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原文】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注释】
  五刑:就是水火木金土。
  本:根源、依据。
  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语译】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古人认为天下的种种东西实在太复杂、太深奥了,使用五行来函盖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一样,十分复杂,但似乎也十分有条理。
  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一是十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事】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
  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
  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