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中外名人 >> 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 >> 正文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第175节:投资之神(3)

    【目 录】   

永远不败的人

巴菲特在股市辉煌的时候选择隐退,但在股市低落的时候又重拳出击。70年代初,美国股市一片萧条。巴菲特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了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他从1973年开始悄悄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这使报纸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坐卧不安,不知是哪个人购买了如此多的股票。第二年,凯瑟琳终于见到了这个名叫巴菲特的陌生人,她请巴菲特手下留情,不要再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答应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从《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得到一个位子,还和凯瑟琳成了好搭档。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0%。10年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亿美元。

1988年,巴菲特又认准了“可口可乐”,他开始购买这个著名品牌的股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可口可乐的股票高估了,但巴菲特充满自信,他以市场前期最高价75%的价格买下它,在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后的3年里,它的每股收入涨了64%,股价上涨3倍。他又赢了!

90年代,是伯克希尔公司大举收购迅速扩张的年代。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在1997年至1999年里,伯克希尔公司出资273亿美元,并购了7间企业,涉及行业包括航空、快餐和家居装饰,其中1999年并购通用电器公司属下的再保险公司,动用资金达220亿美元,是巴菲特并购企业以来最大的一笔买卖。

巴菲特对两类股票不感兴趣,一类是公用事业股,理由是利润固定的行业从来不在他的投资范围之内。另一类是高科技公司股票。“我自己对这类公司捉摸不透。如果我不懂,我就不投资。”他解释道。

当众人都对高科技公司趋之若鹜时,巴菲特近乎偏执狂的理念开始为一部分人所诟病,特别是伯克希尔1999年的投资创最坏纪录的时候。面对压力,巴菲特仍然坚持其保守的价值观。

2004年4月的时候,所有对巴菲特的批评都急忙收场。这个月,美国股市大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近30%,而巴菲特在这个月中赚了5.7亿美元。

40多年来,无论经济繁荣与否,巴菲特持有的股票总体表现是出色的,它的平均收益率达到28.6%,从未出现过年度亏损。即使是在前几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全球时,巴菲特仍然以其稳健的风格,成为全球投资者竞相仿效的楷模。

在美国人眼中,巴菲特成了一个活财神,一个神话。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就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资本的年平均盈利率在近30年来为24%,它的股票是全球最贵  

的。

这个仅次于世界首富的人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只把钱看成是社会开给他的巨额支票。但他不挥霍。他曾经坦然地告诉朋友:“从巨额消费中,我不会得到什么快乐,享受本身并不是我对财富渴求的根本原因。对我而言,金钱只不过是一种证明,是我所喜爱的游戏的一个记分牌而已。”

他已对他的子女明确表示:“如果能从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走运。”此话并非戏言,他曾在妻子的劝导下给儿子豪伊买了个农场,而豪伊必须按期缴纳租金,否则立即收回。巴菲特解释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

80年代,另一位著名的投资基金天才彼得·林奇慕名拜访了巴菲特,他对巴菲特简陋的办公条件而震惊:一台老式的股票行情收录机,几帧泛黄的家庭照片,一座上了年数的旧钟,以及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案卷、财务报表和商业报刊。就是这些平凡无比的东西,陪伴他走向成功与辉煌。

成功秘诀

10岁起,便拥有的百万富翁梦想。

股市有风险,所以不允许失败。

永远记住上一条。

    【目 录】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