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六出祁山
|
曹丕死了,靠山倒掉的孟达,发现自己身处大群反对者的包围中。加上魏国经济次年再度临近崩溃边缘,一度用谷帛替代钱币,一度又再次复兴五铢,孟达觉得前途无望,准备再度投归蜀汉。
赶巧,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上了著名的《出师表》,并且亲到汉中,准备北伐中原。他和孟达暗通款曲,书信被新任都督荆、豫两州军事的司马懿破获,司马懿不待请示皇帝,昼夜兼程,杀到新城。仅仅一个月,城池就被攻破,可怜的孟达被杀。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诸葛亮率领数万汉军,兵出祁山。自从刘备死了以后,曹魏政权就轻率地认为蜀汉已经不足为患,只要先灭东吴,挥旌可下四川。所以疏忽了西线的防务,诸葛亮这第一次北伐,攻其不备,一下子把敌人给打懵了。
天水、南安、安定等陇上三郡,吏民反叛,响应诸葛亮。此时镇守长安的是公子哥儿夏侯楙,要本事没本事,要胆子没胆子,所以汉大将魏延请求将五千精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配合诸葛亮的进兵,但是被否决了。诸葛亮讲究稳扎稳打,缓缓推进,他假装从褒斜道进军取郿城,却派赵云、邓芝率疑兵走箕谷,自己统主力出祁山。这种迟缓的前进策略,把宝贵时间送给了敌人。三月,魏明帝曹睿亲自移驾长安,派大将军曹真总统关西兵马,往箕谷以御赵云,同时右将军张郃往战诸葛亮。结果曹真在并非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战败赵云,张郃也于街亭击破马谡率领的蜀汉前军,堵死了难行的蜀道出口。蜀军两路皆溃,诸葛亮只好退回汉中。前此反叛的三郡,不战自平。
诸葛亮回到成都,杀马谡以请罪,同时自贬官职三级。另方面,曹真终于意识到西线防务要加强,就命郝昭守备重要关卡陈仓,以防蜀汉的再次进攻。这就是著名的的“一出祁山”,它在诸葛亮历次北伐中,时机最好,敌军最为薄弱,但可惜还是失败了。
下半年,吴将周鲂自断其发,用诈降计引诱魏将曹休进攻,陆逊在石亭大败魏军。这条计策实在玩得漂亮,仗也打得有声有色,可惜除去杀伤敌人有限的兵马外,在战略上几乎没有丝毫价值。吴人擅长舟楫,而不惯平原作战,又缺少骑兵,所以一渡过长江,踏上北方的领土,就败多胜少。诱敌南下作战吧,蚂蚁啃大象,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把魏的东方军事实力消耗光。可叹的是,持续这种没有意义的战斗,就是以后孙权和陆逊、诸葛瑾等人的人生目标了。
听说曹休大败,诸葛亮趁机再度北伐,出散关,攻陈仓。曹真敌情判断准确,用人得当,加上郝昭真是守城战的名人,没让汉军占到一点便宜。就这样,“二出祁山”也以失败告终。
曹丕死了,靠山倒掉的孟达,发现自己身处大中华三国联盟之三国志黄巾风云演义中所谓的“六出祁山”,其实计算得很不精确。首先,诸葛亮亲统大军北伐只有四次,并且除了第一和第三两次出的祁山以外,第二次出的散关,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的斜谷。此外,二、三两次间,曾经策应进军,行至建威,其后魏曹真等伐蜀,诸葛亮在成固赤坂屯扎待敌,结果双方基本没有接触——这两次,都不应该算“诸葛亮的北伐中原”。
现在,就先从那次策应进军开始谈起。那是攻击陈仓失败的次年,诸葛亮派将军陈式进攻魏的武都、阴平两郡。武都郡在汉时就有设置,属凉州,南伸入渭水平原,阴平则是诸羌故地,总之,都属于魏陇西防御线上的突出地带,易攻难守。雍州刺史郭淮统兵来救,才待交锋,诸葛亮亲自领兵北进,到达建威,郭淮一看实力对比太过悬殊,就主动撤回,蜀汉遂得二郡。
当年四月,武昌的孙权终于再也按捺不住了,自称皇帝,改元黄龙。九月,他迁都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六朝古都的风花雪月,就从这时候开始。蜀汉够倒楣的,一眨眼,昔日的盟友兼下属,就变成了平起平坐的纯盟友。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要求绝不承认这个东方伪政权,甚至还建议起兵讨伐。丞相诸葛亮说伪政权反正已经有曹魏了,再多一个也不算多,还是多交朋友,少树仇敌的好,何况,先主刘备被人家打得惨兮兮的教训,还没有吸取吗?于是遣使报聘,继续维持盟友关系。
孙权和几乎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掌握了权力,又怕它不长久。也不知道哪个无耻之徒给他透露了一条小道消息:据说当年秦始皇派徐福和五百童男童女去蓬莱求长生不死药,最后就停留在一座叫做亶州的仙岛上,繁衍生息……孙权大喜,立刻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统帅一万水军,下海去找亶州。
这种传说中的地方,怎么可能找得到?如果能找到,徐福早回来找秦始皇请赏了。结果出去将近一年,卫温他们只找到一个名叫夷州的地方,和当地土著打了几仗,捉了几千人回来——这个夷州,就是现在的台湾岛。这是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最早一次记录,但是发现台湾的卫温和诸葛直,却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被砍了头,真是惨到家了。
演义中所谓的“六出祁山”,其实计算得很不中华三国联盟之三国志黄巾风云所谓魏晋浮华清谈的风气,是在魏文帝曹丕统治时期开始的。到了曹睿登基,冒出来第一批耍嘴皮子不干事的家伙,就是诸葛诞、邓飏等人。其实吹牛空谈是个人爱好,本来没有什么,但如果这票人本身都是上层官僚,他们的行为举动会直接影响甚至转变社会风气,那问题就严重了。董昭上书陈说利害,曹睿罢免了这些人的官职。
曹真上奏,西蜀小寇两年里面打我三次,实在有损我上国威风,不如咱们主动出击,把它灭了省事。于是,魏以曹真出斜谷、张郃出子午谷、司马懿走祁山一线,诸路南下,进攻汉中(瞧人家这大手笔)。诸葛亮急忙统军在城固赤坂严阵以待。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原来魏国发兵没有多久,中原和关中地区就连降暴雨,伊水、洛水、黄河、汉水,到处泛滥,这样的气候怎么行军?短短的子午谷,张郃走了一个月还没走到一半。曹睿只好下诏退兵,第一次伐蜀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大概是败得实在不甘心,憋了一肚子闷气不得发泄,第二年,大司马曹真就病死了。曹真可谓是曹家班底中最后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死以后,就只剩下曹爽、夏侯玄之类清谈误国兼覆身的笨蛋了。从曹操时代起,就过于依赖宗族势力的老传统,现在逐渐产生出反效果,在宗族中再找不出栋梁之材的情况下,它反而成为王朝衰败和灭亡的强大推动力。
听说曹真死掉,诸葛亮再统大军,兵出祁山。魏国由大将军司马懿代替原来曹真的位置,抵御进攻。司马懿坐镇长安,派张郃等去前线作战——换了一名统帅,果然战局的发展就会不一样,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明明兵力要超过魏陇西部队,却被曹真、张郃击败,司马懿现在明显以多敌少,却屡屡败退。好在汉军粮草运送不易,不能长期在外作战,司马懿看透了这点,干脆我和你耗着,看谁耗得起谁。对峙了好几个月,诸葛亮终于后退。张郃前往追击,遇埋伏中流箭死。
东线战场,东吴还在玩黄盖时代以来玩到敌人都烦了的诈降计,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中郎将张布,目标换成了魏将王凌。冬十月,张布引诱王凌南来,孙权早在丘陵地带布置好伏兵,喜孜孜等着哪。还好王凌比曹休聪明,一看情况似乎不对,掉头就走,吴军白出动一场,张布也终究做不成周鲂第二。
东吴打仗不胜,就考虑用政略手段削弱敌人。魏国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自从公孙度割据辽东以来,已历四世,虽然表面上臣服于魏,实际是一个独立王国。公孙度死以后,其子康嗣位,康死,传位弟弟公孙恭。公孙恭阳痿,导致身体和精神状况越来越糟,结果被侄子,也就是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给谋杀了。魏国正在和吴蜀交兵,一时顾不到辽东的事情,就承认了公孙渊那得来毫不光彩的地方统治地位。
孙权先派周贺、裴潜渡海到辽东,向公孙渊买马(东吴航海技术可真是一流),结果在回来路上,被魏兵捉到给宰了。公孙渊觉出势头不对,怕曹睿责怪,干脆向吴称臣。孙权大喜,派张弥、许晏前往封他做燕王。可是这个时候,公孙渊又后悔了,砍下两颗人头,送去洛阳。东吴使节团的其它属员,凄凄惨惨逃到高句丽,被遣送还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