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百家讲坛 >> 易中天品三国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易中天品三国之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 |
||
|
||
北伐是诸葛亮最后岁月的重要事业之一,魏延则是蜀国后期勇冠三军的猛将之一,而且魏严是坚决主张北伐,坚决主张消灭曹魏的。然而诸葛亮在临终前却没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是诸葛亮不信任他,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以攻为守。 在上一集讲到魏延谋反一案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料定魏延会反;一种是张作耀先生说的,诸葛亮就是要逼反魏延;第三种说法就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遗命。然而这些说法要么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要么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因此魏延一案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魏延谋反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把视线再次回到诸葛亮的遗命上。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一个让魏延断后的遗命呢?在诸葛亮遗命的背后,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品三国之“以攻为守”。 易中天: 魏延这个案子里面有一个疑点,就是诸葛亮病逝前召开的这个榻前会议,为什么要做出那样一个决定——什么决定呢?“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魏延如果不听命令的话,不肯断后的话,部队自己出发,不要管魏延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决定? 历史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诸葛亮料定魏延会反,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历史来看,千万别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第二个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他们的说法,说诸葛亮就没有下这个命令,这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遗命。反正死无对证,口谕嘛,又没有录音,又没有录像,又没有字条嘛,说不清楚。但是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可是没有证据啊,你还是推理,还是猜测。也就是说历史学家也是要猜测的,只要你的猜测符合逻辑,至少就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嘛。但是陈寿也是良史,那陈寿记录在案的事情轻易地推翻,这个里面还是有些问题。那么我们剩下的就只有第三种选择了,就是诸葛亮确实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为什么呢?张作耀先生《刘备传》的解释是,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 那么这个说法有证据吗?有。证据在哪里呢?《三国志·魏延传》。《魏延传》的说法是,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都提出一个建议,要求分兵,要求自己带一万人走另一条路,然后和诸葛亮在潼关会师,如韩信故事,就像韩信当年一样。韩信帮刘邦打天下,就是刘邦带一支部队,韩信带一支部队嘛。但是诸葛亮不同意,“制而不许”,每次提出来每次诸葛亮都不同意。最后是魏延认为诸葛亮这个人胆小怕事、胆怯,“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怀才不遇。你看我这浑身的本事,一肚子的注意,碰上这么一个胆小怕事的,不能一展才华、一显身手,愤愤不平。这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 而且这个事情它还有一个实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这个事是发生在第一次北伐战争。我们知道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发,北伐曹魏,必须翻过秦岭。翻过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条路叫斜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在陈仓。那么魏延提出的办法是什么呢?说请丞相给魏延一万人马,当中五千精兵;还有五千人干什么呢,运粮食。我魏延带着这支人马走子午谷北上,十天功夫就可以到长安。长安是谁在守着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做夏侯楙。这夏侯楙是个公子哥儿啊,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可以,打仗不行的。如果夏侯楙发现末将的军队从天而降,肯定吓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末将就可以拿下长安。丞相自己呢带着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我们两军会合,咸阳以西都搞掂了。诸葛亮不听,没有采纳魏延的这个计策,这个就叫做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是三国史上的一个公案,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说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对呢还是不对呢,两派意见。一派说这个是不对的,这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时机,这么好的一个计谋,奇袭嘛,完全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你把长安、咸阳以西都搞掂了,这个事儿不就弄成了吗,这是一派意见。另一派意见认为诸葛亮是对的,因为魏延的这个计策风险太大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诸葛令北伐的目的,他为什么要北伐?他北伐的目的、动机、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师表》有回答。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给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师表》里面诸葛亮就锁定了北伐的目标,是十六个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把北方把它搞掂了,把曹魏这些奸凶除掉,把大汉王朝恢复起来,让我们的皇上重新回到洛阳去当皇帝,这就是北伐的目标。 那么这个话呢,我们也要分析,我们要问一问:曹魏有罪吗?没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统一是惟一的出路,只有天下统一,人民才能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社会才会安定,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平定天下,谁能够使天下重归统一,谁就是对的。那么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鼎立,这三家你从正面上说,它们都是想恢复天下统一的,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魏蜀吴都是正道;从反面说,它们都想独霸天下,都不让人家来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它们都有问题。所以魏蜀吴三家不存在谁正道、谁有罪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益州非进取之地。益州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呢?易守难攻。周边是崇山峻岭,中间是成都平原,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所以你到了这个地方,你避难可以,守成可以,出击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你军队都出不去。所以刘备当年在荆州的时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因为他在荆州他是变成了三明治,北边有曹魏,东边有孙吴,夹着他,他发展空间很小;他的发展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这是没有选择的,不能说他选错了。但是他进了益州又丢了荆州以后,他就等于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崇山峻岭把他围起来了。这个时候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余庆先生说了十六个字,叫做“刘备出峡,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就是你蜀国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败,刘备出去全军覆没,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么事都没做成。这个事情它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不是人力所为,用现在的话说,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汉政权命中注定偏霸。“偏霸”这两个字是田余庆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精准,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称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在这个问题上,温庭筠的诗是说得很准的,叫做“中原得鹿不由人”,由不得你,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三个原因,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原本是有定论的,没有什么必要来争议,陈寿说得很清楚,也是十六个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非常准确,有什么好争议的呢?之所以有人争议,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病逝退兵以后司马懿打过来,过来以后巡视了诸葛亮留下的军营,说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认定诸葛亮就是杰出的军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马懿这个时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军。就是说诸葛亮治国是一流的,治军也是没有问题的;会治军不等于会用兵,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这个评价在哪里呢?在《晋书·宣帝传》,原文是这样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遇;他的谋略很多,但是没有决断;他喜欢带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权变。权变就是随机应变,这个“权”不是权力的权,是权变的权,就是他不能随机应变,他只能规规矩矩地打正规战,一旦战场的情况发生变化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说得难听一点,这等于说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然而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那么这三个原因诸葛亮自己清楚吗?如果清楚,他又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 第一个原因,安内必先攘外。有证据吗?有,在哪里?《出师表》。我们去读一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开篇怎么说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诸葛亮觉得蜀汉政权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胁吗?不是,我们翻翻历史就知道,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后来灭蜀之前,曹魏可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刘备和蜀汉,他们发动过一次战争吗?那个时候曹魏是老打孙权的。相反,刘备征汉中、关羽围襄樊、诸葛出祁山,都是你刘备集团、蜀汉政权屡屡挑衅,怎么能说威胁来自北方呢?——再看看东边有威胁吗?夷陵之战以后,吴蜀两国就恢复了盟好,当然这里面有诸葛亮外交的功绩,诸葛亮执政以后,立即执行联合孙吴的这个国策,而且做得非常对,还做得很好,两家关系和好了,威胁也不来自东边。——威胁既不来自北边,又不来自东边,我们要问,让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个威胁来自哪里呢?请大家想想还能来自哪里呢?只有一个地方,内部。而内部忧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已经多次讲过了,就因为它这个政权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的。所以啊,诸葛亮之忧,忧在萧墙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采取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是对内依法治国、对外发动战争。战争对于转移注意力、加强凝聚力、镇压反对派,都是很有利的,这叫做安内必先攘外。 第三个原因,理想必须坚持。我一再说过,诸葛亮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特点。问题是,诸葛亮的理想没变,而形势变了。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设计将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这样一个条件是什么呢?是刘备集团能够跨有荆、益,就是荆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后两路出兵,一路从荆州出发,一路从益州出发;而且还要有个时机,就是天下有变。这是很科学的,一个很科学的规划。现在这个形势没有了:首先曹魏非速亡之国,没有“天下有变”这个条件,另外荆州丢了。所以理想没变形势变了,形势变了策略要变。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必须继续高举“汉贼不两立”的旗帜,坚持这个政治立场,坚持北伐,坚持讨贼;但是另一方面在具体行动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做到万无一失。 * 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政治账是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直对他的政治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惟一的猛降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在临死之前没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呢?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