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阳是李唐东都和武周神都,洛河横贯城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官府相继修建了天津桥、中桥和利涉桥。天津桥地处交通枢纽,与周围景物配合协调,风光优美,因而不仅平素车马行人川流不息,而且经常有人驻足眺望,盘游娱乐,甚至一些官方活动和政治事件也出现在这里。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中桥没有天津桥那么热闹,但也是送别、游玩和出现政治事件的场所。
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营建东京洛阳,选址于汉魏洛阳故城西边18里的地方。东京经一年而筑成,后来李唐又作为东都,武周作为神都,成为帝王们经常驻守的处所。这座宏伟美丽的都市构筑在洛河南北两边,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洛河上自西而东修建了天津桥、中桥和利涉桥,其中天津桥最为重要。
关于天津桥的情况,《大业杂记》、《元和郡县图志》、《唐两京城坊考》等典籍都有记载,参以其它文献,便可对它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北自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南到外郭城的定鼎门,有一条七里多长的大街,叫做定鼎街或天门街、天街,天津桥即在这条街中。天津桥临近端门,不仅都市南北两部分的来往主要依靠它来维系,而且还是抵达西京长安的必经之地。当时认为洛河横贯都城,有河汉(天河、银河)之象,天津桥便因而得名,定鼎街也便有了天津街的别称。天津桥是大业元年营建东京时开始修造的。最初,它是一座浮桥,由铁锁钩连大船而成,跨水长130步(一步为六尺,一尺合今0.296米)。这是我国关于铁链联结船只架成浮桥的首次记载。桥的南北两端,还修建了对称的四所重楼,为日月表胜之象。但这座浮桥耐用程度不够,大业十三年(617)曾被瓦岗军烧毁,遇到洛河涨水也会冲坏。唐朝建立后,不断加以改建。贞观十四年(640),官府组织石工累方石为脚,改建成为石础桥。永徽六年(655)、永淳元年(682)、神龙二年(706)、开元十八年(730),都有天津桥被冲坏的记载,见于《旧唐书》高宗、中宗和玄宗的本纪。洛河流经天津桥地带,为了加以疏通,曾开渠分作三股,因而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北边是黄道桥,南边是皇津桥。"皇津"的说法系依据《旧唐书·玄宗纪》、《唐会要》卷86《桥梁》条,而《唐两京城坊考》卷5及所附地图作"星津",《樊川诗集注》卷3注引《大业杂记》作"重津"。"皇"、"星"、"重"三字形似,未知孰是。开元二十年(732)四月,拆除皇津桥,与天津桥合为一桥。但天津桥没能因此而安然无恙,开元二十九年(741)又有了毁于洪水的记载,不过时坏时修罢了。
二
天津桥地处交通枢纽,与周围景物配合协调,风光优美,自然是热闹的处所,因而不仅平素车马行人川流不息,而且经常有人驻足眺望,盘游娱乐,甚至一些官方活动和政治事件也出现在这里。
天津桥的周围环境,唐人从不同角度做了描述。皇甫冉《送包佶赋得天津桥》诗说:"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姚合《过天津桥晴望》诗说:"闲立津桥上",看到"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张祜《洛中作》诗说:"尽日洛桥闲处看,秋风时节上阳宫。"李商隐《天津西望》诗说:"天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白居易《天津桥》诗说:"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说:"忆昔洛阳董槽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这些诗句描绘的是:天津桥横跨于穿城而过的洛河上,正西是东都苑,苑东洛河北岸有上阳宫。桥正北是皇城和宫城,殿阁巍峨,远对南面的嵩山,近映桥侧的清波。桥的东北,洛河分出一渠,设置斗门控制水流量,斗门旁修造了一个亭子,称为北斗亭或斗门亭。东边望去,是汉魏故城,曹植笔下的洛神凌波微步的地方。桥的旁边有窈娘堤。桥南还有董槽丘开的酒楼。
天津桥风光四季不同,朝暮有别,唐人每每举足翘首,吟咏不辍。春天在这里最为明媚动人。雍陶《天津桥望春》诗说:"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上引白居易诗,说到东望洛神徜徉的地方,曾有一弯新月冉冉升起;窈娘堤旁,烟波迷离。然后他又写道:"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春回大地,柔软的柳丝开始泛黄,在轻风中摇曳,像是由轻风浸泡抽出的金丝;绿茸茸的细草刚刚长齐,像是由春雨剪成的一样。柳枝还未达到藏莺的地步,白居易深怕惊动黄莺不再啼啭,就吩咐自己的仪仗警卫人员,不要大声清道。这是一幅美丽的春光游赏图,有声有色,怪不得白居易要说:"到此令人诗思迷"了。
游春的人何止千万。李白《古风》第18首说:"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特别在春天的几个节日,游人更是联翩而至。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树枝上挂满彩灯,游人熙熙攘攘。官府取消了宵禁,因而金吾卫将士不再巡警,星桥的铁锁也相应打开,听任游人往来。这种特殊情况十分难得,人们希望时光过得再慢些,以便能够尽兴。这里的"星桥"指天津桥,因为天河有星汉的别称。
寒食节和清明日紧相连,春和景明,人们纷纷外出游玩。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诗说:"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河桥"当指天津桥,一则因为是去陆浑的必经之地,二则因为储光羲《洛桥送别》诗有"河桥送客舟"句,即称洛桥为河桥,而洛桥指天津桥,顾非熊《天津桥晓望》诗有"晴登洛桥望"句可证。这可见洛中居人寒食踏青与天津桥有关。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有云:"远近垂杨映钿车,天津桥影压神霞。"但是,当他看到"弄春公子正回首"时,却感叹自己是"趁节行人不到家",起了思乡之情。这种繁华热闹的场面,给仕途坎坷的人带来的更是苍凉和悲哀。宋之问贬官南方,《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不禁有了今昔之感,说:"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到清明日,游人仍旧兴致盎然。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霁》诗说:"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关于洛阳的治安管理,张籍《洛阳行》诗说:"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半下午官府就要击鼓戒严,但游人耽于踏青,在天津桥畔举杯畅饮,居然不顾忌戒严的鼓声了。
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诗说:"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这是指天津桥边的修禊活动。修禊又称祓禊,原为临水而祭,祓除不祥,后来变为水边宴饮,踏青游春,时间也由三月上旬的巳日确定为三月三日。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言之甚详。该诗序言说:开成二年(837)三月三日,河南尹李待价报请东都留守裴度组织修禊活动。裴度、白居易十多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诗句云:"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春夏之际的情况,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有所披露:说:"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秋天的天津桥景色,上文已提到"秋风时节上阳宫"、"满眼秋波出苑墙"等诗句。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诗说:"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色彩异常斑斓。张籍《寄洛阳孙明府》诗还表示:"遥爱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把天津桥称为"南桥",初唐已有,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设想洛阳的情况是:"公子南桥应尽兴。"这可能由于桥在皇城或洛阳县衙署所在地毓德坊的南边所致,或者与北边的黄道桥相对而言。
冬天的天津桥又是一番气象,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有人见到的是肃杀和萧条。姚合《过天津桥晴望》诗说:"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安史乱后,国势穷蹙,皇帝不复东幸,洛阳日益衰微,姚诗中夹杂着这种政治感慨。顾非熊《天津桥晓望》诗也是这种情调,说:"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也有人见到的是孤标和冷峻。阎济美《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说:"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孟郊《洛桥晚望》诗看得更远一些,说:"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还有人带着一些诙谐。白居易《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说:"官桥晴雪晓峨峨,老尹行吟独一过。紫绶相辉应不恶,白须同色复如何。……犹赖洛中饶醉客,时时昵我唤笙歌。"他自号乐天、醉吟先生,对于自己的河南尹地位相当知足,独过天津桥,漫天皆白,标志地位的紫绶和白雪相辉映,对比分明,不禁暗自高兴,只是须发已白,与白雪浑然一色,略以为憾。这里边糅合着个人遭际和人生感受。
天津桥的夜景唐人也注意到了。罗邺《洛水》诗说:"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裴夷直《夜意》诗说:"萧疏尽地林无影,浩荡连天月有波。独立空亭人睡后,洛桥风便水声多。"杜牧《洛阳秋夕》诗说:"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寥廓中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白居易《晓上天津桥,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诗,写的是夜色将阑曙光初临之际的情况,说:"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摇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寂寥突然变为热闹,白居易飘然欲仙,这只能是白昼取代黑夜之际的感受。
天津桥常常是朋友送别的地方。张说《离会曲》诗说:"何处送客洛桥头,洛水泛泛中行舟。"因此,这里也成为期待朋友归来重逢的处所。皇甫冉《送包佶赋得天津桥》诗说:包佶"洛阳岁暮作征客",天津桥话别时称自己"还期在早春",皇甫冉表示自己要"桥边日日看芳草",盼望他届时归来。
天津桥自然也用来举行官方活动。张九龄《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诗,写的是春夏之际在北斗亭官方举办旬宴的事,说:"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朝来逢宴喜,春尽却妍和。……赐恩频若此,为乐奈人何!"大历九年(774),东都举行科举考试。《太平广记》卷179《阎济美》条说:十一月下旬考试杂文,"十二月三日,天津放杂文榜"。次日,"天津桥作铺帖经",再考杂文通过者。阎济美说自己"早留心章句,不工帖书,必恐不及格"。考官允许他作诗代替,前引《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便是这次的考试作品。
天津桥也与一些政治事件有关。《大唐新语》卷4记载:武则天迫害李唐的皇亲国戚。有人诱藏驸马崔宣的妾,然后诬告崔宣谋反,说:"妾将发其谋,宣杀之,投尸于洛水。"武则天大怒,下令审讯崔宣并灭族。崔宣的堂弟崔思竞觉察到一个备受信赖的馆客里通诬告者,就"密随之行,至天津桥",连骂带诱,此人悔谢,引见诬告者的同伙,搜获到崔妾,崔宣才免遭族诛。《朝野佥载》卷2说:杨齐庄出使突厥,因陷没而延期归朝,武则天命武懿宗加以审讯。杨齐庄说术士曾为自己相面,称"位至三公,有刀箭厄",迫于突厥追赶,"斫射不死,走得脱来"。武懿宗说他变节,请处死刑,武则天批准;于是"引至天津桥南,于卫士铺鼓格上缚磔手足","令诸司百官射,箭如猬毛",又用刀剖身取心,终于惨死。《资治通鉴》卷207记载:神龙元年(705),张柬之趁武则天病笃之机发动政变,杀掉她的亲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她还政于中宗。二张同其三个在政变中被杀的弟弟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一并"枭首天津南"。同书卷208记载:武三思为了陷害政敌,就私下策划,伪造政敌们所书写的韦皇后秽行,"榜于天津桥",以激怒中宗对政敌下毒手。《旧唐书·张守珪传》说:开元二十二年(734),他在幽州长史任上战败宿敌契丹,斩其王和大臣,传首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旧唐书·肃宗纪》说:至德二载(757),广平王率唐军打败安史叛军,收复东都,"陈兵天津桥南,士庶欢呼路侧"。《剧谈录》卷上记载:裴度路经天津桥,见两位老人靠桥柱而立,交谈道:"蔡州用兵日久,征发甚困于人,未知何时得平定。"他们突然发现裴度,悄悄议论道:"适忧蔡州未平,须待此人为将。"裴度次年进士及第,二十多年后拜相,奏请讨伐蔡州,元和十二年(817)擒获叛乱节帅吴元济,淮西镇自李希烈以来的叛乱终于彻底平定。裴度晚年当东都留守,对人"每话天津桥老人之事"。
天津桥上还出现了乞儿、术士等人。《酉阳杂俎》前集卷5说:天津桥上有个乞儿,没长双手,用右脚夹笔,向上投掷再三,高尺余,都能准确地接住,然后写佛经以乞讨钱财,字迹端庄,远胜一些人用手写出的字。《唐语林》卷7记载:洛桥上有两个术士,一个能以蓍草占卦,一个会用龟纹卜吉凶。一位屡试不中者就自己改名是否科第顺利前来占卜,20年后根据应验情况评价道:"筮短龟长。"《太平广记》卷394有一则小说描写天津桥上的怪异现象,说:一位儒生偷听到两位老人在桥上约定次日午时寺中较量快慢。一个说:"吾一声,令寺中听讲驴马尽结尾。"另一个说:"吾一声,令十丈幡竿尽为算子,仍十枚为一积。"届时雷雨大作,儒生果然发现两声霹雳之后,事皆应验。
这里再辨证一下黄巢赋诗的事。《挥麈后录》卷5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削发为僧,号雪窦禅师或翠微禅师,曾赋诗说:"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实际上黄巢这时已死,诗是半个世纪之前元稹《智度师二首》的改编,当然不会出自黄巢之手。原为:"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纳)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黄巢云云,只不过体现了遁入空门以避祸的愿望而已。
天津桥既然是这样一座重要的桥梁,自然会反映出社会的治乱和国家的兴衰。前引李白诗已说到"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刘希夷《公子行》写的是纨绔子弟的行径,说:"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这些都是承平时期的景象,体现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然而安史之乱使形势发生变化,冯著《洛阳道》诗揭示了叛军占领洛阳的情况,说:"天津桥上多胡尘,洛阳道上愁杀人。"洛阳遭到破坏,皇帝不再东幸,一派衰落景象。窦巩《洛中即事》诗说:"寂寂天桥车马绝,寒鸦飞入上阳宫。"不过,天津桥毕竟是一座桥梁,南来北往,不能暂辍,所以尽管受到影响,到底还是不能因为动乱和衰败而废弃。
三
利涉桥正对着南北二市,原是隋代的一座浮桥,唐初曾经废坏。天津桥和利涉桥之间,北对徽安门,濒临斗门亭,隋代设置了立德桥,唐初称作中桥,曾毁于洪水。高宗于显庆二年(657)幸洛阳,改洛阳宫为东都,次年修建东都,中桥和利涉桥同时加以修复。咸亨三年(672)司农卿韦机负责规划、营建东都宫室,把中桥新址确定在原中桥的东边,南对外郭城长夏门,北近漕渠。这样,就有了旧中桥和新中桥的称谓。新中桥长300步,利涉桥因相距太近而被废弃。新中桥常被洛水冲毁,永昌元年(689),武则天命将作监少匠刘仁景加以修缮,宰相李昭德统领,修成后命名为永昌桥,不久复称中桥。《旧唐书·李昭德传》说:"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即创造性地改建成可以减弱水流冲击力的龟背形石头桥基。但本传又说"自是竟无漂损",则远非实录。圣历年间(698-700)桥坏,曾加以修理。白居易有篇判文,题为:《得洛水暴涨,决破中桥,往来不通,人诉其弊。河南府云:"雨水犹涨,未可修桥,纵苟施工,水来还破,请待水定。"人又有辞》。崔释、李孝言和一位佚名作者,也都有《对私雇船渡人判》,记述事情的原由是:"洛水中桥破,绝往来渡,县令杨忠以为时属严冬,未可修造,遂私雇船舫,于津所渡人。百姓杜威等连状举忠干济。廉使以忠懦弱,不举职事,以邀名科罪。不伏。"可见中桥在唐后期还是经常被冲毁。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中桥没有天津桥那么热闹,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也没有那么丰富。和政治相关的事例有这样几则:上文所述崔宣一案,崔家只有察知妾的下落,才有可能洗雪冤屈,免遭杀害。因此,崔思竞"乃于中桥南北,多致钱帛,募匿妾者"。《大唐新语》卷12说:圣历年间,酷吏郭霸见被自己冤杀而死者显灵报仇,遂精神错乱,拔刀自剖腹而死。"时中桥新成",武则天问起外间有何好事,张元一答道:"洛桥成而郭霸死。"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相提并论,表现了人们对酷吏政治的极度反感。开元十三年(725),玄宗挑选大理卿源光裕等11位有声望的京官到地方上去当州刺史,宰相、诸王和中央各部门长官奉诏在北斗亭举行饯别活动。张说《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诗,记述的就是这件事。这里所说的"洛桥"应是中桥,因为临近北斗亭,而且刺史们沿漕渠赴任较为方便。张诗希望刺史们莅任后德政日新,说:"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转,车随霖雨流。"中桥上最悲壮的事件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旧唐书·颜杲卿传》记载:颜杲卿在常山郡领导河北地区抵抗安史叛乱的斗争,因寡不敌众,至德元载(756)正月,城陷,他和亲属及部下袁履谦被俘,送至洛阳。安禄山指责他说:"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颜杲卿骂道:"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安禄山大怒,下令把颜杲卿一行捆在中桥柱子上肢解处死。颜杲卿、袁履谦直到断气,骂不绝口。颜杲卿一门被杀害者一共三十多人。他的幼子颜诞、侄儿颜诩,同袁履谦同时受刑,皆被先砍掉手足。他们把口中的血喷到在场叛军的脸上,叛军被激怒,把他们"因加割脔,路人见之流涕"。上述白居易、崔释等人的判文,可能是应科举制杂文或判文考试而作的,那么,中桥就与科举活动挂上钩了。崔释对文说:中桥"遐迩所资,往来为要","自合修营,岂宜停废"。冬闲时节,"修桥用功,冀暂劳而永逸;渡船费力,但有损而无成"。但他又认为:"官桥自可官修,何关县长?私船辄为私雇,便累宰君。"佚名者认为:"当此冱寒,难以修葺。役徒未集,且叶(协)爱人。船舫有私,何乖蒿事?"
杂事有韦丹一例。《唐国史补》卷上说:韦丹至中桥,见渔民捕捉了一只大鳖,拴在桥柱上,像有求救之意。韦丹问多少钱可赎,渔民说五千文。韦丹说自己仅有一头驴,价值三千文,愿用来换鳖,渔民同意。韦丹于是把鳖放生洛河中,自己徒步而归。
中桥自然也是送别的地方。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诗说:"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中桥还是游玩的地方。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诗说:"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加上"晨游眼乍明","春诱尚多情",他不禁感叹道:"乡国真堪恋。"而罗邺《洛阳春望》诗描绘了大好春光之后,却说:"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可能别有缘故,心绪不佳。
中桥也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李郢《故洛阳城》诗说:"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这里描绘的是安史之乱以后的情况。皇帝不再东幸,洛阳一派衰败景象。本来,天津桥比中桥更有资格入诗。但七律平起式第六句第三字应用平声字,若写入天津桥,称为"洛桥",洛是仄声字,不合格律,本句犯孤平,且与诗中"清洛"犯复;称为"津桥",本句"津"字犯复;称为"河桥"、"天桥"、"星桥"等,又与"少室"对仗不工。因此,本诗用了"中桥",虽说是沾了格律的光,也可见中桥同样有资格代表洛阳。社会的变迁,必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索。于武陵《过洛阳城》诗说:"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动,万车轮已行。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他从中桥边的烟波青草,想到千余年间的沧桑变化,体会到对名利的追逐争夺,是那样浮幻而无聊,只有山川风物才是永恒的,生命才是绵延不绝的。这便在流连风光中融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原载《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