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磕头或断头?
|
磕头或断头?
——投降操作三法则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写关羽击败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于禁乞降,关羽连杀都不屑一杀,说怕玷污刀子。小说写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羽责问他,为什么胆敢反抗?于禁一脸无辜地答道:“是上面的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关羽不屑一杀,说:“我杀你,像杀猪杀狗一样,怕弄脏刀斧。”于禁苟且偷生,活下来了;另一大将庞德则不屈而死。
这段描绘,把于禁写得柔媚无骨,猥琐鄙陋。真是这样吗?《三国志》只用“禁遂降”三个字交代过去,内情不明,并未像罗贯中那样,把于禁抹黑得如此不堪。
于禁被关羽害了两次
罗贯中为何抹黑于禁?《三国演义》常借着贬乙来捧甲,借着抹黑某人,以漂白某某人。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谋,便把司马懿白痴化;为了凸显刘备的忠厚,便把曹操奸诈化;同样的,为了反衬关羽的忠勇为爱国之本,便把于禁投降时的表现,添油加醋成贪生怕死的样子。
所以于禁被关羽谋害了两次,一次是在历史里,兵败被俘;一次是在小说里,作者为了美化关羽,不惜矮化于禁。于禁自此成为三国迷嘲弄的对象。
历史无情,同样投降,降了张飞的严颜,却因慷慨就义的决心和演出,不但没死,还被张飞延为上客,数百年后又被文天祥歌颂,成为《正气歌》里浩然正气的代表人物。平平投降,怎么差那么多?
差别在哪?在于投降前的表现。
张飞破城,俘获刘璋的部将严颜时,呵责严颜说:“我大军攻来,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斗敢抗拒?”严颜回说:“本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大怒,下令斩首,却见严颜面不改色,态度从容,说:“砍头便砍头,发什么火?”张飞和他英雄相惜,竟放了他,奉为上宾。
《三国志》和演义小说都记载这一段,也被视为佳话,若非张飞的气度,严颜早进了忠烈祠。这和于禁一开始就投降,没有殉难的决心,是不同的,再加上演义的扭曲,于禁的形象便一落千丈了。
于禁的悲惨还在后头。他被关羽俘掳也就罢了,孙权斩杀关羽,于禁落在孙权手里,待曹丕称帝,孙权称臣,把于禁遣送回去,以示友好。曹丕以春秋时代荀林父、孟视明的史事安慰他,重新任他为将,却又安排他去曹操陵园祭拜。曹丕事先派人在陵园屋里画上关羽得意、庞德发怒、于禁投降的壁画羞辱他。须发尽白、面容憔悴的于禁,不堪刺激,羞愧而死。
一样的投降,不同的下场
同样投降,际遇有别,不止严颜、于禁,纵观三国英雄,被俘后个个反应不一,命运不同。有人求生不能,如吕布;有人求死不得,如沮授;有人从容就义,求仁得仁,如陈宫;有人泼妇骂街,死得轰轰烈烈,如庞德。也有的像严颜一样,被奉为上宾,阶下囚变成座上客,如张辽。态度各异,后人的评价自有不同。其中必然有一些判定的规则可循。
什么情况下投降可免于被批判?投降有什么操作法则?粗略言之,可归为三点:
一、弃暗投明,从昏君跳槽到明主,可。
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投降胜利者,押宝成功,选对绩优股,可。
三、投降时态度不卑不亢为宜。亢者殉国,流芳百世;卑者投降,遗臭万年。破口辱骂是死路一条,卑躬屈膝是奴才一个。上上之策,是慷慨激昂之余,莫徒逞口舌之快,为彼此留点退路。以理性为依归的正气凛然,才有严颜、张辽的机运。
最后一点大概会引起争议。这样会不会唐突古人?明明是视死如归的烈士,谁还考虑投降的方式?然而,看尽当代人物虚矫的表演和差劲的演技,我们不得不以今论古,留点想象的空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