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齊)·謝眺駢文集輯




  ◎《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箋》

  故吏文學謝眺死罪死罪,即日被尚書召,以眺補中軍新安王記室參軍。眺聞潢汙之水,願朝宗而每竭;駑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何則?皋壤搖落,對之惆悵,岐路西東。或以歍唈。況乃服義徒擁,歸志莫從,邈若墜雨,翩似秋蒂。月兆實庸流,行能無算。屬天地休明,山川受納,褒采一介,抽揚小善,故舍耒場圃,奉筆兔園,東亂三江,西浮七澤,契闊戎旃,從容宴語。長裾日曳,後乘載脂,榮立府庭,恩加顏色,沐發晞陽,未測涯涘,撫臆論報,早誓肌骨。不悟滄溟未運,波臣自蕩,渤澥方春,旅翮先謝,清切藩房,寂寥舊蓽,輕舟反溯,吊影獨留,白雲在天,龍門不見,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青江可望,候歸艎於春渚;朱邸方開,效蓬心於秋實。如其簪履或存,衽席無改,雖複身填溝壑,猶望妻子知歸。攬涕告辭,悲來橫集,不任犬馬之誠。(《文選》,《南齊書·謝眺傳》,《南史》十九)


  ◎《杜若賦奉隋王教於坐獻》

  馮瑤圃而宣游,臨水木而延佇。柳含色於遠岸,泉鏡流於枉渚,蔭綠竹以淹留,藉幽蘭而容與,覽茲榮之悅茂,紛為芳於清籞。觀夫結根擢色,發曜垂英,緣春巒以纖布,蔭涼潭而影清,景奕奕以四照,枝靡靡而葉傾。冒霜蹊以獨蒨,當春郊而逕平,搴汀洲以企予,懷石泉於幽情。嗟中岩之纖草,廁金芝於芳叢,夕舒榮於溽露,旦發彩於春風,承羲陽之光景,庶無悲於轉蓬。(本集,又見《藝文類聚》八十八。)


  ◎《高松賦奉竟陵王教作》

  閱品物於幽記,訪叢育於秘經,巡汜林之彌望,識斯松之最靈。提於岩以群茂,臨於水而宗生,豈榆柳之比性,指冥椿而等齡。若夫修幹垂蔭,喬柯飛穎,望肅肅而既間,即微微而方靜,懷風陰而送聲,當月露而留影,既芊眠於廣隰,亦迢遞於孤嶺,集九仙之羽儀,棲五鳳之光景。固總木之為選,貫山川而自永。爾乃青春爰謝,雲物含明,江皋綠草,曖然已平,紛弱葉而凝照,競新藻而抽英,陵翠山其如翦,施懸羅而共輕。至於星囬窮紀,沙雁相飛,同雲泱其無色,陽光沈而減暉,卷風飆之欻吸,積霰雪之嚴霏,豈雕貞於歲暮,不受令於霜威。若乃體同器制,質兼上才,夏書稱其岱畎,周篇詠其徂徠,乃屈己以弘用,構大壯於雲台,幸為玩於君子,留神心而顧懷。君王乃徙宴蘭室,解佩明椒,搴幽蘭於夕陰,詠聳幹於琴朝,陵高丘以致思,禦風景而逍遙,夷黻冕之隆貴,懷汾陽之寂寥,邈道勝於千祀,蘊神理而自超。夫江海之為大,實涓澮之所歸,贍衡恒之峻極,不讓壤於塵微。嗟孤陋之無取,幸聞道於清徽,理弱羽於九萬,愧不能兮奮飛。(本集,又見《藝文類聚》八十八,《初學記》二十八。)


  ◎《七夕賦奉護軍命作》

  金祗司短,火曜方流,素鐘登禦,夷律鳴秋,朱光既斂,涼雲始浮。盈夕露之藹藹,升夜月之悠悠。步廣庭而延睞,屬天媛之淹留。嗟斯靈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邁姮娥而擢質,淩瑤華而擅芳。靨白玉而為飾,霏丹霞而為裳。囬龍駕之容裔,亂鳳管之淒鏘。騰燭光於西極,命二妃於瀟湘,軾帝車而捐玦,淩天津而上翔。悵漢渚之夕漲,忻河廣之既梁。臨瑤席而宴語,綿含睇而蛾揚。嗟闌夜之難永,泣會促而怨長。忌纖阿之方駕,吝長庚之末光。撫鳴琴而修,浩安歌而自傷。歌曰:

  月殿清兮桂觴酬,雲幄靜兮香風浮。龍鑣蹀兮玉鑾整,卷星河兮不可留。分雙袂之一斷,何四氣之可周。斯乃向像恍惚,彷佛幽曖,耳之無聞,目之無繢。故鐘鼓聞而延子隱,白日沈而季後對。豈形氣之所求,亦理將其如昧。君王壯思風飛,沖情雲上,顧楚詩而縱轡,瞻蘭書而競爽,實研精之多暇,聊餘日之駘蕩。賦幽靈以去惑,排視聽而玄往。哂陽雲於荊夢,賦洛篇於陳想。乃澄心而閑邪,庶綢繆於茲賞。(本集,又見《藝文類聚》四,《初學記》四。)


  ◎作者簡註:

  謝眺,公元四佰六十四年至公元四佰九十九年,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謝眺家世既貴,少又好學,為南齊藩王所重。初為太尉豫章王蕭嶷行參軍,遷隨王蕭子隆東中郎府,轉王儉衛軍東閣祭酒,後為隨王鎮西功曹,轉文學。永明九年(公元四佰九十一年),隨王為荊州刺史,“親府州事”,謝眺也跟著到了荊州,“以文才尤被賞愛”。後調還京都,任新安王中軍記室,兼尚書殿中郎,又為驃騎諮議,領記室,掌霸府文筆,又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公元四佰九十五年)出為宣城太守,後遷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公元四佰九十九年),始安王蕭遙光謀奪帝位,謝眺不預其謀,反遭誣陷,下獄而死。

  謝眺青年時代即以文學知名,曾參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的文學活動,是“竟陵八友”之一。在“八友”中,他的成就最高。謝眺在西邸創作的詩歌,題材比較狹窄,除了遊宴應酬之外,就是詠物,如《詠風》、《詠竹》等。這類詠物詩雖略有寄託,但主要是求其形似。還有不少是模擬漢魏晉宋的樂府民歌。這部分作品雖然不曾反映重大的社會內容,但表現閨情,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自從隨府赴荊州以後,他的詩歌創作有了新的開拓,特別是經歷了政治風波,出任宣城太守以後他的詩歌無論內容或者形式,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他不僅創作了大量的山水詩,表現山川之美和自己的生活感受,還創作了諸如《賽敬亭山廟喜雨》、《賦貧民田》等詩歌,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

  謝眺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晉宋以後,山水文學產生了,但多少還受玄言詩的影響,總帶點玄理。謝靈運的山水詩就是如此。謝眺和謝靈運同族,世稱“二謝”,謝靈運為大謝,謝眺為小謝。小謝詩學大謝,都善於模山范水,以山水詩見長;但二人的詩境和詩味卻有別。大謝的山水詩仍然帶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謝的山水詩則抒發了思想感情,玄言詩的影響差不多已被消除殆盡。謝眺的山水詩把描寫景物和抒發感情自然地結合起來。他浮沉於政治旋渦之中,目睹仕途的險惡和現實的黑暗,因此常常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現出對於宦途的憂懼和人生的苦悶。《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中寫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羅者,寥廓已高翔。”正表現了這種□徨的心情,詩中的景物也因此籠罩了淒涼的氣氛。他一生游宦于諸王府邸之間,不能不寫些“頌帝功”、“頌藩德”的應命之作。這類作品也常常通過景物來表現頌揚之意,如《隨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既是一曲頌歌,也是一幅壯麗的圖畫。不管是何種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來表現,而且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這是謝眺詩歌的重要特點,也是他對於詩歌藝術發展的重要貢獻。

  謝眺主張“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南史·王曇首傳附王筠傳》),他的詩歌創作正是貫徹了這一審美觀點。要達到“圓美流轉”,聲律是一個重要因素。他把講究平仄四聲的永明聲律運用於詩歌創作中。因此他的詩音調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鏗鏘悅耳。沈約《傷謝眺》寫道:“吏部信才傑,文鋒振奇響。調與金石諧,思逐風雲上。”也說明了音調和諧這一特點。謝眺還善於熔裁,時出警句,最為人稱道的有“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觀朝雨》),“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游東田》)等,這些警句清新雋永,流暢和諧,對仗工整,體現了“新體詩”的特點。謝眺的短詩也很出色,耐人咀嚼,富於民歌風味。如《玉階怨》:“夕殿下珠簾,流螢飛複息。長夜縫羅衣,想君此何極!”又如《王孫游》:“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還有《同王主簿有所思》、《銅雀悲》、《金穀聚》等篇,都是遣詞自然、音調和諧、感情含蓄的佳什,收到了小中見大、尺幅千里的藝術效果。這類小詩,對後來的五言絕句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定影響。

  謝眺的辭賦和散文,成就不如詩,但也有值得稱道的。現存的幾篇賦,如《思歸賦》、《遊後園賦》、《高松賦》、《杜若賦》等,體制短小,聲律調協,富於抒情色彩。賦體自魏晉以後,題材有所擴大,篇幅有所縮小,不事鋪張,注重抒情;到了齊梁,由於聲律的運用,便逐漸向駢賦過渡。謝眺寫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小賦,正體現了向駢賦過渡的特點。謝眺還寫了一些諸如表章□啟一類散文,如《文選》所錄《拜中軍記室辭隨王□》一文,“不悟滄溟未運,波臣自蕩;渤□方春,旅翮先謝。清切藩房,寂寥舊蓽,輕舟反溯,吊影獨留。白雲在天,龍門不見,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青江可望,候歸□於春渚;朱邸方開,效蓬心於秋實”,情見乎辭,文情並茂。再如《齊海陵王墓誌銘》“風搖草色,月照松光。春秋非我,曉夜何長”,也很富於詩情畫意。

  謝眺是永明詩人的代表,在當世就享有盛名。蕭衍說:“三日不讀謝(眺)詩,便覺口臭。”名重一時的劉孝綽也很推崇謝眺。“常以謝詩置幾案間,動靜輒諷味”(《顏氏家訓·文章》篇)。他關於聲律對仗和寫景狀物的技巧,對於唐代詩壇有著深刻的影響。杜甫說“謝眺每詩篇堪誦”(《寄岑嘉州》),李白更是經常提起謝眺,“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三山懷謝眺,水澹望長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謝眺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可見李白對於謝眺的傾倒,所以清人王士稹《論詩絕句》說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謝眺詩歌不僅影響了唐代詩人,而且影響了一代詩風。宋趙紫芝詩雲“玄暉詩變有唐風”,嚴羽也說“謝眺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明胡應麟《詩藪》認為唐人“多法宣城(謝眺)”。

  《隋書·經籍志》有《謝眺集》十二卷,《謝眺逸集》一卷,均佚。明人收集遺佚,重為編定,刻本甚多。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明抄本。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一九三六年)。

  落落校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