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对文字的二十二次致礼

作者:李昌鹏




  1
  
  认不出错别字,看不见春色,这是北京初夏的黄昏。雨线模糊,像毛线。
  烟草的气味弥漫,我的房间晦暗,云雾涌动。今天看不见好文章,想不出五步以外的景致,想不出十天以外的事件。脖子变硬,手指抽搐,在熟悉的字库中捉找几个字,写在这里,曰:“我疲倦。”
  
  2
  
  在先祖和亲人生和死的地方,叫家乡。回老家,就是让祖先的在天之灵在他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和你相见。在他们的生、死之地,我逃逸了出来。而整个大地,仅仅只是个游乐场,生死荣辱只是人生在世担心的。
  生多么像一个假日!
  
  3
  
  我们可以感觉到性的存在,当看见叫人喜悦的异性,便会知道是性在某个地方左右情绪。
  我们可以把性作为一种武器。强化自己的性别特征,这是自卫也是进攻,可以吸引异性,博取更多异性送来的秋波,从而增强作为男人或女人的自豪感。
  性作为一种武器,是具有杀伤力的——对于异性、同性及自身。性的魅力不仅对于异性是一种强力的吸引,还可以摧毁排他者的意志,融合异己,同时也可能伤及自身。比如,过度的手淫及排解性欲的滥交。
  性武器是自带的。
  
  4
  
  诗歌不是论证,所以不一定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不一定为了一个中心思想而围绕它组织材料。东方思维模式是感性的思维模式,在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东方思维的魅力在古代有很多例子,尤其体现在《诗经》及民间歌谣。诗歌中所谓的“起兴”便是一种典型东方思维模式。起兴,我们已经把它接纳为一种常见手法了,成为文学鉴赏过程中合法的有名堂的东西。
  现代汉诗发展到今天,这种东方思维的魅力却仅为不多的诗人所保持并沿用。比如安徽诗人杨键。比我大9岁的诗人杨键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暮晚》,全诗如下:
  马儿在草棚里踢着树桩,
  鱼儿在篮子里蹦跳,
  狗儿在院子里吠叫,
  它们是多么爱惜自己,
  但这正是痛苦的根源,
  像月亮一样清晰,
  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止……
  由马儿踢树桩、鱼儿蹦跳、狗儿吠叫到“爱惜自己”,这是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西方人绝对不会同意这样推理,更不会赞赏这种说法。但这是一种慈悲心态的反映,具有东方背景的人群或许不难在这个东方思维模式中看见这一点。不完备之处,正由作者本人的东方身份来填补,甚至你后来了解到杨键是皈依佛教的。
  
  5
  
  很难想象的事情,难道一生的体面将不是建立在功利的基石上?虚荣偏偏是像大理石上刻入的碑文。而人生的空虚将是注定的,体面、羞辱何来?如果上帝曾给过我来到世间的使命,不仅仅作为人类物种延续的一个小小环节,那么他将把我引向何处?我的价值是荣耀上帝吗?我是被安排好的一个人,头发已经被数算,我是造物者手上的众多玩偶之一吗?再精彩的人生,也只不过是蝼蚁爬上了大树,而且是被大能者早就期许的。你喜欢的东西在祈求中被答应了,在努力后呈现出了人类获得的满足,如果在人类之外,有一双看着我们的眼睛,他一定在嘲笑。蝼蚁撼大树,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6
  
  汶川大地震时,我的孩子北北在妻子的肚子里。对于大地上发生的灾难孩子是无从知晓的,多年后北北可以阅读或听说到相关信息。
  我无意于谈论大地震。
  2007年,北北的爸爸和妈妈在北京生活,快乐和痛苦。2007年的时候没有北北这个人。更早呢,更早更没有北北这个人。更早的更早呢,没有北北的爸爸也没有北北的妈妈。
  我们来到世界上,真是偶然啊。尽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我们?我们来到世界干什么?其实大多数人来到世界上,就是来走一遭,没有特别的意义。人类物种延续的一个小小环节哈哈。大多数人经历了历史,但是没有对历史构成影响,或者说他个人与历史无法达成双生。为什么一定要干点什么来加入到历史中去呢?原本这个世界上没有我们。但现在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呢,将来呢?将来也没有我们了,我们会消失掉。
  但总有一些人期待留下自己对世界的影响,他们的存在改变社会,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想想,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在改变历史呢!如果我没有来到这个世界,至少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北北。如果我的父母中有一个人没有来到世界,我生活的那个闭塞的村子至今就没有这个靠读、写文稿生活的我;和我认识的那些人,他们就没有和我交往,我帮过的人呢,在有麻烦的时候是谁帮的呢,帮我的那些人呢,他们也就没有帮过我。
  原本世界上没有我们。
  我们偏偏来了,偏偏就是我们,偏偏你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偏偏你就只和其中的一些人认识了,偏偏我就和北北的妈妈结婚了,偏偏生出来的是北北,偏偏我就管这个孩子叫“北北”。偏偏今天还就想到这,写到了这里——如果没有我呢?
  
  7
  
  我不得不问自己,通过李昌鹏的作品我到底发现了什么。对于李昌鹏的作品,我是比较熟悉的,但我到底从中发现了什么呢?说我完全没有发现,是不准确的。对于我来说,李昌鹏的智慧和我等同,思想和我同构,个人史与我一致,应该说由我来解读他的作品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我是他比较合适的可以对话的人。但我不能够通过李昌鹏的作品有更多有意义的发现,无论是写作技艺还是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我对李昌鹏其人的作品并没有多少好感,有的只有恶心,如晕眩时看见重影。我想到了卡夫卡,李昌鹏当然不能和卡夫卡比而且这两个人不可能有狭义的联系,我想到卡夫卡要求烧掉自己的作品,他面对自己作品时感到的恶心和绝望做为一种猜想出现在我脑子里。
  
  8
  
  所谓死亡,可以概括为“四大皆空”。和尚活着,是因为心中有慈悲?
  
  9
  
  我的孩子在妻子的腹中慢慢生长。她吃下青菜,喝下骨架汤,我们的孩子就有了生长的营养,我们的孩子就是从这些青菜、骨架汤的营养中长起来的。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还没有名字的孩子,现在正在茁壮生长,而我和妻子是他(她)的爸爸妈妈。我和妻子造就了一个胚胎,现在胚胎慢慢带着我和妻子的基因生长,我们的孩子现在还无法确定长相,但我们对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感到陌生。一棵树,不管种在哪里,我们总能认出那是一棵树,在石头缝里汲取的养分和在河流边汲取的养分可能有区别和不同,但树总是把养分长成树,不会变成飞鸟或鱼。现在我和妻子可以做的事情,只有等待,等待我们的孩子长大,将头朝向天空,区别和取代我们。
  
  10
  
  写作离作者的现实和他生活可以越来越远。
  正如有人自谦说的,写作一无所用。概念和纯美学等,确实是远离尘嚣的,透过实用主义的眼镜来看。每个时期都有一部分诗歌作品是这样“一无所用”。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除了它的功能,还可以从文本等的价值来考量。我们可以认为,那些作品是作为案例和表达实验品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