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延
|
魏延,蜀国名将。子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人。关羽攻长沙时,魏延杀主献城,后随刘备入川,一路战功不少。任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随诸葛亮平定南蛮,在陈仓力劈曹魏大将王双,迁升为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争兵权,被诸葛亮生前安排的马岱诛杀。擅用大刀,刀法熟练。
—————————————————————————————————
三国奇冤数魏延----读《三国演义》杂感之一我始终认为,在三国时期魏蜀吴数十年的历史进程中,蜀国名将魏延的谋反之说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自从三十余年前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的那天起,我的心中就不时地为魏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悲剧性的结局感到愤怒与惋惜,随着年龄与阅历的不断增加,随着对生命意义的逐渐理解,在反复阅读过《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有关描写魏延的段落与细节之后,这种不平的感觉就愈发的强烈,在我的眼前,仿佛总是出现书中那位‘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五绺长髯、威风凛凛、执刀跨马、冲锋突阵’的蜀国名将;在我的心中,总是想为这位‘心高性烈、傲视同僚、熟晓军机、久历戎事、勤于谋略、善待士卒’的征西将军鸣上一声不平。
作为蜀国屈指可属的猛将之一,魏延为刘备江山的建立可称得起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身边兵不过上千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后有曹操雄师追击,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存亡未卜。在这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是原本与敌对双方基本无干的魏延,就是凭着一颗男儿的血性之心,为了搭救刘备君臣和数十万百姓,才不惜得罪蔡瑁张允这些奸佞谄媚之辈,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最后落得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可以讲,这员正直、勇猛又略带鲁莽的猛将的首次出现,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然而,令魏延与读者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种完全发自内心的仗义之举,后来却成为诸葛亮认定其‘脑后有反骨’的最初契因。魏延的第二次出场,是在赤壁大战之后,刘备攻略汉上九郡之时。当时,不可一世的关羽率兵袭取长沙,遭到了老将黄忠的顽强阻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又是心高气傲、血 性方刚的魏延为其解了围。当时,为报答战场上关羽的不斩之恩,三箭虚射的老将黄忠受到了太守韩玄的误解,被绑赴刑场即将斩决。读者看到此处,不禁为黄老将军的生死捏了一把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激于义愤振臂而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拔剑而起,斩了轻于杀戮的昏聩之辈韩玄,大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进入长沙。至此,我既为保存了后来的五虎大将之一而庆幸,也为魏延这员猛将终归刘备帐下而兴奋。 孰料,待等诸葛先生一到,首先令下的就是要斩有功无过的魏延,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看到这里,真正的使人为魏延感到不公!难道抛弃无能之主迎接明君的到来竟然是错误的举动?难道就该看着昏庸之辈砍下天下名将的头颅而无动于衷?每思于此我都不禁为魏延深呼一声:冤哉文长!幸亏,刘备不失为创业明智之主,念忆旧恩从诸葛先生刀下救了魏延。从此,刘备的帐下又多了一员东挡西杀、威风八面的猛将,魏延也得以在刘备帐下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取西川与黄忠共为先锋,尽败蜀中名将;战东川助张飞屡破曹兵,箭射曹操面门;退蛮兵渡泸水破孟获苦战数年,成就了诸葛先生七擒七纵之举;出陈仓震魏将斩王双历任前锋,效尽了拔山涉水先出后回之责。终于,一代猛将辅弼明君成就了王霸之业,使昔日无寸土之地的刘备坐上了两川之主蜀中之王的宝座,延续了后汉六十余年的西隅江山。同时,一代明君帮助猛将遂却了建功之志,使当年孤身投主的魏延完成了举将封侯吐气扬眉的心愿,成为了坐镇汉中,独守一方的南郑侯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至此,我们不禁为刘备的慧眼识人与魏延的得遇明主、君主猛将之间的相得益彰而额手相庆。然而,刘备未曾想到,魏延未曾想到,我也未曾想到,无论魏延的功劳有多大,就是那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还是造就了猛将魏延的一生悲剧,而这悲剧的策划者和导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刘备待之如师、为众将奉之如神的著名贤相诸葛亮。为了证明自己的预言没有错,这位昔日南阳的卧龙先生、今天蜀汉的武乡侯,在刘备死后自己被刘禅尊为相父的十几年中,运用手中所掌握的统军大权,采取了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的正确建议与行动进行了多次的掣肘与压制,使其在多年战争中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根本无法得到发挥。难道不是吗?首出祁山,魏延根据形势,大胆倡议,由自己带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对不失为一条出奇致胜的妙计,因为此时镇守长安与蜀军对垒的既不是久历戎行的大将军曹真,也不是老奸巨猾的都督司马懿,而是根本不知军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时机真是千载难逢。可惜,真是可惜,魏延的建议根本不被诸葛先生采纳,假如诸葛先生采纳了这条建议,也许三国的历史就会重写。战守街亭,事关北伐的胜败,无论是作为统率全军的主帅诸葛先生,还是担任破敌掠阵的先锋大将魏延,均明白此仗的份量。因此,当诸葛先生首发军令的时候,魏延当先讨令,愿去街亭大战司马懿和张合,对于当时的蜀军来说,前军众将中除去老将赵云,就只有魏延有这个资格与本事讨这支份量极重、关系极大的令箭。然而,魏延又一次地被诸葛亮手中的权力所压制,先锋大将只落得个在山后扎寨负责接应的差使,派去守卫胜败关键所在、此战咽喉要道街亭的,竟然是那个早已被刘备看透,说明其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庸才马谡,何必如此安排?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此君乃是孔明的心腹,为卧龙先生一手提拔,所以镇守街亭如此大的功劳,无论如何孔明先生也是不会让那勇猛善战、自信自傲的魏文长染指。
只是可惜,这位马谡将军实在是不争气,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熟知兵法,结果一上战场只会照搬硬套,屯兵于山顶,一厢情愿地幻想着以高击低势如破竹,结果根本行不通,水道被断造成军心大乱,只好收拾残兵拼死突围,多亏魏延接应,才算逃了一命,不仅丢失了军事重镇街亭,还让诸葛先生受了天大的惊吓,被迫唱了一出提心吊胆的空城计。街亭之战大败,蜀军的损失、统帅的失策,无疑使魏延这位久经沙场的猛将极其失望。因此,即便是卧龙先生挥泪斩了爱将马谡,也无法在魏延的心目中重新树立起对孔明先生用兵如神的信任。自此,对于诸葛先生所发的将令,魏延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毫不怀疑变成了今日的将信将疑,甚至出言给予讥讽,这就更犯了诸葛先生的大忌。在先生眼中,‘反骨之说’开始化为现实。于是,在牵制掣肘的基础上,诸葛先生开始用一种近似于无耻的手段对付这个不听话的魏延,必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为了完成此举,先生开始了深谋远虑的计划,上方谷一战,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时侯,其实是计划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在山谷中的,这一点连罗贯中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致魏延于死地的计划破了产,故此,先生只能是无奈地仰天而长叹。
后人读《三国演义》,多数不理解这位诸葛先生,为什么只是认准了出祁山这条路,是平稳持重还是骨子里胆小?这不得而知,但六次北伐均是无功而返却是不争的事实。前后数十年的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蜀国不但未能取得魏国的寸土之地,最后就连自己的统帅也被拖死在了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随着司马懿坚守不战策略的逐步成功,困扎在渭河之滨五丈原上的诸葛先生日见计穷,蜀军的锐气被慢慢地拖光,先生的生命也开始走向结束。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先生还是没有放弃除掉魏延的念头,他不但强撑病体密切地注视着魏延的一举一动,而且,开始悄悄地寻找、扶持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愿望的党羽与帮凶。于是,杨仪,这个不见其功的普通幕僚被委以了统军重任;马岱,这个蜀营当中的一勇之夫被密授了锦囊妙计,先生在去世之前,通过这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小动作,终于完成了除掉这块哽噎在心口上数十年‘反骨’的最后部署。诸葛先生死后,魏延还真的反了,他烧栈道阻灵枢抗拒命令,于是,就有了杨仪的阵前痛骂,有了马岱的背后挥刀,在先生死后不久,这位在沙场上屡建奇功的南郑侯汉中太守,蜀国的征西大将军,最终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阵前被砍掉了头颅。这下好了,勇猛无比又桀傲不逊的魏延死了,杨仪之辈的地位不再受到威胁,诸葛先生的遗愿最终得以实现,蜀国上下似乎自此可以太太平平过日子。其实,凡是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人都可以看到,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的所作所为,他在抗拒的是什么、反对的又是什么,确实,他是讨要过兵符,不接受退兵的命令,火烧了栈道阻挡了昔日的战友,表面上形成了反叛的事实,因而被人理直气壮地斩了首似乎没有什么可冤枉的。然而,如果仅仅就此即断定魏延要反,实在是冤枉了九泉之下的魏将军!大家切切不可忘记,在得知诸葛先生已死,由杨仪统率全军的消息后,作为蜀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前军主将魏延,接到从前线退兵的命令时说过的是什么?总共两句话,一句是: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一句是: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
前面一句其声其意无非就是:继续北伐,完成统一的大业;后一句则体现出功勋卓著的魏将军瞧不起杨仪这种无能之辈,根本不愿意为其所左右而已,其实质不过是蜀国文臣武将之间的权力之争,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故此,魏延只是这场权力之争中的牺牲品罢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毁之,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儒家传统造就了这种容不得一人强于大众的畸形心理,可以说,心高气傲的魏将军一生的悲剧即源于此了。魏延死后,蜀国上下朝堂之中确实少了一位桀傲不逊的人物,文臣武将之间确实保持了一种无争无斗的短暂平和。但是,因此而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如此的显而易见:从此,蜀国再没出现过像魏文长般勇猛无敌冲锋陷阵的栋梁之才,再也没有了昔日那威震汉中独挡一面的征西大将军,面对强大的魏军,面对昏庸的刘禅,面对凋零的将校,面对衰落的蜀国,统率大军的姜维只能默默地咽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苦酒,勉为其难地独自支撑着诸葛先生遗留下来的尴尬局面与残破江山,笔者每读至此,都不禁为蜀汉与魏延一悲!好在上天是公正的,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种种事实证明,无论是诸葛先生如何先入为主地断定魏延脑有反骨日后必反,还是杨仪这些平庸之辈如何绞尽脑汁网罗罪证编织罪名,毕竟还是证据不足,底气有亏,无法服人。呜呼!一代名将,未倒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却亡在了自己人背后挥起的刀下,这种不公的结局,足令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恸之惋之。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曾经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这一番话倒是真正地告诉了九泉之下的诸葛先生,到底是谁的脑后真的有反骨。
—————————————————————————————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起初是刘备手下的小将领(演义中的魏延先从刘表,後从韩玄,可谓胡说八道),跟随刘备进入西川,立下一些汗马功劳,因而升任牙门将军。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将大本营移到成都来。汉中这个战略要地,必须要找一个大将来镇守。当时以资历及声望,大家都认为刘备会任命张飞坐镇,张飞也认为非他莫属,然而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总督汉中军事,兼任汉中太守。刘备耍这一招跌破大家的眼镜!
刘备召开大会,当众问魏延说:「如今叫你去镇守汉中,说说看你要有什麽作为?」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倾全国之力攻打汉中,我必然能为太王守住领土;如果只是派个将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会让他们全军覆没。」刘备非常赞赏魏延的应答,其余的官员也佩服魏延的雄心壮志。
刘备称帝後,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都亭侯。
AD227年:诸葛亮进驻汉中,更命魏延负责督导前部军马,兼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AD230年:命魏延向西进入羌人地区,曹魏的後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会战於阳谿,魏延大破郭淮等人,因功升为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 进封南郑侯。
魏延与诸葛亮的冲突:魏延每次跟随诸葛亮出军,常向诸葛亮要求自率一万余人部队,与诸葛亮分兵出击,於潼关会师,效法当年韩信的故事,然而诸葛亮以持重为首,节制魏延的行动而不允许他这麽做。魏延常认为诸葛亮胆心,叹息怨恨自己的才干不受重用。
魏延与杨仪的过节:魏延善抚士卒(跟张飞不同),而且勇猛过人,然而心高气傲(这又有点跟关羽相似),当时的文官武将多迁就於他,只有杨仪很不给魏延面子。所以魏延非常痛恨杨仪,两人之间水火不容。AD234年:诸葛亮出兵北谷口,魏延担任前锋,距离诸葛亮的本营约十里。当时魏延梦到他的头上生角,因此问赵直吉凶如何,赵直欺骗魏延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然而在私底下却告诉别人说:「角这个字,是刀下用;头上用刀乃是大凶之兆。」
注「魏略」曰:夏侯楙时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南郑召开军事会议,当时魏延提出建议:「听说夏侯楙年纪轻轻,仗着是曹丕的女婿才得以位居高位,心中胆怯而无计谋。今天让我率领精兵五千人,後勤队五千人,直接从褒中出,沿着秦岭向东,经子午谷後向北,不过十天就可抵达长安。夏侯楙那小子如果听到我来袭击他,必然弃城逃走。长安城中只有一些不懂军事的文官,必然无法坚守。我只要据守长安,用他们的储粮即可供给部队。而等到曹叡他们调集士兵,仍需要二十余日。而您从斜谷出发,这段时间必然抵达长安。如此一来,长安以西全部被我们所掌握,大事必然可以成功。」然而诸葛亮认为这个建议风险过大,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安全的夺取陇右,而不必冒没有什麽风险,因此不用魏延的建议。
AD234年秋:诸葛亮重病,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禕﹑护军姜维等人作身殁之後退军的打算。他命令魏延断後,姜维次之;倘若魏延拒绝这项安排,那们大军自行出发回都,不必理他。诸葛亮刚去世时,秘不发丧。杨仪请费禕前往试探魏延的意向。魏延说:「丞相虽然去世,但是我仍然在此。丞相府的官员可将丞相移往成都发丧安葬,而我应当留下率领大军攻击曹魏,怎麽可以因为一人的去世而放弃反攻的大事呢?更何况我魏延身居高位,怎麽可以为杨仪这个小官所节制,作一个断後的将领呢?」因此他与费禕共同计议留守与回都的事宜,命令费禕与自己在文书上共同签名,用来宣告给其他部将。费禕安抚魏延说:「我回去帮你劝劝杨仪,杨仪不过是个文官,他不大懂得军事,想必会接受您的意见。」然而费禕出军门後,赶紧快马加鞭地离去(有如逃命),魏延後悔放走费禕,但也追不上他了。魏延派人去探视杨仪等人的动静,发现他们按照诸葛亮生前的规定,每一枝部队分别撤退。魏延因而非常生气,在杨仪尚未出发前,率领军队先行往南,然後烧掉所经过的栈道,以阻止杨仪的回军。魏延与杨仪都分别上表指责对方造反,一日之中,军情上表首都数次。刘禅感到困惑,因而询问侍中董允、长史蒋琬的意见。然而他们两个人都站在杨仪这一边。而杨仪因栈道被烧,因此命士兵开辟山路,而且又急行军,也紧跟在魏延之後。魏延先抵达南谷口,据守该地并且派兵攻击杨仪等人。杨仪派何平(王平)前往抵抗,何平在面对魏延的先锋时,叱责他们说:「丞相屍骨未寒,你们竟敢造反。」魏延的部队知道魏延理屈,因此不敢为他效命,於是一哄而散。魏延在此情况下,只好跟着儿子们逃向汉中。杨仪派遣马岱前去追赶,将他们父子全数斩首。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杨仪践踏着头颅说:「无能的奴才,你现在还能做乱吗?」於是屠杀魏延三族。而蒋琬率领成都的军队向北迎丧,出发了数十里後,听到魏延被斩之後,才率军回都。
其实魏延并不想投降魏国,而是想诛杀杨仪等人後,希望能受人推举他取代诸葛亮北伐,毫无反叛之意。然而平时心高气傲,与众人不合,导致最後关头无人支持而身—————————
魏延的悲哀
光明网
--------------------------------------------------------------------------------
本文来源于光明网 2002-11-28发布
《三国演义》中西蜀有位大将魏延,在诸葛亮帐下屡建战功,官至汉中太守、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等要职。但诸葛亮死后却拥兵反叛,结果死于非命。多少年来,世人无不敬佩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无不谴责魏延“脑有反骨”,终于不守晚节。对此,笔者斗胆想为魏延鸣几分不平。
早在刘备倒霉、被曹军追得惶惶不可终日之时,魏延就在襄阳砍死守城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又与曹军大将文聘鏖战,掩护刘出走江陵,只是因“自襄阳赶玄德不着”,才投了韩玄。后来,又在长沙杀韩玄,救黄忠,使关羽轻易取得长沙重镇。仅此两桩大功也该受到礼遇或回报。然而,待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由于刘备的说情,魏延总算保住了脑袋,但诸葛亮还是指着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你首级”。魏延只好诺诺连声而退。
这以后,魏延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有时也免不了在背后发些牢骚,或者在同僚面前卖弄战功,犯一些“自由主义”。但从“大节”言,对诸葛亮还是战战兢兢、言听计从,不敢做丝毫有悖之事。即便如此,诸葛亮就是看不上他,明知魏延有勇有谋,堪能独当一面,却是对魏延处处提防,屡加掣肘。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时,诸葛亮不得已启用魏延,仍是时而“敲打”,动辄训斥,通部《三国演义》里极少见诸葛亮对魏延的鼓励表彰之语;另对魏的献策更是不屑一顾,极少采纳。不过,当诸葛亮遇到棘手难题时,魏延就成了仅次于老将赵云、可堪倚重的大将,或冲锋陷阵,或掩护断后,总把魏延派上用场。写书人是赞佩诸葛亮“知人善任”,其实也看出魏延的本事确实非比寻常。
但是,诸葛亮自始至终也没把魏延当作心腹爱将,原因就在于魏延“脑有反骨”。人们都知道,诸葛亮再有先见之明,也不可能从初见魏延之日,就推断出其人数十年后会反叛,这不过是写书人的神来之笔罢了。用现代的语言说,诸葛亮从开始就对魏延抱有“偏见”该不算冤枉他。正因为这种偏见,尽管魏延战功赫赫,智勇双全,但在诸葛亮的眼里,不过是“可利用对象”,活计要你去干,危险要你去担,但无论如何也进不了诸葛老先生的“圈子”里,更不会象对待姜维那样热心地授之以业、传之以道、提拔成“接班人”。不仅如此,即使死后也要留下锦囊妙计算计着你。
说来,魏延也不争气,真的按着写书人的道道反了教,“烧断栈道,把住隘口”,还声称“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终于把多年来的不满一下子发泄出来。却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死在老先生的锦囊妙计之下,又坏了一世的功名。
在这里,笔者对魏大将军的反叛决不敢取赞同态度。只是想,倘若当初诸葛老先生放弃成见或偏见,不是先入为主,一见面就喝令刀斧手给魏延一个下马威,不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时时提防和掣肘,而是任其所长,避其所短,一视同仁,赏罚得体,本来就不算“阶级异己分子”的魏延岂会对诸葛丞相不满?当然也不会做出反叛的蠢举了吧。
呜呼,魏延的悲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