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是什么“家”?



  我不能不承认,在演义里,诸葛亮的确是被神化了。但是,在演义里他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以下,某人将从几件事去分析,孔明到底是个什么“家”。
  一、隆中对与荆州之失
  在前一篇文章中已阐述荆州之失与蜀汉衰落的关系。但是,隆中对与荆州之失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前日看到一篇说“蜀汉败于隆中对”的文章。一开始还不甚赞同,之后想想也不无道理。 首先,是蜀汉五虎除了关羽之外,几乎无将可用以守荆州。与其说五虎不能胜任,倒不如说刘备、诸葛信不过马、黄妥当。一来马超和黄忠都是降将,二来都是跟自己兄弟“过不去”的。马超跟张飞挑灯夜战,关羽被黄忠射中头盔上的红缨。而魏延更是被孔明打上了“反”字的大将(怎么觉着像文革了,汗~~)。在他俩眼里,如此将领,如何担负的了荆州这个重责?关羽是傲气,张飞是急噪,赵云是“另有任用”,实际上,蜀汉当时的大将都不适合守荆州。权衡利弊之下,刘备选择了关羽。但是,无论选谁镇守,在形势上分析,哪国得荆州就注定被围攻的(吴国的荆州之所以幸免是因为蜀汉要依靠吴国对付北魏)。而先主伐吴更是耗尽了北伐的资本。尽管东川军没有拨用,但是,蜀魏人口94万对443万的悬殊比例,似乎已经决定了三国最终的结局。但是,不可否认,如果没有隆中对,也说不定蜀汉是兴旺了呢,还是加速灭亡。通过隆中对,我们都可以了解,孔明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二、七擒孟获与六出祁山 众所周知,这两场战争,以前者胜利而后者失败告终。实际上,这两次战争和13次大战役,还有数以百计的小战役,无论胜负,都在大量消耗兵力和物资。伐魏战争中,魏国户数大约有100余万,蜀国不足30万。如此对比,要蜀魏拿出相当的兵力对抗,而蜀后方没有后勤保障。严格来说,不是某人运粮不及时,因为“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嘛。而是蜀国很难调出那么多粮。我们扯远一点说,成吉思汗的成功,是因为大军坚持“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的方针,所以粮草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这点是中原军阀所做不到的。而天府之国也就败在了这里。如果不是孔明支持了蜀国的经济,蜀国简直无法想象能调动那么多粮食、军队、物资供军队战争。相反,平定南蛮的战争中,以蛮族的地形,比西川更为恶劣,五谷不生,根本无法跟蜀军抗衡,如果大家国力、兵力相当,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就说不准了。这足见孔明是一个有着敏锐的政治分析头脑的经济学家和军事家。
  三、借东风与火烧上方谷
  演义中唯一没有将诸葛神化的地方正在于借东风(是否张冠李戴就有待考究了)。显而易见,孔明在三天前能准确预测天气,预测将有东南风。于是他故弄玄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火烧上方谷呢?为什么孔明单单没有预测到数日后的大雨呢?或许是老罗写作时的前后矛盾,也有可能是孔明的疏忽。但是孔明勉强也算是一个气象学家了(这个有争议)。
  四、骂死王朗和舌战群儒 孔明最风光的战绩恐怕不是哪一场战役,而是舌战群儒和骂死王朗。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而孔明在吴国一片投降的呼声中,能联合周瑜,压倒所有投降的言论,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而将王朗骂死反倒充满喜剧成分了,说得王朗“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说孔明是一个雄辩家完全不过分。 五、空城计
  孔明也说过,此计只可用语阿瞒与仲达。两人深受“诸葛村夫”的计谋所害,并且生性多疑,难怪他们会中计了。所以,孔明也算是心理学家。
  综上所述,孔明是三国时期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气象学家、雄辩家和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