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武侠小说 >> 梁羽生小说全集 >> 草莽龙蛇传 >> 正文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第七回 虎啸龙吟 狂生遭重创 慧因兰果 侠士醉梨涡

    【目 录】   

  丁晓被太极陈一拍,顿感酸麻,跌下墙头;无力抗拒。又惭又怒,索性大马金刀的在地上一坐:横睨着陈家的人,大声说道:
  “好,今晚总算见识了你们陈家老一辈、小一辈的英雄,你们全都上来吧!你们做得好‘漂亮’呵!传出去更可以在江湖‘露脸’(扬名),合你们全家之力,终于把一个外路少年打倒,这还不显出你们陈家的高招吗?”
  丁晓说得很是愤激,太极陈皱皱眉头,厉声叱道:
  “小伙子,别乱嚼舌头(胡说之意),陈家从不恃势欺人;只是你得说清楚你的来历,陈家不愿欺人,可也容不得人立心蒙混,意图不测!”
  丁晓傲然答道:“我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限谋诡计暗算别人,有哪一点不清白?”
  太极陈须眉皆张,动了真气,勃然震怒,喝道:
  “你这是什么对待前辈的态度?你的尊长师父;就没有教过你一点规矩吗?不要说你,当今武林中人,哪一个见我不要恭恭敬敬尊一声‘前辈’?”
  “你说你来历清楚,那我问你,为什么要假装不懂武艺?为什么要来此歪缠?”
  “哼!我代你说了吧,你明明是丁派中人;想来此窃取高招,好让你们独霸江猢,你可知道这是武林所不许,情理所不容的吗?”
  “你别装蒜了吧!你实在告诉我,你是丁剑鸣的什么人?”
  太极陈单刀直人,咄咄逼人。丁晓给他道破来历,蓦然一震,但随即又冷然说道:
  “你管得我是什么人?你以大压小,我偏不告诉你。”
  太极陈在审问丁晓时,他的哥哥陈永承频抛眼色,太极陈也微微动容,但仍是横眉怒目道:“你说不说?你再不说,我就教你永说不出话。”说罢,骈起双指,作势待戳。
  丁晓闭目喝道:“你把我废了我也不说,小爷平生,偏不怕硬……”
  太极陈双指一收,暗暗赞赏,蓦地叫陈保英道:
  “保英,你给我搜搜这厮,看他可带有利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陈保英伸手搜查丁晓全身,丁晓气得将牙咬得格格响,骂道:“你们凭着什么搜索别人,诬良为盗,这就是你们成名人物的行径?”丁晓虽然生气,无奈他全身麻软,无力反抗,只是任陈保英搜。
  陈保英见丁晓骂得凶,他却慢条斯理地冷笑道:“凭什么?就凭你是个小贼!”边说边伸手往丁晓怀中搜索。他一探便探到了一封信,缓缓说道:“哦!一封信,这还不搜出你的凭据?”边说边把信抽出来。
  他把信抽出来一看,突然“咦!”了一声道:“爸爸,这上面写的是你的名字,你看,这小子不知代谁送信给你?”他把信递给太极陈,还待继续搜索。太极陈急把他止住道:“且慢,待我看了这封信再说,”
  太极陈边看信,边把眼睛瞟着丁晓,面色微露惊讶,看完后又递给他的哥哥陈永承看,笑道:“这小子果然是有点来历!”说罢突然走到丁晓跟前,将手在他“环跳穴”上一拍;丁晓顿感全身血脉流畅,酸麻若失,站了起来道:“你们又耍什么花招?”
  太极陈面色已很缓和,笑道:“小伙子,闯荡江湖,不能这样任性使气。你一点江湖禁忌都不懂,糊里糊涂就几乎吃了大亏,你有这封信为什么不早拿出来?上官瑾是你什么人?他怎会要你带信给我?”
  原来这封信正是上官瑾当日匆匆写好,赶着给丁晓的,丁晓漫不经意地在怀中一放,谁知今日却派了用场。
  上官瑾与太极陈并不很熟,可是上官瑾的师父司空照却是太极陈最钦佩的一位武林前辈(上官瑾岁数不大,班辈却高,算起来和太极陈是平辈)。而且在几十年前,太极陈初出道时,还得过司空照的不少帮忙。后来司空照以垂暮之年,收了上官瑾这位爱徒,暗中还托过好几位武林名宿照顾。太极陈深知上官瑾是司空照的衣钵传人,后来见了面又知他打穴功夫,江湖独步;两代交情,更加上英雄相重,因此太极陈怎样也得买上官瑾的面子。
  上官瑾这封信写的很恳切,首先说明了丁晓的来历,离家出走的经过,志趣抱负与乃父不同;再说丁晓求师的苦心,并代他说项。其中有几句令太极陈看了很是动心,那比句是:
  “红花绿叶,同出一支:百川汇流,始成大海;丁派陈派,同负重名,融会贯通,必放异彩。”意思是劝太极陈不要挟技自秘,说明武术若能彼此交流,则成就无可限量,何况同是一派的呢?这几句话很能打动太极陈的心。
  因此太极陈看完信后,立刻对了晓和好许多,殷殷问他和上官瑾的关系。
  丁晓见太极陈转为缓和,想来自己本来是诚心拜师的,这样硬挺硬冲,也有不是,这么一想,也就心平气和,据实答道:
  “上官瑾吗?是朱师叔朱红灯给我介绍的(丁晓习惯了称朱红灯为“师叔”,说出来忽又觉得不妥,于是又补了他的名字)。他对我很好,而且料到你们可能难为我,因此在我临行前特别给这封信给我。
  “可是我不愿因人成事,我以为弟子择名师,名师也择弟子,这是师徒两人之间的事,又何必要第三者代拉交情,套关系?我就是这么一副料子,你看我有资格做你的徒弟你就收,没有你就不收好了,何必管他什么上官瑾不上官瑾?”
  太极陈听得哈哈大笑,这少年好直爽,有什么就说什么,性格虽硬,但却似朴玉未雕,着实可爱。想了一想,就对他说。
  “你先跟保英、保明他们去安歇一宵,拜师的事明天再说。”
  丁晓连战保英、保明,又给太极陈拍了他麻软穴,虽然给解了过来,也是累得不堪,听了太极陈的活,不再客气,便自告退。他临走前还对吴方甫道了个歉,说道:
  “吴师父,大概我不能做你的弟子了,蒙你引见,多谢!多谢!”弄得吴方甫很不好意思,敷衍几句,也自告退。
  当晚太极陈两兄弟抵掌深谈,讨论该不该把家传绝技,授给丁晓。太极陈还有点顾虑,还委决不下。
  太极陈的哥哥陈永承却说:
  “据我看,上官瑾的话很有道理。我近年潜心掌技,一招一式的将我们陈家太极拳慢慢解析,觉得本门拳法可以变化之处尚多。但我限于天资功力,还未能摸索出变化之方,使本门拳法,有所增益。看了今夜丁晓的出手,有些手法变化,甚合我心。大抵丁派的较我们轻灵,我们较丁派沉稳,如互相截长补短,这岂不是两家都有益的事了?”
  “而且丁晓这个少年,人很直爽,我们教他,也叫他将丁派的拳法详细解析给我们看,他必不会藏奸。”
  太极陈想了又想,从利害方面看,对自己有益无损,从他人方面看,丁晓又是可信赖的。他想,做一代的武林名家易,做新拳术的创始者难。如果自己打破成规,传授丁晓,也从丁晓处,将丁派的拳法完全吸收,与自己的揉合。必然能使太极拳更趋完美,这是不朽之业,不应固步自封,何况收了丁晓为徒。日后见上官瑾时,也有交代。
  第二天,太极陈果然对丁晓直说,愿意收他为徒。也说了希望将两派拳术熔为一炉的话。这正是丁晓本意,当下大喜过望。马上拜师,
  拜过师后,太极陈忽然盘问起丁晓结织朱红灯的情形,似有什么事似的。
  丁晓把怎样结识朱红灯和上官瑾的经过详细地对太极陈说了,问道:
  “师父,我自离开他们后,就一点不知道他们的情形了,你问起上官先生的下落,可是有什么事要找他吗?”
  太极陈笑了一笑道:
  “正是要去找他,保明这次回来就是叫我去找他的。他失踪了!”
  “失踪?”丁晓不禁愕然,不知太极陈到底是开玩笑还是正经话,他怔了一会,问太极陈道:
  “怎么这样大的一个人会失踪?哦,我猜着了:也许他浪游江湖,懒得和朋友通音讯吧?”
  太极陈正容说道。
  “不是这样。他和我本来就少通音讯,以前他仗着一柄扇子闯荡江湖,谁管得着他?可是这次不同,他真的失踪了,不止令许多江湖朋友吃惊,连朱红灯也给吓坏了,所以才要保明回来叫我。保明,这事情你对师弟说吧。”
  原来陈保明也是义和团中人。以前朱红灯曾拉过太极陈兄弟出山,太极陈兄弟也都像姜翼贤一样,虽然同情义和团,却不愿冒大风浪。可是保明年少热情,却自动求去,太极陈兄弟商议过后,也就让保明去了。
  丁晓听得陈保明是义和团后,忽然如有所悟,问道:
  “怪不得那次你在古松岗上给人包围时,我出手援助,你也怀疑起来。敢情你因为是义和团的人,所以特别小心。”
  保明笑道:“正是这样。你不知道清廷是如何对我们处心积虑,欲得而甘心。他们什么阴谋诡计都使得出,软硬兼施,拉、吓、拆、骗,什么手段都有。我们不处处小心那还行吗?”丁晓听了,这才知道秘密团体中的人,警惕性特别要高的道理,对陈保明的不满与误会,也就释然冰消了。
  当下太极陈笑道:
  “你们又把话题拉远了,这些话留待以后再说吧,你还是先说上官瑾的事。”
  陈保明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于是简略地将上官瑰“失踪”的事说给丁晓知道。
  原来上官瑾上次从山东赶到河北安干,在赭石岗头,助了朱红灯一臂之力,救出丁晓,就是有要事而来的。丁晓当时也曾听他们谈过一两句,神情很是紧张,他没敢凑过去听(见第三回〕。
  当时义和团的大本营在山东。山东除了义和国外,还有一个大刀会也很有势力,而且成立在义和团之前。大刀会也是跟清廷作对的,只是没有像义和团一样,提得出一定的主张,它只是广个势力较大的一般的秘密会社。
  义和团崛起后,对大刀会是极力联络的,可是初时义和团未盛时,大刀会看它不起、兴盛后,大刀会的主持人,却又有所妒忌,发生了磨擦,这其问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当时大刀会的主持人是王子铭,一柄单刀,曾得山西霍家的真传,也算得是一条好汉。虽然刚愎自用,却是直肠汉子。大刀会与清廷作对,也与当时外国教会作对,被清廷称为“刀痞”及“会匪”(八国联军入北京前,各公使曾要求清廷取消义和团及大刀会,将大刀会与义和团并列,足见西方列强对这个群众组织的忌惮),说起来和义和团的宗旨很是相同,只是王子铭到底只是秘密会社的首领,还脱不了霸占“地盘”,抢夺“徒弟”的习气。当时所有的秘密会社都是如此,也怪不了他。
  大刀会在山东江北一带,势力极大。到义和团兴起后,不免因为势力范围的问题发生磨擦;而且参加义和团的人越来越多,大刀会“会友”的发展,也就不免受阻。王子铭眼光魄力都不如朱红灯,他认识不到义和团的发展对他是间接帮助,——牵制了清廷的注意,分散了清廷的力量。他只是从小处着眼,看到的只是大刀会的利益,因此就不免常常生气。朱红灯虽然识得大体,处处忍让,而且想进一步和他合作,却又因连年奔走,且又缺乏时机,所以虽有此心,却还未及实行。
  也是合当有事,在朱红灯离开山东到河北保定去找姜翼贤的期间,山东昌邑县的义和团总舵杜赶驴(他是赶驴出身,别人叫惯了,他就以赴驴做名字),突然被大刀会捉去。原来昌邑县算是大刀会的范围,杜赶驴在那里发展义和团,事先没有取得王子铭的谅解,王子铭竟连通知也不通知,就在月黑风高之夜,突然带了几把好手,悄无声地把他擒去。按说王子铭久历江湖,就是捉人,也该“先礼后兵”,或者先责难义和团在山东的总舵交人,不交时才能决裂的。但王子铭却受了别人挑拨,竟不顾利害就先动手,这挑拨的人,利用了王子铭的性格和大刀会与义和团的矛盾,放了这着毒招,处心积虑。险恶之极。这挑拨者是什么人物,以后再表。
  且说王子铭这个违背江湖规矩,事出非常的举动,顿时吓坏了山东的代总舵李来中,他不知该如何应付。一时又想与大刀会全面决裂,一时又想找人做和事佬,找王子铭谈判。举棋不定,仿惶无计。幸得副舵张德成比较持重,这才决定了请上官瑾马上去通知朱红灯,要朱红灯回来处理。照上官瑾的脾气,还想单身去探望王子铭的老巢,先把杜赶驴救出来再说,幸得张德成极为压住,劝服了上官瑾,这才不致将事情更扩大。
  上官瑾在安平见朱红灯后,朱红灯详听经过,皱了眉头,说道:
  “还是张德成懂得我的意思,这事情万不能闹大。”他沉思半晌,忽又拍案而起道:
  “这里面还有古怪,王子铭虽然刚愎,但还不至于这样鲁莽,其中必然还有人在。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解决义和团与大刀会的纠纷,将两个团体,合而为一!’
  但朱红灯却不能马上动身回山东,因为河北河南的义和团组织,正在发展,根本大计,还需他的等划,他沉思半晌,缓缓地对上官瑾道:
  “你先替我回去见王子铭吧,记着要和他好好商量,不能动人,这不是一刀一枪的事情,你先得道歉,对他表示尊重,然后晓以大义,化干戈为玉帛,态度不能示弱。也不能动强。”
  “这事情也许还不是你去可了,不过他既然捉了咱们的人,自然要急着等咱们的表示。你先回去‘稳’住他们,免得他们以为咱们不理他们,对他们轻视,或者以为咱们畏怯,更恃势胡来。我在这里料理完毕,最多不过半月,必定赶回。”
  上官瑾笑道:“哎!这样麻烦,俺可不干!”
  朱红灯大笑道:“俗语说得好,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秀才讲道理是最拿手的,偏偏你这个秀才却怕说理。你放心,难道你还怕他们动粗?”
  当下朱红灯再具体交代他一些做法,就这样由上官瑾先回到山东应付。朱红灯未尝不知道上官瑾有狂生习气,但上官瑾总要比李来中、张德成等高明许多,而且辈份很高,虽然不在义和团中担任什么实际的重要职务,可是江湖上人人都知道他与义和团的关系非比寻常。叫他去应付王子铭,一来可以借重他的声望,二来对外来说。他要比李来中等,更适宜代表朱红灯(他与朱红灯是平等的身份,而李来中等则是朱红灯的部下。当时江猢中人是很讲究这些身份的)。
  朱红灯心想,派上官瑾去,纵使事情不能解决,最少也不会恶化。不料事出意外,上官瑾去后不到十天,山东方面已快马飞报,传来了惊人消息,说上官瑾单骑“拜山”(到对方大营会见领袖人物,称为拜山),竟然一去不回,音讯杳然,生死难恻。山东道上,传说纷纷,有的说上官瑾已被打死,有的说上官瑾受了扣留。而王子铭方面却不声不响,只来了一封信给山东义和团总部,说是:“不愿以上官瑾为商谈对手。”至于上官瑾的下落,却一字不提。
  任是朱红灯不论怎样曾经风浪,豪气千丈,听了这消息,也不能不自惊心。事情愈来愈糟,乱子越闹越大,朱红灯再不能按原来计划处理了。他考虑再三,深恐这事情连自己去也未必能顺利了结。他突延迟归程,急派人延请附近几省有交情的武林名稻,准备摸清王子铭的“海底”,软硬兼施,谋定后动。
  陈保朋那时正是在古松岗别过丁晓之后,来到安平谒见朱红灯。他席未暇暖,立刻就被朱红灯差遣他赶回河南请太极陈兄弟出山,相助一臂之力。
  书接前文,陈保明将上官瑾“失踪”经过,和自己回来的任务详细说后,丁晓震骇异常,问太极陈道:
  “师父,那你去下去呢?上官先生这样的功大,谅不至遭受意外吧?”
  丁晓带着期望的神情,望着太极陈,神情显得很是焦急。
  太极陈笑了一笑道:
  “你这么个急法?如果我也像你这么着急,你今天就见不了我。保明回来,我本想马上去的,后来想了一想:以上官先生的本领,还遭遇意外,就算我赶去,也未必有济于事。因此,我又约了最近到河南访友的两湖名武师韩季龙,多一个帮手,总好一点。他已经答应,过两天就会赶到怀庆相候,与我同行。”
  丁晓又眨着眼睛,怀疑问道:“那不会太迟吗?”
  太极陈摇摇头道:
  “不迟,你仔细‘琢磨’就晓得了。上官瑾这次的意外。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遭遇不幸,已不在人间。如果这样,早赶去也回天乏术。这是最坏的情形,以上官瑾的武功,纵遇意外,也不至此:一种是已经出险,但为了其他原因,尚不愿露面。如果这样,做朋友的赶去救援,也不差在几日迟早;一种是已被王子铭扣留。如果这样,王子铭一定不敢在与义和团尚未正式接触前,就横加毒手。杜赶驴也只是被俘受禁而已,何况上官瑾。王子铭是江湖上叫得开字号的人物,他就算有胆树强仇,挫高手,想更显名声人也不敢犯公愤,下毒招,杀大名鼎鼎的上官瑾。朱红灯也是料到这种情形,所以才放心邀好手前去的。”
  丁晓又上前请道:“弟子也有意思随师父去见识见识,师父可愿携带吗?”
  太极陈瞅了丁晓一眼道:“你不能去:你去也没有什么用。这次去的几个人都是武林名宿,江湖前辈,不是恃人多仗势众的。你放心留在我这里,跟你的师伯先练习本门手法。”丁晓听了很不好意思。
  过了几天太极陈果然和陈保明赶去会见韩季龙,作伴应朱红灯之约去了。丁晓自留在陈家学技不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里且补叙上官瑾当日单骑拜山,遭遇意外的事:
  话说当日上官瑾听了朱红灯的吩咐,独自瑞返山东,先见了李来中、张德成等大头目,转达了朱红灯的意思后,就具了朱红灯和自己两人联名的大名帖,独自上鲁北的星子山,往王子铭的大寨处拜山。
  星子山形势险峻,旷林岗坡,形如环带,谷外辟为山田,筑有村舍:谷内峰峦起伏,建有营寨。上官瑾艺高胆大,他竟趁着绝早时分,朝阳未出,晓露未干之际,就来到了星子岩前。他竟不找人通报,便往里闯。他展开了登萍渡水之能,在茂密丛林,搓峨乱石之间轻驰疾掠,虽然在旷林岗坡中,不时地发现卫哨,发现埋伏,然而他身形迅如飘风,人又机智,一见人影,即行趋避,竟给他连闯了十几道关,悄无声色地走到了王子铭的大寨面前。那些途中的卫哨,偶尔有几个服力好的,也只是见到一条灰白影子,一瞥即逝,疑鬼疑神疑眼花,也不敢鸣号示警。
  其时旭日方升,晓风扑面,只有十数名巡逻兵各处察看。上官瑾穿着苏绸长衫,摇着描金扇子,大摇大摆地走来。那两个在大寨门前站岗的逻卒,看到他这副怪样子,不觉“咦”了一声道:“你是什么人,大清早来到这里?”他们怔怔地望着上官瑾,给骇得呆了。季节已是秋凉,山林高处,晓寒沁人,而上官瑾却绸带飘飘,还摇着扇子。
  上官瑾给他一喝,笑嘻嘻地立定下来,将扇子一指,慢声答道:“我是教书先生,你们的总舵主请我来给他的孩子开蒙的。”
  那逻兵将信将疑,扯着他的同伴道:“喂,老二,你比我多在内寨走动,咱们总舵主是不是有孩子要开蒙?”
  他的同伴想了半晌,应道:“我只知道咱们总舵主有两个孩子,大的已二十多岁,不在这儿,小的约摸有十二、三岁了,难道现在还开蒙?”
  上官瑾又哼了一声道:“十二、三岁开蒙,有何奇哉?他太蠢也,你知之乎?”上官瑾摇头摆脑,之乎者也,乱扯一通,果然像个三家村的学究。
  还是那个叫老二的机灵一点,他瞅了上官瑾一眼,忽然问道:
  “你既然是总舵主请来教书的、可有什么凭证吗?据俺所知,外人到此,不是有头日带领,就得有令箭为凭。再不然,就是请来的贵宾的话,也还得有寨主的大红帖子。你有哪样,拿来看看。”
  上官瑾将扇子摇了一摇,笑笑说道:“凭证乎?天黄黄,地黄黄,碰着胡虏一扫光!”
  那两个逻兵一怔:“哦,你晓得我们今天的口令。”
  上官瑾道:“你瞧,我不骗你吧,你们的总舵主昨天派人来请我时,就把今天的口令告诉我了。我既然晓得口令,当然就不必头目带领和其他凭证了。”
  那两个逻兵果然相信。大寨也常有江湖上奇人异士来访,上官瑾虽然比他们所见过的人都怪,但他既能说出口令,他们也不敢怠慢,果然给上官瑾进去通报。
  看官,你道上官瑾怎会知道口令,原来他在途中听见巡逻远远互相喝问(清晨看不清楚,碰到自己人也会问口令的),他就全记下来了,顺便拿来开了个大玩笑,把那两个逻兵哄得服服帖帖。他却不料自己徒逞一时之快,非但害了那两个逻兵每人受二十军棍,而且把王子铭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梁。因为上官瑾直闯到他的寨前,还能指派他的逻兵进去通报,如入无人之境,这不但是“扫”了王子铭的面子,而且是蔑视大刀会的尊严,因此王子铭后来才放纵部下对他痛下毒手,这是后话。
  话说上官瑾把那个逻兵哄进去后,心里直笑。等了半晌,葛然间大寨里人声嘈杂,金鼓齐鸣,大门倏地打开,门开处,一条大汉如飞跑出,打了一个千,朗然发话:“我们总舵主叫我请问上官瑾先生,朱红灯本人来了没有?”
  原来王子铭一听逻兵报告,说有这么一个“教书先生”之后,他一皱眉头,问清形貌,啪地一个巴掌把逻兵打跌,唤人绑出去打了二十军棍:大怒道:“铁面书生竟敢小觑我王子铭,小觑我大刀会。”当下就想发作。但别人直闯寨前,虽是不恭,他没有受到拦截,却是自己这边的人不济,如果马上因此和他动手,未免显俱小气。王子铭如此一想,只好强忍,眉头一皱,另有布置。先叫人如此这般的问上官瑾。
  上官瑾见寨门开处,王子铭并不亲自出迎,已自不快。再听来人刺刺地问他“朱红灯来了没有”更是有气。他想:王子铭既知道我上官瑾来此,却要问朱红灯,分明是明知故问,看不起人。
  上官瑾横目斜视,哈哈一笑道:“我们义和团不是朱红灯一个人的事,是义和团大伙的事;费心你面复舵主。我既然替朱红灯来,天大的事,也能替他接住!”
  那大汉听罢,鼻孔里发出鄙屑之声:“哦!原来朱红灯还不肯出头,叫你顶缸来了。请你拿拜贴来,我代你传报,至于接不接见,是我们总舵主的事。”
  上官瑾几曾受过人这般小视,若不是来时朱红灯一再叮嘱他要谨慎从事,几乎马上就想发作,他为了要见王子铭商谈,也只好强忍着闷气,将拜帖拿出,递过去大声说道:“我要会见的是王总舵主,不是阁下。谁不出头,谁来顶缸,还轮不到你说话。你这些话如果是你的意思,那等我会见你们舵主后,再和你算帐。如果是你们舵主的意思,那我就马上回去。”说看,说着,已凑上来。将扇子一指,直迫那汉子面前。
  那番话原是王子铭教那汉子讲的,他何尝不知道铁面书生心狠手辣,威震江湖,说时原就是色厉内荏,给他一指,更是当堂吓得退后两步,拿了拜贴,就往里面跑,说道:“我这不是给你通报了,敢发脾气当我们总舵主的面发,我算你是好汉。”
  又待片刻,大寨里已有十余个人列队出来,为首的仍然不是王子铭,而是一个头目模样的人,他抱拳大喝一声:“请进!”上官瑾便应声迈步直入。这十多个人夹在他的西边,大寨两旁甬道,更是刀枪如林,剑戟齐举,还有弓箭卡子,弓箭手控弦欲射。上官瑾羽扇轻摇,左顾右盼,神色傲然,全不把这些刀枪剑戟放在心上!
  当下宾主相偕,进了议事大厅,厅房十分宽大,却只寥寥落落地坐了十数个人,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身体瘦矮,留有短须的老叟,持着一根龙头拐杖,频频敲地,气派很傲。
  上官瑾游目四顾,不见王子铭在座,不禁大声问道:“王总舵主呢?我特地登门领教,既到贵寨,总得面聆王当家的吩咐。”
  那矮瘦老人哈哈大笑,将杖一指旁边虚席以待的客位,道声:“请!请坐下再说。”他大模大样地坐着不动,竟不起立相让。
  上官瑾忍看了气,也大刺刺地摇着扇子,连正眼也不瞧他,径自就到客位和他挨肩坐下,这才转过面来,再大声问道:“你们当家的到底到哪里去了?”
  那矮瘦老人阴恻恻地一声冷笑:“你要见王总舵主,他在这里,可是没空见你,大刀会中的事情也不是王子铭一个人的事;我既然能替他坐这个主位,天大的事情,自然也由我接着!朋友,你有什么事情赶快说。”
  这番话正是抄上官瑾刚才的说话——王子铭派人问上官瑾,朱红灯为什么不来时,他曾表示什么事一肩挑起。现在这个矮瘦老人竟完全套用他的话来还击他,针锋相对,毫不留情。
  上官瑾给他的话顶住,竟驳不回去,但他平生闯荡江湖,见尽三山五岳好汉,几曾受过这个气?当下不加考虑,立刻还言道:
  “失敬,失敬!还未请教你跟王当家的是怎么个称呼,
  “在下这次既替朱总舵到场,来会你们的当家。我和他的交情、辈份,武林中人谅还清楚。你既然替王子铭出场,自然交情、辈份,不会比我和朱红灯的疏。只是我自惭见闻浅陋,竟不识阁下的尊姓大名!”
  上官瑾这话,暗含着瞧不起矮瘦老人,讥他是无名小卒,而巨怀疑他在大刀会的地位。这含意矮瘦老人如何听不出:他却满不介意,又是一阵狂笑,将龙头拐杖重重顿地道:
  “你这位铁面书生,果然名不虚传,不止‘铁面’,而且‘铁口’。听说你手底下很硬,这我未见过,但你嘴头子也居然有刺,这倒领教了,佩服!佩服!但你这番话可就是无的放矢,‘乱冒热气’(相当于广东话的‘懒沙尘’)了!”他面色顿转,厉声说道:“我和王当家的是怎么个称呼,跟局外人无关,你也没有打听的必要。至于我的姓名自然没你铁面书生的来得响亮,但这跟今天之会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是王当家底下的一个无名小卒,但今天既然坐此位,就有权代表大刀会来接待你。你今年几岁了?小老头儿总长你几年吧?就凭这点岁数,我也见过许多浪得虚名的狗熊!”
  矮瘦者人的话,越来越尖酸刻薄,上官瑾的狂气竟给他碰了回去。他遇着了辛辣的对手了。
  上官瑾年纪不大,班辈却高,又仗着一身好武艺,闯荡江湖,从未失手。正因他未碰过钉子,所以本来已有些狂生习气,就越来越狂,说话之间,自失斟酌。这香碰着了一个老辣的江湖人物,给他反问过来,咄咄迫人,十分尖刻。上官瑾倒一时想不出办法,嘴头上先输了一招。
  上官瑾登时翻眼冷笑道:“在下忝列武林,原无惊人技业,但为朋友,为道义,倒也不惜两肋插刀!我们的朱总舵主和你们的王总舵主虽非深交,也是一条线上的朋友,反胡虏,抗洋人,宗旨原就一样。不值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弄得两家不和。”
  “今日我既替朱红灯来,向大刀会的王总舵主付教,而你也一口替你们当家的担承,那我们不必绕弯路,斗嘴头,干脆把要说的都摊出来。”
  那矮瘦老人不待上官瑾说完,就截着道:“那你就划出道来吧,文的,武的,我们都准备奉陪。”
  上官瑾瞪了他一眼,应声接道:
  “我请你们将我们昌邑的舵主杜赶驴兄弟交我带回!我来此不是逞能,不想比武。你老兄如有意赐教,待这件事情揭过后,随便你指定地点,哟好日期,我上官瑾一准奉陪!”
  那矮瘦老人又阴恻恻地冷笑道:
  “你说得好轻松,你可知道江湖道有江湖道的规矩,绿林道也有绿林道的道理。大刀会早就在昌邑安窑立柜。你们的杜舵主强在这里扒立舵(在别人势力范围里抢夺地盘,设厂招徒,称为‘开扒立舵’),就难怪我们的当家将他扣留,莫说你来,就是朱红灯来,我们也不能轻易交出。”
  上官瑾纵声笑道:
  “什么江湖道绿林道?我们就从不曾把大刀会看成普通的绿林。怎你倒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要为汉族争光,为百姓吐气,可不是吃黑饭,抢地盘!我们就把昌邑县让给你们也没问题,你们可不能在这些小事情上制造嫌隙,为亲者痛,仇者快!”
  上官瑾虽然疏狂,这番话说出。大刀会在席上的许多头目,却群相动容!那矮瘦老人急急环眼一扫,嘻嘻地冷笑道:
  “你上官瑾,有志气,是英雄,说得漂亮!你既口口声声要为大局着想,那我也就干脆划出道来,你若依得,我便马上释放你们的兄弟。”
  上官瑾道:“愿闻其详。”
  那矮瘦老人睨了上官瑾一眼,笑道:
  “我们的条件,你一点也不难做。你既代表朱红灯来,那就请你代表朱红灯在这里叩头赔罪!再转告朱红灯:义和团以后要受大刀会管束!”
  上官瑾听了,登时大怒,双眼一瞪,嘿嘿笑道:“不依又怎样?”
  那矮瘦老人冷然说道:
  “不仅也成,你老兄名震江猢,和朱红灯又有过命的交情(生死交情之意),我在下不知进退,有幸相见,总得领教阁下的功夫!”
  上官瑾倏地起立,将扇一指,厉声说道:“来!来!任你是虎穴龙潭,我上官瑾也得见个分晓,你们是想群殴还是想独斗?”
  那矮瘦老人以杖顿地,也缓缓起立,侧脸笑道:“一个萝卜一头蒜,我们难道还会欺负你单身外客?”
  上官瑾一听,这老人分明说出一对一的战法了,又顺势喝问:“既这样咱们手底判雌雄,我若是落败,便把义和团双手奉上,你若是落败又如何?”
  矮瘦老人道:“我若是落败,也把杜赶驴双手奉上。”
  上宫瑾哈哈一笑,迈步下场,说道:“一言为定,就这样领教吧。我使的兵器就是这柄扇子,你要不要挑选兵器?”
  那矮瘦老人也紧跟着说:“我使的兵器也就是这根拐杖,我教训孙子,用的是它,上阵对战,也用的是它,不值得另外挑选。”
  上官瑾这时已步至场心,倏地翻身,大声喝道:“休耍贫嘴,有本事请拿出来!”矮瘦老人刷的一个箭步,点头笑道:“恭敬不如从命。铁面书生,你留神接招!”“大鹏展翅”,拐杖呼挟劲风,便向上官瑾拦腰扫去。
  上官瑾也道个“好”字,霍地晃身上跳,龙头拐杖在他脚下一掠而过。他身子虽悬空,招数却不慢,描金扇子一指;“白虹贯日”猛的便点敌人的“华盖穴”.那矮瘦老人好不溜滑,他的功力,也已属非常,不待将杖抽回,只是随手一抖,那根拐杖竟然直弹起来,改下扫为上戮,“潜龙穿塔”,杖尖指向上官瑾的小腹“丹田穴”,杖身横截上官瑾的扇子。好个上官瑾,他竟在全天凭藉,飘然将落之际,脚尖照杖头一撑,疾如飞鸟地倒掠过矮瘦老人头顶。那老人急转过身躯,举杖横扫时,他已疾踏洪门,欺身抢进!
  但矮瘦老人,也非一般,上官瑾卖弄了一手绝顶轻功,他仍面不改容,依然沉着,展龙头杖,往下一沉,“平沙落雁”,斜拍脉门,正击双胚。上官瑾猛缩身形,左臂往下一撤,右脚外伸,陡然往后一滑,旋身盘打,描金扇竟点敌人的“肩井穴”。矮瘦老人“回身拗步”,猛地喝声“着!”龙头杖往上一抽顺势反展,疾如骇电,便照上官瑾面门劈来!
  矮瘦老人这招用得异常迅疾,且又险狠,满以为上官瑾逃不出拐下。谁知他快,上官瑾更快,刹那间扇骨的钢锋一闪,错步晃肩,腕子往里一合,锐风斜吹,竟把描金扇当成五行剑使。贴拐进招,截断敌人手腕,矮瘦老人龙头杖已封上去,急切间撤不回来,若用“颤棍外崩”(将棍一抖,反弹敌人兵刃)之法,上官瑾扇子甚轻,又未必受力。
  主客势易,攻守变换,矮瘦老人仗着几十年劝力,竟也走险招,不退不闪,反往前上步,用杖柄猛向上官瑾怀中扑进,疾点“期门穴”。这一回上官瑾以点穴兵器当刀剑用,而矮瘦老人却以长兵器当点穴镢,正是旗鼓相当,功力悉敌。上官瑾是点穴名家,识得厉害,急斜身侧步,走偏锋,避敌势,免得两败俱伤。而矮瘦老人也借势收报卜跃身斜窜,纵出一丈开外,救出了这手险招。
  两个一退一进,分而复合、各展兵刃,再度厮缠。大家都封闭谨严,不求幸胜。上官瑾的铁扇子点、打、敲、削,忽作五行剑,忽作点穴镢,舞弄得出神入化,扇头所指,全是对方三十六道大穴。而矮瘦老人的拐杖,盘、打、挑、扑、圈、抖、敲、撞,也是一招一式,毒辣异常。
  两人各展绝技,斗了半个时辰,还是未分胜负,议事堂前,一群头领,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倒吸凉气,两人心里也是各自嘀咕。矮瘦老人心想:上官瑾这小子果然得司空照真传,四十未到,功力却如此深厚。上官瑾也暗暗诧异:哪里钻出的这瘦老头?功夫既强,而且也懂得点穴。按说他有这样的功夫,又有这一大把年纪,江湖上早应有个传闻,为何自己却毫不知道。
  辗转攻拒,又拆了三五十招,上官瑾忽地一声长啸,把全身功夫展开,找穴尖,探穴道,铁扇子旋如飞燕掠波,施似神鹰扑兔,重敲轻点,越展越快,在呼呼的杖风中,盘旋进退,忽左忽右。矮瘦老人渐渐有点招架不住了。这时大刀会的一群头目,看得分明,听得真切。急亮兵刃,掏暗器,准备教授。说时迟,那时快。忽听得上官瑾大喝一声“着”!矮瘦老人身形疾闪,脚步跄踉。就在这一刹那,众头目暗器纷纷出手。
  上官瑾也好似早料到众人偷袭,他的铁扇子来点中矮瘦老人穴道,扇骨的钢锋却把敌人右腕撕了一道口子,他才一得手,便刷地一掠数丈,翩如巨鹰,从好几个头目的头上越过,暗器纷纷打空。他就趁这个当口,左手一撕,把自己的苏绸长衫撕下,在外一摸,疾如闪电地将门外两个看守点了穴道,在门外的人惊慌失措之中,飞身上屋便逃。屋下面冷箭纷纷射上,他竟长衫展开,运转如风,冷箭给长衫一碰,竟纷纷落地。这一手名叫“铁布衫”,若非内家功夫,到炉火纯青之境,万万不能。
  数起数落,上官瑾已扑出寨外,矮瘦老人也已紧紧追来。
  上官瑾展开“八步赶蝉”的师门轻功,专朝无路可通、丛莽密菁的山峰上跑,他在荆棘蔓草之中,竟是如鱼游水,不用沾着实地,已可疾凉轻驰,不需多时,已过了一处处层密起伏的山头。那矮瘦老人,虽也是第一流的功夫,却总是给他丢在五七丈后。
  上官瑾回首大喝道:“贼子,止步,你输了招,不覆行诺言,还敢加害?若再追来,我可要对你不客气了。”
  那矮瘦老人闻言,突然引吭长啸,大呼:“三哥!把他截住!”啸声如潮,接连震荡林际,林鸟惊飞,然而却并没有发现人的影子。”
  上官瑾心想:你这“故布疑阵”的诡计,必瞒不了人。他趁矮瘦老人略一止步之际,更加紧脚程,三伏三起,直如弩箭前冲,霎那间已把矮瘦老人抛在身后,不见踪迹了。
  这时已穿入了星子岩险峻之处,处处峥嵘突兀,凹凸不平,上有高峰插天,下有不测深谷,山中又是林深草密,枝桠交插。其时虽已近午,旭日当空,金光万道,可是山林中仍阴沉沉的,阳光从树叶丛中筛下来,只见谈淡的日影。
  就在上官瑾扑入山口,穿入茂林之际,蓦地听得嘿嘿怪笑,如鸥鸟厉啼。猛回头时,一条灰白人影已如流星坠地,落到自己面前,身手迅疾,真无法形容。这人蒙面露睛,绝不打话,便下毒招。
  来人身手之快,令上官瑾也吃了一惊,他蓦见一条人影,扑到身上,急将长衫迎头一兜,右手铁扇子辨形认穴,疾点对方的“窍阴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长衫“嗤”的一声,裂为两半,掌风飒然,已按到身上。他疾地倒窜出去。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几点寒垦,已跟从飞到。避无可避,顿觉一阵麻痛,幸他神志尚清,预扣在左掌心,准备对付矮瘦老人的奇门暗器,也已出手。
  这时那蒙面客正怪笑扑来,可是身形迟滞,已显得大不如前,他才一落脚,尚未站稳,忽地也“哎哟”一声,摔在尘埃。
  原来蒙面客轻功,确比上官瑾略胜一筹,他伏在林中大树之上,骤出不意,凌空下击。上官瑾本不易防避、幸得上官瑾也应变机灵,疾展长衫向他猛兜。他眼神一乱,掌虽发出,自己也被铁扇子击着,虽仗着功夫深湛,避过“正点”,没有给点中穴道,但也同样感到软麻。他这凌空一击,本是先发掌,后发暗器的,所以上官瑾逃了一掌之危,却逃下了暗器之灾。而他也因被铁扇子敲着,轻功大减,同样也给上官瑾暗器打中。
  上官瑾平生对敌,一向不用暗器,这回还是第一次出手。他本来是准备应付矮瘦老人,谁知而今却在最紧要关头,仗这奇门暗器,打退了蒙面容。他的暗器称为梅花透骨钉,比梅花针略大,比普通的暗器却要小许多,专打人身穴道,这回连发三枝,竟有两枝命中敌人。
  上官瑾听得敌人“哎哟”之声与摔倒尘埃之声,心中大慰,正待挣扎起来,把那厮结果,谁知方一挣扎,竟觉满天星斗,头晕眼花,圭身无力。正在此时,猛又听得矮瘦老人在林外大声叫道:“三哥,可得手了吗?”声音自远而近,看看就将到来。
  上官瑾这时生死浑忘,仗着还有一些清醒,急提一口气,鼓着余力,在地下拼命一滚。直向下面百数丈的幽谷滚下,顿时间,只觉一阵奇痛攻心,人也就失了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上官瑾才悠悠醒转。神志初复,便觉一缕缕暗香袭人,很是舒畅。再一转动,更觉卧处温暖异常,自己竟然是卧在蜂帐之中,绵缛之上。
  上官瑾大为惊骇,揭开纱罗帐子,睁目四看,内见房内布置精雅,云石桌上,有炉香辟尘,鲜花吐艳,墙上挂有古琴,墙边还有梳妆镜子,玻璃窗格,掩映流辉,窗户两边,贴着一副对联:
  “潇洒送日月
  寂寞时时人”
  字体写得很清秀。上官瑾暗暗点头赞赏。心想:看来这竟像是什么小姐的香闺,这布置、这对联又在显出主人是个出尘脱俗的高士,如果是一个姑娘的话,这也一定是李清照、朱淑真一流的才女。
  疑幻疑真,莫非是梦?上官瑾正在惊疑,忽听门外环佩叮当,帘开处,只见一阵光艳迫人,走进来的,竟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妇,年龄虽近三十,明艳尚如少女!
  上官瑾用手指用力一咬,雪雪呼痛,这时才知竟不是梦境。那美妇已盈盈走近,笑着说道:“你已昏迷两天了,不要用力转动,再静养几天,就可走动。”说罢又展纤纤素手,在茶几上倒了一杯热茶,说道:“你喝杯君山的云雾茶吧,可以帮助你恢复精神!”
  上官瑾接过茶呷了两口,连道谢也忘记了,只怔怔地问道:“你是什么人?这个对联是你写的?”
  美妇人嫣然一笑,微现梨涡,说道:“先生真不愧是个读书人,怎的一醒来,就要和我谈论对联?是我写的,可又有什么奇怪?”
  上官瑾给她反问,愣呵呵的答不出话来,又听得那美夫人说道:“自从我的丈夫死后,我的心境就是如此的了,……”她还未说完,上官瑾就接着道:“哦,原来你还有过丈夫……”美夫人突的噗味一笑,上官瑾猛觉自己失言,不禁羞得满脸通红……
  欲知这美夫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目 录】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