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说不能成立。卢舍那是报身佛,庄严神圣,唐高宗主持修造,面容为人间稀有无匹,追求的是日月般圣洁慈悲的理想化状态。工匠修造时,只能将平素所观察到的好形象作高度的综合、提炼,由具体的人变为抽象的人、个别的人变为集合的人,组合成一个模样。武则天虽以皇后身份捐钱赞助,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会允许她充当造像原型。她后来执政、称帝,依靠佛教徒制造理论依据,却无法利用卢舍那雕像为自己服务,因而只能以菩萨自居,接受佛的授记。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雕像,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卢舍那佛像的造型,已经摆脱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俨然是一个汉地男子的形象。他双耳垂肩,鼻梁高隆,慈眉善目,宽唇微翘,既显得庄严肃穆,凝重恬静,又不乏温柔敦厚,和蔼慈祥,在宗教的意蕴中隐隐流露出世俗化的倾向。这不禁引起人们对其造型依据作出种种猜测。近年来,一种认为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的说法广为流行。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龙门石窟艺术》一书中。作者宫大中先生六次提到,口气却不一样。141-142页有他建立说法的文字,其理由是:其一,"大像龛的创建,是由执掌国柄的大唐天后--武则天作后台的。"其二,《资治通鉴》卷204说: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武则天"以为类己"。因此,武则天的长相应是"宽宽的额头,胖胖的面颊","与大卢舍那佛的形象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其三,卢舍那意译作"光明遍照"。武则天称帝后,自制了一个"曌"(照)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是说自己"智慧的光芒普照四方"。"这样,大像龛的主题像画龙点睛一样,就更加鲜明了。"宫先生据此用推测的口吻提出:"可以说大卢舍那佛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写照,或者说就是武则天的模拟像。"但在其它几处,他的口气却十分肯定。140页说:"大卢舍那佛,又是美化了的武则天的形象化身。" 172-173页谈到卢舍那佛雕像以北,万佛洞南侧,有一个惠简洞。造像题记说:"大唐咸亨四年(673)十一月七日,西京法海寺僧惠简,奉为皇帝、皇后、太子、周王,敬造弥勒像一龛。……伏愿皇帝圣化无穷,殿下、诸王福延万代。"又由于惠简同时还参与修造卢舍那雕像,故而是"为武则天当女皇帝制造宗教神学预言的","惠简洞的主像弥勒和大卢舍那佛一样,……都是美化了的武则天的形象化身"。39页竟说雕造卢舍那佛像"是给武则天树碑立传的"。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乔修业主编《旅游美学》138页,在对宫先生的说法学舌之后,竟然径直称卢舍那雕像为"她",说:"她不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神灵,而是被高度美化了的至高无上的大唐帝国天后武则天的形象的化身。"这一说法在民间很有市场,加上旅游工作者的扩散,大有成为定论的架式。
其实,宫先生的说法大成问题。所谓武则天是创建大像龛的后台,仅仅因为卢舍那像雕造时期她是皇后,一度以自己的脂粉钱作为赞助。当时皇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有多大,是否能超越一切偶像之上,这项巨大工程耗资巨亿,捐一点点自己的化妆费用是否能买断雕像的造型所有权?此其一。其二,宫先生引《资治通鉴》卷204的说法,推断出武则天的长相是所谓"宽宽的额头,胖胖的面颊"。按,这段话完整的说法是:"[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己,宠爱特厚,常与密议天下事。"《旧唐书》卷183也说:"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可见武则天认为女儿像自己,是从女儿的才干立言的,不同于唐中宗、唐睿宗等几位窝窝囊囊的儿子。女儿的长相可能像母亲,也可能像父亲,或者谁都不像。我们假设宫先生的推断符合实际情况,但天下这种长相何其多,唐代三彩女俑和图画中的仕女,几乎全是这样,怎么就断定恰恰是武则天做了卢舍那的模特儿?其三,卢舍那名字的含义是"光明遍照",武则天给自己起名字所造的字,含义是"光芒普照",因而得出武则天是卢舍那的造型依据的结论,是否需要说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四,惠简造弥勒像,自称"伏愿皇帝圣化无穷,殿下、诸王福延万代",祝福对象是当时皇帝唐高宗、皇太子李弘、周王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以及其他诸王,唯独不提皇后,怎么就是"为武则天当女皇帝制造宗教神学预言"?怎么就成了这个弥勒像和那个卢舍那像"都是美化了的武则天的形象化身"?其五,供养人雕造佛像,是希望通过做佛事而得到佛教的佑护,还是自己就成了佛像,为自己树碑立传?
这些疑窦使人困惑,无论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过程,还是从唐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等方面,都找不到支持宫先生说法的因素。
关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本末,史籍缺如,只有唐玄宗开元十年(722)敕令镌刻的一块碑略有记载。这块碑题为《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原立于卢舍那佛座的东南侧。到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经过四百年的风雨剥蚀,碑文已漫漶难辨,遂由沈隐道于佛座北侧的束腰部复刊碑文,一直保存至今。碑文已收入《金石萃编》卷73。碑文有这样的记述:"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粤以咸亨(碑文作享)三年壬申之岁(672)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暕(即惠简)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機,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675)十二月卅日毕功(碑文作切)。调露元年己卯(679)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至二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佛非有上,法界为身,垂形化物,俯迹同人。……实赖我皇,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这里明确指出卢舍那佛组像的完成时间是上元二年年底。至于雕造开工时间,可作些推测。担任大使的司农寺卿韦機,本名韦弘機。《资治通鉴》卷202说:上元二年"夏四月庚辰,以司农少卿韦弘機为司农卿"。这么大的工程不可能在他当上司农卿的七八个月内完工,因为龙门的宾阳北洞和宾阳南洞规模比卢舍那佛组像小得多,唐代在北魏的基础上又施工十数年才完成。《旧唐书》卷185上《韦機传》说韦機"显庆中为檀州(治今北京市密云县)刺史"。契苾何力率唐军东讨高丽,到达檀州,滦河涨水,不能进军。韦機"供其资粮,数日不乏。何力全师还,以其事闻。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据《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可推测韦機开始担任司农少卿在龙朔元年(661),距卢舍那佛像完成有14年。如果韦機一开始便担任雕造佛像的大使,最早只能在当司农少卿阶段,或者雕造佛像开工更早,碑文以完工时的负责人身份来交代这件事。那么,雕造佛像开工时,武则天夺得皇后宝座只有几年,揽权刚刚起步,尽管《资治通鉴》卷200说自显庆四年(659)起便"政归中宫矣",但在名义上她还不可能凌驾在皇帝之上以享受第一等的尊荣。同时,碑文强调卢舍那佛像是由唐高宗主持雕造的,面部造型为人间"希有"、"无匹",追求的是日月般圣洁、慈悲的理想化状态。关于这种面部造型,在唐高宗之前,僧俗间皆已形成共识,形成模式。唐初欧阳询主编的大型类书《艺文类聚》卷77引北魏温子升《大觉寺碑》,说佛"颜如满月";唐初僧人法琳《辩正论》说佛的"妙质"是"日轮月彩之殊,非色妙色之容"。至于武则天,碑文只说她以皇后身份捐钱赞助,根本没有造型也依据她的意思。唐玄宗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亲孙子,敕令刻碑在卢舍那像完成近五十年后,碑文说法的原始性和权威性无可置疑。
唐代没有照相术,也没有武则天的"写真"传世。现在能见到的她的画像,是明朝刻本《历代圣贤像赞》中的一帧,把她画成一个如同唐人画中常见的那种贵妇人形象,面颊丰腴,凤眼上挑,樱桃小口比鼻子还窄,鼻梁和耳朵都是凡人的形状和比例,与卢舍那造型迥然不同。可见古人也未把卢舍那像看作是以武则天的原型雕造的,因而不依照卢舍那像来画武则天。
卢舍那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又译为毗卢遮那,本是一名异译,却被中国佛教界说成是两位佛。毗卢遮那又称为大日如来,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创立密宗,把大日如来奉为本宗的尊奉偶像。但密宗创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比卢舍那佛像的雕造晚四五十年,因而与雕像无瓜葛。这尊卢舍那佛是《华严经》中的佛,东晋译出的60卷《华严经》有了这一译名。雕像告成24年后,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僧人法藏等又译出80卷《华严经》,用了新的译名毗卢遮那。华严宗人解释说:卢舍那和毗卢遮那分别是音译的略称和全称,他是莲华(花)藏世界的教主,而莲华藏世界是所谓佛报身的净土,因而他是报身佛。佛教有三身佛的说法,指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即以这三种不同的身份传法。法身指先天具有的如来藏、真心、本觉,以此为成就佛身的"因"。报身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持佛教正道而证得"果报"之身。应身指佛为解救三界六道众生而变现出的天人鬼龙等等形象。因此,卢舍那是证得果报、圆满成就、庄严神圣的佛形象,造像者应该诚惶诚恐,虔诚有加,容不得半点亵渎情绪。
在唐高宗主持雕造卢舍那佛像时,华严宗还没有创立,因而依据的是晋译《华严经》中的提法。上述唐玄宗时碑文指出,领衔雕造卢舍那佛像的人,是长安实际寺善道禅师。善道很可能是净土宗领袖善导禅师,古代"导"字可由"道"字替代,如《庄子·刻意》把"导引"作"道引"。由一位禅师负责雕造卢舍那佛像,是有历史根据的。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南北佛教的风尚也不统一,大抵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实践。因此,北方提倡修持,要布置出佛教氛围,从事禅观静虑,故而修造石窟、雕造佛像,蔚然成风。刘禹锡对嵩洛地区重视禅观实践有所揭示,《刘禹锡集》卷4《唐故衡岳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说:"佛法在九州间,随其方而化。中夏之人汩于荣,破荣莫若妙觉,故言禅寂者皆宗嵩山。"关于雕造佛像所产生的教化后果,同书同卷《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指出:"存相好者,怖威神而迁善。"既然要使人们产生畏惧"威神"的效果,佛像的造型当然要"存相好"。所谓"相好",中国早期的佛教文献《牟子理惑论》说佛的长相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当然是异于常人的,因此,唐玄宗时碑文说:"相好希有,鸿颜无匹。"这只有追求理想化的形象才能奏效,即所谓"大慈大悲,如月如日"。日月是具体的,要化为佛像的造型,则是抽象的。雕造工匠化具体的抽象为抽象的具体,只能将平素所观察到的好形象作高度的综合、提炼,由具体的人变为抽象的人、个别的人变为集合的人,组合成一个模样。怎么可能设想,工匠们会按照武则天的模样来塑造卢舍那佛,一位男性帝王会允许自己的老婆充当佛像的原型?
当时的人也不曾给过武则天这么崇高的推许,即便是在唐高宗死后,她先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后以女皇帝的身份君临天下,依然有很多人对她表示不满。《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说:上元三年(676),即卢舍那佛像雕成的次年,唐高宗因病欲退位,让武后摄知国事,郝处俊反对,说:"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资治通鉴》卷203记载:垂拱二年(686),武则天已在洛阳临朝称制两年多,新丰县(今陕西临潼)因地壳运动,东南冒出一山,武则天下令将县名改为庆山县。有人上疏批评道:"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而山变为灾。……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不然,殃祸至矣。"至于《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的"史臣曰"把她说成"牝鸡司晨",即母鸡报晓,则显得更为不恭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歌颂她讨好她,顶多不过如《登科记考》卷3所载,称她为"圣母皇帝陛下",或以女娲和姬姓的周室为典,说她"掩娲后以称尊,迈姬任而莅政","母临黔首,子育苍生"云云,远未达到称她为佛的地步。她自己也不敢做如是想,从她后来在洛阳设立佛授记寺和接受臣僚所上"金轮圣神皇帝"尊号可以得知。
假如唐高宗确实是以武则天的形象来塑造卢舍那佛像的,那么,负责造像的僧人、官员、工匠应该知道底细,会作为小道消息透露出来;武则天更应该知道,难免要津津乐道,大作文章,为后来的执政、称帝制造舆论,铺平道路。然而她没有这样做,不是不愿,而是不能。为了避免女性身份对称帝投下的阴影,她依靠佛教徒做了许多手脚,却无法利用卢舍那佛像来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载初元年(690),佛教徒们伪撰了一部《大云经》奏上,为她改朝换代提供理论依据。这部《大云经》已经失传,但它所依据的十六国时期北凉昙无谶的译本《大方等无想大云经》,仍为我们了解情况提供了线索。该经卷4说:"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佛言天女,……以是因缘,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汝于尔时,实是菩萨,现受女身。"卷6又说:"是天女者,……为众生故,现受女身。""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中所有国土悉来奉承,无拒违者。女王自在,摧伏邪见。"此外,今存敦煌残卷《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解释伪撰《大云经》说:"今神皇(武则天)王南阎浮提一天下也","当今大臣及百姓等,尽忠赤者,即得子孙昌炽,……皆悉安乐。""如有背叛作逆者,纵使国家不诛,上天降罚并自灭。"到长寿二年(693),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又在洛阳译出《宝雨经》。传世的《佛说宝雨经》题为唐代达摩流支译,卷1说:东方月光天子乘彩云前来佛所,佛对他说:"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武则天的困境终于被解除。九是阳数,她选择载初元年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登基大典,体现了自己前世的男性身份,龙飞九五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了。她为自己的名字新创的那个字,表明自己合日月阴阳为一体。《全唐文》卷97载有她为法藏的新译本作的《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径直宣称自己当皇帝有来历,说:"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是所谓"《大云》之偈先彰","《宝雨》之文后及"。这里所说的"佛记",是佛授记的略称,指佛对发愿修行者授予未来成果作佛的预记。她于是在洛阳设立了佛授记寺。于此可见,她认定佛是自己的上司,自己今生还不是佛,来世才有可能因修持佛教获得正果而成为佛。
武则天在称帝的15年中,相继接受过群臣所上的四个尊号,即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慈氏、金轮都是佛家语。慈氏是弥勒的意译,佛教说他是位菩萨,从佛授记,将继承释迦牟尼佛而成为未来佛。佛教徒为武则天造舆论时,曾说她是弥勒菩萨下生,故用来做了尊号。佛教还认为菩萨应世,转化为转轮圣王,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分为金银铜铁四种质地,故而分别称为金轮圣王或银、铜、铁轮圣王。金轮圣王统治四天下,其他圣王依次统治三、二、一天下。武则天接受"金轮"尊号,即把自己等同于菩萨。在唐代,皇帝多如此。《全唐文》卷10载唐太宗《大兴善寺钟铭序》说:"皇帝道协金轮",也是以金轮圣王自居。当时僧人法琳曾说唐太宗子育恒品,就是观音菩萨。据《宋高僧传》卷11《恒政传》记载:唐文宗吃蛤蜊,掰开后"俄为菩萨形"。恒政解释道:"契经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也。"这还是说皇帝就是菩萨,因而观音相应地现菩萨身为皇帝演示佛法。唐文宗于是"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休"。佛教说法以为菩萨的地位低佛一等,但也达到了对人生和宇宙的究竟大彻大悟的程度,彻底解脱,摆脱了六道轮回,既能自觉自利,又能觉他利人。特别是观音菩萨,以游于娑婆世界普度众生为己任,能根据解救对象的不同身份和根机,示现33种应化形象,解救12种大难,因而给人以亲切感。而佛,虽然崇高完美,但既不可望又不可即,难以接近。因此,唐代崇拜菩萨蔚然成风。唐代的人们依然保持着谦虚的美德,缺乏自身成佛的信心。《全唐诗》卷274载独孤及《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即说自己"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卷322载权德舆《自扬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诗也说:"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人们崇奉佛教,只是希望得到佑护,因而多崇奉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佛教偶像,诸如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除病去疾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接引自己到净土享受清福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等。唐人写有很多赞铭题记,反映这种心态,如韩济《龙门敬善寺石龛阿弥陀佛观音大至二菩萨像铭》,梁肃《绣观世音菩萨像赞》,穆员《绣药师佛观世音菩萨赞》,等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武则天不可能脱离环境,卓然出群,僭越到当佛的地步,唐高宗何至于把她奉为卢舍那佛的造像依据!
总之,龙门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说是一种臆说,不能成立。
(原载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93年第11期,1997年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