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成才励志 >>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第38节:良性循环法 |
||
|
||
一味地、特别着急地要求孩子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往往适得其反,叫“欲速则不达”。 大人们都知道,你一定着急地做某一件事,结果反而可能做不好。开车特别着急,抢着赶到一个地方,出事的往往是这种司机。 所以,对学习刻苦的孩子一般不是施加压力的问题,主要是让他找到提高成绩的途径和方法,让他灵动起来,活泼起来,增加兴趣和自信心。 12.8激将法 第三种类型,学习不是很努力,但成绩优良。 这种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不是太用功,但成绩比较好。有时候马虎一点,有时候粗心一点,有时候做作业不认真一点,考试的时候不复习一点,学习上不太下功夫。 这类孩子其实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 家长只要方法得当,他是很容易进步的。 如何让他更用功,对学习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家长要琢磨的。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有主见,用家长的话讲,叫自以为是。这时候绝对不可以用家长的自以为是来改造孩子的自以为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对这类孩子欣赏、鼓励固然很重要,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下激将法。 对于一个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般甚至差一点的孩子,你可不能激将:你看人家谁谁学习多棒。这就挫伤他了。 可是对又调皮又自以为是、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你激将一下,你夸一夸别的孩子,他也许会受点刺激,还用点劲儿,把他的学习潜力调动起来。 激将法是鼓励、榜样的方法。 不管是古今中外学习努力而有成就的榜样,还是周围的榜样,总要寻到一个榜样,自然而然地对他形成激励。 什么时候开始用功,第一步特别重要。 要让孩子进入用功的良性循环。如果通过一个适当的方法使孩子用功了,努力了,他的变化就会比较显著。 为什么要用激将法?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讲过,对那种任性的、淘气的、调皮的孩子,要利用他好强的心理。 这类孩子往往比较好强,就利用他的好强来引导他。 如果他比过去努力了,成绩也有所提高,就要非常到位地实施家长的欣赏和夸奖。 12.9良性循环法 第四种类型,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或者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 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成绩一般或比较差,家长们可能就比较头疼了。 学习努力不努力,对学习喜欢不喜欢,成绩好不好,三者的相关性特别明显。 这三者常常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不努力就成绩更不好;因为成绩更不好就更没兴趣学习;更没兴趣就更不努力学习。 解决恶性循环要从三个环节中的某一个环节入手。 不大可能从成绩入手,努力也没努力,兴趣也没提高,成绩自己就上去了,上来以后就有兴趣了。这一般不可能。 否定这个环节。 要从兴趣和努力两个方面来考虑。 有些情况下适合从兴趣出发,但让一个成绩不太好又不那么努力的孩子突然增加学习兴趣,很难。 这里,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态度应该有差别。 大一点的孩子要比较主要地从努力环节入手,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小一点的孩子要更多地考虑兴趣,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不喜欢算术,所以不用功,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怎么让他喜欢呢?用游戏法则调试他。 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就要告诉他,打破恶性循环首先要靠努力。你不努力就学不好,学不好就更没兴趣,成绩就更差。 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不爱学,不爱学的结果是成绩更不理想。所以先要努力。努力了就会有进步,进步了就会产生兴趣。 这是从努力开始。 学习的努力和孩子向上积极性相关,和自信心相关,也和注意力与毅力相关。 总之,要用种种方法调动孩子,在不长的时间内努力一阵,使学习成绩得到一点点相对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表现出来了,老师的评判有了,家长的欣赏和夸奖也随之而上,孩子就可能形成兴趣的上升。 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 一定要对孩子讲清楚,恶性循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努力。 12.10因势利导法 第五种类型,学习成绩下降。 不管孩子的学习现在是好的、不好的、差的,只要他比原来退步了,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 你的孩子哪怕学习是中等水平,可是他比原来进步了,那你大可以放心。孩子的状态是良性的,在上升。 你的孩子哪怕现在处在良的水平,但他原来是优,这就是退步。 退步有几种表现。 一种退步是在大的、阶段性的跨度中出现的,比如由小学到初中,由初中到高中,发现孩子的学习和原来的情况不一样了。 首先要看到,这是孩子所处的竞争环境变化了,竞赛对手变化了。很多普通中学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以后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他的横向比较退步了,不一定他相对于自己过去的竖向比较退步了。 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里是尖子学生,考入重点中学在班里变成中等甚至是中下。这种横向比较造成的退步,往往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影响都很强烈。孩子受不了,家长也受不了。 但这种差异常常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你的孩子在普通中学是第一名,到了重点学校,很多学校的尖子都集中到一起了,孩子再争第一名就很困难。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