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莫为精致的工艺品所愚弄①

  
——“花生化石”质疑

  据新华社报道,1980年6月,广西宾阳县二轻局壮锦厂一同志,在宾阳县邹圩公社白山大队双桥村对门拗公路旁排水沟内,捡取一颗花生,后经各有关方面的鉴定,认为是距今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对是否存在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学术界也颇多争议。
  ①原载《自然杂志》,1981年4卷11期。参加写作的还有黄天祥。
  不久前,我们也获得了一颗“花生化石”,是在北京市劲松区某建筑工地的沙土中发现的。发现人将它寄给了《北京晚报》,要求作进一步鉴定,据称一共发现两颗,寄来的是其中的一颗长条形的,出人意外,它竟跟发表在《农业考古》创刊号上宾阳县的那颗“花生化石”照片非常相似,为解开“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花生化石”呈石质,保存完好,该荚果形状为普通型,果形大而长,呈长条状,稍弯曲,略扁;果壳外表较光滑,无氧化面,具有纵横的“网状结构”,喙嘴及背腹线明显,没有明显的磨蚀痕迹,该花生具有两个仓,内有摇动作响的“花生仁”。整个外形与现代栽培种的蔓生型大种花生相似,虽比山东大花生略小些,但要比现代一般的大种花生为大,重量为7克,比现代花生(2克)重得多。
  “花生化石”外表新鲜,它的颜色比现代花生稍深,一侧有些呈焦黄色,仿佛刚炒熟的样子。猛一看,这颗石质花生很像是由真正的花生成为化石后保存下来的,然而,细加观察并对照现在标本,竟发现它是一颗绝妙的工艺品——仿花生的硬陶制品!尽管它制作得惟妙惟肖,但仍不难看出人工制作的痕迹:
  1.现在花生的网状结构,脉络清晰,特别是它的纵纹是从果柄处辐射,然后贯穿整个花生并汇集到喙嘴,而在陶制花生上,它的纵纹在果柄处不呈辐射状发出,且向喙嘴汇集时有的纵纹中断不连续,而且在喙嘴处没有明确的汇集中心。
  2.现代花生上的网纹系由纵纹间的横纹交错而成,呈不规则的网状;而在陶制花生上,于两条纵纹间可以清楚看到是用工具剔成一个个孔状,刀痕明显,故严格地说这不是真正的网状结构。由于它是烧制成的,在表面上尚可看到,残存的土粒被烧结后形成的小米粒状凸起物。
  3.该陶制花生不似现代花生背腹线纤细、喙嘴呈锐嵴状,而是背腹线明显圆钝隆起,喙嘴呈粗钝的突起。
  4.从X光透视所见,现代花生两仓之间相通,果仁饱满;果壳很薄,厚度较为均匀,约在1~1.5毫米之间;而在陶制花生X光片上可见两仓之间不相通,有间隔,果壳很厚且不均匀,一般在5~6毫米,最薄处也有2毫米,两仓的间隔最厚,竟达8~9毫米。特别有趣的是在背腹侧位的X光片上可看到贯穿中央有一条粗的黑线,其位置正好在背腹线处,该黑线表明该处果壳较薄,X光易透过,而且在黑线两侧可以看到果壳厚薄不匀,故相接不能密切吻合,而具有差错面。据此,我们推测该陶制花生的制作工艺是:先制成各半侧果壳,待其阴干后将“花生仁”置入,再每两半合为一个完整的花生,然后烧制。两半侧的结合就在背腹线处,故外侧表面上背腹线明显地隆起,而接合处的内面则留有空隙,X光易透过,在底片上X光照射的强度要大得多,故呈黑线状。
  在该陶制花生的前仓内有“果仁”两颗(这点也已表明了不是天然的),后仓为一个“果仁”,均呈小圆球状,直径约3毫米,俱能活动,故可“摇动作响”。两仓间有间隔,是人为的,并不代表什么“原始性”。由于它在烧制前确实呈“泥塑状态”,故在烧成之后,花生表面有土状光泽及短曲的张性裂纹,正因为它是陶制品,成份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故与盐酸不起作用。
  陶制花生的人工痕迹如此明显,以至无需再作更进一步的理化鉴定,倘若有人以为仅此还不足以说服人,我们希望有兴趣的同志去作进一步的理化鉴定。
  我们也曾设想过,是否有可能存在10万年前的这种“花生化石”呢?假如它不是陶制品,而如某些人所推断的,是花生浸泡在浓度很大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中而成?这点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知道,花生现在是人工培植的油料作物,它属于豆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大粒、小粒两种。一般说来,栽培植物的野生种,其果实都较小,以后随着人类有目的地培植,才达到现代水平。从陶制花生的X线片上可看到它的仓室很大,几乎接近现代花生,表明它应有很大的花生仁,我们确实很难想像10万年前的野生花生竟然跟现代人工培植的花生毫无二致!再说花生是碳水化合物,在水中浸泡很易腐烂,就目前我们所知,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过花生果仁,都是炭化了的,呈黑色。迄今还未发现过硅化石性质的果实化石,如果就是认为它是浸泡在硅质胶体溶液中吸附硅化而成,我们也很难设想,该花生的表面几乎没有硅化物,而内壁却硅化得厚度很大而且不均匀,也很难设想在这漫长的10万年中,“果仁”居然不会和果壳粘合起来,仿佛“果仁”一直悬浮在仓室中央!所以无论从生物学、还是从化石成因与石化过程等方面分析,都是很难讲得通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据我们所知,这样的陶制花生还不止于北京的两颗。前不久山东大学历史系刘敦愿先生来访,告之他家中曾也有这样一枚花生,也会“摇动作响”,很有趣的是,它得自广西。山东沂源县文化馆曾送一枚花生化石给北京自然博物馆鉴定,据梁尧勋同志称,亦为陶制品,湖南石门县也曾发现一颗这样的花生。又据广西文水队张永信同志给《地质报》的来信,在广西融水县也获一枚“花生化石”。据他的介绍来看,当为陶制花生无疑!我们估计,如果进一步调查和征集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陶制花生出现。至于这些陶制花生是什么时代的产品?我们推测可能是明、清时代的,以清代的可能性为大,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的,需进一步调查才能确定。
  这里还涉及到我国花生起源的问题,对此前人颇有争论。很多人认为花生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理由是在巴西曾找到花生属的许多野生种,在秘鲁沿海的史前废墟和墓葬中曾找到距今2700多年前的古代花生,又据古代记载,秘鲁和巴西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已栽培花生,中国的花生是明末清初从南美洲传入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花生是土生土长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文献中已有花生的明确记载,而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址中也多次出土花生的炭化果仁,如距今4700±100年前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和公元前2800±145年的江西修水县山背遗址中都找到过。现在否定了这种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我们认为并不对中国是花生原产地之一的论点有所动摇。因为在我国找到的花生最早遗存,比南美洲迄今所发现的证据要早1000多年。看来,现代花生的起源可能是多源的,中国和南美都是花生的原产地。
  是否有更早的花生遗存发现,还有待更进一步工作,至于“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实在是场误会!   
附:“花生化石”是一种陶制工艺品①

  ①原载1982年2月26日《地质报》,参加本文写作的还有周和平。
  1981年3月,新华社和《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发现了距今10万年前的“花生化石”,后来《北京晚报》也曾有过报道。但是,关于“花生化石”的真伪,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地质报》于1981年9月,上海《自然杂志》于1981年11月号,先后载文对“花生化石”提出了质疑,从宏观观察及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理由,说明它不是一种化石,而是一种陶制的工艺品。为了进一步对“花生化石”进行鉴定,我们利用了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近代分析仪器,对“花生化石”的显微结构特征、主要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果壳和果仁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包含有钾、铝、镁、铁、钙和硅等元素,具有一般陶制品所共有的显微结构特征;其物相主要由α′石英、α′方石英、堇青石、少量莫来石及玻璃相组成,可以推断,这种陶制品只是采用长石、石英、粘土和滑石等常见的陶瓷原料烧结而成的。而一般的化石形成过程不会出现上述的结构特征。
  有趣的是,在对“花生化石”进行破坏性取样的时候,犹如剥真花生一样,很容易地把“花生化石”剥成两半。这说明“花生化石”的果壳是预制成两半而后粘合烧制而成的。此外,在花生果壳的腔体内侧及花生果仁的表层铺有一层白色粉末状物,显然,这是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果壳和果仁发生粘结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综上简述,尽管“花生化石”外观上很像是真正的花生所变成的化石,但是它只不过是一件精心制做的陶制工艺品。

  ------------------
  小草扫校||应天故事汇独家推出||http://gsh.yzqz.cn/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