坏。整个空军几乎被一举消灭。据说,埃及只有一架超音速战斗机冒着危险,冲过了跑道上的弹坑,飞了起来…… 飞机的最大特点是行动迅速。古语说:“兵贵神速。”作战飞机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每种作战飞机都有自己的最大速度、最大高度和最大航程。现代高性能歼击机,都是超音速的,如美国F-104型,速度为音速的2倍;战略轰炸机XB-70型,速度为音速的3倍。前苏联的米格-25型的速度也达到音速的3倍。最大飞行高度又称“升限”,一般在18000~20000米左右。作战飞机如果用最大速度往上冲,不要求保持平飞,升限可以达到30000米。不同类型的飞机的航程是很不相同的:歼击机是1400公里到4000公里,歼击轰炸机为5000公里,战略轰炸机可以达到20000公里。 应该指出一点,因为飞机携带的燃料有限,最大速度是不经常使用的。美国的F-4型“鬼怪”战斗机,装汽油5500公斤,若用一般速度飞,可在空中停留两个小时;若用最大速度飞,就只能飞9分钟了。 战斗机上的武器多数是机关炮,口径一般在20~30毫米。每门炮每分钟能发射700~1500发炮弹。射速最快的一种炮,有6个炮管轮流发射,最大发射速率每分钟达6000发。战斗机上还可以挂炸弹、燃烧弹,甚至携带核武器和导弹。 受到重量的限制,飞机带的炮弹不能太多。现代作战飞机只能保证4~6秒钟的开火时间。攻击地面目标的飞机,总开火时间也只有12秒。也就是说,如果飞机每次开火时间为2秒,那么,开火6次,炮弹就打光了。 重型轰炸机最多能挂30吨炸弹。一个500公斤重的炸弹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是250米。如果不采取防空措施,有几架这样的轰炸机就可以把一座中等城市炸毁。前苏联装备部队的“逆水”式轰炸机每架重130吨,作战半径达3000公里,可带炸弹十几吨。 战斗机上可以携带导弹。战斗导弹的破坏力和炸弹差不多,但可以飞得远而且准确性高。空对地战术导弹的射程4~8公里,最远可达十几公里,远程空地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700公里。 重型轰炸机 重型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1943年夏,希特勒叫嚣说:“德国军队将击败任何地面和海洋上的入侵,整个欧洲就是一个坚固的堡垒。”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同年秋天的国会上嘲讽道:“可惜,希特勒忘了在这个堡垒上加一个屋顶。” 事实正是如此。大战后期,成群结队的美国B-17型、B-24型、B-29型轰炸机,英国的兰开斯特型、哈利法克斯轰炸机似狂潮般涌入德国领空,狂轰滥炸,迫使德国工业几乎瘫痪。据统计,总投弹量约为280万吨。 战后,美国的B-52型轰炸机曾经显赫一时。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将300公斤左右一个的炸弹100多枚全部投下,破坏范围长1500米、宽400米,实施所谓“地毯式”饱和轰炸。 美国的罗克维尔国际公司鉴于B-52的成功,决定研制一种更强大的轰炸机。它的名字叫B-1型。 1977年,美国国会对这种飞机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激烈争辩。 “由于地面防空火力的加强,轰炸机要突破对方防线只有两个方法:一是超低空亚音速进攻;二是高空超音速进攻。而由于高空防空导弹的发展,超低空进攻显得更加重要……” B-1的总设计师侃侃而谈。 “你们在设计上采用什么新技术呢?”一位议员问。 “主要是两条:一是所谓变后掠翼,即把机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另一部分是可以变化角度的。由于机翼后掠角可在15度到68度内自由变化,加速性能将大有改善,起飞距离将比B-52型缩短一半。二是所谓翼身融合技术,即通过精心设计,将机翼、机身和发动机短舱连成一体,设有明显的过渡高线,这一来,升力和稳定性大为改善。它的体积虽然是B-52的2/3,但在雷达屏上,它的图像只有B-52的3%……” “这并不新鲜。苏联的逆火式重型轰炸机也采用了这些技术。我看不出,耗资40亿美元研制这种大家伙有什么必要。”另一位议员提出异议。 “不,先生。逆火式要小得多。B-1长达43.68米,最大翼展41.67米,有足球场一半那么大,机上高性能的电子设备可使它在30米的掠树梢高度上以1100公里的时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争论的结果是:卡特总统宣布暂时取消B-1的生产。理由是:它的防卫能力和生存能力太差了,与先进的巡航导弹相比,它简直是“活靶子”。另外,它的价格高达每架1亿美元,太昂贵了。 飞艇 1784年7月6日,法国人罗伯特兄弟把氢气充入大气球中,下挂一个载人木箱。 这气球的外形像一条大鱼,长15.6米,升力约1000公斤。罗伯特向记者们讲述这次试验的意义: “过去的气球只能随风飘荡,不能人为地控制方向和路线。我们这次试验就是证明:飞艇——可控制的有动力的气球——是能够在蓝天上自由驰骋的……” 罗伯特和他的助手登上木箱,解索起飞。他们手里执着一只用布做成的桨,划动空气,使气球运动。谁知,刚升空不久,就出现了险情—— “注意,气球越胀越大!”罗伯特的弟弟在地面上大喊。 罗伯特也看到这一点,但他一时也想不出办法。这一点他在设计时疏忽了:高空气压低,在地面能够和大气压平衡的氢气压力,到了空中就无法维持平衡了。气球越胀越大,发出了爆炸前的声响。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伯特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中拔出小刀,对准气球扎去。只听“噗”的一声,氢气从扎破的地方冒出来,气球开始缓缓降落,最后竟安全着陆。 两个月后,罗伯特兄弟制成了留有排气阀门的人力飞艇,成功地飞上了蓝天。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制成“硬式飞艇”。这飞艇有桁、骨架和框体,外面有防水蒙皮,由许多小气室组成,即使有些气室被破坏,仍然可以飞行。齐柏林飞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它除了用于侦察、轰炸外,主要用于空运。 这些飞艇都很大,长度100多米,升力十几吨。1917年,德国用它向非洲运送军火和药品,往返13000多公里,途中未停靠着陆一次,返回德国时艇上还有足够60天飞行的燃油呢!“齐柏林飞艇”一时竟成为德国的骄傲和王牌。 但是,好景不长。它与飞机相比,速度太慢,容易发生事故。它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很难幸存。1936年德国制成大型客运飞艇“兴登堡号”,该艇装璜华丽,舱位舒适,时速130公里,可载客50名,连续航行14000公里。但是,它只航行了10次,就在美国的新泽西州着火坠毁了,艇上人员全部丧生。飞艇从此被人称为“自杀工具”,无人问津。 到了20世纪70年代,飞艇才又东山再起,研究者趋之若鹜。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飞艇有许多优点,为飞机所望尘莫及。 首先,它可以靠空气浮力长期悬停在空中,不费能源,没有污染。这对于面临能源危机、污染越来越厉害的当今世界,很有吸引力。其次,飞艇能垂直起飞和降落,比“鹞”式飞机和直升机还简便,不需跑道机场和不受恶劣气候限制,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这在军事上是很难得的。另外,它的造价很低,维修方便,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很好。 飞艇不是容易着火吗?现代飞艇中充的气全是惰性气体——氦气,绝无着火之虑。 飞艇不是难以驾驭吗?现代飞艇用电脑自控系统代替手工操作,灵活自如。 飞艇蒙皮不是易损吗?现代的高强度钛铝合金以及耐磨高强度化纤蒙皮材料,可供设计者充分选择。 1977年,英国决定在北海设立飞艇警戒中队,监视苏联的潜艇和拖网渔船,以保卫北海油田和英国的渔场。英国设计的大型军用运输飞艇“空间船”直径213米,高62米,最大飞行重量800吨,可输运整营的部队及技术兵器。德国人弗·施密特研制成功的“海豚号”飞艇,能运送600吨物资或300名武装人员,时速可达500公里。 美国海军正准备在20公里高空建立一个气艇式雷达台站。它居高临下,可以监视周围550公里内的海面。在反潜、反舰、海上巡逻和电子对抗等方面它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专家们估计,1990年以前,将有2000个有人驾驶的飞艇在空中飞行。这个估计看来是能够实现的。 防空气球 一个古老的兵器正在恢复青春,这就是“防空气球”。读者对这个名词也许感到陌生,还是让我们先讲个故事吧! 1940年希特勒制订了“巴巴洛萨”计划,准备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一天,希特勒出动了上千架飞机,妄图对莫斯科进行大规模空袭,以夺取苏联首都。 但是当德国飞机来到莫斯科上空时,却突然发现天空中布下了“天罗地网”:一个个气球悬挂在空中,东飘西荡。气球之间有钢索相连,且上下成排,左右成阵,钢索连成蜘蛛网的形状,封锁了进袭的道路。 “发现钢索和气球,低空前进受阻,俯冲轰炸有困难!”德国飞行员向指挥台报告。 “几条钢索怕什么?冲进去!”希特勒大喊大叫。 德国飞机向前冲去,机枪嗒嗒嗒地响着,气球中弹了,但并没有完全破裂。飞机的翅膀和螺旋桨碰到钢索,被缠绕住了,有的飞机立刻因高速碰撞钢索而破裂…… “不行,冲不进去!”飞行员呼叫。 “高空,越过气球!”地面传来命令。飞机拉起来,向上窜去。 但高空也是不安全的。斯大林安排的近2000门高炮构成密集火力,在等待着这些飞贼的到来。随着一阵炮响,德军飞机纷纷下坠……1942年6~7月间,希特勒发动了142次空袭,但均未能得逞,反倒损失258架飞机,最后只得放弃了空袭莫斯科的企图。 防空气球是一种军用系留气球,一般用橡胶和尼龙膜制成,外加薄金属保护板。气球采用许多囊状气球组成,即使它被炮火击中也只是部分受损,总升力可基本保持不变。空中布置方式有两种:裙式和串列式。裙式是由若干个钢索相连的气球并列升空。阻拦钢索布设在连接钢索之间,犹如裙子一般形成钢索幕帘。串列式则分上下两层,气球每三个构成一组,钢索连成蜘蛛网状。二次大战后,由于高空轰炸机的出现,防空气球才销声匿迹。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