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特约专稿·民间:一种在世的策略或者混杂的想像

作者:张延文




  一、诗歌中的"民间"概念
  
  民间一直是个含混的概念,它同时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内存在,民间意识应该是在人类一开始具备
  意识起就具备了的。民间最终来说只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有着不同的对应物,比如民族性、地域性、个体性、边缘性等等,在不同的人类发展时期和具体的主体存在背景下,呈现出相应的特征。陈思和在《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一文中对于民间的解释是:"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权力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政治权利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但总是在一定限度内被接纳并与国家权力相互渗透。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在一个生命力普遍受到压抑的社会里,这种境界的最高表现形态只能是审美的,所以民间往往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源泉。"(出自《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最初的存在是个体的,陈思和的表述是在一个既定的前提下,那就是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具备了明显的社会等级体系的社会下存在的,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应的,带有一定的立场性的概念。然而民间的概念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民间其实一直是一种存在着的不停变易的场域,它是一种不停变换的角度,一种可能性;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在世的策略;民间从来没有确定过,对于民间的表述,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只是一种混杂的想像。在一个有明显分层的社会里,主流的意识一般处于分级的顶端,中间大部分的则呈现向心的趋势;而处于边缘的力量,则会在向心的和逃逸的两难里徘徊 。不同阶层和空间中流传和使用的美学认知和功能是不同的,但互相影响,处于等级下层的在独立的表象中所具备的是一种极不稳固的中间化形态。民间与其说是一种声音、一种立场或者位置,不如说是一种寻找的倾向性。而民间的指向,从来没有清晰过,它必然是混杂的、复调的、易变的,它与外在的因素互相牵引和规约,并显现出自身的独有的特征。民间具备着的丰富性和变异性以及经验的直接性,正是其它层级意识功能演进的基础性的资源。
  中国的诗歌最初起源于民间,并逐步分化,那些和主流意识形态接近的内容和形式被逐步规范化,从而出现了程式化的诗歌文体,但民间流传的歌谣仍然是很重要的诗歌组成部分。比如周代的采诗制度以及孔子对《诗经》的删选,还有汉代乐府对于民间歌谣的搜集和整理,以及近代新诗的民间化趋势和建国初期出现过的民歌运动等。事实上,中国新诗,从一开始起就和民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诗体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诗歌的民间化的结果。
  在西方,民间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巴赫金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众所周知,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德两国对民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一定的根据可以说:这一时代为文学发现了民间创作。这里首先指的是民族的和地方的(在民族范围内)民间创作。民歌、童话、英雄传说和历史传说、传奇故事等,首先成了促进家园空间的人格化和凝聚性的强有力的新手段。与民间创作一起闯入文学之中的,是民众历史时间的强大而又十分有益的新潮;这一时间对整个历史观的发展,包括对历史长篇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自巴赫金的《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71页)在这里,巴赫金强调了民间的发现问题,就是说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民间开始呈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变革精神,从而促进了整个时代人文精神甚至社会体系的变革。原因则从现实层面看,则是一种民族观念的觉醒,对于空间的重视,也即是说,意识开始摆脱纯粹的单一时间约束,进入到一个重视空间和时间关系的时代,人开始呈现自身的生命意识,而不是仅仅被神学等观念舒服,从而得以把视线转移到大地上去。这里强调了地域、民族在特定的时代为民间带来的特定的内涵,"地方的民间创作,在努力地理解空间时,给空间填充上时间,并把空间纳入历史之中。"(出自巴赫金的《小说理论》)
  同时,在巴赫金看来,民间还和统一的时间概念的分裂有关,在一个新的时代里,比如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国家的生活变得抽象了,几乎没了情节,而个人的、日常的家庭的事件变成了个别的时间,脱离了整个社会集体的历史生活的时间,个人生活事件和历史事件就出现了不同的衡量尺度,从而使得"个人生活的情节不能推广、不能转移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生活中来。"(出自巴赫金的《小说理论》,第407页)事实上,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也部分的具备上述的特征,但不完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我们因为获得了部分的自由而使得自己的行为的相当部分不必再受到中心的控制;但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大多不再能够影响到意识的核心部分。我们的每一个个体,都自然地带上了民间的特质,这是一个民间化的时代,而且仍然处于一个逐步加深的趋势之中。当今,不同的主体,因其所处的社会分级不同,从而具备着不同程度的民间化特征。个体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开始变得内倾,变得混杂和自相指涉,个人的价值在逐步地加速地流失之中。所以,从任何一个简单的层面上来谈诗歌中的民间概念,都是不完备的;民间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诗人的行为或者某一个诗歌流派、社团的行为之内;民间性是一个当代诗歌的大的根本特质,而且具有深化的趋势。
  
  二、中国新诗的民刊问题
  
  如果说民间的概念是含混的,那么民间诗歌也很难去加以清晰表达,相对而言,民刊,也就是民间诗歌报刊,表述起来则要容易得多。民刊主要是相对那些正规的出版物来说,也就是说还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发行的刊物,民刊在如今还应当包括网络上的电子文本方式办的电子刊物,但一般来说,主要是指那些纸媒质的刊物,定期不定期的诗歌杂志和诗报,这也包括一些内部资料性的刊物。民刊一般来说都是自费出版,有个人出资的,也有几个人合办的,还有同仁性质的,甚至有通过一些渠道来募集资金的。民刊的发行和传播则主要在圈子内进行,现在也有一些民刊逐步开始采取较为正规的渠道多方面来扩大发行。民刊总的说来,主要是相对于官方的正规刊物,但也不完全等同于非法的出版物。当然,民刊更不等同于民间诗歌或者说民间,这之间虽然是有联系的,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事实上,民刊的参与者,现在很难和官方刊物的参与者完全分开,两者在内容、行为者、价值取向方面都有着很大的重合部分;不同的地方已经没有先期那么明显了,而且这种差别也有缩小的趋势。当然,不同之处在质上的重要性,要比相同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毕竟是那些不同之处规定了事物的本质。
  民间诗歌刊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稳定,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费问题,还有核心人员的变动,办刊初衷的消失或者无法达到,重要人员的意见分歧等等,安琪在她的文章《福建民间诗歌运动史》中说:"必须指出,民间诗歌流派及民刊,最终的走向往往是分化甚至反目为仇,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取得社会影响后成员内部对名利的明争暗斗,二、创办及建设过程中牵涉到经济投入不均或不公所引发的不满。"民刊因为地域性或者经费的问题还有私人交情等原因,再加上发行上的苦难,往往圈子化很严重,大多成为圈子内部人员交流的工具,这和早期民刊的作用和性质大为不同,也降低了民刊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大了其夭亡的系数。大陆的民刊最早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北京大学的学生办了张元勋、沈泽宜创办《广场》诗社,并出了惟一的一期刊物,这可以说是民刊的先声,具有开创性的先锋意义。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民刊,则是在1978年创刊的《今天》,当时的主要人物是芒克和北岛,这份刊物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引领思想解放的巨大作用。《今天》的着眼点或者说办刊的姿态是精英化的,直接介入到了时代生活的最核心部位。随后的民刊的政治取向越来越不分明,到了今天大多老牌民刊则采取一种边缘化的立场,从刊名看,老牌的像《或者》、《终点》、《存在诗刊作品集》、《野外》等比较自觉于民间的立场;而很多新的比较注重自身的影响力及个性,新办的民刊如《金三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