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的疮痍



  人们总喜欢用"一时瑜亮"来比喻两个对手都相差无几的人,也是也常常用"既生瑜,何生亮"来感叹对苦手的无奈,瑜亮一个幽雅,一个飘逸.且不说有没有必要较真儿,从各个方面近乎"解剖"一样地非要分出高下,但是,对于两方的战争,周瑜的死,一般人都要归在诸葛亮的身上,还是因为一句俗话----气死周瑜又吊孝……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真的把周瑜活活气死呢?这恐怕是仁者见仁的话题了,两个人都是在计谋中的一把手,诸葛亮有博望坡用活的处子作,周瑜就有蒋干中计的妙笔;诸葛亮有舌战群儒的高超演技,周瑜同样有近乎十胜十败的抗曹宣言。智力明摆在那里,诸葛亮在演义中胜过周瑜往往是利用了天文学的绝顶深厚,而周瑜恰恰在此学科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周瑜就是这样在“边缘学科”中败给了飘逸的诸葛先生……
  话是这么说,但是周瑜的死和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呢?本人认为,不但有,而且很直接!也许很多人有要拿出周瑜曾经几次要加害诸葛亮来说事,但是,由于诸葛亮太聪明了,周瑜没有得逞,但是,周瑜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三气周瑜竟然能够把自己置于死地!赤壁大破曹兵之后,孙刘两家开始各显其能地抢曹操南方的地盘,从另一个角度,也把瑜亮的较量放在了明面儿。而周瑜却真的很天真,天真的过了分……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对于第一次气煞周瑜的描写吧------
  瑜正与众商议征进之策,忽报:“刘玄德使孙乾来与都督作贺。”瑜命请入。乾施礼毕,言:“主公特命乾拜谢都督大德,有薄礼上献。”瑜问曰:“玄德在何处?”乾答曰:“现移兵屯油江口。”瑜惊曰:“孔明亦在油江否?”乾曰;“孔明与主公同在油江。”瑜曰:“足下先回,某亲来相谢也。”瑜收了礼物,发付孙乾先回。肃曰:“却才都督为何失惊?”瑜曰:“刘备屯兵油江,必有取南郡之意。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目下南郡反手可得;彼等心怀不仁,要就现成,须放着周瑜不死!”
  凡事就怕想得过于简单,周瑜也一样,也许他把诸葛亮想得过于“君子”,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其实则不然,诸葛亮派孙乾此来大有向周瑜施压之嫌,一是孔明揣度到了周瑜的心计,并让糜竺去完成使命,周瑜平生视诸葛亮为心腹大患,此次一旦知道诸葛亮亲自到了前线,一种默示的感觉就是----南郡这些地方悬了!!果然,周瑜在当时已经失去了冷静的考虑,甚至有些违背常理,马上决定去找诸葛亮谈判……
  “于是瑜与鲁肃引三千轻骑,径投油江口来。先说孙乾回见玄德,言周瑜将亲来相谢。玄德乃问孔明曰:“来意若何?”孔明笑曰:“那里为这些薄礼肯来相谢。止为南郡而来。”玄德曰:“他若提兵来,何以待之?”孔明曰:“他来便可如此如此应答。”遂于油江口摆开战船,岸上列着军马。人报:“周瑜、鲁肃引兵到来。”孔明使赵云领数骑来接。瑜见军势雄壮,心甚不安。行至营门外,玄德、孔明迎入帐中。各叙礼毕,设宴相待。玄德举酒致谢鏖兵之事。酒至数巡,孔明使赵云领数骑来接。瑜见军势雄壮,心甚不安。瑜曰:“豫州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否?”玄德曰:“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瑜笑曰:“吾东吴久欲吞并汉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不取?”玄德曰:“胜负不可预定。曹操临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鲁肃踌躇未对。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孔明曰:“都言,甚是公论。先让东吴去取;若不下,主公取之,有何不可!”
  这段文字是罗贯中用笔的妙处!首先,诸葛亮料到了周瑜会来,并且定下了完美的说辞!“孔明使赵云领数骑来接。瑜见军势雄壮,心甚不安”已经给了周瑜一种畏惧感。瑜曰:“豫州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否?”玄德曰:“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这段文字的用意打大家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刘备在把周瑜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绝路上逼!在这长谈判上,周瑜的劣势非常明显!首先,他来到刘备的底盘就是来摆明了立场!这样的话,话不能不说了。而刘备此时完全是以逸待劳!对于周瑜的问话,他的回答很完美,甚至可以说是天经地义,你不取,我取。而这时候的周瑜已经没有了退路,摆出了自己的决心,但是他犯了大忌----把话说死了。而诸葛亮和刘备正是等着他的蛰居坚定的回答,马上摆出了自己的诡谲而又合理的举动,双方达成了口头合同。而此时年轻气盛的恭谨已经没有的别的选择,甚至是被一种压力冲晕了头脑,有赌气的方式决书了这场谈话,同时也扭曲了对于南郡的战术心理……
  战争其实是个要冷静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周瑜面对着原本很容易就可以去下的南郡,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由于一纸约定,他眼中的对手变成了两个,曹仁和刘备,而刘备呢?绝对占得了先手!让周瑜先去取,成功与否,双方都会精疲力尽,这个时候就是坐山观虎斗。在两者全部把实力拼完的时候去攻打胜利的一方。周瑜由于惧怕诸葛亮的智慧,是不可能选择让刘备军先去攻打曹仁的!因为周瑜很怕诸葛亮,而且,诸葛亮一旦取得了南郡,顺势而下,四郡的底盘全部归了刘备,他回去是无法对孙权交差的,所以,多中因素筑成了这种结果…………
  失衡的心态使周瑜变的焦急,而主帅的焦急也影响手下的将领!蒋钦就是个例子!而后了一切急燥都变得很荒唐,曹仁的计策不是那么具有杀伤力,但是周瑜却险些死在战场上!原因就是由于刘备的压力,使周瑜的心态失衡,这样一来,诸葛亮成功了,周瑜是败在了自己的心态受里,更是败在了诸葛亮的计策下,投石问路真的很高明,诸葛亮成功了,南郡的创痍也成为了周瑜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