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忍辱负重,丁香仙子成圣母




  郭丁香被王章郎从灶神的位置"挤"下来仍回到天庭做丁香仙子。玉皇大帝对改女灶神为男,灶神非常乐意,出任灶王爷的张郎不久好吃的老毛病又犯了,丁香仙子看不惯他的贪官行为.灶王爷因此得罪了王母娘娘。

  郭丁香听说要她重新回百花园去任丁香仙子,心里就像吃下了一把酸枣,酸味多甜味少。她原本十分留恋那花的世界、花的王国、花的海洋,更愿意同那些年轻漂亮、活泼潇洒、能歌善舞的百花仙子们在一起,并坚信一旦置身其间,自己会立即年轻许多。

  然丽,她也替饱尝过花王嫉贤妒能的菁头。早在开天辟地之初,百花仙子才登天界之时,大家全都平等相处。张百忍上天当了玉皇大帝之后,便主张在百花仙子中挑选一位花王,以便结束那群龙无首的局面。其条件是花儿既大又漂亮,花质既香又甜。

  牡丹是最有希望获胜者之一,大家都这么认为,她自己也有同感。但牡丹仙子最担心的有两个人,一是兰花仙子,一是马樱花仙子。意欲出任花王的牡丹仙子,经反复权衡后觉得兰花虽香,但在其他两项条件上都不如自己,因此,最强有力的对手只有一个--马樱花。

  马樱花高大如树,花朵似红霞如白玉。更重要的是马樱花简直是个造蜜大王,不少天神们戏称其为"蜜桶"。牡丹仙子知道自己除了花朵比马樱花稍大一点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及马樱花。

  "要想成为花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比我强的一个都不要"。牡丹仙子为了在竞争中稳操胜券,便趁百花仙子们熟睡之机。偷偷溜进百花园内将马樱花连根拔起,抛下凡尘。

  由于对百花仙子们而言,花是仙子们的载体,仙子们则是花的灵魂。马樱花被抛下凡尘后,它的灵魂--马樱花仙子也就理所当然地同躯体一道被抛了下去。

  失去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后,牡丹仙子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花王的宝座。而马樱花从空中下落时,则因身材高大,份量较重而摔得特别重。如果不是繁茂的枝叶为其兜风,恐怕非摔她个粉身碎骨不可了。

  马樱花仙子在睡梦中被抛下云层时,先是觉得一阵头昏目眩,耳畔生风,随后又觉得重重地摔在一山顶上,随即昏死过去。当她从昏迷中苏醒时,发现自己躺在云南境内的昙华山中。一双腿骨全部被摔断了,无法直立更无法行走。

  昙华山是彝民居住地之一。当地彝民发现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一棵这么漂亮的马樱花来,便高兴得奔走相告,并为她挖坑培土、浇水、包扎伤痕。

  马樱花见当地百姓对自己这么好,便下定决心要在昙华山扎根落户,哪里也不去了。只因摔断了腿骨,浑身是伤"所以从此后便长得弯弯扭扭、疙疙瘩瘩的,留下了终身残疾。然而马樱花"身残志不残"。每年二月不仅照样开花酿蜜,而且开得比先前更加艳丽,"蜜桶"里的蜜也比先前酿造的更多了,深得当地彝民喜爱。

  第二年二月初八,昙华山上的马樱花几乎全部开齐了。彝民们见它红则如霞似火,白则洁净如玉,便一窝蜂似的涌上山头。又唱又跳的以示庆贺,并相互插花祝福。

  年复一年,相沿成习,积习成俗,二月初八便成了彝民们的固定节日--插花节,又名马樱花节,历数千年而不衰,一直沿袭至今。

  彝民们爱马樱花,马樱花也保佑彝民们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彝民们至今仍然敬马樱花花神为本民族的民族保护神。郭丁香虽然没亲眼看到牡丹仙子将马樱花抛下云层,但天庭的百花园内至今没有马樱花,百花仙子中也没有马樱花仙子却是事实。

  丁香仙子认为自己的经历虽然与马樱花不同,其结果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由遭妒嫉而被排挤,因被排挤下凡,反倒由小小的花仙变成了人人敬仰、户户供奉的家庭保护神。

  同样是老百姓爱郭丁香、敬郭丁香,郭丁香也爱护老百姓、保护老百姓。不同的是,马樱花仙子可以长期扎根于彝民中间、昙华山上;而郭丁香尽管舍不得离开老百姓,却因玉皇大帝开了金口,而不得不脱下已经穿惯了的红衣,换上了久违了的绿裙,又一次恢复其妙龄少女的本来面目,重新返回百花园中去充当青春长驻的丁香仙子。

  "总算是如愿以偿地扳倒了大权在握在郭丁香"。郭丁香再次成为花王的部属后,牡丹仙子高兴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王母娘娘则因此而大发雷霆:"当年未上天之前我就说好了,女神女仙和那些杂七杂八的小神仙全部由我分管,你怎么能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随意调遣女神呢?"

  玉皇大帝自知理亏,也不得不忍气吞声了。好在雅号"张百忍"的玉帝爷并不缺少忍劲。王母见木已成舟,玉帝也默认了自己的不对,也就没有继续纠缠。不过,王母娘娘一直在关注郭丁香。时隔不久,王母便发现自己先前仅仅注意到郭丁香具有能上能下、能忍辱负重的美德和能粗能细、能文能武的才能。当郭丁香由种火圣母元君降格为丁香仙子之后,她才更进一步发现这位丁香仙子,同时还具有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口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行,既要独挡一面,又能率领群仙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地办事的组织才能。

  花王牡丹仙子的才能如何,王母虽然未深入了解,但她知道先前的百花仙子像凡间的《百家姓》一样,名为"百家"实则逾千。百花仙子中的"百"本是多而全的意思。百花仙子数目先前号称一万,实数则不下九千。所谓"万紫干红"并非夸张之词,恰恰是当年天庭百花园的写照。牡丹仙子出任花王不过二千年光景,花仙们就被赶的赶,被贬的贬。更有许多因看不惯花王那孤芳自赏盛气凌人的德性而自动出走,甘为凡花俗草的。

  到最后,真正留下来的也就仅仅百名了。若是再让她再这么干下去,其结果实难预测。

  为了百花王国的长治久安,王母亲自组织百花仙子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竞选。王母娘娘说:"顾名思义,花王之王只能是花中之王,并非国中之王。花中之王要的是貌美、蜜甜、香浓,而百花王国的国中之王要的是德高望重、才智超群。"

  王母娘娘想在百花仙子中挑选一位深受大家敬仰的贤者来统领百花仙子,其官名为"百花圣母"。其职权除了统治上界的百花仙子之外,还包括凡间的号称万紫千红的凡花俗草。"百花圣母"是百花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恰似女儿国的国王,直接听命于阳神首领、女神统帅王母娘娘。

  竞选结果,百花仙子中有98位推举丁香仙子。从此后,普普通通的丁香仙子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百花王国的国王--"百花圣母"。

  郭丁香虽然卸掉了灶神之职并当上了"百花圣母",心里却一直丢不下凡间百姓,更担心那不学无术的张郎因不能胜任灶神之职而闹出什么乱子来。

  果然,郭丁香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张郎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便把凡间百姓弄得手忙脚乱的。

  凡间百姓一直在敬灶王奶奶郭丁香,一夜之间突然接到玉皇大帝的旨意,要他们从次口起改祭灶王爷张郎,并必须在灶王爷的生日,也就是农历八月初三到来之前,将郭丁香的画像或雕像全部换成灶王爷的画像。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前各家各户灶台上供的都是"灶王奶奶"郭丁香的画像,至于名为张郎的灶王爷是什么模样却鲜为人知。凭什么换,用什么供呢?

  赤脚大仙将上述情况向玉帝禀报之后,玉帝别无他法。只好将这个差事交给赤脚大仙。

  赤脚大仙没办法,便将各地丐帮头领召集起来,首先给他们讲了一通由供灶王奶奶改为供灶王爷的理由,然后给他们各发几张灶王爷的画像,让他们回去多多复制一些,分发给手下的叫化子们。让凡间所有的叫化子倾城出动。一边"唱灶王"一边"送灶王"。并顺便讨一点酬谢之物。

  丐帮头领及其下属,也很乐意去办。一时间到处是送灶王爷和唱灶王爷的叫化子。赤脚大仙仅仅说了个大概意思,具体唱词则是各地叫化子信口编出或现编现唱。有的唱:"灶王爷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白米饭,晚里喝的白面汤......"有的唱:"每年腊月二十三呀呀咦哟,家家都送灶神上青天呀哟。一张方桌堂前放呀,呀咦哟,千张元宝挂两边呀哟。两盘糖果三炷香呀,灶神回宫报平安呀哟。一不求富贵呀,二不求吃穿。好事替我多说呀,呀咦哟,恶事替我隐瞒......。"

  唱完一家送一张。收到画像的人家,为了表示谢意,则随便给他们一点东西。有给几个馒头的,有抓两把大米的,也有送些芋头、红苕等物的。万一没什么合适的东西可给,便送给叫化子几个小钱。

  这样一来,各家各户便都在八月初三以前换上了灶王爷的画像。叫化子也因积少成多而发了一笔小财。

  大约是有利可图的缘故吧,从那以后叫化子便将送灶王爷的差事包下来了。只不过时间由八月初三之前,改成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之前。

  张郎由火神祝融的偏将改任灶神之后,立即发现灶王之职实在是个既不愁吃又不愁喝的美差,因此十分得意。

  刚开始他倒也能认真履行职责,关心百姓疾苦,体察人间善恶,如实向玉皇大帝禀报。但时间一长,他那好吃懒做,的毛病又犯了。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还不愿起床。起床之后则善也不问恶也不管,吃起饭来挑大碗,没有好吃的还要发脾气。

  "勤快的人有力,贪懒的人好吃"。又懒又好吃的灶王爷为了能经常换换口味,还特地兴出许多好吃好喝的规矩来,什么杀黄羊祭灶发大财、用猪头祭灶才多子多孙、杀鸡祭灶则发蚕桑等等。

  《后汉书》中便记载了一则灶王爷敲竹杠的故事。有一人叫阴子云,腊月早炊时,灶王爷忽然现出原形,阴子云连忙叩头礼拜。灶神说:"你想发财么?须以羊祀之。"阴子云家里正好有一只黄羊,连忙杀掉奉祀灶王爷。从此后阴家果然发了财。

  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杀黄羊祀灶神。不料灶王爷羊肉吃多了又想换口味,因此杀黄羊的白忙了一场,并没有发财。

  越懒惰越好吃,越好吃也就越懒惰,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然而,灶神职责中早有规定:"......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

  也就是说,灶王爷每月至少要向玉帝爷汇报两次情况,这还不包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数总账在内。对于又赖又好吃的灶王爷来说,这实在是件极难办的事儿。别的暂且不说,单是搜集千家万户的情况便容不得他偷懒,哪怕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也够他忙乎的。

  "怎么办呢?"灶王爷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了他那被烧死的5个儿子。张郎被玉帝收为义子之后。曾经向玉皇大帝奏过一本,想让那5个死于非命的儿子同自己一样位列仙班。其理由是,他们没爹没娘,已成孤魂野鬼,时间长了难免会饿乒的。玉皇大帝说:"让一群无知顽童们位列仙班成何体统?你不是担心他们会饿死么?这好办,那就让他们变成蟑螂吧,反正厨房里有的是剩饭剩菜,他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保证饿不死他们。"

  张郎一听这话觉得好笑。想当年我下凡投胎之前就是御

  厨里的一只蟑螂,下凡后父母又给我起名为章郎。在天庭时我一人偷御厨里的饭菜,下凡后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人公开地大摇大摆地去吃各家各户的饭菜。

  如今我成了玉帝的义子,仍然是吃御厨里的饭菜。只是不必再偷偷摸摸的罢了。说得刻薄一点,仍然是一只蟑螂,从一只偷吃御食的小蟑螂变成了公开吃御食的大蟑螂(张郎)。

  现在倒好,我这只小蟑螂长大了,我的儿子"子顶父职"成了御厨中的小蟑螂--看来我这辈白吃白喝游手好闲还不 够,到我儿子这一辈又要重蹈覆辙了。

  张郎心里很不乐意,但嘴里又不能不"谢父王"。当时他也曾为儿子们变成蟑螂而感到过一种淡淡的忧伤。当他再次想儿子时,反倒十分高兴了:"天生我儿必有用,让他们下来充当我灶王爷的走足、耳目、岂不妙哉?"

  灶王爷说干就干。他将那早已儿孙满堂的5只蟑螂召下凡来。首先委任官职,分别封他们为"东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和中央黄帝灶君。然后对他们说:为父让你们下凡并委任官职,不是让你们坐享其成,而是让你们带上各自的老婆到各家各户去替为父充当耳目。为父之所以将你们分别封为东西南北中五方灶君,就是要你们各霸一方,定期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情况汇集起来向为父禀报。为父综合五方的情况后再向天帝禀报......

  灶王爷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之后说,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出来。不料5个儿子竞异口同声地说:"谢父王,我们全明白了,只是......"

  "只是什么快说吧。只要为父能办到的,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灶王爷说。

  原来儿子们认为自己被封为五方五帝灶君之后,他们的老婆、儿子、女儿、儿媳、孙子、孙女、孙媳妇等等都应该封个适当的官衔儿,才好名正言顺地去各司其职。

  "这好办,不就是为父的一句话么"。灶王爷说完又一口气封了几十个官职。什么"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厨灵灶神君、地厨灵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妇神君、灶子灶孙神君、灶家姊妹媳妇眷属神君、五方游奕神君、灶下炊涛神君、运火左右神君、进火神母、游火童子、天帝娇男、天帝娇女、闺中童男童女......"等等共36位,这就是后人说的所谓"灶有三十六神"。

  受封后的蟑螂们本不必自己觅食,只要每日三餐与灶王爷一起享受供奉就行了。它们数量虽多,但千家万户的供奉是足够它们受用的,更何况它们有翅膀会飞,有神性可变,享受起来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蟑螂似乎不满足于坐享其成。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它们便忍不住要亲自深入厨下"调查研究"一番,看看各家各户为它们准备了哪些可口的食品?讲故事的不敢肯定,这是不是张郎曾经出任过天庭御厨中的"菜肴鉴赏家",并因此而养成的那种好吃的习惯,给他的子孙后代们留下了某种遗传基因,但可以肯定,这绝对是蟑螂们的天性作怪。灶王爷是天上的第一代蟑螂,他的儿孙们则是天上的第二代、人间的第一批蟑螂,从天上带下来的秉性便是不折不扣的天性--好吃的天性。

  如果蟑螂们仅仅是好吃而没有别的毛病,也许还不至于令人生厌,然而蟑螂们的眼睛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这种被当代动物学家们称之为。"弱视"的生理现象,决定了蟑螂们搞"调查研究"时,非直接在食品上爬一趟并亲口尝尝其滋味不可。

  这种让人们看了便反胃、想起来便恶心的毛病,则无疑是灶王爷和他的儿子们曾经被烟雾薰坏了眼睛的后遗症。

  由于蟑螂们用这种令人生厌的"调研"方式,而目的中又包括向灶王爷禀报有关情况,因此,自从封完"三十六神"之后,老百姓对灶王爷便惭惭产生了厌恶感。更要命的是张郎对于老百姓的情绪变化非但毫无觉察,反而毫无顾忌地让所谓"五方五帝灶君"及其统领下的三十六神和数以万计的蟑螂们为其代劳,他自己则心安理得有模有样地当起"王爷"来了。

  那些受益非浅的儿孙们,有什么好吃的自然也不会忘记他这位"王爷"。从此后,张郎每天听得最多的不是张三家烧鸭,就是李四家炒鸡;不是王五家的鹅肥,就是赵六家的猪头大;孙九是个小气鬼,美酒首推钱老八......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穷必有富,有胖必有瘦,有敬神的必有不怕鬼的。有大方的必有吝啬的,有越有钱越扣索的,也有穷得叮当响却要打肿脸充胖子的。更多的当然是穷就是穷,决不为了爱面子去装富;富就是富,也决不因露富而装穷。

  如果些王爷是个小心谨慎做人、认认真真为神的主儿,/这堡事儿本应一看便知。退一步而言,即便是个上半夜专门为自己着想,下半夜也能替别人想一想的俗子凡夫,也决不会作出令人深恶痛绝的荒唐事来。

  偏偏这只大蟑螂(张郎),除了吃之外什么都不想。因此,他居然把对灶神敬与不敬的衡量标准定在鸡鸭鱼肉的多寡上,定在猪头的大小上,并据此来惩办那些所谓"小气鬼"们。

  "这孙九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我张郎到任数载,他除了每年腊月敬半个猪头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看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哪里知道我灶王爷的厉害!"灶王爷决定先拿"小气鬼"孙九开刀,先把孙九家的那间破茅草房子烧了再说。孙九家的媳妇过惯了穷日子,做事特别仔细。做饭炒菜时总是人不离火;火不离人。熄火之后还要将灶门口的散柴抱得远远的,把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的,连一片树叶、半根草棍儿也不留下。因此准备火烧茅草房的灶王爷,硬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下手。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点灯,张郎以为机会来了。可是孙九家的偏偏是灯在人在,人走吹灯,烛不靠墙,灯不靠壁。从房里到堂屋去也要将灯端在手上。

  张郎心想:狐狸再精也有打盹的时候,我等她替儿子烘尿片时再下手。

  奇怪的是孙九家的烘尿片时并不生火,而是把做饭时剩下的火灰扒出来装进火盆,再在火盆外加竹套子,将尿片搭在套子上烘烤。她自己则坐在火盆一侧,边纳鞋底边翻看尿片。

  "你有你的招数,我也有我的招数"。灶王故意降低火温,让尿片迟迟不干。

  人的精力有限,三更过后孙九家里的实在支持不住,便打起瞌睡来。灶王爷见时机已到,立即蹲在火盆旁边吹起火来。火越吹越旺,眼看就要将尿布烧着了。突然"哎哟!"一声惊叫,把灶王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孙九家的打瞌睡时还有一只手放在尿片上呢。

  火烧草房的计划失败后,灶王爷不肯善罢甘休,便专门住在孙九家找碴子。这天孙九的媳妇不小心将几粒饭掉进了水缸,灶王爷如获至宝,连夜上天去添油加醋地向玉帝禀报说:"孙九家里的糟蹋五谷六米已经不是十次八次了。父王不是早就说过,糟蹋粮食要遭雷打么?如果不派雷神下去将他劈了,只怕父王的话往后便没人听了。"

  "那......"玉皇大帝刚要下旨,郭丁香却闻讯赶到了:"启禀玉帝,据我所知,孙九的妻子过日子一向精打细算、惜粮如金。这件事恐怕未必可信。"

  张郎生怕玉帝改变主意,连忙加重语气说:"千真万确,直到现在还有半缸米饭在那里放着呢。"

  玉帝见新老两位灶神各持一理,便让雷神次日清晨同张郎一起下凡,首先查请事实再决定打与不打。

  第二天清早,灶王带着雷公一进孙九的大门,便指着孙九的媳妇说:"糟蹋粮食的就是她,快劈吧!"

  雷公见孙九之妻衣衫虽破却十分整洁,相貌平平却显得精明,不像个随意浪费的邋遢女人。便说:"还是看看水缸里的剩饭再说吧。"放水缸的地方光线很暗,雷公捞起一把东西看了看,觉得似饭非饭,非饭又似饭。性急的雷公为了尽快'辨明真伪,便抓了几粒丢入口中使劲一嚼。只听"咯嘣"一声,牙齿被梗缺了一大块,舌头也弄出血来了。雷公顿时火冒三丈,一转身便"啪啪!"正一掌反一掌地煽了灶王爷两个耳光。

  灶王爷正要发火,雷公"叭"地一下,又将半拉缺牙和几粒带血的麦饭石吐到他脸上说:"你的嘴好吃,连累我的牙齿遭殃。我看该劈的是你!"说完便头也不回地上天复命去了。

  灶王爷发觉这件事情又办砸了,连忙去找丁香仙子求情:"我看得清清楚楚,水缸里明明有几粒饭,不知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麦饭石。如今不仅犯下了欺君之罪,而且得罪了雷公,只怕是凶多吉少。"

  丁香仙子早已料定张郎要来,因为剩饭变石头的事儿是她昨天连夜导演的。因此,张郎话音刚落,她便没好气地说:

  "起先有人说:'为人不当官,当官都一般'。我还不信,现在看来确有其人。你漂泊街头沿门乞讨时,别人给你一碗残汤剩饭你就感激不尽。如今朝服一穿乌纱一戴,便忘了穷人的苦处。"

  "人家孙九家的哪一点对不起你?一日三餐吃什么给你供什么。他们一年四季没见过荤,过年时赊来半个猪头还要先敬给你。人家偶尔掉几粒饭,你却添油加醋地罗织罪名,要置人于死地。她一死丈夫会哭死、忧死、愁死、儿子要冻死、饿死。为了几粒剩饭险些致死三条人命,你好狠心呀你!"

  "依我看像你这种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神仙多一个不如少一个。"

  张郎见百花圣母不愿帮忙,连忙发誓赌咒说:"看在我们曾经夫妻一场的份上,你就再救我一回吧。保证这是最后一回,从今往后一定像你当灶王奶奶时候一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做一个人人喜欢、万民爱戴的好灶神。若再出丁点差错,纵然将我碎尸万段也决无怨言,更不来请你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