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阅读答案 >> 记叙文阅读 >> 正文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校长的耳朵》阅读训练及答案

    【目 录】   

设计:李艳丽

最近,在重庆北碚一所小学听课时遇到一件事。教室上方挂了“科学探究式教学实验课”的大红横幅,那节课讨论小学科学课本上一道思考题: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哪个先迎来黎明?

  孩子们转动地球仪,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两三通发言之后,一个穿灰夹克的孩子举手说了一段有些含混的话:“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是先迎来黎明的。(地球)每转到一边的时候,另外一边就不是(向着)太阳了,而另外一边转过来它又变成向着太阳了。它又成了第一个。又转一回后,反方向那边又迎来了。最开始它是第一次,这回也是第一次。每一个都最先迎来黎明。”

  这孩子说得很快,跟绕口令似的。他的“绕口令”没有得到老师的任何回应。他刚说完老师就叫了另一个学生回答。

  当然,多数学生的答案一致而正确:北京先迎来黎明。

  后来老师把讨论扩展为北京和纽约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学生们忽然开始举棋不定了,有的答了北京,又改为纽约;有的答了纽约,又改为北京……

  使我感动的事发生在教师们的评课活动中。在同事们称赞和提建议后,上课的老师自评说,学生基本懂了,但也还是有个别糊涂的学生,比如说“每一个都最先迎来黎明”的那个。

  校长就是在这时接话的。

  “这个孩子已经超越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他的发言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发言。他的发言正好可以解释后来同学们在北京和纽约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迎来黎明的先后,是受本初子午线这条假定线规定的——而这个孩子对此还并不知情。他感觉既然没有一条统一的起跑线或终点线,凭什么说谁先谁后呢?他在想象中升到宇宙上空,分明看到这个旋转的小篮球上每一处都有自己最先迎来黎明的时间。他已经站在空间(太空)看问题了。”

听课的校长注意到孩子心里这个小小的波动,理解了孩子为何明知老师在上示范课,明知有一帮子人在听课,明知大家在谈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关的问题,却偏偏不合时宜地出来宣称迎接黎明不分早晚,跟教科书抬杠,在全班合唱中发一个不和谐音。

那一瞬间我有给他鼓掌的冲动!他旗帜鲜明地把一个老师没有理会的发言、一个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地球自转是由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脱离的发言直接判定为“这节课最精彩的发言”,好像拨开水藻,露出了一眼小活泉。

40岁的校长对这位上示范课的教师叮嘱道:“听孩子们说话,是你要学的。”

我如果是那位女教师,一定要赶快把校长的评价告诉这个孩子,也告诉所有的学生。焉知我的学生中那些善于科学想象的种子不会因为这一瓢甘霖破土生根,长成能做科学栋梁的“好大一棵树”?  

  我仿佛又坐在当年科学教育的课堂上。

  我的导师组长戴维,一位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犹太裔教授,美国科学教育的重量级人物,正举起一根手指,笑眯眯地、第一万零一次地重复他最心爱的名言——

“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

(摘自2012727日《文汇报》,文/唐小为 

  1.文章叙述了               两个不同时段发生的事,连接两个不同时段的过渡句是               。写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目前基础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关注。

     2.那个穿灰夹克的孩子说的话确实         ,跟绕口令似的。但细读他说的话,可以看出他说的话中最核心的信息是               。对这个孩子的发言,讲课老师的评价是          ,校长的评价是            

     3.文章开头提到的教室上方悬挂“科学探究式教学实验课”的大红横幅不是闲笔,写教室里这个布置的意图是                                        

4.类似文章中叙述的情景在我们的课堂上不是个别现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是什么?假如你是那个在课堂上发言的孩子,听了校长的话会有怎样的想法?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从表达方法上说,这个句子属于        

6.文章最后用      描写、     描写和     描写刻画了戴维教授,以他“第一万零一次地重复”的那句话结束全文,其作用是                                    

7.文章以“校长的耳朵”为题好不好?如果你认为不好,请另拟一个标题。

                                                                    

 【《校长的耳朵》阅读训练】1.听课  评课  使我感动的事发生在教师们的评课活动中  2.有些含混   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是先迎来黎明的  糊涂  最精彩的发言3.体现课程改革的目的,强调上课要“科学探究”。 以此比照上示范课的的老师行为对“探究”的忽略。4.略  5.反问  比喻   议论  6.外貌、动作、语言  印证校长说的“听孩子们说话,是你要学的。”  点明题旨。 7.略

    【目 录】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