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卷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

  内容提要
  在世界军事史上,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的前2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转化,并对世界军事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军事技术到武器装备,从军队的编制到体制,从部队的教育到训练,从军事思想到具体的战略战术,等等,无一不具有新的内容。世界军事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一体化特征,特别是东西方军事文化在经过初步的撞击之后加快了融合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军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所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还在于酝酿并爆发了规模空前而又惨烈无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战争洗礼。因此,了解这一段军事史,对于了解整个世界军事史,乃至于了解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是极富意义的。
  一、19世纪末的西方军事形势
  普法战争后的近30年,西方军事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一方面,列强间维持着" 武装和平" 的局面;另一方面,各大国竞相扩充军备和缔结军事同盟,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开始孕育着空前的世界战争的因素。此外,在近东和亚、非、拉地区,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和殖民地,还与一些衰微的老牌帝国发生了所谓边缘战争。
  1.普法战后欧洲列强的军事状况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对欧洲列强的力量消长以重大的影响。随着战场上普鲁士军队的胜利,随着《法兰克福和约》的签订,法国不仅丧失了数十万大军和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且把工业较为发达的亚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割让给德国,同时还赔偿50亿法郎。法国从此元气大伤,欧洲大陆的一流强国开始地位滑落。相反,普鲁士不仅借助于这场战争实现了对德意志南北各邦的统一,而且从法国割占了一大片重要的领土,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和包括枪炮弹药等在内的战利品。德国一跃为欧洲军事强国,并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其地位变得空前重要。此外,意大利也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统一。
  俄罗斯则乘机提出对1856年《巴黎条约》进行修改,恢复了它在黑海上的权力,可以在黑海保有数目不受限制的本国军舰。
  据《西国陆军制考略》一书的记载,19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军事力量较强的主要有英、法、德、俄、奥、意六国,其各自的军事力量构成(不包括海军)如下表:
  这种力量的消长又对列强间的关系以极为微妙的作用,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有所变化的格局。原来法国的东边是德意志的一些软弱分散的小邦,俄国的西边是一个并不强大的普鲁士,现在则在法俄两国之间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军事帝国;原来法国的东南邻是一些意大利小邦,现在却变成了统一的意大利;原来在欧洲大陆列强之间一般都间隔着由弱小国家组成的中间缓冲地带,现在这种缓冲地带不复存在,列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形势也往往容易变得更加紧张。
  唯一受这场战争的直接影响较小的是英国,但由于法国的衰弱和德国的崛起,它与欧洲的传统关系也开始经受到一种新的考验,以致于它后来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欧洲政策。
  2.德法矛盾与1875年战争危机
  普法战争并没有消除德法之间久已存在的矛盾和对立。尽管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使德国成为统一的军事强国,德国人因此而扬眉吐气,甚至是趾高气扬,但是,俾斯麦和他的政府却清醒地认识到事情并不如此简单。的确,统一的德国构成了对法国的严重威胁,特别是亚尔萨斯和洛林的割占使德国在战略上获取了很大的利益:法国被抛到孚日山的西边,使其进攻德国又多了一道障碍,而德国人却因占领洛林而拥有突袭法国巴黎的通道。也正因为如此,法国人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并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俾斯麦据此认为,德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了,一场新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为了再次发动对法战争,俾斯麦一面竭力阻止法国的复兴,一面在外交上积极为德国争取盟国,同时最大限度地孤立法国。通过大量的活动,1873年德皇威廉一世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奥皇弗兰茨.约瑟夫达成协议,史称" 三皇同盟".三皇同盟包含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而缺乏坚实的基础,主要是表现了三国的一种亲善姿态,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使德国可以比较放手地威胁法国。
  法国政府针锋相对,抓紧进行积极的军事改革和军队重建,力图重振国防。但它的军事实力的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在此之前它是没有能力与德军作战的,更不可能收复失地。因此,法国设法谋求宝贵的和平时间。虽因俾斯麦的活动,法国没有取得明确的国际盟友,但在制止德国过早地发动对法战争方面还是取得了成功。
  鉴于法国军事力量的迅速恢复和法国民众中复仇情绪的高涨,德国政府和军队企图先发制人,赶在法国军备还未完全恢复之前再打一场德法战争,以便将法国彻底降格为欧洲二等国。1874年4 月德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的增加军事拔款和确定七年军事预算的军事法案。1875年春,德国军政要人都在高呼要先发制人,击败法国。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声称:德国先发制人是为了提防法国的" 侵略" ,并说:" 发动战争的国家并不是希望战争的国家,而那个预先采取措施迫使别的国家不得不发动进攻的国家才是希望战争的国家。" 又说:德国必须考虑形势,"及时发动进攻的国家能够挽救许多人的生命".在当时欧洲大陆,许多人已经感觉开始闻到火药味了。
  显然如果这时发生战争的话,是有利于德而不利于法的。德国的整军备战工作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陆军部队都换装了毛瑟枪,这种枪的性能要优于法国军队所装备的沙斯波枪。德军炮兵的装备也得到更新,其克虏伯的射程、命中精度等都在法军火炮之上。军队的其他方面,德军的情况也比较好。
  对于德军的这些优势,法国人自己也是承认的。
  然而,这场危机最终还是有惊无险。法国人及时而又巧妙地将德国战争机器的真相公诸于世,激起了舆论对德国的愤慨和对法国的同情,特别是英、俄两国政府给予了法国以外交上的坚决支持。英国虽长期视法国为对手,但它的大陆政策一向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防止任何大国称霸,如果德法战火再起,德国在彻底打败法国之后就会变得过于强大,进而破坏欧洲的均势,危害到英国的利益。这是英国人所不愿看到的。俄国则虽然与德国签订有三皇同盟,但它也很清楚德国的过分强大和法国的过分衰弱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俄国联手采取措施,严重警告德国不得再起战端。
  德国自知难以同时对付法、英、俄三强国,只得暂时罢手。
  3.俄土战争与巴尔干局势
  法德战争危机的消解,意味着欧洲列强之间的和平仍在维持,但在欧洲的边缘,一场具有相当规模的战争却正在迅速向人们逼近。奥斯曼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不可一世的大帝国。但到19世纪下半叶已经彻底衰微,它的遗产的主要继承者土耳其亦被欧洲列强称为" 东方病夫".1875年,巴尔干地区的各族人民不堪忍受土耳其帝国的封建奴役,纷纷展开争取独立的斗争。在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相继爆发了起义,并很快波及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这两个土耳其的藩属国。土耳其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局势的变化,它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面对这种局势,欧洲列强中的俄、奥、英三国表示了自己的特别关注。
  尤其是俄罗斯,它认为,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使自己在巴尔干地区既丢面子又丧失了威信和影响,它需要寻找一个机会重新回到巴尔干,恢复原有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想通过控制巴尔干进而控制由地中海进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打通它谋求已久的在西南方面的唯一出海口。因此,它对土耳其局势的恶化幸灾乐祸,并积极地加以介入。
  沙皇政府打着" 拯救土耳其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 和" 保护斯拉夫兄弟" 的旗号,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土耳其政府施加压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它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的建议遭到了受奥匈帝国支持的英国的反对。随后又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亦遭土耳其的拒绝。
  土耳其恃仗着英国在背后的支持,力图在战场上彻底打败起义者和于1876年6 月30日对土宣战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当战场上的形势明显地有利于土耳其政府时,沙皇便于1877年4 月24日正式对土宣战。5 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均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对土耳其作战。
  就双方战前的军力对比看,可谓互有长短,但俄罗斯在总体上呈优势。
  据统计,当时俄国陆军野战军共有48个师72.2万人,加上后备役人员和新兵总数达140 万人,3000余门火炮。土耳其陆军的正规部队为40.6万人,其中28万人部署在欧洲地区,12.6万人部署在亚洲地区。战时正规军的总数达50万人,另有7 万非正规部队。土军共有野战炮858 门。其枪炮的质量和性能与俄军大体相当。在海军方面,俄国有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前者有舰船39艘,其中装甲舰22艘;后者有27艘装甲舰,但由于与战场相距太远,难以参战。土耳其的黑海舰队有22艘装甲舰、82艘非装甲舰,763 门舰炮,官兵1.5 万人。
  俄国对土作战计划以攻占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为战略目标,分巴尔干和高加索两个作战方向,以巴尔干为主要方向。为此,俄国展开了两个集团军:一为多瑙河集团军,由小尼古拉大公指挥,下辖7 个军30万人(实际到位26万人);一为高加索集团军,由沙皇之弟米哈伊尔.尼古拉那维奇大公指挥,分为高加索独立军和科布列特支队,共约10万余人。土耳其的作战计划也以巴尔干为主战场,布重兵(19万人)于保加利亚境内的多瑙河流域,企图依托多瑙河和巴尔干山脉抗击俄军的攻势。在高加索战场,土耳其计约部署了9 万人。
  宣战之后,俄军主力开始向多瑙河流域开进,由于铁路运输落后和河水泛滥等方面的原因,开进速度缓慢,直至7 月初才分别从下游和中游渡过多瑙河。从中游渡河之俄军在渡河后分兵三路向土军发起攻击。西路军约3.5 万人进攻尼科波尔和普列夫纳,被土军阻挡在普列夫纳城下;东路军7.5 万人进攻鲁什丘克,一时亦无战果;南路军又称先遣军,约1.2 万人,在保加利亚军民的支持下,一举夺占土尔诺沃,并越过巴尔干山,占领了希普卡山口,从而打开了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君士坦丁堡的通路。但随后土军即开始发动对俄军的反攻,迫使俄军收缩兵力,将重点争夺的目标定为普列夫纳。
  俄军先后三次发动对普列夫纳的进攻,损失2 万余人,仍不见功。后来通过围困的方式才迫使土军于12月10日投降。俄军占领普列夫纳之后,在兵力兵器等方面都取得了对土军2 :1 以上的优势。沙皇亲自决策,令俄军立即冒严寒向巴尔干山以南发起攻击。1878年1 月,俄军占领索非亚,并在舍诺沃战役中生俘土军3 万人,接着又攻占了阿德里安堡,君士坦丁堡已经开始暴露在俄军的炮口之下。
  俄军在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使英、奥等国家惊恐不已。英国令其地中海舰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开进到马尔马拉海,以便阻止俄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奥匈帝国开始向俄国边境调动部队。俄军继续作战也存在着很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沙皇放弃了进占君士坦丁堡的原定目标。3 月3 日,俄土双方代表在圣斯特法诺(距君士坦丁堡12公里)签订和约。
  《圣斯特法诺和约》是由俄国外长伊格纳切夫和沙皇等人事先炮制的,对于土耳其来说完全是一个城下之盟,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该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三国完全独立;承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获得自治,但仍留在土耳其版图内;成立大保加利亚国,并允许俄国势力在保加利亚的存在;将萨拉比亚西南部归还给俄国,将卡尔斯、巴统统阿尔达汉和巴亚齐特并入俄国版图;修改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行规则,允许俄罗斯等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行。
  《圣斯特法诺和约》的签订引起了英、奥等国的强烈不满,他们联合对俄施加压力,要求它吐出已经吞下肚的果实。德国这时也站在英、奥一边。
  俄国被孤立起来,被迫与列强重定《柏林条约》,对《圣斯特法诺和约》进行重大的修正: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小保加利亚;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国军舰开放。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遏制,它向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企图再次落空。
  《柏林条约》还规定土耳其将塞浦路斯划割给英国,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改归奥匈帝国统治。它实质上是部分地瓜分土耳其,但却远没有解决许多极其重要的巴尔干冲突问题。正是它所做的许多决定,以后成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各种冲突的起点。
  4.三国同盟与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出现
  俄土战争之后,沙俄把它在《柏林条约》中的失败归咎于德国的背叛,这两个昔日的盟友开始相互攻讦,三皇同盟归于破裂。沙俄为报复起见,竭力扩张军备。在海军方面,由海军大臣拟定了一个20年海军发展计划,包括建造19艘一级战列舰、4 艘二级战列舰、25艘巡洋舰和其他舰只。陆军则抓紧进行战后的整顿,并积极向西进军,进入波兰,迫近德国边境。俄陆军大臣米柳京声称:" 俄国必须准备战争".他的话得到了大斯拉夫主义者的支持。到了1879年夏天,甚至连沙皇亚力山大也沉不住气,写信给德皇威廉控诉俾斯麦的政策,警告他" 将来会造成如何恶劣的后果".作为对俄国这种态度的反应,德国政府通过俾斯麦的努力,于1879年10月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在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应" 以本国的全部武装力量" 给予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显然,这是一个首先旨在反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尽管它没有直接的扩张目的,是一个单纯的防御同盟,但它在导致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联盟的成立和使欧洲分裂成两个敌对阵营方面影响深远,是后来一系列类似的军事同盟条约的起点。
  德奥在签订秘密军事协定的同时,表面上两国对俄的关系还都未断绝,且在俄国的主动要求之下,三者的关系一度还有所缓解。1881年,三国签订中立协定,被称为第二次" 三皇同盟".但是,德国的国际战略的真正立足点仍在于扩大它与奥匈帝国的同盟体系。为此,它通过奥匈帝国拉拢一些巴尔干国家,1881年6 月,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王国签订同盟条约。随后,便将地中海的意大利王国接纳进德奥同盟。1882年5 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字。
  三国同盟的出现首先是意大利主动追求的产物。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和潜力都很虚弱,但是它争夺北非殖民地的野心却很大,特别是在突尼斯问题上与法国矛盾尖锐,此外它与罗马教皇之间的矛盾也很棘手。在这种情况下,它决计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向德国和奥地利靠拢,以便获取强大的盟友,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德国认为意大利的这种追求符合自己的利益,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并说服与意大利曾经有过战争的奥地利也予以谅解。三国同盟终于得以成立。
  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当法国进犯意大利时,其他两个缔约国应给予意大利以军事援助;当法国进犯德国时,意大利也负有同样的义务。从实际效果看,它给三个缔约国都带来了巨大的防务利益。意大利提高了自己的威信和力量,并可列为欧洲强国之一。奥地利则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全部军力对付东方的俄国。德国再一次孤立了法国,使它不得与意大利结盟,有利于它继续占领亚尔萨斯和洛林。
  按照三国同盟条约导言的规定,三国缔约的主要目的是" 为着扩大一般和平的保障" ," 其唯一目的是保卫各该国的安全和欧洲的和平免受威胁的危险" ,因而是一项" 保守性和自卫性" 的条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缔约国开始利用这个同盟来达成其侵略性的目的,逐渐改变了条约的纯防御性。意大利利用这项同盟条约来谋求它对北非的侵略野心,并于1885年攫取了红海上的马苏河海峡。特别是后来由于领导三国同盟的德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性的日益增长,以及三个缔约国向巴尔干和土耳其等近东、中东地区的积极渗透,同盟的攻击性和侵略性愈来愈强,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三国同盟的形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出现,并成为日后爆发欧洲大战的基础。
  5.俄法同盟与两大军事集团对立之雏形
  19世纪80年代初期德意奥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对法、俄两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们是三国同盟的主要针对目标,而同盟三国在军备上的积极扩充政策又使它们在总体军事实力上远远超出法、俄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军事力量。
  据有关资料记载,1890年欧洲列强的军费开支和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有如下表:
  从表中所列数字可以看出,同盟三国的陆军常备军总额达112.5 万人,海军舰船达49.8万吨,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都难以单独抗衡。而如果法俄两国实行结盟,则陆军常备军总额为114.9 万人,海军舰船总吨位为49.9万吨,与同盟三国的陆海军实力基本相当。军力对比在客观上要求法、俄两国结成同盟,以维持欧洲大陆军事力量的均衡。
  在主观上,法、俄两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了缔结同盟之必要。当然,由于各国因素的制约,两国军事同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885年爆发了震惊欧洲的保加利亚危机,原来分裂的保加利亚要求实现统一,建立大保加利亚。俄与英、奥等国为争夺自己对巴尔干的控制权,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危机方案。危机愈演愈烈,到1886年时双方都以使用武力相威胁,保加利亚孕育着爆发欧洲性战争的危险。而且,它还引起了连锁反应。俾斯麦利用这场危机纵横捭阖,使局势更加混乱。他一方面鼓励英国在巴尔干与俄国对抗,另一方面又极力拉拢俄国,并怂恿它与英国争斗。而在列强把注意力纷纷投向巴尔干时,德国却在策划发动一场对法国的战争,以便实现其蓄谋已久的彻底打败法国的企图。在这关键时刻,俄国看清了俾斯麦的险恶用心,及时地避免了巴尔干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并再一次向德国政府表示俄国将不能容忍德国发动对法国的战争。俄国坚持它的既定国际战略,使法国继续赢得了和平,从而也使法、俄两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为后来两国军事同盟的缔结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俄国的举动使德国政府非常气恼,但俾斯麦为了防止俄国完全倒向法国,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俾斯麦亲自与俄国代表谈判,签订了所谓德俄" 再保险条约" ,但在争取俄国当德法间爆发战争时保持中立这一关键问题上还是没有取得突破。1888年后,俄国从法国取得巨额贷款,法国还替俄国制造50万支来福枪,两国间的贸易也十分活跃。在此基础上,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关系渐趋密切。而在德国,1888年德皇威廉一世去世,新继位的威廉二世与年迈的俾斯麦在国际战略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两年后俾斯麦被免职。这标志着俾斯麦所一贯推行的中立俄国、孤立法国,力争与法国进行局部战争,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战略的最终破产。
  1891年,法国舰队应沙皇的邀请访问了俄国的喀琅施塔得,沙皇和皇后亲自来到法国海军的旗舰上,和水兵们谈话,并脱帽聆听了马赛曲,而在此之前沙皇是严格禁止演奏马赛曲的。此事曾经轰动一时。以此为契机,俄法两国政府于当年8 月以交换信函的方式达成协定,规定在和平遭到危险时双方进行协商。次年8 月,两国参谋部代表在法国起草的军事协定上签字。至1894年初,两国政府正式认可该军事协定。
  俄法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在德国支持下的奥地利进攻俄国,法国应使用其全部军力对德国作战;如果德意奥三国同盟或其中的国家之一动员了它的军队,法国和俄国亦应立即动员自己的全部军队,并将这些军队调到尽可能靠近边界的地方。条约还规定,双方陆军参谋部应经常合作和互通情报,双方不得单独媾和。
  俄法协约的形成,意味着一个与三国同盟军事集团相对抗的新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出现。这说明,19世纪末的欧洲国际战略格局逐渐地由多极走向两极。当然,由于英国仍然坚持其" 光荣孤立" 政策,两极格局还未最终形成,因此还只能说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相对立的雏形。俄法协约与三国同盟一样,标榜其防御性和自卫性。但是,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信号,表明世界大战又向人们逼近了一步。
  6.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与美西战争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一个夺取殖民地、分割世界的新的狂潮。
  从80年代起,英、法、德三国为争夺非洲大陆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英、法两国都派遣军队入侵尼罗河流域和西非,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占领了全部尼罗河流域。在争夺东非和南非的斗争中,英国联贯南北非洲的" 开普敦——开罗计划" 与德国横贯东西非洲的扩张计划发生冲突。德国竭力鼓动布尔人反抗英国,并为之提供了先进的枪炮。1895年,英国派兵进攻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尔共和国,遭致惨败,德国皇帝却拍手称快。
  在亚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存在着四大焦点:首先是在近东为瓜分奥斯曼帝国而发生的激烈冲突,尤以英俄矛盾最为突出;其次是在中亚,争夺的目标是阿富汗、土库曼和波斯,争夺的主要对手仍是英、俄。1878年11月,英国和印度联军入侵阿富汗,爆发了英阿战争,此后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和影响明显地占据了上风。俄国则以武力兼并土库曼,并在波斯北部的阿塞拜疆、古兰和马赞德兰等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第三个焦点在远东,主要目标是中国和朝鲜,参加角逐的列强除了英、俄、法三国外,还有美国和日本;第四个焦点在东南亚,包括印度支那、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半岛和菲律宾等,参加角逐的列强有英、法、美等。
  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英、法、俄、德、意、日、西、比等国瓜分完毕。其中,英国在1884~1900年间共夺得了370 万平方英里的殖民地,人口达5700万;法国共夺得360 万平方英里,人口达3650万;德国夺得100 万平方英里,人口1470万;比利时夺得90万平方英里,人口3000万。
  在参与瓜分殖民地角逐的列强中,美国是一个后来者,它在南北战争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奉" 门罗主义" 为国策,致力于巩固它在拉丁美洲的霸主地位。但随着其内部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膨胀,到19世纪末后发出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并发动了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
  1893年美国在控制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后,就积极准备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在美国人看来,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进行扩张的极为重要的战略基地。而西班牙作为一个已经衰落的殖民帝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加上菲律宾和古巴人民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更使西班牙穷于应付,这一切又为美国发动这场战争创造了良机。1898年2 月15日,美国派驻古巴哈瓦那港的" 缅因" 号军舰突然爆炸沉没,尽管爆炸原因下明,但美国还是以此为借口,于4 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
  早在宣战前夕,美国亚洲分舰队司令G .杜威即奉命率舰队集结香港待命,并做了周密的作战准备。4 月30日,杜威率部进入马尼拉湾,次日清晨发现了P .蒙托霍指挥的西班牙舰队。当时美海军舰队共6 舰19098 吨,而西班牙舰队只有11689 吨,且在舰船航速、舰体装甲和舰炮火力等几方面美舰队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海战开始后,美舰队在西舰队前面来回兜击五次,最后将西舰队全歼。美方仅7 人受伤,而西班牙伤亡达381 人。8 月13日,新到的美陆军在舰队的支援下于马尼拉登陆,在菲律宾起义军的配合下,迫使西班牙驻军投降。
  在加勒比海地区,西班牙原在古巴等地的驻军有20余万。" 缅因" 号事件后,西政府令海军上将谢尔维拉率领由6 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前往波多黎各,5 月19日进入圣地亚哥港。美海军少将桑普森率由7 艘战舰组成的北大西洋分舰队随即前往实行封锁,并要求陆军配合歼灭港内西舰队。但美国陆军第5 军1.7 万人在圣地亚哥以东登陆后,坚持先攻击圣地亚哥城,死伤1700余人而不克。7 月3 日,西舰队在撤离圣地亚哥港时被美舰队歼灭,谢尔维拉司令亦被俘。16日,驻守圣地亚哥城的西班牙陆军2.3 万人在美军和古巴人民的围困下粮绝,被迫投降。
  12月10日,美西于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给美国,美国则向西班牙支付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1901年,美国迫使古巴接受丧失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古巴实际沦为美国的保护国。美西战争的结果加强了美国作为帝国主义霸权国家的地位。这场战争,也就成为世界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列强的军备政策和军队概况
  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新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列强或为了保持自己的有利地位,或为了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无不大力加强军备建设,使西方的军事力量有了新的发展。就这一时期列强的军备政策而言,既有继承又有调整,既针锋相对又相互借鉴,而在总体上则明显地带有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代的痕迹。这里选取较为重要的英、法、德、俄、美五国的军备政策进行介绍,并及其军队的一般情况。
  1.英国:继续海军优先
  英国自近代以来,它的海军建设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大英帝国的坚强基石。英国政府有鉴于此,极为重视对海军的建设,始终把它放在比陆军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军备政策具有鲜明的海军优先特色。正如清代驻德参赞官许景澄所说的:" 英吉利立国西海,属地袤广,自地中海、印度海达于南洋,又西至于亚美利加,数万里间形势阔绝。赖师船四出,长驾远驭,如支体之有脉络,散针之有缀系,故举国上下咸重重视之。" 到了19世纪末,英国政府仍然坚持这种军备政策,仍然追求" 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之强力" 的建设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为此,它在海军经费投入、舰队规模扩大、舰船技术改良等几个方面采取了较为得力的措施,收到了实际的效果。
  英国国会每年都要就下一年度的海军经费预算案进行辩论,但都能顺利通过。" 议会于预算案苟为扩张海军,无不立决。其当局者画策时或迟缓,则攻击立至。" 据有关资料记载:1857~1858年度海军经费为8440100 磅;1870~1871年度为9013000 磅;1880~1881年度为10321435磅;1881~1882年度为10497000磅;1884~1885年度为11599711磅;1890~1891年度为69000000美元,约合12700000磅;1900~1901年度为38791900磅。从这些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后30年中,英国的海军经费呈大幅度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1880~1881年度比1870~1871年度增加了1308435 磅,使第1 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14.5%;1890~1891年度又比1880~1881年增加了2203000 磅,使第2 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20.9%;1900~1901年度更比1890~1891年度增加了26091900磅,使第3 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205.5 %。最后10年的海军经费增加幅度如此之大,是与当时德国提出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海军这一国际形势背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府力图保持其海军对欧洲各主要国家海军的绝对优势,所以不惜耗费巨资与德国进行竞争。
  由于英国政府不断增加海军经费投入,它的海军所拥有的舰船数量和吨位也在迅速增加,海军的规模愈来愈大。1870年时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为633000吨;1882年有装甲舰74艘(含在建者5 艘)合523080吨、非装甲舰85艘合189046吨,共计159 艘712126吨;1890年时合装甲舰和非装甲舰共254 艘计892361吨;1899年时为472 艘合1265969 吨(含鱼雷艇在内)。30年间,其舰船的总吨位刚好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长3.3 %。又,在1899年的472 艘舰船中,1879年以前建造的有战舰8 艘,海防舰11艘,巡洋舰6 艘,炮舰和鱼雷艇31艘;1880~1889年间建造的有战舰15艘,巡洋舰47艘,通报舰2 艘,炮艇和鱼雷艇123 艘;1890~1899年建造的有战舰22艘,巡洋舰80艘,炮艇28艘,驱逐舰88艘,鱼雷艇10艘。考虑到19世纪末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到1870年英国海军舰船吨位的庞大基数,这个发展速度应该说是相当快的。如果拿同时期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军舰船吨位水平来与英国进行比较,则更显示出英国海军的雄厚实力。在这30年中,它的吨位数始终大于或相当于同时期西欧任何两国乃至三国海军吨位之和。1870年时,它相当于当时法、德、意、奥、俄五国海军总和的63%,1890年时这个比例更上升到67.5%。
  在重视海军实力增强的同时,英国还非常注意海军舰船技术的更新。1873年意大利拟造两艘万吨级的新型铁甲舰,用旋转炮台法,装备22吋口径之阿姆斯特朗大炮,英国得知此情,立即决定进行仿造,并加以技术改造。1876年下水之"英弗勒息白" 号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该舰排水量达11880 吨,马力为8000匹,时速14.75 节,装备4 门阿姆斯特朗大炮。
  在这一时期,世界海军的许多新技术如铁甲防护、鱼雷、驱逐舰等都不是英国的首创,但英国海军却能积极加以吸收,并很快使之达到实用化的水平,形成新的战斗力。因此,英国海军不仅其吨位居当时世界第一,而且其舰队的航速、续航力、装甲防护、舰载武器的攻击力等几个方面都首屈一指。
  以航速为例,到1891年,英国海军的装甲舰大半航速达16节以上,有7 艘达18节以上。这个航速水平比同时期的法、德、俄、意、奥、美等都要先进。
  再以速射炮为例,到1891年时其装甲舰上已装备了824 门,比其他所有各国海军舰船上装备的速射炮总和还要多出几倍。
  英国海军以海军部为中央行政机关,凡制造舰船、指挥人员和规划战事等一切皆为其职责范围。海军大臣为国会议员,对君王和国会负责。海军大臣之下设立海军委员,分管海军各专门事宜。海军实行志愿兵役制度,16岁以上之男性可应募入伍。其军官则必须经过专门院校的学习才具备任职资格。
  英国海军之舰船绝大部分编入常备舰队,另有少数列为预备舰只。常备舰队在19世纪末根据英国的需要又分为:海峡舰队(驻英吉利海峡)、地中海舰队、支那海舰队(驻中国)、太平洋舰队(驻澳大利亚和美洲西海岸)、大西洋舰队(驻南非和美洲东海岸)。另在本土和爱尔兰设有三大军港和三大造船所。
  19世纪末英国的陆军仍维持原有的格局。其本土驻军分为陆军常备军和用于内卫的国民军。其常备陆军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等兵种,其编制有军团、师、旅、团、营、连等。据有关资料记载,1870年英国的陆军常备军总额为30.2万人,1880年时约为32万人,1890年时约为37万余人,1900年时约为57万余人。英国的国民军约20万人。除本土之外,英国在印度、非洲、澳大利亚等也驻有皇家陆军,同时又编有由当地居民组成的" 土军".英国是欧洲各国中坚持长时间实行志愿兵和雇佣兵制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它的陆军装备虽也随着近代军事技术的进步而有明显的变化,但其水平与德国陆军相比,是存在着差距的。
  2.法国:海陆军并重
  法国地处西欧,西滨大西洋,与英国隔海相望;南滨地中海,与意大利、西班牙为邻;东与德国接壤。在国防上,它既要防御陆上的强敌德国,又要应付海上强劲对手英国,客观形势迫使它同时具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法国政府很早便奉行陆海两军并重的军备政策,到了19世纪末,它的这种政策更加明确。
  普法战争曾经使法国陆军遭受毁灭性打击。战后法国政府一面筹募公债以清偿对德赔款,使德军提前撤出法国,一面又加紧进行陆军的重建,不几年功夫便恢复了原有的规模。此后,法国人一直以对德复仇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加强陆军建设。甘必大等政府首脑非常小心谨慎地避免在法德边界发生军事冲突,尽量推迟下一次法德战争的爆发时间,但与此同时,仍时刻不忘对德复仇。当有人问及甘必大为何不谈论" 复仇" 时,他回答道:" 要时刻想到复仇,但决不说出口。"1885 年当中法战争法军在越南北圻遭受大败之时,法国国内的复仇派对内阁总理费茹理大加谴责,说他忘记了法国的真正利益和" 孚日山脉的蓝色界线".其实,费茹理同样是至死不忘对德复仇,他曾立下遗嘱,希望自己能埋葬在故乡圣迪埃,面对孚日山脉法德国界线。1886年初,典型的复仇派代表布朗热将军出任费雷西内内阁的陆军部长,他很快便成为法国一般民众军事复兴的象征,寻求报复的希望。布朗热在《军事法国》杂志上写道:" 我们要记住,在亚尔萨斯和洛林的人们,在等候着我们".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充法国的陆军,包括购买木材营建新的兵营,从德国大量进口苦味酸作为制造炸药的材料,并从中国和非洲逐渐调回了法国的正规军。1887年秋天,法国陆军还举行了一次部分陆军的动员演习。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也逐年迅速上升。据记载,1870年时法国陆军拨款为7500万美元,1890年时达14200 万美元,1905年时更增至679329916法郎。
  19世纪末法国陆军共编有20个军(其中第19军驻非洲,其他皆驻本土),另有巡警兵等部队。军下设有师、旅、团、营、连、分队、排、班等建制。一般每军编有步兵团1 ,猎步兵营1 ,骑兵旅2 ,炮兵旅1 ,工程兵营1 ,辎重兵连1.平时每军共约士兵12000 人,战时可扩编至24000 人。全国陆军官兵1870年时为38万人,1890年时达50.2万人,到19世纪90年代底更达62.5万人。
  法国自其大革命后,即实行义务兵役制度,以后一直遵行,但士兵的服役时间却屡做调整。1872年新的普遍义务征兵法规定,国民的现役时间为5 年,除有残疾者外,男性公民均不得免除兵役,并不准雇人代役。1889年将现役时间改力3 年,1905年又改为2 年。除服现役外,法国国民还有服预备役、后备役和续备役的义务。服预备役者每年到营训练两次,每次28天;服后备役者每年到营训练13天;服续备役可不到营训练,但有战事时仍须参战。国民从20岁开始服役,直至45岁方可免役。
  根据法国宪法,法国总统统辖海陆两军。其陆军之中央机构为陆军部。
  陆军部下辖秘书处、参谋部、稽查司、军事裁判司、内务司、步兵司、骑兵司、炮兵司、工程兵司、军需司、属地军队司等17个机构。
  法国海军在普法战争中受影响较小,但其海军原有之舰船从1872年后因舰龄太长或式样过旧纷纷退役。为此,法国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不惜筹拨大量经费以从事海军建设。1872年海军部提出建造217 艘舰船、耗费93735100美元的海军发展计划。1876年,又根据海军技术发展的要求,对此计划提出修正案,以期建造吨位更大、载炮更为先进的铁甲舰,将经费提高到12130000美元。该计划获法国议会的批准。1879年法国海军大臣表示:" 法之战船,较欧洲各国战船,定列二等。乃各国尚且造头等大船,尽心船政,法若不加整顿,恐更居人后。""凡国家能备战船多而且佳者,后必能掌大权,威行海外。" 但是,在法国国内还有一种主张,认为法国海军主要用于其沿海防御,适宜多造中小舰船,而不一定要造头等铁甲大舰船。
  两种意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之故," 海军方针,常无一定".虽然如此,法国海军在19世纪末始终占居着世界海军之第二位。
  1870年时法国海军有舰船45.7万吨;1887年时为48.06 万吨,其中装甲舰58艘33.68 万吨,非装甲舰95艘14.38 万吨;1890年时为53.5万吨,其中装甲舰61艘35.53 万吨,非装甲舰102 艘16.9万吨,另有鱼雷艇194 艘1.07万吨。1890~1899年法国海军出现一个新的造舰高潮,10年间累计造战斗舰16艘,装甲巡洋舰7 艘,海防艘2 艘,巡洋舰23艘,炮舰(艇)
  14艘、驱逐舰2 艘、鱼雷艇111 艘,另有3 艘潜艇。1899年时,法国海军共有各类舰船480 艘,总排水量达65.25 万吨。以1899年法国海军与西方列强之海军比较,它约为英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但却是德、俄、美等国海军的两倍。
  法国海军之常备舰队在19世纪末分为:地中海舰队,以土伦港为其根据地;北海舰队,以布勒斯特等为其根据地。该两舰队装甲较好,实力较强,是法国海军的主力。此外还有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和远东舰队等,或派遣数舰,或仅有一舰,遇有战事时还可临时增派。
  3.德国:确保陆军大国争当海军强国
  普鲁士经过200 余年的努力,至普法战争时终于实现了统一德国的理想。统一后的德国,东邻强俄,西接法兰西,处四战之地,当军事科技突飞猛进之时代,立志要确保其欧洲陆军大国的地位。
  普法战争刚刚结束,德国政府即抓紧进行陆军建设,规画军制、改筑炮台、增加兵费、添置军械,一切皆不遗余力。1873年,议院通过议案,以166846810雷(1 雷约合中国白银1 两)作为重整军备之费。其时有常备军官兵约43万人,另有续备军和后备军,合共320 余万人,临战第一次动员可达131.6 万人。1881年铁血首相俾斯麦提出要扩大陆军编制," 举国闻之,大为震动" ,议会质询其增兵理由,毛奇将军答称:" 国人如欲以亚尔萨斯、洛林两省让还法国,原可无须增兵,否则,惟有增兵之一途。" 结果,议会批准增加陆军平时编制25615 人,战时编制92406 人。同时,陆军经费相应增至4386万马克。
  1886年,德国政府以法国扩充军备为由,再次提出扩大陆军编制的议案,虽议会中驳斥甚久,但至次年3 月终获通过。据此,德国陆军平时扩编至487671人,加上雇佣兵、军医等,实达525000人。1889年法国通过了扩军计划,德国立刻做出强硬的反应,次年德皇威廉二世颁布命令,将德军陆军平时编制又一次加以扩大,使总员额达545000余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在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德国陆军常备军的总员额共计增加了约11.5万人,增长率达26.7%。又,1870年时德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为4800万美元,1890年时达到12100 万美元,其增长率则高达152.1 %,是所有西方大国中增长最快的,比各国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近两倍。
  德国陆军平时以军为最高编制单位,战时在军以上可设兵团。军以下辖有师、旅、团、营、连等建制。各军均实行步、骑、炮、工、辎等兵种的合成编组。德国皇帝是全军最高统帅。中央设陆军部为最高军政机关,设总参谋部为最高军令机关。毛奇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德军参谋总长,于1891年4 月24日去世。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第57条和59条,德国继承和全面推行普鲁士的义务兵役制度。男性公民自17~45岁皆须进行兵役登记,百丁抽一,入伍者先服常备役3年,次服预备役4 年,然后转为后备役。军官皆需经过军事学堂的教育训练。军事学堂有陆军大学、枪炮工程学堂、骑兵学堂、军事体操学堂、内外科学堂、步兵学堂等九所。
  德国陆军的步兵主要装备毛瑟枪,军官配有手枪和望远镜。毛瑟枪先为1871年式,1884年后改用毛瑟后膛快枪。骑兵装备1871年式之毛瑟马枪。
  炮兵多装备克虏伯炮,有野战炮、要塞炮之分。到19世纪末,无论是毛瑟枪还是克虏伯炮,在西方陆军的装备中都是比较先进的。
  德国陆军自经普法战争后本已名声大振,又经德国政府的努力建设,其制度较为严密,装备较为精良,官兵训练有索,一直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
  当时人称德国陆军为世界第一,不少国家在从事军事近代化变革时都曾效法德国的陆军制度,购买德国生产的枪炮,并大量聘请德国陆军军官充当其军事顾问。
  德国海军创于1867年,曾在普法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872年德国海军部向国会提出十年海军扩充计划,拟在1882年前建成铁甲舰14艘和巡洋舰20艘,加上其他舰船共计100 艘。然此计划未全部实现,直到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于陆军建设,而且在海军建设中防御主义占居上风,因此,无论是海军经费还是海军舰船的实力都比较有限。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还只称得上是二流海军。
  1890年时德国的海军经费为2300万美元,还不到当年它的陆军经费的1 /5 ,只占当年英国海军拨款的1 /3 ,相当于当年法国海军拨款的1 /2.到1887年时,德国海军舰船总数为65艘,总排水量为17.6万吨。到1890年时,德国海军有72艘舰船约19万吨。这时德国还没有万吨以上的战舰,而多为两三千吨级的二等巡洋舰。其作战能力也多限于防御本国的海岸和河口。
  但是,到19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德国的海军建设方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也试图建立一支具有强大实力的攻击性舰队。德国皇帝和大臣们都想创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以配合并保护德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商业和殖民利益,同时借以表现德国的强大。在德皇的有关批语中,处处表现这样的想法:别的国家,特别是英国,总是不大理会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所提出的种种要求,这些都是因为德国没有足够的海军力量支持它的要求。为此,德国海军部先后于1898年和1900年两度提出扩充海军的新法案,并均获得国会的批准。通过这两项新法案,使德国的海军经费在1900年达到了7476287 英镑,其中造船费就达到239.5 万英镑。1901年后德国海军的经费投入和造船速度更进一步加大,并由此引起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的警惕,两国于1904~1908年展开了激烈的建设海军的竞争。
  4.俄国:维持庞大的陆军规模海军由防御型转向攻击型
  19世纪末的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领土经不断扩张达到228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7%。由于它首先是一个陆上大国,所以从沙皇到俄国政府官员都很重视陆军建设,力图能维护俄国陆军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所获得的巨大荣耀,并使自己有能力抵御西部强邻德国迅速发展的陆军。
  1877~1878年俄土战争前夕,俄国陆军常备军总额为72万人,战后约有77万人。这无疑是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常备军。当时英、法、德、意、奥、美等国的陆军常备军都在25万至40余万之间,俄国的陆军总额超过了其他任意两个国家的陆军总额之和。此后,到1890年前后,俄国的陆军总额一度减至64.7万人,但很快又重新膨胀,至1900年达到112 万余人,仍然为列强陆军规模之最。
  根据1874年初颁行的普遍义务兵役制法令,俄国改变了过去所实行的征兵制的一些做法。过去征兵的对象是农民及其他纳税阶层,统治阶级没有服兵役的义务,新制度规定凡满20岁的男性居民,不分社会地位,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过去征兵制规定士兵服役期长达25年,新制度将服役年限缩短为15年,其中6 年现役,9 年后备役。平时每年征集一次新兵,用抽签办法决定取舍,落选者编入国家民团。普遍义务兵役法和兵役年限的调整,有利于俄国扩大其陆军的数量,并能够储备更多的经过训练的后备人员。俄国的普遍义务兵制实行得极不彻底,后来又有补充规定,对有钱有地位的人实行缓役和免役。列宁曾经就此发表过评论,他指出:" 其实,我国从来没有实行过普遍义务兵役制,因为出身显贵、有钱有势的人的特权,造成了许多例外。
  庞大的陆军常备军的存在提高了俄国在西方列强中的地位,它曾经使德国人感到恐慌,法国人则希望由俄国来充当欧洲宪兵以遏制德意志的野心。
  但是庞大的军备就必然意味着庞大的防备开支,俄国政府每年所开销的军费数额非常之大。以1890年为例,尽管当时俄国常备军的数额并非19世纪末年中最大的,但政府给陆军的拨款仍高达12300 万美元,加上海军拨款,俄国政府的防务总开支达14500 万美元。这个数额与德国相当,与英国接近,大大超过意、奥、美等国。而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在当时也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但其发展水平毕竟大大落后于英法美德等国。1890年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11 亿美元,而英国却有294 亿美元,德国也有264 亿美元。再以当年人均工业化水平而言,俄国只相当于英国的15%、美国的22%、德国的29%、法国的38%,在这种情况下,过度的军费开支必然影响俄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影响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激化国内的各种矛盾。
  在19世纪最后的二三十年中,俄国海军同其他西方国家的海军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5~1881年),还是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3年)和尼古拉二世(1893~1917年),都很重视海军建设。1870~1900年间,俄国政府对海军的拨款逐年增加,1870年时为1200万美元,1880年为1755万美元,1890年为2200万美元,1900年达4660万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11.6 万美元。在同一时期,俄国海军的舰船数量和总排水量也在不断增加,1880年时为22.3万吨,到1900年达191 艘合39.7万吨。
  在海军建设指导方针上,俄国从俄土战争结束到1895年这一时期,基本上奉行着一种防御性海军政策。它受美国内战的影响,仍旧建造和购买了许多海防铁甲舰,被俗称为" 水上铁炮台" ,还有一些巡洋舰和鱼雷艇。它给海军所规定的基本任务是当强敌封锁俄国海岸时,俄国海军如何突破封锁、击沉敌舰。波罗的海和黑海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防御海区,很少有军舰长期驻守在外国据点上。1881年海军大臣所拟制的海军造舰计划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差不多在19世纪80年代的整整10年内,俄国所拥有鱼雷快艇数量之多,在所有的海军国家中都居于前列。事实上,俄国海军的这种防御性政策是与它的海军实力相对弱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海军受当时席卷全球的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其海军政策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从前的重视防御转而强调进攻。
  俄国国内的造船厂开始转向建设一支有远洋战列舰的舰队这一主要目标。战列舰开始按类型建造而不再是个别的建造。这一时期下水或在建的一些舰船的吨位水平明显提高,11000 吨级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号、" 波尔塔瓦" 号和" 塞瓦斯托波尔" 号虽不能称为世界一流战列舰,但也许可以和当时大部分的外国战列舰相媲美。俄国人还设计并在英国定制了世界上第一艘8000吨级的破冰船" 叶尔马克" 号。与此同时,俄国海军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远离俄国海岸的世界其他海域。他们在地中海建立了一支分舰队;向远东陆续派遣了一些一级战列舰,直至把太平洋舰队建设得像波罗的海舰队一样强大。总之,俄国海军的调子日趋积极,已经带有进攻性和帝国主义动机。
  从另一方面看,19世纪末的俄国海军存在着诸多弊端。从沙皇到海军高级将官都缺乏近代海军的先进知识。他们在从事海军建设时没有看到认真训练兵员的重要性,结果是花大钱买船造船,却在船员身上打小算盘,使他们的待遇低下,训练得不到保障。舰船在港湾内停泊时间越来越多,有些水兵甚至包括一部分军官,都接受了革命思想,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组织。毫无疑问,俄国海军逐渐变成了列强中效能最差的一支海军,这一切在20世纪初年的日俄战争中终于暴露无遗。
  5.美国:从战后裁军走向军事大国之路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执行一种缩减军备的政策。由于受门罗主义的影响,美国政府中许多人认为,美国并不需要强大的陆海军。因为,既然美国无意与欧洲列强竞争,国家就不必有一支强大的陆海军来向他们挑战。海军部长乔治.罗伯逊说:" 这里没有殖民地,海岸险峻,港口浅窄,而且有大西洋同好战的欧洲海上列强隔开。要保卫这里和平时期的人们,战后这种过时的小型海军已足够了。" 陆军部长谢尔曼则说:"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对与外国军队交战的可能性感到太惊慌,因为要在陆上对我们发动一场战役将需要有150 多万人。把这个数目的士兵,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所需要的全部军火、骑兵、炮兵和步兵,从海洋那边载运过来,即使在航运中不受我方干扰,也需要有整个欧洲的一大半船只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对陆海两军均实行了大规模裁减。南北战争中所召募的103.4万名陆军志愿部队被裁撤到仅剩下1.1 万名。1866年国会所批准的和平时期的陆军正规军为54302 人,但不久又大加削减,到1876年时,陆军最高编制数为27442人。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美西战争爆发前夕。这一时期,政府所赋予陆军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国家开发西部,与印第安人作战。
  此外陆军也驻守海防。陆军部曾拟就计划要对海防要塞进行技术改造,建造一批土、砖、混凝土结构的炮台,但由于军费的减少及火炮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一计划未被落实。在步兵轻武器方面,陆军于1873年改装后膛斯普林菲尔德式单发步枪。1892年印第安战争结束后,再改装克拉格——乔根森式连发步枪。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海军也曾被大幅度削减。在5 年的时间内,由原来的700艘战舰减少到仅剩下52艘舰船。而且,按照这一时期欧洲英国等国的标准,所保留的这52艘舰船也都是已经过时了的,因为都是些舰艏安装前膛炮的木制帆船。
  不过,海军的命运毕竟要比陆军好。由于这一时期美国人在海外的贸易利益已经相当大,客观上需要美国海军提供保护,所以,海军部便恢复了战前的远洋巡逻制度,并将活动的重点转向拉丁美洲和亚洲,在这些地区广泛开始炮舰外交。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从孤立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它已经从俄国人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又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和萨摩亚群岛的帕果帕果获得了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力。跃跃欲试要当世界大国的美国人很自然地关注起海军的现代化来。切斯特.阿瑟总统对国会表示:" 国家的安全、经济和荣誉都需要我们全面振兴海军。" 1883年,美国国会投票通过拨款建造3 艘轻巡洋舰(" 亚特兰大" 号、" 波士顿" 号和" 芝加哥" 号)以及1 艘通信快艇(" 多尔芬" 号),这些舰只组成了" 白色舰队" ,并成为美国现代新海军的开端。1884~1889年期间,国会又增批了再造8 艘装甲巡洋舰、3 艘非装甲巡洋舰、6 艘钢制炮艇、3 艘重装甲巡洋舰和几艘低舷铁甲舰。这样,到1890年,美国的新海军的总排水量已经达到12.2万吨。进入90年代后,美国海军又有10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13艘炮艇、12艘驱逐舰、15艘鱼雷艇和2 艘潜水鱼雷艇下水。
  合计到1899年时,美国新海军已有舰船98艘32.4万吨。这样,美国凭借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短短的时间已使其现代海军颇具规模,实现了在19世纪末赶超德、日,仅仅落后于英、法、俄三国海军的目标。
  美国陆军则以美西战争以契机,使其规模迅速扩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当美西战争结束时,陆军正规军和志愿兵加在一起共有274717名官兵。
  1899年,国会通过议案规定陆军正规军为6.5 万人,志愿兵为3.5 万人。1901年2 月,国会又批准陆军正规军总兵力增加到88619 人,另外还有1 个菲律宾侦察团和1 个波多黎各团。同时,陆军的编制指挥体制也在改良,新的武器装备计划正在实施。
  三、19世纪末西方军事技术的发展
  19世纪末,西方的军事技术达到了近代军事技术的较高发展阶段。无烟火药的问世,自动枪炮的诞生,新型舰种的出现,电报电话在军事上的应用,等等,使世界各国陆海两军的武器装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战方式也因此而有新的进步。
  1.枪械技术
  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已经实现了从前装枪向后装枪的过渡,在此基础之上,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内,枪械技术借助于火药技术的进步以及自动化原理的发现,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枪械具有口径逐渐缩小、射速迅速提高、命中精度有所改进、射程有所加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使枪械的战斗威力空前加大。尤其重要的是,机枪的发明标志着自动武器的出现,对20世纪的军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第一支真正近代步枪的出现
  枪械技术和其他军事技术一样,是在实际作战的需求引导和推动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1865年,德国枪械设计师P. P.毛瑟(1836~1914)就设计了发射金属弹壳枪弹的后膛单发步枪,并于1868年取得美国专利。普法战争中此枪的良好性能引起了德国军方的注意,在通过考察和检验后于1872年被正式列为德国陆军的制式装备,命名为1871年式毛瑟步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成功地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它首创了凸轮式自动待击击针式击发机构。该枪口径为11.15 毫米,枪管内刻有螺旋形膛线,发射定装式黑火药枪弹,弹丸重25克,初速达435 米/秒。1874年,年仅36岁的毛瑟成为奥本多夫兵工厂的厂主,仍继续精心研制枪械。1880年,他在枪管的下方增设可装8 发枪弹的管式弹仓,射手可接连不断地推拉机柄发射,直到弹仓内的8 发子弹射完为止。这样就使步枪的射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近代步枪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该枪于1884年被命名为1871/84年式毛瑟枪,并装备德国军队。4 年之后,毛瑟又一次对他的步枪加以改进,将口径缩小为7.92毫米,对弹仓和子弹也有较大的更改,使用单排垂直盒式弹仓,容弹量5 发,发射无烟火药枪弹。该枪被命名为1888年式毛瑟枪,也是被公认的世界第一支真正的近代步枪。它重3.8 公斤,有效射程400 米,最大射程达1600米。毛瑟枪对世界各国影响甚大,不仅西方国家加以仿造,就是中国等国也仿制过。1893年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的所谓" 套筒枪" 就是1888年式毛瑟枪。此后德国又对毛瑟枪多次改造,最著名的为1898年式毛瑟枪,该枪到1905年后开始使用尖头子弹,同样旋即被各国加以仿造。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毛瑟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步枪。
  除毛瑟枪外,19世纪末西方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在加紧研制自己的步枪,其中也不乏技术创新和进步。例如,法国在1884年研制成功无烟火药后便立即开始实验无烟火药枪弹,并很快获得成功,1886年它首先成功地使用勒贝尔步枪发射无烟火药枪弹,不仅射程远,而且解决了数百年来的射击烟雾问题,有利于提高射击的隐蔽性和准确性。又如,在俄国,其陆军于1870年开始装备装有活动式枪机的10.67 毫米口径的步枪,称之为" 别旦2 号".1887年,俄国枪械设计师莫辛(1849~1902)研制出一种枪托里装有弹匣的步枪。
  1890年又制造出7.62毫米的带有能装5 发子弹弹匣的步枪,并于次年装备俄军,定名为1891年式7.62毫米步枪。这种步枪结构简单,故障少,战斗性能好,经过1910、1930、1933年三次改造之后,在俄(苏)军中使用长达60年之久。1891年,俄国政府授予莫辛米哈伊尔大奖金,以奖励他在枪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19世纪后30年西方国家所研制的步枪种类繁多,其中比较著名的约有10余种。这些步枪的大致情况可参见下列步枪诸元表。
  (2)尖头流线形弹头的出现与步枪的改进相适应,这一时期的枪弹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最初的弹头是球形,多用铁、铜或铅等金属制成,且与发射火药是分开的。19世纪中叶,枪弹在两个方面有了大的进步:一是弹头被改造成弹底有凹槽的长椭圆形弹头,即所谓膨胀式椭圆形弹头,最著名的如法国的米尼哀弹头。这种弹头能保证较高的射击精度和较大的射程,但是由于没有被甲,不能保证弹头在枪膛内的正常运动,常发生嵌入膛线而破裂或变形等毛病;二是研制成了定装弹,也就是通过弹壳把弹头和发射药、底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火药气体的可靠密闭,并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既有利于射程的加大,又有利射速的提高。但这一时期金属弹壳的形状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依托上述两方面的进步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的枪械研制者们又做了新的努力,并取得了成效。
  1871年英国对亨利——马梯尼步枪所发射的枪弹做了改进,使弹壳上部径向缩小,不再像过去那样从上到下都呈圆柱形,而是呈瓶形,这也就成为现代瓶形弹壳枪弹的雏形。1875年前后,瑞士和法国相继采用带有铜锌合金弹头壳(亦称被甲)的铅心弹头,能使弹头确实嵌入膛线内,为提高弹头初速创造了条件。19世纪末,研究空气阻力的外弹道学有了迅速的发展,德国、俄国等率先采用阻力小的尖头流线形弹头,使其初速、射程和威力均有提高,枪弹的结构也更加完善,具备了现代枪弹的各种基本特征,至今仍无大的变化。
  在19世纪末的枪弹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种特种枪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达姆弹。达姆弹的头部带有十字形切口或孔穴,当它击中目标时会自行炸裂,使射出孔比射入孔要大得多,给人体造成重伤。达姆弹因印度加尔各答市郊区一城镇的名字叫达姆- 达姆而得名,该地有一枪弹厂曾按照英国人的定货要求而生产达姆弹。英军在英布战争中最先使用达姆弹,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1899年海牙第一届和平大会通过的国际宣言禁止使用达姆弹,但此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有一些国家的军队使用这种极不人道的枪弹。
  (3)自动武器——机枪的问世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梦想提高枪械的发射速度,为此,枪械设计师们设想了种种办法。最初系在一支枪上使用数个药室,绕一中心轴而回转,共用枪管一支。这种方法最早出现在14世纪以前。到了18世纪出现了多管枪,6 ~10根枪管同用一个燧发机关。1862年,美国芝加哥加特林博士发明了加特林手摇式轮转枪,使多管枪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并可视为现代机枪的前身。此枪口径为11毫米,膛线12条,枪管10支,可回转于一固定中心轴周围,各有装填发射及退壳装置。其理论射速约为300 发/分钟,射程为1200米。1876~1878年俄土战争中,俄军曾使用过加特林枪,但以防御作战为主。加特林枪后来又经改进,于1890年制造出以电动机带动发射的新型号,射速高达约3000发/分钟。电动式加特林机枪成为现代机枪的一个分支,人们称这种依靠非人力外界能源带动完成连发射击的机枪为机械化机枪,其原理在现代防空与航空机枪中仍在应用。
  世界上第一种成功地利用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于1884年发明的。马克沁1840年生于美国缅因州,1882年到英国定居,1900年入英国籍。他长期从事枪械研究,1884年他在前人研制活动枪机的基础上,首创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枪械各机构的自动动作,试制出一挺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的机枪,并获得专利。由于成功地利用枪管的后坐力自动退出弹壳,又自动重新装弹入膛,使其射速大为提高,达到600 发/分钟以上。
  马克沁机枪口径11.25 毫米,使用水冷却方式,用保弹带供弹,射程为2400码,全重约52公斤。
  马克沁重机枪的研制成功,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纪元,马克沁因此被后人称为" 自动武器之父".但是当这一发明刚刚问世之时,许多人对它并不理解,马克沁为了宣传推广他的新发明,曾经携带着他的重机枪几乎走遍了欧洲各国。1887年他在彼得堡进行了表演,一位俄国将军看后竟然表示:" 一个人被射死一次就够了,而当他倒毙之前还追射许多发子弹,我认为是不必要的。……在野战中机关枪是没有用处的。" 然而,重机枪的优异性能最终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德皇亲临斯潘多兵工厂参观此枪表演,大加赞赏,并立即命令列装。此后,英、德、俄、美等国纷纷仿制或装备自己的军队。1888年中国也开始仿制最初的马克沁机枪,以后又仿制了它的多种改进型,大量装备军队。马克沁机枪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间的英国对罗得西亚战争中,后来的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历经战场考验。
  除马克沁重机枪外,19世纪末还有两种较有影响的重机枪问世。一是美国制造的1895年式柯尔特机枪,口径7.62毫米,射速400 发/分钟,射程1500码。另一种是法国制造的1897年式哈乞克斯机枪,口径8 毫米,射速为600 发/分钟,射程2000码。与马克沁机枪相比,上述两种机枪除了口径明显缩小外,最主要的变化是采用了空气冷却方式,这种方式与水冷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并有利于减轻枪身重量的优点。
  (4)从转轮手枪到自动手枪
  19世纪末的手枪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转轮手枪,一类是自动手枪。转轮手枪早已有之,但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技术进步。自动手枪是这一时期开始问世的新的手枪种类,它代表了手枪的发展方向。
  转轮手枪在中国又称左轮手枪,它的基本特点是枪上装有一个转轮式的弹仓、轮内有数个弹膛,旋转装好枪弹的转轮,可使枪弹逐发对正枪管和击发机构实施射击。1890年英国研制出能自行退壳的威伯勒转轮手枪,并被英国军队采用为制式手枪长达数十年之久。该枪为6 连发,也就是其转轮内有6 个弹膛。1895年比利时军械师纳甘研制成7.62毫米转轮手枪,被称为纳甘转轮手枪。这种手枪的构造特点是:为了防止火药气体在枪管和转轮之间泄出,设计了一个在击发时能将转轮向前推动,顶住枪管尾部的装置。
  转轮手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速,但却存在着容弹量少,重新填装时间长、弹膛容易漏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国枪械师们展开了对自动手枪的研制,并终于在19世纪末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和飞跃。自动手枪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实现自动装填枪弹。最初的自动手枪实际上是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手枪(又称自动装填手枪),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时膛内压力推动套筒后坐退壳,再利用复进弹簧的推力使套筒前进,推弹入膛,使下一发枪弹处于待发状态。1892年,奥地利人劳曼设计成功第一支弹匣供弹的舍恩伯格手枪。次年,德国开始生产博查特手枪,此枪纤巧而复杂,具有后来各种自动手枪的优点,有人以此为自动手枪的起始。1894年,又有曼利夏、伯格曼自动手枪问世。
  在早期的自动手枪中,最为著名的是1896年式毛瑟手枪。该枪由费德勒兄弟三人于1893年开始设计,1894年由毛瑟兵工厂制成样枪,1896年进行试验并取得专利。自此以后,自动装填原理在手枪技术领域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在1898年开始的英布战争中,英国军官使用过这种手枪并且证实效果很好,使自动手枪的身价倍增。各国军队由此开始淘汰先前使用的转轮手枪,转而采用各种自动手枪。
  2.火炮技术
  19世纪后30年的火炮技术在炮身及材料、制退复进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制退复进器的发明和使用,使火炮的性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射速大为提高。
  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各国的冶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先是德国克虏伯钢厂发明以坩埚铸造大钢块,能制造大口径之钢炮。克虏伯钢炮在普法战争中大显神威,声名大振。战后各国纷纷采用克虏伯钢材制造火炮,使炮身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法国在1865年发明平炉炼钢法后,也开始使用高质量的钢材制造炮身。英国在1878年由托马斯改进了贝色马1856年所创造的转炉炼钢法,降低了钢的含磷量,制成的炮身不易碎裂。奥国则由乌卡梯斯少将于1874年发明了硬青铜炮。
  在炮身的形制方面,克虏伯公司于1873年开始给德国军队所使用的火炮加装被套(即筒紧炮身),或者加钢箍(即丝紧炮身),使炮身的强度得到提高,抗压能力增强。克虏伯火炮由此身价日高。
  在闭锁机方面,1873年克虏伯公司开始采用锁栓式闭锁机,1877年法国杜斑鸠少校发明断隔螺式闭锁机,并使用了压缩紧塞具。这些新的炮门技术能更好地密封炮尾,承受火药燃气对膛底的巨大压力,对提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意义重大。
  这一时期火炮技术的最大进步在于制退复进器的发明,从而使管退炮取代了架退炮。19世纪中叶以前,一般火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整体后坐。
  因此,不得不把火炮设计得很笨重,造成在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浪费时间,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火炮设计者尝试着在炮管与底座之间安装一个缓冲器,以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经过长期摸索,到了19世纪90年代,火炮的制退复进机终于被创制出来。当时的制退复进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水压弹簧式,二是水压气体式,二者的制退原理相同,但复进原理不相同。从后来实际使用的效果和影响看,水压气体式是更重要的。
  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最早是由法国人莫阿于1897年首创的,先装在75毫米野炮上。制退复进机分制退和复进两部分。制退机由制退管、活塞及液体组成,制退管与炮身后端之连臂相连,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制退管后退,活塞一端之液体因受压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时液体即发生一种抵抗力,以徐徐制止炮身后坐。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俟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这是火炮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火炮从架退时代进入管退时代。
  3.火药技术
  从1871年到1899年的30年间,西方的枪炮技术之所以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是与这一时期化学领域在研制火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时期各国对火药的研制都非常重视,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火药发明家和火药制造公司,推出了10多项比较重要的新成果。
  1873年德国化学家斯普伦格尔发现,由英国人沃尔夫在1771年研制的苦味酸可用雷管起爆。到1885年法国科学家特平开始用它作为炸药装填炮弹,这就是著名的黄色炸药。它的威力要比黑火药大得多,而且爆炸不产生浓烈的烟雾,人类正式进入了无烟火药时代。到19世纪90年代,各国采用无烟火药的火炮,其射程提高近一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苦味酸是主要的军用炸药之一。
  1875年,瑞典的著名化学家和工程师诺贝尔在他自己于1867年所发明代那买特炸药中加入胶棉,成功地研制出爆胶。它比一般代那买特具有抗水性和更高的爆炸威力,成为取代黑色火药的又一种重要的新型炸药。以后诺贝尔又研制出一系列活性代那买特。
  1877年,化学家约色林发明硝基胍,可以制成一种新的耐热高能单体炸药。1900年开始用作火药组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开始用之于弹体装药。
  1877年化学家默顿斯还首次制得特屈儿。他先将N-二甲基苯胺与硫酸化台生成盐,然后硝化而得到这种新型高能炸药。该药的爆热达4600千焦/千克,1906年开始被正式作为炸药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于装填雷管和传爆药柱。
  1884年法国人维埃耶首先使用醇、醚混合溶剂塑化硝化棉,制得单基火药,称硝化棉火药,法国人又称它为B 火药。其火药力达900 ~1000千焦/千克,后被广泛用作枪弹和炮弹的发射药。
  1888年,诺贝尔又推出了他的双基火药。他用60%硝化甘油加入40%低氮量的硝化棉研制而成,当时称之为巴利斯太火药。因含有纤维素硝酸酯和多元醇硝酸酯两种主要能量组分,故又称之为双基火药。两年之后,英国人艾贝尔和迪尤尔另辟蹊径,用丙酮和硝化甘油一起塑化高氮量的硝化棉,成功地研制出柯达型双基火药。双基火药克服了单基火药的许多弱点,它的能量高、吸湿性小、物理安定性和弹道稳定性好,常用作大口径火炮炮弹和火箭弹的装药。
  1888年,杰克逊还研制出最早的耐热炸药三氨基三硝基苯。它并且具有润滑性,易于压装成型,可制成高聚物粘结炸药。当时因制造成本高未被采用,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重新受到重视。
  1891年,德国化学家豪泽曼对威尔布兰德在1863年所发明的梯恩梯炸药的生产方法进行了革新,采用三段硝化法。新的方法使得这种单体炸药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1902年德国首次使用梯恩梯装填弹药,成为苦味酸的代替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梯恩梯是最主要的军用炸药。
  1894年,托伦斯用季戊四醇与浓硝酸硝化而制得太安。这是一种单体高能炸药,多用于制造导爆索、传爆药柱以及雷管中的次发装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比较广泛。
  1897年,西方还生产出一种由炸药与铝粉组成的混合炸药,具有爆热大、爆温高、作功能力大等特点。
  可以说,正是这一项紧接一顶的新发明、新产品,迅速地改变了19世纪末世界火药技术的基本面貌,并且从根本上为自动火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舰艇技术
  19世纪末西方的舰艇技术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时期。随着舰载火炮性能的改善,威力的增强,舰船的装甲防护愈来愈受重视,装甲的水平明显提高;由于舰船动力技术的进步,舰船的航速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鱼雷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鱼雷艇成为各国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有效地对付鱼雷艇,驱逐舰作为一个新的舰种开始出现;此外,潜水艇的研制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1)舰载火炮与装甲的较量
  19世纪中叶以后,海军的舰载火炮技术与陆军火炮技术一样,开始酝酿着一场革命。首先,由于后装线膛炮及其新型炮门和反后坐装置技术的发明,且采用了无烟火药和高能炸药,舰炮的射程明显增大,射击的准确性和攻击威力也大大增强。就射程而言,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克虏伯舰炮最大已达到5000多米,到90年代末阿姆斯特朗重炮在强装药的情况下可超过10000 米,其末端速度仍有360米/秒。所以有的研究者形容道:" 到19世纪末,海军大炮能够打到他们所能准确瞄准的很多倍的距离".再就攻击威力而言,19世纪末的海军大炮的炮弹在有效射距内大约可以穿透与大炮口径同样厚的最坚固的装甲。以30.5生的(炮长40倍口径)后装阿姆斯特朗炮为例,在强装药的情况下,炮弹在炮口可穿透锻铁板深达97.6厘米,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87厘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穿透77.6厘米,3000米时可穿透69.5厘米,4000米时可穿透63厘米。再以1899年30.5生的(炮长40倍口径)克虏伯舰炮为例,炮弹在炮口可穿透锻铁板117.3 厘米,可穿透钢铁复合甲板91.2厘米。此外,由于发明了旋转炮塔,使舰炮可以形成一定的射击扇面,从而与传统的单一舷炮相比,也使这一时期的舰炮的攻击威力大为提高。
  针对舰炮威力越来越大这一情况,为了有效地提高舰船的生存能力,各国对舰船的装甲防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舰船装甲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当时英、法、俄等国为攻击敌方岸防工事而建造装甲浮动炮台,即为装甲舰之嚆矢。1859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甲蒸汽巡航舰" 光荣" 号。到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海军对装甲舰船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据1887年的统计,当时英国有装甲舰63艘,法国有58艘,俄国有39艘,德国有25艘,美国有20艘,意大利有18艘。
  在舰船装甲日益广泛使用的同时,装甲技术也有不断革新。开始时的装甲多为舰船的水线带装甲和隔障装甲,所使用的材料为铁或钢,装甲厚而沉重,但仍不能有效地抵御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于是,各国海军转而重点防护炮塔和其他要害部位,并转而使用复合装甲材料,或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
  1874年英国在建造" 坚定" 号舰船时,开始在炮塔上安装铁板上覆盖钢板的复合装甲。1879年英国人又设计建造了全部使用复合装甲的" 巨人" 号,使其水线装甲带的厚度减少到18英寸,而过去一般都厚达20多英寸。此后,采用镍钢装甲更进一步减少了装甲厚度。1895年前后又出现了以热和水处理钢表面使其硬度加大的哈维法,以及比此更好的克虏伯处理法,也有助于减少装甲厚度。
  与装甲技术同步发展的是舰船船体的材料技术。19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建造新舰仅用钢铁舰体的政策。1872年法国在" 可畏" 号舰体结构上开始使用钢与铁相结合。到1886年,英国开始有一批全钢船体的军舰下水。
  在大炮与装甲的较量中,实事上舰炮技术和装甲技术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这场较量到后来还是舰炮占了上风。到19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舰船设计师们承认,他们再也不能为军舰任何部位提供绝对可靠的防护。
  在有效射距内,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防护的部位只有炮塔、火药库、水线和机器舱,对其他部位的人员只能提供很有限的防护,以防御速射炮的杀伤。
  (2)各国舰船吨位和航速的竞赛
  19世纪末,由于锅炉和发动机的发展,使舰船的动力装置有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锅炉实际上是用铁撑杆在内部加固的铁箱子。在新的冶金技术出现后,开始有可能制造更为坚固的比19世纪中叶的锅炉容纳多一倍蒸汽的箱或锅炉。这一时期,还研制成功一种水管锅炉,依靠流过钢管的水通过燃烧加热而产生蒸汽,其热效率要比普通锅炉高得多。到19世纪末,用这种锅炉以高达250 磅的压力推动能产生14000 马力的三级膨胀式蒸汽机。尤为重要的是,19世纪末研制成功了蒸汽轮机以作为舰船的动力装置。蒸汽轮机利用蒸汽通过喷嘴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再利用高速蒸汽推动汽轮机的转子转动而输出机械功。它克服了往复蒸汽机功率小、重量大、燃料消耗率高等缺陷,很快便成为舰船上的新型动力装置。此外,德国还于1897年研制成功柴油机,其热效率高,重量轻,消耗燃料大为减少,也较快地在舰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舰船动力装置的迅速更新和进步,19世纪末海军舰船获得了空前的动力,使各国有可能建造排水量很大、航速很快的舰船,出现了一个在舰船吨位和航速两方面都你追我赶的局面。1889年英国建成的" 胜利者" 号战列舰,其主机马力就达到14000 匹。德国在90年代初下水的一艘新舰,其主机马力更达到15000 匹。在舰船吨位方面,英国在90年代初的装甲舰平均吨位为7685吨,法国为5825吨,德国为4066吨。到90年代末英国最大的战列舰的排水量达14900 吨,法国达12200吨,德国达11130 吨,俄国达12674 吨,美国达11560 吨。
  当时各国海军竞争得最为厉害,其影响也最大的当然还是舰船的航速。
  以装甲舰为例,1860年代英国有19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72 节;法国有18艘,平均航速为11.57 节;俄国有25艘,平均航速为7.98节。到1870年代,英国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为12.86 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12.45 节;俄国有6艘,平均航速力10.33 节;德国有16艘,平均航速为11.44 节。到1880年代,英国又有25艘下水,平均航速达17.59 节;法国有20艘,平均航速为13.95 节;俄国有9 艘,平均航速为16.07 节;德国有6 艘,平均航速为12.08 节。到1886年时,意大利海军已有两艘舰船航速达到20节,英、德各有一舰达19节,其他达到18节的已有十余舰。1890年代末,西方海军的战列舰的先进航速为18节;巡洋舰的先进航速达24节;鱼雷艇最快者达28节;驱逐舰由于使用了蒸汽轮机,航速最快者竟达35节。也就是说,在大约30年的时间内,世界海军舰船的航速提高了近2 倍。这是很重要的进步,它对后来20世纪前期的海上战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鱼雷与鱼雷艇、驱逐舰和潜艇
  鱼雷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制成第一条自航鱼雷,称为" 白头鱼雷".雷体直径356 毫米,长3.53米,重136 公斤,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航速6 节,航程640 米。到19世纪70年代,一种专门使用鱼雷的新型海军船艇出现,这就是鱼雷艇。英国于1877年最先研制成" 闪电" 号鱼雷艇。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海军首次将鱼雷用于实战,他们先是将鱼雷安装在旧式的小艇上,多次成功地袭击土耳其舰船。特别是1878年1 月26日,俄国的" 切什梅" 和" 锡诺普" 两艘鱼雷艇成功地将土耳其的军舰" 因蒂巴凯赫" 号击沉,在西方各国海军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许多人认识到,鱼雷是一种很厉害的武器,因为制造鱼雷和鱼雷艇的成本比起建造装甲舰和巡洋舰来,要低廉得多,但它却可以给予装甲舰或巡洋舰以致命的一击。尤其是海军力量弱小的国家似乎有可能以较小的代价向最大的海军强国挑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写道:" 大工业供海战之用的最新产品自动鱼雷的完善化,看来是要实现这一点;最小的鱼雷艇将因此要比威力最大的装甲舰厉害".的确,在19世纪末,西方各国海军无不重视对鱼雷和鱼雷艇的研制和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鱼雷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1892年,开始出现由发射舰艇利用导线输电作动力源的拖线鱼雷。紧接着,发明了基于水压原理的鱼雷定深器,从而可以根据鱼雷攻击目标的具体情况而在发射之前预先调节其在水中的航行深度。1897年,奥地利人奥里布又成功地使用陀螺仪来控制鱼雷的定向直航,使鱼雷在航行过程中不致于因水流等因素的作用而偏离航向。这两项发明都有助于提高鱼雷的可控性,提高其命中精度和攻击威力。
  在鱼雷艇的建造方面,19世纪80年代后各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艇下水服役。据1891年的统计,英国海军有一等鱼雷艇86艘,二等鱼雷艇61艘,木制鱼雷艇12艘,合计157 艘。其中一等鱼雷艇排水量28~137 吨,马力为350 ~1300匹,航速达18~22.5节,每艇安装速射炮1 门、机关炮1 门、鱼雷发射管3 具。此时法国有鱼雷艇194 艘,其中最快的航速达23.5节;俄国有鱼雷艇135 艘;意大利有130 艘;德国有107 艘;奥地利有62艘,美国有8 艘。
  除鱼雷艇外,各国海军还纷纷于装甲舰和巡洋舰上安装鱼雷发射管,少者1~2 具,多者6 ~7 具,鱼雷成为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并使海战样式开始发生变化。
  面对鱼雷和鱼雷艇给海军主力舰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以英国为首的海军强国开始研制一种以攻击鱼雷艇为主要任务的新型舰船。于是,一批排水量为240 ~1200吨,以蒸汽机为主动力装置,航速相当于或超过鱼雷艇,既携带有鱼雷又安装有舰炮的鱼雷炮船得以问世。这种鱼雷炮船又称鱼雷快船,是驱逐舰的前身。1893年,英国建成了海军装备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批驱逐舰,  当时称之为鱼雷艇驱逐舰。当年英国下水的" 哈沃克" 号和" 霍内特" 号驱逐舰,排水量为240吨,舰长54.8米,宽5.48米,航速27节,装备舰炮4 门、鱼雷发射管3 具。这种驱逐舰既能对付鱼雷艇,又具有鱼雷攻击能力。到19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驱逐舰的基本发展方向是追求高航速和保持一定的续航力,其吨位一般在250 ~350 吨之间,有5000~10000 匹马力,航速达28~35节。
  19世纪末鱼雷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潜艇的研制和技术进步。潜艇研制的历史非常久远,1863年法国人建造的" 潜水员" 号潜艇使用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可以称为第一艘近代潜艇。到19世纪70年代末后,由于鱼雷技术的发展,许多舰船设计师很自然地将鱼雷与潜艇联系起来,认为这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海军兵器,这就大大刺激了他们研制潜艇的兴趣。移居美国的爱尔兰人霍兰建造了" 芬尼亚撞角" 号潜艇,使用15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并依靠水平舵下潜和保持深度,可在水下发射一枚6 英尺长的鱼雷。1886年英国人也建造了" 鹦鹉螺" 号潜艇,使用蓄电池推动,航速6 节,续航力约80海里。大约与此同时,法国人也制造了一艘名叫" 吉姆诺特" 号的潜艇。1897年,霍兰为美国海军建造了" 霍兰" 号潜艇,该艇在水面使用45马力的汽油机动力,航速7 节,续航力达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为动力,航速5 节,续航力50海里。这是潜艇双推进系统的开端。该艇装备有一座艇艏鱼雷发射管(有3 枚鱼雷)和两门火炮。90年代西蒙.莱克在美国还建造了" 亚尔古I"号潜艇,该艇除有双推进系统外,最大的特点是在艇的底部装有轮子,能在海底滚动。1898年,莱克利用这艘潜艇从诺福克航行至纽约,成功地进行了潜艇在公海的第一次远航。后来,霍兰和莱克分别为日本和俄国建造了一批潜艇,但在日俄战争中双方均未使用。
  四、19世纪末西方的军事思想
  19世纪的后30年,西方军事思想领域比较活跃,无论是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还是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都有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内容出现。
  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方面,军国主义思潮全面兴起,以马汉为首所倡导的海权主义理论风靡各国。在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方面,恩格斯在他的晚年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原则。
  1.军国主义的兴起
  军国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无论它的产生多么悠久,它的全面兴盛无疑是在19世纪末。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产阶级为加强军事威力,以实现其对内镇压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这一根本目的所采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手段体系。它的核心是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使军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方面中处于一种优先或支配性地位。卡尔.李卜克内西在《军国主义和反军国主义》一书中指出:" 军国主义!在我们的时代里,很少有其他口号使用得这样频繁。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口号表达出这样复杂、这样多方面、这样形象万千的事物;表达出从其起源与性质、方法与效果来看是如此有兴味、如此有意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如此深深地种根于阶级社会的本质,但却可以在相同的社会制度之内,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政治、社会和经济条件,采取如此异常多种多样的形式。" 尽管19世纪末的军国主义如此多种多样,但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归纳为两种形态:一种表现为制度、机构设置和特定社会力量的存在。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军国主义" 这个名词的意义,通常是很含糊的,不过一般说来,它至少包含有两个确定的意义。第一是存在着一种充满危险性和负担沉重的机构,即庞大的常备陆军和海军,再加上间谍活动、猜疑、恐惧、仇恨等罪恶。第二是存在着一个以参谋本部为首的有权势的海陆军军官的阶级,他们有凌驾于文官当局之上的倾向,特别是在政潮的时候。" 军国主义的第二种形态表现为一种特别的军事观念,包括人们对战争和暴力价值的推崇,对军事职业价值的崇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尚武主义,当然是打上时代烙痕的尚武主义。严格说来,军国主义的实质性内容就在于这种特别的军事观念。
  作为观念形态的军国主义在19世纪末的德国流行得最广,也比较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德国的将军还是它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都曾对战争暴力的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总参谋长毛奇在1880年曾经写道:" 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勇敢、克已、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如果没有战争,世界将沉沦在唯物主义中。" 德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更是从哲学的层面提出:战争是人类进化所必需的,因而极力主张战争。他认为,战争可以使人类进化,战争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淘汰人类社会中的平庸分子,创造出充满力量、热情和快乐的生命。这种生命也就是所谓的" 超人".假如世界和平,拙劣平庸分子便都有生存的机会,那么人类就会逐渐退化。他还认为,战争可以扫荡腐败堕落,消除积弊,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在他看来,一个民族如果受生存意志的支配,贪生怕死,懦弱可鄙,就必然走向没落,失去在世界上生存的资格。对于这样的民族,要想复兴,就只有靠战争。所以,他在《查拉杜斯特拉》一书中写道:" 我不劝你们去工作,我劝你们去战争。
  我不劝你们求和平,我劝你们求胜利。" 他还说:" 将你们的城市建到维苏威火山脚下!将你们的船只派往从未探索过的海洋!在与旗鼓相当的敌手及自己的战争中生存!只要你们还未能成为统治者和占有者,就去做强盗和征服者!"可以说,尼采对战争暴力的推崇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以哲学家、思想家的身分所表现出的对战争暴力的如此狂热,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国主义思潮的兴盛,又深深地影响后来德国军国主义的进一步泛滥。希特勒就是尼采的信徒,尼采的著作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样受到纳粹官兵的喜爱。
  19世纪末的德国,在军国主义的鼓荡之下,很多人的野心和虚荣心受到激发,士兵的军装被宣布为一切服装中的最高尚的装束,军人的荣誉被称为一种特别卓越的荣誉,军人的身分被吹嘘为最为重要和最优异的身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确实被授以很多特权。特别是德国的军歌被成天唱得震天响。依据清末中国人的翻译,德国军歌的歌词大意为:" 一声呼喊抒忠悃,剑声涛声几相混,莱茵莱茵,我德莱茵,谁为此江护卫人.吁!本国乎,汝其安心。莱茵江上巡兵在,逻察严,真忠爱,十万人心如一心,人人注目如闪电。凡我德人,必勇必虔又必真,守我圣地之边界,可使天上闻。天上居祖宗,成向下默睇,我侪跃跃欲试战,特发此血誓:吁嗟乎,莱茵同我心,何幸属我邦,汝在德国地,永为德国江。我侪之血,苟有一滴尚在血管流,则必拔剑执枪,不使一敌来江滨。誓言朗朗入天际,江涛依旧流沄沄,战旗大展高拂云。莱茵莱茵,我德莱茵,我侪皆欲为汝护卫人。"除德国外,军国主义的阴魂也在19世纪末的英、法、俄等国游荡。根据当时人的观察,英国当时的军国主义多表现为" 海军军国主义" 和" 殖民军国主义" ;法国则表现为在普法战争后所掀起的" 复仇军国主义" ;俄国多表现为斯拉夫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总之,军国主义是在当时西方各国具有普遍影响的一种军事思想观念,它是19世纪末西方军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海权论
  广泛影响西方军事思想界的海权论,确立于19世纪90年代初。它的主要创立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年),是美国资产阶级海军历史学家和海军理论家。马汉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后两度出任美国新港海军学院院长,讲授海军史和海军战略。在此期间,他先是研究西奥多.莫姆森的《罗马史》,产生了他的海权论思想火花,深信国家的兴衰的奥秘就在于" 控制海洋和失去海洋".他从这个观念出发,开始研究17~19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战史,并于1890年出版了《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年~1783年》一书,1892年又出版了《海上力量对法国革命与帝国的影响,1793~1812年》一书,基本构筑起他的海权论理论体系。
  马汉在他的著作中广泛使用" 海权" (一译" 海上权力")这一概念。
  在他看来,海权必须具备下列基本要素:一是国家必须生产和交换产品;二是有作为交通工具的海上运输船只;三是掌握住一定的殖民地或基地,能确保和扩大海上船只运输;四是必须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来保护海上交通线。他认为这些要素是相互依存的,在本质上是海外商业利益和一定的军事力量的结合,没有海外经济利益便难以建立强大的海军,而没有强大的海军也就不可能确保巨大的海外经济。也就是说,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以及它所控制的重要基地是一个海权国家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他曾指出,18世纪的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唯一的伟大海权国家,除其他因素外,关键就在于它有强大的海军舰队,并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黑西拿海峡以及相当数量的海上据点。
  作为一个地道的" 海军第一论者" ,马汉一再强调海军是比陆军更好的国家政策工具,它能很灵活地适应国家对外政策的需要。他极力鼓吹美国也应该成为海权国家,积极奉行控制海洋的政策。他主张,为了确保海权,美国必须建立一支以战列舰为主的强大舰队,这支舰队应具有对敌的绝对优势,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能给敌人以摧毁性打击。
  马汉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全球规模的交通只能是海上运输,因为这种交通所引发的军事冲突在主体上只能是海战。他强调,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敌人的主力舰队。敌人的舰队一旦被消灭,获胜的海军便可以利用随之而来的对海洋的控制以达到更进一步的目的。为此,他主张将袭击敌国的商船一类的事情只列为海军的第二位的任务,对海军攻击滩头阵地的两栖作战也不宜过分看重。他始终坚持海军的真正目标是赢得对敌国海军的优势,并进而控制海洋。他是一个海军决战论者。
  马汉还通过对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的研究,吸取了一些适应海战的陆战原则,形成了他自己的以确保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战略理论。马汉的海军战略要点包括:第一、集中兵力的原则。将海军兵力适时地在一个方向形成对敌优势,而在另一个方向牵制敌人,以保障主要攻击取得胜利;第二,利用中央位置与内线的原则。在马汉看来,战略上的中央位置使海军舰队在进攻作战时处于内线,亦即最短的作战线。占据中央位置和内线的舰队,可以利用一部劣势兵力钳制一个方向的敌军,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击一个方向的敌军;第三,对敌舰队实施进攻的原则。他说," 攻势是强而有效的作战方式" ," 攻势有主动之利,但也冒主动之险;主动的最大价值在于确定目标之后便能进行集中攻击".他指出:一支仅用于防御的海军,从军事意义上讲,只能坐等敌国海军的进攻,从而无法使敌人的利益受到威胁,并使敌舰队拥有选择战机和作战方法之主动权;第四,确保后勤支援的原则。他非常重视后勤支援在海军作战中的重要性。他说,舰队在海上与敌周旋,离不开燃料、弹药和粮食的充分补给,又经常需要进行维修,因此,保证海上交通线和必要的港口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马汉的海权论是在美国和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产生的,它适应了美国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因此,它一出世便受到了各国海军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马汉触发和引导了一场长期酝酿的美国海军政策革命。在美国之外,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深受马汉的影响,在很短的时期内便相继将马汉的海权论著作翻译成本国文字,使马汉的名字和他海权论在各国广为流传。
  值得指出的是,19世纪末在西方积极倡导海权论的还有英国的海军中将菲利普.科洛姆(1831~1899)。几乎与马汉出版《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同时,科洛姆也推出了他的《海战及其基本原则和经验》一书。科洛姆同样认为,制海权是海军战略的基础。他认为,如果说从前把海洋看作是进行军事远征的公共大道,而把海上交战看作是将敌人从自己的前进道路上赶走的手段的话,那么,随着蒸汽舰队的出现,为了取得战场的胜利就必须经常占领海洋,也就是说,必须夺取制海权。这说明,海权论在19世纪末的出现的确不是偶然现象,它是一股适应当时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而出现的重要军事思潮。
  3.恩格斯晚年的军事思想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70年代后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恩格斯在他的晚年对军事理论总原则的制定,是对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重大丰富。
  1878年,恩格斯出版了他的《反杜林论》一书,书中有三章专门探讨军事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关于战争与军队学说的许多理论原则。恩格斯批驳了杜林抬高政治暴力的作用,把它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他指出,经济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 ,武装力量和军事学术,依赖于生产的性质和水平,同时也依赖于社会的政治因素和精神因素。他说:" 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 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在质量上的改善,必然会给军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作战方式的发展带来相应的影响。他又说,一个制度比较先进的国家为战争所提供的" 兵士材料" ,在数量上将是比较多的,在质量上将是比较好的。社会革命会把大量的人民群众吸引到社会运动中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斗争勇气、高昂的进攻情绪、积极主动和大胆的精神,这些品质必然会在战斗行动的样式和方法中反映出来。
  恩格斯还批驳了杜林把战争暴力当成绝对坏事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那种以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财富、征服别的民族为目的的战争才是坏事。他指出,暴力在历史上有时也起进步的作用。" 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 1884年恩格斯又出版了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对战争与军队的起源问题进一步做了唯物主义的论述。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家大都认为战争是永恒的,而这种永恒性似乎又是由自然的原理和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恩格斯批驳了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中的战争现象不是永恒的,产生战争的根源蕴藏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中,战争是社会发展到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时才产生的。他指出,在阶级出现以前的社会里,并不存在作为专门军事组织和特殊武装力量的军队。武装斗争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经历了一个质变过程的。
  在19世纪80~90年代,恩格斯在他所撰写的一系列著作中,对当时西方正在兴起的军国主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批判。他指出,军国主义的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促使各国大肆扩充军备的直接原因。他从当时已经形成的欧洲两大敌对军事同盟中看到了发生世界大战的现实威胁。他还针对军国主义的日益增长,论证了无产阶级对待战争所应持的原则和立场。他作为反对军国主义的不知疲倦的战士,在1891年发表了《德国的社会主义》一文,号召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都来坚决地维护和平。
  五、日本军事力量的崛起与远东战略格局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一个封建领主割据、闭关自守的国家。它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皆处于落后状态,当西方殖民势力大举东侵之时,国门很快便被敲开,使日本民族面临着成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以" 富国强兵" 为基本国策,积极推行军事改革,较快地建立起近代化的陆海军,使日本迅速在军事上崛起。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开始逐步推行它的对外扩张政策,先是侵略中国和朝鲜,后因与沙俄矛盾激化而挑起了对20世纪初年的世界影响重大的日俄战争。
  1.明治政府的军事改革
  (1)以" 富国强兵" 为基本国策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思想界便已经提出了" 富国强兵" 的口号,最著名的如正志斋于1825年在《新论》一书所提出的日本的当务之急是完成" 富国强兵之要务".明治政府建立之后,富于想象力的新一代领导人高高地举起" 富国强兵" 、" 文明开化" 和" 殖产兴业" 三面大旗。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若要制止欧美列强的侵略、保卫日本民族的独立,单靠攘夷的决心,不通过军事改革以改变封建军事制度和落后的武器装备,建立起像欧美列强那样强大的近代陆海军,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他们立志要以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为榜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以便使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迅速地转变为拥有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近代国家。
  为了实现" 富国强兵" 这一基本国策,明治政府一面抓紧对旧的封建式的武装力量进行改革,一面又从财政上给予军备建设以最大限度的支持。在天皇和他的大臣看来,实际上" 强兵" 又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尽管明治政府的财源未辟,收入不多,但却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用于直接或间接的军事费用。在明治初期的10年内,军事费约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其中包括陆海军省经费、军舰购置费、营房建筑费、对内对外战争费,以及用于华族和士族俸禄和金禄公债利息等。自1878年开始,陆海军省经费和炮台费、军舰购置费合计占国库岁出总额的比率逐年增加,1878年占16.5%,1888年占28%,1892年达到41%。
  为了实现" 强兵" ,明治政府还大力推行军事工业、军事交通建设优先的政策。旧幕府时代各藩的兵工厂集中到明治政府手中并加以大力扩充。当时日本国内一般机械工业发展很慢,而炮兵工厂、横须贺造船厂等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工厂。作为军事运输预备队的海运事业也得到了优先的发展。在铁路建设方面,其干线修筑计划首先所考虑到的也是军事上的需要。
  当然,明治政府推行" 强兵" 政策的根本动机是在于" 富国".亦即通过发展军事力量以推行殖民主义,依靠武力在国外寻求" 物产" 的" 富源" ,从而达到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有着共同的逻辑,即" 强兵" 是" 富国之本".历史证明,日本在明治以后的资本积累,是与对外的扩张和掠夺密不可分的。
  (2)大力推行军制改革
  明治新政权建立以后,它的军事领导人一方面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另一方面为了实现" 富国强兵" 的基本国策,以极大的热情开始进行军事制度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涉及兵役制度和编制体制两大方面,而改革的直接结果便是由天皇亲自统率的近代陆军常备军和近代海军的建立。
  1868年,明治政府宣布向各藩征兵,并制订了京畿常备军细则,规定每1 万石地方应征常备兵10人、藩地预备兵50人。1871年2 月,由萨摩、长州、土佐三藩藩兵编成" 御亲兵" 约1 万人。御亲兵名义上是直属日本天皇的近卫部队,但它在本质上仍是封建藩主的私人军队,三藩借此可以左右中央政局。在" 奉还版籍" 和" 废藩置县" 之后,明治天皇进一步于1872年底颁布" 全国征兵诏书" ,宣布" 而今本邦遵循古制,参照海外各国方式,设立征兵法,建立保卫国家之基础。" 据此,明治政府于1873年1  月正式在全国实行征兵制,并开始筹建以征兵制为基础的陆军常备军。根据新的征兵令,日本用义务兵役制取代武士职业兵役制。征兵令规定,陆军分为常备军、预备军和国民军三种。常备军又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五个兵种,均由当年入伍的人员组成,服役期为3 年。预备军由服完3 年常备兵役的人员组成,平时在家从事正常的职业,在国家处于危急时应征入伍。国民军由常备军、预备军以外的全国17~40岁的男子组成,登记造册,取得军籍,于国家需要时应征入伍,从事军管区域的守备。此后,明治政府对征兵令又几度修改,进一步推行全民皆兵的原则。1889年的征兵令更把兵役改分为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两种,常备兵役又分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显然是受到了当时德国陆军兵役制度的影响而做的进一步完善。
  在陆军编制方面,明治政府以海岸防御和稳定国内政局为目的,适应近代军事技术的特点和作战的需要,于1871年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守备区,即东京、大阪、镇西和东北四镇台。1873年又进一步将四镇台扩大为六个军区,并开始设立新的兵种。1888年推行了最重要的编制改革,这就是废除镇台制,改设师团制。新制系仿效德国陆军的办法,在师团中按比例配备有独立作战所需要的各种兵器,使之成为多兵种合成编组的独立作战单位,也就是陆军的战略单位。当时日本陆军师团下辖有2 个步兵旅团、1 个骑兵大队(营)、1 个炮兵联队(团)、1 个辎重大队(营)、1 个工兵大队(营)。
  由镇台建制改为师团建制是日本军队职能由对内转向对外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师团的数量和质量,便成为衡量它的军事实力的重要尺度。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陆军扩编到7 个师团;到日俄战争前夕,又扩编到15个师团;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更扩编到51个师团。
  与陆军相比,日本海军的兵役制度和编制制度均有自己的特点,它主要是效法英国海军制度的产物。海军出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从一开始便重视志愿兵制。1871年2 月,明治政府宣布," 由地方官从18~25岁的身体健壮的沿海男性志愿渔民中选拔海军士兵".在1872年底的全国征兵令颁布之后,日本海军便形成了志愿兵和征兵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而海军实际推行征兵则是1887年以后的事情。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士兵的主力仍是志愿兵。日本海军力量的编成系以舰队为中心,同时还设有作为海军后勤基地的镇守府。舰队是海军的战略单位,能够独力达成预定的战略任务。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小舰队,次年发展为中舰队,1885年又扩充为常备小舰队。1886年4 月,明治天皇颁布海军条例,规定了海军区、军港、要港和镇守府的基本职责,并规定常备舰队分为大舰队、中舰队和小舰队。
  到1889年7 月,明治政府正式编成常备舰队。到1894年7 月的甲午战争前夕,又编成了联合舰队。
  在包括陆海两军在内的军事领导体制方面,明治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872年,依照欧美军制,撤销兵部省,分别设立陆军省和海军省,作为陆海两军的最高军政军令机关。1878年,又仿效德国,设立参谋本部,首先在陆军系统实行军政、军令分离的" 二元化" 体制。此后,陆军大臣只管有关的军政事务,由参谋总长掌握用兵作战的军令事项。1886年后,日本海军同样也实行" 二元化"领导体制。同时又作出规定,对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实行武官专任制,也就是说只有现役将官方有资格出任该两职务。
  1889年2 月,《大日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颁布,从法律上肯定了" 万世一系" 的天皇统治日本国家的权力是" 神圣不可侵犯" 的,明确了由天皇直接统率军队的原则。宪法规定,天皇拥有最高军令、军政权力,可以直接委任军政、军令两大系统的高级将官,政府及其内阁总理大臣无权过问。另一方面,军令最高首脑(参谋本部长、军令本部长、教育总监)
  和军政最高首脑(陆军大臣、海军大臣)被特许有直接上奏天皇、辅佐天皇进行军令军政决策之特权,同时对天皇的军事诏令又有独断执行的权力,均不受政府其他阁员的制约。
  这样,日本便最终确立了天皇亲自统率军队、统帅权完全独立于政府和军部大臣、任职资格实行武官专任制这样三项基本原则,并对后来日本军事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内阁不但无权反对军部的决策,而且,军部可以反过来通过陆海军大臣干预内阁的决策,否则陆海军大臣一旦退出内阁就会使内阁垮台。由于军队在日本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使得极富侵略性的武将往往能担任政府首脑,直接控制政府。
  也正因为如此,它从制度上为日本军备在近代的优先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将日本推向对外扩张侵略的罪恶深渊的根本症结。
  (3)创立近代军事教育体系
  明治政府在推行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极为重视军事人材的培养,而最重要的举措便是开办陆海军学校。1870年5 月,兵部省在所提出的" 大办海军" 的建议中指出:" 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况且海军军官就掌握的知识深奥,达到精通熟练程度并非易事,故尽快创办学校,广选良师,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 明治政府和军方人士对陆军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同样的认识。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明治政府一方面加重对军事教育的经费投入,一方面对西方各陆海军强国的军事教育体制多次进行考察,并聘请英、法、德等国的军事顾问帮助进行指导,大力发展军事教育。从1868年在京都设立" 兵学校"开始,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先后创设的陆海军学校计有数十所之多,基本确立了可以培养陆、海两个军种的初、中、高级军事人材的学校教育体系。
  1894年前日本陆军创办的主要学校包括:1871年设立的教导团和陆军军医学校;1873年设立的陆军户山学校;1874年设立的陆军士官学校;1882年设立的陆军大学;1886年设立的炮兵射击学校;1888年设立的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和骑兵学校;1889年设立的要塞炮兵干部练习所和陆军炮工学校;1890年设立的陆军经理学校;1893年设立的陆军兽医学校等。在这十多所陆军学校中,最著名同时也最重要的是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陆军士官学校是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主要机构,它的规模庞大,到1911年,该校共培养了士官生11期、士官候补生23期。陆军大学是陆军的最高学府,该校学员是从具有少尉军衔和两年以上部队指挥经验的优秀军官中选拔,学制3 年,主要学习科目包括军制学、战略战术、战史等,旨在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级参谋和指挥官。20世纪初年以后的日本陆军中高级军官几乎都毕业于陆军大学。
  在海军方面,1869年9 月恢复在东京筑地的原幕府海军操练所,次年更名为海军兵学寮,1876年正式改名为海军兵学校。这是日本海军培养初级指挥官的地方,到1894年共培养了21期毕业生,其中约有700 人参加过甲午战争。1888年,又在东京京桥设立海军大学,专门选拔海军将校授以高等海军学术,其科目包括战略战术、战史、军政学、航海学、军器学、兵要地理、筑城学、交通学等,以便为海军培养高级参谋和指挥人材。除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外,日本海军在明治和昭和时期所设立的学校还有:海军轮机学校、海军会计学校(后更名为海军财会学校)、海军军医学校、海军炮术学校、海军水雷学校、海军通信学校。
  在大力发展国内军事学校教育的同时,明治政府还不断向欧美陆海军发达国家派送留学生,直接在各该国接受近代军事教育,从1870年到1907年,仅日本海军派往海外留学的就多达171 人,其中派往英国78人,派往美国33人,派往法国30人,派往德国19人,派往其他国家11人。在甲午黄海海战中主张使用单纵阵的坪井航三,就曾在美国海军留学3 年。日俄战争中指挥日本联合舰队击败俄国海军的东乡平八郎则曾在英国学习过海军技术。
  无论是陆海军学校的教育还是部队的平时训练,日军都特别注重向全体官兵灌输绝对忠于天皇的思想。1878年陆军卿山县有朋向全军发布《军人训诫》,1882年天皇又颁布《军人敕谕》,都旨在维护日本旧军队的武士道传统。它强调军队必须绝对恪守武士道的" 忠节" 、" 武勇" 、" 礼仪" 和" 服从" 等精神信条。明治政府还任用一些封建武士上层人物担任军官,由他们来严密控制军队。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本统治集团又将法西斯主义同封建武士道精神揉合起来,使之成为法西斯的" 武士道精神".这种带有日本特色的法西斯武士道极具反动性、野蛮性和腐朽性,把日本军队变成了完全效忠于天皇个人的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建立近代军事工业,更新武器装备
  早在幕末时期,幕府和各藩为加强防务,相继兴办了兵工厂。明治政府在推行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中,深感武器装备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没有近代先进的武器装备就不会有近代化的陆海军,因此,它把建立近代军事工业、迅速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作为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予以高度的重视。
  1868年,明治政府在建立之后不久便接收了横须贺制铁所、关口火炮工厂和火药制造所等各藩及幕府的兵工厂。1869~1873年又相继接收了泷神火药制造所、敷根火药制造所、和歌山藩弹药制造所、加州制铁所和长州藩狄制铁所等。在接收这些兵工厂后,日本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旧有各厂进行合并改组,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和筑地海军兵工厂等四大兵工厂。
  其中,东京炮兵工厂主要承担制造步枪的任务,同时也制造和修理火炮。
  该厂到1887年时已有6 个制造所,15台发动机,2300多名职工。1880年时开始生产陆军少佐村田经芳设计的"13 年时" 单发步枪,最大射程2500米,这种枪很快被军方确定为制式装备。1885年,该厂开始制造改进型"18 年式" 村田步枪,年产量达3 万支。1888年后开始生产"22 年式" 村田单发、连发枪,最大射程为3100米。此枪后被日军用于中日甲午战争,证明其性能优于同期德、法等国生产的步枪。
  由长崎制铁所改造而成的大阪炮兵工厂则以制造野炮和山炮为主要任务。到1887年时该厂拥有4 个制造所、11台发动机,职工达1460名。该厂从1883年起开始生产日本人自己设计的70毫米青铜野炮和山炮。其野炮的最大射程为5000米,山炮为3000米。1887年后又开始制造要塞炮,到1892年时共生产了212 门,其中口径最大的280 毫米榴弹炮就有110 门。
  在海军兵器制造方面,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到1871年时建成炼钢、炼铁、蒸汽锅炉、铸造、船台和船渠等分厂,配备各类机器达116 种。1876年该厂制造出了排水量为897 吨" 清辉" 号舰船。1880年该厂又在没有外籍人员帮助的情况下第一次自行设计制造成" 磐城" 号舰船。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共建造成11艘军舰(不包海军运输船)。
  筑地海军兵工厂经过1871~1878年间的几次扩充而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从1883年开始能用自炼的钢铁制造枪炮。
  除国内各兵工厂加紧生产之外,明治政府还直接从欧美各国的军火制造商手中采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明治初期陆军的枪炮大部分都是从外国进口的。特别是日本海军的舰船,由于造船能力有限,同一时期西方舰船技术更新的速度又很快,所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进口。为此,日本政府多方筹措经费,先后向英、法等国订造了大量的舰船。仅从舰船排水吨位看,到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已接近于中国海军。甲午战争后,日本的陆海两军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迅速崛起为远东最大的军事强国。
  2.日本对外扩张战略及其与中国、沙俄的矛盾
  (1)日本的" 大陆政策"
  明治政府以" 富国强兵" 为基本国策,通过军事变革使其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也确立起了以所谓" 大陆政策" 为核心内容的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 大陆政策" 的形成,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16世纪的日本,便出现了以丰臣秀吉为代表的" 征韩论" ,丰臣秀吉还曾两度率兵入侵朝鲜。
  到了幕府末年,更出现了" 海外雄飞论".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藤田幽谷和吉田松阴等,都曾鼓吹过这种观点。特别是被领导明治维新运动的改革派武士奉为师表的吉田松阴,在主张对外侵略扩张方面极具野心。他在1855年提出:" 我与俄、美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决然背约,以失信于夷狄。但必须严订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养蓄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满洲和中国,在交易上失之于美、俄的,则取偿于朝鲜和满洲之地。" 他还主张要" 北则割据满洲之地,南则占领台湾、吕宋诸岛" ,以" 压中国,临印度" ," 挫败美国,制服欧洲".明治政权建立之后,天皇和他的大臣们都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扩张主义政策,并且不断地加以明确。明治天皇在其即位时所发表的《天皇御笔信》中宣布,要"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 ," 开拓万里波涛" ,使" 国威布于四方" ,亦即要使用武力征服世界。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军界首领山县有朋公然声称:" 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是捍卫主权线,二是防护利益线。何谓' 主权线' .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 利益线' .即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 在山县看来,日本" 利益线" 的焦点是朝鲜,因而主张日本应在朝鲜采取积极的行动。与此同时,青木外相也发表了他的《东亚列国之权衡》意见书,强调日本吞并朝鲜、满洲和俄国滨海地区(勒拿河以东)
  的必要性。山县和青山的意见书是日本颁布宪法后第一届内阁的施政纲领,它们标志着日本" 大陆政策" 的公开出笼。
  (2)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
  在明治政府" 失之欧洲,取之亚洲" 的对外扩张战略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均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1871年11月,中国的藩属琉球的一批难民,被台湾牡丹社居民杀害。日本政府竟以此为借口,称琉球是日本的藩属,台湾人所杀系日本人,于1874年4 月决定派兵进攻台湾。
  5 月,日本" 台湾番地事务总督" 西乡从道和海军少将赤松等率日军3600余人,分乘" 日进" 、" 孟春" 等舰从长崎出发,在台湾登陆后分三路围攻牡丹社住地。6 月,清政府为保卫自己的领土,亦派3000余人入台,两军对恃。
  日本自知实力尚不足以与清军作战,遂以和谈进行恫吓勒索。此后,日本公然吞并琉球,后改为冲绳县。
  日本在南下入侵台湾的同时,更以极大的野心一步步地加深对朝的侵略。在日本看来," 朝鲜半岛由亚洲大陆伸向黄海与日本海,形似刺向日本心脏的一把短刀。只要朝鲜是一独立国家,不论任何时候,对日本都是一把可怕的短刀。这把短刀一旦为他人所掌握,则拥有可制远东于死地的威力。" 而且,日本统治者还认为,朝鲜又是" 渡满桥梁" ,亦即侵略中国大陆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跳板。早在1868年,日本政府就以木户孝允为核心开始制订征韩计划。1875年,日本的两艘军舰侵入朝鲜领海,炮轰江华岛,又派兵登陆攻击守岛朝军。次年,日本政府以此为借口,胁迫朝鲜政府与之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多项侵略特权。1882年,朝鲜首都汉城发生士兵起义,反对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史称" 壬午兵变".由于清军的介入,兵变很快被平息,日本政府却还是借此压迫朝鲜政府再订《济物浦条约》,日军取得驻兵汉城的特权。1884年,朝鲜汉城又发生" 甲申事变" ,日本大举出兵朝鲜,并以外交讹诈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默认它在朝鲜的地位,从而攫取了对朝鲜渗透的" 合法" 权利。
  19世纪90年代初以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并决定以朝鲜为突破口和诱饵,挑起同中国的直接战争,以期打败清军,完全吞并朝鲜,进而向中国大陆进行扩张。为此,日本一面加紧进行战争策划,一面突击扩充军备。到1894年夏,日本陆军扩编至123047人,有战马38009 匹、野炮168 门、山炮72门。日本海军拥有53艘舰船,排水量58449 吨,而且其舰船的航速和舰载火炮的射速都超出于中国海军之上。1893年5 月19日,天皇颁布了《战时大本营条例》,确定了战时统帅体制。在国际战略方面,日本政府通过采取" 远交近攻" 的策略,缓和了它与美、英等国的矛盾,消除掉了向朝鲜、中国发动侵略的后顾之忧。
  1894年5 月,朝鲜政局动荡,东学党起义席卷全国。日本利用此次机会,先则诱使清军入朝,继而又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举派兵在朝鲜半岛登陆。7 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向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
  8 月1 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整个甲午战争持续近9 个月。日军由于指挥得当,战略上主动,战术上灵活。陆海两军皆取得了几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到1895年春,清廷在北洋海军覆灭、陆上作战连连失败的情况下,被迫向日本政府求和。4 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 亿多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其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便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甲午战后,日本更进一步地加速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列强在远东的角逐也更加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3)日俄争霸与远东战略格局的变化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举国上下皆为其从中国掠得大量权益而狂欢。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了,使他们挨了重重的一闷棍,相顾失色。
  策动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角是俄国。俄国一贯推行地缘扩张政策。由于它特有地缘特点,其对外扩张的方向有西线和东线之分。西线在欧洲和近东,这里经常是它的重点方面。但到19世纪末,这种情况开始部分发生变化。由于俄土战争后柏林会议所强加给俄国的限制,使它在欧洲一时难有大的扩张机会。而另一方面,又由于俄法同盟的产生,也使它在欧洲摆脱了孤立的境地,可以将更大的军事力量转移到其他方向进行扩张。所以,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沙俄逐渐将它的扩张重点东移。1886年,沙皇发布敕令,要开始" 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1881年,西伯利亚铁路破土动工,俄国政府预计投资3 亿5 千万卢布,12年内建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同一年,新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位,其扩张野心比亚历山大三世更大。
  而日本在这时对朝鲜和中国发动战争,不但控制了朝鲜,而且割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这就与俄国的远东扩张政策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沙皇决计采取强硬手段,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它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德、法二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参加了沙俄的行动。
  1895年4 月23日,三国政府分别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撤出辽东半岛。随后,三国海军舰队向烟台集中,俄国的阿穆尔军区开始动员。
  刹时间,远东上空新的战争乌云密布。这时,刚刚走上争霸舞台的日本,实力有限,羽毛未丰,又刚刚和中国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国力十分空虚。迫于形势和力量对比的悬殊,日本接受了三国通牒,表示从辽东半岛撤出,同时要求清政府追加3000万两赎辽费。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俄国成为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称霸亚洲的最大障碍。此后的数年之内,日本采取了" 以屈求伸" 的政策,在与沙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斗争中处于守势。而与此同时,日本帝国国会于1895年,讨论并通过了主要针对俄国的《战后经济发展规划》和《陆海军扩充方案》,计划在10年建成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建立一支战时编制陆海军60万人、海军舰艇吨位达277900万吨的陆海军力量。" 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日俄战争的道路由此开始。" 1900年,沙俄借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之机,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其中包括日本被迫退回给中国的辽东半岛。日本感到俄国的这一行动对它的大陆政策构成了致命的威胁,因而绝对不能接受这一现实,转而开始对俄国采取强硬的攻势立场。日本新任外交大臣加藤高明宣称:日本必须" 采取适当手段" ,占领朝鲜而与俄国占领中国东北相抗衡,甚至必要时与俄国开战," 直接以干戈决胜败".新任内阁总理大臣桂太郎则表示:日本要有" 在任何场合,遭到何种困难,也绝不退让的决心".1903年6 月23日,天皇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俄战略方针问题,决定逼俄作战,坚决打败俄军而确立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地位。
  俄国在成功地进行干涉还辽之后,也意识到了它在远东与日本的矛盾的不可缓和性。因此,早在1895年,便确立了对日战争的方针,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到1900年,俄国的对日作战计划越来越具有攻击性,甚至提出要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作战。但是,俄国毕竟还有它的西线问题,它的最危险的敌人在欧洲,它不可能以其大部的力量来应付远东的局势。因此,它在对日本作战问题上存有许多顾忌,不像日本那样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发动对俄的战争。俄国在远东对日作战的战备水平是不很高的,后来它是在还未完成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就被日本拖上战场的。
  六、日俄战争
  发生在1904~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远东霸权,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黄海、日本海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由于日本在战前准备充分,战略指导正确而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1.战前双方的态势和作战计划
  战争前夕俄国总人口为1.41亿人,陆军常备军总兵力105 万人,经过训练的后备役军人达375 万人。如果按战时编制,陆军总兵力为207.6 万人,其中1740个步兵营(167 万人)、1085个骑兵连(18.2万人)、700 个炮兵营(16.7万人)、220 个工兵连(5.7 万人)。此外还有500 万护境队和民团武装。但是,俄军的主力驻守在其欧洲部分,在远东的陆军仅有约12万人,分别部署在奉天(今沈阳)——辽阳——海城地域(约5.3 万人)、安东(今丹东)及辽东半岛海岸(约2万人)、旅顺要塞(约3 万人)、南乌苏里地区(约7500人)。在海军方面,战前俄国拥有200 余艘战舰,分为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和里海等4 个分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拥有72艘舰船,排水量为20万吨,分别驻守在旅顺、海参崴和仁川等基地。
  日本在战前总人口为4400万,陆军常备军按平时编制为15万人,按战时编制为37.5万人(其中包括156 个步兵营、54个骑兵连、106 个炮兵连、38个工兵连)。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总排水量26万吨。且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
  就双方的力量对比而言,无疑俄国在总人口、经济潜力和陆海军总实力上都大大超过日本。但是,仅就远东战场的情况看,日本陆海两军在战争爆发前其实力都超乎于俄军之上。而且,日军还占有其他诸多有利条件,如:它没有两线作战之虞,可以集中全力与俄军作战;它的后勤基地距离战场位置近,参战部队容易获得补给;它对中国东北战场的情况更为熟悉。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日本为弥补它的整体实力的不足,还在战前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于1902年与英国达成带有明显军事性质的《英日同盟》,此后英、日陆海两军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日本还从英国等国获得了总额达8200万英镑(约合8 亿日元)的战争贷款。这些都有助于日本进一步取得相对于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力量的优势地位,并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日俄两军在战前均多次制订过针对对方的作战计划。日军根据1903年修订完成的作战计划,其基本精神是利用俄军准备不足和远离后方供应基地的弱点,以突然袭击首先歼灭俄军的太平洋舰队,夺取黄海和日本海的制海权,保障日本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并占领旅顺口。尔后再集中陆军主力,力争在俄国增援部队到达远东之前,歼灭俄军于辽阳、奉天地区。这是一个速战速决和强调攻势作战的计划,并且重视争夺制海权。这个计划在许多方面与1894年甲午战争初期日军的作战计划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反观俄军的初战计划,则以防御力其基本精神。1903年,俄军估计靠其远东的现有兵力不可能防止日军在朝鲜登陆和进攻辽东半岛,因此,计划以现有兵力坚持6 个月的防御作战,以争取时间集结重兵,尔后进行反攻。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旅顺要塞部队不惜任何代价,坚守要塞;东满支队以鸭绿江和分水岭为依托,阻止日军由朝鲜半岛北进,避免决战,并担任大孤山、貔子窝一线的警戒;远东俄军主力集结在奉天、海城地区,威胁攻击旅顺的日军后方,诱敌北上,准备与之决战。根据计划,俄国海军在远东的主要任务是:依托旅顺基地,控制黄海和朝鲜海峡;不允许日本陆军在朝鲜西海岸登陆;转移日本海军部分兵力对主战场的注意。计划要求海军尽可能持久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不要采取冒险行动。俄国海军的这个作战计划带有明显的消极保守性,而且与地面作战计划缺乏必要的联系。
  2.主要战役战斗
  (1)日军突袭仁川和旅顺,战争爆发
  1904年1 月,日俄关系已十分紧张,双方都开始进入临战状态。2 月4 日,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正式通过对俄战争的决定。6 日,日本联合舰队从佐世保启航,向黄海北部进发。7 日,担负袭击仁川港的第4 战队由少将瓜生外吉率领,离开联合舰队主力驶向仁川海域。预定在仁川登陆的2200名陆军官兵亦乘运输船随队前往。联合舰队主力则继续向旅顺、大连方向驶进。
  2 月8 日15时40分,瓜生舰队在仁川八尾岛灯台附近与俄国炮舰" 朝鲜人"号相遇,日舰立即发动攻击,打响了日俄战争的第一炮。50分钟后,日舰逼近仁川港,开始掩护日本陆军登陆。次日,日舰将6500吨的俄舰" 瓦兰人" 号击伤,迫其自沉。俄舰" 朝鲜人" 号也自爆沉没。日军由此获取了在朝鲜西海岸建立登陆作战基地的条件。
  仁川海战1 个多小时后,日本联合舰队下达了攻击旅顺港的作战命令。
  旅顺港原为清北洋海军的基地,甲午战争后一度被日本占领。1898年清政府将其租借给俄国。俄国海军对之进行扩建,并加强了岸防设施,由太平洋舰队主力驻守,成为俄国在远东的唯一不冻港。战前,俄舰队为防范日舰的袭击,将主力各舰列阵停泊于旅顺外停泊场。2 月8 日晚23时20分,日舰驶至离俄舰数百米处,旋即发起鱼雷和舰炮攻击。俄国军舰和岸上炮台进行猛烈还击。此次夜战,俄舰被击伤3 艘,日舰有2 艘受伤。
  9 日上午,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向旅顺口外俄国军舰发起攻击,双方舰队主力首次展开激战。在30分钟的时间内,俄军舰炮和岸炮就发射了2321发炮弹,火力十分猛烈,日舰被迫退出战斗。此战,俄军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号战列舰,以及其他4 艘巡洋舰受伤。日舰也有7 艘受创。
  当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对日作战的敕令。10日,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俄宣战,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2)旅顺口的封锁与反封锁作战
  俄国太平洋舰队遭受突然袭击后,在旅顺港口门外及大连湾布设了大量的水雷。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在初战占了一定的便宜,并取得了海上的相对优势,但还没有完全掌握制海权,日方的海上交通线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日军见俄国军舰深藏于旅顺口内而无法进行决战,便企图效仿美西战争的作法,将船沉于旅顺港的出入海口,封锁住俄国的舰队。
  2 月20日,东乡平八郎命令由5 艘舰船、77名敢死队员组成的闭塞船队,在其他舰只护送下驶往旅顺。23日晚,闭塞船队向旅顺口发起突击,俄军防护甚严,口外既布有雷障,又设有探照灯,还有驱逐舰和哨艇往来巡逻,加上岸上火炮的积极配合,使日舰难以接近。至24日,俄军先后三次打退日舰,最后并将闭塞船队的5 艘舰船全部击沉。
  这时,沙皇以太平洋舰队初战指挥不力,撤销了司令斯塔里克的职务,改由马卡罗夫中将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罗夫是俄国海军中一名少有的优秀将才。3 月8 日,马卡罗夫到达旅顺,他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整顿俄国海军,并确立了新的作战方案,终于使俄军已经低落的士气又重新高涨起来。
  3 月10日,马卡罗夫命令两个驱逐舰编队出海,对前来袭扰的日本驱逐舰编队进行侦察。在老铁山南海域,俄国的两艘驱逐舰发现并击败了日本的4 艘驱逐舰。但在内长山列岛海域,俄国的另两艘驱逐舰却被日舰击伤,其中一舰在受伤后自沉。
  3 月26日,东乡平八郎命令日军的第二支闭塞舰队向旅顺口发起突击。
  27日凌晨,俄军发现了日军舰队,并立即进行炮火和鱼雷攻击。经过数小时的战斗,日军有两艘舰船被击沉,死伤官兵15名。
  日军在第二次闭塞作战失败后,开始采用水雷封锁手段,派出由布雷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的布雷支舰队,前出至旅顺口外布设水雷。4 月13日凌晨,俄国的一艘驱逐舰误入日军布雷支舰队的单纵阵内,旋即被日舰击沉。
  马卡罗夫获知此情后,断定日本海军主力距旅顺不远,遂亲率主力出海搜索日舰,试图进行主力决战。当俄国舰队行至港外30海里海域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出现了。马卡罗夫发现日本舰队中有两艘刚从意大利购进的新式装甲巡洋舰(" 春日" 号和" 日进" 号),实力已在俄国舰队之上,且相差悬殊。
  他立即命令舰队回航,试图将日本舰队引至己方岸炮掩护区内,然后再与日舰交火。在日本联合舰队的紧追之下,回航的俄国舰队行驶至距海岸只有2 海里的地方,闯进了日舰所布设的雷区。9 时34分,马卡罗夫所乘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号战列舰触发水雷,并引起舰上弹药和水雷的大爆炸,两分钟后即沉入海底,马卡罗夫以下649 名官兵丧身。这是对俄国海军的一次重大打击,此后,海上作战的主动权再度落入日本海军手中。
  5 月2 日夜,日本海军开始对旅顺发动第三次闭塞作战。这次所编成的闭塞舰队包括12艘舰船,官兵264 人。战斗于5 月3 日凌晨1 时许展开,至3 时30分日舰退出战场。此战日军损失舰般8 艘,有91名官兵被俘和死亡。
  东乡平八郎见此种闭塞作战难获效果,遂改以舰队进行长期监视。
  (3)旅顺争夺战
  在日俄双方争夺制海权的同时,俄军在加速通过中东铁路向远东增调陆军,日本陆军则分别从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貔子窝登陆,尔后分向鸭绿江和大连、旅顺方面的俄军发动攻击。日军第二军从貔子窝登陆后,于5 月底占领金州,旋又占领大连,开始从北面向旅顺逼近。由于俄国驻旅顺地面部队司令康得拉钦科坚持利用旅顺外围有利地形设防,才遏制住了日军的攻势,将其阻止在旅顺以北25~30公里一线。
  日本大本营为了尽快占领旅顺,完全取得对黄海的制海权,解除在辽阳、奉天等地与俄军进行大规模地面作战的后顾之忧,于6 月中旬命令第三军在辽东半岛登陆,接替第二军执行强攻旅顺的任务。日本第二军则向北移动,配合第一、第四军向集结在奉天至海城一线的俄军施加压力,以确保第三军的安全。6 月14日,第二军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区与南下支援旅顺的俄军遭遇,俄军在战斗中一败涂地,狼狈北撤,致使旅顺与东北俄军主力的联系被完全切断。
  6 月下旬,乃木希典指挥日军第三军开始向旅顺外围俄军阵地发起攻击,占领了横山等制高点。7 月30日,俄军放弃旅顺外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狼山,完全撤入要塞。时俄军驻守旅顺要塞的陆军部队有4 万人,炮646 门,机枪62挺。海军有战舰38艘。但作战物资储备不足,防御工事不坚固,伪装不严密。特别是海陆两军的指挥官都属无能之辈。包围旅顺的日军兵力达6 万人,火炮400 门,机枪72挺。同时,日军还以52艘战舰封锁了港口。
  8 月7 日,日本第三军在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由步兵开始向旅顺要塞前沿制高点大孤山和小孤山发起攻击。经过3 天激烈的战斗,日军以伤亡1280名官兵的代价,最终占领了该高地。
  8 月10日,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奉命从旅顺港突围。6 艘战列舰、4 艘巡洋舰和8 艘驱逐舰组成长长的纵队,向东南行驶,想绕过朝鲜半岛,然后向北驶向海参崴。这时,得到准确情报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船立即出动。上午10时许,双方进入视界内。13时,在相距7.8 海里时,双方开始进行间歇性远程炮战。俄舰多次转舵以规避日舰的炮火。14时30分后,俄舰一度拉开了与日舰的距离,双方停止炮击。但到16时许,日舰追上了俄舰,双方重开炮战。18时,俄军" 太子"号旗舰被重炮击中,舰队司令维特盖夫特被炸死,舰队一时失去指挥,阵形大乱。接替指挥的乌赫托姆斯基见舰队受伤严重,已不可能继续向海参崴突围,遂下令折回旅顺。东乡平八郎见状亦率联合舰队主力撤离战场,仅令驱逐舰和鱼雷艇尾击俄舰。入夜后," 列特维赞" 号等5 艘战列舰、两舰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驶回旅顺;" 太子" 号战列舰和其他巡洋舰、驱逐舰多驶入青岛、吴淞等中立国港口被解除武装。在这场黄海大海战中,日舰虽未直接击沉任何一艘俄舰,但却取得了决定性战果。
  此后,龟缩在旅顺港内的俄舰几乎没有参加战斗,而日本海军则重新加紧了对旅顺口的封锁。
  8 月16日,日军要求旅顺俄国守军投降,被拒绝。19日,日军对俄军要塞开始发动直接的攻击。炮声隆隆,夜以继日,战斗激烈异常。俄军依托工事,不断地给日军以重大杀伤。战至8 月24日,日军虽夺占了部分前沿工事,但伤亡达到2 万余人,占了第三军总兵力的1 /3.大量的伤亡又使日军士气低落,出现了许多士兵自伤其身体以免被俄军击毙的情况,战斗力大受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日军被迫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
  日军对旅顺的第一次强攻遂宣告结束。
  日军在首次强攻受挫之后,对第三军进行了休整,补充了兵员,运来了11英寸口径的攻城重炮,又在旅顺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防御工事步步进逼。9 月19日,日军发动第二次强攻,主攻方向选在旅顺城西北的203 高地,该高地可以瞰制整个旅顺城和港湾。经过激烈的战斗,到9 月22日,日军仍仅占领了若干前沿工事。俄军炮兵实施抵近直瞄射击,以霰弹大量杀伤日军,俄军的重机关也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日军官兵伤亡达7500名,只得停止第二次强攻。
  10月26日,日军发起第三次强攻。在连续4 天的猛烈炮火准备之后,参战的4 万余名日军官兵于10月30日发起了全线总攻击。日军步兵一次次地冲锋,又一次次地被俄军的火力击退,特别是无法越过俄军各堡垒的外壕。
  至11月1 日,日军伤亡3830人,仅夺占了碉后堡垒。第三次强攻又告失败。
  此后,日军加强了地下爆破作业,在坚硬的岩层中艰难地将坑道一米一米地向二龙山、东鸡冠山北堡垒等目标延伸。俄军也积极挖掘反装药坑道,进行反坑道爆破斗争。但由于被长期围困,到11月间,旅顺俄军的情况已相当严重,粮弹渐形缺乏,有战斗力的兵员减少到1.8 万人,部分舰艇被击沉在港内,失败主义抬头。而日本第三军则得到了新增援,兵力达5 万人,特别是工兵力量得到了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11月26日,乃木军长下令发动第四次强攻。27日夜,日军集中全部力量进攻203 高地。经过9 天激战,日军付出了1 万多人的代价,终于在12月5 日占领了203 高地。乃木面对日军的巨大伤亡,在诗中感叹" 铁血覆山山形改" ," 野战攻城尸作山". 203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争夺战的命运。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引导炮兵进行射击。12月15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 灵魂" 的康得拉钦科战死,其他俄军将领决意向日军投降。到12月底,日军占领了第二、三号炮台。1905年1 月2 日,俄军正式签订投降文书。
  历时222 天的旅顺争夺战,日军共计亡1.54万人,伤4.4 万人;俄亡1.08万人,伤1.96万人。战役的结果对整个日俄战争的战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决定了俄军急速走向失败的深渊。
  (4)从辽阳会战到奉天会战
  由于远东俄军的主力集结在奉天至辽阳一线,而日军对旅顺俄军的攻击又旷日持久,这就决定了日军在进行旅顺争夺战的同时,需要在另一个战场上与俄军主力进行会战。这种主力会战先后发生在辽阳、沙河和奉天三地区,持续时间达7 个月之久。
  首先是辽阳会战。当时集结在辽阳地区的俄军有16万人,装备有592 门火炮。但俄军作战计划紊乱,消极被动。俄军战前在辽阳以南和东南构筑了三道阵地,但第一道阵地的纵深小,翼侧暴露。在兵力部署方面,俄军存在着预备兵力过大,一线突击兵力不足的问题。与此相反,日军却把全部兵力投入战场。因此,它的总兵力虽只有13.5万人,但在俄军的两翼却造成了局部的兵力优势。日军的作战计划是以一部兵力从正面进攻以牵制俄军主力,同时以大部兵力分向俄军的左右两翼进行迂回抄击。
  1904年8 月24日,会战开始。日军先以第一军向俄军东部集团实施迂回抄击,将俄军的预备队吸引过来。26日,日军以两个军的兵力主攻俄军右翼。俄军害怕被日军包围,遂全线后退8 公里,撤至第二道防线。30日,日军以3 个军的兵力同时向俄军第二道阵地发起全线攻击。俄军以火炮、机枪和刺刀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甚至出现了对俄军有利的形势,但俄军未加利用,反而于31日晚撤至紧靠辽阳城的第三道阵地。此后,俄军一度计划对日军实施反击,但未实施。9 月3 日,俄军放弃了辽阳,向奉天方向北撤。此役;日军损失约2.4 万人,俄军损失约1.7万人。
  辽阳会战后,日俄两军主要在奉天与辽阳之间的沙河地区对峙。时俄军约21万人,有火炮758 门,防线长达90公里;日军约12万人,有火炮488 门。日军在兵力兵器上仍处于劣势。
  1904年10月5 日,沙河会战开始。俄军在沙皇的催促下,以5 个军的兵力,分左、右两翼向日军发起攻击,但整个计划漏洞很多,特别是保密性差,完全丧失了突然性。10日,当俄军左翼主力顺利推进至本溪湖地区时,突然奉命停止进攻。日军立即利用这一机会转入反攻,力图迂回俄军的右翼。
  经过一系列的遭遇战,双方进展都不顺利。16~17日,两军为争夺位于沙河堡地区的万宝山高地,进行激烈的战斗。此后,双方各自巩固既得阵地,加修工事,互相对峙。此役,日方损失2 万余人,俄军伤亡达4 万余人。
  1905年2 月下旬,日本在占领旅顺和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之后,发动了奉天会战,竭力要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时俄军在沙河一线部署成三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左翼为第一集团军,正面45公里;中央为第三集团军,正面20公里;右翼为第二集团军,正面25公里。总兵力为33万人,有火炮1266门。日军的5 个军27万人则集结在100 余公里的战线上。
  会战发起时,日军先攻俄军左翼,俄军赶紧加强这个方向的兵力。然日军的主攻方向实为俄军的右翼,俄军在这个方向却兵力不足,被迫收缩阵地。
  3 月4 日,迂回攻击俄军右翼的日军第3 军已接近奉天以北的铁路线,俄军情况十分紧急。俄军原定于这一天发动的反击却因部队未完成集结而推迟到第二天,丧失了主动权。到3 月7 日,俄军的反突击行动没有奏效,遂停止行动。这时,俄军左翼和中央的两个集团开始放弃沙河阵地,拟在浑河一线构筑新的防线,并抽调部分兵力增援右翼。然俄军在日军的紧逼之下,来不及在浑河组织防线。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开始在俄军左翼迂回奉天,与迂回俄军右翼的日军第三军渐成合抱之势。3 月9 日夜,俄军为免遭日军包围,慌乱从奉天北撤铁岭、四平。10日,日军占领奉天。次日,日军的东、西两路迂回部队在浑河地区会师,奉天会战结束。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中双方最大、也是最后一次陆上决战。日军在这次会战中伤亡官兵7 万人,俄军伤亡(包括失踪)官兵达8.9 万人。
  (5)日本海大海战
  早在日俄开战之初,俄国政府便决定从其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抽调舰只,编组" 太平洋第二分舰队" ,开往远东增援。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指挥的这支混合舰队,拥有38艘战舰,其中包括12艘战列舰、8 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8 艘辅助舰。但这是一支仓促拼凑而成的舰队,有几艘战列舰尚未完全建成就提前下水,边航行边安装。官兵素质低下,有的甚至还未通过基础训练。舰队的通信联络依靠德国制造的无线电台,在德国技术人员撤走后,电台形同虚设。
  1904年10月15日,俄国的增援舰队主力从波罗的海出发,经英吉利海峡南下,随后分两路,较大的舰只绕行非洲好望角,较小的舰只穿地中海、红海。由于缺乏沿途补给基地,舰队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机会便尽可能多装。
  而超载不仅影响航速,而且使舰上卫生条件恶劣,官兵非战斗减员严重,直至舰队司令、副司令都患重病。到1905年1 月9 日,两路舰只会合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3 月16日,离开马达加斯加,横跨印度洋入太平洋。4 月5 日,穿过马六甲海峡。5 月14日,离开槟绘湾北上,拟沿最短的航线,从对马海峡驶向海参崴基地。
  在俄国舰队东调的过程中,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充分的迎战准备。东乡平八郎命令舰队抓紧进行维修保养,并给水兵休假,养精蓄锐。1905年2 月后,全体官兵归队开始进行战斗演练。东乡判断俄国增援舰队很有可能通过对马海峡北上海参崴。因此日本舰队的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附近和日本沿海。同时,在俄国舰队有可能经过的部分海上通道上布设了水雷,还严密组织监视,形成了一个纵深达225 公里的庞大的预报网。
  5 月27日,俄国舰队通过对马海峡,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随即爆发。
  当日晨,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发现了日本哨舰的行动,立刻下令舰队由行军队形转换成战斗队形,全舰队成单纵阵。12时许,他判断日本舰队可能以横队队形前来攻击,遂命令俄国舰队再变成横队队形。舰队正在进行复杂的机动动作,他担心其战斗队形过早被敌人发现,忽然又下令全舰队恢复行军队形。
  如此张皇失措、临阵多变,再加上各舰航速不一,致使俄国舰队阵形陷入混乱。
  恰在这时,13点40分左右,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 队主力成纵阵出现在俄舰队的右前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见状再令俄舰队成战斗队形(单纵阵)。东乡则命日舰在距8000米处突然左转舵,进行违反常规的" 敌前大回头" ,整个舰队划了一个"U" 字形。东乡此举极具冒险性,它使日舰一时间处于俄舰火力的严重威胁之下,但这时俄舰也正处于变阵的混乱之中,未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
  日舰在完成"U" 字型大转弯后,开始与俄舰队平行前进。日舰队的平均航速约高出俄舰队2 节,东乡利用这一优势,令舰队加速前进,并横转舵,抢占了"T"字横头阵位,集中火力猛攻俄国舰队的旗舰。在日舰优势火力的攻击下,约半个小时后,俄旗舰" 苏沃洛夫" 号受重创被迫退出战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本人也负重伤,不省人事(后被俘)。俄舰队的其他几艘旗舰也相继被击沉击伤,失去指挥。
  俄国舰队在极度被动的情况,多次想摆脱截击的日舰,但都因航速慢而未得逞。在持续的混乱中,俄" 亚历山大三世" 号战列舰又被击成重伤而退出战斗。16时许,海上起雾,能见度差,双方战列舰队一度脱离接触,但两国巡洋舰队仍在偏南海域进行激战。18时半,俄国战列舰队开赴该域参战。
  涅博加托夫少将接管了舰队的指挥权,下令舰队向海参崴方向前进。
  入夜之后,东乡又命37艘鱼雷艇和21艘驱逐舰对俄国舰队实施重雷攻击。28日晨,俄舰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再遭日本舰队的围攻。10时,俄舰上弹药即将告罄,涅博加托夫在绝望中被迫打出旗语,向日本投降。
  在对马大海战中,俄国的12艘战列舰有8 艘沉没,4 艘被俘;8 艘巡洋舰有4 艘被击沉或自沉,3 艘被中立国扣留,仅1 艘逃走;9 艘驱逐舰有3 艘被击沉,1 艘被俘,3 艘被扣,2 艘逃回海参崴。俄国海军官兵阵亡5045人,伤800 人,被俘5917人,另有1862名官兵被中立国扣留。相反,日本在这场海战中仅损失了几艘驱逐舰和鱼雷艇,有几艘巡洋舰受伤,官兵伤亡共700 余人。
  日本海大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决战。俄国海军在此战中所损失的军舰,包括辅助舰只在内总吨位达20多万吨,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日德兰海战双方损失的总和还要大。
  3.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日本海大海战之后,俄国国内的矛盾加剧。尼古拉二世对于赢得战争最后胜利完全丧失了信心,他急于从战争中摆脱出来,以便全力应付国内的政治危机。日本的战争潜力本来有限,一年多的战争伤亡达27万人,政府财力也难以承受,因而亦不愿再继续打下去。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台,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谈以便向中国东北扩张其势力。在此情况下,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日俄双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于1905年9 月5 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至此,日俄战争正式结束。
  《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的独立势力范围;双方同时从中国东北撤军,但被租借的辽东半岛地区除外;俄国将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由长春至旅顺的南满铁路的租借权一并转让给日本;以北纬50度为线界,俄国将萨哈林岛南部和邻近该岛的岛屿全部割让给日本。显然,这个条约是帝国主义间重新划分殖民势力范围的条约。沙皇俄国由于在战场上打了败仗,遂以朝鲜和中国东北做交易,换取免于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而这些又都是背着朝鲜和中国这两个主权国家进行的。
  日俄和约使日本基本实现了对俄作战的目的。日本由此获得了独霸朝鲜的绝对权力,并把辽东半岛纳入其势力范围。正如参加日俄间调停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的:" 日本博得了令人惊异的胜利,取得了显著的报酬。日本获得了对满洲及韩国的驾驭权,取得了旅大和库页岛南部。又因为击败俄国的海军而自然地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太平洋内除英国之外,造成了任何国家也难以匹敌的优势。" 如果连同在甲午战争中割占的台湾和这次割占的朝鲜和库页岛南部,日本共计取得了相当于其国土面积76%的殖民地,已初步形成为一个军事殖民帝国。
  日俄战争对俄国是一个沉重打击。沙皇政府耗费巨资进行这场战争,官兵伤亡达27万人,对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有一定的削弱。特别是俄国的海军,由于日本海大海战的失败,几乎在一夜之间便从世界海军强国的第3 位跌落到第6 位,被美、德、日三国超过。战争的失败还迫使它在对远东的扩张之中实行退缩,从而使列强在东北亚的争夺出现了一个新的均势。此外,沙皇在远东军事冒险的惨败,还引起了俄国各族人民的愤怒,加速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
  4.日俄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的地位
  日俄战争是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俄双方军队都采用了大量的新的军事技术,作战样式和战略战术也都有了新的变化,给世界近代军事学术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1)新武器、新技术的运用
  日俄战争中,无论是日军还是俄军,都使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弹仓式自动步枪成为两国陆军参战部队的制武装备,速射炮和机关枪被广泛使用,还出现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迫击炮。由于新式火炮性能的改良,火炮开始成为陆军火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步兵火力的作用有所减削,特别是在超过600 码距离的范围是如此。机枪的杀伤威力给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两国军队的重视。日军在旅顺争夺战中的大量伤亡就是要塞中俄军的机枪所造成的。俄军司令库罗巴特金称:" 机关枪的价值现在是变得如此的巨大,使我们感到不可一时无此君。" 俄军为迷盲日军,首次在陆地和海口广泛使用了远距离探照灯,直径达1.5 ~3 米的玻璃抛物面能将强光束反射到很远的地方,既能发现敌人,又可干扰敌人的射击瞄准。为校正炮兵射击和观察敌人,俄军还首次使用了系留气球。新的通信工具如电报、电话被广泛使用,无线电报进入战场实用阶段。
  日本海大海战中,日本的庞大预报网就是靠无线电报联系的。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俄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人力和装备运输,写下了许多新的记录。
  在海军装备中,战列舰成为两国海军舰队的灵魂和主力,而驱逐舰等新舰种也被广泛使用,并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此外,还出现了布雷潜艇等新舰种。
  (2)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战役这一新的作战样式
  战役是介于战争和战斗之间的一种特有的作战样式,它在古代便已开始萌芽,但真正现代意义的战役作战样式的出现,日俄战争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在日俄战争中,双方各动员了100 多万人参战,在战场上对峙的集团军多达8 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作战行动往往同时在几个相距较远而又相互联系的方向上进行,具有宽正面和大纵深的特点。例如,在奉天会战中,双方的8 个集团军所展开的正面竟宽达150 公里。近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不同方向的战斗提供了相互联络、统一指挥的技术保障,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此以后,战役作为一种作战样式,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一个乃至数个集团军的部队,展开在几十或几百公里的宽大正面和纵深上,根据统一的企图和计划,所实施的协调一致的并互相联系的一系列交战、战斗和突击的总和。这种作战样式后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陆军攻防战术的发展
  由于战争中新式武器的运用和火力的增强,日俄战争中陆军的攻防战术两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防御战术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在阵地战防御方面。野战防御工事的出现是在1853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这次日俄战争,日军火力的猛烈使俄军在进行防御时,对阵地的编成、工事的构筑越来越重视,显现出几个新的特点:首先,出现了由掩体、掩蔽所、堑壕和交通壕组成的有防御纵深的野战阵地。
  俄军旅顺要塞阵地防御体系共由两道防御围廓、6 道阵地组成。从远接近地第一道阵地到要塞筑垒地域,纵深达到60公里。在几次大的会战中,俄军都使用了比较完善的多层野战阵地,在第一道阵地上,还通过配置预备队的办法建立起3 ~4 公里的防御战术纵深。其次,为了防止日军惯常使用的翼侧攻击、迂回、包围等战术,俄军的野战防御阵地将正面拉得很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正面防御阵地体系。奉天会战时俄军的防御阵地正面宽达150 公里,辽阳会战时也有75公里。在一般情况下,俄军一个步兵师的防御地带可达5 公里宽。再次,俄军的野战防御阵地还具有火力强的特点。不仅构筑了数量众多的土木工事,设置了铁丝网之类的障碍器材,而且在阵地上配置了数量较多的火炮、机枪,使阵地变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力壁垒。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日军官兵的大量伤亡。
  在进攻战术方面,俄军强大的防御火力同样促使常处于进攻地位的日军做了许多变革。第一,日军在每次大的攻坚战斗开始之时,都要对俄军防御阵地实施长时间的、高强度的火力准备,以破坏俄军的防御工事,减杀俄军的兵力兵器,打乱俄军的防御部署。第二,日军步兵采用疏开队形接敌,以尽量减少俄军炮火所造成的伤亡。当进入机枪和步枪火力范围内时,散兵队形成为步兵战斗队形的主要样式。第三,在战术手段上,进攻部队开始重视利用地形和进行近迫作业,力图隐蔽地接近敌人。更加注意采取翼侧攻击、迂回包抄等战法。夜战使用也更加频繁。第四,炮兵掌握了从遮蔽阵地进行射击以及集中射击的战术手段。随着新的通信技术的采用,形成了集团军集中指挥炮兵的战术原则。
  (4)促进了海军作战理论的发展
  日俄战争再一次明确地显示出制海权的重要。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整个战略首先就是建立在争夺制海权这一基点之上的。它在初战时偷袭旅顺,接着又发动旅顺闭塞作战,后来更是与俄军展开长时间的旅顺争夺战,其核心宗旨都是出于争夺制海权。而俄国也正是由于未能取得制海权,而无法有效地抗击日军实施登陆作战,使整个战局陷于被动。俄军在争夺制海权方面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是没有处理好要塞与舰队的关系,过分重视要塞的作用,而把舰队当作要塞的附庸。美国的海军理论家马汉将这种作战法称之力" 要塞舰队" 思想。它给海军作战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反面的教训。
  日俄战争还证明大口径远程舰炮是舰队的主要攻击性武器,战后各国有鉴于此,竞相展开以大型战列舰为主要内容的海军军备竞赛,海军由此进入了" 舰队决战" 和" 巨舰大炮主义" 时代。此外,日本海军在日本海大海战中所采用的"T"字型战术,以及日俄双方所进行的海上夜战等,都对后来海军作战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正因为日俄战争表现出了在军事学术上与以往任何一次战争都不相同的特有价值,使军事学术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所以,这一场战争刚一结束,各国军事理论界便竞相研究,形成了一股" 日俄战争热".
  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军事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自己辉煌的军事文明,但到了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致使世界近代军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西方的。鸦片战争前后,东西方军事文明开始相互碰撞,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了西方军事的优势之处,并由此发出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呼唤,接着便掀起了颇具声势的军事自强运动。
  在奕訢、李鸿章、丁汝昌、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倡导和主持下,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办了一批兵工厂,创设了一批军事学堂,陆军开始装备洋枪洋炮并采用西式操练,以北洋舰队为首的新式海军位列世界海军第十。
  然而,1894-1895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洋务派的军事变革努力几乎全部付诸东流。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痛定思痛,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仅学西方的船坚炮利而不及其余,是中国惨败于东方撮尔小邦日本的根本症结。以此为开端,中国人在军事变革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追求,中国军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1.新军的创建与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的最大变化在于新军的创练。它以一套新的军事制度的引进为特征,宣告中国人在根本上告别了传统军事。
  (1)新军编练沿革
  1894年4 月,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廷之命在天津马厂募练新军10营,后移屯小站,号" 定武军".定武军有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共4750人。它的操练章程完全抛弃了湘、淮军旧制," 均按照西法办理".次年12月,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奉命接练定武军,并对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更改,同时将规模扩大,号称" 新建陆军".1898年底,清廷为加强中央兵权,并增强京畿地区的军事力量,下令将北洋地区各军改编为" 武卫军" ,统归军机大臣荣禄节制。新建陆军被改编为武卫右军,仍驻天津小站。
  这一时期在南京,还有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编练的" 自强军".到1895年底,自强军计编练成步队8 营、马队和炮队各2 营、工程队1 营,共2860人。1896年,张之洞将一部分自强军带入湖北,发展成以后的湖北新军。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之役后,清王朝更加内外交困。1901年,清廷宣布推行" 新政" ,改革国家军制。当年8 月,下令永远停止武科举考试,同时广设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事人材。9 月,又诏命各省裁汰旧军,改设常备、续备和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
  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拔款百万元,招募6000人编成北洋常备军。
  北洋常备军参照日本陆军编制,以镇为平时最高建制单位,下设协、标、营、队,实行步、骑、炮、工、辎多兵种合成编组。次年7 月,北洋常备军左镇编成,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以镇(师)为建制单位的新式陆军。
  1903年12初,清政府设立练兵处,以庆亲王奕訢为总办,以袁世凯、铁良分别为会办和帮办。同时各省设立督练处,由各省督抚兼任督办,下设兵备、参谋和教练三处。中央练兵处和各省的督练处构成了全国上下一贯的新军普练机构。次年9 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参照北洋常备军军制,拟定了《陆军营制饷章》(或称《新军制略》),提出对全国陆军实行统一编组,分设常备、续备和后备三军,并对常备军的营制饷章、武器装备、军官选拔、士兵招募、平时操练和战时征调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规定。这是中国近代陆军的第一部建设大纲,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特别是德、日两国军制的产物。
  1906年11月,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练兵处和太仆寺被撤并,以铁良为陆军部尚书,统辖所有各省军队。次年9 月,陆军部正式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其中近畿4 镇、四川3 镇,直隶、江苏、湖北、广东、云南和甘肃各2 镇,其他省各1 镇。同时,又规定了各省编练完成的时间,这个计划是基于对全国各省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的考虑,同时也照顾到各省的实际编练能力而制定的。
  按照这个编练计划,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全国只有近畿、直隶、浙江、福建和吉林等省区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其他各省均未达到预定目标。
  总计全国编练成14镇,另有18混成协和4 标,以及禁卫军2 协,共计269004人。在这当中,仍以袁世凯在北洋最为积极,编练新军最具成效。到1905年时,北洋便已经编练成6 镇,官兵达8 万余人。北洋新军成为清末新军的主力。
  (2)新军的主要制度
  清末新军在制度上与过去的清朝旧式军队有很大的不同。新军的制度变革具体表现在组织体制、编制制度、军官制度、兵役制度等几个方面。
  ①组织体制。随着新军的创建和发展,延续了数百年的清朝军事力量组织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陆军内部形成了明确的职能分工。三十六镇作为国家的常备军和野战部队,得到了优先的发展,它们平时集中驻扎在军事要地和交通方便之处,专事训练,准备随时机动执行重大作战任务。巡防队作为地方治安部队,主要维持社会秩序,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野战部队和地方治安部队的这种分工和结合,顺应了近代陆军发展的一般趋势,使防、练军时期出现的分工趋势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制度,使清朝军事力量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这一时期,清政府还特别加强了对中央军事权力职能机构的建设。1903年设立的练兵处虽然还带有临时机构的性质,但已经部分具备了参谋总部的职能。练兵处的军令司下辖有运筹、向导、测绘、储材等科,可以参预对全国军事行动的策划调度。1906年改设的陆军部,下设承政、参议二厅,以及军衡、军乘、军计、军实、军制、军需、军学、军医、军法和军牧等十司。
  这种厅司设置是根据对全国陆军实行近代化专业分工管理的原则而确立的。
  1909年7 月,清廷宣布由皇帝亲任陆海军大元帅,又将军谘处从陆军部分立出来,于1911年改设为军谘府,下辖六个股。军谘处和军谘府是全国陆海军的最高参谋司令机关,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几年参与制订了大量的军事活动计划。军谘府可以在经过皇帝谕旨批准的条件下发布军事命令,它还间接管理各省军事幕僚的参谋业务,直接管理设在保定的军官学堂。在军谘府成立后,陆军部和海军部都成了单一的军事行政机关。这样,清政府便基本上建立起了一种新的高层次的军事力量领导体制,对后来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②编制制度。新军一律实行多兵种合成编组。新建陆军和自强军同时编有步兵、骑兵、炮兵和工程兵等四个兵种。1901年后的新军各镇协又增编了辎重兵。这种合成编组系以步兵为主,但炮兵、工程兵和辎重兵普遍成为单独的兵种,地位明显提高。在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对士兵进行兵种分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军事技术和作战方法,以专求精,以精求胜。炮兵的普遍单列,还为火炮的集中使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近代火炮的作战威力。
  新军的编制序列制度也是从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时开始大幅度变革的,特别是新建陆军的编制已经很接近于近代西方军队。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新军各镇编制更进了一步,它以日本陆军师团编制为蓝本,考虑到清军的实际情形,略加改造而成。
  其具体的编制之法为:每镇辖步兵2 协、马队1 标、炮队1 标、工程1 营、辎重1 营;步兵每协辖2 标,每标辖3 营,每营辖4 队,每队辖3 排,每排辖3棚。镇设统制,协设协统,标设统带,营设管带,队设队官,排设排长。根据这种编制,每棚计有兵目14名。全镇计有步兵6048名、骑兵672 名、炮兵1134名、工程兵504 名、辎重兵336 名,合官兵共计10436 名。
  清政府还规定,新军镇以上设军,平时一般以2 镇为1 军,战时则视情况而定,或以3 镇为1 军,或会数军为1 大军。终清之亡,由于全国编练成镇的新军不多,而且非常分散,所以平时只在几次大操中临时编组过军。武昌起义后,才真正出现了军的编制。
  新军编制的颁行,标志着一种新的陆军编制制度的确立。这种新的编制制度改变了过去各路防、练军营伍纷杂的局面,使全国新式陆军在编制上得到统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种编制制度是建立在近代军事科学基础之上的,顺应了近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客观条件,适应了近代战术对军队编制的要求,有利于中国军队作战方式的近代化。
  ③军官制度。1904年至1905年,清政府相继颁布了《新军官制》、《陆军军官佐任职等级》和《陆军人员补官体制》等,初步建立起了新军军官制度。新军官制实行3 等9 级,同时明确军官军佐以相当之官任相当之职的原则,划分了军官的任免权限,规定了补官资格。它规定" 陆军三等实官必须由陆军学堂出身,及曾带新练队伍资及三年通解兵学人员方准补授".与八旗、绿营官制相比,新军军官制度在两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是兵科完备,官佐分明。军官分为步、骑、炮、工、辎、宪等科;军佐分为军需、军医、马医、军械、军乐、测绘等专业,品级官职都有明确详尽的规定。这套办法虽然来自日本,但的确代表了20世纪初年世界军官制度的先进水平。其次,高度重视对具有近代军事知识的新型军官的任用,使新军军官素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陆军部1910年奏报,各项陆军学堂毕业生及军事留学生在新军中补官者已达2000余人。陆军第9 镇军官自管带至排长皆为江南兵备等学堂的毕业生。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军官在新军中有职有权,成为新军的骨干和中坚,宣告了由经验型军官主宰清军时代的结束。
  随着新军军官出身的改变,他们的年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实现了年青化。据粗略统计,新军的中高级军官多在30至55岁之间。这种年龄结构与甲午战争时期防军和练军军官年龄结构相比,普遍年轻了10至15岁。军官年龄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新军战斗力的提高。
  ④兵役制度。新军的兵役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制订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募兵标准,包括年龄、出身、体格、品德等项要求。年龄须在20岁至25岁之间;" 来历必须土著,均有家属" ;身高应在4.8 尺以上(南方人可酌减0.2尺),体格须健康,视力能及远;品性必须端正。二是鼓励有文化者应募入伍,在薪饷方面给予优待。三是改变过去统兵官弁随意" 竖旗招募" 的办法,推行新的募兵程序:先由地方官将开招日期、选验地点及募兵规格张榜示谕庄长、地保等各举所属合格乡民,届期偕赴选验所,听候招兵军官和地方官会同选募。四是开始实行士兵退伍制度。常备军士兵在营3 年期满,即可退伍服续备役。北洋各镇成军较早,从1906年起,先后开始执行士兵退伍规定。到1909年时,第5 镇计有目兵3872名退伍。
  新军虽未实行义务兵役制,但它对募兵制的改进仍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它规定了新募兵标准,改进了招募程序,使兵员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过去勇营部队散兵游勇充斥的流弊。它实行士兵退伍制度,使士兵的输入输出得以逐渐步入正常循环的轨道。
  (3)新军的素质与历史地位
  在短短的十多年中,中国军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中国军队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列强军队之间的差距。1911年初,一位美国驻华武官曾经指出:" 除意外的因素外,至少必须要有五万人的外国军队才能夺取北京。"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鲍威尔也曾称:" 一支小小的外国军队能够在中国登陆,并且夺获任何重要目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而这一切的进步关键在于新军具有新的制度。
  一代新的军事制度必然带来一代新的官兵。新军官兵的确具有不同于清朝旧式军人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装束变了,脱下了湘、淮营勇的黑布大褂,换上长短大小合身的制式军服,配以颜色鲜艳醒目的领章和肩章,腰扎宽皮带,脚蹬黑皮靴。虽然他们的身前背后不再贴有大写的" 勇" 字,但却更具几分勇武之气。老弱之徒和鸦片烟鬼在军营中不多见了,有的是身高5 尺左右、体格健壮的男子。士兵手中的武器也不再是刀矛枪炮混杂,不但枪同一式,而且保养得都不错。
  19世纪末,德国亲王亨利游历江南,在观看自强军官兵的操演之后大发感叹,盛赞其身躯之精壮,戎衣之整洁,枪械之新练,手足之灵捷,步伐之敏肃,纪律之严整。这些话虽不无溢美奉承之嫌,但新军官兵显然已不再是绿营、八旗、防军、练军的样子。
  新军官兵或出身于秀才举人,或毕业于近代学堂,或入伍之后受过新式教育,新的军事知识开始充实他们的头脑。他们懂得攻防作战的基本原则,知道军事工程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他们从而也开始改变军人的严重自卑心态,逐渐增强了自信,不再像甲午战争时的淮军那样害怕日本兵,亦不再像绿营官兵见了督抚司道等文官那样心慌。而这种变化在中国军事文明发展史上又是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的。
  新军官兵对近代政治开始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他们头脑中的文化知识使得他们有可能对政治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不再甘心于在精神上受清朝统治者的奴役。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他们很快便成批成批地站到了反对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专制统治被推翻的铁的实事说明,新军官兵精神世界的变化对中国近代政治的进步发挥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当然,由于新军制度并未完全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影响,清朝统治者决不希望为自己培养掘墓人。在新军官兵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封建主义毒素的侵害。他们仅仅具有近代军人的躯壳而无近代军人的灵魂。他们反对革命,当清王朝的统治无法再维持下去之时,便演化成一种公开的军阀势力,给中华军事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从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到护法战争
  20世纪初期的近20年,中国既有内战又有外战,战火频频,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军事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些内战外战中,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辛亥革命战争、二次革命战争、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相对说来是较为重要或较具代表性的。
  (1)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救亡图存,1899年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省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次年5 月后,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国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悍然发动联合侵华战争。
  1900年6 月17日,各国联军出动舰艇10艘、陆战队900 余名,水陆夹攻大沽炮台。清军发炮还击,伤敌舰7 艘,毙伤敌官兵近300 人。后因腹背受敌,炮台失守。与此同时,天津租界内的联军也炮轰北洋武备学堂,迫使清军万余人与义和团共同向租界等地发起攻击。6 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对联军宣战。7 月初,清军对天津租界的进攻更加猛烈,然终不能克。7 月12日,联军转守为攻,由白河东岸向天津城东北发起攻击。
  时清廷却转战为和,并下令屠杀义和团,战局遂急转直下。14日,联军攻陷天津城。
  联军在占领天津后,乘势向北京进逼。清军虽在津京间多处设防,但皆不足以当敌强。8 月14日,1.5 万余名联军攻破北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仓皇逃往山西,后又逃至西安。
  1901年9 月7 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除规定清廷" 惩办" 祸首、赔款外,还同意各国在北京使馆区及京津、津榆铁路沿线驻军,而清军则不得在白河口、山海关、秦皇岛等设防,京城已无屏障可言。
  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过程中,沙俄除一面派军参与其他列强的共同行动外,又单独出兵13.5万余人,向中国东北发动大规模的入侵。俄军从1900年7 月中旬开始,分兵多路,分别从中国瑷珲、呼伦贝尔、同江、宁安、旅顺等几个方向实施向心攻击。时关内京津地区战事吃紧,清廷无力顾及东北,东北当地驻军仅9万余人,武器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东三省军政要员面对强敌,或主战或主和,无法进行统一的部署和指挥。所以到10月初,俄军便相继占领了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长春、奉天(今沈阳)等重要城市,达到了控制中国东北各战略要地的目的。后沙俄政府慑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于1902年4 月8 日同清政府签约,虽攫取了大量特权,但俄军不得不撤出东北。
  (2)辛亥革命战争
  八国联军之役后,中国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先是依靠会党继则运动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力图推翻清朝统治。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和湖北新军成功地举行了武昌起义,连占武汉三镇,并成立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省起义。
  清廷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急忙命令陆军大臣廕昌率领北洋新军3 万人、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前往武汉镇压。旋又启用已被罢黜的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督办剿抚事宜。时驻守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共有5 协,其中步兵第2 协及第1 协一部防守汉口。10月18日,汉口革命军为阻遏清军南下,主动北攻刘家庙地区之清军,次日占领刘家庙。26日,清军在舰炮支援下反扑刘家庙,革命军退守市区。28日,黄兴赶赴汉口,组织革命军进行防御。11月2 日,革命军在作战失利的情况撤离汉口,退守汉阳。11月16日,革命军在得到湖南起义部队增援的情况下,从汉阳分三路反攻汉口,但功败垂成,且汉阳亦于27日被清军攻占。革命军退守武昌。
  汉口、汉阳保卫战历时40余日,牵制住清军精锐和主力,为各省响应起义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从10月22日到11月9 日,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福建、安徽和广东等省区相继发动武装起义,或径直宣布脱离清廷统治而独立。清朝统治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
  江苏、浙江和上海独立之后,该地区的革命党人为进一步打击清廷,决定联合进攻时尚为清廷所控制的南京。苏浙联军总兵力1 万余人,另有舰船14艘。驻守南京的清军约2 万人。11月24日,联军总司令徐绍桢下令分兵三路,采取先清外围各据点和高地,再围攻南京各城门的战法,拉开了进攻南京之役的帷幕。经过连日激战,至12月2 日,联军胜利占领南京城,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辛亥革命战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1912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3)二次革命战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实行专制独裁,并筹划消灭南方各省革命势力。1913年春,袁世凯调兵南下,力图控制京汉、津浦铁路,向赣、皖、苏、沪等地革命军发动进攻。与此同时,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在是否兴师讨袁问题上意见分歧,直至7 月,在袁军陆续南下之后,李烈钧才于12日在江西湖口首先宣告独立,组成讨袁军。15日,黄兴入南京誓师讨袁,皖、粤、闽、湘、川等省及上海亦相继加入讨袁行列。
  7 月12日,江西讨袁军由德安进向九江,因行动迟缓未能击败袁军第6 师。25日后,袁军连占湖口、姑塘。8 月18日占领南昌,讨袁军被迫退入湖南和赣南上饶。与此同时,江苏讨袁军在苏北鲁南与袁军发生激战,但讨袁军胜少败多。7 月22日,袁军占领徐州。8 月初,袁军又取安徽蚌埠、临淮关和滁县,形势急转直下。8 月8 日,革命党人何海鸣潜入南京,组织讨袁军第8 师和第1 师两个团坚守南京城。17日后,双方展开了对南京城外制高点天保城的反复争夺,至21日终被袁军占领。27日后,袁军近5 万人总攻南京,守军日夜苦战,但在袁军优势炮火的攻击下伤亡惨重,9 月1 日,南京失守。
  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7 月23日指挥所部向江南制造局发动进攻,但屡攻不克。8 月13日,袁军占领吴淞,不久上海讨袁军解体。安徽讨袁军于7 月17日成立,柏文蔚任总司令,旋因部属倒戈,不战自溃。广东讨袁军7 月18日独立,但不久即被击败,总司令陈炯明出走香港。四川川东讨袁军于8 月4 日宣布独立,总司令为熊克武,后因川、滇军的围攻而失败。闽、湘两省在宣告独立之后,见革命军大势已走,又先后取消独立。至此,国民党控制的南方七省全部丧失,讨袁战争失败。
  (4)护国战争
  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图谋复辟帝制。1915年5 月,他与日本签订卖国的" 二十一条".12月12日,申令接受为中华帝国皇帝。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前云南督军蔡锷等于25日在昆明宣布独立,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起约2 万人的讨袁护国军。蔡锷、李烈钧和唐继尧分任第1 、第2 和第3 军总司令,计划以第1 军进攻四川,第2 军进攻广西和广东,第3 军留守云南并相机经贵州入湖南,尔后各军在武汉会师北伐。袁世凯则急令北洋军和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 万人,分别从川、湘、桂三路向云南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歼灭云南护国军。
  1916年1 月,蔡锷所部进抵川南,在击败川军之后于21日占领叙府(今宜宾)。27日,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宣布贵州独立,并派出两路黔军协同云南护国军作战,其中一路与戴勘所率之滇军合编,向四川綦江、重庆一带进攻。
  至2 月14日,戴勘等连占綦江以南之东溪、马口垭等地。从2 月初起,蔡锷第1 军之一部与已起义的川军刘存厚部联合向泸州发起攻击,因寡不敌众而退守纳溪。3 月15日后,护国军与袁军纳溪地区展开激战。至3 月底,袁军伤亡甚众,无力继续作战。
  起义之护国黔军王文华部于1916年1 月下旬进抵黔湘边境,旋即分路向湘西袁军发起攻击。2 月3 日,护国黔军攻占晃州(今老晃),次日再占蜈蚣关,5日又克黔阳。2 月中旬至下旬,护国黔军相继占领沅州(今芷江)、麻阳、洪江、靖县、绥宁等地,击溃袁军约3 个混成旅的兵力。
  李烈钧率护国滇军第2 军于1916年3 月在滇桂边境之广南、富宁地区与龙觐光部袁军展开激战。3 月15日,广西将军陆荣廷通电反袁,并率部参加对袁军的作战。袁军背腹受敌,被分割包围,主力被缴械,余部投降。
  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均告失败,外交上又连遭挫折,被迫于1916年3 月22日通电全国,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此后,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于5 月8 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继续反抗袁世凯的统治。不久,陕、川、湘等省又告独立,袁世凯内外交困,在焦虑中于6 月6 日病死。
  (5)护法战争
  1917年7 月,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重掌北洋大权,他通电各省拒绝恢复约法和国会。孙中山等为推翻北洋政府,于8-9 月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会议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兴师讨段。军政府集滇、黔、桂、粤等省陆军和海军一部共约15万人,分从湘、川、闽浙三路北伐。段祺瑞乃调集北洋军和湘、粤、闽等省军队近20万人,企图以主力入湘,制服两广;同时以一部兵力夺取四川,制服滇黔。
  1917年9 月,湘军刘建藩、林修梅、吴剑学和周伟等先后率部在衡山等地宣布独立,参加南方的护法行动。湖南督军傅良佐奉段祺瑞之命,先后令李佑文、王汝贤等前往镇压。李佑文部阵前倒戈。10月上旬,王汝贤部向衡山发起攻击,护法军向衡阳退却。10月下旬,两广护法军陆续入湘,连克永丰(今双峰)和宝庆(今邵阳)等地。11月14日,王汝贤通电主和,并率部北撤,护法军乘机占领长沙、岳阳。
  在四川方面,7 月中旬,唐继尧以护法讨逆名义,将滇军改称靖国军,自任总司令,通电讨伐川军刘存厚部,发动所谓" 靖国之役".滇军由川南直指成都,在青神、眉山一带与川军激战数日,伤亡甚众,被迫退回川南。
  12月初,川黔靖国军和滇军联合击败北洋军,占领川东重镇重庆。靖国联军主力则乘机发动反攻,至1918年2 月,占克泸州、简阳和成都。
  在广东和福建方面,1917年12月中旬,护法军击败莫擎宇部叛军,占领汕头、五华等地,莫率残部退往福建。1918年春,陈炯明率护法军入闽作战,克占武平、上杭等地。与此同时,因两广巡阅使龙济光从琼州(今海南省)至阳江登陆后向广州发动进攻,军政府命李烈钧率2 万余人前往堵截。
  1918年3 月,李烈钧等向龙军发起反击。4 月,收复阳江、遂溪,龙军大部被缴械。
  1918年春,湖南战场战火再起。2 月,曹锟、张怀芝、吴佩孚等各率所部北洋军进攻湖南。由于湘中护法军在装备、兵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岳阳、长沙、平江等地相继弃守。4 月,北洋军分三路猛攻衡阳,护法军先胜后败,衡山不守,溃退至湘桂边境。
  5 月初,广州非常国会在西南军阀的操纵下,改组军政府,孙中山受排挤被迫辞去大元帅职。此后,南北军阀停战讲和,护国战争结束。
  3.军事思想的演变
  (1)尚武主义思潮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军事变革获得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对军事变革的观察和思考也相应地从技术层面深入到军事制度和军事文化观念的方面。由于西方近代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已经处于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时代,中国也必须以武力立国。陈凤翔在他的《军制学》一书的序言中讲道:" 文明愈进者战争亦愈烈,此亦世道之无可如何也。优胜而劣败,弱肉而强食,此又事理之必然不爽也".他又说,现在中国积弱,列强虎视耽耽,彼为刀俎,我为鱼肉,大有被瓜分吞食之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不力图自强,必不能生存于竞争之世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武力对于一个国家,就好比气血对于人身一样,人无气血必亡,国无武力亦无法存在。在当时的许多官绅看来,军队暴力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这种观念与中国古代" 兵者,不祥之器,而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兵的军事文化观念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基于这种新的认识和观念,许多官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极力鼓荡尚武主义。他们大声疾呼清廷上下都要有" 发愤求战之心" ,主张全社会都来推崇武力,振奋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铸造新的国魂。他们认为,国家的最大武力就蕴藏在民众的尚武素质之中。他们称民众的素质为国家之要素,社会之基础,兴亡之根源,强弱之种子。英法德美何以强.强于民质之尚武;印度波兰何以亡.亡于民质不尚武。又称,国之有尚武精神,犹如国之有魂,现在中国积弱,就是因为国魂已失。因此要列炬以烛之,张乐以导之,呼万岁以欢迎之,重新唤回国魂。
  可贵的是,他们将对尚武主义精神的宏扬与清朝的军事变革,尤其是军制变革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比分析,他们发现,西洋各国之所以民风尚武,是与其国君的提倡和一套相应的军事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对中国人"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的社会心态,以及国家所推行的文贵武贱、重文轻武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要从变革军事制度入手,从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入手来扭转社会风气,推动军事变革。
  这种新军事文化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曾得到广泛的传播。人们出于爱国救亡的需要,开始响应尚武主义者的呼唤。
  尤其是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参与军事的热情迅速高涨,军事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判断明显提高。而所有这些,又为这一时期以军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军事变革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它有利于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促使许多平时" 埋头经书,磨穿铁砚" 的士大夫投笔从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秀才从军热,使清军官兵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它为一些新的军事制度和征募兵役制度、军事法律制度和军官制度等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它唤起了广大官绅对军事学术的关心,出现了" 人人言兵" 的局面,有的甚至将兵学视为自己的" 身心性命之学" ,而且在兵学研究中确实也很有收获。
  当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尚武主义思潮毕竟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从西方和日本引进来的,它的作用对象主要还仅限于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仍然只是浮在深厚的中国固有的军事文化观念的表层。原因很简单,决定中国旧有军事文化观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基础并未根本改变。
  后来,当国际形势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之后,人们便逐渐认识到,仅有尚武主义仍然无法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尚武主义思潮亦趋于衰落。
  (2)海权论的引进
  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的覆灭,暴露了中国海军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海军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甲午战争后,中国海军力量微弱给国防所带来的严重危机使当时人刻骨铭心。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用世界海军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海军问题,发现了正在西方走红的海权论。他们一面向国内加以翻译介绍,一面用海权论来指导现实问题研究,使20世纪初年的中国海军理论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900年3 月,由日本乙未会主办、在上海出版发行的汉文月刊《亚东时报》开始连载《海上权力要素论》,译者剑潭钓徒,原作者译为" 北美海军参将马鸿".此即为对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一书第一章的译作,它集中反映了海权论的基本观点。可惜该刊因停办仅连载两期,译文内容较少。
  又过了近10年,中国留日海军创办的《海军》杂志再次刊载马汉该书该章的汉文译文,改题为《海上权力之要素》,译述者齐熙。然《海军杂志》存在的时间同样不长,对马汉著作的译刊再次半途而废。
  尽管这两次翻译都未完成,但海权论对20世纪初年的中国海军理论界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照马汉的著作和当时中国人所发表的有关海军理论问题的文章,我们便可以发现,无论是对海权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是对海权所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及作用和影响,各国海权论盛衰的主要条件等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都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
  尤为重要的是,当时中国海军理论界非常注意运用海权论来反省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重兴海军问题》一文的作者,在总结自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入侵之役的历史对外战争的教训时痛切地指出:" 甲午一役,虽有海军,然训练未精,设备未全,致一交炮火,立成粉齑。其他数役,则均任敌长驱直入,其来也无从而迎之,其去也无从而尾之。借令无别种原因支离其间,则吾神州大陆已不知几易主人。" 作者进而指出:" 夫用兵者毋恃敌之不来,恃我有以待之,今海岸线至四千英里之长,而无一有力舰队以任防御,徒恃各国均势之局未破,仅得苟全国命,不幸均势一旦破,各国牵制一旦解,则亡国覆种,祸且立至。立国之险,宁有过此." 这种认识使他们对振兴中国海军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他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国的海军建设事业,振衰起疲,恢复海权。在这当中,他们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首先,他们主张改造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的观念,树立起经略海洋的新思想。" 当鼓我不拔不挠之精神,活跃海上,为不凡之民族。" 第二,他们主张重振中国海军应以争海权为目标,确立积极的建军方针。李毓麟在《列强海军今势论》中倡言要发展巡洋舰队,并说," 建大勋者不事姑息之行,勤远略者不为苟且之政," 希望当局" 毋以小船为俭,而以巨舰为贵;毋以江河为虑,而以海洋为怀。"
  (3)军事思想的新曙光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建设受到了挫折,但同时也开始孕育新的希望。不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地探索着。
  1913年,蔡锷完成了他的《军事计划》,这是一部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措施,旨在探求中国军事变革道路的重要著作。他主张在中国建立以义务兵役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军事制度。他认为,要想建立完全的资产阶级军事制度,首先必须建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有至深密切之关系。" 因此,他提出要在政治上推行立宪民主制。他还对义务兵役的实行办法、国家军队的编制方法、兵器的制造措施、军队的教育管理等问题,根据近代兵学原理和中国的国情拟订了具体计划。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兵学理论对中国军事变革问题再一次进行了反省。为什么中国编练新军数十年,仍不能使中华立足于世界军事强国之林,却反而导致了军阀横行、内战不绝的局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这与20世纪初年尚武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宣传有密切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要军民分治、大力裁兵。
  另有一部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兵学家,在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苏联红军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军事的发展道路问题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他们认为,追求军国主义是资产阶级军事学说的特征,而在中国鼓吹资产阶级军事学说是没有出路的。要想富国强兵,根本的出路不在于" 裁军" 或" 废兵" ,而在于" 兵的改造" ,即要建立" 产业军" 或" 工农化军队".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思想的萌芽,标志着中国军事的一个崭新时代即将来临。
  八、两大军事集团最后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进入20世纪以后,欧洲军事对抗的重心逐渐由德、法之间转移到英、德之间。面临着英德战争的潜在威胁,英国被迫放弃传统的" 光荣孤立" 政策,通过与法、俄的结盟,来从军事上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这就导致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30年的武装和平时期已经结束,随着两大集团之间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并逐步升级,终于将世界推入了大战的深渊之中。
  1.两大军事集团的最后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从1880年至1890年,德国的商品输出额由30.9亿马克增至34亿马克,增加了10%,而在以后的10年内,输出额又增至46.11 亿马克,增加了36%。到1900年,德国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跃居欧洲的头号强国。
  随着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迅猛扩展,海外利益在德国的国家利益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其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利益重心的这种变动,又必然要求传统军事战略的重新调整。1890年,以俾斯麦的辞职为标志,德国" 以陆上力量为限,进行局部战争" 的军事战略被威廉二世谋取世界霸权、以武力夺取海外原料产地和市场的新的战略取代。与此同时," 海军主义" 也成为新军事战略的重心。
  世界霸权在当时来讲就是海上霸权,威廉二世从一开始就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强烈愿望。1896年1 月18日,他在" 德意志帝国已成为世界帝国" 的演说中,首次透露出大大扩充海军的意图。从此," 一支强大的舰队对于我们来说极端重要" 、" 帝国的力量意味着海上力量" 等言论在全国到处宣扬。在威廉二世的要求下,美国海军将领马汉的《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等书被译为德文,德国国内对于海军的宣传达到了一个高潮。
  1897年,德皇任命主张" 越过大洋" 的比洛和梯尔皮茨分别出任外交大臣和海军大臣,扩充海军计划开始进入实施阶段。1898年,德国政府向帝国议会提出了扩建海军法案。梯尔皮茨在议会中发表演说时指出:" 如果按拟定的计划建立起这样的海军,那么你们就是为国防建立了一支即使头等的海军强国都无力向它发动进攻的海军了。……无论你提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者谈保卫德国臣民和海外商业利益,这一切只有在德国海军里才能获得支持。" 在德国政府的努力下,法案获得通过。根据这个法案,到1904年,德国海军应有主力舰17艘,装甲舰9艘,轻型巡洋舰26艘,以及相当数量的各类小型舰艇。1900年,德国又借口商船被英国海军扣留检查,通过了第二个扩建海军法案,规定到1915年德国海军应拥有主力舰34艘,重型巡洋舰11艘,轻型巡洋舰34艘,驱逐舰100 艘。新法案的序言中写道:" 德国必须保持这样的海军力量,当和最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能够威胁到那个国家的优势。" 显然,这种以海军扩建为中心的军事战略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就是以" 最大的海军国家" ——英国为对手,从英国手中夺取" 三叉戟" (海洋霸权的标志),从而夺取世界霸权。威廉二世十分露骨地讲:" (现在)英国舰队可以不怕任何联盟,因为现在德国实际上还没有舰队……等到二十年以后,当舰队已建造完毕,那时我将用另一种语言讲话。" 德国军事战略的公开挑战迫使英国也不得不开始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
  在此以前,英国在名义上奉行的是" 光荣孤立" 政策,拒绝签订任何承担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但由于英国与俄法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尖锐矛盾,以及俄法结盟后对英、德两国的共同威胁,英德关系一度十分接近。在英布战争期间,为了利用德国牵制俄法,英国甚至几次向德国提出建立攻守同盟的要求。然而,德国扩建海军计划的咄咄逼人之势却使英国意识到:德国已经成为自己最危险的敌人。不论是从岛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来说,还是从保卫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来说,英国对于海上实力对比哪怕轻微的一点变动都十分敏感。多少年来英国之所以一直坚持海军建设上的" 双强标准" ,就是为了保持大英帝国的海上优势,从而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在局部的殖民地争夺上,英国可以对包括德国在内的任何国家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英国甚至对于德国" 争夺阳光下的地盘" 的要求还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情,但海军不一样。对于英国来说,对大英帝国海军优势的挑战,无异就是对大英帝国本身和大英帝国世界霸权的全面挑战。
  为了应付德国的挑战,英国开始采取措施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1902年,英国与日本签订了同盟协定,使英国在远东地区得到了日本海军的支持,从而减轻了皇家海军在这一地区的战略负担。
  英日同盟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国开始放弃" 孤立主义" ,走上了联盟战略的道路。但这还只是英国迈出的第一步。到1904年,德国" 公海舰队" 的航程和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建造就是针对英国的。英国政府一方面整顿海军,组建专门对付德国的北海舰队,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将联盟战略扩大到德国的对手——法国与俄国。
  英国军事战略的转变也正是法国所迫切需要的。英法之间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虽然存在着冲突,但由于德法军事对抗的存在,法国从来就没有打算同英国进行一场真正的战争。法国的真正敌人是德国。在法国看来,德法之间下一次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尽管法国与俄国建立了军事同盟,法国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但法国十分清楚,俄国的军事实力决定了它并不是一个值得完全依赖的盟友。尤其是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的主要力量被用于对付远在东方的日本,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对比中顿时获得了相当的优势,法国又一次面临着受到德国进攻的威胁。而一旦法德发生冲突,法国是难以获得俄国有力的军事援助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也需要获得英国的军事支持。
  共同的利益需求使英国和法国走到了一起。1904年4 月,英法之间达成了"衷心协商" ,缔结了《英法协约》,解决了双方长期以来在殖民地问题上的争端,从而为两国的军事合作清除了障碍。1905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爆发,针对德国的武力威胁,英法两国海陆军参谋部开始就军事合作进行秘密会谈,初步讨论了一旦发生对德战争时,法军与英军共同作战的技术安排问题,作为两国战略计划的基础。在进行联合军事准备之中,两国的参谋军官仔细考察了两国军队将来在比利时和法国作战的阵地。英国陆军作战部的高级指挥亨利.威尔逊每年都要三、四次巡视1870年普法战争的旧战场和预计会成为未来战场的洛林和阿登山区,并与法国的高级将领和法国总参谋部的军官会商。1911年7 月,德国" 豹号" 炮舰开进摩洛哥的阿加迪尔,又引发一次摩洛哥危机。威尔逊赶往巴黎,和法国的迪巴伊将军共同起草了一份备忘录,详细规定了一旦对德战争爆发,英国应当派出的兵力、登陆与集结地点、投入战斗的时间等技术细节。
  这一次摩洛哥危机还促进了英法海军合作的进程。危机后,德国进一步明确了扩建海军的目标。英国在与德谈判失败后,一方面加紧造舰,另一方面又开始就英法海军的合作问题与法国进行会谈。1913年2 月,双方缔结了《海军专约》,即《英法关于地中海联合行动备忘录》。根据《专约》,英国承担起保卫法国大西洋沿岸地区的责任。
  可以看出,在英法的军事合作中,英国对法国承担的义务比法国对英国承担的义务要多得多,而且越到后来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一方面与德国不断扩建海军,对英国的挑战越来越强,从而迫使英国越来越密切与法国的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德国对法国的威胁逐渐加深并由此带来的对欧洲大陆战略格局的冲击有关。英国需要一个保持均势的欧洲大陆,即避免某一大国的势力支配大陆,因为一个大陆霸主的出现,本身就是对英国国家安全的一个威胁,不管这个霸主是德国还是法国。两次摩洛哥危机表明,德国正在准备用战争来削弱法国,从而控制整个大陆。为了自身的利益,英国已经不能继续保持中立。正如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警告下院置身冲突之外的危险时所说的:" 我一刻也不相信当战争结束时,即使我们持中立态度并始终保持中立,我们还能处于一种地位,即一种物质地位来有效地利用我们的力量消除战争进程中发生的事情,阻止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整个西欧落入一个强国的控制之中。" 对法国的军事威胁越来越变成对英国自己的军事威胁,英国人只能" 比法国人还法国人" ,不断增加对法国的军事义务。因此,虽然在大战前夕德国因扩建海军导致的对英国的直接军事威胁已经因德国放弃海军竞赛而相对降低,但德国转而进行的以法国为目标的扩充陆军政策又变成了一个刺激英法加强军事合作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导致了英国的参战。
  为了准备对德战争,英、俄之间关系的协调也提上了日程。日俄战争后,俄国力量已大大削弱,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已经构不成英国的对手,双方矛盾由此缓和下来。面临着共同的越来越危险的敌人——德国,在双方的共同盟国法国的撮合下,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根据协定,英俄基本上解决了在殖民地问题上的争端。1908年,英王爱德华七世同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雷维尔会见,又就面临的共同对德战争问题交换了意见。与此同时,在俄、法总参谋长会议记录中,则出现了一旦德国进行反英动员时,法、俄应立即实行动员的条款。
  《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形成。虽然《俄法同盟》、《英法协约》、《英俄协定》都是双边的,并无三边的关系,但它们的宗旨都是联合起来对德作战,因而实际上是《三国协约》。至此,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这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便最后形成了。欧洲的多极战略格局变成了两极。" 肩并肩" ,变成了" 面对面".为了加强自己,削弱对方,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与此同时,鼓吹战争的军国主义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2.列强之间军备竞赛的加剧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各国都意识到大战的迫近已经不可阻挡。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取得优势,列强之间展开了疯狂的扩军竞赛。
  俄、法、德、奥四国以陆军为扩军的重点。1911年秋,作为对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反应,德国陆军部和参谋总部提出了将陆军由59万5 千人增加到62万2 千人的建议,并获得国会通过;1913年德国国会又批准了一项再增陆军13万2 千人的法令。到大战前夕,德国陆军人数已经达到80万8 千人,其中有30459 名军官,107794名士官,647793名士兵,2480名医生,865 名兽医,2889名文职人员,16000名志愿入伍者。
  德国的扩军迫使法国也开始采取对策。还在德国国会开会期间,法国就宣布将服役期从两年延为三年,入伍年龄从21岁降至20岁,从而使法国常备军总数增加了50%。到大战爆发前,法国军队计有882907人(含殖民地军队)。
  自1906年以来,俄国即利用法国贷款扩充常备军。1904年,俄国陆军为1094061人,而按照1912年编制,军队总数应为1384905 人。1913年底,俄国的" 扩军大纲" 获得批准,大纲规定,俄国平时的陆军到1917年将再增加48万。
  奥匈帝国、意大利也在扩充军队。1911年初,奥匈将预备役兵员增加40%,意大利则计划将兵员从15万3 千人扩至17万3 千人。
  大战爆发后,各国进行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俄国共有143 个师,480万人;法国共93个师,358 万人;德国共107 个师,382 万人;奥匈共63个师,250 万人。
  海军的竞争则主要在英德之间进行。1900年德国第二个海军法案通过后,英国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提出要比德国军舰实力领先60%优势的目标。
  1905年,英国又着手建造新型战列舰" 无畏舰".当时旧战列舰一般装有4 尊主炮,而" 无畏舰" 装有10尊,而且排水量大,航速快,在战术技术性能方面占绝对优势。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随即于1906年修改了海军法案,对原计划建造的大军舰一律改造" 无畏舰".1908年前,英国建成8 艘" 无畏舰" ,德国也建成了7 艘,并决定自1908年到1911年每年新建4 艘。英国鉴于海上势力越来越受到德国威胁,于1909年做出决定:每年建造8 艘。以对抗德国的4 艘,保持以2 :1 的优势压倒德国。1912年,英德关于海军的谈判破裂,德国又一次增加造舰的数量。
  其他各国,包括法、俄、意、奥以及美国也都参与了海军竞赛。俄国的海军在日俄战争中受到很大损失,为了恢复和进一步发展海军,1905年- 1914年间俄国曾多次制订造舰计划,规定除把原来的4 艘舰队装甲舰、4 艘装甲巡洋舰、4艘炮舰、2 艘潜艇、2 艘布雷舰建成外,另建8 艘战列舰、4 艘战列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67艘舰队驱逐舰和36艘潜艇。为了完成造舰计划,俄国逐年增加海军军费。1910年为9723574 英镑,1911年为11693870英镑,1912年上升为17681207英镑,1913年又达到了24477487英镑。
  19世纪末美国已经提出了建立" 第一流海军" 的目标,到一次大战爆发时,美国海军已经仅次于英国和德国。其作战舰队的实力,从1898年的11艘战列舰增加到1913年的36艘。在吨位上,20世纪初美国战列舰一般为1 万——1.5 万吨级,到1914年已经达到了3.1 万吨级。美国海军不但在数量上发展迅速,而且在质量上也有相当实力。英国第一艘" 无畏舰" 下水后,美国当年就将海军建设转向全部巨炮型舰只。1914年,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了14艘" 无畏" 号之后级别的战列舰。
  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共有大小军舰668 艘,海军人员201000人;德国共391 艘,79000 人;俄国306 艘,50900 人;法国315 艘,50900 人;奥匈202艘,18000 人。德国虽然尚未赶上英国,但已经由在列强中排位第七的" 婴儿舰队" 一跃而为仅次于英国的强大舰队。
  军备竞赛的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列强竞相装备最新式先进的武器,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当时各国步兵普遍装备了弹道性能好、口径小的7.62毫米至8 毫米弹仓式步枪。俄国军队采用的是莫辛1891年式7.62毫米步枪,德国军队装备的是口径7.9 毫米的毛瑟1898年式步枪,英国军队则装备了性能更加优越的李- 思菲尔德1903年式步枪,法国军队装备的是口径8 毫米的勒贝尔1896年式步枪。到1908年,这些步枪几乎都采用了先进的尖头子弹。
  自动武器在各国的军队中装备得十分普遍,其中最主要的是19世纪末出现的重机枪。德国和法国每个步兵师装备24挺重机枪,俄国则装备32挺。
  轻机枪也开始出现并用于军队的装备。1902年丹麦炮兵上尉麦德森主持研制成功第一挺轻机枪,俄国、荷兰、挪威等国先后采用。1906年法国军队装备了新式的绍沙轻机枪,1909年又装备了新式的哈乞开斯机关枪。此后,德、英、美等国也先后用轻机枪装备了军队。
  火炮在各国军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野战炮是这一时期各国军队装备的主要炮种。其中俄国军队装备的是1902年式野战炮(口径76.2mm)、1909年式野战榴弹炮(122mm)、1910年式速射炮(107mm)、1910年式野战榴弹炮等,其1902年式野战炮的弹道性能在当时各国同类火炮中名列前茅;法国最好的火炮是1897年野战速射炮,这种炮口径75毫米,最大射程为12公里,具有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反冲系统。此外,法国还装备有1890年巴日式短管炮(120mm)、1904年勒梅奥式重榴弹炮(155mm)等;德国除配备1896年式轻野战炮(77mm)外,比较重视榴弹炮和重炮的发展,其中有1909年式轻野战榴弹炮(105mm)、1904年式重野战炮(105mm)、1902年式重野战榴弹炮(150mm)等。德国炮兵的数量也超过了其他国家,德国的一个步兵师有72门火炮,而法国、俄国则各有36门、48门。德国的步兵师中还专门有一个由3 个榴弹炮连、18门炮组成的105 毫米榴弹炮营,每一个军则有一个150 毫米榴弹炮营(16门炮),集团军则可以配备独立的重炮兵营,拥有210 毫米臼炮、150 毫米榴弹炮、105-130 毫米平射炮,而其他国家中只有俄军有军属的一个榴弹营。因此战争前夕德军的炮兵实力占很大优势。
  喷火器也被用于部队的装备。1900年,德国的R.菲德勒制作了喷火装置,经过改进后,德国军队正式列为装备,并于1914年组建了喷火专业分队。
  飞机作为一种新兵器,在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一架军用飞机是用来通讯和侦察的,1907年美国陆军为此目的建立了陆军通信兵所属的航空小队。1911年俄国建立了航空队,1913年研制成功" 俄罗斯勇士" 号飞机。
  英国研制的作战飞机如" 维克斯F.B.5"、" 德.哈维兰D.H.2"、" 布里斯托尔F .28" 以及" 汉德利.佩奇0 /400"双发重型轰炸机等成为一战时的主战飞机。德、法也生产了大量军用飞机。到一战前夕,属于航空兵编成的飞机,俄国有263 架,法国156 架,德国232 架,奥匈65架,英国258 架。
  海军中竞相采用先进舰种、武器的现象更为突出。1906年英国建成了第一艘新型战列舰——" 无畏舰" ,引起了其他国家如德国、俄国、法国、美国等建造" 无畏舰" 的狂热。1907年,英国又建造了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再次引起其他国家的仿效。随后,英、美等又建成了主炮叠层配置的" 超无畏" 舰。
  潜艇也是各国争相发展的先进舰种。20世纪初,潜艇装备逐步完善,性能逐渐提高,具有了相当的实战能力。到大战爆发时为止,法国拥有38艘潜艇,德国28艘,俄国23艘,美国34艘,英国76艘。
  海军炮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到大战爆发前夕,重炮的口径已经达到了356 -381毫米,反雷击炮口径增到152 毫米。炮弹的初速达到了950 米/秒,射程达到120链。炮弹的重量、穿透力、爆破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
  鱼雷也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到1904年,美国人F.M.莱维特制成热动力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达到35节,航程达到2 ,740 米。至此鱼雷最终实现了由冷机到热机的突变,破坏力、航程、航速等都大大提高。鱼雷发射装置也有了很大进步,战前出现了多管鱼雷发射器。第一个多管(3 管)
  鱼雷发射器于1913年在俄国彼得堡制成,能进行扇形齐射,从而使鱼雷的威胁进一步得到提高。
  此外,水雷、布雷舰、扫雷舰、水上飞机等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海军的无线电应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军备竞赛的进行,迫使列强大力发展各自的军工生产,各国的国营军事工厂不断增加,私营工厂也被广泛地用于生产武器,从而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军事化的道路。20世纪初到第一次大战爆发前夕,德国的兵器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政府和民间的兵工厂共有30多家,18万名工人。其中有一些兵工厂规模很大,如著名的克虏伯军火工业公司,1912年前共生产各种火炮约53600 门,其从业人数也逐年上升,1873年为9 千名,1902年为4 万4 千名,1906年为5 万8 千名,到1913年已经达到了8 万名。俄国的军事工业也很庞大,战前已经拥有20余家官办和私营兵工厂,从业人员达8 万余人。
  普梯洛夫工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图拉枪炮厂等都是著名的大企业。俄国还大量向外国订货,如军舰由英国和德国承办,枪炮则由德国和法国装备。
  战前法国的军事工业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它拥有6 家造船厂、23家国营军事工厂,和许多生产军需品的私营企业,著名的如施奈德公司、圣夏蒙公司等。另外英国的军事工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拥有像阿姆斯特朗——威特沃特商行这样的大军工企业。战前英国的军事工业总共大约有10万多工人,私营企业在它的军事生产中起很大作用。
  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还表现在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上。下面是欧洲六国的军事开支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军费开支增长最快的首推德国,其次为奥匈与俄国,增长率最低的法国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1914年的军费开支绝对值来看,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德国,达到了5 亿5 千4 百万美元,其次分别为俄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匈;从国内人均军费开支来看,英国和德国几乎不分上下,分别为8.53美元、8.52美元,法国的人均开支也达到了7.33美元。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人均军费开支增长最快的为德国,从1890年的2.95美元,到1914年的8.52美元。由此可见,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的确很激烈,从整体来看,欧洲六国的军费开支由1890年的7 亿7 千5 百万美元,增长到1914年的19亿8 千9 百万美元,增长率为每年6.3 %。而扩军活动最激烈的是德国,年增长率达到11.4%,到1913年,德国的军费预算已经达到了全部国家预算的一半。
  这一期间,美国的军费开支也有大幅度上升,1890年美国军费开支为6 千7百万,到1914年增为3 亿1 千4 百万,年增长率为14.75 %。其人均军费开支也由1890年的1.06美元,达到了1914年的3.20美元,增长了201.88%强。
  扩军竞赛进一步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参加了两次海牙和平会议。会议通过的公约和宣言中虽然表示" 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费预算" ,但由于列强各怀鬼胎,毫无诚意," 和平" 的姿态,不过是列强加速扩军备战的掩护物罢了。所谓的" 和平会议" ,根本就不能制止不断增长的战争危机。相反,它只是大战即将来临的征兆。与此同时,各国国内的军国主义却达到了高潮。
  3.军国主义的泛滥
  " 军国主义是这个样子出现的:首先是出现为军队本身,然后出现为一种超出军队本身,通过军国主义和半军国主义的组织网而把整个社会包括进去的制度,再进一步出现为以军国主义精神渗透了人民整个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制度。"到一次大战前夕,做为一种群众情绪的军国主义已经在各国的各个社会阶层中广泛散布开来,并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精神生活。它与政策性的军国主义互相促进,互相激荡。扩张、复仇、战争……欧洲历史上的传统仇恨之火又重新点燃起来。
  德国是以" 铁血政策" 统一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据说普鲁士军队中有一句格言:" 德国人只有当了少尉才算是开始做人。" 随着国家精神生活的日益军事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军国主义团体纷纷出现,如海军协会、殖民协会、国防协会、泛日尔曼同盟等,从政客、教授、企业家,到新闻记者、邦参事、学监,甚至偏僻的乡村教师,都被卷入了这种军国主义的狂潮中,为扩建海军,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宣传鼓动。德皇威廉二世得意地说:"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这一杯!"1912 年出版的《德国与下次战争》一书成为最畅销的图书,到1913年就已经出到6 版,这本书的主题是:" 不用剑去冲击,我们的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和无法解决的。" 展望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德国上下充满了自豪与喜悦。渴望大战的到来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1914年夏天,正在德国城市基辛根疗养的俄国将军A .A .勃鲁洛夫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几支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的四周被点上火焚烧起来。" 我们面前是一场真正的大火的景象。浓烟滚滚,倒塌的墙垣发出了轰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和十字架歪歪斜斜坠落到地面上……可是德国的人群却在鼓掌,呐喊,狂喜地嚎叫,当最后一堵墙倒在我们宫殿和教堂的灰烬上,乐队立即伴着花炮的轰鸣奏起德国国歌时,人们的狂热已无法抑制了。"1914年5 月,美国的E .M .豪斯上校在他从柏林写给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信中也说:" 形势极不正常,军国主义猖獗!" 由于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失败,复仇主义思潮占据了法国思想界的主流。大战爆发前出版的《未来战争中的胜利者法国》一书的作者、法国军事作家阿尔蒂尔.布歇写到:" 法国人……是足以自豪的人民,他们永远履行荣誉所赋予的使命……法国应当发出高亢而坚定的声音,因为它对此有着充分的权利。它在1870年的敌人犯了错误。"1913 年,出生于被德国占领的洛林地区的右派部长P .普恩加来当选为总统。比利时驻法大使写道:新总统和他的同僚们" 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政策的制定者和支持者".他上台后,在他的推动下,复仇主义更为高涨。到了大战前夕,普恩加来得意地说:" 最近十八个月的事件使法国的舆论发生了剧变,并在这里激起长久以来未曾有过的爱国主义情绪。" 英国的军国主义是以殖民主义为基础的,19世纪末的许多作家公开要求实行更积极的殖民政策,要求对布尔人开战。到英布战争期间,战争的声音已经压倒了和平的呼吁。当自由党演说家谴责这场冲突时,却被愤怒的群众呐喊声压倒。德国的强大对英国形成直接威胁后,又出现了鼓吹对德战争的狂潮。《星期六评论》发表文章,说:" 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而从事战争吗." 海军参谋长费希尔勋爵公开表示:为了英国的安全,德国舰队应该" 哥本哈根" !——意即像在哥本哈根消灭丹麦舰队那样,将之全部消灭。
  在意大利,军国主义是与文学艺术上" 反理性" 紧密相连的。" 未来派" 的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简单而直截了当地将意大利青年人的信条表达了出来:" 我们赞美战争,战争是世界上唯一的卫生术——它具有尚武精神。建立丰功伟绩、摧毁无政府主义、带来死亡的美妙的理想,还有对妇女的蔑视。" 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威严与强盛,把意大利文明" 传播到' 全世界'",也成为意大利军国主义的口号之一。
  做为一个富有扩张和侵略传统的国家,俄国国内的军国主义也十分猖獗。俄国的军国主义是以保卫" 兄弟的斯拉夫人" 为口号,以大斯拉夫主义为特点的。俄国的十月党人、民族主义者都叫嚣着" 攻击奥地利,唆使人们同它开战,叫喊俄国负有' 斯拉夫人的任务'". 此外,塞尔维亚国内的" 大塞尔维亚主义" 、保加利亚国内的" 大保加利亚主义" 、土耳其国内的" 泛突厥主义" 、奥匈帝国国内的" 塞尔维亚威胁论" 等也都泛滥起来。
  到了大战前夕,这种军国主义情绪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这种情绪散布在各国政府为其公立学校系统编辑的教科书中而灌输给儿童。在学校教育之外,新闻记者、政客、有名的教授等在报纸、教会、文学、艺术、讲演中到处发起战争的鼓动。" 新近创办的受人欢迎的日报已经发现,它们刊登的新闻越是耸人听闻,报纸的销路就越好。于是,引起了恶性循环:灌输给欧洲青年的不是比较开明的政治上的了解,而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宣传,这就训练青年把充斥于报刊上的毫无节制的仇恨宣传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接受了下来。" 这种军国主义的狂热反过来又推动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备战,从而加快了大战的爆发。
  4.两次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两大军事集团积极备战的情况下,1905-1913 年之间,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爆发,其中有1905、1908、1911年的三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 年的波斯尼亚危机,1911-1912 年的意土战争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逐渐升级。1912年-1913 年,两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导致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空前集中、尖锐,巴尔干地区成了欧洲的火药桶,局部战争向世界战争的转化已经不可避免。
  巴尔干地区之所以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与这一地区的战略位置、历史渊源、民族构成密切相关。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控制了巴尔干地区,就可以控制黑海、地中海,控制通往东方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19世纪以来,统治巴尔干地区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败到行将崩溃的地步,欧洲列强从各自的海外战略出发,竞相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地区已经成为列强利益最集中、战略冲突最尖锐的地区。远东的失败使得黑海成为沙俄向欧亚扩张海陆力量的唯一出口,而要控制黑海就必须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由于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修筑权,德国在巴尔干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英国竭力保护经过苏伊士运河到印度的航线,这就使得英国对于能直接威胁这条航线的巴尔干地区十分关注;奥匈帝国则一方面竭力阻止沙俄南下,一方面力图占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镇压汹涌的南方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
  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外,巴尔干地区本身还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前,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等国已经从土耳其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但马其顿地区、色雷斯地区、阿尔巴尼亚地区还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则被奥匈帝国所控制。进入20世纪后,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尤其是1911年意土战争爆发后,土耳其遭到沉重打击,这就促进了巴尔干地区独立各国联合起来完成民族解放事业。1912年3 月1 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同盟条约,5 月12日又签订军事专约。其中军事专约规定:一旦发生对土耳其或奥地利的战争时,塞尔维亚应派出10万到15万人,保加利亚应派出20万人。1912年5 月到10月,保加利亚又与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和军事专约,规定一旦爆发反土耳其战争,希腊派出兵力12万人,保加利亚派出30万人。在这以前,门的内哥罗也先后同保、希、塞之间达成了关于共同对土作战的口头协定,这样,针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军事同盟便建立起来了。
  1912年10月9 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接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也先后参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四国同盟军共50万人,土耳其军共40万人。在同盟军的猛攻下,土军惨遭失败,迅速向掩护首都伊斯坦布尔的防线退却。保加利亚军队推进到伊斯坦布尔外围,希腊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横扫整个瓦达河上游流域、新帕扎尔州和阿尔巴尼亚北部,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土地几乎全部丧失,只是在伊斯坦布尔、亚得利亚那堡、雅尼那、斯库台等处城堡抵御着巴尔干同盟军。1912年11月3 日,土耳其被迫请求大国调停。
  由于大国矛盾的存在,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仅仅是交战双方的事情。土耳其的请求立即得到了对巴尔干地区野心最大的俄奥两国的响应,而大国的插手,又助长了局势的复杂性。奥匈为了阻止塞尔维亚在阿尔巴尼亚地区向亚得里亚海的扩张,以局部动员、陈兵塞尔维亚边境相威胁,要求塞尔维亚立即从阿尔巴尔亚撤军。奥匈的军事行动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德国向奥匈表示,对它们之间的同盟义务信守不渝。威廉二世甚至夸口说,他" 甚至连世界大战也不怕,并准备同协约国的三列强作战".俄国则支持塞尔维亚的要求,法国也保证它对俄国的支持,表示如果德国参战,法国一定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样一来,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之间的矛盾一变成为俄法和德奥之间围绕塞尔维亚问题上的冲突。由于俄国对于战争尚无充分准备,力求避免与德奥同盟集团发生军事对抗,不得不做出让步,劝说塞尔维亚放弃占领亚得里亚出海口的要求。德国对俄国的让步采取进攻政策,公开声明一旦奥匈受到" 攻击" ,德国一定要履行同盟义务。但英国却明确向德国表示:如果俄法与德奥双方发生战争,英国不会中立。面对这个现实,德奥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军事力量,转而寻求谈判解决。1912年12月17日,列强的大使级会议和交战国会议同时在伦敦召开,大使级会议起决定作用。会上协约国支持巴尔干各国,德奥支持土耳其。会议通过了建立阿尔巴尼亚国家的决议。巴尔干同盟国并要求土耳其交出亚得利亚那堡、雅尼那、斯库台的要塞,要求土耳其放弃爱琴海上的各岛屿。然而土耳其在德国的支持下拒绝交出亚得利亚那堡等地。1912年12月21日,俄国通知土耳其:如果因土耳其坚持不交出亚得利亚那堡而恢复战争行动,俄国不保证恪守中立。俄国军队并向高加索地区集结。德国则警告俄国:它将把俄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看作是对欧洲和平的威胁。
  由于得到大国的支持,交战双方寸步不让,1913年2 月3 日,双方战火再起。土耳其很快又遭到了失败,不得不再次求和。1913年5 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国签订伦敦和约,将依诺斯——密地亚一线以西的属地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各国,它在欧洲仅仅保存了该线以东的小块土地,即伊斯坦布尔在内的黑海海峡以西的一块土地。关于阿尔巴尼亚和爱琴海问题,留待列强解决。
  对于协约国和同盟国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也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以战争相威胁的一次交锋;对于各军事集团内部来讲,则是各自力量的一次集结和考验。可以看出,虽然在巴尔干问题上有各自的甚至是矛盾的利益,但协约国军事集团还是能够统一行动,互相支持,履行各自的军事义务。至于同盟国集团,德国虽然表示了对奥匈的忠诚,奥匈在许多问题上却并没有与德国站在一起。如在压迫土耳其交出亚得利亚那堡问题上,奥匈没有与德国一起支持土耳其,却参加了协约国对土耳其施加压力的集体行动。
  对于德奥军事集团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削弱了它的阵地:巴尔干军事力量的改变使得奥无法再依靠土耳其牵制俄国的高加索部队,相反,一个协约国支持下的巴尔干同盟的存在,却直接威胁着奥匈的后方。这就意味着一旦大战爆发,德奥必须从加里西亚同俄国作战的前线抽调大量军队到巴尔干战线。而这势必对德奥的整个战争计划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战略格局,德奥两国开始利用巴尔干同盟在分配原土耳其属地问题上的争夺,唆使巴尔干同盟之间火并,以达到瓦解同盟的目的。
  巴尔干同盟内部的矛盾在战争期间即已经暴露出来,战争结束后,各国对领土的争夺日益激烈。塞尔维亚由于没有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出口,便要求从保加利亚所占领的马其顿领土得到补偿;希腊也企图从保加利亚得到马其顿南部和色雷斯,罗马尼亚则借口在对土作战中保持中立,要求保加利亚割让多布罗加。巴尔干同盟国内部的关系迅速恶化。1913年6 月1 日,塞尔维亚和希腊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也参加了进来。在三国的巨大压力下,保加利亚请求俄国支持,但俄国从保全巴尔干同盟的角度着想,不能给保加利亚单方面的支持。保加利亚转而向奥匈接近。奥匈乘机答应给保加利亚贷款,保证保的领土完整,还允许在阿尔巴尼亚组织武装,从后方威胁塞尔维亚。
  在奥匈的煽动下,1913年6 月29日,保加利亚突然进攻塞尔维亚,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都站在塞尔维亚一方参战,土耳其也趁机对保加利亚展开反攻。保加利亚四面受敌,很快失败。
  保加利亚失败后,奥匈担心一个强大的塞尔维亚的出现,便不顾俄国参战的危险,计划从后方进攻塞尔维亚,以援助陷入困境的保加利亚。奥匈并希望获得德国的支持,然而德国警告奥匈说:" 如果想用武力来达到这个目的,就会引起欧洲大战。" 奥匈被迫放弃行动。孤立无援的保加利亚只好求和。1913年8 月10日,交战国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根据和约,保加利亚被迫同意马其顿由塞尔维亚、希腊瓜分,南多布罗加归罗马尼亚。9 月29日签订的土保条约,又将亚得利亚那堡划归土耳其。这样一来,保加利亚不仅丧失了它从土耳其得到的一部分土地,还丧失了原有的一些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导致这一地区战略格局又一次发生变动。统一的巴尔干同盟已经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对立的巴尔干集团;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站到了协约国一方;抱着复仇计划的保加利亚则与德奥接近起来,与土耳其一起站在同盟国一方。与此同时,奥匈与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塞尔维亚的领土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几乎增加了一倍,并与另一个斯拉夫国家门的内哥罗包围了奥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它的大塞尔维亚计划要求它下一步夺取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奥匈控制的南斯拉夫地区,这些地区的斯拉夫人也要求摆脱奥匈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因此,日益强盛的塞尔维亚对奥匈构成了最大的威协,奥匈决心要" 采取坚决措施来粉碎斯拉夫民族运动的主要策源地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的参谋总长认为,只有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才能挽回奥匈的局势。
  奥匈的对塞战争政策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和鼓励。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时,德国曾经制止了奥匈对塞尔维亚的进攻。但到1914年,德国已经比任何对手都迅速而充分地做好了战争准备,而法、俄却还在武装自己,德国认为现在正是奥匈进攻塞尔维亚的最佳时机,因为即使与塞尔维亚有密切关系的俄、法两国卷入这场冲突,也很快就会因为战备不足而被德奥轻而易举地击败。1914年5 月,德奥两国的参谋总长小毛奇和康拉德举行了卡尔斯巴德会议;6 月,德皇威廉二世又同奥匈皇储弗朗茨.斐迪南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发动对塞作战的方针。威廉二世明确向弗朗茨.斐迪南表示:假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奥匈可以得到德国的援助。
  在德国的怂恿下,1914年6 月,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在毗邻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夫妇在6 月28日这个塞尔维亚人的全国哀悼日,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军事演习。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次军事演习是进攻塞尔维亚的准备,他们决定刺杀斐迪南回敬奥国的挑畔。6 月28日,当斐迪南的车队驶过萨拉热窝的狭窄街道时,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 青年波斯尼亚" 组织的会员加弗利尔.普林西波用手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
  刺杀事件给了奥匈发动对塞战争一个极好的借口,参谋总长康拉德主张立即开战。为了取得德国的支持,奥匈派出使者赴德。德国比奥匈更迫切需要发动这场战争,威廉二世听说了刺杀事件后曾说:"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7 月5 日,威廉二世在波茨坦接见了奥匈大使,听取了奥匈的战争计划后,表示保证" 忠于奥方" ,竭力怂恿奥匈立即采取军事行动。随后,威廉二世又召见了陆海军元帅,通知他们战争已经临近,并要他们做好战争准备。
  得到德国的许诺之后,7 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了条件极其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忍辱求全,几乎接受了全部条件。但奥匈挑起战争的决心已定,仍然借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25日,宣布断绝两国外交关系,并于当天签发针对塞尔维亚的奥军局部动员令,动员的第一天定为7 月28日。这项局部动员令暂时不涉及部署在靠近俄国边境的部队,但是在德国的坚决要求下,奥匈终于签发总动员令,于7 月31日下达陆军部。7 月28日,奥地利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对于奥匈的行动做出了强烈反应。塞尔维亚是俄国在巴尔干的前哨,俄国决不允许奥匈削弱塞尔维亚。7 月24日,俄国刚一得知奥国最后通牒的内容,即宣布对基辅、敖德萨、莫斯科、喀山四个军区和一个舰队进行动员。7 月25日,俄国决定暂停动员,但要采取一切措施,以便在必要时能迅速动员。7 月31日,俄国公布了总动员令。俄国的盟国法国也保证全力以赴支持俄国。
  7 月31日当天,德国得到俄国总动员的消息后,立即向俄、法两国同时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要求法国在未来的冲突中保持中立。
  但德国的要求遭到拒绝。8 月1 日、3 日,德国分别对俄、法宣战。
  德国匆匆忙忙地向俄、法宣战,部分原因是相信英国在未来的大战中会保持中立。一个月来,英国不止一次向德国明确表示中立的立场,并把未来的战争叫做俄法与德奥的四国战争。然而,所谓的" 中立" 不过是英国的一个手腕,它一方面借此怂恿德国放心参战,一方面在窥伺时机,寻找参战借口。8 月2 日,德国政府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要求从比利时假道。英国向德国提出的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8 月4 日,英国便以此为借口,对德宣战,从而不慌不忙地进入了战争。至此交战双方已经阵营分明:一方的同盟国军事集团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一方为协约国军事集团的英国、法国、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了。
  三国同盟的另一成员国意大利早已表现出与德奥貌合神离的迹象。战争开始后,它借口德奥进行的不是防御性战争,拒绝承担条约义务,在一段时间内宣布中立,暗中却与协约国进行交易。1915年5 月,在协约国答应满足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之后意大利便背弃了同盟国,转而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便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土耳其则加入了同盟国方面作战。此后,两大军事集团陆陆续续又将一系列国家拉入大战,战火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到1918年,共有30多个国家参加了战争。
  九、交战双方的战略计划与战争初期
  1.交战各国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战争目的,对战略行动所作的预先安排。
  它包括对敌情和战略态势的分析判断、战略任务、战略部署、主要战略方向和作战方法、战略阶段的划分等内容。交战各国早在大战爆发的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制订各自的战略计划,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到战争爆发前夕,各国的战略计划都已经成熟。
  (1)德国的战略计划
  从战略上讲,19世纪90年代初法俄结盟以后,德国就陷入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而战略的基本原则要求德国必须尽可能地集中优势兵力,先行击败一方的敌人,然后迅速转移兵力,击破另一方面的敌人。因此,正确选择首次的决定性突击方向,成为德国战略计划的基本问题。几经变动之后,到1905年,由德军总参谋长冯.施里芬将军主持制订的" 施里芬计划" 最终决定:在两条战线的战争中,首先要迅速战胜法国。施里芬认为:俄军的动员和集中十分缓慢,至少需要40天时间,因而德军可以依靠迅速行动,在这个时间内将法军击败。由此他计划将兵力作如下部署:
  西线。在克雷菲尔德——穆尔豪森线上,部署7 个集团军。其中梅斯地域和梅斯以北至克雷菲尔德190 公里战线上展开5 个集团军(第1 至第5 集团军),由35.5个军、7 个骑兵师、16个战时后备旅和6 个补充师组成,是为右翼;梅斯以南至瑞士边境的200 公里战线,包括亚尔萨斯和洛林,展开两个集团军(第6 、第7 集团军),由5 个军、3 个骑兵师组成,是为左翼。
  东线。1 个集团军(第8 集团军),由10个师的兵力组成,部署在东普鲁士境内。
  其具体作战方案是:东线:以第8 集团军加上盟国奥匈部队牵制动员缓慢的俄军。
  西线:左翼固守法、德之间设防坚固的国界;右翼组成一支包抄作战的强大部队,以梅斯为中枢,绕过凡尔登防线,侵入比利时,越过未设防的法国北部,沿着海岸推进,强渡塞纳河,从西面然后从南面越过巴黎,把法国主力部队压缩到巴黎以东地区加以歼灭。
  西线战争应在6-8 周内结束。法国投降后,德军主力东进,会同奥军,粉碎俄军。
  1906年以后,继任参谋总长冯.小毛奇接受了施里芬计划,但同时做了重大修订。在施里芬计划中,左翼兵力为右翼的15%,而且还计划减到9 %。
  当法军在亚尔萨斯和洛林与左翼交战后,施里芬计划从左翼集团军中再抽出两个军去加强右翼。这样一方面使右翼力量更加强大,一方面还将使左翼不得不后退,以吸引法军向东进攻。而法军越向东,德军包抄上来的右翼对它后背的进攻也就越有决定性。但小毛奇顾虑法军对左翼的突破会造成严重后果。因而抽调了右翼部队来加强左翼。同时,由于担心预定在东线对付俄军的德国军队力量薄弱,他又从西线右翼抽调了4 个半以上的军加强东线。
  这样,西线左翼的兵力达到了右翼的42%,右翼却大为削弱。施利芬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破坏。
  (2)奥匈帝国的战略计划
  奥匈的战略计划受到德国计划的支配,实际是德国整个战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德军对法作战时,牵制大部分俄军,以掩护德军主力的后方。从1909年起奥匈开始制订战略计划的最后方案,以后基本上按此方案作战。
  根据这一计划,奥匈陆军编成1100个营(约150 万人),分成三个集团:第一个集团,也是最强大的集团,称为"A" 梯队,用于对俄行动。它拥有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8个半步兵师、10个骑兵师、21个民军旅和预备旅,共编成4 个集团军(第1 、第2 、第3 、第4 集团军)。战争一旦爆发,"A梯队" 即开往加里西亚,沿桑河与德涅斯特河一线展开。
  第二个集团称为" 最小的巴尔干集团" ,用于对付南方斯拉夫国家,共有8个步兵师、7 个民军旅和预备旅。第二集团应采取防御行动。
  第三个集团为"B梯队" ,包括12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6 个民军旅和预备旅。"B梯队" 负有双重使命。如奥匈单对塞尔维亚一国(不包括俄国)作战时,则执行"B方案".该集团和" 最小的巴尔干集团" 以及一部分"A梯队" 兵力同时开往奥匈东南边境,从西面和北面突击,迂回塞军,尽快粉碎塞尔维亚,然后腾出手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新的敌人;如同时对俄作战,则执行"R方案" ,将"B梯队"调往加里西亚以加强"A梯队" ,南线只用8 个步兵师和为数不多的第二线新编部队对付。
  奥匈对俄作战的战略企图是:用部分兵力(左翼侧)向北进攻,尔后转向东,会同右翼粉碎集结在普罗斯库罗夫附近的俄军兵力,切断俄军主力经波列西耶通往北方的交通线,将其逼向黑海或基辅,同时指望德军从东普鲁士进攻俄军。
  (3)法国的战略计划
  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遭受失败之后,在整个恢复时期,都是把防御作为战争初期战略计划的基础,即首先扼守边境地区的各个要塞,尔后进行决定性的反击。为此,法国在亚尔萨斯和洛林的边境地区构筑了坚固的要塞体系。然而在20世纪之初,法国的军事思想界开始批判防御观点,主张坚决进攻。1912年,霞飞取代米契尔担任了参谋总长," 绝对进攻" 成为法国制订新战略计划的理论基础。1913年,霞飞先后提出了两个新方案,并开始制定后来成为法军战争初期战略计划的第17号计划。第17号计划以这样两个假设为基础:①德军不会把预备队一开始就像常备军那样用到第一线上,因此,他们在比利时和洛林两个方向的兵力不可能同样强大;②法军在进攻中是不可抵挡的,它要做的就是在梅济耶尔和埃皮纳勒之间展开军队,猛冲德军中心,这样,德军在洛林的交通线就会瘫痪。计划的具体部署是:在从贝耳福到伊尔松的正面共展开5 个集团军(共计79个野战师和预备队师,10个骑兵师)用于对德行动。具体说来,南翼:图尔与贝耳福之间集中两个集团军(10个军和4 个骑兵师),其中第1 集团军在厄比纳尔地域,第2 集团军在图尔地域。这两个集团军应向东,即向图尔以南孚日山脉的多林地带和摩泽尔河之间进攻。北翼:由第5 集团军和一个骑兵军(共计5 个军和4 个骑兵师)组成,在蒙梅迪、梅济耶尔一线展开。任务是:如果德军经比利时进攻,则进攻比利时的卢森堡市;如果德军不破坏比利时中立,则进攻迪尔霍芬(提翁维尔)和卢森堡。为了联系北翼和南翼,在凡尔登地域展开第3 集团军(3 个军和1 个骑兵师)。另外,第4 集团军(3 个军和1 个骑兵师)
  作一定程度的纵深配置,部署在圣迪齐埃和巴勒杜克地域,其任务是根据情况在第3 集团军的北面或南面作战。
  法军计划自称是" 集中全部兵力向德国各集团军进攻" ,但从第4 、第5 两个集团军的任务可以看出,其行动完全取决于德军的动向,是一个" 后发制人、相机行事" 的应变计划。这就决定了法军计划的迟疑不决、消极被动的特点,尽管在表面上极富进攻精神。另外,计划对德军经比利时入侵的可能性显然估计不足。
  (4)俄国的战略计划
  1913年底,俄国已经开始编制第20号行动部署表,但该表到战争爆发前尚未最后完成。因此俄军实际是按1910年制定的并在1912年修订过的第19号动员部署表展开的。其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国合同奥匈把主力用于攻击俄国,则俄军应按" г" 方案展开,以大部分兵力对付德国;如果德国把主力指向法国,则采用"A" 方案,对奥匈实施主要突击,同时集中80万兵力进攻德国,以吸引西线的德军兵力,配合法军作战。
  1914年,俄军是按"A" 方案展开的。根据这个方案,俄军以西北方面军的第1 、第2 集团军向东普鲁士发动钳形攻势。同时以西南方面军的第3 、第4 、第5 、第8 集团军对奥匈展开。这两方面军都应迅速转入进攻,以便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和奥匈境内。另外由于土耳其倒向德国,俄国总参谋部还制订出同土耳其的作战计划,指定高加索军区的部队(3 个军)对土作战,以掩护本国边境。
  (5)英国的战略计划
  英国准备用于大陆军事行动的兵力有6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和1 个骑兵旅,共12万3 千7 百人,加上后勤部队和兵站部队,共16万人。根据英法总参谋部之间的协定,这支命名为"W集团军群" 的英国部队应在法军左翼侧展开。英军同法军的作战协调由法军总司令发出,送交英军总司令予以保障。英国没有制定单独的战役计划。
  (6)各国海军的作战计划
  各国的海上计划普遍存在着与陆上计划脱节的问题。
  德国的北海战争计划的出发点是,较强的英国海军将对德国沿岸进行逼近封锁,因而德国海军应用" 小型战争" 来削弱敌人的力量,随后在总决战中将其消灭。波罗的海的计划是阻挠俄国舰队实施进攻行动,保卫基尔海湾。
  可见,与陆战的坚决进攻不同,德国的海军计划限定海军只能采取消极行动。
  奥匈的海军担负着有限的任务,即依靠波拉和卡塔罗两个基地以及无设备的塞贝尼科港湾来掩护沿岸地带,从而掩护陆军两翼侧和保卫本国在亚得里亚海的交通。
  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行动计划考虑到了同陆军的战役战略协同。其主要任务是:依靠纳尔根岛、波卡拉岛一线预先准备好的水雷炮火阵地抵抗试图突入芬兰湾的德国舰队。
  英法海军协定规定:英法海军进行协同动作。地中海战争的任务交给法国海军,英国则承担在北海同德国海军的作战任务。英国海军还从斯卡帕湾和克罗马提对德国进行深远封锁,以保障本国海上航运的畅通、切断德国海上交通、破坏敌人经济潜力、保卫英国本土和殖民地不受侵犯、保证往法国运送部队和补给不受阻碍等。
  可以看出,各国的战略计划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在战略指导上,双方都强调进攻,轻视防御;第二,在达成战略企图的方式和途径上,双方都企图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会战,在短时间内打垮对方,要求速决战;第三,两大军事集团虽然各自结成同盟关系,但集团内部都没有统一的联盟战略计划。从总体上来讲,各国对这场战争的样式、持续时间等都缺乏研究,致使战争初期各自的战略计划都未能实现。
  2.交战各国的战争动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动员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多数国家有一个所谓的" 临近动员" 时期。各国为了先敌完成主力的战略展开,以缩短从宣战到主力投入交战之间的时间,还在战前就采取了许多准备性的动员措施,而这些措施在以前战争中通常是在宣战之后采取的。
  临近动员时期一般为正式宣战前的5-6 天。各国采取的措施有:召回休假军官、部队从野营返回冬季营房、按战时标准补充军队的物资和武器、成立征召预备役军人的机构、部分征召预备役军人入伍、加强对边境和内地重量设施特别是铁路与通信工具的警卫、开始使掩护部队隐蔽到达国境线等。
  各国的全面动员本身事实上也是在正式宣战之前开始的。这就使动员、集中、展开占用的时间,即从宣战到主力开始作战的时间,比以往战争大为缩短。
  德国、法国的动员于8 月5 日同时完成。德国8 月7 日开始运送军队,8 月17日,往集中地域运送军队的工作已经完成。
  法国8 月6 日开始运送军队到集中地域,8 月18日完成,比德军晚一天。
  英国远征军从8 月4 日-7日完成动员,并从8 月9 日起开始向法国的布伦、勒阿弗尔、鲁昂这三个港口运送。8 月14日-8月20日,英军从上陆港口经铁路被运送到集中地域莫伯日、朗德雷西。
  奥匈于8 月14日完成动员。进攻塞尔维亚的军队从7 月30日即开始运送,进攻俄国的部队从8 月6 日开始运送,两部分均在8 月20日基本结束。
  由于国土辽阔和交通落后,俄国的动员和集中十分缓慢。边境附近军区的动员在第6 天完成,内地军区第8 天完成,远方军区到第21天才完成,有半数第二线师则用了28天。俄军的集中也用了很长时间,到动员的第15天,德、法两军的集中已基本结束,而俄军只集中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到第30天集中了三分之二,西伯利亚的部队则在第60天以后才陆续到达。
  铁路在各国的军队运送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各国的铁路在动员开始后就移交军事当局管理,客运受到严格限制甚至完全停止。德国向西部边境集中部队是通过15条复线进行的, 一昼夜可通过660 列列车。总共运送工作用了大约1万1 千列军用列车。法国军事运输依靠10条铁路(一部分是复线)进行,每昼夜通过能力为560 列军用列车。
  动员结束后,各交战国都拥有了庞大的陆军。协约国的陆军总人数达到了1059.2万人,其中俄国533.8 万,法国387.1 万(包括殖民地),英国65.8万,比利时37.5万,塞尔维亚38万,黑山6 万;德奥军事集团陆军总人数达612.2 万,其中德军382.2 万,奥匈230 万。协约国拥有轻炮12134 门,重炮1013门;德奥集团拥有轻炮11232 门,重炮2244门(不含要塞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动员的另一个特点是:动员和集中期间,各国都积极地使用了掩护部队,以掩护本国军队的集中和展开,破坏敌人的动员和展开。
  德军出动了3 个骑兵军、1 个步兵师和6 个步兵旅进行掩护。掩护德军集中的是平时就驻扎在边境地带的5 个军。负责总动员期间掩护西部边境的部队还在战前即已到达比利时国境,其主要任务是在比利时境内夺取便于主力展开的有利地区。8 月4 日,一支由25000 名步兵、8000名骑兵组成的德军部队在124 门火炮的支援下侵入了比利时领土,几天后又有3 个军投入作战。
  法国为了掩护军队的展开,向边境出动了6 个军和6 个骑兵师。计划在亚尔萨斯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法军还在主力集结之前,便实施了一系列局部作战,以夺取阿登山脉和孚日山脉的山间道路。
  俄国统帅部组织了两支快速部队突入东普鲁士境内,在敌后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奥匈军队也将骑兵开到边境附近,以查清从德涅斯特河到杜布诺、卢茨克、霍耳姆、卢布林一线的敌军兵力和集团。奥军掩护部队并顺利地实施了夺取塔内夫森林地带的作战,以占领有利的出发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的第三个特点是:各交战国对于工业动员的重视程度都很不够。由于速决战的思想在各国都占上风,各国参谋总部都认为平时所积累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装备的储备能够满足整个战争的需要,而对于战争的消耗则计划用专业化军工企业的日常武器生产来补充。因此,各国对于将工业转入军事生产以适应战争需要普遍准备不足。像德国甚至认为工业动员并非十分必要。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业动员,大战爆发后各国的动员储备品只在数月之内即消耗殆尽。
  3.各国军队的战略展开
  战略展开,即军队按战略计划完成战略部署的行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多数国家是在宣战后采取公开方式进行战略展开。
  (1)陆军的展开
  陆军的展开分为西欧战区、东欧战区和巴尔干战区。
  西欧战区包括比利时、卢森堡大公国、亚尔萨斯、洛林、德国和莱茵各州的法国的东北各省。这个战区东至莱茵河,北至荷兰,西至斯凯尔特河口到塞纳河口的海岸,南至塞纳河——巴黎——瑞士边界这条假设线。战区正面宽480 公里,纵深500 公里,西部是平原,便于大军团行动,东部多半为山地,限制了军队的机动。
  交战国在战前即沿边境线修筑了很多要塞。其中著名的如法国的凡尔登、图尔、厄比纳尔、贝耳福,比利时的列日、那慕尔、于伊,德国的梅斯、迪尔霍芬堡垒(提翁维尔)以及莱茵河的一些要塞。法国的要塞配系具有重大的战役意义和战略意义,比利时的要塞也具有战役意义,德国的要塞除梅斯外,其余要塞都没有防御意义,因为德军准备很快将战线推到法、比境内。
  在西欧战场上,德军的展开最为顺利。德国在法、比边境共展开7 个集团军(22个军、12个预备队军,共68个师)、4 个骑兵军(共10个师),还有要塞守备部队3 个预备队师、6 个半准预备队师和17个半后备旅,共160 万人,火炮5000门(其中500 多门重炮)。其主要集团第1 、2 、3 、4 、5 五个集团军配置在梅斯以北,在长达200 公里的正面上集中了约110 万人,其余兵力(第6 、7 集团军)从梅斯向南至瑞士边境展开。这样,德军统帅部以主力径比利时对法国进行歼灭性突击的战略计划,在兵力展开方面已初步实现。
  与德军对峙的是法军、比军和英国远征军。法军5 个集团军和1 个骑兵军沿法国同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的边界,在南至贝耳福、北至伊尔松长达345 公里的正面上展开。其中第1 、2 集团军在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展开,第3 、4 、5集团军在凡尔登西北展开。法军与德军几乎同时展开,但由于法军统帅部对德军的战略企图判断错误,致使法军不得不改变部署,向北面调动部队,将其左翼延伸到那慕尔,法军为此丧失了3 周的时间。
  比军完成展开较早。到8 月6 日,其6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都已配置完毕。英军的4 个步兵师、1 个半骑兵师则到8 月20日才到达莫伯日、勒卡托地域。
  双方在西欧展开后兵力对比是:德军展开78个师,160 万人,法、英、比联军展开75个师,156 万人,双方兵力相当;德军在梅斯以北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有110 万人,联军也有100 多万,兵力也大致相等。但是,从兵力部署上看,德军从北到南成一线配置,间隔不大,兵力集中,而法军由于战略判断失误,又不敢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致使比军与法军左翼之间出现了110 公里宽的空隙,这给德军首先击败比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东欧战区包括俄国的西部边界地区、东普鲁士、波兹南与西里西亚两省的东部及加里西亚。战区从波罗的海至俄国——罗马尼亚边界,横宽850- 900公里,纵深750 公里。其基本地形是平原,有利于大部队的展开和行动,战区内的道路网对于德国和奥匈来说更为有利。另外,在军事工程、军事经济等问题上德、奥准备得也要更充分一些。
  按原定计划,德国在东部采取守势。到8 月10日,德国的第8 集团军已经展开,共15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约20万人,1044门火炮(其中重炮156 门)。德军利用地形特点,并未占领绵亘的正面,而是在主要方向上的筑垒地域和湖间隘路作独立基地(以军为单位)的配置。
  用于对俄作战的奥军集中在散多梅希东南至切尔诺夫策一带,共4 个集团军,即第1 至第4 集团军。其中第2 集团军在奥军右翼侧塔尔诺波尔、布斯克、斯特雷地域及其以南展开,第3 、4 集团军分别在利沃夫、桑博尔地域以及拉迪姆诺、亚罗斯瓦夫、普热米什尔地域展开。第1 集团军在奥军左翼的桑河的塞尼亚瓦、尼斯科地域展开。第1 、第4 集团军即左翼为奥军的突击集团,应在维斯瓦河和西布格河之间实施快速而坚决的进攻,在德军支援下粉碎波兰西部的俄军。第2 、3 集团军则应粉碎从克列明涅茨、杜布诺、卢茨克方向采取行动的俄军。
  俄军兵力集中在两个独立的方向上——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西北方面军展开两个集团军,即第1 集团军和第2 集团军。西南方面军在400 多公里的弧形地带展开了4 个集团军,即第4 、5 、3 、8 集团军。为了履行对法国的义务,西北方面军在尚未完成集中和展开之前就向东普鲁士的德国第8 集团军展开进攻,结果造成了西北方面军的失败。西南方面军也是在主力尚未完成展开的情况下发动了在加里西亚的进攻。只是由于奥军在展开过程中犯了重大的错误而使俄军成为胜利者。
  巴尔干战区的军事行动在塞尔维亚领土上进行。奥匈最初在这里集中了3 个集团军(第2 、5 、6 集团军),后来为了应付同俄国的作战,抽调了第2 集团军到加里西亚。这样奥匈在巴尔干战区便只有5 、6 两个集团军,14万人。其任务是进攻塞尔维亚部队,对其两翼侧进行纵深包围。
  塞尔维亚展开了4 个集团军,编为12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其野战部队共有24万7 千人。其部署是:第1 集团军沿多瑙河在100 公里的正面占领阵地,执行防御,其主力沿帕兰卡、托波拉地域展开;第2 集团军在贝尔格莱德地域;第3 集团军在瓦列沃地域;第4 集团军从西面掩护摩拉瓦河河谷,其左翼侧同黑山集团军衔接。
  黑山集团军共45,000 人-60 ,000 人,100 门野炮,100 门山炮,主力驻扎在西部边境,面对黑塞哥维那和奥国卡塔罗海军基地。
  总起来看,德国的战略展开是最成功的,法国则将主动权让给了德军,受敌人的摆布;俄军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两处兵力大致相等,不分主次,因此在两个方向上都未形成压倒优势。奥匈的展开与法国一样不成功,其第2 集团军被迫由巴尔干战线调往俄国战线,从而丧失了时间和主动权。
  (2)海军的展开
  海军的军事行动几乎遍布各大海洋,其中以北海、大西洋东北部、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等为主要海战区。
  英国海军拥有4 个大舰队、几个独立分舰队和编队。第1 舰队(宣战后改名为主力舰队)是英国最强的舰队,专门对付德国的公海舰队。宣战后,第2 和第3 舰队合并成海峡舰队。
  德国海军由公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分舰队、分驻在各个海洋的中队与舰艇组成。公海舰队是德国海军的最大联合编队,用于对英国海军主力的战斗,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威廉港。
  法国海军编为两个联合编队——地中海舰队和海峡海军。地中海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土伦,海峡海军的主要基地是布勒斯特。
  奥匈海军驻泊在亚得里亚海,有两个战列舰分舰队,一个巡洋舰总队,两个舰队驱逐舰和驱逐舰区舰队,一个潜艇区舰队和由一些旧舰组成的预备队。其主要基地是波拉。
  俄国舰队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西伯利亚区舰队、里海区舰队组成。波罗的海舰队是其主力,基地主要是赫尔辛福尔斯。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塞瓦斯托波尔。
  同陆军一样,各国海军也大都从7 月中旬开始实行预备动员,其动员和展开也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另外,海军的部分舰艇编成甚至整个舰队都不需移动,舰艇和编队即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是海、陆军展开的不同之处。
  4.交战各国的指挥体系
  (1)陆军的指挥体系
  各国陆军的指挥体系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别。
  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的首脑是国家元首(总统、君主)。陆军部实际领导军队的军事建设、武器装备、战斗训练、日常生活等。战争准备工作如制定动员、集中、展开和首批战役任务的计划等则由参谋部负责。
  德国总参谋部是其他国家同类机关模仿的典范。19世纪初叶普鲁士陆军部中设立了参谋部,后来又成为独立的参谋总部。1870年以后,法国、奥军等国也模仿德国设立了参谋部。美国陆军在1903年、英国陆军在1906年也先后设立了参谋部。
  战时,整个武装力量的首脑名义上也是国家元首,但战区的直接指挥几乎一直是任命专人——总司令负责。总司令之下设野战司令部,按战斗活动和保障类别分为各种专门的处,具体领导军队的战斗活动及其保障。总司令被授以战区范围内的最高权力。
  德国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由德皇威廉亲自掌管。小毛奇任参谋总长,实际上即总司令。战争爆发不久,大本营即移往距边界约100 公里的科布伦茨市。
  法国的最高统帅部由霞飞将军负责,总参谋长是贝郎。大本营设在维特里勒弗朗索瓦。
  比利时军队首脑为国王阿尔伯特,总参谋长是塞利埃.德莫朗维尔。大本营设于布鲁塞尔。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由陆军元帅弗伦奇担任,梅雷将军任参谋长。大本营设于勒卡托。
  俄国的最高统帅原为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1915年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担任了最高统帅,米哈伊尔.阿列克塞耶夫为参谋长。
  奥军的首脑是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总参谋长是康拉德。
  各国军队战略指挥的组织系统,一般是各集团军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
  俄国是个例外,俄国在最高统帅和集团军司令之间设立中间一级,即方面军司令官。统帅部指挥各方面军的行动,方面军指挥各集团军的行动。一个方面军管辖2-4 个集团军。另外,法国在1914年也曾规定将集团军组成集团军群,但这些集团军群并不固定,只是在一定时期根据总司令的计划实施某些战役时才设立这一组织。
  (2)海军的指挥体系
  与陆军指挥体系不同,各国的海军指挥体系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海军的主要指挥机关是海军部。海军部负责规划海军的建设及战斗训练,拟定战役计划和指挥战役、战略范围的作战行动。英国海军还设立第一海务大臣(海军军令长官),即所有舰队的总司令。1912年建立海军司令部,但在海军指挥系统中的地位未曾确定下来。战争爆发时温斯顿.丘吉尔任海军大臣,海军上将费希尔任第一海务大臣。海军参谋长在战争初期由海军中将斯泰迪担任,1914年11月后由海军少将奥利弗担任。
  英国海军指挥机关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海军的作战长官——第一海务大臣对于作战却并没有实际的管制权(作战管制由参谋长根据部中文职的海军大臣的直接指示负责执行),主要负责海军部的后勤及物资方面的业务,因而无法处理主要的战略问题。另外,主力舰队和海峡舰队司令的权力和职责受到海军部的严格限制,只能指挥一些战役、战术性的作战行动。1916年日德兰海战后,英国被迫改组了海军部,其中一条是由第一海务大臣兼任海军参谋长。
  德国海军的最高指挥权集中在德皇手中,下设海军部(帝国海军指挥总署)、帝国海军办公厅、海军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海军部负责海军的组织、指挥和物质保障;海军办公厅负责军官的配备、服役;海军司令部作为最高统帅——德皇的机构,根据海军所面临的任务拟定战役计划,分配各海区兵力。这样德国高级海军指挥机构被分割成几个机关,各机关间的冲突和战略建议的分歧,使得德国海军没有制定出一项真正一贯的政策和战略,仅仅成为陆军战略的附属品。另外,北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也直接隶属德皇,德皇和他的海军总司令部对舰队的限制比英国更大,舰队司令官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主动权。
  法国海军由海军部长及其作战机关——海军总司令部领导、总司令部制定作战计划,领导计划的实施。奥匈海军未设海军部,其职能由陆军部的海军司担任。
  俄国海军指挥机关是海军部,其组成是:海军部委员会、海军总部、海军法庭、海军船艇总署、海军经济管理总署等。1906年建立了海军司令部,以解决战略方面的问题,制订海军建设计划,进行海军动员,领导海军的整个备战工作。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争初期都没有建立起联合指挥部。英国远征军虽然被派往法国作战,但陆军元帅弗伦奇并不隶属于法国统帅部。英国政府命令弗伦奇斟酌情况是否对英军有利,在行动上保持完全的独立性。英、法两个统帅部之间在组织协同动作问题上经常产生摩擦,从而对战役产生了不利影响,1915年后法国多次向英国等提出组织联合指挥部的建议,直到1918年3 月,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同盟国的联合指挥部则是1916年6 月奥匈失败之后建立的,称为" 中欧诸强最高军事指挥部".
  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 月爆发,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共4 年又3 个月之久。大战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国边境构成西欧战场,主要由英法军队对抗德国军队;从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构成东欧战场,主要由俄国军队对抗德奥军队;沿多瑙河和萨瓦河构成巴尔干战场,由奥匈部队对抗塞尔维亚部队。此外还有海上争夺和其他一些战场。
  从时间上来讲,大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1914年8 月-1915 年)、相持阶段(1916年-1917 年)、结束阶段(1918年)。
  1.初期阶段的重大战役(1914.8-1915)
  初期阶段,即双方的战略进攻阶段,这一阶段的战役主要是运动战,交战双方都强调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进攻战,作战行动主要是在双方均处于机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许多战略方向上,双方都互有攻守。主要战役在西欧战场有边境战役(1914.8.21-8.25)、马恩河战役(1914.9.5-9.12),在东欧战场有东普鲁士战役(1914.8.17-9.15)、戈尔利采战役(1915.5.1 -6.22)等。
  (1)西欧战场
  ①边境战役。战争爆发后,西线德军按照战前制定的施利芬计划,采取北攻南防的作战方针,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法军的左翼,企图取道比利时,直插法国腹地,通过实施深远战略迂回迅速打败法军。为此,德军8 月2 日占领卢森堡、8 月4 日侵入比利时,8 月16日,德军攻克比利时的列日要塞,随即向西推进。8 月20日,德军攻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其第1 、第2 、第3 集团军前出到布鲁塞尔、那慕尔、迪南及其以南一线,第4 集团军前出到巴斯托尼、阿特尔泽一线,第5 集团军到达埃塔尔、隆维、阿尔斯韦勒尔一线。德军集中了5 个集团军的17个军和7 个骑兵师,准备同法军交战,完成包围并粉碎法军的战略任务。
  法军统帅部战前错误地判断德军主力将集中在南翼的梅斯和卢森堡地域,因此,法军总司令霞飞根据战前制订的第17号计划,于8 月8 日下达全力进攻的第1 号作战命令,以右翼的第1 、第2 集团军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德军发起猛攻。德军在该方向按计划实施有组织的退却,法军进展顺利,缓慢突入他们"失去的省份".但8 月20日德军突然停止后撤发起反击,将法军逐回边境。
  在法比边境,德军经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法军统帅部被迫调整部署,加强左翼。到8 月20日,法军的第3 、4 、5 集团军和英国集团军从凡尔登以北到蒙斯一线展开22个半军和7 个半骑兵师,准备向德军右翼发动进攻,以粉碎对方的主力。
  8 月20日,敌对双方的统帅部各自下达了战役训令,8 月21日,双方开始了被称作" 边境交战" 的遭遇战。交战在两个战役地域同时展开:在阿登,德国第4 、第5 集团军向当面的法军第3 、第4 集团军进攻;在桑布尔河和马斯河之间地带,德军第1 、2 、第3 集团军同法国第5 集团军、英国集团军交战。
  经过5 天的激战,到8 月25日,英法联军的4 个集团军先后遭到失败,法军被迫全线向南撤退。至此,法国不但未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整个边界反而被突破,全线陷于被动。德国进入法国境内,长驱直入,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②马恩河战役。边境之战结束,按原定计划,德军西线右翼主力应从西南对巴黎施行深远迂回,配合左翼,完成对法国所有集团军的合围。8 月27日,德军统帅部下达向西南方向进攻法军的训令。然而,德军为边境之战的胜利所陶醉,贪恋追击,改变了右翼主力的进攻方向,由西南转而向南,放弃迂回巴黎。其中担负迂回英、法军队左翼侧任务的第1 、第2 集团军向巴黎以东疾进,9 月4 日到达马恩河以南的蒙米雷伊,完全忽略了集结在巴黎东北的法军兵力。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统帅部认为,边境之战后法军已被击溃,只待合围其残部并予以消灭,西线战争目的已经达到,因而于8 月25日从追击部队中抽调了2 个军和1 个骑兵师开往东线,另调2 个军北上去占领比利时军队坚守的安特卫普要塞,派1 个军去占领莫伯日。这样,德军西线右翼兵力遭到严重削弱。
  边境失败后,英法军队在向纵深腹地退却过程中,多次对德军实施战役反击,从而迟滞了德军的行动,为稳定战役、调整部署赢得了时间。到9 月4 日,法国重新部署兵力的工作已经完成。从巴黎沿马恩河以南的库尔塔孔、索姆苏一直到凡尔登的曲折正面上展开了6 个集团军。左翼侧的第6 集团军、英国集团军、第5 集团军组成突击集团,其中新组建的第6 集团军应从西向东进攻德国第1 集团军的后方,英国集团军从西南向东北进攻德第1 集团军的翼侧,第5 集团军由南向北进攻德第1 、第2 集团军的正面;中央的两个集团军——第4 集团军和新组建的第9 集团军担任牵制德军的任务;右翼侧的第3 集团军从巴勒杜克以北向西进攻德军的左翼。至此,法军统帅霞飞" 避免被包围,并尽可能重新占领包围位置" 的企图已经实现。其中在从巴黎到索姆苏的战线上,法军部署了第6 、第5 、第9 和英国4 个集团军,共35个半步兵师和8 个骑兵师,当面德军的第1 、第2两个集团军却仅有18个半步兵师、5 个骑兵师,这样,法国在西翼取得了2 ∶1的优势。
  9 月5 日,法国第6 集团军在向巴黎东北的乌尔克河地区运动时,与德国第1 集团军担任屏护任务的预备队第4 军发生遭遇战,拉开了马恩河战役的序幕。
  9 月6 日,英、法联军发动全线进攻,法第6 集团军主力渡过乌尔克河,强攻德预备队第4 军。此时,德第1 集团军的其他4 个军都布置在马恩河地带。孤立无援的预备队第4 军一面被迫向东退却,一面向集团军呼救。德第1 集团军司令官克拉克意识到法军正用优势兵力包围德军的整个右翼,第1 集团军处境十分严重,因而他先后下令将马恩河北段的第2 军和第4 军调往乌尔克河以西的交战地点,以加强其右翼。9 月7 日,克拉克又下令将马恩河南段的两个军——第3军、第9 军撤回,令其以强行军赶到乌尔克河对岸。
  德国第1 集团军的自行北调导致德第2 集团军的右翼侧处于暴露状态。
  德第2 集团军司令官皮洛夫被迫将其右翼侧部队调往北面的蒙米雷伊及其西北,于是第1 和第2 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更加扩大。到9 月8 日,法军的两个师前出到德第2 集团军右翼侧,迫使皮洛夫再次撤走其右翼侧,将第1 、第2 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又扩大了15公里。
  9 月8 日夜,英国集团军和法国第5 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已经楔入德国第1 、第2 集团军之间,德第1 集团军受到了英军和法军从西、南两面的夹击。
  与此同时,法国第9 集团军也成功地将德第2 集团军与第3 集团军分割,使德第2 集团军也处于两面受敌的困境。德军的正面已被突破。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得知战局发展不利,命令第1 集团军停止进攻,立即后撤;命令第2 集团军尽快摆脱法军进攻,撤至马恩河北岸转入防御。德第1 集团军司令官克拉克决心先攻后撤,下令向法第6 集团军左翼发起攻击,企图迫其退向巴黎以北阵地,但德军的攻势被法军挫败。9 月10日,德军统帅部再次命令第1 、第2 、第3 集团军撤退,并命令第4 、第5 集团军停止对凡尔登地域的进攻。11日,德军全线撤退至努瓦荣——凡尔登以北,小毛奇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 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9月14日,小毛奇被免职,德军总参谋长由陆军大臣埃里希.冯.法金汉担任。
  9 月5 日至12日的马恩河战役,是英、法军队的第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双方参战的主要兵力,德国方面为5 个集团军,英、法方面为6 个集团军,双方参战兵力约200 万人,火炮6600多门。英法军阵亡2 万1 千人,受伤12万2千人,德军阵亡4 万3 千人,受伤17万3 千人,双方都未能围歼对方的重兵集团。但对于英法军队来讲,马恩河战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粉碎了德军在西线战场迅速歼灭法军的战略企图,稳定了西线的战局。
  马恩河战役也预示着西线运动战的结束和阵地战的开始。战役之后,从瓦兹河到瑞士边境的漫长战线上,呈现出胶着状态。士兵开始构筑工事,设置带铁丝网的障碍。双方在随后的几周里,都试图包围对方的暴露翼侧,从不同地段将一批又一批兵力调往瓦兹河以西各自的暴露翼侧和更远的西北方向,一直到达海边为止。到1914年底,从比利时的海峡城镇纽波特开始,向南伸展数百英里,在努瓦荣转向东南,经兰斯、凡尔登一直到瑞士边界的绵亘正面上,出现了固定的堑壕系统,双方转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都把防御提到了首位,竭力巩固自己的阵地。此后的一年中,西线所发生的一些战役,如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伊普雷战役等,其目的多是为了改变防御态势,带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明显特点。
  (2)东欧战场
  ①东普鲁士战役。战争开始后,德国将作战重心放在西线,东线只在东普鲁士地区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第8 集团军,主要任务是对俄军进行积极防御。
  按战前的法俄军事协定,一旦德国进攻法国,俄国应同时攻打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以牵制德军在西线的进攻。8 月17日,俄国应法国的要求,首先向德第8 集团军进攻,发起了东普鲁士战役。
  俄国参战的是西北方面军(辖第1 、第2 两个集团军),共18个步兵师,8个半骑兵师,1104门火炮,54架飞机。德军第8 集团军是15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1044门火炮,56架飞机,2 架飞艇。
  俄军的战役计划是:第1 集团军从北面迂回马祖里湖区实施进攻,切断德军与哥尼斯堡的联络;第2 集团军从西面迂回马祖里湖区实施进攻,阻止德军向维斯瓦河的撤退。其战役的总意图是从两翼侧包围德军集团。
  德军统帅部鉴于俄军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俄军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发动进攻,便预定在东普鲁士实施积极防御,用掩护部队交替对俄军的两个集团军作战,以主力将其一一击败。
  8 月17日,俄军第1 集团军以3 个步兵军的兵力进攻东普鲁士,拉开了战役的序幕。8 月19日,德军被击退。8 月20日,俄军第1 集团军主力与德军第8 集团军主力在古姆宾年展开大规模交战,德军失败,伤亡1 万余人,并开始向西撤退。与此同时,俄军第2 集团军也越过东普鲁士南部边界,向马祖里湖以西推进。
  俄军指挥官对于最初的胜利产生了错觉,认为德军已被击败,战役已基本结束。因此第1 集团军放弃了追击德军的机会,按兵不动,转入休整。第2 集团军则改变了向北的攻击方向,改为向西偏移大约60公里的西北方向,这样,俄军的两个集团军隔着马祖里湖沼泽地带,出现了一条宽100 余公里的缺口,彼此孤军作战。
  俄军指挥上的失误被德军指挥部所掌握,德军立即决定改变原定向维斯瓦河对岸撤退的计划,以一部分兵力迷惑和阻击俄军的第1 集团军,将主力集中在右翼,首先歼灭俄第2 集团军,然后再歼灭第1 集团军。新任第8 集团军司令官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到职后,迅速完成了调整军队部署的工作,并于8 月26日以主力发起了对马祖里湖以西的俄第2 集团军翼侧的进攻。德国以其第17军和预备队第1 军的优势兵力,首先击退了俄第2 集团军的右翼第6 军;次日,德军又以俄第1 军军长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撤退的假命令,致使在第2 集团军右翼作战的第1 军撤退。俄第2 集团军的中央两个军(第13军和第15军)却一直向北推进,几乎未遇抵抗便到达了阿伦施泰因,这样,中央军群的东西两翼侧便处于暴露状态。俄第2 集团军司令官萨姆索诺夫意识到局势严重,下令退却,但为时已晚,俄军被团团围住。由于无法得到第1 集团军的支援,俄第2 集团军突围不成,萨姆索诺夫自杀,残部投降。德军仅以伤亡2 万人的代价便歼灭了俄第2 集团军的主力,毙伤、俘虏俄军12万余人。
  8 月31日,德军在歼灭俄军第2 集团军后,主力迅速转向东北,对付俄军的第1 集团军。9 月初,德军从西线调来增援的两个军赶到。德军调整了部署,于9 月7 日集中力量向俄军第1 集团军的左翼发动强攻,9 月9 日夜俄军开始撤退。9 月13日,俄军退出东普鲁士,越过涅曼河,避免了被包围的命运。但已经损失了11万人,而德军只付出1 万余人的代价。
  东普鲁士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线的一次重大战役。德军以伤亡2 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俄军25万的巨大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但是,在战役过程中,德军曾被迫从西线抽调了2 个军和1 个骑兵师到东普鲁士战场,从而削弱了西线主要战略方向上的力量。因此,这一局部性的胜利是以马恩河失败的高昂代价换来的。
  同时,东普鲁士战役并没有从根本上削弱庞大的俄军的实力。相反,由于德军被俄西北方面军牵制住,使得德军无法支援其盟国奥匈军队的作战,这就给俄西南方面军在同时进行的加里西亚战役中重创奥匈军队创造了条件。奥匈军队在德国整个战略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力量的严重削弱,使德国统帅部原定以奥匈吸引俄军主力的计划已无法实现,德军的后方受到了俄军越来越严重的直接威胁。因此东普鲁士战役并没有使德奥军事集团在东线取得优势,相反战役之后东线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开始考虑作战由西线转移到东线的问题。
  ②戈尔利采战役。1914年底,德国统帅部就调整战争计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鉴于西线已经转入阵地战,对英法速决取胜的希望已经破灭。东线则尚有继续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可能,而且来自东线俄国的威胁也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统帅部将1915年的战略计划作了重大调整,决定在稳住西线的同时,将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首先摧毁俄军,结束东线战争,再回过头来集中兵力对付英法。
  俄国方面也做好了在东线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准备。英、法两国的1915年战争计划决定在西线实施战略防御,以增加军事经济潜力,为此,西线预定仅在阿图瓦和香槟进行一些局部的进攻,东线则应由俄国发动进攻,使德军无力在西线发动强大攻势。俄国同意了英、法的建议,承担起吸引德军主力的义务。
  双方的战略计划是:德国决定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对俄军发起进攻。其中北翼由德军从东普鲁士向布列斯特方向进攻,南翼由德奥联军向利沃夫方向进攻,最后两面合拢,将俄军主力围歼于" 波兰口袋" 中。俄国则决定仍然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即由西北方面军从东普鲁士进攻俄国,西南方面军从喀尔巴阡山进攻奥匈帝国。
  1915年1 月,奥匈第3 、第4 集团军在一支主要由德军组成的南方集团军的加强下首先在南翼发动进攻,喀尔巴阡战役爆发。2 月,北线的德第8 集团军和新组建的第10集团军也向俄军发动了强大攻势,是为奥古斯图夫战役。到1915年4 月,在战线的北翼,德军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未达成预定战役目标,在格罗德诺一线受阻无法前进;在战线的南翼,奥匈军队损失惨重,匈牙利平原面临着俄军的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统帅部决定放弃两翼进攻,改而选择俄国战线的中央,即在维斯瓦河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戈尔利采地区作为具有决定性的突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围歼俄国西南方面军的第3 集团军,阻止俄军通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平原。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德军做了周密的准备。它从西线秘密调来了4 个军的精锐部队组成第11集团军,连同奥匈的第4 集团军,组成强大的突击集团,由马肯森统一指挥。奥匈的第3 集团军和1 个德军集群分别从南面和西北面保障这次战役。
  对于即将来到的打击,俄军缺乏必要的准备。俄西南方面军战线长达600 公里,兵力分散,在德军进攻的正面仅部署了5 个步兵师,共6 万人、4 门重炮、100 挺机枪。而德军在突破地段集中了10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共12.6万人,457 门轻炮、159 门重炮、260 挺机枪、96门迫击炮,占据了很大优势。
  5 月2 日,德军发动了闪电式的进攻。德第11集团军的主力在左右两翼的配合下,经过1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开始在戈尔利采地区实施突破。
  强大的炮火摧毁了俄军的防御工事,德军的进展十分顺利,俄军急忙调纵深机动部队增援,但因零星投入战斗,未能奏效。到5 月4 日,俄第3 集团军已几乎全军覆没,德军突破成功。5 月5 日,德军将预备队投入战斗,突破口迅速扩大,俄军被迫全线溃退,放弃加里西亚。6 月22日,德奥军队攻占利沃夫,戈尔利采战役以俄军的失败而结束。
  戈尔利采是东线战场最大的一次战役,战役的失败使得俄国在波兰作战的各集团军的战略态势恶化。战役结束后,俄军被迫实施大规模战略退却,先后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战线大幅度东移。
  但是,德军全歼俄军主力、结束东线战争的战略目的并未实现。在俄军的顽强抵抗下,东线从里加到德涅斯特河基本上拉成一条直线,德奥军队的进攻势头受到遏止。到1915年10月,东线也稳定下来,并开始转入了阵地战。
  东西两线相继由机动战转入阵地战后,战争的初期阶段宣告结束。双方的战略进攻计划在这一阶段都宣告失败,战争陷入了僵局。第二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开始了。
  2.相持阶段的重大战役(1916-1917)
  东西两条战线的稳定表明双方力量对比出现了暂时的平衡,战争呈现出相持不下的状态,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都力图消耗对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困难,同时扩建、新建预备队,大力发展自己的军工生产。经过凡尔登战役(1916.2.21-12.18)、索姆河战役(1916.6.24-11月中旬)的消耗,战略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的重大变化。1917年,协约国试图转入决定性的反攻,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战争继续相持下去。
  (1)1916年的战局
  ①凡尔登战役。经过1915年在东欧战场的进攻,德国未能实现其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目的,但德国统帅部认为俄国的攻击力量已经崩溃,短期内无力发动攻势,因此决定在1916年将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1915年底,德军统帅部制订了代号为" 处决地" 的打败法国的战役计划。德军统帅部认为,法国在军事上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即将破裂的临界点,德军应当趁机集中力量,使法国陷于崩溃。为此,德军统帅部决定选择凡尔登这个法国人坚强与勇敢的象征的地方发动进攻,迫使法国统帅部为坚守它而耗尽其所有兵力。简言之,就是用消耗战把凡尔登作为" 绞肉机" ,使法国" 把血流尽".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一个要塞城市,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支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法军以要塞为基础建立起正面达112 公里、纵深15 -18公里、外径为45公里的筑垒地域,筑垒地域共有4 道防御阵地,其中3 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4 道防御阵地由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凡尔登筑垒地域属法中央集团军群的编成,战前由第3 集团军的3 个军共11个师、632 门火炮防守。其中马斯河右岸由第2 军和第30军(6 个师、338 门火炮)防守,左岸由第7 军(2 个师、294 门火炮)防守,另有3 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此外,守军还可以得到统帅部预备队第1 、第3 、第20军的加强。
  德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威廉皇太子亲自指挥的第5 集团军,17个师,1204门火炮(其中重炮683 门)。突破地点定在马斯河右岸从孔桑武阿到奥恩的宽15公里的狭窄正面。突击群作梯次配置,第1 梯队突击群由预备队第7 军、第18军、第3 军组成,辅助突击由第15军实施,钳制行动由预备队第6 军、预备队第5 军实施。另外施特兰茨集群将在战役的完成阶段投入战斗,以3 个预备队军支援第5 集团军从东面攻占凡尔登突击部和整个要塞地区。
  德军统帅部计划用重炮兵和特大威力炮兵摧毁法军的野战筑垒和永备筑垒后,以快速攻击夺取凡尔登。为此,在主要突击地段上,德军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其中步兵师比法军多3 倍,火炮比法军多3 倍以上。
  2 月21日8 时12分,德军第5 集团的炮兵开始实施强大的炮火准备,持续时间约8 个半小时,发射的炮弹达200 万发以上,炮火准备期间,法军第1 阵地全部地段和第2 阵地个别地段的防御配系遭到破坏,部队的指挥陷于瘫痪。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攻击,以6.5 个师的兵力向法军2 个师约15公里的防御地段实施主要突击,当日即占领了第1 阵地。在随后的4 天(2 月22日-25 日)中,德军又相继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炮台。法军阵地被割裂为数段,通往后方的主要交通线被切断,凡尔登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
  2 月25日,法军统帅部调整了部署,调第2 集团军投入交战,并任命该集团军司令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总指挥。贝当上任后,规定部队的外线炮台为" 统一抵抗阵地" ,责令用现有一切手段坚守,并紧急调集3900辆汽车,组建了一支9000多人的运输队,通过拓宽的" 神圣之路" ——从巴勒迪克到凡尔登的一条公路,将作战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从2 月27日至3 月6 日,法军每昼夜有6000辆卡车通过这条公路到凡尔登,平均每14秒通过一辆汽车。依靠这条唯一的补给线,法军有19万名士兵和2.5 万吨军用物资被送到了凡尔登,法军力量大大增强。到3 月2 日为止,法军的兵力增加了1 倍,而德军仅增加了1 /10. 3 月6 日,德军扩大了进攻正面,将主攻方向转移到马斯河左岸,企图夺取莫尔特——奥姆高地和304 高地,切断凡尔登的补给线,消除法军对德军各突击军的翼侧袭击。右岸的德军也对法军的沃炮台和杜奥蒙炮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双方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经过残酷的浴血战斗,直到5 月20日,德军才攻下了304 高地和莫尔特- 奥姆高地。
  6 月,德军统帅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防御地域的整个防御,对沃炮台和通过弗勒里村庄、苏维尔炮台、蒂奥蒙和弗鲁阿德.德.特尔筑垒地域的法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了新的猛攻。在付出了巨大伤亡之后,德军先后攻占了沃炮台、弗勒里村庄和蒂奥蒙筑垒地域,但对苏维尔炮台的几次进攻都被击退。
  6 月底7 月初,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开始减弱。6 月俄军在东线发起夏季进攻战役,7 月1 日英法军队发起索姆河战役,德国统帅部被迫从凡尔登抽调兵力到东线和索姆河地区。8 月,战役的主动权开始转到了法军手中,法军先后收复了蒂奥蒙、弗勒里和304 高地。8 月29日,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被撤职。新任参谋总长兴登堡认为在凡尔登城下的攻势已失去战略意义,于9 月2 日下令停止进攻。
  10月至12月,法军在马斯河右岸实施了两次短促而有力的连续突击。
  到12月中旬,法军基本恢复了马斯河右岸自2 月25日以来被德军占领的阵地,并停止了进攻。凡尔登战役宣告结束。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场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的战役中,双方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军投入交战的兵力为50个师,损失近60万人,法军投入交战的兵力为71个师,损失58万人。步兵师的战斗减员达到70%以上。战役的物资消耗也空前巨大,仅枪弹一项双方就消耗了4000万发。德军在战役发起的第一天即消耗了200 万发炮弹,平均每小时为10万发。法军从2 月25日到6 月15日共消耗了1450万发炮弹。
  凡尔登战役不仅是大战中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不但未能歼灭法军主力、耗尽法军的战略预备队,而且也未能阻止协约国军队在索姆河转入进攻,相反却使自己遭到了巨大的消耗,并引起了国内政局的恶化。自此,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协约国手中。
  ②索姆河战役。正当德军在凡尔登方向实施进攻时,处于西线战场北翼的英法军队筹划了对德军实施大规模进攻作战的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1916年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役设想在1915年底即已提出,战役方案几经修改,到1916年5 月最终确定。战役的直接目的是击溃在法国北部地区的德军,为尔后转入运动进攻创造条件,并牵制当面敌人,减弱德军在凡尔登方向的压力。方案规定,英法共投入39个师,其中英军25个师,法军14个师,整个进攻正面为40公里,突破地段为15公里,战役将于7 月1 日发起,英国军队担任主攻。
  在索姆河地区防守的是德第2 集团军,共13个师,其中9 个师部署在第1 线,4 个师为预备队。德军的防御由3 道阵地构成,纵深7-8 公里。经过德军2 年的精心构筑,索姆河地区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坚强和最完善的设防地区之一".英法军队指挥部已经意识到索姆河战役将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做了5 个多月的周密准备,积聚了大量的物资。法军在仓库中集中了600 万发75毫米炮弹和200万发重炮炮弹,这比战争爆发前法国储备的所有炮弹还要多。
  6 月24日起,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实施了长达7 天的强大炮火准备,仅从法国第6 集团军地带就发射了250 万发炮弹。德军的地面工事大部分遭到摧毁,但地下工事几乎未遭损失。
  7 月1 日,英法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德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强抗击,给对方以重大杀伤,英军仅第1 天即损失了6 万人,英法军队的进攻遭到迟滞。到7 月17日,经过17天的苦战,英军只推进了2.5 公里,法军前进了5-7 公里。在此期间,德第2 集团军已由13个师增加到21个师,逐步稳定了防御。
  7 月中旬以后,攻守双方围绕着突破与反突破进行了反复的争夺,许多地带的战斗十分激烈。随着战役的进展,交战双方都进一步增加了前线的兵力。8 月,英法军参战兵力已达到51个师,德军达到31个师,英法军队一再发起猛攻,但两个月的战斗中,英法军队付出了28万人的代价,却只前进了3-8 公里。
  9 月至10月,战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英法军队又投入了21个师。9 月3 日,英法4 个集团军、1900门重炮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发动联合攻击,经过10天激战,却只深入德军防御2-4 公里。9 月15日,英军第一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但也只起到了战术效果。10月到11月间,索姆河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倾盆大雨将战场变成了污泥潭。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物资耗尽,索姆河战役不了了之。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阵地消耗战。战役持续4 个多月,双方投入的兵力达153 个师,约1 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其中英法方面为86个师,德军方面为67个师。英法联军付出了79.4万人的代价,仅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国也损失了53万人。尽管德军打破了英法军队的战役进攻,但由于人力物力薄弱,遭此消耗后,再也无法恢复过去的战斗力了。
  ③俄西南方面军夏季进攻战役。1916年夏,当西线凡尔登战役正在进行和索姆河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俄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在盟国的要求下,在加里西亚地区对奥匈发动了夏季进攻战役。战前,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为了隐蔽方面军的战役主要突击方向,决定以第8 集团军集中9 个师的力量实施主要突击,其它各集团军也同时在数个地段实施突破。这样该方面军在长达440 公里的进攻正面上同时在20多个地段进行突破准备,就可以使奥匈军队无法判明俄军的主攻方向。
  6 月4 日,俄西南方面军开始实施攻击,德奥军队果然无法判定俄军的主攻地段,未能适时机动后备力量,因此俄军进展十分顺利,战役头3 天,西南方面军便在宽70-80 公里的正面上向纵深推进了25-35 公里,并收容了7 万名俘虏,奥军望风而逃。6 月17日,俄第8 集团军已推进到65-67 公里。只是由于俄西方面军未能很好协同,方迫使俄西南方面军转入防御。7 月,西南方面军又发起进攻,但由于德奥方面已调集大量预备队进行抵抗,俄军进展不大。9 月初,战线稳定下来。
  俄西南方面军的夏季攻势又一次重创了奥匈军队。奥匈军队损失达150 万人,火炮损失581 门,机枪损失795 挺,掷弹炮和迫击炮也损失了448 门。
  俄军付出的代价是损失50万人。这一战役也迫使德奥军从西欧和意大利战场抽调了30多个师的兵力增援,从而改善了凡尔登城下法军的态势,解除了奥军对意大利的威胁。此外,这一次战役的突破样式也对后来的战役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日德兰海战。战争的前两年,交战双方都把海军的主力留在本土。英国海军主要集中在不列颠的北部港口,法国的海军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港口,德国海军集中在赫尔戈兰、基尔港和威廉港。各国都不敢冒险开出主力舰队进行海上决战,只有分遣小舰队有过小规模战斗。协约国以其海军优势力量加紧封锁对方。由于海上封锁,德国处境日益恶化。1916年,德国统帅部为了突破封锁,决定海军出击。1916年4 月25日,德国海军袭击了英国海军基地亚茅斯和洛斯托夫特,5 月底,又准备奔袭英国东海岸中部的散德兰。
  但德军的行动计划被英海军部获悉。英军立即派出舰队迎击。5 月31日,两国海军遭遇,触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海上战役——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历时12个小时,分前卫战斗、主力舰队交战和夜间战斗三个阶段。5 月31日15时许,双方前卫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和挪威南部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遭遇并展开战斗,英国两艘战列巡洋舰被击沉。16时40分,德舰队主力赶到,英国前卫舰队转为反向航行,并向主力舰队呼救。
  德军误认为英舰队主力不在附近,决定追击英前卫舰队。18时许,英国主力舰队赶到并投入战斗,德舰寡不敌众,激战近1 个小时之后,在烟幕掩护下,德舰转向西南,准备撤出战斗。英舰迂回追击,企图切断德舰退回基地的航道。19时10分后,双方舰队主力再次发生冲突。20时40分,德舰转向西去,再次退出战斗。入夜,双方又进行了几次战斗,最后德军舰队利用夜晚,突破英军拦截,驶回基地。英国舰队因兵力分散,海上有雾,恐遭伏击,放弃了追击,于6 月1 日11时转向西北,驶回基地。
  这次海战,英国出动了各种舰只151 艘,德国出动101 艘。战斗结果,英国损失战列巡洋舰3 艘,装甲巡洋舰3 艘,驱逐舰8 艘,伤亡和被俘约6800人;德国损失战列巡洋舰1 艘,老式战列舰1 艘,轻巡洋舰4 艘,驱逐舰5 艘,伤亡约3100人。事后,双方都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实际上都未达到摧毁对方基本兵力的目的," 海上总决战" 已彻底破产。英国虽然损失大于德国,但因实力雄厚,仍然控制着海上霸权,德国的主力舰队则再也不敢贸然出海进行大规模海战。
  (2)1917年的战局
  ①协约国的西线攻势。1917年,大战已经进入了第4 个年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交战双方都遭到了巨大的消耗。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经济、人口等动员能力对战争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拥有人数众多的后备军和发达的经济的协约国占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到1917年初,协约国兵力达到了425 个师,同盟国则为331个。由于后备不足,损失的兵员和战争物资难以及时补充,德国已无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开始在陆战场转入战略防御,在海战区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协约国则决定在新的一年中发起西线攻势,彻底击溃德奥军事集团,使1917年战局成为决定性战局。
  1917年4 月,按照战局计划,英法军队发动了" 四月攻势".战役由新任法军总司令尼维勒指挥,故又称" 尼维勒战役".战役企图是围歼努瓦荣突出部的德军。战役计划为:英军在阿腊斯——巴波姆地段和索姆河与瓦兹河之间地段进行佯攻,法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的埃纳河一带担任主攻,突破德军防御。尔后两军在吉兹地区对德军达成合围。4 月9 日,按预定方案,英军以30个师的兵力在60辆坦克和大量火炮的支援下,首先在阿腊斯地区向德军发起攻击。4 月16日,法军在进行了长达10天的炮火准备以后,以54个师、128 辆坦克向伊尔松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英法联军攻占了德军部分阵地,但遭到德军火力的严重杀伤,联军多次试图突破,都没有成功。5 月5 日,联军被迫停止进攻。这次战役是一次极不成功的战役,英法军队伤亡达34万人,德军仅损失16万人。战役的失败在法军内部造成严重危机,直到1917年末,法国再也未能组织起大的进攻。
  四月攻势失败后,法军新任司令贝当通知英军,法军需要整顿,7 月前不能再与英军进行大规模协同。为了稳住法军,英军统帅部决定按协约国1917年战局计划单独行动,在梅森附近实施一次突击。6 月7 日,英军在进行了10天的炮火准备和以600 吨高爆炸药、19条坑道进行的坑道大爆破之后,以第2 集团军3 个军的兵力、2200多门火炮、300 架飞机、90辆坦克向德军发起攻击,第一天即炸死炸伤德军2 万人、俘虏7 千多人。到6 月15日,梅森的突出部被英军占领,英军的战术态势得到改善。但随着德军防御不断加强,作战又陷入僵局。7 月31日,为了实现既定作战目标,英军又以第5 集团军在第4 集团军的支援下,在经过了16天的炮火准备后,向德军发起进攻,但连续不断的暴雨和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英军无法取得大的进展,进攻第1 天,英军以3.1 万人的伤亡,仅推进了500 米。此后,英军又发动了三次大的进攻,但都未能取得显著结果。到11月10日战役结束时,英军只将战线推进了6 公里,歼灭德军27万人,自己却损失了30万人。
  11月20日,为了挽回梅森战役的失败,策应意大利战场的意军,英军又发起康布雷战役。英军指挥部把突破德军防线的希望寄托在新采用的大规模坦克攻击战术上。为此,英军做了周密的准备。集中了作战坦克378 辆,辅助坦克98辆,专门组建了一个坦克军。同时集中了1009门火炮,1000架飞机,总兵力近10万人。进攻之前,步兵和坦克进行了8 天的合同演习。为了隐蔽战役企图,所有坦克都是隐蔽送到出发阵地,并取消了例行的炮火准备。11月20日晨6 时10分,英军在大雾掩护下突然发起进攻。坦克群在10公里正面展开,每3 辆组成一组,呈三角队形冲击,步兵随坦克之后前进。
  坦克出发10分钟之后,英军火炮才开始炮击。德军被从大雾中冒出来的数百个隆隆巨响的庞然大物吓得惊惶失措。到下午4 时,英军已突入德军的第三阵地,向纵深推进8-10公里,突破了德军的战术防御地幅,但英军预备队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德军则迅速调集兵力,将野炮装在汽车上组织了有效的机动反坦克作战兵力。29日英军停止进攻,30日至12月6 日,德军反复实施反冲击,收复大部阵地。英军又投入73辆坦克支援,才使战线稳定下来。
  1917年协约国为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投入了大量兵力,实施了数次大规模战役,但都未能打破僵局,反而陷入了新的消耗战中。协约国之所以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除各国军队缺乏协调、战役之间缺乏联系、指挥思想保守呆板外,还与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有关。美国参战使英法产生了等待依赖思想,俄国的国内危机和最终退出战争则削弱了协约国在1917年的攻势。不过,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德军顶住了协约国在西线的强大攻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力遭到进一步的消耗。
  ②美国参战与俄国退出战争。大战爆发不久,美国即宣布中立。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讲,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对美国乘机" 建立巨大规模的军事机器" 、夺取世界霸权是十分有利的,美国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
  但二者之中,美国更不希望德国取胜,因为德国的胜利将使德国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建立起军事霸权,那时美国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因此,战争爆发后,美国实际采取的是袒护协约国的政策。随着协约国对美国的军事经济依赖的加深,美国已成了协约国的债主,因而更不愿意看到协约国的失败。
  尤其是1915年德国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直接损害,美、德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1917年2 月,德国不顾美国的抗议,再次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并计划联络墨西哥、日本结成反美军事同盟,这就极大的激发了美国的参战热情。加上俄国政局的动荡导致协约国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德国最终取胜的危险再次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放弃中立,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已经势在必行。1917年4 月6 日,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参战决议案,并于同日对德宣战。
  美国的参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终改变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形势。尽管美国对参战所作的准备很不充分。美军对于1917年的战局还不能立即产生明显的影响,但美国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众多的人力,使美国成了协约国集团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厂。到1918年,协约国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
  但对于协约国来说,俄国的退出战争,则又大大地削弱了协约国的军事力量。1917年3 月,俄国的" 二月革命" 爆发,俄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尽管临时政府继续承担了对协约国的义务,但俄军在东线的进攻却遭到了惨败。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并果断地宣布退出大战。俄国的退出战争使得德国可以从东线调兵增援西线。因此,如果说英法因为美国的参战而增强了打败德国的决心,德国也因俄国退出战争而重新鼓起继续战争的勇气。1918年的战局,也就在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开始了。
  3.结束阶段的重大战役(1918)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经过3 年多的战争,交战各国的战争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在于己不利的情况下停止战争,于是加紧准备,企图给对方以最后的致命打击。1918年初,德国利用暂时的有利形势在西线发动了最后的攻势,但却被协约国顶住。到1918年夏季,英、法军队与源源开到的美军一起,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攻,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奥联盟瓦解,德国被迫签字投降,从而宣告了战争的结束。
  (1)德军的最后攻势(1918.3.21-7.17)
  1917年战局的发展使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在跨入1918年时,形势对于德国是极其有利的:协约国在1917年的西线攻势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丧失了进攻的锐气;俄国退出了战争,德军从西线作战的困境中解脱了出来;美军的主力直到1918年夏季才能赶到。因此,德军统帅部决心在1918年夏季前发动一场决定性的进攻,赶在美军到来以前打败英法军队。1917年11月11日,德军统帅部召开军事会议,制订了1918年西线进攻计划,1918年3 月到7 月,德军在西线实施了5 次进攻。
  第一次进攻是3 月21日开始的。战役在克鲁齐尔到拉费尔之间70公里的地段上展开,德军集中了62个师、6000门火炮、1000架飞机。战役布势分为三十梯队:第一梯队30个师,第二梯队19个师,第三梯队10个师,预备队3 个师。在德军攻击正面上担任防守的是英国的第3 、第5 集团军,共32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216 辆坦克、3000门火炮、500 架飞机。在突破地段,德军取得了1 倍的优势。3 月21日4 时20分,德军炮兵突然向英军阵地开火,炮火准备持续了5 个小时。9 时40分,德军步兵在徐进弹幕射击掩护下发起攻击。15时,德军的强击航空兵投入战斗。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军伤亡很大,第一天第一道防御阵地即被突破。在随后的两天中,担任主攻任务的北段德军遭到了英军有组织的顽强抵抗,进攻发展缓慢,而南段辅助方向靠近英法军队结合部的进攻却进展迅速,并使英法军队之间出现了一条宽15公里的裂缝,从这里可直接通住战略要地亚眠。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改变主攻方向,却制定了一个同时向西北、西方和西南3 个离心方向实施进攻的计划,从而分散了兵力,错过了战机。3 月26日,英法军队调整指挥体系,由法军总参谋长福煦统一指挥西线协约国军队,协约国的防御得到极大改善。3 月30日,当德军决定在南段重点进攻时,协约国已调来法军的两个集团军,封闭了结合部的缺口,稳定了战局。4 月4 日,德军对亚眠发起攻击,却没有取得进展。4 月5 日,德军被迫停止进攻。
  第一次进攻是1918年德军5 次进攻中最重要的一次,德军先后投入90个师,英法军队投入86个师。德军在两周内向对方纵深推进了65-84 公里,平均每天达6 公里,形成了一个纵深60公里、宽150 公里的弧形突出部,创造了战役中阵地进攻战役的高速度,但由于缺少连续进攻能力和指挥上的失误,德军预定的战役目的——突破英军防线、分割英法军队、围歼英军主力——并未达到。此后,到7 月17日为止,德军又在西线连续发动了4 次进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战局计划。尽管德军的进攻使英法军队遭到很大损失,数度在宽大正面上突破英法军队的战术防御地幅,但战术的胜利反而拉长了德军战线,使德军态势进一步恶化。5 次进攻并使德军损失了100 万人,德军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于枯竭。
  (2)协约国的战略反攻(1918、7 、18-11 、3)
  1918年7 月,战略主动权又回到了协约国手中。到7 月中旬,已有29个美国师到达法国或在途中,约100 万人,从而大大加强了协约国军进攻的力量。7 月24日,协约国通过了反攻计划,决定先清除德军在马恩河、亚眠、圣米耶尔的3个突出部。8 月6 日,4 个集团军的法军在英、美军队的支援下,将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击退到埃纳河,从而夺回了马恩河突出部。8 月8 日,以英军为主力的联军集中了大量的飞机、火炮、坦克,向德军占领的亚眠突出部发起反击,第一天即打死打伤和俘虏了27000 名德军。8 月9 日、10日联军继续进攻,在75公里宽的正面推进了10-15 公里。德军损失了48000 人,亚眠突出部失守,德军被迫撤至兴登堡防线组织防御,并主动放弃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圣米耶尔突出部。至此,协约国1918年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完成。
  西线三个突出部的铲除,大大改善了协约国的战略态势。9 月初,协约国军队总数已经达到了221 个师。德军则仅有190 个师,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足1/3 ,每个连队只剩下40-80 名士兵。德军被迫集中全部力量进行防御,在纵深修筑新的防线。协约国联军总司令部判明德军已经全线溃退,便决定于9 月26日转入总攻,以阻止德军有秩序地撤退,彻底将其击溃。具体的总攻计划是:以联军的全部兵力,在全线同时进攻,以南北两翼为重点实施向心突击,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势。其中美法联军由南向北夺取德军纵深的梅洛埃尔战略枢纽,英法联军由西向东攻占奥尔努瓦。
  9 月26日,协约国的总攻开始。法国第4 集团军、美国第1 集团军开始强击絮维普河至马斯河的德军阵地。9 月27日,英国第1 和第3 集团军转入进攻,9月28日,比利时的佛兰德集团军群开始了协约国的第3 次突击。9 月29日,英国第4 集团军和法国第1 集团军也转入了进攻。各路突击集团在宽大的正面上,沿着向心方向不停顿地进攻。9 月29日,德军的兴登堡防线被突破,10月20日,德军被迫撤出兴登堡防线,被赶到热尔芒、根丹、布伦吉利达、克里姆吉利达一线。德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11月5 日,德军正面中央工事被突破。次日,德军又撤到了安特卫普——马斯阵地。
  协约国的总攻给了德军以最后的致命打击。9 月29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须立即签订停战协定。10月3 日,德国组成新内阁,向美国请求停战。11月3 日,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并随即陷入崩溃,从而又使德国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国。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土耳其也已经向协约国投降。德军本身已经无法再打下去,11月3 日基尔海军起义,11月7 日巴伐利亚爆发革命。11月8 日,德国停战委员会首次同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接触。11月11日,德国正式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停战协定规定:德国从所有侵占领土撤出军队、交出大量战争物资,包括5000门火炮、2.5 万挺机枪;交出公海舰队的全部舰艇和全部潜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在4 年又3 个月的战争中,总计约1000万至1300万人死亡。其中德国损失近200 万,俄国175 万,法国约近150万,英国近100 万。各国负伤者总计约有2000万人。战争耗资3380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各国都陷入了灾难之中。
  1919年6 月28日《凡尔塞和约》签订。和约对战败的德国进行了总清算,其中军事方面规定:解散德军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组织;废除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 万人;禁止生产重型武器,禁止拥有飞机;海军发展的最高限额为1 万吨级战列舰和巡洋舰各6 艘,驱逐舰、鱼雷舰各12艘,禁止拥有潜水艇和超过1 万吨的战舰等。
  4.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于8 月6 日宣告中立,要求" 各交战国在中国领土领海内不得有占据及交战行为,凡中国海陆各处均不得倚之为根据地以攻敌。" 然而,中国的中立根本未被列强放在眼中。8 月23日,日本为了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向德国宣战。9 月2 日,日军第18师团等部7000余人在山东半岛的龙口登陆,相继攻占莱州、平度、潍县等地,直抵胶州,并占领济南车站。10月10日,日军又增派混成旅团到山东,此时,日军兵力已达2 万余人,开始攻打青岛的德军。英国也派出军舰运送1500名官兵从崂山登陆,参与进攻青岛作战。10月31日,日英联军发起总攻,11月7 日,青岛德军投降。山东半岛落到了日本的手中。中国的中立地位已名存实亡。
  大战爆发后,英、法、俄、美等国为了加强协约国的地位,曾劝说中国参加反对同盟国的战争。由于日本攻占青岛,中国的中立政策已经成了" 中而不立".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参与协约国方面作战则有利于战后争取主动地位,利大于弊。加上段祺瑞政府想借参战之机扩充实力,因此在经过了三年的" 宣战之争" 后,中国政府于1917年8 月14日正式对德、奥宣战,加入了协约国的行列。
  按照协约国的要求,中国承担的主要义务是向欧洲和中东战线上的协约国部队提供劳工。参战后,英、法等国在中国先后招募了17.5万名劳工。劳工以营为最高编制,每营3 个连,每连3 个排,每排3 个班,每班15人,另加一名工头。营长由外国人担任,加上两名翻译,合计447 人。送到法国的中国劳工又重新编队,一营由27个班组成,计500 人左右。
  中国劳工的主要任务是挖战壕,以及装卸运送给养和各种军需品等。当战事处于紧急状态时,一部分劳工还被送到前线,直接投入同德军的战斗。
  至大战结束,有2000多名中国劳工献出了生命。
  对德、奥宣战后,段祺瑞政府又以参战为名,筹建" 参战军".1918年3 月1日成立了参战督办处,8 月成立了参战军训练处,其主要经费是日本提供的" 参战借款".参战军筹建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至尾声。1919年1 月参战军正式宣布成立,大战已经结束。参战军改名国防军、成为段祺瑞皖系军阀统治的一大支柱。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军事的迅速发展
  战争是军事发展的动因之一,大的战争对于军事的发展影响更为明显。
  经过4 年有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军事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技术、军队编制、军事学术等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发展
  世界大战对于各国战前的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是一次大检验,它同时促进各国不断改进军事技术,使用新的武器装备,因而在大战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坦克等新式武器,另一方面,枪械、火炮、飞机、舰艇技术也有新的发展。
  (1)坦克的出现及发展
  坦克的出现,是世界大战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机动战转入阵地战,为了突破对方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6年,英国利用履带式拖拉机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履带以及舰炮等现成部件,制成了Ⅰ型坦克,并于当年9 月15日用于索姆河战役。此后,法国、德国也相继研制坦克并用于作战。1917年法国制成雷诺FT-17 轻型坦克,率先采用了旋转炮塔和悬挂技术。根据作战的需要,不仅出现了战斗坦克,而且出现了在坦克基础上改装的其他装甲车辆,如装甲输送车、装甲通信车、障碍清除车、坦克架轿车等。大战期间,坦克的技术性能还比较低,但坦克的问世,标志着陆军机械化时代的开始,在大战期间,英、法、德各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
  (2)化学武器的兴起与使用
  20世纪初化学工业在欧洲的迅速发展为化学武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1915年1 月,德军首先在东线使用了催泪毒气,由于规模较小、毒性轻而未取得明显效果。1915年4 月,德军在伊普雷地区使用大量液氯钢瓶吹放氯气,给英法联军造成很大伤亡,开创了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先例。之后,交战双方都交相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战场上先后大量使用了化学毒剂抛射器和化学炮弹。1916年2 月,法国军队使用了装有窒息性毒剂光气的化学炮弹。
  1917年7 月,德国军队使用了装有糜烂性毒剂芥子气的化学炮弹。战争期间,各国共生产化学毒剂15万吨,其种类除光气、芥子气外,还有双光气毒剂、全身中毒性氢氰酸毒剂等。随着化学武器的出现,毒剂报警器、面具、防毒衣等防化器材也应运而生。
  (3)军用飞机的迅速发展
  军用飞机的出现是在大战爆发前夕,但这些飞机只能担任侦察、通信、校正炮兵射击等任务,飞机上没有专用武器。大战爆发不久,为了适应空战的需要,法国飞行员首先安装了固定式机枪,标志着歼击机的诞生。在此前后,俄国在飞机上安装了专门的挂弹装置、机械投弹器和瞄准具,带弹实施轰炸的轰炸机也出现了。1918年德国又制出了以支援地面部队为主要任务的强击机。在大战中,飞机的构造和技术性能也不断改进。1914年飞机的发动机功率为60-80 马力,时速80-100公里,上升限度3 公里,续航时间2- 3小时;而在1918年各种飞机的发动机功率为300-900 马力,时速130-220 公里,上升限度为4-7 公里,续航时间为2-7 小时,战斗负载为300-1000公斤。战争结束时,各国属航空兵编制的飞机有10.131架,其中歼击机4.063 架,侦察机4578架,昼夜轰炸机686 架,夜航轰炸机804 架。
  (4)枪械、火炮技术的发展
  大战中阵地争夺战对轻武器的射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锋枪因此应运而生。1915年意大利人B .A .列维里设计出维拉.派洛沙双管连发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发射手枪弹的连发枪械,被公认为是冲锋枪的鼻祖。1918年,德国人H .斯麦塞尔设计成功了MP18冲锋枪,同年夏季改进后命名力MP181 冲锋枪,装备德国军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种被大量装备的冲锋枪。
  大战中军用飞机和坦克参战,对枪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出现了车装机枪、航空机枪、反坦克枪和高射机枪。其中大口径反坦克枪最早出现的是1918年德国的13毫米毛瑟反坦克枪。
  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战初期,为了对付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大量使用迫击炮和小口径平射炮;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广泛使用了高射炮;战斗飞机上开始安装航空机关炮;坦克上安装坦克炮。
  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对提高火炮的机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火炮的性能也有较大改进。大战后期,主要火炮射程都超过了10公里,口径也不断增大,先后出现了203-280 毫米榴弹炮和220-240 毫米加农炮。
  (5)舰艇技术的发展
  舰艇技术在大战中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满载排水量为3000-4000 吨的巡洋舰,动力装置以蒸汽轮机代替了蒸汽往复机,以燃油代替燃煤,航速增至30节,续航力增大,装备127-152 毫米舰炮。随着潜艇在海战中地位的提高,猎潜艇也应运而生。大战时的猎潜艇航约10节左右,排水量在100 吨以下,使用光学仪器、深水炸弹和舰炮,搜索攻击浮出水面或处于潜望镜状态的潜艇。此外,大战后期,首次出现了航空母舰。1918年,英国将1 艘商船改装成航空母舰" 百眼巨人" 号,首次采用了全通型飞行甲板和岛形舰桥,机库布置在飞行甲板下层舱内,已具有现代航空母舰的雏形。
  2.军兵种的发展与军队编制的变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新技术兵器的不断出现,军种与兵种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军兵种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军兵种地位的变化,新军兵种的出现。
  (1)军兵种地位的变化
  在陆军的编成中,步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比重减少了约20%,但威力却增长了1-2 倍。步兵装备了大量的机枪、小口径炮、迫击炮、手榴弹、枪榴弹等,并开始使用汽车,出现了摩托化步兵的萌芽。
  炮兵在武装力量的编成中所占的比重,在战争年代差不多增长了一半以上。战争爆发前在英、德、意、俄、美、法军队中共有火炮2 万4 千9 百门,到大战结束时已达到8 万4 千8 百余门。炮兵已经拥有大量重炮,重炮在某些国家军队中的比例达40%。伴随步兵的炮兵已出现。这种炮兵装备37加农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到战争末期,又出现高射炮兵。
  工程兵、通信兵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工程兵的数量增加半倍到1 倍,担负的任务包括:构筑防御工事和防御性障碍,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破坏敌军防御工事和防御性障碍,保障军队和军事目标的伪装,加入强击组和侦察组进行活动等。通信兵的发展适应了大规模作战指挥的要求。长途电话通信和印字电报机被广泛地运用,无线电成为指挥部队的一个重要工具。大战中,无线电通信普遍装备到师一级作战单位。
  大战前夕,各国都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并在战争初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战场火力密度的增大,骑兵开始丧失原有的地位。到大战后期,骑兵部队的数量已明显减少。
  (2)新军兵种的出现
  1916年9 月,英国的坦克第一次参战,从此陆军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兵种——装甲兵。第一支坦克部队是英国于1916年建立的。但当时只是一个教练行政机构,6 个连的编制,每连25辆坦克。到战争结束前,英国装甲兵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坦克营和坦克旅,其中旅仍为行政单位。直到1918年8 月,装甲兵才真正以一个独立兵种的形式在英军中诞生。法军中坦克的最初组织形式是群,到1917年才将群编为坦克营。1918年后逐渐发展为坦克团和坦克旅。
  随着化学武器的大量使用,化学兵作为一个专业兵种也在大战期间产生。早期的化学兵部队由使用毒气吹放钢瓶和毒烟罐施放的分队和部队组成。随着毒剂施放交由炮兵完成,化学迫击炮部队诞生了。1915年,德、法、俄都建立了自已的化学兵部队。1917年,英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化学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航空兵还处于初创阶段。航空兵隶属于陆军,基本建制单位为航空连(营)或航空队。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多、质量的提高以及战斗使用范围、承担任务的扩大,出现了侦察、歼击、轰炸、强击等多机种的航空兵,编成了航空兵中队、大队、联队(师)。航空兵逐渐由勤务性质的部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作战兵种。1918年4 月,英国率先成立了与陆海军平行的皇家空军。空军开始成为独立的军种。
  海军内部在大战中也出现了新兵种的分化。在海战中潜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成为海军独立的兵种。水上飞机航母和航空母舰的出现,使海军有了航空兵。这样,海军发展成为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组成的以水面舰艇为主的诸兵种联合体。
  (3)军队编制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前所未有的一次世界性战争,交战双方军队动员达到了最大规模。在高峰时期,双方军队人数达到3700万人。庞大的军队数量,促使军队编制发生相应的变化。战前各国军队担负战略、战役任务的最大作战单位均为集团军,只有俄国建立了由集团军组成的方面军。大战过程中,迫于作战的需要,德、法、英等国也先后建立了相当于方面军的集团军群以及相应的指挥机构。集团军是基本战役军团,由3-6 个军及各种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组成。军由2-3 个师组成。步兵师在大战期间逐渐发展为包括步兵、骑兵、工程兵、通信兵部队与分队的诸兵种合成的基本战术兵团。其编成由大战初期的12-16 个营改为9 个营,但所拥有的重机枪达到了108 挺。
  在大战过程中,各主要参战国的军队建设逐渐走上了组织大型化、编制合成化、机动机械化、作战立体化的道路,为战后军队建设提供了经验。
  3.军事学术的发展
  作为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实践,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及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战对战前的军事学术作了一次全面的检验,它证明战争爆发之前和初期各国的军事学术已经远远落后于军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形势迫使各国去探索新的战争指导原则、新的作战方法。
  (1)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的战略思想都受到19世纪形成的概念和观点的影响。在一、二次会战中歼灭对方的重兵集团从而结束战争的总决战思想成为指导各国制定战略计划的思想基础。因此,各国的战略计划和战争准备都立足于打一场速决战,没有长期待久战的准备;都片面地强调运用单纯的军事手段,追求单纯的军事目标,即彻底打垮和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忽略了政治、经济的综合手段和综合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酷现实迫使各国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战略观念。在战争的初期阶段,各交战国的战略计划全部破产,战争陷入了持久战、阵地战、消耗战的僵局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各国被迫一步步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思想。战争初期,为了消除武器弹药供应的危机,各国先后开始进行了工业动员,将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组织军工生产。到1914年底,各交战国又开始成立对经济实行计划和调整的特别机构,如德国的战时工业委员会、法国、英国的军需部、俄国的国防、运输、燃料、粮食等特别会议等,表明各国开始注意到军事因素之外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1915年,英、法协约国又放弃了速决战、进攻战的企图,开始在西线实施战略防御,并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增加军事经济潜力和组建战略预备队上。英法已经认识到,战争变成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心理、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较量,而不单纯是统帅部和军队的事情。这对于英法的战略思想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德国则仍然不放弃总决战计划,1915年发动了对东线的进攻,1916年又发动了旨在消耗法国兵力的西线进攻,结果战略计划又一次破产,导致战略主动权的丧失。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德国仍然坚持总决战计划,但1915年-1916 年德国战略计划战略指导思想已有不同。如果说战争初期德国过于迷信军事力量的决定性作用而谋求总决战,此时的德国则正因为意识到自己总体实力的薄弱,无力进行持久的消耗战而被迫谋求单纯军事上的总决战。显然,综合因素在这里也已经取代单纯军事因素,成为德国制订战略计划的出发点。同时也可以看出,德国的战略指导思想与实际的战略计划已经产生了根本的不可解决的矛盾,其战略计划的破产也就是必然的了。
  (2)战役
  阵地攻防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行动的基本样式,长期的阵地对峙局面,给攻防作战带来了新的问题,对于进攻者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突破对方防御。战役突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攻战役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大战期间,各种不同的突破方式都出现过。其中在阵地战的初期,进攻战役主要是在一个狭窄正面上实施孤立的突破;阵地战的中期,发展成为在几个孤立的狭窄正面实施相向突破;后期,出现了在宽大正面上的几个地段上同时突破,并形成一个主要方向。最后一点后来被普遍采用。从突破的方法来看,只有在主要突破地段密集使用兵力兵器,隐蔽战役企图以达成战役的突破性,组织各兵种的协同动作,以及从纵深不断增强突击力量,才能突破敌人的防御。但从整个战争过程来看,防御作战的手段和方法的变化超过了进攻手段和方法的发展,战役突破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战争后期,坦克与飞机的战场运用,给战役突破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由于其规模和战斗性能所限,还无法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
  阵地防御作战的理论在大战中得到了发展。大战初期的防御战役,主要是要塞防御。这是一种基点式防御,纵深浅,稳定性差。随着大战的进行,构筑有堑壕体系的野战阵地得到了发展。这种防御体系,用堑壕把众多支撑点连接起来,将步枪、机枪火力与炮兵火力和障碍物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进行连续的抗击和实施不间断的反冲击、反突击。在大战的中、后期,防御阵地大多发展为筑垒地带,每个地带通常由2-3 道防御阵地组成,每道阵地又由若干道掩体构成。随着航空兵、坦克和化学毒剂的应用,防御兵力进一步向纵深作梯次配置。战争后期又出现了弹性防御。防御一方先避开进攻方面首次强大的火力,在防御前沿阵地部署少量兵力。当进攻一方在火力支援下占领几道阵地之后,防御一方利用对方的火力间隙,实施强有力的反突击,将对方击回原出发地区,使对方难以达成进攻目的。
  (3)战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术领域中有了较大发展,主要是产生了集群战斗的战术、纵深梯次防御战术和诸兵种合同战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国军队采取的进攻战术队形由一列密集的散兵线以及紧随其后列成排纵队和连纵队的支援队和预备队组成。随着防御火力的大大加强,逐渐形成了以" 火力集中、人员分散、小群协同" 为原则的集群战斗的战术,即将步兵以人数不多的小组(班排)为单位,紧随坦克、随伴火炮或重机枪之后投入进攻。这样的小组便于实施机动,易于突破敌人配置纵深,也可大胆地机断行事。能更成功地遂行进攻任务,更密切地同随伴火炮和坦克保持协同动作。
  防御战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战争初期各国军队普遍采用的是没有纵深、稳定性较差的基地式防御。阵地战开战后,各国都十分重视防御战术的研究与实践,逐渐产生了有一定纵深的线式阵地防御。随着进攻兵力火力的不断加强,进攻战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飞机、坦克、化学武器的广泛应用,线式防御的战术纵深进一步加大。到大战中后期,出现了梯次防御阵地。梯次防御阵地由数道堑壕线组成,并有交通线连接,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防御的稳定性。
  第一次大战期间,炮兵、通信兵、工程兵有了较大发展,坦克、化学武器、飞机也开始应用到战场上,诸兵种合同战术应运而生。在进攻战中,炮火支援已采用集中射击、一层徐进弹幕射击和两层徐进弹幕射击的方法。防御战,已开始运用拦阻射击和实施火力反准备。装甲坦克兵、航空兵的发展,又向军队提出了组织步兵、炮兵、坦克、航空兵的协同动作的课题。1917年11月英军在康布雷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步、坦、炮、飞机联合作战,炮兵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坦克,步兵伴随坦克向德军阵地强击,并以航空兵压制德军的步兵,合同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4)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证明,战前海军的战略、战术思想亟需认真检讨。在战略方面,传统的" 大舰巨炮主义" 和海上总决战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在战术方面,线式战术也已经不适于现代作战。旧式武器和兵器的发展,新式武器和兵器的问世,新的舰种和舰式及新的海军兵种的出现,引起海上斗争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战斗队形必须成为纵深的和分散在各个方向上的配置。从各种兵力解决具有统一企图的各项战斗任务的综合行动中,又对海军战役学理论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实践,为战后军事学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战后各国普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出现了众多理论著述,产生了诸如利德尔.哈特的" 大战略" 思想、鲁登道夫的" 总体战" 思想、富勒的" 机械化战争论" 、杜黑的" 制空权" 思想等,从战略目标、战略手段、战略行动样式等各个方面,对大战前以及大战过程中的军事学术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军事发展。
  4.列宁的军事思想
  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宁针对世界军事的发展变化,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一些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的军事观点,全面地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军事学说。
  (1)列宁论战争与军队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战争的起源和军队的社会本质做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释。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军队的原理,他曾指出:"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在战争上就是:'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坚持的观点,他们把每次战争都看做是当时各有关国家(及其内部各阶级)的政治的继续。" " 任何战争都是同产生它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某个国家即该国家某个阶级在战时所推行的政治,必然是而且一定是它在战前长时期内所推行的政治的继续,只不过在行动方式上不同罢了。" 因此只有在深刻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战争和军队的实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战争必然服从于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同进行战争的阶级的利益是分不开的。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也是取决于为了政治利益而进行某种战争的政治的性质,并随着政治目的和性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当时来说,革命阶级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维护民族主权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则是非正义的战争。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应当是: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并争取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危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完成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2)列宁论经济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关于经济因素对战争的重大影响,恩格斯曾经有过专门的论述。列宁在研究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时进一步制定了关于战争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关于经济对武装斗争性质全新影响的原理。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战争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成了更直接的、无所不包的联系," 在现代战争中,经济组织是有决定意义的" ," 国家的军事组织和它的整个经济文化制度之间的联系,从来还没有现在这样密切。" 因此,经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命运。从这一点出发,列宁在对大战进行分析时指出:" 德国愈向欧洲的边缘推进,就可以愈清楚地看到:英美是德国当前的劲敌;它们的发展快得多,它们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并且在寻找时机把几万优秀的生力军调到欧洲去,以便把一切机器和工厂都变成破坏的工具。"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能是生产力和经济能力。
  (3)列宁论政治因素对军队和战争命运的影响
  列宁十分强调政治因素的巨大影响。他在分析法国大革命对军队和战争的巨大影响时指出:" 革命的法国人民不但当时在国内第一次表现出了几百年来没有过的革命毅力,而且在十八世纪末叶的战争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巨大革命创造精神。他们改造了全部战略体系,废除了战争方面的一切陈规旧章,创立了新的作战方法,废除了旧军队,建立了新的、革命的、人民的军队。" 相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则正是由于政治上专制制度的腐败。
  列宁指出,战争切开了专制制度的一切痈疽," 暴露了它的全部腐败,……
  战争成为一个森严的法庭。" "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军事失败,而且是专制制度在军事上的彻底崩溃。" 因此,政治因素在战争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不但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性质,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对武装斗争及其实施艺术产生直接的影响。
  关于政治与战略的关系问题,列宁认为,武装斗争的激烈的紧张程度决定于战争的政治内容,决定于政治目的,因此,政治和战略应该充分协调一致。政治领导战略,其使命是为战略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战争过程中注意影响政治战略——扩大或限制政治战略的潜力——的战略性后果。从这个思想出发,列宁预见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德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列宁指出,德国军事思想的根本弊病,就在于政治与战略的脱节。
  这种分析,无疑是一针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