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二三事



  三国时代,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长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论人物的全貌,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诸葛亮。
  诸葛亮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关键是他的德才的统一,他的事业与人格的统一。才能出众,注意德行,立身处事堂堂正正,这是诸葛亮在所有三国人物中最受人崇敬之处。 《三国演义》着重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这是他才能的一个方面。但演义对诸葛亮的智慧描绘得有些离谱,夹杂了不少迷信成份,(“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语)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诸葛亮的形象。历史上, 诸葛亮的才能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表现在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他还搞了一些创造发明,如“八阵图”排兵布阵的方式、“木牛流马”节省人力的运输工具,这在他自己的文集中也讲到。可见他还很有些科学头脑。
  一个人才能出众,并能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社会,自然会得到人们尊敬与爱戴。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还有德,“德才兼具”,这是最使人敬佩之处。他感刘备的知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表现的不仅是一种忠诚,更是一种做人的道德。他对刘备、对孙权,都讲信、诚二字,刘备信任他、赞扬他,孙权也佩服他。孙权在与蜀汉重结盟好时,称赞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他矢志不移,不息追求,这也是一种立身行事的为人准则。他在蜀中主政,事事出于公心,赏罚公正严明,自己清正廉洁,充分表现出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可贵品质。 诸葛亮的德、才和为人,在当代就深为人们崇敬和佩服,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称赞他是“天下奇才”。司马懿的子孙做了晋朝皇帝,跟臣下谈论诸葛亮,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我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就好了。 一千七百多年来人们都敬崇诸葛亮,可论及诸葛亮的时候有些地方又跟诸葛亮其人的实际不符。比如把隆中耕读说成隐居,把择妇娶亲说成高攀。 但隆中不是隐居,诸葛亮出生于汉末动乱年代公元181年生。在他四岁的时候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生母早亡,父亲在他八岁时也病故了,一家人主要依靠其叔父诸葛玄为生。大约在他十四岁时,诸葛玄由杨州军阀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诸葛亮随同前往。不久,诸葛玄被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赶走,带着诸葛亮等到荆州投靠他的故旧刘表。到公元197年,诸葛亮十七岁的时候,叔父也去世了。于是,诸葛亮就到隆中定居,一住十年,直到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 乱世之年流离他乡,目睹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这对诸葛亮的成长有一定作用,但他当时毕竟还年幼,真正的成长是在他十七岁到二十七岁这段时期。
  这段时期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隆中隐居时期。其实“隐居”这两个字对诸葛亮来说是不确切的。当时的诸葛亮,不过十七岁 ,谈不上什么隐居,也根本没有什么隐居的资本。他在隆中也不是过的陶渊明式生活。 诸葛亮去隆中,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自食其力,去耕读。当时,随诸葛玄一起到荆州的还有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诸葛玄作了刘表的幕僚,加之两人原来的交情不错,诸葛亮姐弟的生活自然不成问题。诸葛玄一死,他们的生活也不是就没了着落,刘表还是挺照顾他们的。他的大姐,诸葛玄在世时已出嫁,而且嫁的是当地名门大族蒯家的蒯祺。若是光为生活问题,诸葛亮与小姊、弟弟完全可以到他们的大姐那儿去。诸葛亮不想依赖别人过活,决定到隆中耕读,表示出年青人的一种志气,一种自食其力的精神。
  当时的隆中,并不是一处荒山野岗,而是荆州南阳郡邓县的所在地北周时撤消邓县。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记载得很清楚:“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20里,号曰隆中。”邓县界于荆州的南郡与南阳郡之间,离刘表治所很近。诸葛亮在这里既可耕读,又可走亲访友,对外交往很方便。 诸葛亮与姐弟到隆中,选择了一个山村结“草庐”定居,一面“躬耕”田地,一面读书,同时注意结交士林。这段时期对他的成长起到重大作用的,一是读书做学问,不断充实自己;二是交友,相互切磋,开阔见解;三是拜师,虚心求教,增长才干。 他读了不少书,从史书到诸子百家。他读书不是死啃书本,而是“观其大略”,就是掌握书中的基本思想观点,着重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注意从大的方面入手。 他交了不少同龄朋友,有本地的,如南郡人庞统和马良、马稷兄弟,也有外来的。当时的荆州相对安定,北方士人避乱前来的有上千之多。诸葛亮结交了一些年轻的外籍知识分子。史书上有记载的如博陵今河北蠡县的崔州平汉末名士崔烈的小儿子,颍川今河南禹县的徐元直名庶、石广元名韬,汝南今河南平舆县的孟公威名建等。他和这些朋友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论今,相互砥砺。 他拜的老师主要有庞德公、司马徽。庞德公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大名士,不愿做官,在襄阳城外耕种自食。他的学问深,见识广,不少有才干的人经常去拜访他,听他对时局的分析、见解。诸葛亮也经常去登门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独拜床下”,非常恭敬。庞德公很器重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是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称诸葛亮为“卧龙”,就是把诸葛亮比喻为“隐居”的俊杰。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不是讲孔明真正在隐居。司马徽是北方士人,老家在颍川郡,避乱流寓荆州。他对经学、史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一些远方青年慕名随他到荆州求学。诸葛亮也常去拜访求教。 诸葛亮结交士林,既增进了学问,又扩大了名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由司马徽和徐庶推荐的。 诸葛亮一方面通过读书、交友、拜师,增长学识和才干,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方面留心时事,观察时局变化,注重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年复一年积累,逐渐走向成熟,为出山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隆中十年,是诸葛亮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才干的知识分子的关键。他著名的《隆中对》,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说明。这十年,不是隐居式的十年,而是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成长的十年。当初的荆州之地,孕育了这个千载令人崇敬的英杰。 择妇不为高攀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娶了一位妻室。据说长得不好看,是位丑女。诸葛亮为什么要娶她﹖据说是为了高攀。这两个“据说”实际都不是那么回事。
  说这位女子长得丑,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自己说的。当时黄承彦这样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见《襄阳记》)。黄老先生知道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长得挺帅,也知道诸葛亮很有才学和志向,是个有为的青年,很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亲自提亲。他说自己的女儿长得丑,不过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如果确实长得很丑,相信黄承彦是不会开这个口的。传说黄氏长得丑,还可能跟当地一些女子心态上的“同行相嫉”有关。她们大概对相貌不算出众的黄氏嫁了个有才有貌的小伙子很不服气,于是谣传四起,把黄氏说得奇丑无比,乡里之间于是也就出现了“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民谚。 我们相信诸葛夫人长得并不难看,只是不像孙策、周瑜的大乔、小乔那么漂亮罢了。诸葛亮择妇重才而不重貌,所以黄承彦特地讲到“才堪相配”,诸葛亮一听立即答应。“娶妻勿过美”是前人的一句古训,诸葛亮志在事业,寻求的是个贤内助而不是美娇娘。黄氏过门后两人相敬相爱,尽管20多年没有生育,诸葛亮也没有半点嫌弃。传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有他妻子的一份功劳。黄氏曾发明了用木制人磨面,诸葛亮根据木制机器磨面技术的原理,创造了木牛、流马。这个传说是对诸葛亮娶黄氏的一种肯定。 说诸葛亮娶黄氏是高攀门弟,在于黄承彦是沔南名士,在当地很有影响,而且黄承彦跟荆州刺史刘表有很近的亲戚关系。刘表的继妻是荆州大族蔡瑁的姐姐,黄承彦的妻子也是蔡瑁的姐姐。刘表和黄承彦都是蔡瑁的姐夫。诸葛亮与黄氏结亲,跟刘表、蔡瑁都攀上了亲戚关系。于是就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娶一位丑女为妻,“在于诸葛亮看重的不是其女而是其父,是利用婚姻作为踏入仕途的一块‘敲门砖’。”持此论者还认为:诸葛亮当时是个没有门第后台客居荆州的青年,尽管有才能但要想踏上仕途是很难的,娶黄氏与荆州最高长官和最大家族同时都搭上亲戚关系,“实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种看法按常情讲似乎有些道理,但拿到诸葛亮身上就不对了,完全是一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猜想。 诸葛亮有志于仕途,以期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这是无疑的。但依据诸葛亮的人品,绝不会用婚姻或亲戚关系来作为入仕的“敲门砖”。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确实跟荆州南郡的一些名门大族有婚姻与亲戚关系,但他没有去利用这个关系。他交结的大族名士如庞德公、黄承彦都是淡于名利之人。刘表曾亲自去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没有去,反迁到鹿门去隐居。黄承彦跟刘表是连襟,也没去刘表府中做官。诸葛亮结交他们,主要是仰慕他们的学问和品行。诸葛亮的小姊还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山民。相反,对在荆州位居要职的刘表、蒯越诸葛亮大姐婆家的头面人物、蔡瑁,诸葛亮跟他们则很疏远,史书中也未曾提到诸葛亮跟他们有什么交往。如若诸葛亮择妇是为了入仕做官,恐怕不用刘备去请,他早就在刘表手下当差了。 要说诸葛亮的婚姻和亲戚关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好处,主要是对于提高他的名声有利。而这种名声,同诸葛亮本人的才智是一致的,不是那个人为他造势所造出来的。 诸葛不属哪家 诸葛亮二十七岁出山,辅助刘备创基立业,其后又殚精竭虑操劳国事,把小小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一再北伐曹魏,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息奋斗,直至五十四岁时因操劳过度病故军营,在治军理政、处世为人等各方面都给后世树立了难得的典范。于是,大家都以能攀上诸葛亮为荣,查祖籍、查姓氏、查出生地和落脚地,争相宣称诸葛亮是属于他们的。 最有理由说诸葛亮是他们那方人的,自然是山东人。因为诸葛亮本传明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琅邪是汉代的王国名,其政区地位与郡相同。故琅邪国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到诸城一带。阳都是琅邪国下面的一个县,今属山东沂南县。阳都故城遗址,就在今沂南县南砖埠乡的黄疃庄,那里立有“阳都故城”的石碑。 本来,说诸葛亮是山东人有史可据,然而山东人对诸葛亮到底是山东的哪一方人仍有争议。诸城人说,诸葛亮是他们那里人,因为在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传里,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韦昭的《吴书》说:“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按《吴书》的记载,诸葛家族本姓葛,原籍诸县即今诸城,徙到阳都后为有别于当地的葛姓,阳都人便称他们为“诸葛氏”。这是诸城人说诸葛亮老家在诸城的理由,也有史可据。 除了诸城人有争议外,临沂人、沂水人也有争议。一些书籍包括工具书对诸葛亮故里的说法也不一。有的说是在沂水县,有的说是在沂南县,有的说是在临沂市。这三地的争议主要是行政区划的变更所致。在1961年前,阳都故城遗址在沂水,1961年后,划到了沂南。临沂曾是沂州府的治所,阳都县原属沂州,所以临沂人说诸葛亮是他们那里人也有理由。 当山东人相互争论之时,河南人采取查姓氏起源的办法,考证出诸葛亮的祖先是河南人。在《中国姓氏寻根》这本书里,对葛氏的根一直追溯到远古时能歌善舞的中原部落葛天氏,葛天氏部落的后人就姓葛。夏朝时,在河南东部还有个葛国,其国君为葛伯,这葛伯的子孙也姓葛,而诸葛氏就是从葛氏演变而来的。 我们湖北人也参加过这场争论,主要是跟河南人。河南人说诸葛亮是河南南阳人,他十年耕读的地方就在南阳,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己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裴松之所引《汉晋春秋》也说: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襄阳人说:《汉晋春秋》说到诸葛亮的家还有一句话:“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襄阳人指出,邓县在北周时已撤消,汉代的邓县隆中早已归属襄阳,并以晋代就在隆中建有武侯祠为证,认定诸葛亮是襄阳人。这场官司打了很久,后来清代襄阳人顾嘉衡去南阳做了知府,为平息这场争端专门题了一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这位知府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要辨起来,襄阳人南阳人都应该知道,汉末的襄阳、南阳都属于荆州。襄阳是荆州南郡的一个县,南阳是荆州的一个郡,诸葛亮不论是襄阳人还是南阳人,都是属于荆州的。从公元194年诸葛亮十四岁上随叔父到荆州,到公元214年三十四岁时离荆入川协助刘备攻取成都,诸葛亮在荆州共有20年之久。赤壁之战后他督理荆州的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屯临丞今湖南衡阳市。刘备借到荆州后他转到南郡江陵,与关羽等一起守荆州。除荆州外,他在益州也有20年。荆州是他的成长之根、创业之基;益州是他的治国之所。荆州、益州成都都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 按照我们中国人以出生地定籍贯的惯例,诸葛亮的原籍应是山东,他是山东人无疑。襄阳或南阳,荆州和成都等,都是诸葛亮居住地,讲籍贯不必去争。 有人说,诸葛亮是大家都喜欢的人,让他多兼几个省籍,有什么不好﹖古希腊的大诗人荷马,不是曾有七个国家声称是它们的公民吗﹖我们说,诸葛孔明作为中华民族一位不可多得的先贤,他不是属于哪一家的,而是属于我们全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