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之道看贾诩



  看演义,贾诩可称三国谋士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这么评价从两点讲:一是谋出奇至准、谋至深及广;二是他完全是谋士(不似诸葛为丞,治国安邦;不如周郎掌帅,领兵作战;更非曹操拥兵,称霸一方,他却在帷幕后献计,达到替将军作主的效果。)。
  贾诩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等,并且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但决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他之所以委身于其帐下,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展示,从而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可见其智谋与安国的能力了。但注家裴松之的认为: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似乎有不满之言。更有言论讲,是贾诩挑动李傕、郭汜进攻长安、又间接导致李、郭二人在长安城外自相残杀,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由此认为贾诩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元恶之一。
  分析一个人,要从内外两方面理解,人也是辩证的统一。看看贾诩,我们必需回到他所处的时代,更要了解他那个时代的地域文化及背景。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争霸,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天下大乱,很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目的或者寻觅自己生存的保障,导致道德礼教完全丧失,即然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个体生命的存在完全没有任何保障,六欲七情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欲必然摆在所有一切之上(注: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一切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
  贾诩出生在武威姑臧,僻处西凉,与游牧民族斗争和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导致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无缥缈的道德礼教,他的谋略计策只是关注基本生存,他认为: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要旨,他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正是这种意念使得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顶峰。在东汉末年的大环境中,他贾诩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人物,在三国的棋盘上,他只是一颗棋子,不过他那种时代所赋予的性格和才华,合乎实际进行的创造性思维,随机应变、巧施计谋让他成就了一件件别人不能显现的精神!
  在观书中所云: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由此可见,你用如何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历史人物呢?
  在乱世中,他能否游戏人生?
  在权力前,他可否追求权势?
  永远谨慎保护自己及家人,并且对哪一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真正是---冷眼看尽天下事,沧桑沉浮与我来;他的才华多数是为了一种生存而体现,他可以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他的情感永远无处显现,生在乱世,何须多情,人之初体验,完全可以作为旁观者。
  生存,在非道德化的时代生存,一切赞许的眼光不能看待一个非道德化的行为,贾诩摆脱了道德礼教的束缚,才能闪耀一种千古不灭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