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单元

 


  【原文】

  光武(1)兴(2),为(3)东汉(4),

  四百年,终(5)于(6)献(7)。

  魏(8)蜀(9)吴(10),争(11)汉鼎(12),

  号(13)三国(14),迄(15)两晋(16)。

  【读音练习】

  光(guāng) 武(wǔ) 兴(xīng),为(wéi) 东(dōng) 汉(hàn),

  四(sì) 百(bǎi) 年(nián),终(zhōng) 于(yú) 献(xiàn)。

  魏(wèi) 蜀(shǔ) 吴(wú),争(zhēng) 汉(hàn) 鼎(dǐng),

  号(hào) 三(sān) 国(guó),迄(qì) 两(liǎng) 晋(jìn)。

  【字词义解释】

  (1)光武:帝号。指汉朝光武帝刘秀。

  (2)兴:复兴。

  (3)为:建立。

  (4)东汉:朝代名。自光武帝至献帝以洛阳为都,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东汉。

  (5)终:结束、灭亡。

  (6)于:到、至。

  (7)献:帝号。指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汉献帝)。

  (8)魏:朝代名,三国之一。曹丕篡夺汉献帝帝位,代汉称帝,国号魏,与蜀、吴并称“三国”。

  (9)蜀:朝代名,三国之一。刘备继承汉统称帝于蜀,史称为蜀汉。

  (10)吴:朝代名,三国之一。三国时期孙权所建。

  (11)争:争夺。

  (12)鼎:九鼎,是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

  (13)号:号称。

  (14)三国:汉末,魏、蜀、吴分立的时期,史称为“三国”。

  (15)迄:结束、终止。

  (16)两晋:史学上对中国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译文参考】

  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建立东汉。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国、蜀国、吴国互相争夺汉朝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兴起,三国被灭,才结束纷乱的局面。而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问题讨论】

  (1)请问什么是“光武中兴”?

  (2)请问“桃园三结义”是指三国时代哪一国的哪三个人物?有什么涵义?你跟最好的朋友是怎么互动的?请跟大家分享。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等三国时代有名的战役,结果都是能以寡敌众,深具戏剧性,你能概述其一的故事吗?你能思考出其中可能隐含什么道理吗?

  (教学引导:历史有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带有戏剧性,而且匪夷所思。比如官渡之战,袁绍70万人马对战曹操7万人马,而且曹操粮草不济,眼看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在这时,曹操用计烧了鸟巢的粮草,击败了袁绍。赤壁之战,曹操拥雄兵83万,而孙刘联军只有几万人马,眼看曹操即将一统天下,但一场火攻令他折戟沉沙,险些命丧华容。猇亭之战,刘备统兵70余万,而孙权只有几万人马,就在东吴将玉石俱焚之际,陆逊火烧连营700里,致使刘备败回白帝城。每一次都是在千钧一发、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发生一件极其不可能发生的事,并让历史在那里转折。这是因为神要达到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会让一个国家不到神安排的时间就覆灭,同时也在教导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三国》结尾古风的最后四句说的一样“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这四句诗应该说是《三国演义》的点睛之笔。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手下的文臣武将表面上斗智斗勇,那只是为了符合人中的理而表现给人看的,其实是神安排下来的一种平衡,达到三国之间的军事上鼎足而立而已。)

  【故事天地】

  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讲:我本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隆中耕种,为的是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生命,并无意追求名誉显贵。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低贱,反而委屈贬低自己的身份,一连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谢,于是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来在成语“三顾茅庐”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心得写作单】

  看完以上的故事后,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是指谁三顾谁?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诸葛亮又为什么接受?你觉得故事有什么涵义?

  (2)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叫《马前课》,准确的描述了从三国以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大事,其作者正是诸葛亮。为什么他有这种智慧?(教学引导: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半神的文化,许多人乐天知命,宠辱不惊。他们深深知道历史自有它的安排和发展规律。其实,懂修炼的人都知道这种智慧其实远远超出了人的层次,达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的境界。)

  (3) 读《三国》的时候,许多人关注的是一场场战斗的谋略,喜欢看诸葛亮与周瑜、曹操、司马懿斗智。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一种角度读《三国》?(教学引导:如果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安排,更欣赏的是人物的品德操守,更能理解古人遵天敬神时的谦卑,更能体会到作者在著书时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更能看出神在安排这段历史时的细腻和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