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卷世界现代前期文化教育史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教育与文化发展为纲,先综述,后分论,其中包括:世界现代前期文化教育概述;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美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亚洲文化教育的发展;非洲、拉丁美洲、澳洲文化教育的发展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双分别论述教育、新闻、出版、体育、卫生事业,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评价公正,其中对一些地区的著名教育家、文化事业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介绍评价。
一、概述
在世界现代史中,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阶段,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在欧美发生,从而导致了一批新兴工业的诞生,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亚洲、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下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屈的民族和人民为争得生存、独立和解放,多次掀起反殖、反帝、反封斗争;拉美国家在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后,又成为欧美强国掠夺与奴役的对象。世界历史的这种演变,必然对东西南北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以观念形态来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文化的影响更是深重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发挥着伟大作用。与此同时,作为文化具体形式和具体内容的教育、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事业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获得开拓和发展。当我们翻开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历史篇章时,便会领略到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风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欧洲是领先的。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为教育的繁荣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欧洲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第一,制订教育法令,把教育完全置于法制的保证之下。第二,重视各种类型教育,尤其对发展中等教育更为尽力。这是因为,1870年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各自工商业的发展,都要求加速培养具有中等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人才。因此各国都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大力发展普通中等教育,一方面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初具文化科学知识和掌握了初级劳动技术技能的训练有素的劳动者。第三,开展科学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欧洲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相互配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创立了实验教育科学。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导致了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改革旧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革新运动。正是这一运动的兴起,把近代欧洲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也是由于南北战争结束后生产力的急剧提高而导致的。特别是历时40年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使美国教育逐步居于举世无匹的地位。
同欧洲国家一样,美国的学校教育门类也比较齐全,但它们的差别在于,美国更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美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一直要求高等教育为农业服务。1887年国会通过的《哈奇法》中,对高等教育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性,目的性的规定更加明确。所以,根据法律规定,美国大学加强了与发展农业的实践的密切结合。此外,大学的规模扩大了,经费增加了,课程设置内容更丰富,职业性学科更具有地位了。这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大特点。第二十特点,美国创立和发展了一大批研究型大学,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大学开始设立研究生院,标志着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诞生。此外,为适应社会需要,美国大学还建立了选修课制度。
当欧洲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在为探寻教育实践科学的依据而努力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美国也有一批教育家,如霍尔、桑戴克、帕克等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及其教育理论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更是指导性的。它使美国的教育发生了由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主导到以杜威主义为主导的变化。
尽管其中不乏矛盾和非科学之处,但它们是触及了现代教育改革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的。所以,杜威的教育理论不仅影响了19世纪末美国的教育,也影响到20世纪的世界教育。
俄国不论是十月革命前的教育还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教育都具有革命性。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教育的鲜明特色。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重撞了当时俄国学校的等级制和经验主义的教学方法与强迫纪律,强调要尊重学生人格,要求根据进步原则改革教育,高校要争取自治权利,教育要普及,等等。改革运动使旧俄教育有了变化。各类教育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初期教育的革命性更加强烈,也更加彻底了。俄国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凭借获得的政治权利把贫穷落后,专制愚昧的国家建成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对沙俄旧教育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造,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型教育制度。苏维埃初期的教育改革就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夺取教育领导权,制定苏维埃教育的各项原则,并给以马克思主义的说明。接着,组织革命的教师队伍,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开始发展国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其不少著作和讲演中就对旧教育的改造,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刻而又精辟的论述。这些理论体现了列宁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结合,对苏维埃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亚洲教育是在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武装和文化侵略,在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进行的;是在维新运动中发展的。
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亚洲国家的武装侵略、文化侵略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促进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了反对殖民教育,兴办民族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对亚洲教育的进步是一种积极的推动。
亚洲教育的发展当以日本和中国发生的由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维新运动为标志。这两个国家的维新运动虽然采取的手段不同,参与的力量也有不同,运动的结果更是截然相反,但是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维新派都主张改革封建主义教育,学习西方科技知识,以促进本国教育的新发展,并且都出现了一批具有新学思想的教育改革家。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不仅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确立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积极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更在运动后期确立了以国家至上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这个体制体现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君主立宪制度的结合,是日本近代化和军国主义化教育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
中国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派提出了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等一系列实施维新教育的主张。维新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些主张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还是具有很大影响的。
20世纪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加大了资本输出,使亚洲的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更大刺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了明显增长。于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和扫清道路。其中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更加强烈了。这样,亚洲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日本国家主义教育得到扩大和加强;印度学校教育的管理在完善;泰国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发展;中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南京政府成立后提出了改革教育的新举措。
在日本和中国的教育改革中,也出现了一批教育思想家。福泽谕吉、森有礼是活跃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的先进代表,他们为发展日本教育,为在日本传播西方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则是中国变法维新中改良主义教育的先驱。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活动更是卓著,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拉丁美洲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进行了以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组织和管理制度、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第二次教育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促进了拉美教育的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是,纵观拉美国家总体发展状况,其教育是十分落后的。
除个别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水平低下。有的国家文盲高达90%以上。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其近代的进步与发展。
欧洲由于教育的普及、政治的民主化,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传播工具技术的改进,各国的新闻业,其中特别是报业的发展进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报业的发展得益于报纸印刷技术的提高。19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轮转印刷机、整行排铸机、和新型的照相制版术、凹版术,使报纸的印刷量急剧增加,发行量扩大。这是欧洲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19世纪下半叶至2O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大发展,东西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普遍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发生兴趣。因此,报纸的需求量增加,读者群扩大,这种情况必然促进报业兴旺。此外,为满足读者要求,报纸也很注意改变风格,改革版面设计,更新内容,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所以报纸的发行量不断扩大,促进报业迅速发展。
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欧洲的出版业在这个时期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出版公司和出版社在不断创办,在欧洲人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的独立报纸不断增加,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人需要的各类杂志不断发行,欧洲的出版业获得了繁荣发展。
与欧洲新闻业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业堪称一流。那些大众化的报纸种数多、发布新闻快,又不再受外来干涉而独立经营,并且廉价,所以这个时期美国的报业生机勃勃、独具特色,成为整个社会变革中不可或缺的舆论工具。其杂志业也大显身手,通讯社也开始兴起,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大。
美国的出版业在崛起。图书出版在19世纪初约1000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增加到了5000种。这种发展既得益于出版社的大幅度增加,也得益于其图书销售方式的不断变革。
19世纪中期的俄国新闻业是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不过,当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兴起,奴隶制被废除,城乡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时,全国性的报纸增加了,通讯事业也起步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报纸诞生了。特别是由于列宁的革命活动,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奠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新闻事业的基础后,俄国新闻业开创了全新的时代: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有《火星报》、《真理报》这样的无产阶级报纸发挥着宣传、组织和鼓舞人民同反动势力勇敢斗争的作用;在苏维埃政权创建初期,又有以俄罗斯通讯社,下新城无线电话台、以及国际无线电通讯这样的无产阶级宣传广播工具传递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继续奋进的信息。新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创立了。
俄国的出版业开始较早,但发展缓慢,到19世纪下半叶,也仅仅有些图书贸易而已。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对出版业进行整顿,重新组织了出版队伍,加强了对出版业的领导,出版事业才真正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日本、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近代亚洲新闻业的最大特点是报业的政治化和政党报纸的出现。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主要由于在这个时期,这些国家经历了社会巨大变革。作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报业必然表现出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党性。
日本自由党的《自由新闻》,改进党的《东京横滨每日新闻》、帝政党的《东京日日新闻》等,中国改良派的《清议报》、《时报》,革命派的《中国日报》、《民报》等都是当时政治和政党报纸的典型代表。这种报纸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报刊合法地位的获取,同时对于打破外报的侵入,开辟亚洲国家近代报刊的发展局面,对于创立早期报刊的政论文体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亚洲这些国家的新闻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因为在这个时期,这些国家的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禁止反对派的言论和新闻,制定并颁布了各种新闻法令,而且有的法令也比较开放、宽容,加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普及报纸的具体措施,这就为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日本明治初年报业出现生机。中国辛亥革命后,在临时政府存在时期办报出现高潮就是上述情况的明证。
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印刷术传入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以前,这些国家都是以手工印刷术来生产图书的。19世纪下半叶,机械印刷术传入后,改变了生产书刊的落后状况,改革了旧式印刷出版机构,因而促进了这些国家出版业的发展。报纸、不同类型的杂志以及图书出版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在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中,新闻业历史悠久,又有较大发展的是埃及和墨西哥。埃及影响最大的报纸是《金字塔报》,这是一张模仿英美的极具商业性的报纸,主要刊登大事纪,也注意宣传西方民主、自由,揭露时弊。墨西哥1896年创办的《公正日报》是迪亚斯独裁统治的主要舆论报纸,受到政府的资助。其在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上都有所创新,标志着墨西哥由小型近代报纸向大型企业化现代报纸的过渡。
在出版业中,埃及是非洲第一个拥有欧洲铅印技术的国家,建立了不少私营报纸出版社和图书出版机构。拉美国家中,巴西的图书出版相对有一定进展之势。
在大洋洲中,澳大利亚的新闻业和出版业历史久远。还在19世纪初就诞生了《悉尼公报与新南威尔士广告客户》的周报。随着国家的发展,报业逐渐兴旺,特别是创办于19世纪中期的《世纪报》与《悉尼先驱晨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历史阶段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的出版业中,图书出版业影响较大,后来还向国外开拓了市场。
欧洲近代体育的确立,国际体育组织的涌现,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标志着欧洲体育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近代体育的发展。
欧洲各国在发展各类体育运动的同时,也注意加强了卫生保健工作。一方面普遍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卫生法规,另一方面还设有国家与社会共管的卫生管理制度。同时,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的需要以及减轻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疾苦,还建立了一些国际卫生组织。如" 国际红十字会"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国际公共卫生事务处" 等,这些组织的建立,对国际卫生协作与交流,对国际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美国体育的发展是从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开始的。体操、各类运动项目的竞赛以及日常的体育训练在美国都比较重视。美国在发展体育中有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即基督教青年会在发展全面人格,积极提倡体育运动方面是很着力的。他们建造体育馆,开办体育培训班,举行各项运动竞赛,为美国体育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独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府是不过问公民的卫生问题的。因为美国宪法中没有关于卫生服务职权的明确规定。但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第一批大医院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卫生服务进入有组织阶段,而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建立,又标志着美国卫生服务进入了科学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前几乎没有体育。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才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为造就一批体育运动天才提供了条件。苏维埃成立后,便遭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和内外夹击,因此,这个时期苏维埃的体育运动是与军事训练结合在一起的。从体育组织的建立到运动项目的确定,从训练到竞赛,无不体现着为军事服务的目的。这是俄国苏维埃初期发展体育的一个显著特色。但是,尽管如此,苏维埃早期体育并未脱离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原则,它始终是以青年一代的身体和精神力量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根本原则,苏维埃体育不仅有了良好的开端,而且日益走上强国的道路。
俄国苏维埃早期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那些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行艰苦斗争的部队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同时为消灭战争中流行的传染病而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苏维埃政府为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制订了卫生法规、卫生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亚洲体育在接受近代西方体育,并把西方体育揉进传统体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有浓重的民族个性的体育形式。西方体育的传播主要通过亚洲人的引进和西方人的输入这两大渠道。传播的内容有兵操、体操、各类户外竞技运动,以及组织、发展体育运动的一些经验,从而使亚洲体育获得长足发展。
亚洲国家中,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的是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半期,就制定了卫生法律,并富有成效。明治后期,日本经历了工业革命,环境受到传染,因而环保卫生是其迫切任务。但由于军国主义者多次发动战争,加之自然灾害,随使财政困难,卫生工作受挫。直到20世纪初,卫生事业才又受到重视,建立了一系列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保健制度。
非洲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运动和竞赛活动都是由欧洲人组织和控制的。
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在19世纪末逐渐形成了民间体育和欧洲体育相结合的体育体系,出现了一些体育组织,开展了一些运动项目的竞赛。到20世纪初,拉美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于190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所以其近代体育是由英国人直接传入的,且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一些传统的运动,如游泳、冲浪、划船等项目在国际上是享有盛名的。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20世纪初颁布了卫生法律,制定了有关方针、政策,为后来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条件。
二、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1.欧洲教育(上)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工业迅速发展,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这就为欧洲发展教育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有待提高,也需要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工业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制订颁布教育法
发展教育,首先要制订教育法律。在这点上,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存有共识。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也获得了较大发展。英国发现,诸如美国,法国等都很重视初等教育的发展,重视对工人文化技术的培训;本国工人也不断地为争取受教育权而斗争。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英国政府认识到初等教育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于是于1870年由国会正式颁布了" 初等教育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拨款补助教育;划分学区;对5 至12岁儿童实施强迫教育;学校教学与宗教分离等。" 初等教育法" 的制订和颁布标志着英国教育国家化的制度的形成。1902年,国家又颁布了" 巴尔福教育法".这个教育法对1870年的" 初等教育法" 作了重大修订,其突出特点是扩大了地方教育的权力,强调要以新成立的地方教育局代替原来只管辖初等教育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并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任务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
英国政府在实施教育法过程中,根据教育法规定,的确逐步增加了对教育的投资。仅1870年政府对教育拨款就达到90万英镑,后来又逐年增加。
到19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已成可能,初等教育在这个时候迅速发展起来。
在德国,俾斯麦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和发展教育工作。1872年教育部长法尔克制定了新的教育法令,以代替1854年旧的教育法规。新的教育法令的基本精神包括:加强实科教育;教学要力求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提倡多办多级小学;改进小学教学内容;设立介于小学和中学之间的中间学校;加强国家对学校的监督,摆脱教会僧侣对学校的干涉活动。根据新的教育法的精神,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法令规定,例如规定要对6 岁儿童实施八年制的强迫义务教育,凡违反此项法令规定的父母予以法律制裁;规定凡年龄未满18岁者,必须继续在职业补习学校就读,直至18岁。
新的教育法的实施,对各类学校教育、业余教育都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法国资产阶级建立第三共和国政府以后,在发展国民教育方面,也是首先致力于制定新的教育法,以形成系统的教育制度。坚持共和精神的费里律师两次出任教育部长,他主持制定了1881年、1882年先后颁布的教育法,即法国教育史上著名的" 费里教育法"." 费里教育法" 的主体精神即国民教育的" 中立(对宗教、政治而言)、义务、免费" 三原则。具体规定就是建立" 母育学校" ;公立的"母育学校" 和初等学校免收学费,师范学校免膳宿费;6-13岁为义务教育期,实施强迫义务教育;废除公立学校的教会监督和僧侣担任教师的特权,重申必须经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者才能在校任教;公立学校取消宗教课,开设伦理和公民课。1886年、1887年政府又制定了新的教育法,对初等学校开设的课程、学校的建制等提出了明确规定。
1891年教育法令再次对中学的建制、课程、收费等问题制定条例,并用十几年时间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
19世纪末,法国的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它的特点是双轨制,一轨是:母育学校(2-6 岁)——初等学校(6-11岁)——初等学校高级班,后升入艺徒学校和职业学校,或者就业。这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的。另一轨是:幼儿园——中学预备班——国立中学或市立中学——大学或专门学院。这一轨是为有产阶级设立的。
从总体上说,法国在教育方面基础比较落后,这对于大工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法国政府在制定新的教育法同时又积极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来改变法国教育的落后状况。
欧洲其他国家象瑞典等开发教育也是首先从致力于建立国家有关不同类型教育制度的法律开始的,依法建校,依法办学,把教育置于法制的保证之下。
(2)发展初等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都很注意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所以初等教育得以发展。在这方面,英国尤为突出。
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城市贫民的子女。在最初实施初等教育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遭受过上层阶级特别是一些守旧贵族的冷漠,也曾遇到过贫民中一些人由于负担不起子女的学习费用而对普及初等教育的不理解,甚至抵制和反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英国政府实施了新的教育法案,也由于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的需要,阻力有所减缓,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好转。当时的初等教育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慈善学校和贫儿学校,这类学校创立于17世纪。其主要任务是向贫民儿童进行宗教教育,知识性的训练是得不到重视的。这类学校的资金主要靠慈善家捐款,有些学校有自己的田产,收入还比较稳定。
预备学校,这是专为上层阶级的子弟创办的学校,是与" 公学" 相配套的一种学校。其任务是对8-13岁的男孩子进行读、写、算的教育。这种学校很重视体育,音乐和宗教教育,以为将来进入" 公学" 或文法学校作准备。
此外,其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求严。学生大多数寄宿,学费昂贵。此类学校在19世纪末已达400 多所。
幼儿教育,英国在1870年的教育法中就把幼儿教育列入初等教育的范畴了。到20世纪初,幼儿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1918年由于实施了费舍法案,幼教事业便进一步发展起来。
高等小学(或称" 新中心学校"),这是1870年" 初等教育法" 公布后涌现出来的一种学校。学制3-4 年,这是为城市小商人,高级工匠等小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和书写能力,以造就普通职员、会计、文书之类的人才。这种学校发展较快,到1914年,仅伦敦一地,就发展到20所。而且这种学校还为贫民子女设立奖学金名额。
此外,英国政府对受教的贫民儿童的生活福利也比较关心。根据1902年新的立法和1906年的教育法规定,地方当局要为初等学校膳食和医疗提供经费。1907年还开始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这些措施对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保证教育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英国的初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它为其他国家发展初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于对初等教育的改革,瑞典是领先的。瑞典在教育大权转入新兴资产阶级贵族之手以后,少数上层阶级的子弟便进入正规的" 学术学校" ,而绝大多数下层社会的子弟只能在小学接受短期的初等义务教育,这类短期制学校称为" 民俗学校".如此二元学校教育在19世纪不仅瑞典有,整个欧洲大陆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贵族教育和普通大众的教育是分开的。后来,进步人士要求提高民俗学校的地位,取消为贵族子弟开设的" 学术学校" ,提出创办全民综合性学校,以使教育向着平等合理的方向发展。瑞典于1867年通过了建立公立学校,即由贵族子弟和贫民子弟同校就读的法令,并于1894年建立起一批三年制的公立学校。这使瑞典在当时成为第一个实行公共教育的国家,居先进入了初等教育的世纪性转折。
瑞典对初等教育的新政策,促进了全民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成员文化水准的提高,促进了全民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和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最终导致了瑞典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3)重视中等教育
1870年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际间的竞争剧烈。欧洲发达国家为了各自工商业的发展,都要求加速培养具有初等文化技术水平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加强了中等教育。
英国创办了新型学校和增设了传统学校。英国这个时期创立的新型学校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私立中学。这类学校是随着高等小学的涌现而出现的,其招收的学生是六年制小学毕业生,从实际知识水平来讲,它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所以它们属于中等教育范畴。中央学校,这是1911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它是介于小学和中学之间的中间型学校。招收年满11岁但未能通过"11 岁" 之考试的小学肄业生,学制4-5 年。课程设置各校不一,但一般前两年都授基础学科:英语、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工艺等;后两年开设实用性学科,如工业方面有机械、制图、家庭工艺、工艺技术等;商业方面有经济学、簿记、速记、商业书信、打字等。
英国增设的传统学校主要是公学和文法学校。公学在英国历史悠久,地位显赫,其初创时期,性质属于慈善。17世纪中叶开始,性质有所改变。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一些公学中仍有少量的为贫民子弟设立的免费生名额。不过在这里贫民子弟与贵族子弟还是被严格地隔开的。甚至他们招收贫民子弟的目的就是使他们为贵族子弟服务,便于贵族子弟在校期间就学会驾驭人的本领,因此,公学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为贵族和其它上层阶级服务的性质。公学的目的是为培养英国绅士并为升入牛津或剑桥大学作准备。
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们总是模仿绅士的生活方式。
公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是有重大贡献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公学。但公学办学的指导思想很保守,它不向公众开放,也不增设自然学科、社会科学和现代语的课程。至1900年公学发展到104 所。
文法学校也是英国增设的传统学校。这种学校在1864年就已发展到700 多所,这是由教会或私人团体主办的学校。学生大多是有产者子弟,为贫寒子弟设立的免费名额为数很少。文法学校的规模不一样,质量相差悬殊。在这类学校中每年能向牛津或剑桥大学输送3 名以上学生的学校总数不超过40所。但这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开放,它们除了重视学习古典语学科外,还开设了法语、教学、几何、三角、力学、测量、航海、地理、自然哲学、天文学、地球仪使用及簿记、体育、音乐等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表明文法学校的办学方向已倾向于重视实用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文法学校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在英国中等学校产生了重大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不少学校也增加了自然学科的课程和时数。1904年英国教委会还通过法令,必须向16岁左右的学生提供普通教育,即智育、德育、体育同时发展,并要求基础课要具有广泛的学术性质。
英国中等教育课程的引人注目的变化引动了整个中等教育的发展,从而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德国注意发展不同类型的中学。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国在发展中等教育方面主要侧重于抓好不同类型的中学:文科中学,以学习古典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招生对象是修完三年预科或有同等学历年满9 岁的儿童。文科中学主要是为贵族及上层有产者子弟设立的。
高级实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以学习数学及自然科学为主,不开设古典语文。其与文科中学一样都是为贵族及上层有产者子弟设立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女子中学,在德国,女子中等教育是在1872年举行了魏玛中等女子学校会议、1873年举行了柏林会议要求政府当局举办公费女校和提出要照顾女子教育特点以后才被重视的。但直至1908年,女子教育制度才真正确立。女子中学修业10年,前3 年为预科,从四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志向和兴趣可升入文科,实科或理科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为德国培养了不少大学的后备力量。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其他类型的中学也在创立着,发展着,德国的中等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
法国注重中等教育的改革。普法战争后,法国就比较重视教育改革。20世纪初,法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开始向电气化过渡。因此法国政府更是着力发展科技、发展教育。1902年对中等教育的重大改革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开始的。
对中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学制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法国政府规定中学学制为7 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 年,第二阶段3 年。第一阶段又分两部:A 部学拉丁语,B 部不学拉丁语。第二阶段;头两年,A 部学生分三组进行学习:第一组学拉丁语,希腊语;第二组学拉丁语,现代外国语;第三组学拉丁语和数理科。而B 部学生则主要学习数理科和现代外国语。到最后一年,所有学生又分学哲学和数理,并将拉丁语、希腊语作为选修课,现代外国语为必修课。
法国关于中等教育学制和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古典的东西仍占很大比例,但加强了数理科和现代外国语在课程中的地位,这是一大进步。
第二,把中学学制定为7 年,并分为相互衔接的两段,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举措。
第三,开创了法国中学分科分组进行教学的先河,基本确定了法国中学的教学模式。
此外,法国政府为使学校与教会分离,重撞教会势力对中学的影响,在这个时期解散了50多个从事宣传,教育和商业活动的教会组织,转向了3000多所教会学校,议会于1905年通过了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法案。这些重大举措对保证和发展法国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进步作用。
(4)振兴高等教育
从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发生很大变化,其特点有二个方面:创办新大学。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的高潮之中,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国家创办了不少新大学。
英国从19世纪50年代" 城市大学" 运动进入高潮起到20世纪初,先后建立了18所大学,4 所大学学院。其中,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利慈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列士托大学等是从学院发展为完全大学的。这些新创立,新改建的大学不仅为英国新兴工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些大学自身也都逐渐成为工业研究的重要中心,对英国工业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德国在这个时期也新开设了不少大学,如着重于电工和造纸工业的达姆斯塔工业大学,莱比锡商科大学、柏林商科大学,市劳斯鲁工业大学等。据统计,至1918年,德国已有各类大学45所,其中仅工业大学就有10所,农林兽医大学9 所,其余则属于商业专业和采矿专业大学。
法国这一时期科技进步,电子、化学、热力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及现代物理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学发明成果,因而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好时期".法国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科学上的繁荣景象,除了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改革之外,与其实施教育改革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那些对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始于普法战争结束、共和派掌权以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来改变原本落后的高等教育:1877年设立了硕士学位奖学金;1886年设立了国立中学高级教师职位奖学金;增加对各学院的拨款并允许它们接受赠款;修建校舍;增设专业学科,改进各学院的教学组织工作;改善教授及其他教学人员的待遇。特别是1896年7 月10日,法国议会颁布法令,决定在每一个大学区建立一所大学。于是,15所大学便在原有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高等教育最具有代表性的变化。而其中最突出的变化与成就又是巴黎大学的新生和发展。在这里集中了许多第一流的学者和教授,他们为法国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改革旧大学。这方面仍以英国为典型。19世纪前,英国大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神学为主体。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教会服务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古典学科。二是大学自治。由于大学及其下属的学院都由私人或社会团体资助创办,所以大学既不依附于教会,也不从属于政府,因而具有高度的自治权。这样必然使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加之在生源问题上,它们实行关门主义,只招收贵族、名流,高级军官等上层阶级的子弟,在教学方向上只重视纯学术研究而拒绝实用性学科……因此尽管英国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也最早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在经济上一直处于世界的优势地位,但由于保守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19世纪50年代的" 城市大学" 运动,迫使英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不仅表现在新的大学方面,更体现在对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在英国具有古老传统的最高学府的改造上。
首先,在学生来源方面,开始允许从中下层阶级中选拔学生。
其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法学、历史成为两门独立学科,现代语、英语和实用性学科开始有了立足之地。1873年还设立了卡迪什物理实验室,为后来许多世界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出现,为英国对物理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打破生源性别上的界限,向女子开放。这一引人注目的变化使得其他院校也准许女子入学,准许女子获取学位。
对牛津、剑桥这两所古典学府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使大学与社会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也使英国的高等教育向多样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创办职业教育
欧洲工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初等和中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创办和发展职业教育便成为欧洲发达国家的当务之急。
英国从19世纪50年代起就非常关注欧洲各国迅速发展的工业。感到这些国家之所以发展快是由于建立了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于是政府和自愿团体也纷纷行动起来设立科学与艺术部。70年代,伦敦自治机关和几个伦敦同业工会又共同制定了一个全国技术教育方案,督促各地举办技术学校、技术班和技术夜校,并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时一般技术学校设置工、商、农、家事、普通课等五科。大多数学生学习前三科,家事科主要招收女生。
到1880年,伦敦又设立了多种技术学校,其方向是培养中等技术人员。所授科目有科技、商业和外语。这种学校无论是在制度上、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较上述的一般技术学校完备。
这个时期,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对创办职业教育也颇积极。1882年,政府任命了一个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1889年国会通过了《技术教育法案》,强调技术教育要针对各项工业生产之需要。1899年,议会又成立了教育部,并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职业教育的部门,这就进一步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欧洲工业国家中,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8世纪60年代,普鲁士政府在为西里西亚罗马正教制定的学校法令中,就已提出了关于青年的业余教育的问题。进入19世纪以后,在培养青年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1876年,德国的《工业法典》中规定:学徒要按地方当局的命令上学,雇主要保证学徒的学习时间,训练学徒的师傅必须是熟练工人,学徒满师时要经过考核。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原来的少数业余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一部分业余学校就改变为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同时又新建了一批技术学校。至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政府规定,在接受9 年或10年义务教育后,如果不立即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准备开始进入职业,年龄又不到18岁的青少年,必须再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德国已把18岁以下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和培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就保证进入各个职业领域的劳动者都受过良好的职业训练,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多,类型也比较齐全。有农业、工艺、商业、森林、建筑及矿业等技术学校。这些学校都是适应社会需要而建立的,办学方式也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职业教育的创办和发展,给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为工农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大量的初具文化科学知识和掌握了初级劳动技术技能的训练有素的劳动者,他们与高级技术人员一起组成三级技术梯队,大大加速了德国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德国在20世纪初就赶上了工业先进的英国。
法国在巴黎公社时期就注意了发展职业教育,因为公社对其下一代的基本要求是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育。公社认为,科学的全面的教育是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1871年5 月6 日,公社在第五区开办了一种职业学校。在这种学校中,除了给学生一定的职业训练外,还给他们教授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
后来公社又开办了一所工艺美术女子职业学校,学生除了学习素描、泥塑、木雕、牙刻等各种工艺技术外,还学习其他文理课程,以充实、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公社执行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瓦扬对创办职业学校非常关心,他在《关于设立普通教育职业学校告各区政府书》中要求各区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设立职业学校的房屋和机构的建议、资料送交教育委员会,并请各区政府同教育委员会共同协商大办职业学校的问题。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教育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法国职业教育的重新兴起是在1919年7 月《阿斯第埃法》颁布以后。
(6)加强师范教育
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引动对师范教育的加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洲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英国的师范教育是从1902年开始步入正规发展阶段的。由于1902年教育法的实施,扩大了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办学的权力,于是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不仅办小学、中学,同时还办起了师范专科学校,其资金来自地方税收和政府的津贴。
初办的师范学校建立在以往的地方高级小学的基础之上,后来大学也办起了师范部。地方师范专科学校学制两年,大学师范部学制3 年,从1911年起,师范部学制又延长为4 年。
英国政府对地方建立的师范专科学校是关照的,常给予经济补助,并对经过中学阶段教育、年龄不过16岁,志愿从事小学教师而且有校长推荐、个人保证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学生给予生活津贴。
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由于1872年颁布的新教育法的影响。新教育法彻底改变了50年代对师范生的训练要求和规定,即将来教什么就学什么的狭隘的实用观点,对学生提出了扩大知识面的要求,因此增设了有关课程,并减少了课程中的宗教色彩。如一年级的数学课增加了开方、多次方程、对数等内容;二年级增开了几何、教育名著选读、教育概论、教学法及心理学等课;德语课增加了一定量的古典文。师范学校学制为3 年,生源是八年制小学毕业生。新教育法还特别规定女子与男子有同等权利进入师范学校学习。
法国这个时期由于义务和免费的初等教育的发展,急需小学教师,但并不是谁想担任教师就都允许的。国家规定担任小学教师的人一定要在师范学校毕业,并经国家的统一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为了提高师资水平,法国的每一个县(当时全国有87个县)各设两所师范学校,一所招收男生,一所招收女生。同时全国又设立了两所高级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发展师范教育。
2.欧洲教育(下)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在着力发展教育方面,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这些教育家为探寻教育实践的科学依据而努力从事科学研究,为推动欧洲的教育改革而勤奋工作。他们为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实验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的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相配合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儿童心理和生理进行研究,为教育实践探寻科学依据,从而创立了一种新型学科——实验教育科学。
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的教育家、教师、心理学家和医学团体开展了有关儿童兴趣和智力发展的研究工作,不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发表了关于儿童想象力和儿童语言的论文。这些研究实践和理论的推广,标志着儿童研究运动的开端。到了90年代,由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就为研究儿童提供了生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根据。特别是通过有关实验数据、实验分析的结论来研究儿童,就进一步把对儿童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之上了,这是第一。第二,由于这个时期欧洲工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大量增加主修科目,致使儿童课业分量加重,精神过度疲劳,身体健康恶化。这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医学界的极大关注,许多学者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对儿童进行" 疲劳测定" ,由此便由对儿童疲劳问题的研究发展成对改进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三,这个时期,由于欧洲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程度在扩大,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学校工作是否能适应社会变动的需要问题给予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育学家有兴趣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的研究,这就提出了一个教育的社会目的的问题,而且此问题逐渐成为讨论的中心。因此在不少国家掀起了对学校教育的调查运动。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尽力使用新的调查技术和手段。如用" 量变法" 去统计学校设备的多少,用" 标准测验" 去测定教学效果等,使调查资料尽可能地定量化。
总之,由于这种种因素,使对儿童的研究运动进一步兴起并得到发展。同时,世界许多国家还建立了儿童研究组织,创办了大量的儿童研究杂志,组织了各种开展儿童研究的活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欧洲一些国家的教育学家和教育领导者从儿童研究活动的实践中认识到实验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就大力提倡设立教育实验室,主张对教育问题开展实验研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性的儿童教育实验研究运动蓬勃发展。从欧洲到北美到亚洲,从葡萄牙到俄罗斯到日本,为了促进儿童教育的研究,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儿童研究协会。美国于1894年第一个建立,接着英国、德国、法国都陆续建立。由此,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儿童研究运动的实验教育科学诞生了。
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思想。拉尹和梅伊曼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他们为实验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拉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教育活动经验和坚实的教育理论研究功底。1876年,他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担任了10年小学教师。曾在弗赖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工科大学学习博物学、数学、哲学和教育学。1892年出版著作《理科教授法》,并在哈雷大学提交关于实验教育学的论文,被赠于名誉博士学位。1897年和1898年发表有关学校工作的实验研究报告《正字教授法》和《算术教授法》。此后便专心致至从事实验教育科学事业。1903年发表《实验教学论》,1906年与梅伊曼合作创办了《实验教育学》杂志,1908年发表《实验教育学》。
拉伊的实验教育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未通过实验加以检验的独断而又空泛的关于教育学的议论,提倡从综合实验、统计、系统观察和生物,哲学基础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学的发展问题。
第二,强调对儿童应着重于从筋肉、运动、感觉、想象、记忆,意志等心理和生理方面去研究,这样才能探寻到教育学理论的科学依据。
第三,主张教育学分为三部分:即以素质、天赋为研究对象的个人教育学,以自然、生活环境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的自然教育学和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教育学。认为各种教育学都应通过对学生行动的观察和分析进行实验研究,以学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行动作为整个教育学的基础。
拉伊实验教育学的思想是具有创造性的,对德国教育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愧为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
梅伊曼也是德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生长在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学习神学。后来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心理学,1889年获博士学位后,在莱比锡大学任教。1901年曾在《德国学校》杂志上发过一系列阐述有关实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论文。1907至1908年出版了多卷著作《实验教育及其心理学基础导论讲义》,系统论述了儿童智力和体力发展以及学校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特别强调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学习方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应给以极大关注。1911年梅伊曼参加创办汉堡大学活动,并在这所大学中创立了" 少年研究所".1914年发表了论著《实验教育概要》。
梅伊曼在实验教育方面主要从事儿童智力和体力发展的研究。其特点是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即把教育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资料汇集在一起进行分析和总结。
梅伊曼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关于实验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他认为,实验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结果,并受到与教育相关的各种科学的影响,它以现代实验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医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第二,关于教育学内在的组织结构,他认为,教育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应与心理学一样,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即综合系统整理研究成果;另一部分是实验,即以实验的方法,不断补充新的实验成果。
而旧教育学则或是概念的科学,或是规范的科学。这样采用现代新兴研究方法创立和推行的实验教育学就与旧教育学划清了界限,实验教育学是真正经验之探究的科学。
第三,关于儿童智力和体力的研究途径,他认为,应特别注意通过研究与精神疲劳和记忆有关的问题来研究儿童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此外,梅伊曼对低能和病态儿童的特殊研究问题,对性教育、男女同校,以及道德培养等问题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比奈的儿童智力发展研究。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早年是催眠术的研究者。
1894年任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实验室主任。1895年创办《心理学年鉴》,并任主编。1896年发表关于学生接受力和表达力的实验报告,即" 智力测验".后来,他与法国医生西蒙协作,于1905年发表了"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后经修订,广泛推行于世界各地。
比奈的智力量表的理论依据是,他认为,人的智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理解、发现、定向和判断是能够分别地进行测验的。他这样概述他的测验方法:" 这个量表主要是想用大量的测验,既要快速,又要精确,其难度递增,对大批不同年龄的儿童实施这些测验,测验时,要记录结果,并寻找适合于某一年龄的测验;最后把统计智力量表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就能确定某一特定受试者是否具有他的年龄的智力程度,还是超出或低于这一程度,以及程度超前或落后了几个月或几年。" 比奈还解释说这种量表有点儿像一把卷尺,只测定智力的实际程度,不分析它,也不评论它表现的智力的聪明程度。所谓" 智力超常" ,是指儿童的智力年龄比实际年龄超前两年;所谓" 智力迟钝" ,是指儿童的智力年龄比实际年龄落后两年。
尽管在当时比奈还没有揭示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然而他的儿童智力测验的工作,已给人们以很大启示,即通过正常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智力年龄或智商来衡量儿童的智力聪明程度的差别是完全可以的。这就为教育的实践提供了事实依据或参考数据。
克拉帕雷德的教育实验研究。克拉帕雷德是瑞士心理学家。他在日内瓦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医学时就对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改革产生了兴趣。1899至1920年在日内瓦大学心理实验室任教。1900年开始研究心理学,并于1905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1911年发表了《实验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1912年在日内瓦建立卢梭学院专门研究儿童教育问题。
克拉帕雷德主要致力于培养训练智力寻常的儿童,创办合乎儿童实际需要的" 适体学校".即适合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天赋能力的学校。他认为,教育家就像裁缝师一样,需要一种工具,用以衡量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并把衡量结果应用于他所制定的教学大纲。
克拉帕雷德在培养训练寻常儿童的过程中,强调两个方面:
第一,要把儿童当作正在发展和生长的个体加以研究。他指出,儿童生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活动,要理解它们就必须了解它们对于促进各个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
第二,教育科学的必然趋势是用实验方法,只有认真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才是提供完整事实和关系的唯一正确的科学方法,借此才能理解儿童行为的发展模式,并以这个模式来影响教育的进程。他认为那种只借助于教育专著来发现儿童的任何真正明确方向的作法是错误的。因而他提出,教育研究者必须准备一批典型的工具和程序。如在感觉运动机能方面使用的触觉计、测力计、计时器、跑表等;在情感和智力机能研究方面使用的各种内省、问卷和笔试用品等。在分析资料时,必须采用日益精细的统计方法。
无论是拉伊、梅伊曼,还是比奈、克拉帕雷德,尽管在他们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种种缺陷,但他们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这是不可否定的。这些成果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儿童智力和体力,以及儿童生活和学习问题的研究起了重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欧洲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由儿童研究运动引发的实验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欧洲早期实验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有效学习的研究,拉伊等人为了确定小学拼音教学的最佳方法,选择了不同程度的班级,进行听、看、读、写的测验,最后得出结论:写和看与大声读相结合可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只听而不出声的效果最差;看比听更为有用。在写的过程中,动作和看相结合是最佳的。拉伊等人的实验研究,突破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予示了20世纪即将出现的教育研究趋势。
这是实验教育家们最早而价值又最大的一个贡献。
第二,关于智力测验的研究,1883年英国的高尔顿设计了一批测量人的智能水平的仪器,后来英国的麦肯.卡特改进了高尔顿的测量方法。到本世纪初,英国的斯皮尔曼在改进了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又采用各种智能的综合测验,最后法国的比奈发展了他们的方法,探究出了可以测验种种不同能力的方法,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智商的智力量表。这是实验教育家们又一个巨大的研究成果。
早期实验教育科学的成果已在20世纪的教育发展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我们相信在未来教育研究中,这些成果也不会失去其价值和作用。它们在人类教育史上将永葆其应有的地位。
(2)教育革新运动
实验教育科学的产生,不仅推动欧洲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而且由于其成果逐渐在教育研究中推广和运用,导致了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改革旧学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革新运动。
欧洲教育革新运动的突出标志是创办新学校。法国的德穆兰、英国的雷迪、德国的利茨是当时创办新学校的先锋。他们的主张就是要用手工劳动,近代语言和农业工艺课程的教学来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接着比利时的德可乐利,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也开办了新学校,1899年还在日内瓦设立了" 国际新学校事务局" ,作为促进各国开展新教育运动的联络中心。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是" 新教育" 代表人物德可乐利和蒙台梭利的理论和实验。
关于德可乐利的" 五大兴趣中心" 和" 三个活动过程".德可乐利是新教育运动的主导人物之一。1907年起,他在自己创办的学校里实验一种新的教学制度,他提出了教学的" 整体化" 和" 兴趣中心" 的原则,并根据这个原则把课程分为个人的和环境的两大类。
德可乐利认为,营养、居室、防卫和活动是个人生活的四种需要,围绕这四种需要把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等各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教学单元,即一个兴趣中心。各年级都按照某一个兴趣中心或单元组织教学。
小学五个学年的兴趣中心分别是:第一学年,儿童及其有机体;第二学年,儿童和动物;第三学年,儿童和无生命界;第四学年,儿童和蔬菜;第五学年,儿童和人的环境。这" 五大兴趣中心" 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儿童教学内容的整体化。
德可乐利认为,儿童在每一个学年的学习,即每一个兴趣中心必须通过观察、联想和表达" 三个活动过程" 来完成。
观察,就是让儿童接触具体的和经验的实物及现象。德可乐利认为:" 脑力劳动必须在第一手搜集的材料基础上进行,就是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搜集材料,这样的搜集,既要估计到儿童的潜在兴趣,又要尽可能和词汇的习得联系起来。" 因此,观察是儿童发展各种智力的出发点和基础。
联想,就是让儿童的认识与所观察的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由近及远地建立联系。这个联系开始是不系统的,随着儿童年级的升高,观察到的事物、图象、文字等的增多,以及进行联想的练习的增多,儿童的联想便逐渐超出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形成较系统的联想。德可乐利把儿童在观察中产生的联想分为四种:第一,空间联想,相应于地理联想;第二,时间联想,相应于历史联想;第三,协调人的需要的联想;第四,因果联想。
表达,就是让儿童利用口述、图画、工艺制作或文字手段具体或抽象地表达事物。表达不限于词汇、造句等教学活动,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绘画、园艺、航模、营造、歌舞、体操、游戏、讲座、远足、朗诵、搜集资料等。这些形式不仅满足儿童表达和创造的需要,而且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样" 三个活动过程" ,一方面可以使儿童认识自身,即认识到由于自己的需要、希望、目的和理想的存在而使自己获得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儿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自然的和人文的条件,即认识到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希望、目的和理想,就必须依存并适应于自己生活的环境。
德可乐利把他的这个教育纲领归结为一个公式:" 学校为生活,学校依靠生活。""教学为儿童,教学依靠儿童。" 其中心意思,即是他要把学校办成适合于儿童生活的环境,要按照儿童的兴趣中心组织教学。
德可乐利的以单元教学替代传统的分科教学,以兴趣中心取代学科框架和教学大纲,以强调儿童的活动取代预先准备教材的" 五大兴趣中心" 和" 三个活动过程" 的教学改革,对传统的教学制度给以了极大冲击,有力地推进了欧洲教育运动的发展。
蒙台梭利的" 幼儿之家".蒙台梭利于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个医学博士,并任该校附属精神病院临床助手,同时从事对低能儿童心理和教育的研究工作。1907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为保护房屋,愿提供资金把父母上班后无人照管的儿童组织起来,邀请蒙台梭利办" 幼儿之家".蒙台梭利欣然应邀,并借此机会来进行常态儿童教育实验。她高度重视儿童教育,通过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二点:
第一,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教育的社会意义。她指出,直到20世纪初,社会对儿童毫不关心,没有儿童医院,儿童缺乏教养。尤其是19世纪末,儿童也患上了" 工业疾病" ,他们被关在狭小、闭塞的教室里,长时间伏案读书写字,他们的胸膛由于受压而变狭小,易患肺病;他们的脊柱由于姿势不正而弯曲;他们的眼睛由于在光线不足下学习而近视;他们的整个身体由于得不到健康保护而被毁坏。她谴责社会所犯的最大罪过乃是浪费了它应该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她疾呼社会必须关心儿童,注意儿童的身心健康,必须为儿童建设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否则儿童要毁灭,社会本身要毁灭。
第二,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最重要时期,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她说:" 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 儿童时期不仅是身体迅速成长的时期,也是心理完善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心灵最容易被塑造的时期。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道德的缺陷会对他一生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蒙台梭利认为,现实的学校教育并不适合于儿童,特别是品德教育一直为学校所忽视,致使一部分儿童不仅在肌体上有损害,而且在道德上也有伤痕。所以蒙台梭利提出," 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1909 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她的" 幼儿之家" 的教育实践,发表了著名的《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此书系统地阐述了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的基本因素和基本内容。
基本因素是指自发冲动、自发活动和个体自由。
关于自发冲动,蒙台梭利视其为内在生命力,她把这种内在生命力和人的遗传素质看作对人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因素。这两种东西在儿童身上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而且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自发冲动的表现也不相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发冲动是人的发展的原动力,儿童的生长其实就是这种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儿童的生命就是以这种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为根据而发展起来的。而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促进儿童内在力量自我发展的过程。
关于自发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发活动就是指儿童在无意识地追求某种东西时产生的那种自发冲动的动作。通过这种动作的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发展。
关于个体自由,蒙台梭利认为,为了促进儿童的自发活动,就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儿童有充分的自由。例如,在一个范围内,儿童可以自由进出,教室中设置各种教具,儿童可以任意使用,等等。
基本内容包括自由教育,自我教育和感官教育。
关于自由教育,蒙台梭利强调,教育应当" 绝对服从儿童自己本性发展的规律".儿童需要自由活动,所以在蒙台梭利的" 幼儿之家" 里,儿童有极大的自由活动权利。但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并非完全是无节制的随心所欲,而是体现在每个儿童专心致志于符合自己内在需要和兴趣的作用活动,以训练儿童动作的协调性、生活的独立性和良好的意志力。概括起来讲,就是从自由出发,通过作业活动,达到良好的秩序。自由、作业、秩序是蒙台梭利学校教育的三条原则,其中作业起着协调作用,是学校对儿童进行自由教育的基础。因为作业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有利于儿童养成遵守秩序的习惯;作业有助于儿童独立性和意志力的培养,所以蒙台梭利把自由与秩序统一在儿童的作业之中。这是蒙台梭利" 幼儿之家"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独道之处。
关于自我教育,在蒙台梭利的" 幼儿之家" 中,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蒙台梭利极力反对教师只动口不动手的所谓说理教育。她主张要细细地观摩儿童的兴趣,敏锐地发现儿童的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儿童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场所,使儿童通过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在这里,蒙台梭利特别强调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她认为,给儿童带来进步和发展的,与其说是教师的培养,毋宁说是由于儿童自己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埋头于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聚精会神地进行他们感到需要的活动。正由于此,蒙台梭利不仅反对教师的说教,也排斥对儿童进行集体训练。她说:" 帮助儿童不断变好的正是环境本身。" 关于感观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她认为,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感官教育是最适合于需要的,这是儿童获得各种知识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的理论来源于她的" 内在生命力" 的观点。她认为,内在生命力冲动具有节奏性,儿童在不同时期,对刺激的反应也不同,感官教育就要针对儿童不同感官对外景的敏感期进行适当训练。如儿童2 岁至4 岁时对颜色,声音和触摸等感觉最敏感,所以在这个年龄特别注意对儿童进行颜色、声音和触摸感觉的训练就具有重要意义,否则会导致难以弥补的损失。
蒙台梭利对儿童的感官教育是非常看重的,把其视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进行感官教育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根据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感官有不同的发展节律的原理,提出要注重实施个别教学的问题。蒙台梭利强调必须让儿童自由选择与其敏感期相适应的各种活动,以满足每个儿童的内在需要和适应每个儿童的发展。二是精心设计和使用各种教具。因为蒙台梭利以为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蒙台梭利亲身设计并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还编制了一套相应的进行感官训练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蒙台梭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影响最大的一位幼儿教育家。她于1919年开办了一个国际教师训练班,现代欧洲各国的幼儿教育都受到她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推行,是欧洲教育改革运动的最显著成果之一,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欧洲教育革新运动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欧洲新闻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由于教育的普及、政治的民主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传播工具技术的改造,各国新闻业,特别是报业进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1)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在欧洲,19世纪末,作为新闻主要传播媒介的报纸虽然与前期相比在编制技术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由于这个时期新技术的采用和新机器的使用,降低了报纸出版成本,提高了报业技术水平,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从印刷技术来看,由于广泛采用了美国人罗伯尔.奥发明的轮转印刷机,大大加快了报纸的印刷速度,增加了印刷篇幅。在英国和法国,每小时印报可达1.2万到1.8 万份,到了1914年,由于轮转印刷机进一步现代化,可以连续每小时印刷5 万份,每份篇幅多达12页。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报纸的成本,提高了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排版技术来看,19世纪初叶以前,排版的机械化始终没有得以实现。
直到1852年,尼古拉.塞利埃尔发明了使用报状纸型进行整页报纸的排版技术才结束了用手工排字的历史。19世纪中叶,多种型号的排铸机相继问世,特别是1884年奥特曼.默根撒勒在美国巴尔的摩发明的整行排铸机的使用,使报纸的排版技术发生了一个真正的变革,整行排铸机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使用。
从图片的复制技术来看,虽然19世纪前期发明了照相术,但照片的复制印刷技术却诞生的很晚。所以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由雕刻或石印工人对照照片临摹来完成照片的复制工作。德国人乔治.迈森巴切和美国人F .E .艾夫斯在前人发明的化学照相制版术的基础上,并根据W .H .福克斯.塔尔博特提出的技术理论分别于1882年和1885年发明了新型照相制版术。这个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将照片底版分解为无数大小不等的纵横排列的点,这样就比较容易地将照片复制在排版模子上了。
从凹版技术来看,在这个时期,凹版技术已被广泛引进照相的实际操作中。照相凹版术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的:1895年捷克人K .克利克和S .福西特在曼彻斯特发明了第一台采用照相凹版术的现代轮转印刷机,同时石印也采用了轮转印刷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后,于20世纪初,由美国人I .W .鲁贝尔演变为胶版印刷术。所以照相凹版术的发明和应用不但满足了报业对印刷速度的要求,而且为后来印刷术的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在1907年,德国人科恩首创的照相底版的有线或无线电传送技术诞生,后又经过法国人欧.培林的改进,使电话线路传送的传真照片既清晰又省时。
总之,19世纪下半叶,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技术革命的发展,促进了报业技术的改造,导致了报刊印刷和发行量的增加,以及市场的扩大。
报业的发展,使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报纸内容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东西方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普遍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变革发生兴趣。因此这个时期的报纸不仅发行数量大,而且其版面设计和刊登的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即由过去报道生活时尚和各种趣闻为主到报道重大时事社会新闻以及政治观点为主,从而形成了这个时期欧洲报业发展的重要特色,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被称为" 报业拿破仑" 的英国著名的报业主艾夫费雷德.哈姆斯沃思在他买进和创办的《新闻晚报》、《每日邮报》等报纸中就大量报道了各类社会时事新闻,并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这是他实践自己的" 新型新闻学" 的重要内容。第一次大战爆发前他就利用报纸来悍卫帝国主义政策,鼓吹民族主义的尚武精神,宣传仇视法国。在大战中,他又转而宣传赞成英、法、俄三国协议,等等。哈姆斯沃思的实践是成功的,他给英国传统的报业市场以有力的冲击。
在德国,虽然没有出现充分反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演变的全国性大报,但是,由于政府当局对德国报纸的严行管制,直至残酷镇压社会主义报纸的暴行,反而激起了各个政治派别都出版宣传自己党派的政策和主张的大报:创办于1871年的《柏林日报》宣传自由主义思潮;卡尔.李卜克内西主编的莱比锡《前进报》是社会党的机关报;《国民日报》代表的是民族主义自由派;《祖国报》等则持中间派立场。
涉及重大的时事政治和各种社会新闻的报纸要首推法国。法国报纸不仅数量巨增,而且它还具有强大的政治威力。它对全国性的危机、事件,如1877年5 月16日共和国总理被迫解职、保皇派奉命组织新内阁的政治危机、法国将军布朗热鼓吹的沙文主义、曾引起法国政治风潮的重大贿赂事件、以及1894年轰动法国的导致民主力量与反动势力之间尖锐的政治斗争的德雷福斯事件,等等,都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报道的,这充分体现了法国报业的活力和生机,也充分显示了报业在法国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威望和地位。
法国报纸不仅涉及重大时事新闻,而且涉及各种流派学说,所以阐述各派政治观点的长篇大论也占有重要位置。巴黎公社失败后,社会党内部派系纷争不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报刊遭到沉重打击,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呼声报》、《小共和国报》等仍然竭尽全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理论;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克烈孟梭在其创办的《震旦报》上大胆刊登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德雷福斯案发生后发表的《我控诉》一文,直接抨击法国当局;《论争报》和《时报》是历史悠久,但风格刻板的温和主义的报纸,它们忠实地宣传中间派的观点,所登文章、新闻都经过严格挑选,它们的发行量虽然不大,却是法国最重要的报纸,在国外也拥有大量读者;《费加罗报》则一向忠于君主主义,曾公开宣扬赞成维持德雷福斯案原判的观点;《自由报》、《祖国报》和《新闻报》《巴黎回声报》等是一贯坚持民族主义和反对议会制的右派报纸;还有一些宗教报纸在法国宗教团体的支持下,也发表富于论战色彩的文章,为宗教团体从事政治活动鸣锣开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报业的政治性影响更大,有的报纸在整个战争期间无所作为,有的则极力主张推行和解政策,有的观点四平八稳,也有的观点火药味甚浓。就是在左派社会主义报纸中,也非一致:战争初期,全持助战态度,但后来有的又一改初衷,因此形成对立的两派,一派拥护政府的参战政策,另一派则主张捍卫和平和支持布尔什维克革命事业,两派各不相让,最后导致了社会党内部的分裂。……
固然在这个时期,欧洲不少报纸让时事政治、社会新闻的内容占据了版面的主要位置,但同时,努力迎合另一些读者的需要和兴趣,开辟鲜活生动的专业栏目的报纸也是不少的:那有关自行车、汽车大赛,以及航空技术问世等方面的体育新闻专栏;那吸引妇女读者的具有趣味性,知识性而又篇幅简短的妇女专栏;还有那些大量采用漫画插图来点缀其间的文学纪事栏目,……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这种感受的享有也反映了这个时期报业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3)新闻通讯社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市场的开发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在报业发展的同时,采用电报通讯技术的新闻通讯社业务规模也日益庞大起来,并于1870年以后逐渐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
欧洲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通讯社是法国的哈瓦斯社、英国的路透社和德国的沃尔夫社,它们都是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因为它们都是从向工商界、银行界提供金融、经济消息的通讯社,进而发展为向报纸提供综合消息的新闻通讯社,因此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为了全面采访、搜集和发布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并为了避免竞争,1870年,三大通讯社按照法、英、德三国在世界上的势力范围,缔结了一个划分新闻范围的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这一协定,所以被称为" 三社四边协定".这个协定的签定标志着世界性通讯社的建立,也标志着新闻垄断的形成。协定规定,哈瓦斯社的地区是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同路透社合作)、中美洲、南美洲;路透社的地区是英国、埃及(同哈瓦斯社合作)、土耳其、远东;沃尔夫社的地区是德国、奥地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俄国、巴尔干。后来,奥地利通讯社、瑞典通讯社、罗马的斯蒂法尼通讯社等也被吸收到它们的体系里,这些通讯社有的作为它们的辅助组织,有的则在不同程度上、在组织上从属于它们。
新闻范围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大家相互承认各通讯社在所属地区的新闻主权和地位。" 三社四边协定" 曾延续了半个世纪。尽管如此,各通讯社之间的竞争和排挤并没有避免,有时还表现得十分激烈。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这必然造成哈瓦斯社与沃尔夫社关系的紧张,两社新闻不通,只能间接地从路透社得到。在这种情况下,路透社就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为加强自己的地位而自觉地使自己成为两社的争夺对象。它一度与哈瓦斯社合作经营北美、南美、印度和欧洲之间传递经济新闻的业务;一度又与沃尔夫社缔结秘密联盟,并暗中参加德、意、奥同盟的各通讯社的联合阵营。这样,不仅加深了哈瓦斯社与沃尔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也导致了其与两社之间的矛盾。
斯蒂芬通讯社是意大利建立最早的半官方性质的通讯社。1890年它与德国的沃尔夫社和奥地利的通讯社签署了协议;三国之间交换新闻,以打破哈瓦斯社在欧洲的垄断地位,同时吸收一些国家的小通讯社,以取得国际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哈瓦斯社便单独与斯蒂芬社达成协议以扭转不利地位。斯蒂芬社也就按照哈瓦斯社的意图将新闻发至法、德、英、瑞典等国。
大通讯社之间互争雄长,小通讯社与大通讯社也要比个高低。这就是这个时期欧洲通讯社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正是这种竞争趋势,推动了新闻通讯社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4.欧洲出版业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欧洲的出版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繁荣的图书出版业
在工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增强了,对书籍的使用增多了,这种需要必然促使在欧洲国家原已成为一个重要行业的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出版公司和出版社。在英国,爱德华.阿诺德出版公司、乔治.G .哈拉普公司、埃文斯兄弟公司、查尔斯.布恩和杰拉尔德.米尔斯出版公司以及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等都是这个时期创建的重要出版公司和出版社,它们为繁荣英国现代出版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1895-1896 年英国出版商协会和英国书商协会的成立,加之这两个协会于1900年签订的" 实价书协议" 的实行,更是开创了英国图书出版与发行业的新纪元。
在法国,以出版词典、百科全书为主的拉鲁斯出版社,在纯文学领域具有绝对长处的加利马尔社,1878年由内尔特.弗拉马里恩创办的文艺出版社,以及由弗尔马.诺瓦尔社、布朗社、迪利阿尔社等组成的普雷斯集团,都是享有世界盛誉的出版社,在法国出版界,它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德国,以出版医学与科学书刊为主要内容的卡格尔出版社,以促进德国工业发展,由德国钢铁冶金工作者协会建立的钢铁出版社和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1911年由费利克斯.迈纳博士创建的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则是这个时期德国图书出版业新成立的出版社的主要代表,这些出版社不断向读者提供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书籍和反映实践方面新的发展的书籍,对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时期欧洲国家不仅图书出版公司和出版社增加了,出版业的专业化也加强了,尤其是教育书籍,不少出版公司和出版社都把它作为出版的主要内容。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和耶鲁大学出版社无疑是出版教育书籍的重点,其他如乔治.G .哈拉普公司、埃文斯兄弟公司等除了出版一般性图书外,也出版大量的中小学和大专院校的教育用书。出版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书籍的出版,就是因为他们意识到随着工业的发展,新的学校的发展的潜力也日益显现出来,所以他们就看好这一发展趋势,开设了出版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用书专业内容,甚至有的公司是专门为教育书籍的出版而创办的。
其次,制定了图书" 纯出版价格" 原则。19世纪的出版业具有竞争性。
随着图书出版量的增加,图书的价格管理与图书出版的自由竞争的矛盾加大了。所以从整个出版业的利益出发,加强图书的价格管理既不可忽视,也不可避免。于是,由德国出版商赖希于上世纪首先提出的" 纯价格" 原则于1887年被德国采用,到19世纪末,以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为首的出版商也采用了。根据这个原则,书商只有在不低于出版者规定的" 纯出版价格" 向读者售书的条件下,才被允许打批发折扣。为了推行这一制度,书商们于1895年成立了大不列颠爱尔兰书商联合会,出版者们也于1896年成立了出版者联合会。这两个组织于1901年共同制定了《书籍纯价格协议》,从此,图书" 纯出版价格" 原则被普遍采用。这个价格管理原则的采用有助于建立一个能够计算合理价格的稳定组织,在统一按合同公平交易和如实向作者交付版税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出版业的有序发展。
第三,图书版权法有了发展。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制定了版权法。1885年由于伯尔尼公约的签订,在各国立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国际版权制,这是图书版权法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试行了其中某些规定和各种保护版权的期限。这个公约的试行不论对国内还是对国外的作者、出版者,只要是符合注册和印刷要求的都起到保护作用。
第四,出现了代理商。这是出版者财务方针方面的新现象。首批代理商是文学作品代理商,他们在1875年开业,到1900-1914 年间,大批的代理商出现。代理商的职责就是替作者或出版者在洽谈出版事宜时为自己的雇主讨价还价。文学作品代理商制度开始于英国,后来迅速传到欧洲大陆国家。
不过在欧洲大陆国家中代理商的重要性却不是很大,一些出版者对文学作品代理商通过他们给作者付很高稿酬非常不满。尽管这样,代理商特别在本世纪初出现的代理商对更大量的图书销售还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第五,图书销售方式发生了变革。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图书销售方式是这样的:由推销员出示某些样本书或者由出版商在报纸的一角扼要介绍新书的书名及其作者,这样的销售方式是谨慎的,也是有效的。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这种销售方法发生了变革,被更有效的方法所代替。那么,这个时期更有效、更有力的销售方式是什么呢.欧洲大陆铁路发展,出版社就通过邮购方式来经营广告和销售图书,这是一种;再一种就是采用预订的方式来销售图书;第三种是挨家挨户去兜揽生意,这对增加图书的销售量也很有效。
第六,图书俱乐部兴起。图书俱乐部是一种协会,其会员平均每月要购买一本协会为他们选择的书,书价低于书店的出售价。图书俱乐部最先发源于1900年瑞士的合作运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宣传、突出潜在的最畅销书的活动,它虽然受到出版者和书商的反对,但它对那些与书商没有直接联系的读者却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所以在欧洲大陆国家中图书俱乐部得到普及,特别是后来许多适合不同专业读者兴趣的专业书籍俱乐部也相继成立,这些俱乐部能够满足读者的真正需要。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籍出版业在欧洲发达国家已成为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这些国家的图书出版业的破坏很大,但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图书出版业也开始复苏。特别是由于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印刷艺术和图书设计的改进,战后新的印刷厂的建立,不仅书籍出版的种类进一步增多,而且出版的书籍更美观大方,价格也更便宜了,整个图书业生意兴隆,繁荣发展。
(2)独立发展的报纸出版业
欧洲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在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同时报纸出版业也以其独立的姿态,通俗的风格发展起来。
首先,报纸出版业在出版方针上具有鲜明的独立倾向性。1850-1900 年,是欧洲自由资本主义突飞猛进地发展时期,中产阶级日益显示出其经济实力,所以欧洲一些国家的报纸从总体方针上便倾向于较有实力的资产阶级。法国的《费加罗报》、《时报》,德国的《法兰克福报》,意大利的《晚邮报》等,都提倡有益于资产阶级利益的评论性内容,并且在以新思路、新观念办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次,通俗报纸展示了新的市场。由于这个时期欧洲各国政治条件得到了改善,一些报纸如法国的《小新闻报》、《小日报》,丹麦的《晚邮报》,比利时的《人民报》等都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报纸以其鲜明的观点和进激性风格赢得读者,发行量很大。法国的《小日报》在1878年就已达到65万份。特别是以1896年出现的《每日邮报》为代表的英国通俗报纸更是由于它们主张" 明达、简化、清楚" 的原则,采用精悍、凝炼的短讯方式,使其很快开拓了新的市场,有的仅在数月之内发行量就增加了3 倍。
第三,独立报纸已真正成为教育人的媒介。这个时期报纸的独立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使政治和社会思想通过自身这个媒介得以具体地深化到人本身,使人享受教育。在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就是发挥这种媒介作用的典型,它们大胆地揭发社会生活中的犯罪活动,表明报纸的鲜明立场;它们真实报道重大政治事件,展示报纸的舆论威力。它们这样做,对人是一种启迪教育,对社会、政府则是一种推动。在《蓓尔美尔街公报》上刊登的W .T .斯特德撰写的揭发伦敦买卖少女活动的系列文章《现代巴比伦的少女贡品》就最终导致了英国法律改革,于1885年通过了刑法修正条例。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国家独立报纸的创办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它的发行量急剧增加。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新闻出版受到了严格限制,不少报纸的发行量被削减,政府制定了对报纸的严格审查制度,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报纸出版业的发展。
大战后,在一些国家,出版界首先围绕发行量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因为发行量直接关系到报纸出版业的生死存亡。
(3)多种类型的杂志出版业
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国家由于实施义务教育,公众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他们渴望得到各种各样信息和轻松愉快的消遣,于是对订阅杂志发生极大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杂志出版业便发生由反映少数上流社会有闲阶级的爱好到面向广大公众的爱好的变化。在当时爱读者欢迎的杂志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综合性期刊,在英国有为青年人出版的《男青年报》和《女青年报》,在德国有《凉亭》杂志等。这里值得一书的是英国的乔治.纽恩斯,当他发现公众对订阅杂志的需要大大增加时,便开动脑筋,把自己感兴趣的报刊短讯剪集起来,于1881年出版了一种廉价杂志《来自世界一切最有趣的图书、期刊和投稿人的趣闻》,后来他又将杂志的名称简化为《趣闻》。这个杂志获得了巨大成功,逐渐发展为一个大的杂志出版业,出版了《乡村生活》、《大世界杂志》、《海滩》等。尤其《海滩》,是英国最早的附有丰富插图的消遣文学月刊之一,由于刊登阿瑟.柯南道尔撰写的福尔摩斯侦探故事而倍受读者欢迎。《趣闻》杂志的早期投稿人中有一位叫阿尔弗德.哈姆斯沃思的,爱好收集点滴资料,1888年他主编《青年》和《自行车新闻》,并创办了《答记者问》,开始与《趣闻》竞争。通过竞争,他成功地打开了局面,5 年内,他拥有了受读者欢迎的一系列廉价杂志,如《连环画剪辑》、《家庭聊天》等。
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综合性期刊逐渐演变为旧式的" 娱乐性期刊" 的通俗版。
第二,妇女杂志,妇女杂志的出版反映人们对妇女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改变。19世纪末,英国妇女杂志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出版业,它对鼓励妇女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理解妇女的心态变化,对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娱乐需要发生了积极的影响。如1875年创刊的《迈拉女服和时装杂志》及《韦尔登妇女杂志》是以提供女服裁剪纸样来满足广大普通妇女需要的杂志。而1885年创办的《女士》和1890年创办的《淑女》等则是满足上流社会妇女需要的期刊。在19世纪最后几年,英国还出现了许多诸如《家庭备忘录》、《家庭指南》等以刊登宣传家庭卫生、营养和儿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周刊,颇受公众的欢迎,发行量也很大。
第三、评论杂志,评论杂志在19世纪飞速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愈益显示出其成熟性。在欧洲,评论杂志最丰富的要属英国,不论在时事政治方面,还是在文学艺术方面,都出现了一批得力的评论刊物。如1877年创刊的《19世纪》(现改称为《20世纪》季刊)1890年创办的《评论文摘》,1902年创办的《希伯特杂志》,1913年的《新政治家》等都是政治性,社会性很强的评论杂志。而1914年出刊的《利己主义者》,1919年创办的《伦敦信使》等则是文学评论杂志的主要代表。法国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刊物主要是《法国新评论》,其内容主要是重新研讨文学和知识的价值。德国有保守的《德意志周刊》、自由主义的《自由论坛》和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报》,后者与斯蒂芬.乔治的新浪漫主义运动相联系。在意大利,《新文集》和《文化》是两个比较有影响的文学评论杂志。
第四、学术期刊和专业化杂志,19世纪下半叶,欧洲由于开辟了新科学研究领域,建立了许多新的学会,从事各种学术研究,学术期刊出版业发展很快。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先进国家里创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有《心理》、《希腊研究杂志》、《地理杂志》等。尤其是在工业发达的英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出版自己的刊物:1874年成立的物理学会,是一个具有较强出版活动能力的国际学术性机构,它不仅出版了大量的欧洲物理学文献,而且还创办了7 种重要期刊,用以登载物理学所有主要学科的研究报告。这些期刊是《物理学期刊A 辑-G辑》、《物理学进展报告》、《欧洲物理学期刊》、以及为医院医生联合会出版的两种刊物《物理学在医学与生物学中的应用》和《临床物理学与生理测量》。此外,学会还出版了《物理学通报》、《物理学教育》、《技术物理学》等。成立于1901年的英国心理学会,是一个促进心理学知识的提高和传播心理学知识的学术性机构,1904年该学会出版了《英国心理学杂志》,这是英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学会对这一刊物非常重视,虽然不断创办新刊物,但仍继续扩大《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版面和增加发行量。生物化学学会成立于1911年,其时生物化学刚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学会尽力引导人们对生物化学发生兴趣,并积极探索发挥这门学科的力量的新途径。学会于1913年接管了《生物化学杂志》,这是生物化学方面最早的专业性杂志之一。
关于专业化杂志,在这个时期引起了不少专家和职业人员的兴趣。这类杂志在广义上可分为职业性杂志和非职业性杂志。
职业性杂志多是一个协会的刊物,它使协会会员持续不断地获得本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当时的职业性杂志有医学期刊、会计学、法学、工程学期刊,还有为工商界人士服务的贸易和技术期刊,其中所刊载的文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作用。
非职业性杂志在当时多是为宗教、政治、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例如许多教会期刊就是为了推动神学福音传播,为了在同教派人之间培养共同感情而创办的。而一些学生杂志,或" 地下" 杂志则是出于特定的社会团体的需要,由那些对生活持有某种共同见解者创办。其他一些杂志如某些" 低级杂志" 和连环画杂志则是为了迎合消遣的特殊趣味而创办的。在电影全盛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有关电影及电影明星的杂志,如1911年创办的《电影剧》月刊、1915年创办的《电影剧本》等,它们为读者的娱乐欣赏和了解电影界的创作活动内幕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杂志出版业有了大发展,一是发行量大,二是种类多,在欧洲出版业中可称得上是一只劲旅,对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对推动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欧洲体育
欧洲1848年革命以后,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这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体育方面,体育内容结构确立、学校体育兴起、体育运动原则科学化,这一切标志着欧洲近代体育的形成。国际体育组织的涌现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使欧洲体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1)近代体育的确立
体育内容结构的确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到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体育在内容结构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一,新体操形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和瑞典曾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两个体操体系。其特点,德国体操注重于体育与精神意志的结合,瑞典体操则注重于健美和艺术性,注重姿势的形成。但它们都以军事、教育为目的,对欧洲近代体育的确立发生过重要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旨在发展表现力,特别是表现健美的体操逐渐形成。这种新体操有三个特点:一是主张借助体操使身体获得形态和机能的锻炼,并认为体操可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二是新体操带有音乐性,以音乐来规范身体锻炼;三是更注重发展女性的健康和体形。
新体操是对原有体操的改革和发展,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第二,户外活动地位的确立。当德国和瑞典体操初具规模时,英国则为适应本国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使体育朝着户外的竞技和娱乐的方向发展了。如射箭、曲棍球、足球、划船、田径等。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户外运动向世界传播,欧洲不少国家到英国考察,随后,以竞技性游戏、游戏场运动、旅游和野营为基本内容的户外运动便在许多国家得到重视,获得发展,还逐渐建立了户外活动的组织机构。如德国1891年成立了" 青年和成年游戏促进中央委员会" ,瑞士有" 游戏旅行委员会" 等。户外运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近代体育内容中得到确立,它对推广和发展欧洲体育也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竞技运动的成熟。这个时期,欧洲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竞技项目的更加成熟上。如拳击运动,不仅规定有手套、围绳等保护性设施,而且还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则;滑冰、滑雪运动出现了速滑和花样滑的分类,并有了经过改进的冰鞋。此外,篮球、排球等竞技运动项目的兴起,更为近代竞技体育运动增添了光彩。
第四,卫生保健制度的确立。卫生保健是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在发展各类运动的同时也注意了卫生保健工作,尤其加强了对学校的医务监督和健康检查。如英国1907年制定了对小学新生和在校学习期间的学生的健康检查制度,1912年的立法又规定了设立校内诊疗所等内容。
学校体育的确立。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政府对体育的干预越来越多,特别到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各国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和要求更加严格,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这些举措标志着学校体育的确立。
在瑞典,规定学校体育以体操为主,兼设户外运动和游戏,开展田径和球类活动。
在德国,规定体操为女子学校的必修课,还规定了女子体操教师的统一服装。此外又设置了游泳、滑冰、划船等运动项目。到20世纪初开始规定跑、跳、投掷和球类等运动和运动要求。
在法国,1872年和1880年规定,在男子学校中体操要列为义务教育的内容,1887年又把上述原则规定于女子学校。
在英国,1885年规定体育为女子必修科目。
学校体育的确立和发展,促使各国在原来的基础上陆续设立了一些体育学校以培养体育师资。欧洲各国的近代体育获得长足发展。
体育科学原则的确立。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使一些体育专家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成果来开辟认识体育的途径。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人体的动作同周围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对人体内部器官功能和人的思维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他们还发现,人在运动中整个肌体内发生的变化是通过血液循环器官和呼吸器官的活动表现的,这个活动也为运动器官发挥功能创造了最佳条件。体育专家的这些研究活动,无疑促进了近代体育的科学化,并从中总结出了体育科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体育运动应符合解剖学和生理学规律。在这方面,匈牙利的格奥尔格.德梅尼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身体练习必须避免静止的、不自然的姿势,动作速度应当与身体部位的体积成反比,要获得有效的影响,必须进行全振幅的动作。同时他还强调,在学习动作时,应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生到熟,由熟到巧。
第二,体育运动应适应年龄特征和心理学规律。丹麦医生弗罗杰.萨马柯在其1900年出版的《体操和儿童》一书中,用一系列有充足依据的事例证明,强迫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或成年人那样注意力集中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呆板的动作和刻板的运动公式对儿童是有害的。他强调要发展儿童想象力的游戏。法国体育心理学家格奥尔格.拉齐涅认为,9 岁以下儿童的体育,要努力发展诸如消化、血液循环、呼吸这样一些" 大的生理功能" ;9-13岁之间的儿童,必须尽力发展其神经系统,发展肌肉的协调性,增强视力和听力,从13岁起,要逐渐增大肌肉活动的强度。
第三,体育运动要适应社会需要。一些体育专家从体育的社会使用的角度对体育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体育教学的实质是部分地传播历史过程积累的教育素材。因此,体育教育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人的身体才能获得健康正常的发展。
总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体育在内容结构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发展趋势上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在理论指导上,也更加科学化了,这一切标志着欧洲近代体育的确立和发展。
(2)国际体育组织的涌现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
19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国家的各种运动协会相继筹建了行使全国权力的专门联合会。这些联合会不仅负责筹备和举办运动竞赛,制定统一规则,而且还审查、批准纪录、出版年鉴、发行刊物、报导某些运动项目最新最重要的变化等。在欧洲,1863年成立的英国足球联盟是第一个这样的组织。随后,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分别成立了体操协会,英国又成立了橄榄球、游泳、帆船和滑冰、划船、田径协会。在这些协会的组织领导下,曾举办过某些运动项目的国际比赛。如,英美两国的拳击和田径赛,在法国举行的自行车赛等。其后,其他一些项目也开始举办国际性比赛,但是由于没有共同的制度可循、共同的规章可依,比赛的组织者搞得很忙乱。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事先对规章制度达成国际协议,大家遵循统一的规则而举行的运动比赛才具有真正的运动价值。于是统一各种运动项目规章,成立国际体育组织顿时兴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主要国际体育组织有:国际体操联合会(1881)、国际赛艇联合会(1892)、国际滑冰球联合会(1892)、国际自行车联合会(1900)、国际足球联合会(1904)、国际航空联合会(1905)、国际帆船联合会(1907)、国际冰球联合会(1908)、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1908)、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1912)、国际网球联合会(1912)、国际击剑联合会(1913)、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1914)等。
国际体育组织的相继建立和大量涌现,对近代运动技术的提高和比赛规则的发展与完善是极大的促进,同时对深入探讨和研究运动员系统的训练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个时期由于成套动作的日益复杂化和比赛竞争的激烈化,单项运动世界比赛体制也应运而生了,并随着竞赛规模的不断扩大,终于导致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的考古学家相继到奥林匹克考察,发现了运动会遗址。这一发现引起了文化界、尤其是考古学界的注意。于是,主张复活奥林匹克精神,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宣传活动便从此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倡导最得力、贡献最大的是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
顾拜旦早在1883年就提出举行世界性运动比赛的主张,1889年开始创办现代奥运会工作。首先,他于1891年改组" 尤利西蒙委员会" 为" 体育高级理事会" ,并创办《体育评论》杂志,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现代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接着,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田径联盟成立5 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举行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并力主现代奥运会要象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这样,在顾拜旦的倡导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开始就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局限而具有国际性的特点。由于顾拜旦的不懈努力,1894年6 月16日,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在巴黎举行了" 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 ,成立了"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成员国有法国、英国、希腊、瑞典、意大利、俄国、比利时、捷克、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匈牙利等十二个国家。
委员会第一任主席是希腊诗人维拉克斯,顾拜旦任秘书长。会议决定从1896年起每隔四年按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传统举办大型运动会,以促进世界体育发展和加强各民族在体育领域的接触。会议通过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宪章,同意" 更快、更高、更强" 为奥运会口号。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领导机关,总部设在美丽的瑞士洛桑。第一届奥运会决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就这样,在顾拜旦的努力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由思想活动进入到实践活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共举行过5 次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和发展,对世界体育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促进了一些国家更多体育组织和国际运动联合会的出现;它使统一的国际比赛规则、统一的技术、战术训练和医疗监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加速了各国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推动了运动项目的传播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6.欧洲的卫生事业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的卫生事业有两个特点:
(1)以立法为基础
欧洲的卫生事业普遍以立法为基础。而制定的一切卫生法规,又以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为准则。
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规。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进一步完善并发展其卫生事业,又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法令。
如1875年颁布了" 公共卫生法" ,1911年制定了" 全国保险法" ,并建立了对通科医师的财政安排和管理条例,规定通科医师可根据登记病人数而得到国家的补偿。这个规定后来成为建立国家卫生服务初级保健的基础。
法国的卫生立法是在1909年。政府对卫生立法看得比较重,认为这是国家乃至国际卫生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主张无论是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等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有的人都应遵守这些规定。法国设有卫生立法的专门机构。
德国、北欧的一些国家在这个时期也都颁布过各项卫生法律,体现了以法施治的原则。
(2)卫生管理的社会性
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设有国家卫生管理制度,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德国。德国早在17世纪末就实行了卫生事业的国家管理。到18世纪末又进一步制定了监督条例,由医务部执行卫生监督。而具体的执行机关则是城市官医和县官医,他们是作为国家卫生事业管理者的身份来进行管理和监督的。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卫生预防和保健问题。与此相适应,德国的一些城市于1875年先后出现了各种卫生服务机构和组织,如学校卫生保健、婴幼儿保健、产妇保健、牙科保健、结核保健、残疾人保健等机构和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为社会和民众所赞同。与19世纪中叶以前所建的国家卫生监督相比这些卫生机构和组织更具有社会性。它们是建立在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利益和动机,为市政当局、政治团休、医师和公民共同事业的社会管理机构。1899年,普鲁士政府发布了地方医师法令,废除了普鲁士医务官制度,国家卫生官医直接转为地方医师。社会卫生保健组织也有了新任务,如医务监督、卫生监督等工作都划归到国家卫生事业的法定任务中。地方医师法令还规定,居民在5000人以上的地区皆设保健委员会。该组织除社会卫生事务外,还履行国家任务,并协助地方医师工作。这就构成了普鲁士时代国家卫生管理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双轨制,并从法律上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实施卫生管理奠定了基础。
(3)国际卫生组织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国际贸易以及减轻战争带来的疾苦,在卫生领域建立了一些国际卫生组织,如国际公约于1864年承认了" 国际红十字会" ,1863年在日内瓦成立的并于1880年改名为"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的" 伤兵救护委员会" 等。20世纪初,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又获得发展:1903年签订了国际卫生条约,目的在于控制当时的烈性传染病;1909年在罗马由12个国家签订了一个协议,决定在巴黎建立" 国际公共卫生事务处" ,其主要职能是向成员国传递公共卫生信息。该组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仍坚持了工作。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卫生领域的国际协作不断增长,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卫生事业在不断发展。
三、美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1.美国教育
美国1861至1865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是以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的。接着美国的生产力急剧提高,经济建设大步前进。美国教育获得飞速发展,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推动美国的教育居于举世无匹的地位。
(1)学校教育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是沿着农业工业化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所以美国在这个时期发展的各类教育仍然体现了以农业为中心的思想。
这个时期美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加速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迅速发展中等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普及初等教育,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加了小学校的数量,改革了小学教学内容,增设了农业知识、自然常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科目,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卫生、缝纫、烹调等实用课。
此外,在不少州的城市中还创办了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的出现,不仅反映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广大知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这无疑也是美国初等教育加速普及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美国的中等教育是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国际间的竞争对劳动者素质的更高要求发展起来的。
与初等教育一样,中等教育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增加了学校的数量。
据统计1890年美国共有公立和私立中学4158所,1900年为7983所,1910年增加到11984 所。到1913年便猛增到21616 所。不到30年,学校数量增加近5 倍。中学生的增长数也相当可观,1890年为20万人,1900年就超过50万人,1910年达到90万,1915年增加到130 多万,1918年发展到160 多万。近30年在校学生增加了8 倍。
美国中学之所以发展快速,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根据社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和学制,受到社会的欢迎。如有的中学在校学生500 人,而有的只有25人;学制有的是两年,有的则是4 年,这样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余地,他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学习,这就促进各种类型的中学的发展。
中学的发展也体现在教育目的的改革上。1917年教育改革委员会规定,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健康;掌握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成为家庭中的善良成员;受到职业方面陶冶;接受公民方面的训练;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中学教育目的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具体的,它不同于欧洲一些国家专以培养学者为唯一任务的教学目的,美国的中学教育更有实用价值。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既考虑学生将来升学、就业的需要,也考虑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这时期中学开设的课程从总体来看,自然学科、实用学科较比前一时期更多。特别是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自然地理等已经作为独立学科排到课表中;日常实用学科如家政学、工业技术、手工劳动、打字、速记、簿记、农业科学等也早就作为选修课列入课表中。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美国的公立中学是受到普遍支持的。经过19世纪70年代公立中学运动,特别是1874年密歇根州长卡拉马左案判决后,美国人民已普遍能够接受用税收基金支持公立中学的原则。公立中学的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敢于向最好的私立学校挑战,公立中学的许多毕业生考进了大学。据统计,美国1870-1916年,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从9300人增至49800 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公立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美国发展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初、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专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来自亚、非、拉美等地区的移民进行职业训练,以便使他们能够胜任工作。
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中,商业教育、农业教育和工业中学等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
商业教育是美国开展的最早的一种职业教育。早在19世纪初,美国许多大城市就出现了私立商业学校。到20世纪初,私立商业学校已发展到2000多所。在后来的10年中,公立商业中学也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其与私立商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体一致:书法、商业算术、商法、速记、打字等。它们的不同在于,前着学制长,4-5 年,而后者仅有两年;前着重视商业理论的教学,而后者仅为学生提供一些商业实务方面的知识。
农业教育是美国发展最为普遍的职业教育。第一所农业中学创办于1888年,1913年,美国的农业中学发展到2300所,到1915年,便又发展到4665所,后来政府还现定在普通中小学、中等师范学校要开设农业课。
美国工业中学培养的目标是稍高于工人的技术人员和工长。因此工业中学往往与工厂挂钩,学生在校学习理论,接受工业知识和责任心教育,到工厂实习,接受技术训练。这些学校的经费多来自富豪的捐献和国家给予的部分津贴。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改进职业教育的条例。条例规定:联邦最初一年拨款170 万美元,以后每年增加700 万美元。
同时每州每年还必须按联邦补助数拨相应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该款项可用于" 供给农业科目的教员、视察员、指导员和工业科目教员的薪俸,并培养农业、商业、工业和家事科的教员".这样的资助仅限于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同一类的半日制学校。这个法案的实施对美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19年全国有2039所公立学校接受了该项津贴,职业教员比上一年增加了1121人,学生也由上一年的16.4万人增加到了19.5万人,美国的职业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此外,这个时期,由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师资问题便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所以美国对发展师范教育也表示了极大关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小学师资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经费由地方公款中开支;中等师资由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并为了提高师资培训水平,规定一些州立师范学校的入学资格为4 年制中学毕业生,这就保证了师范教育的质量。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高等教育法。从《莫里尔法》颁布到20世纪初是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是" 走向真正大学" 的时期,是为今天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达奠定坚实基础的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继续沿着前一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与前一时期所不同的是它的职业性更强了,设置的课程更多,内容更加丰富了。许多高等学校增设了不少职业性学科,各种工艺方面和商业方面的课程在一些大学里占有显著地位,这是一个特点。另一个特点,即是州立大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州用于大学的经费在增加。据统计,从1889-1918 年,各州拨给州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的费用共计为3300多万美元,28年中拨款增加了24至25倍。
此外,被称为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的一种新型的高等学校在19世纪末出现。这种学校是由州或州以下的县、市以及私人团体设立的。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专业性很强。但由于这种学校在出现之初并未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因而发展比较缓慢。
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具有上述特点,更有几个突出变化:第一,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高等学校为发展农业,广泛吸收农业院校的科技力量参加农业实验站的工作,这样就使美国的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了。美国第一个农业实验站是1875年在康涅狄格州米德尔顿建立的,威斯莱杨大学同这个实验站有密切联系。与此同时,在纽约和新泽西也出现了同类型的农业实验站。正是这些实验站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促使国会通过了《哈奇法》。到1893年,这样的实验站基本上每个州至少有一个,全国共计56个,不久又增加到66个。
农业实验站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还有力地加强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大大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进步。
美国高等教育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性、目的性不仅体现在建立农业实验站上,还体现在重视成年人的农业教育上。康奈尔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该校1897年制定了一项由州政府资助的成人教育计划,其主要内容是:把农场试验作为教学手段,发行通俗的农场主读物;举办巡回园艺讲习班;在农村学校讲授自然科学课程;举办函授教育。这个计划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支持。到1902年,有3 万个农场主和近万名农场主妇参加了阅读课,2 万人听了初级自然课,2.6 万人听了园艺讲座。康奈尔大学这个创举引起了全国的注意,他们的经验在各州推广,不少州也学习他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推广工作。于是1914年国会又通过了《史密斯——利弗农业推广法》,规定由各级政府提供资金成立农业推广站系统。各州的农业推广总站常常设在州立大学院里,而推广站的主要工作人员又都由农学院派出。农业推广站注意与农村学校配合,组织农村的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对农业的兴趣。这种一体化的农业教育形式为美国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大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二,向德国大学学习,加强科学研究,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在成长。美国现有研究型大学103 所,其中7 所建于1607-1776 年间,平均24年建一所学校;37所建于1776-1861 年间,平均每两年建一所学校;54所建于1861 -1920年间,平均半年建一所学校;其余5 所建于1920年以后。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在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当然这些大学绝大多数在刚成立时并非是研究型的,是后来发展而成的。
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该校学习德国大学,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举办研究生院,宣告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制度在美国高等学校的诞生。
同时这个时期新建立的一批私立大学,如芝加哥大学、克拉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也从建立之时起就承担起既培养本科生,又培养研究生的双重重担。
但在向德国大学学习中,美国大学并未全盘照搬,而是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具有自己的独创。美国大学的结构是独立的,它有以英国学院为模式的文理学院,承担着普通教育任务;又有以德国大学为模式的研究生院,强调科学研究;还有若干个法学、医学、工程、教育、管理等专业学院,就是这些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学院组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大学综合体。关于组织系统,美国大学是以" 系" 作为教学、科研基层单位的组织形式。此外,美国人对" 研究" 概念的理解实际上也不同于德国,德国人的研究重视的是纯理性的研究,而美国人的研究则偏重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研究。
第三,选修制运动——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选修制运动是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领导的。虽然选修制并非由埃利奥特在哈佛最先提出,但其影响最深、最广。埃利奥特之所以在哈佛引入选修制,一方面是基于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他想通过这一方式在大学课程中引入更多的实用科学的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到1895年,哈佛大学唯一的必修课是一年级的英语和一门外语,其他都为选修课。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使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因而使美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1830年以来,美国一直落后于英国,屈居世界第二,而到1913年便超过了英国,跃为全球之冠。美国政府和人民深知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教育投资非常重视。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各类开支中,教育经费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1890年,美国州政府教育经费是600 万美元,占州政府总支出的9.5%;1902年,州政府教育经费达1600万美元,占总支出的13.9%;1913年,州政府教育经费增加到5000万美元,占总支出的21.8%。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1890年是13900 万美元,占地方政府总支出的33.5%;1902年,达22000 万美元,占总支出的33.0%;1913年,是28100 万美元,占总支出的30.0%。州和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之和所占总支出的百分比:1890年为30.3%,1902年为30.2%,1913年为28.4%,远远高于政府的其他费用。这个时期美国的教育总经费及人均、生均教育经费之多,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
对于美国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赞誉,他说:" 在英国需要整整数百年才能实现的那些变化,在这里只有几年就发生了。"1882年,恩格斯预言,20年后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和最强大的国家,20年后,恩格斯的预言被实践所证实。列宁总结说:" 无论就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说,或者就已经达到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度来说,无论就根据十分多样化的自然历史条件而使用的最新科学技术的土地面积的广大来说,或者就人民群众的政治自由和文化水平来说,美国都是举世无匹的。" 列宁对当时美国教育也给以了充分肯定,他说:"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他认为美国的教育可以被改造、被吸收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但是,这个时期美国的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州之间,而且也表现在城市与乡村,白人与有色人种,特别是与黑人之间教育上的不平等。长期以来,黑人的教育如同他们的经济、政治一样,处于非常低劣的地位,文盲甚多、学校甚少、教师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黑色人种的教育发展。
(2)教育科学研究
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在为探寻教育科学的依据而努力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美国也有一批教育家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在儿童心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的霍尔,有被誉为" 现代教育心理之父" 的桑戴克,有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帕克、克伯屈、艾德勒梅里安和约翰逊等,还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他们对美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霍尔于1888年创立发生发展心理学,并把它应用于儿童研究。从1891年起开始领导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他创办刊物,举办儿童研究讲习班,发表儿童科研著作。
霍尔在儿童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他提倡利用问卷法来搜集和分析统计资料。到1903年,他和他的同事编印了102 种问卷,涉及的题目有儿童的恐惧、发怒、玩偶、哭笑、祈祷、道德和宗教经验等,分析研究的成果常发表在《教育杂志》上。
第二,关于人类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他认为,运动感觉是一切空间知觉的根据,肌肉感觉是意志的器官。他主张通过对运动感觉和肌肉感觉等的反应来搜集资料,进行心理测验和统计。
第三,他的儿童研究,以发生心理学为根据,并把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引进心理学领域,认为从儿童期到青年期是一个" 突变" ,青年期是新生期,开始于这个时期的生理特征,特别是性本能特征都是" 突如其来" 的。
霍尔一生从事心理学研究,特别对儿童心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美国的教育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美国,桑戴克被誉为" 现代教育心理之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他认为,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一种行为的训练,因而他是从行为主义学说出发界定教育的。他把教育看作纯粹是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过程,由刺激引起,并通过练习加以强化。
第二,他肯定训练的迁移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桑戴克说,所谓训练的迁移是指" 通过同一因素而产生的,即一种智力机能的变化引起另一种智力能力的变化。" 比如,你学会做好了某一种事情,表明你获得了一种实际的和基本的能力,当你再做另外的事情时,那种能力也会使你把另外的事情做好。
桑戴克进行过各种智力机能的测验和训练。对这个课题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也曾发生过多年争论,并导致范围广泛的实验,对世界教育有过重大影响。
第三,他运用神经生理学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一般原理,制订和阐发了一系列学习定律。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效果率".他在生命的后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对学习效果率的实验研究上,他把" 成功" 与" 后果" 相联系,认为成功是运动的后果,成功就是快乐、是满足。
桑戴克毕生致力于对教育科学资料作定量的研究,他的许多著作流传很广,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主旨就是强调学校教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尊重儿童活动的本性,使之自由发展,同时又养成儿童为社会服务的习惯,最后培养成为理想的社会成员。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有帕克,杜威和克伯屈,以及艾德勒.梅里安和约翰逊等人。他们先后创立了昆西、芝加哥等实验学校,在纽约开展新教育实验,进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抨击传统教育的弊端。
进步主义教育者们的主要理论有这样几点:
第一,他们认为,儿童天生具有自发活动的能力,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使儿童自由活动,以发挥其内在的能力。
第二,学校是理想的社会团体,学校教育能把儿童训练成具有自治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需要的人。关键在于学校如何训练.更具体地说,是如何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即如何使学校与家庭、周围环境更紧密联系起来.如何采用对儿童生活确实有价值、有意义的教材.如何把儿童的阅读、写作、算术等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何注意儿童的自我表现,让儿童成为教学中的中心人物.为此,他们的作法是:采用按儿童年龄分组、分阶段作业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让儿童的游戏、测量、图画、手工等活动占有特殊地位,注重儿童参加社会生活,使个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使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等等。总之,他们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使教育的重心从教师、书本转移到儿童活动上来,帮助、训练儿童形成圆满的人格。
第三,他们非常重视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在教学中不采用固定教科书,一些有关的报纸、杂志和活页读物也可选来作教材。
进步主义教育者的实验活动和教育观点在当时已成为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它们对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1919年成立了" 进步教育协会" ,使他们的教育经验得以推广,为进一步推进美国教育运动的开展和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杜威是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是哈佛大学的" 形而上学俱乐部" 的头号成员皮尔士在其1872年发表的两篇学术报告《信念的确定》和《怎样使人们的观念清楚明白》中提出来的。后来经一些哲学家的阐述,把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原则发展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
美国实用主义的产生是由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它适合于美国资产阶级争取个人的发展,追逐个人的" 成功" 和" 利益" 的利己主义的信念、计划和行动,它反映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它是美国资产阶级最需要的哲学。
实用主义是以前的西方诸种唯心主义哲学流派观点的继承和集中。它既标榜科学、经验,反对形而上学,又否认科学理论,鼓吹直觉,反对理性。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就是这种现代西方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有人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就是他的机能心理学、工具逻辑学和社会有机论的混合物。
关于机能心理学,杜威在1886年发表的《心理学》和1896年发表的《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中提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应该在有机体与环境的积极而能动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而不应只把它视为一种人为的科学结构。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整个机体。因此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应是有机体的整个协调作用,而不是个别组织成分,他认为人的流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人是通过与现实进行生存斗争而取得进步的。
杜威就是根据这个思想,把儿童看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取得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积极而能动的机体,把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看作是他们适应环境、与社会合作的基本手段。因此,强调人的心理发展要依赖于参与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关于工具逻辑学,杜威把自己的实用主义称之为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他这种认识在《逻辑:探索的理论》中阐述的很清楚。他说,人的概念、判断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而是人们用来适应环境的手段。即是说,一切思想、理论、学说、真理,归根到底是人用以应付环境、改变环境的工具。
所以,在杜威那里,人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未完成的、不确定的和有疑难的经验过程。人的思维就是在疑难的情景中产生,以获得经验并使其成为改造和指导人的活动的工具。
关于社会有机论,杜威主张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变为一种对社会政治问题行为方法的探索。他认为,社会政治理论所涉及的是社会与个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这种关系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个人至上,社会服从个人;另一种是社会至上,个人服从社会;还有一种是社会与个人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体,正如他在《哲学的改造》中所提出的" 社会需要个人的效用和从属,而同时亦需要为服务于个人而存在。" 杜威坚持的是第三种见解。他强调社会政治理论是人在处理社会具体问题上的方法问题,强调社会政治理论是制定一系列应付特殊环境、特殊需要的社会行为的方法,以使个人适应社会需要,使个人和社会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杜威的机能心理学,工具逻辑学和社会有机论三位一体构成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形成他的教育理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教育性质论、教育过程论和教育价值论。这些内容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作了全面的阐述。
关于教育性质论,杜威从人类经验的传递和延续的角度说明教育是社会继续存在的条件,同时又从人类经验交流的角度说明教育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从而论述了教育的基本性质、目的和任务。
杜威认为,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人与人在共同参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教育,这是非正式的、偶然的、间接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为人准备和开设的教育,这是正式的、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如学校教育或其他专门教育机构。但无论哪一种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延续和交流的工具。在这里,杜威强调的是教育之于社会生活,特别是学校教育,更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使之培养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那么,学校教育如何才能很好地传递和交流人类社会生活的经验呢.他认为,教育本身并不能直接对人发生影响,而必须利用环境和通过环境来进行,使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依赖于周围的社会生活产生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个人经验的生长过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指导个人不断生长向前发展的能力。
关于教育过程论,杜威在阐述他的教育过程论时,主要论述了教育的目的论和方法论。
杜威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一般目的或叫社会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人人都得到相等的求知机会,即保证教育机会的均等。另一方面是发展个人的创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的特殊目的主要在于引起或激发、培养学生的理智的兴趣,以及所进行的智能训练,以利于学生形成社会的和道德的思想意识。杜威强调教育的一般目的、特殊目的都是自然过程的结果,因此他在理论上坚决反对那种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以某种目的的观点。
杜威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统一论者。他认为,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够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他根据对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的理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其中包括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方法,思维与教学的统一方法,教材与教法的统一方法,以及课程与作业的统一方法。
关于教育价值论,杜威的教育价值论就是把教育目的问题、教育过程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上实际应用的集中体现。
在杜威看来,教育的价值就是指教育所要获得的利益和所要培养的兴趣,以及对现今社会和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好处。杜威把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种。内在价值是指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功用和特性;工具价值是指各种学科教育应该具有的可以用来达到其他目的的功用和特性。他认为,任何学科都应具有这两种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目的论和课程论联系贯穿起来。
杜威分析批判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在教育价值问题上所存在的种种" 二元论" ,并由此提出了他的所谓" 一元论" 的教育价值论,诸如:劳动与闲暇、理论与实践、理科与文科、职业与文化、知识与德行、个人与社会,等等,他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他认为,这些观念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教育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和品德的养成的过程,其中既有智慧的态度,又有道德的态度,归根结底,教育就是要使人获得和增长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的经验,即养成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智慧态度、能力和行为。
杜威将其实用主义哲学运用于教育中,阐述的这一系列教育的基本原理,其中不乏科学的因素和积极的进步作用。
杜威是20世纪美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指导性的,它使美国的教育发生了由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主导到以杜威主义为主导的变化。杜威及其教育理论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首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指南和基石,它对美国中小学的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杜威的教育理论在美国已形成一个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流派,它与其他流派相互作用,为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杜威的影响最大,而争议也最多。杜威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美国的教育改革相联系的。所以,不论对杜威及其理论作何评价,正如一位理论家所说," 美国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越杜威,……可是很难设想在前进中怎样能够不通过杜威。" 杜威及其教育理论的影响已经超越美国,他也是现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如今,杜威的著作被翻译的至少有35种文字,传播全世界。
在英国,伦敦出版社于1900年第一个出版了杜威的著作《学校与社会》;在瑞典,1901年出版了杜威教育著作的第一个外文译本;在俄国,早在1904年杜威的教育思想就产生了影响;在中国,从1917到1921年,杜威应邀讲学长达两年之久;在日本,1919年1 月,杜威在东京作了八次讲学,……杜威理论的影响遍及世界,它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世界性的教育发展的精华也丰富和充实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容纳着西方教育的历史遗产,在教育目的方面,有福禄贝尔、黑格尔的" 潜能发展说" ,有洛克的" 心能训练说" ,有赫尔巴特为代表的" 品德形成说" 以及" 文化复演说" 等理论和观点;在教育方法方面,杜威批判地吸取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洛克等人关于知识与经验的理论,特别是杜威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杜威教育哲学的主要原则都直接来源于卢梭。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重要著作中,处处都闪现着卢梭教育思想的光彩。
杜威及其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重要的声誉和地位。尽管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也有矛盾和非科学之处,但他的理论是直接地或间接地触及到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许多根本性问题的。因此,研究现代教育改革就不能不研究杜威的教育理论,考察教育的发展就不能超越杜威阶段。杜威和他的理论不仅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世界教育的发展;他的理论不仅影响了19世纪末美国的教育,而且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教育。
2.美国新闻业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业开始具备现代化的条件,逐步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1)独具特色的报业
美国新闻业中,报业的发展是独具特色的。
首先,种数多、销量大。1860年,美国日报种数是357 种,销数为1478400多份;1880年,日报种数增加到909 种,销量增加到了3566300 多份;1890年,日报种数又增加到2190种,发行量达15102100多份;1910年,日报种数再度增加到2433种,销量达到24211400多份。由此看出,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报纸的发行是呈上升趋势的。
其次,新闻发布速度快,报纸发行时间短。在美国,由于电报、电话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地的新闻很快就能见报。且由于铁路运输业的发达,报纸发行时间大大缩短,如从纽约到西海岸,报纸只用三天便可抵达,这是许多国家所不可比的。
第三,报价低廉。美国当时流行一种" 便士报" ,即用一美分便能买到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赫斯特创办的报纸为代表。在他们的报上,标题引人注目,插图照片丰富多彩,连环画、漫画极为幽默,很适合美国移民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水准,由于报价低廉,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
第四、独立性比较强。1870年以前,美国有不少报纸依附于政府、政党、教会和社团,所以那个时期被称为政党报纸时期。1870年以后,由于报业的经济实力有了增长,报纸便逐渐摆脱政府、政党或团体而独立经营,不再受外来势力干涉。这样,争得了更多读者,拓宽了报纸的发行渠道。如哈钦斯1877年创办的《华盛顿邮报》,创办初期是民主党的报纸,到1888年,在它吞并了《国民共和报》之后,便脱离了民主党成为独立报纸,在后来的20年中,随着报主的多次更换,其原有的严肃风格也大大改变。销数不断上升。
《纽约太阳报》、《纽约时报》也都由于改变了多登政治性新闻和政党观点的风格,而采用不偏不倚、无私无畏的原则来提供新闻的手段,并努力变革版面设什,使其销数达到了10万份以上,成为很有影响的报纸。
美国报业的上述特点显示其富有活力和生机,它在整个社会的变革中,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由于美国经济出现了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以至影响到报业垄断组织也开始形成,最早的报业垄断组织是斯克里普斯报团,其创始人是爱德华.斯克里普斯。1880年,斯克里普斯凭借《新闻报》的资本和人才,开始向其他城市扩张,到1892年,他已拥有5 家报纸,这是出现在美国的第一个报团。
继斯克里普斯报团之后,赫斯特报团兴起。1880年,赫斯特购入旧金山《检查者报》,1887年,其子接办该报,并于1895年购入纽约《新闻晨报》,到1904年,赫斯特家族已拥有6 家报纸,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报业垄断组织。
(2)大显身手的杂志业
在美国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杂志业也开始突飞猛进了。特别是在20世纪初,美国的杂志业更是大显身手,盛极一时。
杂志业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获得大发展,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危机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美国在经历了一场代价浩大、破坏殆尽的内战之后,经济曾一度萧条,货币不足。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农民无法忍受,使发生了一场" 不间断造反".政府面对这种动荡的政治、经济局势无能为力,而政府中一些官员的贪污腐化行为又十分严重,这便极大地刺激了新闻界。
在全国畅销的一些杂志就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反对垄断企业,揭露贪污腐化,要求社会正义的革新运动之中。
由乔治.威廉.柯蒂斯主编的《哈波斯》周刊专门为杰出的政治漫画家托玛斯.纳斯特提供一个漫画专栏,便于纳斯特以笔和墨揭露坦慕尼协会的头子威廉.M .特威德及其在民主党的同伙榨取纽约市2 亿美元的丑闻。
埃德温.劳仑斯.戈德金是美国战后一位影响极大的新闻工作者,他创办的《民族》杂志曾使不少知识分子受益。戈德金创办的《民族》的目的就是要以比当时日报中可见的更大的准确性和适中性来讨论政治与经济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平等与进步。他要通过《民族》来寻求改善黑人状况的道路和方法,引导公众致力于教育,在《民族》上他还想尽力组织对各类书籍与艺术作品进行评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民族》主张民政机构改革,主张妇女有选举权,提倡公众教育,并为黑人权利而疾呼。在1884年总统选举中,《民族》竭尽全力反对战后丑闻在身的共和党和国会领袖詹姆斯.G .布莱恩(缅因州〕当选总统,通过社会的力量击中布莱恩的要害,终使竞选以纽约州州长民主党人格罗弗.克利夫兰的胜利而告结束。《民族》被人誉为反腐化的旗帜,其影响和作用在当时是非常突出的。
在" 揭发丑闻的时代" ,《麦克卢尔杂志》、《星期六晚邮报》、《柯里尔杂志》、《人人杂志》、《世界主义者》等等,也都纷纷载文揭露和抨击政府或垄断企业内营私舞弊、贪脏枉法的行径,并敦促政府制定有关法律。
这些杂志的勇敢斗争精神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有力的推动。同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杂志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此外,这个时期,对美国人民生活发生较大影响的杂志还有《论坛》、《角斗场》、《观点》等。一些文学刊物、儿童杂志、妇女杂志也在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加,它们对开拓广大读者对社会和文化需要的思路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历史悠久的通讯社
美国的通讯事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美联社" 、" 合众社" 、" 国际新闻社" 都是很有影响的通讯社。
美联社的前身是1848年成立的" 港口新闻联合社" ,1892年改组为" 美联社".1900年又按照纽约州的社员公司法组成合作社性质的美联社。
美联社曾于1893年同欧洲的通讯社签订新闻交换合同。但这个合同对美联社是有极大限制的,即美联社采编的美国消息在国外要由外国的通讯社来发布,美联社没有在国外出售其国内消息的权利,没有对外业务,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已在国外建立了一些分社。所以这些分社所采集的国内新闻也只能是为自己的社员报服务。
美联社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有才干的社员,他们为美联社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14岁就开始为印地安纳州报纸写稿的肯特.库珀后来成了美联社总经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自己的聪慧和才智。肯特.库珀中断大学生活后,曾在《印第安纳波利新闻》工作过,后又到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新闻社工作,并成为这家新闻社印弟安纳波利斯分社社长。工作中他发现,边远偏僻地区的报纸通过电话通报消息比用电报发消息效果更好,于是他找美联社总经理斯通谈了自己的想法,斯通很赞赏他,随即任命他为美联社通讯部主任,这是1910年的事。后来他成了美联社总经理助理,几年后又升为总经理。在担任总经理期间,他曾设想并实施过许多改革计划,如增设分社、扩大队伍、重视人情味消息的报导等,目的在于提高通讯社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肯特.库珀是一位为美联社的发展贡献很大的社员,也是为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
与美联社同时兴起的" 合众社" 和" 国际新闻社" ,其组织形式不同于美联社,它们是" 商业公司" 的形式,即在合同的基础上向订户出售新闻稿,而且所采集的新闻不仅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出售给那些订不到或者不愿意订购美联社电讯稿的人。这是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的特点,也是它们对付美联社的优势,所以它们很快争到各种各样的订户。加之两社的记者都很勤奋,非常详尽而又公正无私地采访一切新闻,使两社的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对美联社形成了严峻威胁。对此,合众社的创办人斯克里普斯坦诚地认为,互相竞争有助于互相监督,才有利于发展,所以竞争对美国新闻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无疑他的观点是正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是由于激烈的竞争,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科学的进步。美国新闻事业正是在挑战与竞争中获得兴旺与发展。
合众社于1907年创立后,为了发展,起用了年仅25岁的罗伊.W .霍华德继任总经理。用斯克里普斯的话来讲,霍华德是个惊人的人物,身材虽小,但他有一双非凡的智慧的眼睛。他风度自持、毫不谦虚,……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散发出一种野心勃勃的、自尊的和强有力的精神。正是这样一个自强、自尊的小人物为合众社的事业奔走于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同一些外国的大报和同美联社没有联系的商业通讯社建立了联系。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为合众社的新发展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事情是这样的:在大战中,英国切断了德国通讯社对交战国和中立国的电信联系。当时阿根廷的《新闻报》和《民族报》只能从法国哈瓦斯通讯社收到有关大战的报道,无疑这会有片面性。因此要求美联社提供新闻。但美联社根据合同协议,不能进入南美区。在这种情况下,霍华德看准之后迅速抢入,给了阿根廷这两家报纸所需要的战争新闻。正是由于此,合众社赢得了南美的信任,使其很快在南美建立起自己广泛的客户网,设立了自己的分社。
霍华德领导的合众社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拥有了800 来家客户,能够进行相当完善的新闻服务工作,而且还注意培植年青的采编人员,使他们有出名和发展自己文学风格,以及新闻专长的机会。如美联社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新闻的记者是不署名的,而合众社则放手让记者署名,这就鼓励记者在报道时尽力做到全面、生动、解说的详明。因此,合众社新闻稿往往成为美联社的报道的第二来源。合众社的作法调动了广大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有利于采编队伍的建设,也为竞争过美联社准备了力量基础。
国际新闻社是赫斯特于1909年创立的。它的首任总理是理查德.A .法雷利,1916年后,其总编辑是巴里.法利斯。法利斯很能干,虽然他建立的分社并不多,但他把国际新闻力量集中于一些大的新闻中心,这种善于组织力量的特点是别家通讯社所缺乏的。因而他培养了一些记者和作家采写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通讯社的兴起和发展是其新闻史上的大事。
通讯社极大地发挥了现代报纸的优点,同时又以其独特的风格对报纸发生着影响。通讯社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作用日益明显和加大了。
3.美国出版业
18世纪中叶以前,美国的出版中心在波士顿。19世纪初,出版中心转移到费城。到南北战争时期便又逐渐转移到纽约了。随着出版中心的不断转移,美国的出版业也不断获得发展。
(1)崛起的图书出版业
美国1830年出版图书约1000种,南北战争后的重建时期(1865-1877 年)年均出书3000多种,到1890年就增加到年均5000种。从这几个数字便可以看出。美国的图书出版业在南北战争后崛起了。
美国图书的出版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发展,主要得利于两个因素:
第一,不同类型的图书出版社的增加。1870年,达顿在纽约办起了出版宗教书,后又出版小说的达顿出版社,并大获成功。1895年,杰克逊开办了专门出版精装书和百科事典的格罗里亚出版社。1907年,年青的薄记员E .H .瓦德威茨和印刷工匠伊.斯潘塞合伙,在威斯康星州的一间地下室开办了一个印刷厂,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出版企业——韦斯坦出版社,它在出版儿童用书方面堪称美国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劳——希尔出版社诞生,它不仅协助出版有关军事图书,也出版政府机关的必需图书,还出版部分大学的专业用书。大战期间,各国都疲于征战,无暇顾及图书的出版,只有美国可提供出版物。特别是麦克劳——希尔社,大批的库存书目和富有活力的出版计划压倒了其他出版社而占据了优势,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社。19世纪下半叶至第一次大战前,美国一些大学也先后建立了出版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1878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和1913年成立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一般以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同时也兼出校刊等杂志。
不同类型出版社的增加,必然导致出版图书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这是美国图书出版业得以扩大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图书销售方式的变革。西欧的一些国家,图书销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或大肆喧哗推销,或凭借报纸的一角介绍。和这些国家相比,美国特别是纽约的图书出版者在销售方式上是具有创造性的。其特点就是通过广告来大力宣传自己图书的质量,以赢得读者的信任,从而得以大量推销其图书,使出版业不断扩大和发展。
图书的销售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命运,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任何出版社都把图书的销售视为关键。经营了80年的道布尔戴出版社就是始终奉行销售至上主义的典型。
生于纽约的弗兰克.N .道布尔戴,1877年15岁时便进入了当时颇有名气的斯克里布纳出版社。入社之初,他就编辑了推动图书销售的宣传杂志《图书购读者》。后来在一个巧合的时机他与素有杂志出版王之称的麦克卢亚合创了道布尔戴——麦克卢亚出版社。1903年,他们又各自独立,道布尔戴亲任自己出版社的社长。1904年,他出版的图书占纽约州立图书馆选定的一年之好书的52%,1905年达62%。1910年,道布尔戴出版社成为美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
道布尔戴之子内尔逊于1918年进入其父创办的出版社。儿子的经营目的有别于父亲,道布尔戴的目的在于兴立出版事业,所以他尽力去兼并别家出版社来扩大自己的出版社,而其子则认为,出版社就是" 让不喜爱书的人们手里拿上书".内尔逊是个从小就讨厌学校,不爱读书的人,但他从小就对卖书极感兴趣。他读了杂志上登载的基普林格的动物故事,便建议父亲把这些有趣的短篇小说编为一本书去销售,果然出版后成为畅销书。他的售书才能在孩提时代就显露头角了。
内尔逊看到父亲书库里滞销图书堆积如山,便动脑筋想办法,搞起了邮购销售,并收到了预期效果。后来他当了社长,他所制定的营业方针就是" 向更多的人卖更多的书" 的销售至上主义。他明确地讲:" 出版这项工作,卖书是第一位的,说漂亮话是次要的。" 任何书都是抱着大大畅销的愿望写下的——这就是他的结论。内尔逊被视为" 世界上最会卖书的商人" ,被誉为图书销售的天才。
美国的出版社之所以进行销售方式上的探索和改革,并以此作为发展出版事业的关键环节,正是由于内尔逊这一类的社主对写书与卖书的关系有着透彻的理解。
(2)富有活力的报纸出版业
之所以讲这个时期美国报纸出版业富有活力,不仅是因为报纸发行的数量多,更由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已真正成为向公众,特别是向那些文化水准比较低的异族人宣传、灌输美国意识和美国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芝加哥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堪萨斯城之星报》、《亚特兰大宪法报》、以及《太阳报》等,在激发民族情感、宣传新观念方面独具风格,对美国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这些报纸在当时都很有活力,很有声望。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我们在介绍美国新闻业时已经说到的匈牙利人约瑟夫.普利策。
普利策于1883年不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将两家报纸合并成立了《圣路易斯快风邮报》,买下了频临破产的《纽约世界报》,而且还把它们办成了当时最富有朝气、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改革了办报的基调。
他把激发民族情感和宣传理性主义融合在一起,既注意刊登一些关于运动、活动等方面的新闻,也注意发表对重大事件的评论文章,以充分展示报纸的效力。更为可贵的是,他还主张报纸应致力于公众福利的原则和坚持严格、独立、不畏惧任何压力的品格。可以说普利策把美国的报纸出版业提到了一个新的品位。
此外,在这个时期,美国少数民族报纸的出版活动也达到一定水平,报纸的种数和发行量都增加了。
(3)门类齐全的杂志出版业
美国的杂志门类齐全,包括这样一些种类:
综合性杂志,它们经历了" 揭露丑闻时代" ,对较大的社会改革等问题比较关注,其题材和表述风格也比较符合公众的兴趣。而且这些杂志也讲究推销门路。
文学和科学杂志,美国的文学杂志大多刊登美国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它们享有" 永恒的文学魅力" ,如《大西洋月刊》、《斯克里布纳月刊》、《陆地月刊》等,都是很富有生命力的文学杂志。美国的科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所以一些以传播科学知识、鼓励技术发明和技术创造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始终受到科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如《科学的美国人》、《大众科学月刊》,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全国地理杂志》等销售量都很大。
政治杂志,在" 揭发丑闻时代" ,曾有一批政治性很强的杂志投入革新运动。当这个运动过去之后,仍有不少人对社会改革抱以热情,希望能在更多的杂志上讨论有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杂志应运而生。如1909年,拉福莱特家族创办了《进步月刊》;1911年,格林威治村的社会主义者创办了《大众》;1914年,在斯特雷特家族支持下,赫伯特.克罗利创办了《新共和》(此刊在后来作为自由派刊物生存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刊物《解放者》,这些刊物对美国政治、美国社会发展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读者文摘杂志,这些杂志在当时的集中代表是1890年由两位前路德教派牧师艾萨克.K .芬克和亚当.W .瓦格纳尔创办的《文学文摘》。这是一个被人誉为" 集世界文学刊物所介绍的当代思想和研究成果之大成" 的优秀刊物。艾伯特.肖于1891年创办的以刊登有关世界事件的缩编材料为主要内容的《评论的评论》,以及弗兰克.芒西于1906年创办的文学搜集园地《杂文集》也不错。
妇女杂志,此类杂志中最富竞争力的是1883年由赛勒斯.柯蒂斯创办的《妇女家庭杂志》,它几乎彻底改观了整个妇女杂志领域,它打破了伤感和虔诚的传统,成了真正为妇女服务的令人振奋的杂志,销售量一下子达40万份。其他比较流行的妇女杂志有1886年创办的《女士家庭指南》、1897年创办的《麦考尔杂志》、1899年创刊的《画报评论》等。1885年创办的《好管家》在19世纪90年代创建了一个消费品检验站,同时又办了一个《时样》周刊,专门刊登社交生活,为纽约社会名流设计时装,得到不少赞助。
19世纪80年代的广告革命对美国杂志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在这个时期,美国一些杂志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开始注意采用现代杂志经济学理论,这对美国杂志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4.美国体育
美国体育随着科学、教育的进步,也进入兴盛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体育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很注重学校体育的开展,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其中最为注重的是体操、各类运动项目的竞赛、日常的体育训练,以及体育师资的培养。
自从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传入美国后,无论是在公立中等学校还是在高等学校,都得到广泛推行,并在学校体育课中一劳永逸地确立下来了。美国公立学校的德国体操中包括几种器械操,且有音乐伴奏。瑞典体操着重于徒手操,但在大学的瑞典体操则既有徒手操又有器械操,没有音乐伴奏。后来,路易斯吸取了德国、瑞典体操的精华,创造了以追求柔软、优美和良好姿势为目的的" 轻柔体操" (又称" 新体操")。这种体操要求练习者在音乐伴奏下手持哑铃、木棒、木环等器械完成各种动作。这种体操在学校中开展得很广泛。
美国对竞争运动的关注始于大学。起初,只是一些离家很远的学生业余进行的自由运动和游戏,没有任何组织和领导。后来才由教育当局实行了咨询性的学校管理,并组织一些大学进行校际间的运动项目的比赛。当时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划船,后又进行了橄榄球、田径的比赛,并随之成立了美国大学划船协会、橄榄球协会和业余田径协会。这些协会定期组织校际比赛,并负责制定每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协会的成员全部来自校学生代表。
在学校竞赛运动的不断开展中,足球逐渐成了大学生校际比赛的主要项目,并形成了制度,每年都举行校际足球赛。
随着大学校际竞赛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学竞赛运动也发展起来,各校都组织了代表队,经常相互比赛。为了加强对中学竞赛运动的管理,各州还纷纷成立了联合会,对中学生竞赛运动进行督导。威斯康星州是最早成立联合会的,它在1896年派定了一个委员会,制定了中学校际比赛规程。随后4 年中,密执安、伊利诺斯和印地安纳3 个州也采取了同样措施。
美国学校体育中,不仅重视体操、竞赛运动,也重视日常的体育训练。
在许多大学,不同类型的体育训练课已经确立为大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因此积极修建体育馆、体育场等训练场地、不断增添训练器材设备、多方聘请体育训练教授,……大学体育训练的被重视,为国家选拔体育人才提供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重视学校体育,因而也重视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为此,创办了多种类型的体育师范学校和训练班,大大地推进了体育师资的培养工作。如沙特金博士在马萨诸塞州开办了名为" 医疗体育馆" 的私人体育馆,免费招收志愿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人,经过一年的训练便可投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沙特金博士之后,又有一些体育专家开办了私立体育师范学校或体操师范学校。到1883年,美国共开办了119 所公立体育师范学校,114 所私立体育师范学校。到1900年,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又设置了体育专业的课程,同时,美国还注意利用暑期开办学校以便于体育师资的培训。
(2)基督教青年会体育的创办
基督教青年会是信奉基督教的青年的社团。1844年,由英国人乔治.威廉斯创立。该会最初是在青年职工中进行宗教活动,传到美国后,发展为以提倡德、智、体三育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机构。
青年会的体育目的在于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格,这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就是" 身体健康、强壮、均衡、受过锻炼".为此,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等地的青年会于1869年建造了设备齐全的体育馆,波士顿的青年会于1880年为培养体育指导者开办了体操班,又于1887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学院设立体育部,以培养青年会体育干事,3 年后它又在芝加哥设立了体育分校。青年会所创办的体育班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不局限于任何体系。运动项目除了球类、田径、水上运动和娱乐活动外,还有柔软体操和器械操。
1866年波士顿建立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在这个时期扩大其活动范围,也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了。他们的宗旨是" 使女性得到身体、精神、道德和灵魂方面的提高".
(3)体育组织的建立
美国第一个体育专业组织" 体育促进会" 是1885年创立的,会员有49人,包括大学体育教师、青年会体育干事、中学体育教师、牧师和1 名律师,埃姆赫斯特学院的希迟考克博士为第一任会长。在成立后的前15年中,讨论的主要课题是关于人体测量和瑞典、德国两种体操的体系问题。1896年,该会创办了《美国体育评论》季刊。到1900年,便建立了许多地方组织,包括16个城市分会和俄亥俄、密执安、纽约、内布拉斯加4 个州的组织。会员总人数达1076人。
为发展竞赛运动,美国还成立了不少业余体育协会。这种协会是拥有很大权力的体育组织,它得到不同俱乐部的赞助。如1879年由纽约体育俱乐部带头提倡组织的美国全国业余运动员协会,在1888年变成业余体育协会之后就控制了40多种运动项目。这种协会既可以防止体育职业化的弊端,又避免了与各大学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对促进业余体育运动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诸如为开展城市游戏场运动而成立的公园与游戏场协会,为发展乡村运动而成立的乡村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在美国也纷纷建立。这些体育组织对美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4)体育立法
美国一些州为保证体育的发展,制定了有关体育法令。在这方面,走在最前面的是加利福尼亚州。该州在1866年就通过了学校要进行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身体操练的法案。但真正通过体育立法的形式把学校体育课规定下来的是俄亥俄州。1892年,俄亥俄州的体育法规定全州各较大学校必须设置体育课,1904年又修改为所有学校一律设置体育课。接着,1894年,路易斯安纳州制定了体育法;1897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一项有伸缩性的体育法案;1899年北达科他州制定了法令,要求所有普通学校教授体育," 通过系统的身体操练,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宾夕法尼亚州在19世纪90年代也为体育立法做了很多努力,于1901年成功地制定了体育法。
体育立法的实现,使美国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法律保证。
(5)体育科学研究
美国近代体育的兴旺,是与美国先进的体育科学研究分不开的。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开展了以人体测量和体力测验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科学研究。
进行人体测量研究的开创人是埃姆赫斯特学院的希迟考克博士。他对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年龄、体重、身长、手指伸展幅度、胸围、肺活量以及体力的测量情况都有记录。他通过这些测量资料来进行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从比较中去探寻学生身体发展状况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从而提出适合于青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运动程度。
沙金特博士也大力提倡对人体测量的科学研究。他曾设法确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该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均衡。1887年,沙金特写了一本关于体育测验与测量的手册,又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还亲自测量过一些著名的职业运动员。美国体育促进会采纳了沙金特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以及项目标准,供各大中学校使用,青年会还把他的测量标准作为国际体格检查的基础。
关于体力测验的研究是由沙金特博士开始的。他经过多次观察和实验认为,只凭皮尺测量不足以衡量体力和成绩。因此,他于1880年利用8 年前布里海姆从巴黎带回的测力器制定了一系列体力测验项目,并创造了一套体力测验方法。1898年,沙金特统一了大学校际比赛用的测验标准,使体育运动竞赛中成绩的衡量有了依据。
美国对人体测量和体力测验的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近代美国体育的科学化程度,更为美国体育后来的强劲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美国近代体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到了20世纪初,又一批新的运动项目出台。其中有些项目是从西欧输入的,如网球、高尔夫球等,有些项目则是本国人发明的,如篮球、排球等。与此同时,随着竞赛运动的继续流行,游戏场运动与娱乐活动、野营活动也风行起来了。
5.美国的卫生服务
美国独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府是不过问公民的卫生问题的,因为在宪法中对于卫生服务的职能没有明确规定。但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的卫生事业是有很大发展的。特别是第一批大医院如纽约市Belleme 医院和波士顿市的Massachusetts 综合医院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卫生服务进入了组织化的阶段,改变了以前个体开业、医师之间几无联系的状况。而第一家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开办,又标志着美国卫生服务进入了科学化阶段。在这个时期,美国开始注意对卫生人力的培养,对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在医学界的引进。
四、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1.俄国教育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俄国掀起了废除农奴制度的社会运动。作为当时社会运动的一翼——俄国的教育改革运动尖锐地批判了农奴制下的教育。为了阻止革命的深入发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此后由于社会运动的压力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沙皇政府又被迫在政法、财政、军事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教育方面,先后颁布了《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大学章程》、《初等国民学校章程》、《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等法令,使俄国的教育向资产阶级方向前进了一步。在此基础上,俄国于19世纪末基本形成了适应其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学校教育体系。
(1)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教育改革,重撞了当时俄国学校的等级制和经验主义的教学方法与强迫纪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求根据进步原则改革教学,改变教育的落后局面,特别是提出了要争取高校的自治权利,争取教育的普及,争取真正实现女子教育,……改革带给俄国教育新气象,改革促进俄国教育的新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由于改革后三年制的初等教育不能满足俄国政治发展的需求,所以在19世纪70年代又新开办了修业5 年的两级初等学校,第一级规定3 年,相当于一般的初等学校;第二级规定2 年,为高级班,学习俄文、算术、几何、自然科学、物理基础、地理和历史。另外,还将1828年以来设立的县立学校改为修业6 年的市立学校,使一般市民的子弟能受到相当于高级班的初等教育。到了20世纪初,多部门管辖的小学增多了,有地方办的,教育部办的,铁路部门和工厂办的,等等。1914年,俄国小学达10万多所。除了一级小学和两级小学,还开办了修业4 年的高等小学,这种小学程度较高,毕业后可进入中学的低级班。虽然这种小学数量不多,学校规模也小,但它之于两级小学之间,起了一种桥梁作用,又为儿童多提供了一条选择之路,这也反映了俄国教育上的进步。
关于中等教育,教育改革时期,古典主义的中等教育是受到冲击的,但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贵族特权阶级的激烈要求下,1871年修订的中学章程将古典中学重新确定为中等普通教育学校的唯一形式,这样所有男子中学都被改成古典中学,实际上成为了贵族子弟学校,而实科中学则只作为中等教育的分支保留下来。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革命运动的影响下,俄国中等教育发生很大变化,有了较大发展。不但古典中学的名字改称为文科中学,而且其教学计划中也减少了古典学科,增加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内容;实科中学的地位逐渐提高,教学计划中加强了普通知识学科的内容。
到1913年,全俄文科中学发展到434 所,学生14万多人;实科中学276 所,学生近17万人;女子(文科)中学920 所,学生30多万人。以上学校都是教育部属学校,女子中学学生人数之所以高于男中的学生,是因为大多数男生在商业学校、陆军幼年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教会学校和教会中学就读,这些学校不属教育部管辖。
高等教育方面,由于教育改革运动的压力,1863年制定的《大学章程》恢复了大学某些自治权力。虽然有限的" 自治权" 不久又被取消,特别是1884年的《大学章程》进一步将大学的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生活全部置于专制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但是,奴隶制废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毕竟获得了发展,大型企业的建设、工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急需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经济的发展使沙皇政府不得不重视高等教育,以赶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新大学出现了,如新俄罗斯大学、俄罗斯华沙大学、托姆斯克大学等。1872年后还先后在莫斯科和彼得堡创办了女子高等学校。到1895年,仅俄国的高等工业学校就已发展到11所。与此同时,专业性的高等教育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专业学院,如彼得堡农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等。19世纪下半叶俄国涌现出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这是与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分不开的。
20世纪初,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个时期,专业性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增加了高等工业教育、高等医学教育。同时在这个时期,高等院校也都比较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方面的改革。
总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但由于俄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其发展是不平衡的。高等院校几乎全部集中在俄国欧洲地区的大城市,设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和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是绝无仅有的。此外,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与物质技术基础和师资力量也还都比较薄弱。
由于西欧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俄国也注意对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俄国教育改革运动之后,进一步发展了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到19世纪末,有名的中等专业学校已有79所,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4所,农业学校12所,航海、造船和船舶技工学校11所,医士学校34所,其他各类学校8 所。
它们分属于内政部、交通部、商业部、工业部、司法部、国民教育部、农业部管辖。进入20世纪,俄国的中等专业教育又获发展。1914-1915 年,中等专业学校增加到450 所,其中商业学校就有250 所,占当时各种专业学校的55.6%,商业学校形式上属于财政部管辖,但实际上由于商业教育专家能帮助资本家获得更多利润,因而它们是靠资本家的资助而存在的,具有较好的物质条件,收费昂贵,所以学生绝大多数是有钱人家子弟。
师范教育也是在废除农奴制度后发展起来的。1870年,沙皇政府被迫颁布了师范学校章程,确定国家开办学制四年的师范学校,为初等教育培养师资。这种学校开设教育学有关课程、低年级俄语和算数教学法。从1872年起俄国还建立了三年制的寄宿的师范专科学校,招收市立学校和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为市立中学培养教师。师范专科比较重视教育学科和教育实习。俄国仅有的两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是在1867年创办的彼得堡文史学院和1875年创办的涅仁文史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农奴制度废除后,高等女子师范学校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彼得堡、莫斯科、敖得萨、哈尔科夫、基辅等许多城市建立了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私人资助,学生交纳学费,开设文史、物理、专门教学、法律等系,招收女子中学和女子贵族学校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可去女子中学或男子中学低年级任教。当时比较著名的高等女子师范,有别斯热夫高等女子师范训练班、格利耶高等女子师范培训班、莫斯科吉洪米洛夫女教导员和女教师高等师范学校、彼得堡师范学院、基辅福禄培尔学院。
从总体看,俄国的师范教育相对于其他学校教育发展缓慢。不过,在十月革命前,中等师范教育体系还是基本形成了。全俄共有师范专科学校47所,师范学校167 所。特别是为了更多地培养小学教师,一些高级小学、初级中学、女子中学等附设了两年制师范班。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还设有自己的师范学校网,为教区小学和支委会学校培养师资。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相对更艰难些、缓慢些,19世纪末建立的几所高等师范学校远不能适应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种状况是由俄国整个落后的国民教育制度所决定的。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教育改革运动使旧俄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改观,各类教育在这个时期初具规模,并逐步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培养人才,特别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教育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俄国人民决心凭着这个权利,把这个贫穷落后、专制愚昧的国家建设成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沙俄旧的教育制度进行全面变革,建立起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型教育制度,为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迅速进行了无产阶级教育改革。
首先无产阶级夺取了教育领导权。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全俄中央执委会和人民委员会就于1917年11月颁布法令,成立以当时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阿.瓦.卢那察尔斯基为主席的国家教育委员会,领导国民教育的全部工作。随后通过了列宁签署的《关于把教会主管机关的学校转交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和《关于信仰自由、教会和宗教团体》两个法令,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将全部教会学校改为普通学校,并转归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禁止在一切教授普通教育学科的学校里教授宗教教义,真正实现了普通教育的世俗化。
1918年1-2 月,苏维埃正式废除了旧的国民教育管理机构。6 月,列宁签发了《关于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国民教育事业组织条例》,再次明确全苏国民教育总的领导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各地的教育由省、县、乡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国民教育部门负责。至此,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教育的旧领导体制,建立了无产阶级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
1919年联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党纲,其中对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苏维埃教育事业的各项原则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和具体规定。这就真正实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教育的思想领导。
其次,组织革命教师队伍。革命胜利初期的教育改革,需要争取、团结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革命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的方向" 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为此苏维埃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1917年底在彼得格勒成立了国际主义教师联合会,并于1918年6 月和1919年1 月举行了全俄国际主义教师代表大会,列宁出席了这两次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根据列宁的讲话精神,广泛建立了教师自己的组织——教师工会,对教师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苏维埃政府十分注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从1918年1 月起,人民教师每月固定工资增加到150- 200卢布。
第三,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苏维埃便明文规定取消在国民教育方面的等级、民族和性别的限制,实行男女同校,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积极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国家教育委员会通过了《统一劳动学校章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这两个文件规定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免费进入两级的统一的九年制劳动学校学习;规定学校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采用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反对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首创精神,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国家为教育大量拨款,并由国家供给学生食物、衣物和学习用品,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政策。要求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加自然科学的学科内容,采用实验、参观等教学方法,要让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学校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开展教育运动,发展国民教育。俄国是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尤为落后。列宁指出:" 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苏维埃开展了扫盲运动,努力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列宁创议并签署的《关于扫除俄罗斯联邦居民中文盲的法令》,规定8-50岁的居民都要用本民族语言或俄语学习识字,严令要求立即贯彻执行。到1920年识字人数每1000人中增加了近百人。
苏维埃政府又公布了《俄罗斯各民族权利宣言》,宣布了民族平等的国策,成立了民族文化教育部,多次召开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大力出版各民族语言的教科书,帮助没有语言的民族创造文字,加速培养民族教育干部,创办使用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积极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
由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使十月革命胜利之初的苏维埃教育得到了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也为前苏联后来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列宁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工农和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他始终把教育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贡献和发展。
列宁首先对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进行了揭露和抨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肆意推行其专制政策," 残害人民对光明和知识的渴望" ,蛮横关闭进步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为工人创办的星期日学校,残酷迫害在星期日学校任职的教员和管理人员。为揭露和抨击反动专制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列宁在这个时期写了一系列文章。
1895年,列宁在《我们的大臣们在想些什么》的文章中,从事实出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沙皇政府扼杀工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他说:" 假如未经神父和特务批准与审查的' 外人' 要给工人教课,这简直是要闹革命!大臣把工人看成药,把知识和教育看成火星;大臣确信,火星一旦落到火药上,首先被炸的就是政府。" 因此,大臣们当然就要" 学校应该远远地离开' 平民和工匠'",就要劳动人民长期处于愚昧状态,以维持沙皇的长久统治。列宁在文中号召并鼓励工人认清反动政府推行愚民政策的反动本质,努力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他说:" 工人们!你们看,我们的大臣们多么害怕知识和工人的结合!你们应当向所有的人表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工人觉醒!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力量!" 1913年,列宁在为出席第四届国家杜马的布尔什维克代表所写的《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的演说稿中,对沙皇政府的愚民主义政策进行了进一步揭露。他指出:" 由于农奴主地主在我国的独裁,俄国已经弄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落后和野蛮的地步。" 学龄儿童和少年占俄国居民22%以上,而学生只有4.7%,4 /5 的儿童和少年不能上学,俄国识字的人,只占人口总数的27%,73%的人是文盲。列宁说:" 人民群众这样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光明、求取知识的权利的野蛮的国家,在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再没有第二个。" 因此,列宁怒斥俄国的国民教育部实际上是" 愚弄青年部" ,是" 人民求知欲的压制部" ,是" 国民蒙蔽部".在这篇文章中,列宁还揭露了沙皇政府对待国民教师政策的反动性。教师的生活饥寒交迫," 在没有生火的,几乎不能居住的小木房里受冻挨饿" ,薪奉微薄,地位低下。" 任何一个地方的下级警官,农村黑帮分子或甘心做暗探和特务的人都可以陷害国民教师".列宁在《评国家预算》中,用具体材料痛斥了沙皇政府对工人文化教育工作的压制。他指出,沙皇政府在远东殖民冒险事务上可以花去千百万卢布,而在国民教育上只支付几戈比。同时列宁还揭露沙皇政府压制非俄罗斯民族文化,不准用本民族语对儿童教学的反动政策。
列宁还揭穿沙皇政府试图改革学校的虚伪性。他在《破产的征兆》一文中,在谈到万诺夫斯基大臣改革高等学校的许诺时宣称," 我们革命者一分钟也没有相信万诺夫斯基所许诺的改革是可靠的。我们知道万诺夫斯基' 安抚' 不了任何人和任何事情,满足不了任何进步的希望。" 列宁的宣称是对的,事实证明万诺夫斯基的" 改革" 没有给俄国教育和学生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列宁这些文章有力地、实质性地揭露和抨击了沙皇政府反动的教育政策,指明了无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与此同时,列宁对民粹派的" 空想教育" 也给予了批判。1895年,俄国民粹派的代表尤沙柯夫在《俄国财富》5 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教育的空想:全民中等义务教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俄国有建立统一的" 普通教育" 学校的可能性,因为他认为俄国专政体制是" 超阶级性" 的。
他计划在全俄建立4 万所(男女各2 万所)名为农业中学或中学农场的中等学校,招收8-20岁的男女居民。这种学校主要经营农业和进行道德教育,夏季不上课,专门从事农业劳动,用自己的劳动养活全体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抵偿教育经费。" 尤沙柯夫认为这是一种' 全民中等义务教育' ,可使整整一半居民的生活社会化" ,这样可使俄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又可避免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而转向社会化。列宁写了《中学农庄和感化中学》及《民粹主义空想计划》两篇文章,批判了尤沙柯大的" 空想教育" 计划。
首先,列宁指出,尤沙柯夫抹杀俄国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剥削的客观现实,在所谓" 全民利益一致" 的基础上制定的" 全民中等义务教育计划" ,混淆了农奴制的等级学校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学校的区别,抹杀了阶级学校的实质,列宁说,尤沙柯夫" 根本不了解阶级学校的实质是什么……这个实质就是:教育的组织和受教育的机会,对一切有产者来说,都是同样的。阶级学校不同于等级学校的实质就在于有产者这三个字上面。" 创办学校的阶级原则应该在于,全体公民进任何学校的权利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只有有产者方能受教育。依据尤沙柯夫的" 计划" ,缴不起学费的穷学生进农业中学,用生产劳动抵偿教育和生活费用,而富人的子弟进只读书的城市中学,这种" 有钱就缴学费,没有钱就做工" ," 穷人进一种学校,富人进另一种学校" 的做法,正是阶级学校的特征。
其次,列宁指出,尤沙柯夫以" 完全独特" 的形式,即" 中学兼农庄" 的形式来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有背于早期乌托邦主义者们表述的这一思想,更是对马克思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伟大思想的玷污。列宁认为,尤沙柯夫的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是" 人的普遍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只是为了付中学学费".列宁所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为出发点的。他说," 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此外,在国民教育问题上,当时俄国的"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和" 经济主义者" 们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原则性分歧,他们轻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工人阶级是注定没有进取心的,否定给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列宁对"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和" 经济主义" 者的谬误也进行了深刻批判,为动员无产阶级走上民主改造国民教育的革命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
总之,这一时期中,列宁在与俄国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了鲜明而尖锐的斗争,阐述了清除国民教育制度中等级性残余的进步意义,指明了推翻专制政体后学校教育民主化的一般特征,其中包括:实现普及教育,创办统一学校,消除学校管理的官僚主义制度,男女合校,以及教育的世俗性等等。
无论是十月革命前,还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对教育问题都有过很多论述。
这些论述对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论对旧教育的改造
列宁提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改造,创立新的教育,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任务,列宁指出,旧教育之所以必经根本改造,就在于:
首先,旧教育掌握在地主资本家手中,其目的是培养、训练为地主和资产阶级服务的官吏和奴仆,而不能培养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人才。因此,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要培养的人决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而是要把学习和训练的事业加以根本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使培养的人适应新的社会的需要。
其次,旧教育之所以必须根本改造,还因为培养新一代的教育只有在改造旧教育过程中才能发展起来。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 我们只能利用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全部知识、组织和机关,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下建设共产主义。" 这就是说,共产主义教育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教育进行斗争,加以根本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列宁在论述改造旧教育的问题上,还特别强调,所谓根本改造,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部保留。列宁认为,否定旧学校、旧教育,并不是把学校中一切东西全部抛掉,要进行区分," 要善于从旧学校中挑选出共产主义所必须的东西".旧学校中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阶级精神,以及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一些无用的、死的知识等必须批判、否定;而存在于学校中那些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如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教学经验、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用的教学设备等则必须继承、吸收和接受。
总之,在改造旧教学,否定旧教育过程中吸取我们实行真正共产主义所必须的东西,用以建立新教育。
列宁关于根除旧教育和创造新教育的思想,为苏维埃初期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二,论对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
列宁强调,对旧教育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把青年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代新人。因而他在《青年团的任务》、《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都全面地阐述了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的问题。他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青年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完整而彻底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因为马克思主义把伟大的认识工具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予了人类,人们掌握了这个伟大工具就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能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
其次,培养青年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列宁批判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论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他指出,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也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列宁强调,一定要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道德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说:"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关于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列宁认为,集体主义精神,为公共利益和公共事业而自觉地劳动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以及培养自觉的劳动纪律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要求青年人一定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肯于吃苦、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自觉遵守纪律,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代新人。
再次,重视青年一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列宁说:"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所以他强调青年必须具备现代有学识的人所必备的一切实际知识,而不能只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因为在经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后,首先要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要建立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就必须对工农业各个部门实行技术改造,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因此,掌握人类创造的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就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大问题。列宁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多次强调每一个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青年,都要" 使学问真正深入我们的血肉里面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他号召:" 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不仅强调了青年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还强调了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他主张学习要积极思考,融会贯通,他反对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他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坚持青年一代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宁在1897年写的《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一文中就指出:" 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列宁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他还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参加生产劳动,是人类普遍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应该将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
第三,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教师队伍。对此,列宁极为关注。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多次出席各种教师会议的讲话中,以及在许多重要著作中,对教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教师队伍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首先,列宁阐明了苏维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新的苏维埃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它既肩负着" 培养建设新生活的青年一代" 的重任,又承担着向工农群众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和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工作,它的使命是艰巨而又光荣的。因此,应当有步骤地加强人民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其次,列宁提出了争取、改造、教育原有教师队伍的政策。列宁认为,曾经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产阶级偏见束缚的教师接受过资本主义的文化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过党的耐心教育和长期工作,绝大多数会靠近工农劳动群众,坚信社会主义,拥护苏维埃政权的。关键是要采取适合的政策,争取、改造和教育他们,而不能是" 赶走和消灭" 、排斥和歧视他们。" 要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驱逐不可救药的资产阶级革命分子。" 要帮助和教育广大教师转变立场,为共产主义教育服务,为苏维埃恢复和发展经济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最后,列宁强调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列宁认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所以他说:" 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 为了使教师能够肩负起自己的重大历史使命,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政治思想觉悟,另一方面更要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待遇,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工作。
第四、论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它要培养教育广大劳动群众和青年一代具有高度的文化水平、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样的教育,首先就要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列宁还认为,争取团结旧社会过来的教师,使之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完全贯彻党的精神,以及运用全部国家机关的力量,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际训练等能为工人和劳动人民服务,都需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顺利实现。
那么,如何实现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领导呢.列宁提出了三项具体措施:
首先,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即坚持社会主义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其次,各教育机构中党组织要把工作落到实处,而不要谈抽象领导。
最后,教育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根据党的精神耐心做好教师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热情。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给予了无情揭露,对民粹派" 全民教育" 进行了多次批判;十月革命后又对社会主义教育给予了深刻的全面的论述。体现着这种彻底的革命精神与科学的革命态度相结合的列宁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
2.俄国新闻业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新闻业远远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但随着平民知识分子革命的兴起,农奴制度的废除,城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闻业逐渐有了起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特别是由于列宁的革命宣传活动,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奠定了俄国新型的新闻事业的基础。
(1)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时期的新闻业
从1861到1895年,是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废除了农奴制,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政府对报刊的检查相应放松,新闻业与创办时期相比,有了较大发展。
从报业来看,全国性的政治报纸在这个时期增加了:1860年有15种,到1870年则增至36种。报纸的结构也有变化,社会政治性报纸多于文学性或技术性报纸。许多报纸经常发表社论,表明报社编辑部对当时重大时事政治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例如,由H .巴甫洛夫于1863年在莫斯科创办的《俄罗斯新闻》日报,40多年中一直宣传俄国自由主义者反对专制、主张自由的政治观点。
同时,这个时期还出了一批著名报人。A.苏沃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苏沃林从青年时期就发表小品文,他笔锋犀利,语言幽默,是个深受读者欢迎的杂文作家。1876年他任《新时代报》主编,后又出资办了几家报纸,堪称当时俄国的报业大王。他办报的主导思想是:审时度势、网罗人才、消息灵通、报道迅速、文字高雅、文学性强、栏目众多、形式多样、注意管理、更新设备。所以他的报纸在全国最畅销。
从通讯事业来看,这个时期,俄国的通讯事业也在起步。1866年,俄国第一家通讯社——俄罗斯通讯社在彼得堡成立,这是俄国新闻业进步的鲜明标志。
从杂志业来看,杂志业在这个时期也开始显露生机。1876年《俄罗斯富源》在彼得堡创刊,此月刊起初多刊登经济问题的文章,1880年后开始大量刊登文学作品,1890年成为民粹派机关刊物。1894年,发表了高尔基小说《切尔卡希》。1905年革命后,成为人民社会主义派机关刊物,1906年被封。后来,它又以《现代纪事》、《现代》、《俄罗斯纪事》等名称断断续续出版,观点始终带有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
(2)早期马克思主义报纸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和封建势力相勾结的新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工人阶级为了有领导、有准备地开展反抗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便纷纷建立起各种组织,并利用散发革命传单,出版各种类型的小册子等宣传手段来强烈地表现各派的政治观点。后来,工人各派组织又进一步通过创办工人报刊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斗争原则。1883年,保加利亚人布拉戈耶夫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创办了《工人报》,这是俄国第一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与此同时,普列汉诺夫等一大批先进的革命分子也在国内外组织革命团体,出版宣传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书报。这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报刊开创了俄国工人报刊史的先河,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火星报》与《真理报》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1900年12月列宁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的《火星报》是该党的机关报。
《火星报》在当时虽然是为地下工作人员秘密传送的小型报,但它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它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时期马克思主义报纸的典型。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对当时国内外政治事件的评论文章。列宁的文章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他那朴实而深透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火星报》从而成为宣传孟什维克观点的报纸。列宁退出了编辑部,于1905年先后在瑞士日内瓦创办了《前进报》和《无产者报》。当1905年革命进入高潮时,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创办了一份公开出版的报纸《新生活报》,但该报只出了27期就被反动当局封闭。此后,布尔针维克党又先后出版了《浪潮报》、《前进报》、《回声报》等,这些报纸发扬了《火星报》的革命精神,在斯托雷平统治时期,仍坚持宣传党的路线,宣传革命思想,为组织群众,团结革命力量起了巨大的作用。
《真理报》是在俄国革命再次转入高潮的1912年创刊的。它是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该报的出版,使布尔什维克获得了一块公开揭露沙皇专制制度腐朽、黑暗的阵地,也获得了一块发动工人阶级为反抗沙皇专制统治而进行勇敢斗争的阵地。《真理报》一直受到列宁的关怀和重视,他经常就党的活动和革命斗争的重大问题为《真理报》撰写文章,据统计,从1912至1914年,列宁在《真理报》发表的文章和短评就有130 多篇。这些文章和短评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为全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为争取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的经验。
1914年7 月8 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周,在革命形势下惊恐万状的沙皇政府封闭了《真理报》,并逮捕了全体工作人员,其中不少人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
《真理报》被迫停刊两年多以后,到1917年初,俄国革命运动又日趋高涨,终于在" 二月革命" 中沙皇专制统治复灭。此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立即决定复刊《真理报》。
《真理报》复刊后,不仅同孟什维克、社会民主党人进行了无情斗争,还抵抗了资产阶级所把持的临时政府对它的仇恨和凶残迫害。在准备十月革命的日子里,《真理报》根据列宁的指示,以它特有的宣传艺术向全俄宣传了布尔什维克武装起义的方针,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定性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在十月革命的日子里,《真理报》成为革命的宣言书,它刊登的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向全世界宣告: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部政权一律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真理报》又是战斗的动员令,它向全俄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发出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人民夺取了政权,人民也一定要为保卫政权、建设政权而继续战斗!
《火星报》、《真理报》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所发挥的宣传、组织和鼓舞革命人民进行勇敢斗争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们的卓著贡献将永载新闻史册。
(4)苏维埃政权创建初期的新闻业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立即着手发展苏维埃的新闻业。
首先,苏维埃政权除决定立即复刊《真理报》外,还决定将1917年3 月创刊的《消息报》从11月9 日起改为苏维埃最高权力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机关报。
其次,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天公布了由列宁签署的新闻出版法令。
1918年2 月10日,人民委员会又决定在革命法庭下设立革命报刊法庭,负责审查和处理有关资产阶级报刊的案件,并根据新闻法令,苏维埃政权先后封闭了一批反对苏维埃的资产阶级报刊,没收了它们的财产。
第三,创办俄罗斯通讯社。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通讯社是彼得格勒通讯社。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于1917年12月14日签署特别法令,规定彼得格勒通讯社为人民委员会的中央通讯社。1918年6 月26日,人民委员会又通过决议,将彼得格勒通讯社与新闻局合并,9 月7 日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决定,将合并后的通讯社定名为俄罗斯通讯社。《关于俄罗斯通讯社决议》中指出,俄罗斯通讯社是向全俄发布新闻的中央苏维埃新闻机构,所有过去彼得格勒通讯社和新闻局在各省和国外单独存在的各种新闻机构都合并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的地方分社,所有过去彼得格勒通讯社和新闻局的记者都转入俄罗斯通讯社。
第四,发展广播事业。1917年11月6 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通过"阿芙乐尔" 巡洋舰的无线电报站向驻扎在彼得格勒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发出要他们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勇敢的士兵和工人立即行动,有效地阻止了从前线调到彼得格勒的敌人,保证了武装起义的胜利。这是无产阶级第一次使用" 不要纸张,不要电线的报纸" ——无线电通讯,俄国无线电广播事业诞生了。接着11月7 日上午," 阿芙乐尔" 巡洋舰的无线电报站又发出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11月8 日夜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著名的《和平法令》也通过无线电报站发出去了,11月12日,列宁签署的人民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新政府的通告再次交无线电报站播出,……尽管当时的无线电还不是人们直接听到语声的广播,尽管这样的无线电报几乎全属军用而根本不能满足民用需要,然而在文化落后的俄罗斯学者的实验室里做出了使全世界惊奇的了不起的业绩,该是多么引以自豪的壮举!
列宁高度评价广播是" 千百万人的群众大会" ,他科学地预见了广播事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于是,苏维埃政权一建立他就提出要加强发展广播事业。1918年7 月21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人民委员会《关于集中管理无线电技术事业的法令》,《法令》规定,将由邮电人民委员部统一领导进行军用和民用无线电工程建设和无线电的装备生产。
决定成立下新城无线电实验室,并为了保证这个实验室的工作,列宁于1918年12月2 日签署了人民委员会关于批准下新城无线电实验室及附属工厂条例的决议,决议主要规定了下新城无线电实验室及附属工厂的开设目的、近期任务和保证条件。在列宁和邮电人民委员部的指示关怀下,在1919年底实验室就试制出第一台无线电话发射机,并很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的无线电话台。俄罗斯的广播事业在大踏步地前进。
为了向国外宣传苏维埃俄国和了解世界形势并定期同外国交换新闻,1918年初苏维埃政府考虑应该发展远距离无线电通讯技术,建立国际无线电通讯。于是苏俄无线电委员会召开全俄无线电专家会议,讨论了国际干线无线电通讯技术和发射机类型等问题,并表明,由于下新城无线电实验室的专家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上的力量都很强,所以可开始建设大功率电台。
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发展无线电广播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对无线电报站的科学工作者和技术人员也给予了厚爱。正是由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技术人员的极大关心和信任,激励着无线电技术人员取得巨大的成绩,为社会主义苏维埃广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维埃政权在发展新闻业方面所采取的这些革命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苏维埃新闻业的发展,在列宁和苏维埃工农政府的领导下,新型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开始建立了。
(5)列宁的报业思想
列宁的报业活动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报业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说。
首先,列宁坚持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关于坚持报刊的党性原则的思想早在《火星报》任编辑时就形成了。他认为,不能把党的机关报变成形形色色的观点的简单堆砌,而应以严正的明确方针办报。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他在与"经济派" 和《火星报》内部的马尔托夫集团进行斗争时坚持了这一原则;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同各种机会主义高喊的" 无党性" 的对抗中坚持了这一原则。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阐述了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列宁认为,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 报纸应当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 ,写作事业" 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斯托协雷平反动年代,无论是对波格丹诺夫修正主义观点的批判,还是同取消派的斗争,列宁同样坚持了党性原则。列宁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的思想以及坚持这一原则的精神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其次坚持报纸是" 集体的组织者" 的理论。列宁早在1899年报刊活动中,就明确地强调了革命报纸对组织整个工人运动、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对吸引一切民主主义分子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具有巨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关于报纸是" 集体的组织者" 的思想。后来他在撰写的《从何着手.》和《怎么办.》中对这一思想给予了充分发挥和全面论述。
列宁说:"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列宁关于报纸的组织职能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指导当时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设中发挥指挥部和联络站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报纸的指导原则。继《火星报》之后,列宁领导的《前进》和《无产者》等报纸都进行了广泛的组织活动。特别是《真理报》更是一个把整个工人运动引上革命道路的组织机关。所以列宁关于报纸的职能的理论对一切无产阶级革命报纸都具有指导作用。
列宁不仅明确了报纸职能的定义,而且还揭示了报纸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十月革命前,报纸的组织作用主要是和工人运动、党的建设相联系;而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论述报纸的作用时,则主要强调过渡时期报纸在组织社会主义竞赛中的重大意义,而且还要公开报道、介绍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成绩的原因和经验,要真正发挥报纸的传播作用。
第三坚持报刊的群众性。列宁认为,群众性不仅是布尔什维克党巩固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布尔什维克报刊活动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报刊的群众性问题是列宁在《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部时期一再声明的。他号召俄国社会主义者和觉悟工人都在报纸和刊物上揭露俄国专制统治,反对专制制度。同时他还要求全体俄国同志把革命的报刊视为自己的刊物,积极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对刊物的要求和评价。他热诚地希望报刊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办成民主主义者的刊物而努力。他始终如一坚持报刊的群众性。
列宁关于报刊的群众性是鲜明的,也是丰富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办报要走群众路线,而不能只靠几个职业著作家。列宁说:" 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五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五百个,五千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 工人要给报纸写东西,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工作。列宁希望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年和一般工作人员能同编辑部保持联系,报告消息。他指出:" 常常是:比较' 局外的人' (远离各委员会的人)的信特别有价值,因为他们能够比较敏锐地感受有经验的老工作人员习以为常因而不加注意的许多东西。" 列宁还非常重视工人对报刊的关心和重视程度。《真理报》曾不断受到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迫害,工人为了支持它坚持出版,不仅在道义上,更在物质上援助它,多次为它捐款。列宁对此特别重视,细心统计捐款的数目和地区。一方面说明列宁对《真理报》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说明列宁对全俄工人的关注,对全俄工人的情绪、工人的觉悟程度和团结程度的关注,对整个工人运动的关注。此外,列宁还强调报纸与群众的关系。他重视读者来信,高度评价读者的批评和建议,他把这些视为报刊站稳脚跟、保证出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更是经常指示报纸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读者来信工作,对读者来信中反映的重要问题和新的情况以及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要及时向他汇报。
第四坚持报纸宣传的针对性。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时期,报刊宣传也应发生历史性变革,以适应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需要。报刊的历史性变革是由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决定的。过渡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决定了报刊就要由报道政治革命为主的工具变成报道人民群众进行经济建设为主的工具,这就是过渡时期报纸宣传的新方针。而这个新方针要以当时历史任务为依据,所以它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列宁坚持报纸宣传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要针对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方面,所以" 阶级专政的机关报" 就应该多宣传经济,多宣传发展经济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要针对过渡时期,还存在着" 资本家和维护资本主义习惯的寄生虫的反抗" ,那么" 阶级专政的机关报" 就要" 宣传同那些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的坏人进行认真的、无情的、真正的、革命的斗争".要针对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使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那么," 阶级专政的机关报" 就要"多接近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建设新事物。多检查这种新事物中含有多少共产主义成份。" 还要列宁针对社会主义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主义刚刚诞生,在实力上还比较弱小,那么,如何热情地支持它,十倍地注意和关心它,使它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列宁认为这无疑也是" 阶级专政的机关报" 所应宣传的重要内容。
列宁与伟大的革命事业紧紧相联,与神圣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紧紧相联。他为创办新型报刊而鞠躬尽粹的奋斗精神、他为利用革命报刊而永远进击的战斗风格、他为发展社会主义报刊事业而不断丰富报刊理论的创新品格将永远值得新闻工作者和全体劳动人民学习。
3.俄国出版业
俄国出版业开创较早,但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旧俄时代对出版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19世纪下半叶,图书贸易活动开始兴旺,出版业有了一定发展。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对出版业进行了整顿,新型的出版业开始起步。
(1)十月革命前的图书出版业
十月革命前,俄国出版业实行了出版、印刷和发行的分工,图书贸易开始活跃,图书出版业有了一定发展。
首先,宗法式的小书摊逐步为陈列丰富的书店所代替。
其次,出版的图书种数大大增加。1890年,德国出版图书18000 多种,法国13000 多种,英国5700多种,美国4500多种,而俄国出版的图书达8600多种。从当时世界出版图书种类上看,俄国已居世界第三位,超过了英、美。
第三,成立了一些专为政治、文化目的而从事出版事业的机构。如知识出版社,是高尔基联合革命民主党的进步作家而成立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普列汉诺夫著作、列宁著作都是在这个出版社陆续出版的。1905年革命后,代表劳动群众的出版社纷纷建立,为进一步做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出了一大批书籍。特别是1906年彼得格勒建立的布尔什维克前进出版社,在斯托雷平的统治时期,为积聚革命力量、准备新的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08至1912年,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不断对出版社实行封闭政策,尽管如此,到1913年,俄国出版的图书种数仍居高位,仅次于德国。后来,由于大战的影响,俄国的出版业大为缩小,1916年出版的书籍比1913年几乎减少1 /2 ,而其中宣传沙文主义的书籍又占了主要地位。
(2)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对出版业的整顿
俄国出版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夺取了政权的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对出版机构进行了整顿,重新组织了出版队伍。1917年末成立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以及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的出版部门,接着通过了《关于国家出版社》的决定,即把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出版社以及各种合作组织的出版社联合组成国家出版社。这就把出版业直接置于国家政府的领导和控制之下,私人出版社几乎没有了。不仅如此,国家还对出版业的标准、模式作了规定,即凡学科类同的图书统归一定出版社出版。所以在苏俄,政治、军事、文学、音乐等学科的图书都分别由主要出版社来出版。不过,这些出版社出书量都很大,每一种书的印数都比西方国家多。
经过整顿了的出版业,领导加强了,关系理顺了,队伍壮大了,业务明确了。苏维埃出版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4.俄国体育
在当代,前苏联体育居于世界体育强国地位。但人们很难想象在100 多年前,在俄国,体育运动不过是少数达官贵人手中的玩物。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俄国人民发展体育的新途径,使前苏联的体育在世界体育史上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劲的实力。
(1)十月革命前的体育
俄国在十月革命前沙皇专制时代,体育运动不过是少数达官贵人的消遣方式之一,他们视乘马、打猎、网球等为一种高尚的娱乐,而一切竞技运动为下等游戏。因此那时一般劳动人民是无从问津任何体育运动的。据统计,十月革命前夕,全俄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数不足5 万,尤其是妇女,由于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更难以从事体育运动。
19世纪下半叶,近代西方体育确立,并向世界广泛传播。沙俄虽然由于受之影响也提倡发展近代体育,并于1886至1889年宣布体育为学校的必修课,但是实际上既无组织,又无经费,既无师资,又少设备,沙俄政府并无推行、发展体育的决心,而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2)苏维埃体育事业的开端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新型的苏维埃制度,这就为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热情,为造就一批体育运动的天才,提供了条件和保证,苏维埃的新型体育事业兴起。
首先,成立了苏维埃体育组织。由于苏维埃成立后便遭受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和内外夹击,因此,这个时期,苏维埃发展体育运动是与军事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苏维埃成立了" 普及军事训练总部" ,制定了特殊的体育大纲,通过推行体操、田径、球类、击剑、帆船、划船、滑冰和滑雪等运动来增强应征入伍人员的体质。同时,军训部也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体育师资培训等负有指导责任。后来,在苏维埃和军训部的组织支持下,相继建立了一些运动团体、体育协会、俱乐部和体育小组,大批工人参加了体育组织。这些运动组织一方面积极举办足球、篮球以及其它一些单项运动的比赛,另一方面还积极筹划修建或扩建运动场和体操馆,开办各种短期训练班,训练体育教师和运动队教练。经过各类体育组织的努力,苏维埃初期的体育运动获得迅速发展,为后来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发展学校体育。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特别强调发展学校的体育运动,政府制定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学校必须把体操、游戏和运动作为体育的主要手段,每周两节体育课,并大力加强校外运动场、夏令营、俱乐部的活动。有关部门还根据学校不同年级的要求进行了体育教材的研究工作,学校体育初具规模。
此外,体育师资培训工作也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18年,莫斯科中央体育学院成立,1919年,彼得格勒体育学院成立。同时,军训总部也设立了运动指导人员专门培训班。大批专业体育机构不断涌现。
第三,发展运动项目,开展运动竞赛。苏维埃创建初期的体育运动面临极端的困难,但是经受过战争磨难和锻炼的苏维埃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逐渐摸索出一套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新型体育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体操、田径、滑雪、球类、举重等运动项目,开展起各种运动的竞赛活动。
体操是当时最为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是准备应征入伍青年进行军事训练的必修科目。其训练内容主要是队列练习、自由体操和器械体操。
田径运动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开展得最早、也最广泛。1918和1919两年,当前线尚在激战时,这两个城市就各自举行了自己的田径运动会。虽然参赛运动员很少,比赛成绩平平,但它对于发展和普及苏维埃的田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滑雪运动与前线战争有密切联系。苏俄地域辽阔,冬季漫长,又有积雪皑皑、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为广泛开展滑雪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在球类运动中,足球是最受人喜爱的运动,一些大的文化都市、如莫斯科、彼得格勒、敖得萨、明斯克等,每年春秋季节都要举行市级足球锦标赛。
几乎所有的军事训练部、俱乐部、以及各个城镇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举重也是苏维埃青年人喜爱的一种运动。莫斯科、彼得格勒等大城市都建有举重俱乐部。1918年,举行了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举重锦标赛。A .B .布哈罗夫是当时最著名的选手,就是在以后很长时间里他也一直是前苏联举坛的风云人物。
虽然,在俄国苏维埃创建初期体育的发展不能不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甚至有的运动的开展就是以军事训练为中心而设立的,但是,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目标来讲,苏维埃的早期体育并未脱离这个原则和目标,它始终是" 以青年一代的身体和精神力量的协调发展为目的" 的。正是坚持了这样的原则,苏维埃的体育事业不仅有了良好的发端,而且日益走上强国的道路。
5.俄国苏维埃创建初期的卫生事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一方面面临14个国家的包围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也威胁着年青苏维埃的生存,国家处于极端困难之中。在这种形势下,苏维埃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无疑是为部队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消灭流行的斑疹、伤寒、回归热等传染病。
为了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1918年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人民保健委员会,并设立了流行病防治特别委员会,采取了群众性的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919年在联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的卫生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改善居民卫生条件,保护水源、土壤、大气,增强营养,建立卫生法规,保障居民普及、免费医疗等。党制定的这一系列卫生政策为消除战争造成的卫生方面的后果,为发展苏维埃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保证。
五、亚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1.亚洲教育
1870至1918年,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武力侵略,文化输出、文教侵略也开始了。但是,东方人民并不屈服于外国压迫而奋起反抗,勇敢地进行民族救亡斗争。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促进本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要求,其中兴办教育、改革教育的要求尤具有突出的地位。于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规模冲击东方文化,并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逐渐融入东方文化、深刻影响东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一些国家的教育开始发展了。
(1)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殖民教育,亚洲人民反殖民教育的斗争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用武力敲开了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大门,强迫这些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在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兴教办学,进行文化侵略。
在日本,从美国海军副主将培理率领四艘军舰侵入日本浦贺湾,迫使幕府开港始,日本便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此日本受到荷兰、俄国、美国、法国等列强的侵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这些列强在日本建立租界,行使治外法权,进行文化渗透,……日本民族陷于半殖民地化的危机之中。这不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同时也使日本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更加激烈和尖锐。
在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经济的剥削,造就为殖民统治服务的又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实行了普及教育制度,并建立了各种职业学校。美国入侵后,为大力推行文化侵略政策,又建立了美国式的教育制度,颁布了教育立法,成立了教育局,在各省创办中学,1908年建立了第一所国立高等院校——菲律宾大学。
在马来西亚,英国殖民当局为需要一批当地人作为殖民政府的文官和洋行职员,发表了《殖民地教育状况报告书》,并设立视学官,对英文学校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印度尼西亚,荷兰殖民政府开办小学,以荷兰教育模式创办中等教育,一些荷兰私人企业还建立了少量大学。
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文化侵略,尤以对印度和中国的侵略为典型。
印度是在1849年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的。随着殖民统治的加强,殖民当局的行政机关、法院和工商企业中都逐渐需要雇佣印度藉人员,这就迫使英殖民当局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在印度推行现代教育。
首先,制定强化殖民教育的政策。英国对印度殖民教育的政策的确定,是以1854年议会通过的所谓" 伍德教育文告" 为标志的。但" 文告" 中所提出的对发展印度教育的一系列意见,印度政府并未完全认真付诸实施。因此,1882年英国任命了一个以威廉.亨特为首的教育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也是美国直接在印度建立的第一个教育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印度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具体有:强调初等教育,主要是公共教育,为对学生未来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开设农业、财会、医学、急救等课程。同时为提高初等教育水平,还发展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方面,强调政府要增加拨款,课程分为甲乙两种,特别提出在中等教育阶段,英语要作为教学用语。对于高等教育,委员会强调应根据各地情况,由政府资助开办一些多种课程的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品德,应编写宣传宗教原则的书籍,规定只有那些受过欧洲大学教育的人,才能被任命为高等学校的教师。
亨特委员会的意见和政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和中等教育的改进,其实质仍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需要出发的,是对印度殖民教育的强化。
其次,制定发展印度殖民教育的措施。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为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加重了对印度人民的剥削,加之连年的病疫和灾害,使印度经济受到重大破坏,人民更加贫困。学校大大减少,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而发展民族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殖民者为了巩固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地位,除了进一步拟定发展殖民教育的政策外,又制定了在教育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1902年,英帝驻印副王寇松任命了一个" 印度大学委员会".他认为,要培养殖民统治所需要的上层知识分子,就必须创办理想的大学,以鼓励和发展知识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特征。为此他决定对当时的孟买、加尔各答等几所不能令人满意的大学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伦敦大学在印度的" 幅本" ,并强调要加强大学的管委会和评议会,改善大学的课程和考试制度。
1903年,寇松草拟了一份" 高等教育法案" ,法案就扩大大学的领导成员、加强其权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英殖民当局为培养殖民统治所需要的各种中高级人员,以及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印度上层阶级谋求公职的愿望,不仅力主对原有的几所大学进行改造,而且在1916年和1918年又先后创办了卡希印度大学和奥斯曼尼大学,并于1917年成立了一个由英国利得斯大学付校长M .瑟得勒博士为首的" 加尔各答大学委员会" ,它虽然主要是考虑加尔各答大学的改进,但实际上涉及的是整个印度的大学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妇女教育等问题,还对大学专业设置、学位和师资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在发展中等教育方面,英国殖民当局特别是" 加尔各答委员会" 给予了重视。他们认为,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柱,要改进大学教育,必须同时改进中等教育。为此," 加尔各答委员会" 建议印度中等学校的课程要多样化,应该提供工程、农业、商业、医学、科学、教育和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各省应设立中等教育处,加强对中学的管理。
总之,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巩固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对印度的殖民教育的控制是全面的。他们不仅有殖民教育的政策,还有殖民教育的措施;不仅建立了殖民教育的机构,还强化了对殖民教育的督导,印度教育完全置于英国殖民者的控制和统治之下,这就严重地打击并消弱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遏止了印度教育的独立发展。
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始于鸦片战争。它们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纷纷来华开设教堂、学校、医院等进行侵略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进一步利用教会学校实施其奴化教育,并配合其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对中国新教育的发展进行全面控制。
首先,建立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各教派在各地区所办的学校逐渐进行合作,成立了一个中央的联合机构,借以增强其文化侵略活动。
其次,制定开办教会学校的目的。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最终目的如同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一样,是要使中国变为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办教会学校就是帝国主义进行文化侵略的一种重要手段。
无论是早在1877年第一届"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 上,登州大学校长狄考文发表的论文中,还是在1890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传教士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的发言中,都明确指出,开办教会学校就是帮助传教士传教,使人信教,最终使全中国以及全世界" 基督化" ;就是要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牧师和教师,并通过他们来控制未来中国的发展。
所以,培养服从帝国主义的知识干部,是教会学校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一点。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愚弄、欺骗广大的中国人民,最终使中国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传教士愚弄、欺骗中国人民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有的通过极力否定中国民族文化,来使中国人养成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的奴才心理为其侵略目的服务;有的通过丑化中国人民,把中华民族说成是没有" 文明教化" 的劣等民族,来为帝国主义侵略进行辩解;还有的利用宗教迷信或宣传各种各样的反科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来达到愚弄和麻痹中国人民的目的,使中国人民放下斗争武器,对侵略势力" 和爱" ,甘心情愿地为帝国主义效劳。
19世纪末期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策划瓜分中国,使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的阴谋时期,因此,它们在中国开办教育就是为了服务于这个罪恶的政治阴谋。它们企图通过教会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联合机构来直接控制整个中国教育权,培养服务于它们的知识干部,愚弄和欺骗中国人民,按照它们的旨意来" 改造" 中国,使中国走上殖民地化的道路。
第三,确定以宗教为中心的教学课程和教学用书。教会学校主要开设宗教课,它是一切学科的中心。此外,为了宣扬宗教,吸引学生,培养为其服务的知识干部,培养可以控制中国社会向有利于帝国主义的方向发展的学生,也开设语文、自然、史地等课程。狄考文讲的很明白," 我们就要准备好我们自己的人,用基督教和科学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胜过中国的旧士大夫,因而能取得旧士大夫阶级所占的统治地位……成为社会上和在教会中有势力的人物。" 由此不难看出,教会学校把这些学科列入课程的真正目的。后来,教会学校又增设了英语,其目的是以学习英语为诱饵,吸引中国有钱的或官僚家庭的子女来教会学校读书,从而对青年学生灌输宗教迷信和亲外、崇外的思想。
教会学校为了便于宣扬宗教,所用教科书基本上都是自己编写,如初小用的《教会三字经》、《耶稣事略五字经》、《圣道问答》等,高小用的《福音史记课本》、《旧约史记课本》等。此外,他们也编译一些中国近代早期的自然科学教本,如狄考文的《笔算数学》、《形学备旨》、《代数备旨》、付兰雅的《三角数理》、《数学理》、《代数术》、《格致须知》,潘悦文的《八线备旨》、艾约瑟的《重学》等,这些科学教本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宣扬宗教," 注意上帝、罪恶、赎罪这些大事".第四,增设教会学校。外国侵略者1876年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共有350 所,学生总数5957人。到1889年,学生总数达16800 多人。1898年,仅美国传教士有155 个教会和849 个分会,4 万多名中国教徒,1032所初等学校,学生16000 多,74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3819人。当时许多比较有名的学校如广文书院(1917年发展为齐鲁大学)、文华书院(1910年发展为华中大学)、南京汇文书院(1911年发展为南京金陵大学)、上海圣约翰书院(1905年发展为圣约翰大学)、格致书院(1916年发展为广东岭南大学)、北京汇文书院、潞河书院(1919年合并为北京燕京大学)等都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
除了基督教开设的各级各类教会学校外,还有天主教教会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天主教学校多属小学性质,附设在教堂内。
外国侵略者利用他们自己开办的教会学校来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关键的问题是要派遣得力的传教士。那些被派到中国的传教士常常以" 宗教家" 、"教育家" 的身份同情" 维新" ,进入维新运动内部,极力把维新运动引导到殖民主义道路上去,1870年由美国浸礼会派遣到中国山东、山西进行传教的李提摩太和1859年来华传教的美国监理会教士林乐知就是这个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突出代表人物。
西方殖民主义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文化侵略,激起了人民的不满,他们勇敢地进行了反殖民主义教育的斗争。
在印度,19世纪70、80年代,由非贵族知识分子瓦苏德夫.巴尔万特.幅德克领导的反封反殖斗争,不仅揭露、抨击了英国殖民者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印度人民的压迫和掠夺,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英殖民统治,而且他还在斗争中领导创办学校,在青年中进行反殖民主义教育的宣传。资产阶级的左翼人物博隆纳特.线德拉提出:" 现在已经到了把一切英国的东西都抛弃的时候了,……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建立民族的学校和学院、民族的报刊、民族的银行……等等。" 力主独立发展印度自己的教育。以喀.钱.森为首的一些激进的印度教徒为了进一步开展教育改革运动,成立了新的印度教改革团体——" 印度梵社" ,认为" 教育是摆脱国内现有一切邪恶的主要方法" ,倡议兴办学校,希望印度青年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他们的主张和活动反映了民族的觉醒。以穆罕默德.尤斯米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徒则提出要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同时又主张把反英宣传和普及教育结合起来,他们在德欧创办的宗教学院,既不开设英语课,又对学习的人没有任何宗教和财产的限制。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来摆脱殖民化,来激发和联合人民的反英斗争。1885年成立的代表上层资产阶级和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地主阶级利益的印度国民大会党,进一步揭露和抨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提出要求得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增加参政机会,必须反对殖民教育,发展印度民族的现代教育。
印度反殖民主义教育的斗争,推进了印度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这个斗争中,出现了以圣雄甘地为代表的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那种既主张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又主张不脱离本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而强调要进行基本教育的观点,对印度摆脱殖民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反对殖民教育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有的地方直捣教堂,驱逐传教士;有的地方反对" 洋教" ,打击教会。维新人士、开明绅士中也有不少人著书立说,对殖民教育,对外国文化侵略表示不满。有的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就是" 夺华之心".1900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爆发,这个运动是鲜明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有力地抗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侵略,打破了它们瓜分中国的阴谋,同时也撼动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做了有力的准备。
(2)维新运动与教育改革
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武装侵略,亚洲不少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或面临半殖民地化的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发展,便另图新路。日本和中国就开展了由封建社会转变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维新运动。这两个国家的维新运动虽然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参与的力量也有不同,运动的结果更是截然相反,但是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在运动发展过程中,都主张改革封建主义教育,提倡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促进本国教育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维新运动中,两国都出现了一批具有新学思想的教育家。
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1868年1 月3 日,倒幕派以武力作后盾,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成立了明治政府。接着便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在日本历史上,这个运动被称为"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是克服幕藩体制造成的国内危机,改革封建制度,对抗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争得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为此,明治政府提出了三项基本政策:" 富国强兵" 、" 殖产兴业" 和" 文明开化".其中" 文明开化" 不仅是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而且要以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为榜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文教制度用以改革日本的旧教育制度,最终达到发展资本主义、" 富国强兵" 的目标。
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明治整个现代化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天皇到国民,对教育改革是十分关注的。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1868年4 月6 日,明治天皇宣读了5 条誓文。其中提出了" 破旧有之陋习" 和" 求知识于世界" ,这就是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第二,颁布教育改革法令。文部省在组织对日本原来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并参考欧美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于1872年8 月3 日正式颁布了《学制令》。
《学制令》对学校教育的有关事项做了全面规定,这是一个庞大的国民教育计划,其中关于学区制的学校体系主要模仿了法国的教育制度,而在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借鉴了美国的教育。具体规定是这样的:在文部省统一管辖下,设立8 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设32个中学区,各区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又分成为210 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一所小学。
小学分为上等小学和下等小学,各为4 年;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段,各为3 年;大学分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5 个学科。《学制令》是明治政府成立后所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令,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日本近代教育的开端。
明治政府在颁布《学制令》时,也发布了" 关于奖励学事的布告" ,向国民申明了" 文明开化" 的政策和创造学制的意义。布告体现了" 富国强兵" 和" 殖产兴业" 的政策,体现了对旧教育制度的革新精神。此外,文部省还效仿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模式,制定了共有47条内容的《教育令》,此令对学校种类,学科设置,学校设备和学校管理等做了简要的规定。
第三,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学制令》颁布的当年,文部省就开办了东京师范学校,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教师。3 年后,日本各省又设立了6 所省立师范学校,地方政府设立了82个师范训练中心。为了保证初等教育的质量,吸引优秀青年报考师范,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规定师范为公费制,并且在教师待遇上也作了改进。
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872年8 月,工部省在东京虎门设立了工学寮,这是日本最早的一所工业学校,后来又在北海道的札幌设立了农业学校,1876年,森有礼在东京银座设立了商业学校,提倡职业教育。
第四,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在《学制令》颁布以前,明治政府为发展大学教育,就整顿和设立了一些学校,如1869年6 月把教授儒学的昌平学校改称为" 大学校" ,同年12月,又改称为" 大学" ,把教授西方文化的开成学校改称为" 大学南校" ,把兵学校和教授西方医学的医学校改称为" 大学东校".《学制令》颁布以后,于1877年4 月,又把大学南校和大学东校合并成立" 东京大学".工部省也在1877年将1871年4 月设立的工学校改称为工部大学校,后来又于1886年成立了东京大学的工学院。此外,在《学制令》颁布后,还建立了东京学士会院,作为日本的学术中枢机关,以后又陆续建立了各种专门学会,以开展各种科学研究。
第五,学习先进的欧美教育。明治维新的教育方针是" 求知识于世界".为贯彻这个方针,明治政府非常注意向先进的欧美学习创办教育的经验。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遣了以右大臣岩仓为首的由48位政府高级官员组成的大型教育考察团,到美国和欧洲进行考察,历时两年,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教育制度的资料。通过考察,他们深感,要使国家进入文明,要想富强,关键在于启发人智。教育是治国之要,富国之基,舍此无复他求。这是学习欧美教育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积极地选派留学生和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在岩仓一行访问欧美时,就有59名留学生随行,考察回来后,明治政府不仅作出增加出国留学的人数的决定,而且还决定扩大留学范围,以多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1872年,明治政府派出的留学人员达380名。据统计,从1868年到1874年,日本共有550 名留学生在欧美国家学习,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对日本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治政府文部省在选派留学生同时,又聘请欧美国家的教师到日本任教,其中人文科学领域的外国教师以美国人为多,自然科学方面以德国人为多,他们都享有优厚的生活待遇。
特别是东京大学刚建立时,所聘请的外国教师的薪金约占它全年预算的1 /3.
明治政府不仅注意教育方针、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重视学生的思想和" 道德品质" 教育。这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 富国强兵" ,充满了军国主义和皇权主义色彩。
1878年,在《学制令》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兴办近代教育的热潮。对此,明治天皇有一种恐惧感,他害怕民众对民主自由的要求影响到皇权之威,于是在他到外地视察后发表了一个所谓的《教育大旨》,提出今后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于阐明仁义忠孝,探求知识才艺" ,并要求在学校里要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画像,概述其事迹,……以便学生在脑海中对此有深刻印象。1879年又公布了宣传儒家道德的《幼学纲要》,并确定为小学课本。这样,封建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被正式纳入了近代教育体系,实际上这是实施皇权主义教育的一个步骤。这之后明治政府不断发布指示,强调要从小学开始向学生灌输" 尊皇爱国" 思想。
日本的军国主义其实就是儒家的忠君爱国、纲常伦理和日本神道及武勇精神的混合物。明治政府之所以以军国主义和皇权主义教育学生就在于既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又要抵制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这样就求得既能实现明治维新的根本目标,又不影响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打乱传统的社会习惯,从而确保天皇体制安全无虞。
总之,明治政府在维新时期所采取的改革教育的重要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工业的近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知识和人才保证,并为明治维新后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治维新后期,日本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由改革实验阶段进入确立国家主义教育体制阶段。所谓国家主义教育体制,是指所确立的教育制度、学校体系及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是国家至上主义。日本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不是孤立的偶然现象,它是和明治中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状况密切相连的,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君主立宪制的产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日本第一任文部大臣森有礼提出来的。它包含这样一些内容:①为了国家富强而办教育。②为了维护国家政体而实施" 国民皆受军事训练" 的教育。在学制上,要" 以国家办学为主" ;在学校行政上,要" 根据国家经济理论来办学".为了实践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森有礼制定了一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而为了使这套计划更加具体化,又制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法。其中有1886年颁布的《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
这些校令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考试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了调整和修正。如《小学校令》规定注意儿童身体发育,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传授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并规定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待遇。《中学校令》主要对修学年限作了调整,对中学建制作了修正:把高等中学改为高等学校,并颁布了《高等学校令》。《帝国大学令》主要明确了帝国大学的培养方向,即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和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国家官吏。从调整和修正后的学校令中便可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期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寻常中学到高级中学,最后到帝国大学,已形成一个培养" 英才" 的学校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是作为学校体系的主体在发挥着功能和作用的。至此,日本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上确定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治维新后期的学校教育中,天皇制的影响愈加深重了。突出表现在1890年10月天皇《教育敕语》的颁布。《敕语》要求教师要为天皇制效劳;学生要忠诚于天皇,服从国法、鼓励学习,战时要为天皇英勇作战和献身。天皇的《敕语》成了日本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为贯彻这一原则,文部省要求学校举行仪式时,必须悬挂天皇的" 御影" ,唱歌颂天皇的赞歌,如果对此奉行不利,便要受到制裁。还规定中学增设兵式体育课,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准军队教育,过军事化生活。总之,《教育敕语》是日本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对日本的学校教育具有绝对影响。这表明,日本教育中军国主义和皇权主义的色彩更加浓烈了。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在19世纪80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近代化和军国主义化的教育日臻完备。
1889年2 月,天皇制政府颁布了帝国宪法,确认了天皇制国家为君主立宪制,这标志着明治维新改革运动的终结。
关于中国清末维新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教育。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其资本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在资金和产品市场上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都存在着依赖关系。与此相适应,主张在不消灭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改变现实的经济、教育乃至政治的改良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其主要代表有冯桂芬、容闳、何君、胡礼垣、郑观应等。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学西学、设学校、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派青年出国留学、改良科举制度等主张,借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改良主义教育思想。
19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也日益加深,特别是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激起了全国的愤怒。在这种形势下,康有为号召在京的1000多名会试举人,联名写信给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有名的" 公车上书".在上书中,他们提出了改良主义纲领:政治上,反对屈辱投降和君主专制,要求反抗侵略和实行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经济上,反对由官僚资本操纵的官办企业,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展资产阶级文化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此后," 维新运动" 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非常薄弱,不能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且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又多是从地主和官僚中转化而来,与封建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既不可能提出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纲领,也不可能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寻找依靠的力量。他们的主张、要求只能是改良的,他们的地位只能是孤立的,他们所领导的维新运动只能是失败的。
清末的维新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所提出的改良教育的主张对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还是具有很大影响的。
当时维新派关于改良教育的主张和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组织学会,这是维新派进行维新教育的主要途径。最著名的学会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于1895年在北京,不久又在上海设立的强学会和1898年在北京设立的保国会,谭嗣同等在湖南所组织的南学会和湘学会等。此外,各省也设有宣扬维新思想的学会,如粤学会、桂学会、蜀学会、闽学会、浙学会、陕学会、苏学会等。学会所进行的活动以翻译、发行报刊、学术讲演为主。另外,各地还设有各种特殊的研究学术和社会改良的学会。如:农学会、算学会、读书会、女学会、禁烟会等。
第二,兴办学校,这是培养维新人才和传播维新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有康有为于1891-1895 年在广州长兴里设立的" 万木草堂" ,梁启超、谭嗣同于1897-1898年在长沙主办的" 时务学堂" ,严复于1894年在北京创办的" 画艺学堂" ,谭嗣同等还于1897年创办了" 浏阳算学馆" ,陈芝冒等于1898年在广州创设了" 时敏学堂".同时,维新派也提倡对女子的教育,梁启超于1897年在上海倡议女学,而吴怀疚和经元善等则办起了" 务本女学" 和" 经正女学".第三,设立报馆,这也是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思想而不遗余力的措施。
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报纸有康有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万国公报》,梁启超于1896年在上海主办的《时务报》,严复于1897年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汇编》,以及谭嗣同于1891年在湖南主编的《湘报》等。
通过这些学会、学校、报纸,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并配合当时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要求,很快就形成为社会上一种重要的政治势力。这个势力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斗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在推进中国近代文化教育进步方面,影响力更强。主要体现在:
第一,由于光绪皇帝采纳了维新派一些主张,提出了几项改革教育的措施,如确立培养" 通经济变" 之才的教育方针;废止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设立新式学堂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改变清末的学风和学习内容以及对发展新式学校的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维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民权" 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这就为人民思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一定的准备。
第三,维新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文化革新运动,运动中提出的关于倡导科学、翻译西书、出版新刊、创办学校、改变科举制度等主张都反映了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渗透,所举行的各式活动都有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第四,由于维新运动的影响,清朝统治阶级中的官僚买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新型的公立普通学校。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津海关道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的" 中西学堂" (1903年改为" 北洋大学堂")和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南洋公学" (即以后上海" 交通大学" 的前身)。公立学校的创办,无疑是一种创新,这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无论是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中,还是在中国变法维新运动中都出现了一批主张维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不仅为维新运动发挥了先导作用,而且为亚洲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活跃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家的代表是福泽谕吉和森有礼。
福泽谕吉(1835-1901),出生于大阪的一个低级藩士家庭。1858年开始教学生涯,直至1907年逝世。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于日本的教育事业和传播西方文明的工作,是日本明治时期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主要教育思想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主张人权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他在《福翁自传》、《劝学篇》中都阐述了这个观点。
第二,主张" 以数理为基础,培养独立性" 的教育方针,即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掌握数、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具有日本民族的独立精神。
第三,主张严肃的治学精神,并以此教导他的学生。
第四,主张私学独立于政府之外,反对政府对学校的干涉。
福泽谕吉一生撰写、翻译了60多部著作,培养了数以万计人才,为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为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晚年归附三菱、三井等财阀。中日甲午战争时,是强硬的主战派。
森有礼(1847-1889),出生于鹿岛的一个藩士家庭,19岁时留学英国,后又到美国学习,明治维新时回到国内。
森有礼1884年任明治政府第一任文部大臣,1889年被暗杀。他任文部大臣的时间虽短,却为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曾为改革日本的教育制度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对日本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森有礼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国民教育论,即国家主义思想。这是他从德国移植到日本的。国家主义思想就是要求教育方面的一切设施都要以国家为目标,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而服务。具体体现在:
第一,国家主义教育制度,是西洋的科学技术与日本传统的结合,其既重视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实业教育,又强调日本的传统道德、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二,在国家主义教育制度中,实业教育居于重要地位。森有礼认为靠实业教育培养人才是日本富强的根本途径,所以在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创办实业学校。
第三,重视师范教育,森有礼认为国民教育是管理国家的根本,而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可发挥" 桥梁" 作用,因而他强调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对师范生提出了" 顺良" 、" 信爱" 和" 威严" 三原则,并让师范生穿军装,受军训,过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他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就在于他认为只有师范生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变了,才能对小学生灌输同样的教育。
森有礼是日本近代教育的奠基者,他所制定的日本教育制度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变法维新运动中改良主义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和谭嗣同。
康有为(1858-1927),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22岁起,开始接触西学,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维新运动中起了发动和领导的作用。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富强之本,是人的善恶智愚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变科举、兴学校,主张" 新学" ,培养新学人才为救亡图强发展资本主义服务。
第三,关于学校教育的系统、内容与方法,康有为拟制了一个在他看来是理想的教育体制。其中包括学校按不同年龄分为小、中、大三级,重视实科教学,提倡普及教育,开展对儿童多方面的培养活动,注意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等。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全面的有系统的富有资产阶级性的教育体制,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在教育内容方面,由于他认为"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所以他主张学生应该学习" 天文、地、矿、律、光、重、化、机器、武备、驾学、测量、图绘" 等。在教学方法方面,他主张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以过去说明现在,以" 西学" 来证明" 中学".同时他对清代研究学术的" 考证"方法也有丰富和发展,他的考证不仅是中国的" 上下古今" ,而且还广泛考查欧美,用以比较,其目的在于证明他的变法维新思想不仅符合" 西学" ,也适用于" 中学".康有为从1891年起在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4 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完成了3 部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学改制考》和《大同书》,这些著作不仅是他教学的重要教材,更是他领导的维新运动的理论依据。在这些作品中不乏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给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以有力的抨击,同时也展示了他所向往的通过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社会目标——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他并不理解也不可能找到实现其理想的真正道路。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堕落到时代的后面。
梁启超(1873-1929),广东省新会县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
曾受业于康有为门下,并帮助其从事了各种维新活动,特别是他主办的一些报刊,对揭露当时清朝封建统治和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起过积极作用。
梁起超的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变法之本。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都以教育为转移,变法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只有先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 民权" 政体,使中国转弱为强。
第二,兴学校变科举,他认为,兴学校是立国之本,国家富强归于学校,而要兴学校首先要变科举。他还提出变科举的上、中、下三策。所谓" 上策" ,是把学校出身与科学出身等同起来,即" 含科举于学校" ;所谓" 中策" ,就是"多设诸科" ,如明经、明算、明医、技艺、兵法等;所谓" 下策" ,乃是加试政治、历史、时务、算术、格致等" 实学".第三,教育应有正确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如无目的,或目的错误,那将是危险的。他对当时教育的错误目的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一种" 特色之国民" 或" 新民" ,能团结一起" 以自立竞存于列国之间".第四,教育应有系统,应循序渐进。他考察了日本教育制度,主张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有阶段地分时期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并提出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五,提倡" 民权" 思想,而且他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民权政治,首先要做开通民智的工作。
第六,主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其中又特别注重道德教育,贯彻"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的基本原则。
第七,提倡女学教育。他认为女子受教育可帮助增加生产,可以使家庭和睦,可以教育儿女,可以养育健强的儿童。
梁起超的教育思想中有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成份,特别是变法失败逃亡到日本之后,他学习并介绍了许多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学术思想。这种学习和宣传不仅促使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对当时中国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人物。他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是其译著的杰出代表作,对当时维新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严复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第一,教育救国论和" 西学" 救亡论。严复同康有为、梁起超一样,把教育作为维新运动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救国的要政就在于教育,在于教育学生体、智、德三方面的发展。同时他认为,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危急存亡之中,要自救,就必须在各方面学习西学。因为他比较中西事理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好古而忽今,西方人力今以胜古;中国人一治一乱,一盛一衰,是循环往复的,西方人则是日进无疆,进化不已的。所以他主张中国只有全盘西化,才能救亡图存。
第二,庸俗进化论。他在《政治学讲义》中说" 宇宙有至大公例,日万化皆渐而无顿"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只能是渐变而不能突变。因此,他主张维新变法,但坚持" 变法当以徐而不可骤".他认为可以不用革命的办法来推翻清朝的统治,而只靠教育的力量渐渐地改变人心开通民智来救国。
第三,批判旧文化教育,提倡新文化教育。严复对旧文化教育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反对八股和对当时的学术以及治学方法进行批判上,对新文化教育的提倡主要通过翻译工作。他翻译了很多新书,如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已权界论》、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定》、亚当.斯密的《原富》等。通过这些译著,他介绍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成就和西方的政治、哲学等各方面的思想。此外,他还努力提倡多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他对中等和高等教育都有自己独道的主张。他也重视留学教育,特别注意留学生出洋之前应学习西方语言。
在严复的思想中,承认事物是变化的,这点与当时封建卫道士们所宣物的"循环论" 、" 复古论" 是直接对立的,是对" 天不变道亦不变" 的思想的叛逆,具有进步意义。但到后期,严复也倒退到主张复古,政治上逐渐堕落到与革命为敌,丧失了原有的精神而向封建文化投降了。
谭嗣同(1865-1898),在变法维新中,是一个坚决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提倡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向封建伦理道德猛烈进攻的战士。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包括:
第一,批判封建教育。他认为当时的读书人,徒尚空谈、不务实学。造成这种不学无术的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所以他坚决主张废除科举,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对封建" 三纲五常" 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他认为" 三纲五常"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人民身心的枷锁," 一切刑律" 都是根据它制定出来的,他主张父子平等、夫妇平等,没有百姓为君主" 守节" 的道德,而君王的作用该是为人民办事,否则,人民可以起来反抗。
第二,提倡新文化教育。他主张广兴学校,改变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他努力提倡实行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同时他对创办学会、办报纸也不遗余力。
第三,主张先变法后教育。他认为先取得政权以变法,而后才能正人心,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谭嗣同对封建教育制度及伦理纲常的抨击和批判是猛烈的,但没有进行到底。在封建统治者疯狂镇压维新运动时,他与康有为、林旭、杨秀深等人一起被杀害了。不可否认,谭嗣同在反封建文化教育斗争中是最杰出的一员,是维新运动中最激进的分子。
(3)20世纪初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大量的资本输出,使亚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更大刺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显著增强,年轻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和扫清道路。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提出了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平均地权、发展民族经济的纲领,并开始用革命的、激进的手段为实现这样的纲领而斗争。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进一步提出了要求。所以,随着" 亚洲的觉醒" 亚洲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初,日本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其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扩大和加强了国家主义教育,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政策的需要。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其措施是修改中学校令,颁布高等女学校令和实业学校令,将中等教育结构改为男女高等普通教育、女子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系统。这样,日本的中等教育结构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分为三条轨道,而又各自形成系统,各有不同任务。这种多轨制的学制是欧洲大陆型的模式。
修改的中学校令公布后,中学的数量明显增多。1898年全部普通中学的数量为186 所,学生数为61400 多人,到1912年中学校数增加到315 所,学生数达128900多人。
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在日本受高等普通教育的女生极少,日俄战争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女子受教育的必要。当高等女学校令颁布后,高等女子学校数量进一步增多。1893年高等女校有28所,学生有3000多人;1905年增加到100 所;到了1912年学校又增加到209 所,学生数达到64800 多人,实科高等女校发展到90所,在校学生人数为10200 多人。
此外,对中等教育的投资也逐年递增。1890年对中等教育的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占3.1 %,1895年占6.1 %,1900年一下子增加到16.5%,1905年达18.2%。
可以说,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时期日本教育发展的重点已由明治维新时期的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了。
第二,增设帝国大学。1897年以前日本只有一所国立的帝国大学。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1897年开办了京都帝国大学,这是一所理工科大学。1899年又增设了法科大学和医科大学。1907年在仙台又开设了东北帝国大学,并把札幌农学校改为东北帝大的农科大学,1911年增设了理科大学,1912年附设了医学专门部和工学专门部。1910年在福冈开设了九州帝国大学。至此,日本帝国大学共有4 所,新设了许多学科和专业。所以到20世纪初日本的高等教育也获得了较大发展。
第三,发展专科学校。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专科学校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各地相继成立了不少公、私立专科学校,但没有制度化,也没有形成一个学校体系。1905年第一次公布了《专科学校令》,并将专科学校制度化、法制化了。《专科学校令》对专科学校的任务、教学内容和组织机构给予了明确化的要求,并根据校令的要求对原有专科学校进行整顿,同时在各地又新成立了一批公、私立专科学校,日本的专科学校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发展:在医学方面,公立的有1903年创立的京都府、大阪府、爱知县的3 所专科学校;私立的有东京慈惠社医院附属医专。在这之后,又相继设立了私立熊本医专,富山县立药学专科学校,东京齿科医专,日本齿科医专,九州药学专科学校等。
在法律方面,较著名的有庆应义塾大学部、早稻田大学、东京法学院大学、明治大学、法政大学、京都法政专科学校、关西法律学校等。
在语言学方面,东京外国语学校根据《专科学校令》改为东京外国语学院,青山女学院英语专科等也改为专科学校。
第四,扩展师范教育体系。1897年公布了《师范教育令》,该令对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的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学校培养目标、学制、教学计划、学科设置、学生毕业后服务、招生等事项。同时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强调培养" 忠君爱国" 的气质是各类学校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教育学生讲求忠孝之大义,养成国民应具备的情操。师范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自从公布《师范教育令》以后各类师范学校便迅速增多。1896年普通师范学校有47所,1912年增加到86所,学生人数由6300多人增加到24900 多人。师范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
第五,加强职业教育,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社会更加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政府也更加感到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为适应军需工业的发展,明治政府决定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于是在1899年连续公布了《实业学校令》和与实业学校有关的规程,以整顿各种职业学校,使职业教育系统化和制度化。
《实业学校令》公布后不久,为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商船制造业,以培养" 战时能忠于皇国的勇士,平时于社会有益的工人" ,文部省又制定了《工业学校规程》、《农业学校规程》、《商业学校规程》和《商船学校规程》。并于1901年单独制定了《水产学校规程》,1904年修改了《徒工学校规程》。
《实业学校令》及各类实业学校规程有这样几个特点。①从规程上看,职业教育已制度化和体系化。②实业学校的种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③在结构上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商船和水产。④在授课形式上有全日制的实业学校和业余制的实业补习学校。⑤有公立与私立学校之分。
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产业界要求建立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日本在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体系后,一些职业专科学校也相继创办起来,也有的实业学校升格为实业专科学校。如在工业专科学校方面,从1901到1910年,先后有东京工业学校升格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大阪工业学校升格为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此外还新设立了京都高等工业学校、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仙台高等工业学校、米泽高等工业学校等。在农业专科学校方面,有新创立的盛冈高等农林学校、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千叶县县立园艺专科学校、上田蚕丝专科学校等。在商业专科学校方面,创建的有神户高等商业学校,在东京的高等商业学校后来改名为东京高等商业学校。
随着实业学校的增加,职业课教师的需要量也增加了,为此,文部省制定了《实业学校教师培训规程》,在一些高等职业学校附设教师培训所,并补助培训教师的费用,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实业学校的教师工作,促进实业教育的发展。
第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这是明治维新后期近代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在1907年3 月21日重新修改的《小学校令》中规定的:普通小学校的修业年限由4 年改为6 年,同时还规定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两年,由4 年改为6 年;高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改为两年,也可3 年。从1908年4 月开始按照这个规定,实行六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这一规定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民收入大有提高,国民生活趋于近代化,有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经济条件。同时又由于实行国库补助义务教育制度,特别是由于最终确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所以六年义务教育制度得以实施。
总之,在20世纪初,日本国家主义教育制度已趋于完善、成熟,无论就学校系统来说,还是就各类教育机构的内部结构来说,已经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日本对内对外政策的要求。
20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又作了某些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大学教育的管理。
1904年,政府颁布了《大学法》,为每个大学划定了地区范围,规定了附属学院的严格条件,并制定了大学对附属学院的督导制度。同时《大学法》还规定大学有权聘任教授和讲师,增添实验室各种设备,设置各种课程。这对印度大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时期,印度的教育管理机构也更加完善。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另一方面注意开展有益的社会教育。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起成人教育,对中等教育职业化的问题也比较关注。
此外,由于国家的努力和各级改革社团的帮助支持,妇女教育在这个时期也有很大进展。政府设立了一些女子专科学校,1916年成立了印度女子大学,在某些省份还出现了男女同校。
随着20世纪初印度蓬勃发展的社会改革运动,印度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
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控制和渗透。同时它们为了实现其" 以华治华" 的政治阴谋,也不得不允许中国人自己开办学校,发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末年(1903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 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 共分3 段7 级,长达29到30年。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4 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4 年,共3 级1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一级共5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备科3 年,分科大学堂3 到4 年,通儒院5 年,共3 级11到12年。
与上述直系的各级学校并行,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师范教育分初级、优级师范学堂,修学年限8 年;实业教育分初等、中等、高等实业学堂,修业年限15年。
此外,还没有译学馆和方言学堂,属于高等教育阶段,修学年限约5 年;设有为新进士学习新知识设立的进士馆,和为已仕的官员学习新知识设立的仕学馆,也属于高等教育性质。
这个新学制对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在组织的形式上影响很大,清末民初的新学校教育制度,主要都是以此为依据的。依照《章程》各地所开办的中等教育获得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师范教育得到重视,留学教育制度也日臻完善。
新教育制度因袭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日本教育制度的躯壳,在形式上确是比旧的教育制度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无论就教育行政制度来讲,还是就教育内容来讲,其实质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
中国广大民众对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 新式" 学校是厌恶的,他们称这种学堂为" 洋学堂" 、" 奴隶学堂" ,不少地方常常发生反抗洋学堂,焚毁洋学堂之事。
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掀起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浪潮中,在提出" 三民主义" 的同时也提出了用" 革命的教育" 来反对传统的封建性的" 奴隶教育" 的主张。他们认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开办的" 洋学堂" ,封建统治者开设的" 奴隶学堂" ,其目的都是在培养为帝国主义,为清朝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奴隶" ,革命的教育应与此完全相反,其目的应在于培养挣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独立的国民。
那么革命党人是怎样进行革命教育的呢.
他们主要是通过" 社会教育" 和学校教育来进行革命教育的。
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采取集会讲演和文字宣传的方式,组织各种革命团体和会社,印发革命刊物,利用各种公共机关进行革命活动,向全民宣传" 三民主义" 的革命纲领。不过,他们所指的" 民" 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即" 中等社会" 的人民,而对" 下等社会" 的广大人民他们注意得还很不够。
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利用学校来进行革命活动。当时特别有影响的是1902年在上海创立的" 中国教育会" ,这是一所名为" 爱国学社" 的学校,蔡元培为总理。在这所学校里,内部组织简单,采取学生自治的方式,学生享有最大的民主和自由,师生出版革命刊物,讨论国家大事,支持革命学潮。
" 爱国学社" 对各地学生革命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此外,蔡元培和他的革命同志还为进行革命暴动在" 爱国学社" 组织了义勇队,练习军操。
除" 爱国学社" ,蔡元培在上海还创设了" 爱国女学校" ,陶成章、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学校,这都是当时宣传革命、培养革命干部的革命据点。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仅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进行革命教育,而且还对清末的教育作了某些重要的改革,这个改革主要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第一任教育总长后进行的。
第一,新成立教育部后,立即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教育法令。这些法令对清末教育作了重要改革,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
第二,在实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蔡元培着手制定了教育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其中他特别提出了关于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及世界观教育等意见,并批判了清末教育中忠君、尊孔的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教育宗旨。
第三,召开中央教育会议,讨论教育政策与措施,制定了"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的教育宗旨。
第四,确定" 壬子癸丑学制" 系统。这个学制所规定的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是这样的:初等小学校4 年(为义务教育),7-10岁;高等小学校3 年,11-13岁;中学4 年,14-17 岁;大学或专门学校:预科3 年,本科3 至4 年,18至23或24岁;小学以下的蒙养园和大学以上的大学院都不计年限。除了由小学、中学、大学或专门学校的直系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所居地位为中、高两段;实业教育分为乙种和甲种两级,所居地位为初、中两段。" 壬子癸丑学制" 的修业年限,自小学至大学共17-18 年,比1903年的" 癸卯学制" 缩短了3 年,这是两个学制的差别之一。差别之二是" 癸卯学制" 没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规定,而" 壬子癸丑学制" 则在很大程度上废除了男女在教育上的差别,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设立独立学校。此外,新学制还取消了清朝专为贵族设立的贵胄学堂,因此," 壬子癸丑学制" 在形式上是比较平等的。
第五,教育部颁布了各类学校法令和规程,制定了各类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要求。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民主派在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后关于学校教育方面所采取的这些改革措施,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这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反对封建教育、贯彻资产阶级革命意图的教育改革,是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取得推翻专制、建立民国的重大胜利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的继续展开。
由于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一些封建顽固分子起而反对各种教育改革,掀起了封建复古逆流,向革命民主主义教育进行猖狂反扑。特别是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之后,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革命计划都被破坏了。袁世凯死后,又开始了军阀混战的时局,教育事业因而遭受到巨大损失。就这样,由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新文化教育改革运动与他们所领导的政治运动一样失败了,中国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受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分子所控制。但是,革命民主主义的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了,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形式还是保留下来了,其中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所作的改革对后来的教育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资产阶级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的文化教育原则更加深入人心,这就为一个崭新的规模宏伟的新文化教育启蒙运动的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领导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活动是卓著的,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他是一位居于重要地位的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世界观教育。蔡元培在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这五种教育中,尤为注重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他认为" 世界观教育" 就是遵循世界进化史指示的途径,使人的" 通性" ——" 意志" 能够获得最大的自由。蔡元培这一观点无疑是受康德思想影响所至。
关于世界观教育的主要方法,他认为就是要努力提倡美育。他说:" 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意。" 蔡元培对世界观教育的注重有其积极作用,但是他的世界观教育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他是通过世界观教育来追求意志的完全自由和超脱现世的幸福,他主张" 教育超政治" 、" 教育独立" ,他崇尚自然,发展个性,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 自由企业" 、" 自由经营" 的思想和要求。
第二,以道德教育为教育中心。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是富国强兵之道,是救弱济贫应当注意的事项。因此他非常重视学校的兵式操练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他强调如果没有公民道德,那么富国强兵不但不能得其利,反而会受其害。况且兵强又可利用来搞斗争、搞侵略,国富反过来还可演成知欺愚、强欺弱、阶级斗争等" 惨剧".所以,他说:" 军国民教育及实利教育,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而助于道德教育完成的就是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那么,什么是公民道德呢.在蔡元培看来,道德即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其中自由又是最主要的道德,因为培养坚强的自由意志能够战胜一切障碍,如富贵、贫贱、威武等,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标准,平等、博爱则是获得自由的最主要的途径。
蔡元培强调培养坚强的自由意志,所以他提倡"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这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是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意义的。
他强调平等互助、亲爱合作,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他主张重在实行。他说:" 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要在实行中检验道德格言是否合于现在的需要。
第三," 教育独立" 和" 兼容并包".蔡元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把一个整体的世界分裂为二,即" 现象世界" 和" 实体世界".他认为政治家的目的是使现象世界得到幸福,宗教家的作用是摆脱现世幸福,教育家的任务则是超然于政治家和宗教家以外,是要使人类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所以他提出教育应脱离政党和教会而独立。
他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努力推行过一种" 兼容并包" 的教育政策。
所谓兼容并包,就是在教育上允许各种学派有自由发展、自由讲学的机会。
各种学术思想可以不问政治立场、学术观点,都一体地" 兼容并包".他主张大学应当是"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的超阶级、超政治的学府,在里面不应当"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的教义" 来束缚人的"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应当让各种学派、各阶级的思想自由发展。
蔡元培的" 教育独立" 、" 兼容并包" 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军阀专横、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时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在" 五四" 运动时期,对萌芽中的新思潮也起过一些保护作用和积极影响。但是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发生过极其消极的影响,它使不少青年学生只埋头读书不问政治,结果在大浪淘沙的革命中,或脱离革命或成为革命的叛徒。
第四,发展个性,崇尚自然。蔡元培认为,教育应当特别注意让人的自然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他批判旧教育是教师将自己的成见强加于儿童," 使儿童受教于成人" ,这是阻碍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他主张新教育,新教育的特点是以儿童的个性为出发点,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不要干涉或阻碍儿童的自由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注入式,提倡学生自动、自学、自助、自己研究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帮助其解决困难,而不应越俎代包。教师讲课要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
蔡元培还提倡" 即工即学" 、" 边工边学" 的办法,引导儿童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获得知识学问。
在学校管理方面,他提倡" 教授治校" 、" 学生自治" 等制度。
蔡元培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时期,在他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教育与封建主义旧教育的斗争中,功绩卓著。他的教育思想与活动对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颇有贡献的教育思想家。
2.亚洲新闻业
19世纪中叶始,西方帝国主义在其所侵略的一些亚洲国家不仅进行殖民教育,而且还通过办报等新闻活动来加深这些国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英国人在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美国传教士在泰国、中国都办了颇有影响的报纸。这些报纸虽然不乏有介绍商业、贸易消息和有关科技知识的内容,但就其总体而言,它们作为侵略者的工具的性质是十分鲜明的。不过,这些报纸客观上也成为亚洲人民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报纸可以间接地获取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外报宣传中常带有一定的民主性的因素,这也有利于言论、出版自由等近代报刊观念进入亚洲,西方的报刊形式也会影响亚洲,从而对亚洲近代新闻业的发展客观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那么,近代亚洲新闻业发展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呢.
(1)报业的政治化与政党报纸的出现
报业的政治化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亚洲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之所以有这样的特点,主要在于这个时期,亚洲一些国家经历了社会政治的巨大变革,作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报纸必然表现出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在日本,无论是最早创刊的《横滨每日新闻》,还是继之创办的《新闻杂志》、《东京日日新闻》、《邮便报知新闻》等,都曾得到官府要人的支持,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它们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政治观点,并为此还常起争论。
在印度,不少报纸无情地揭露英国殖民统治,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主张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反对暴力,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政治性。如1878年,由6 名知识分子在马德拉斯创办的《印度教徒报》,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提拉克创办的《月光报》和《猛师周报》等。尤其是国大党领袖甘地更是主张报纸要反映大众的政治要求,由他支持和资助的《印度舆论》等报刊大力宣传摆脱英殖民统治,实行自治的政治主张。
在菲律宾的" 宣传运动" 时期(1872-1892 年),皮拉尔在马尼拉创办的第一份他加禄文日报,哈恩纳在西班牙创办后来秘密运回国内的《团结报》,以及1896年创办的《自由报》等,都努力在人民中间传播民主改革思想,有着鲜明的政治改革主张。
在中国,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创办的《中外纪闻》和《强学报》注重发表政论文章,大力宣传变法,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派》,也以其精辟新颖的政治文章风行全国。其他地区维新派的报纸如华南的《知新报》、湖南的《湘子报》、北方的《国闻报》等,也是以政论为首要内容的政治性报刊,它们为变法维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这个时期亚洲一些国家无论是服务于政府的报纸,还是服务于派别团体的报纸,抑或是服务于广大民众的报纸,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这一特点有利于报刊社会合法地位的获取,同时,对于打破外报的侵入,开辟亚洲国家近代政治报业的发展前景,创立早期报纸政治文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政党报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党报纸的出现主要发生在日本和中国。
1881年,日本明治政府决定于1889年制定宪法,设立国会,于是,各政党纷纷建立。为宣传各自的纲领和政见,都积极控制报纸,或创办新报,或收买、支持和资助已有的报纸。所以,从这一年起,日本报纸进入了政党报纸时期。
在政党报纸中,比较著名的有坂垣退助的自由党的《自由新闻》、《朝野新闻》、《日本立宪政党新闻》等,它们的政治主张是" 主权在民,宪法民订" ;大隈重信组织的改进党的主要报纸有《邮便报知新闻》、《东京横滨每日新闻》、《内外政党事情》、《大阪新报》等,它们则鼓吹" 主权为君民共有,宪法君订" ;福地源一郎的帝政党主要有《东京日日新闻》、《明治日报》、《东洋新报》、《大东日报》等,其主张是" 主权在君,宪法君订".此外,也有一些报纸持中立派观点,如《时事新报》、《朝日新闻》、《东洋自由新闻》等,其中以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的《时事新报》为中派典型,它标榜" 不偏不党" ,是一家很有影响、很有特色的报纸。
日本的政党报纸影响很大,甚至曾占据了报业的主导地位。但是90年代以后,由于政坛的风云变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报纸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之这些报纸由于政论性太强而使读者层狭窄,影响发行量,自身经营很困难,所以这些报纸便逐渐失去当年的锋芒,慢慢萎缩了,甚至有的倒闭或被查封了,也有的转变办报方针,另图新路了。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在政党报纸时期,出现了不少报界的名流,如古泽滋、岛田三郎、矢野文雄、犬养毅、小松原太郎、原敬等,这些人可称为日本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后来都先后跻身于政界。又如福泽谕吉、中江兆民、福地源一郎等在政党报纸时期,也是很活跃的思想家,他们为推动日本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党报纸的创立是有个过程的。
从戊戌变法到1905年,是政党报纸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分野日益明显以及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形成,代表不同政治派别的报刊出现了,而且有的已经具有政党报刊的雏形。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会系统的报纸《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等就具有政党报纸的性质了。这些报纸虽然风格各异,但其实质一脉相通,它们都以宣传保皇立宪宗旨为主要内容,并极力底毁、歪曲民主革命学说,康、梁及保皇会员们明确地称这些报纸为" 党报" 、" 机关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有《中国日报》、《檀山新报》、《大同日报》等,这些报纸也开始具有萌芽状态的政党报纸的性质。它们以宣传反满反清、宣传民权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要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这些报纸得到各地革命党人的热情支持。在这个时期,在留日学生中,在海外的革命派中,也创办了倾向革命的报纸,有的在宣传驱除满清、光复中国的革命宗旨上表现了绝无仅有的勇猛激烈。
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国报纸的政党性日趋成熟,为政党报纸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从1905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政党报纸的创立时期。1905年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对立日益激烈,各种团体迅速形成。在孙中山领导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于1905年8 月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1月26日创办了机关报《民报》,《民报》的创办标志着中国政党报纸的确立。
《民报》是以政论为主的大型月报,全力宣传同盟会的" 三民主义" 纲领,积极开展反对改良派的斗争,得到许多群众的支持。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使其党纲存在许多局限,加之同盟会内部思想不很统一,存有派系,因此同盟会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同盟会这些局限性和弱点在《民报》的宣传上也有反映,如在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上,有妥协倾向;在对待孙中山领导的起义问题上,缺乏支持;并在一段时间内,其领导权在中右派,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其作为革命政党机关报作用的发挥。
但从总体看,《民报》的创办,对同盟会的活动是有力的促进和推动,它得到各地同盟会和革命的同情者、支持者的欢迎。
除《民报》外,同盟会在国内和国外许多地区所创立的分会也纷纷创办了分会机关报,这些报纸同当地的保皇派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扩大民主革命势力和同盟会的影响作了不少工作。
辛亥革命后,由于同盟会内部党派纷争,特别是国民党和进步党的权力之争相当激烈,两党的报纸也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发展到进行人身攻击,互揭老底。不仅两党报纸之间,后来在同一党内报纸间也常常争吵,笔战不停,政党报纸被搞得乌烟瘴气,所以党报已失去其革命性,沦为脱离群众的党争工具了。
(2)最早的通讯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一些国家在办报高潮兴起的同时,还出现了从事新闻采集,并向各报社发稿的通讯社。
日本最早的通讯社可说是1887年由六角政太郎在东京创办的" 东京急报社" ,但其规模小、业务也多为传递商情,因而影响不大,以至日本新闻史学界并不公认其是日本第一家通讯社。
日本新闻界公认的第一家通讯社是1888年1 月创办的" 时事通讯社".社主是为其提供资本的三井物产董事益田孝,但实际股东和领导人是当时伊滕内阁内务省警察保卫局长清浦奎吾。因此,这家通讯社的言论都是站在政府立场上维护政府利益的。1892年," 时事通讯社" 与报纸承办公司合并改名为" 帝国通讯社" ,并对业务进行改革,除播发政治、经济新闻外,还代理广告业务,设立了摄影部和国际通讯部,与英国路透社、美国国际新闻社也签订了交换新闻的协定。同时,它又给报纸的文艺、家庭等专栏播发通讯。
《帝国通讯社》为日本后来通讯社机构建制以及经营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它是一家规模较大、颇有影响的通讯社。
日本另一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是光永星郎于1901年7 月创办的" 电报通讯社".6 年后,该社与日本广告株式会社合并改名为" 日本电报通讯社" (简称电讯社)。电讯社的主要业务是办理广告,播发社会新闻,并同英美的路透社、沃尔夫社和合众社等签订了协定,还在中国设置了分社,派驻了记者。该社很注意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经营方法,所以它在日本国内新闻通讯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914年,日本成立了国际通讯社,这是日本第一家对外的通讯社。
日本通讯社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现,是由于日本政党报纸开始向商业性报纸过渡的缘故。日本的商业报纸是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但当时日本的报纸基本上都是踞守一地,其获取新闻的范围、人力、财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有一个能够专门提供各地新闻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通讯社的产生就很必要了,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当时日本的民权运动兴起,反政府言论甚多,在这种形势下,明治政府为了控制舆论,需要建立一个能统一发布消息的机构,这就为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第三,日本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电讯技术发展水平更高,这就为建立通讯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可能性。
印度在1910年成立了一个联合新闻社,1919年,该社成为路透社的附属机构。
中国清朝末年,随着民族资产阶级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也产生了。最早的一个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发行人兼编辑是骆侠挺。接着,李盛铎、王慕陶等于1909年在比利时创办了远东通讯社,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前夕,也曾在武昌创办过类似通讯社的机构。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的通讯事业开始有了发展。1912至1918年,广州、上海、长沙、武汉、北京及日本东京等地陆续出现过20多家通讯社,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邵飘萍1915年在东京创设的" 东京通讯社" 和1918年在北京创设的" 新闻编译社".这些通讯社大多数规模小、人员少,除少数稿件自行采写外,绝大部分稿件来自选编的中外报刊消息。
中国自办通讯社的建立,打破了外国帝国主义通讯社长期对中国新闻市场的垄断,也改变了中国只有报纸单一新闻传播工具的局面,中国通讯事业开始起步了。
(3)新闻立法
亚洲一些国家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禁止反对派的言论和新闻,制定并颁布了新闻法令。
印度第一个新闻法是1799年颁布的。在19世纪上半叶,英代理总督公布了出版法,宣称给出版物言论自由,废除书报检查制度。1867年又公布了报刊和书籍登纪法。
1870和1898年,政府在对英国殖民当局所公布的印度刑法的修正案中,制定的有关煽动罪的条款里,有些内容是涉及新闻界的。1910年针对当时的报刊状况,政府又制定并颁布了报业法。
印度的新闻法律是参照英国有关法律制定的,所以较早地制定了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规定了新闻自由的原则。但是,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印度人民奋起反抗为民族独立斗争时,英殖民主义者必然要进行镇压,对报刊中支持独立的言论也必然以" 煽动叛乱" 、" 煽动仇恨" 之类罪名进行压制。
所以,从实质上看,印度殖民地时期的新闻法制的着眼点是限制而不是给予新闻自由。
日本明治政府是在1869年颁布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的,该法称《报纸印行条例》,共7 条。其基本要求是报纸需经官方批准,一切与世无害者均可刊登;不许对政治宗教妄加评论,有言论错误而又不改者应追究责任;禁止在报纸上污蔑他人,等等。从条例内容的总体看,其基本精神还是在解除报禁。所以条例公布后,出现了不少新的报纸,如《明治新闻》、《六合新闻》、《博问新闻》等。特别是有影响的《横滨每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的创刊,为后来日本新闻业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在这一时期,政府本身也积极创办新的报纸。1871年4 月,参议员木户孝允动员山县笃藏出资创办了《新闻杂志》,内容丰富而又真实;1872年6 月,在日本首任邮政大臣前岛密支持赞助下,由其秘书小西义敬创办了《邮便报知新闻》,该报利用其与邮政大臣的密切关系,得以广辟稿源,因此,广泛刊登地方新闻成为该报一大特色。此外,在报业发展形势下,1873年,日本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大意》由新闻杂志社出版了,这是日本近代新闻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日本新闻业在明治初年能获得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明治政府基本上厉行了" 文明开化" 政策,制定了较为开放的新闻法令。
但是没有多久,随着民权运动的展开,报纸各执一辞,逐渐成为政治性报纸而不完全服从政府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报纸的政策就发生了变化,由宽容转为压制,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新闻法令,使处于兴旺发展的报业遭到打击,不少新闻工作者被课以罚金或被逮捕。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日本臣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对臣民所拥有的自由权利的规定是明确的,然而这是写在宪法上的自由。实际上宪法制定者的用心是在" 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这个限制词上。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帝国宪法》关于" 自由" 的条款并未给日本新闻业带来真正自由。20世纪初,日本政府又公布了《报纸发行保证金制度》,并重新公布了严厉的《报纸条例》,后者成为日本最基本的言论法规,这些法规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在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没有新闻方面的专门法令,直到1906年,才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和《报章应守规则》,1908年,又颁布了《大清报律》。这些法令对报刊的限制是异常严厉的,如规定报刊在每期出版前必须送交地方行政机关或警察机关审查,违背者受罚等。这些条例公布后,报界大哗,特别是由于这些法令的矛头主要是指向革命派报刊的,更是激起了革命派的反对。
从19世纪末到辛亥革命前,在封建专制的出版法令禁锢下,不少报纸被查封、遭摧残,不少报人遭迫害、被逮捕,民族资产阶级的新闻事业是无法顺利发展的。
中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在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存在时期,共和国废除了清王朝一系列法令,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其中在新闻出版方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 人民享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各地革命党人控制的军政府也在报刊出版方面有明确规定,支持和保护人民的言论、著作、出版自由,尊重报纸的言论自由。
在这种新闻自由的空气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办报高潮,全国报纸一下子增加到500 多家,其中北京最多,有50多家,报纸的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这些报纸中绝大部分是各党派团体的机关报,一部分是民国新贵们自己出资为个人造舆论创办的报纸,一部分是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追求民主和自由而创办的报纸,这些报纸都以刊载时事政治材料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以推销商品为主要目的创办的商业性报刊。此外,也有一些文艺性、学术性报刊,以及提倡女权的妇女报刊。总之,由于民国初年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闻法令的颁布与实施,使新闻业获得了繁荣发展,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历史局面。
然而,当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北洋军阀的总头子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后,为了建立封建独裁统治,不仅培植私党和扩充反革命武装,而且注意控制舆论。其手段,一是创办挂着" 民间报纸" 招牌的御用报纸;二是用重金收买报纸和报人;三是用暴力扼制言论自由,残酷迫害敢于反对他的报纸和报人;四是颁布《报纸条例》和《出版法》,强化对报纸的管治。在袁世凯的控制和摧残下,全国报纸中至少有71家被查封,49家被传讯,9家被军警捣毁;新闻记者中至少有24人被杀,60人被捕,原已繁荣的新闻业走向了低潮。
1916年袁世凯死去,黎元洪就任大总统,通电宣布恢复民初的《临时约法》,恢复国会,恢复一些在袁世凯统治时期被查封、禁邮的报纸,并在上海、北京等地又新出了一批报纸。从表面上看,共和制度、政党政治再度复生。但在1917年,张勋复辟和随之而来的段琪瑞专权下,国会被解散,《临时约法》被废弃,资产阶级报刊又一次惨遭浩劫。不过,这个时期,仍有一部分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青年学生积极投入了报刊宣传活动,其中以1915年在上海创刊的《青年杂志》为主要代表,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努力下,这些刊物以" 民主" 、"科学" 为武器,向文化思想战线上的封建势力发起了勇猛进击,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报刊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报刊中最有朝气和最革命的部分,它们给在封建军阀统治下挣扎前行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3.亚洲出版业
19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随之近代机械印刷术传入日本、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出版业的发展。
(1)报纸出版业的发展
近代机械印刷术传入亚洲后,日本、中国等国家首先用于报纸的印刷,所以这些国家的报纸出版业率先得到发展。
1870年,日本第一家现代报纸《横滨每日新闻》诞生,它是日本国中首批使用铅字活版印刷的报纸之一。接着《大阪每日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相继问世,开创了日本近代报纸出版业的新阶段。此后,在1882-1897 年间,《时事新报》、《东京日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国民新闻》、《二六新报》、《日本时报》等又一批报纸创刊,日本报纸出版业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创办了第一家宣传社会主义的报纸《平民新闻》,他们为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首先使用新型印刷机械技术的是1872年由英国人创办的《申报》。《申报》初创时使用的是普通铅印,1913年后,先后使用了日本制造的单式轮转机和美国的三层轮转机,使印刷报纸的效率大大提高,机械印刷技术也广为传播开来,促进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中国人自资在国内创办的最早的报纸有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日报》(1873年),容闳在上海创办的《汇报》(1874年)。戊戌变法前后,中国报业开始兴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先后主编与创办的报纸就有10多种,其中《时务报》影响最大。维新派的其他人也办了不少报纸,特别是百日维新开始,光绪帝下令准许" 官民" 自由办报后,报业更是迅速发展。到1898年,全国报纸达80多种。戊戌变法失败后,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 唤起国民" 摆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也掀起办报热潮。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中记载,当时所创办的报纸有216 种,分布各地,特别是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如章士钊、陈独秀、蔡元培、陈去病、于右任等所创办的报纸积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提倡科学,深受群众欢迎,销售量很大。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结来了两千年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新的形势下,报纸的出版又掀起一个高潮。这个时期创办的报刊达500 多种,突破了历史最高记录。但随着孙中山发动的" 二次革命" 的失败,袁世凯对革命报纸的查禁、摧残,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只剩135 种。直至袁世凯病死,被封禁的报纸才得以复刊。后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中国的报业才又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印度出版业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也有一定发展。以振兴民族意识、摆脱殖民统治为宗旨的《印度教徒报》于1878年出版,它是由印度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几年后,宣传民族解放和民主的《月光报》等问世,印度近代报纸出版业开始发展。
(2)杂志出版业的拓宽
日本、印度、中国,亚洲这些主要国家在近代报纸出版业发展的同时,杂志出版业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在日本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中,有几家是以出版各类杂志期刊为主的出版社。如1895年成立的东洋经济新报社、1903年建立的妇人之友社、1909年创始的讲谈社,1912年创办的诚文堂新光社,以及1918年创刊的大明堂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出版期刊的内容是这样的:大洋经济新报社主要出版反映经济动向的定期刊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被称为" 正统派杂志" 的《东洋经济周刊》、刊载金融和资产对策情报的《亿万》、刊登有关股票买卖最新情报的《季刊会社四季报》,以及民间唯一的统计杂志《统计月报》。
妇人之友社出版的《妇人之友》是日本历史最久的家庭杂志。其特点是不囿于单纯理论上的探讨,而更多的是通过记者与读者的合作,来体现生活实践中所蕴含的精神。
讲谈社出版的《雄辩》,把知识变为大众获取的理想,给当时的日本送来了一股清风;而其1911年创刊的《讲谈俱乐部》则又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口头娱乐形式之一的" 说书" (讲谈)来发挥振兴大众文艺的作用。
诚文堂新光社是以出版多种科学杂志为主的出版社,其中有以普及儿童科学知识为目的的《儿童科学》,专业性较强的《天文手册》、《初级无线电》、《无线电实验者》等。此外,也出版大众喜爱的其他方面的杂志,如指导商业活动的《商业店》、指导广告与市场销售活动的《智襄》、反映世界性高水平的设计作品的《国际广告艺术杂志》等。
19世纪末,由片山潜编辑出版的《劳工世界》诞生,该刊为日本工会筹备协会机关刊物,也是日本工人运动的中央刊物。它鼓动建立工会和合作社,在工人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其口号是" 劳工神圣,工会就是力量". 20 世纪初,日本又有一些新杂志问世,如1905年创刊的《东京漫画杂志》等,对日本社会生活也曾发生过影响。
印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版的主要杂志有《印度插图周刊》,这是一本评论性的时事杂志。《东方杂志》、《加尔各答乐趣》,以及随后出刊的几个传教刊物生存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很有影响。1900年创办的《印度斯坦评论》、1903年创办的《世界报道》等是印度人自办的政治、经济周刊,它们对印度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1912年,国大党领袖阿萨德创办了乌尔都文《新月杂志》和英文的《同志》杂志,这两个刊物在宣传民族解放和独立,鼓动摆脱殖民统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14年,两刊被英殖民当局查抄后被迫停刊。然而阿萨德并不屈服,在这两刊被迫停办后,又创办了乌尔都文的《传达报》周刊。但1916年阿萨德被捕入狱,该刊也随即停刊了。
中国从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起,到1912年《新纪元》的发刊止,共出版了238 种杂志,这是中国杂志出版业崛起的时期。
维新运动期间,除了《中外纪闻》,主要的大型期刊就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了。该刊以政论为主,大力宣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其出刊4 年,共96期。维新派其他人物在此期间也创办了不少刊物,特别是百日维新后,创办的大小刊物约有70多种。
维新运动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通过办报来宣传革命,另一方面又通过创办革命期刊来唤起民众,反对改良。当时上海是革命派活动中心,因而在上海创办的革命刊物最多,影响也最大。1902年,戢元丞、秦力山创办的《大陆》,是革命派在国内的第一份革命期刊,它以" 排斥康、梁之保皇邪说" 为宗旨,共出版了34期;1903年出版的《童子世界》则是爱国学社创办的第一份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刊物,宣传" 外拒白种,内复海州" ,高天梅等的《觉民》月刊、林獬等的《中国白话报》也都是这一年创办的宣传民主主义的刊物;1904年,丁初我创办了反对封建礼教,提倡女权的《女子世界》,陈去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革命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1905年,邓实创办的《国粹学报》,堪称近代中国的权威杂志,提倡" 发明国学、保存国粹" ,并宣传反清思想;1906年,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 开通风气,提倡女学" ,宣传男女平等。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鼓动革命期间,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也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与国内相呼应。特别是在日留学生宣传革命,反对清朝统治的刊物办的最早、也最多,《开智录》、《评书汇编》、《国民报》、《游学评编》等,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 大倡革命仇满,排斥保皇邪说" 的主要代表刊物,其中有的刊物还运往国内,进行积极宣传。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外出版的刊物,形成了强有力的革命舆论,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行作了思想宣传上的准备。
辛亥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派的刊物被停办,被查封,中国杂志出版业遭到极大挫折。与此同时,一些单纯学术与实业方面的新杂志,如《科学》、《北京大学月刊》、《山西实业报》、《经济杂志》等问世了,这对促进中国科学实业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中国辛亥革命宣传鼓动期间的杂志出版物中,还有不少文艺刊物,或称小说杂志。其中主要代表有《新小说》,这是梁启超主编,于1903年在东京创刊的中国近代最早的文艺刊物,内容有诗歌、传奇故事、戏曲等,1905年停刊,共出了24期;《绣像小说》,是李宝嘉在上海创办的文艺半月刊,内容以小说为主,间有弹词、戏曲和杂文等,因小说均配绣像插图,故称谓《绣像小说》。该刊作品多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统治的腐朽昏庸,并宣扬改良主义,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小说林》,是黄摩西主编的以编译小说为主的文艺月刊,1907年在上海创刊,次年9 月停刊,共出12期,内容有小说、戏曲、杂著等,曾发表为纪念秋瑾牺牲,吴梅所作的《轩亭秋》杂剧和秋瑾的诗词、遗稿等,在同类刊物中有较多的进步倾向;《小说月报》,1910年在上海创刊," 五.四" 运动前为" 鸳鸯蝴蝶派" 刊物,从1921年起,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经常发表有民主主义倾向的创作和论文,介绍外国名著,成为中国早期的大型新文学期刊之一。此外,群学社出版的《月月小说》、冷笑主编的《新新小说》、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等在当时也都有一定影响。
中国近代刊物中,也有一些内容为论说、调查、译件、大事纪的杂志,受到读者的关注。
(3)图书出版业的繁荣
随着近代机械印刷术在亚洲主要国家的流传,随着这些国家广大知识界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需要的与日俱增,图书出版业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从图书出版机构的分类来看,在日本,有影响的图书出版机构是这样一些出版社:首先,教学用书出版社,如1881年创立的三省堂、1909年创立的讲谈社、东京书籍株式公社、以及1918年创建的大修馆书店等。其次,学术著作出版社,如1896年成立的同文馆出版社、1898年成立的风间书店、1913年成立的岩波书店等。第三,专业用书出版社,如1875年问世的金原出版社、1901年创办的南山社等,专门出版医学、药学书籍;1903年成立的第一法规出版社专门出版法律用书;1912年成立的日本交通公社出版事业局出版旅游用书;1907年成立的研究社则专门出版英语读物。第四,科学知识出版社,如1912年成立的诚文堂新光社等。
日本出版社中,教育和学术出版社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可见明治时期对发展教育、开展学术是相当重视的。
斯里兰卡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也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出版社,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如1876年成立了以出版历史、艺术、法律、医学和技术教育书籍为主的凯夫出版社;1898年又成立了一个出版艺术、历史书籍的德锡尔佛父子有限公司;1904年成立了出版文学和技术类图书的巴斯蒂恩有限公司;1913年成立了以出版教育书籍和通俗读物为主的根塞纳有限公司。
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社、布莱克尔出版社和朗曼林出版社于20世纪初在印度都建立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并出版发行了供印度学校和学院使用的各种教科书,对印度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印度尼西亚于1908年成立了土著学校及普通读物编辑委员会,又称民众读物委员会。1917年在荷兰人占领时期,该会改名为国家图书出版局,向全国出版发行了各种图书,从此,印尼的图书出版业开始起步。
中国的图书出版机构有这样几种类型:古籍翻印,其中最有名的是1879年英商美查在上海设立的点石斋石印书局,该局采用由奥国人逊纳菲尔德发明的并于19世纪30年代传至亚洲的石印术翻印了不少古籍。如李汝珍的《镜花缘》、王墀编绘的《红楼梦图詠》、漱六山房(张春帆)的《九尾龟》等。同时也出版大型工具书,如石印本《康熙字典》颇受称道。继点石斋石印书局之后,同文书局、拜石山房书局、鸿文书局等石印书出版机构也纷纷成立。有的不仅石印古籍,也石印彩画、画报等。
教科书出版机构,由于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兴起,教科书出版业开始兴旺。当时从事教科书出版的书局很多,如广智书局、文澜书局、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南洋公学等。后来,中国图书公司、集成图书公司、中华书局等也以出版教科书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就教科书的出版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竞争,并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直到1917年,由于其他书局的界入,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教会书籍出版机构,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出版机构有墨海书馆和美华书馆,主要出版《圣经》等宗教书和一些科学启蒙读物。19世纪下半叶,传教士又创办了广学会、格致书院、益智书会,以及大英圣书公会、大美圣约会、苏格兰圣经会等出版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至1890年,这些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书籍就有1000多种。尤其是广学会,自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出任督办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其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每年出版的新书和重版的旧书可达上百种。这些书绝大部分是属于宗教性质的,也有一些是有关科学、地理、历史方面的,出版这些书的主要目的是企图从思想上,精神上起到麻痹、毒害中国人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客观上也起到介绍有关知识的作用。
翻译出版机构,中国近代第一个翻译机构是1862年开办的北京同文馆,而评书最多、影响最大的则是1868年开馆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它为适应当时外交往来和军事生产的需要翻译出版了不少欧美书籍。中法战争后,中国的翻译出版事业获得较大发展,除原来官办的翻译出版机构外,私人的译书局也开办起来了。如1897年罗振玉等人在上海设立了农学会,曾翻译农书百余种;是年,梁启超等集资在上海创办了大同译书局,翻译了各国变法之书、宪法书和商务书;1898年,董康、赵元益等集资在上海成立了译书公会。这个时期,翻译出版的书籍也从英文、法文扩大到俄文、日文,特别是随着留日学生人数的增多,日文书籍的翻译出版尤为兴盛。从翻译的内容来看,有民主政治、经济制度以及自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哲学等,至20世纪初,又发展到文学,而且还出了一批社会科学和文学的翻译家,其中严复及其所译《天演论》,林纾及其所译《茶花女遗事》最著名,影响最广。
从图书形式的变革来看,日本明治初期出版的图书主要是用日本纸张印制的线装本。1876年,由于学习了西方印制技术,进行纸张印制方面的改革,使用生产的西洋纸张,开始出现了" 洋装书" ," 洋装书" 的问世,是日本图书形式变革的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前期,图书是用手工雕版印刷或木活字印刷,使用软纸、沿用线装的。新式机械印刷术传入后,不仅用机器铅印取代了手工印刷,而且还导致了造纸材料的变革而产生了" 洋纸" ,取代软纸后便实行双面印刷,并改革线装,实行图书的平装和精装,满足了人们对图书的需要。
日本、中国对近代图书出版形式的变革,有力地推动了亚洲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从书市的兴起来看,日本书市的发展是在1887年左右。这是因为明治后期,人们追求新知识蔚然成风。东京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在东京,学校林立,人文荟萃,旺盛的读书风气不仅刺激了大批出版社的创立,也刺激了大量书店的成立。那设置在一些繁华街道的新旧书店,常是文人学者和青年学生光顾的地方。东京的书市在亚洲国家中是颇有名气的。
中国的书市更具有特色。在中国,不仅有北京琉璃厂、上海棋盘街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旧书市的存在与发展,也有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这样的新书业的崛起与开拓。
琉璃厂旧书市的特点是不仅经营古籍,还经营与文化人关系密切的用品,如古董、眼镜、烟筒等日用杂物,这样的店铺彼彼皆是。上海棋盘街的旧书业经过戊戌变法,清政府实行" 新政" 后,在经营种类上也发生显著变化,旧书店在经售古籍、医书、小说同时,还增加了介绍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书出版等内容,使经售业务增添了新的色彩。
北京琉璃厂和上海棋盘街是当时中国旧书业的集中代表。除此,山东省聊城、四川省成都等地,也有着一定规模的旧书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又出现了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为代表的新书业,其经营特点是这样的:商务印书馆自1902年起由张元济任所长,这是一位学贯中西、有远见、有开拓精神的出版事业家。在他主持下,商务不仅重视教科书的出版,更重视汉译科技和社会科学名著的出版。其先后编印的《汉译世界名著》和《自然科学小丛书》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对沟通中西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是位精明强干、刚毅果断的人,局长、总经理、编译所所长、发行所所长等职一人独兼。在其主持下,主要从事教科书的出版,后又从事印刷,其彩印居全国之冠。
世界书局的创办人是沈知方,其主要出版通俗小说,如张恨水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程小青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霍桑探案》等,都是风行国内外,畅销几十年的作品。
书市的繁荣,书业的发展是图书出版业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中国对书市、书业的注重,是其近代图书出版业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出版法令的制订来看,亚洲国家中最早制订并颁布国内版权法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1889年颁布日本第一部宪法的同时,制订了国内版权法。
中国清朝政府于1910年颁布了《大清著作权律》。但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清朝统治被推翻,其颁布的出版法令也随之失去法律效力。不过它对后来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的出版法令曾产生过一定影响。
1914年,袁世凯政府为加强对舆论的控制,制订了《出版法》,1915年又制订颁布了《著作权法》。这两个法令对著作人、出版者及出版物都规定了苛刻的条令,其实袁世凯的实际迫害,远远超越了法令的规定范围。
4.亚洲体育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西方体育也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了亚洲。
亚洲不少国家在不得不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行所谓文明制度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西方体育,并把其揉进了传统体育中。这样,近代亚洲就形成了一种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有浓重的民族个性的新的体育形式。
(1)近代西方体育在亚洲的传播
近代西方体育在亚洲的传播主要通过两大渠道。一是亚洲人的引进,二是西方人的输入。
从引进来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引进途径和风格。
日本由于明治维新所导致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要比其他国家的启蒙运动对民众的影响更深刻,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有力,所以为西方体育的引进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较比其他国家所创造的条件都要好,使其得以在几十年间便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两个多世纪才完成的体育近代化过程。日本的引进着眼于民族的长远目标,把引进西方体育与发展民族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特点。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就在其推行的教育改革中介绍了英国学校的体育状况,并在自己创办的庆应义塾中按英国学校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日本主动将欧美国家作为学习对象,把引进西方体育作为时代的急务,这就为近代西方体育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菲律宾对引进西方体育也很积极。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宣传运动" 的领导人之一何塞。黎萨曾在德国、法国、西班牙学习。1892年回国后,激烈地抨击了在西班牙殖民主义统治下的以宗教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特别力主将体育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要求将西方诸如体操、游泳、击剑、马术、田径等运动引入学校。
何塞。黎萨的举动,体现了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对发展体育的重视。
在西亚,土耳其学习欧洲体育也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倡议的,被誉为" 土耳其近代体育之父" 的塞利姆.西里.塔尔坎在引进和推广瑞典体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黎巴嫩的足球游戏是由本国的一位职员从欧洲引入的,后来,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也进入了黎巴嫩。
中国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是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着的。例如,鸦片战争的失败震动了中国全社会,一些进步的思想家象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便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按西洋的选兵、练兵、养兵的方法建设中国军队的设想。又如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同时,也对西方体育进行了初步尝试,把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做了第一次联系。再如维新运动中,改良主义者不仅从理论上,也从身体健康的实践角度提出实施西方体育的重要性,使体育在当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改良派的主张,对改变中国前期被动引进西方体育态势而以民族自强、民族振兴为出发点主动引进西方体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输入来看,近代西方体育主要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亚洲的扩张和渗透而进入各国的。
在菲律宾,当西班牙人的统治进入晚期时,英国、法国人开始旅居。他们定期举行的足球赛等活动使菲律宾人大开眼界,并吸引其进行模仿。后来美国进驻菲律宾,美国人不仅开展体育活动,还向菲律宾人传授了一些体育运动知识。
在印度,是充任体育教育的英国人把英国流行的各种球类运动和游戏带入初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
19世纪下半叶,美、英、德、意、俄、法各列强纷纷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近代西方体育运动也进入了朝鲜。
在近代西方体育向亚洲国家输入中,各国的基督教青年会起了重要作用。如在菲律宾的基督教青年会不仅积极促进各类体育组织的建立,而且还为推动公共运动场所和娱乐设施的建设,为菲律宾参加国际比赛选拔、训练运动员做了大量工作。1913年2 月,在马尼拉举办的首届远东运动会,就是在基督教青年会的促进下,由新成立的远东体育协会所筹办组织的。这不仅对菲律宾,而且对整个亚洲体育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在促进近代西方体育的传播上所起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和突出。首先,青年会干事分赴学校,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介绍西方体育,通过创办体育杂志、编辑出版体育教材传播西方体育。其次,青年会组织并操纵运动竞赛。如中国的第一届" 全运会" 就是由上海的青年会发起并组织的,美国人爱克斯纳充当了运动会的" 全国委员会主席".后来第一至第七届远东运动会的筹备、选拔运动员和组织比赛等工作,也都是由青年会的美国人柯络克.麦克乐和格雷等一手操办的。第三,青年会培训中国的体育专业人员。青年会成立了不少体育干事和体育工作者训练班来培训体育专业人员,如影响比较大的上海体育干事训练班,就是爱克斯纳于1908年创办的,辛亥革命后,训练班更名为" 中华全国基督教体育专门学校".学制4 年,前两年开设生理学、解剖学、体育部办理法、运动技术等课,后两年开设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及青年会办理法等课,圣经、宗教学、青年会历史以及宗教等课是贯通4 年的课。此校在" 五.四" 运动中被停办。还有,上海青年会开办的女子体育专门学校也较有名,它培养了一批女体育工作者。
近代西方体育在亚洲传播的内容是丰富的。不仅有各类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还有发展体育的组织经验。
从传播的运动项目来看,主要是兵操、体操和各类户外竟技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教育基本法》的颁布,兵操、体操被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其中德国的徒手操和器械体操受到特别重视。1900年后,瑞典体操传入日本,并逐渐在学校站住了脚。日本还于1878年创办了第一个体操师资培训中心。兵操、体操传入朝鲜是1876年不平等的《朝日友好条约》签订后,由日本传入的。传入土耳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黎巴嫩是1897年。
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引进了兵操和器械体操。19世纪70年代,上海成立了体操协会。1903年兴学以后,在全国普遍建立的新式学堂中,体育课的内容便以体操为主,辛亥革命后,各种名目的体操便在全国流行。
关于户外竞技运动,在日本的兴起是1900年。基督教青年会在日本青年中推行了篮球、排球等游戏。后来,足球、橄榄球又成为高、初中学生和工厂企业运动队的流行项目。此外,乒乓球、高尔夫球、帆船、爬山、滑雪、滑冰等运动也很快传播开来。进入20世纪后,日本的竞技运动开始走向世界,1905年,早稻田大学的运动队远征美国;1912年,首次参加了奥运会,并从1913年起,成为" 远东运动会" 的主要参加国。在菲律宾,西方的篮球、排球、棒球、网球、田径等运动较流行。在印度,英国的曲棍球、板球、橄榄球、足球等深受学生欢迎。传入中国的西方户外竞技运动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棒球等,其中有些项目开展的并不比世界上一些国家晚,甚至有些项目比欧洲有的国家还开展的早,但由于旧中国政府推行体育不力,致使这些项目的发展大部比较缓慢。
从传播的发展体育的组织经验来看,主要包括建立体育组织、筹办运动会、培养体育师资等方面的经验。
日本学习西方,在19世纪末兴起建立体育俱乐部的热潮,特别是在学校兴致更高,几乎所有的男校都组织了运动俱乐部,校际比赛也多。其中最热门的比赛是划船,其次是各项球类。菲律宾既参考西方体育组织的经验,又根据本国实地情况,采取按地区来建立体育组织的方法,效果也不错。各地区的体育组织负责举办学校、区级、省级、大区级的运动会。其最高级的体育组织是" 菲律宾体育协进会" ,它为所有运动项目制定统一的比赛规则,负责筹建和组织大型体育运动会。黎巴嫩于20世纪初开始建立运动团体,并随着团体的增多,于1912年建立了以古代犹太英雄的名字命名的" 全国马卡比协会" ,这个组织于每年的逾越节都举办运动会。
中国清政府于1902-1903 年间颁布了《学堂章程》,章程规定了体育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在校生大量增加,体育师资奇缺,且质量极差,所以培训体育师资的问题急待解决。1906年,清政府采纳了邓莹诗提出的设置体操专修科的建议,通令全国各省在省城的师范学堂附设5 个月的体操专修科。此时,一些到日本学习教育和体育的人纷纷回国,他们学习西方和日本的做法,也在各地创办体育学校和体操专修科,这些体育学校的创办,对发展中国近代体育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中国一些学校也开始效仿举办一些项目的运动会,如1902年,天津学校举办了田径运动会,1907年举行了大型的" 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 ,在学校运动会的基础上,一些省市和大区也开始举办运动会。如四川1905、1908年举办了两次省运动会;湖南于1905至1906年间举办了4 次省运动会;江苏、吉林、天津、北京等省市也举办了运动会。省市运动会的举行,把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1910年10月,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发起,在南京举办了" 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这次运动会被认定为第一届" 全运会" ,第二届" 全运会" 于1914年5 月在北京举行。中国运动员从1913年起开始参加国际运动会。
(2)传统体育在近代的实施
亚洲一些国家在引进近代西方体育的同时,也保留并进一步发掘了传统体育。有的国家还把这两种体育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传统体育的近代形式。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最初10年,曾出现过只重西方体育引进,而忽视发掘传统体育的倾向,后来有所改变。1882年,嘉纳治五郎开始整理日本古代各派柔术,之后创造了现代柔道,剑术因警视厅的大力提倡也得以复活;1895年,创立了推动传统武艺发展的核心机构" 大日本武德会" ,并在全国设立了分会,于每年5月的武德庙会期间,举行剑道、柔道、弓道、长刀、杖道、炮术、射击等武艺比赛,传统体育获得了生机。待到19世纪末,又出现了将传统武艺同西方体操相结合的倾向。如小浕卯之助的女子大刀体操、中岛笃一郎的武术体操、中岛贤三的木剑体操、长刀体操等都是这种结合的最初尝试。
中国与日本不同,传统体育活动始终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特别是一些民俗节会的活动,如春节的龙灯狮舞、端午的龙舟竞塞等深受人们喜爱。
农村中各种杂耍表演和身体练习形式,如荡秋千、放风筝、举石锁、练杠子等得到百姓异常欢迎。而且,由于西方体育价值观念的逐步影响,使人们不再仅仅从娱乐、健身的角度来认识民俗活动的价值,而也从教育方面的作用来认识其价值了,于是,在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对滑冰、跳绳、斗空竹、打花鼓等民俗活动的研究整理的现象。
在中西体育结合的初期,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武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别,涌现了一批武林高手。中华武术在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长期斗争中,曾发挥过极大作用。1910年" 精武体育会" 在上海成立,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趋势。该会曾广延全国各派武术名家执教,表明中华武术正在朝着消除宗派成见,达至相互交流融合的方向发展,这对推进中华传统体育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精武体育会" 不仅发展武术,而且还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举重、骑马、拳击、自行车、摔跤等近代西方体育运动,这对中西体育的结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总体看,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极不平衡的文化分布状况,传统体育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之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背景下所形成的" 保存国粹" 的热潮,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体育破旧纳新的影响。
5.亚洲卫生事业
亚洲国家中日本的卫生事业发展最快。
明治维新的前半期,日本就制订了卫生法律,且富有成效。明治维新后期,日本经历了工业革命,环境受到污染,因而环境保护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但由于军国主义者多次发动战争,加之自然灾害,致使财政困难,无力顾及卫生事业,故卫生工作受挫。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又逐步制订了各种卫生立法,确立了一系列卫生政策。如1897年制订的" 传染病预防法" ,1907年制定的" 麻风预防法" 等。同时为了贯彻执行这些法令,还制订了许多条例和细则。在这个时期,除一些全国性的立法外,有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又制订了地方卫生法令。
20世纪初,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开始建立。其所通过的" 卫生保险法" 是日本,也是亚洲第一个社会保险规划,这些规划是用以保护那些受" 工厂法" 和" 矿山法" 所保护的地区的劳动者。但由于社会经济和自然灾害的原因,这个法令直至1927年才付诸实施。
在医疗保健方面,日本的主要设施是医院。早在1861年,荷兰的一位军医官就在长崎创建了与绳医院,设有120 张病床,这是西方医院在日本的开始。后来荷兰医师逐渐增多,引起了日本青年一代学习西医的兴趣。明治维新后,政府开始采用西方医学,在医院开办医师培养班,此时的医院便成为国家和地方唯一的医疗保健设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也开始在中国实施欧洲医疗保健机构体制和医学教育方式。他们在中国开办了许多西方医院,并注意训练医药人员。帝国主义者利用医院作掩护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是坚决反对的,但是对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西方医学还是欢迎的。所以西方医学在中国获得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这无疑对促进中国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中国于1904年成立了" 中国红十字会" ,并于1912年1 月15日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的正式承认。这对中国近代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六、非洲、拉丁美洲、澳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殖民列强全面控制了非洲各部落、各民族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又成为英、美等殖民列强的侵略对象,走上了一条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澳洲的澳大利亚于20世纪初成为英联邦成员国。三大洲的文化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的。
1.拉丁美洲教育
拉丁美洲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曾进行过一次教育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治的变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一些国家又一次掀起了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组织和管理制度,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拉丁美洲教育的进步。
(1)教育立法,确立国家对教育的领导权
在拉丁美洲教育史上,智利是第一个以法的形式确立国家对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监督制度的,它于1860年颁布了《组织教育法》。随后,墨西哥于1867年颁布了《教育组织法》,委内瑞拉于1870年,阿根廷于1884年,巴西于1892年,秘鲁于1920年也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令。这些国家通过教育立法,确立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监督,取消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通过立法,成立并完善了国家和地方各级管理教育机构;通过立法,创办并发展了学校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2)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初等教育的普及
拉丁美洲第二次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都先后制定了小学免费义务教育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实行,对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有力的促进。
在墨西哥,1867年颁布了《教育组织法》,宣布小学为免费义务教育后,大批基础小学建立了,并随着对《教育组织法》的修改,学校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进和丰富。
在阿根廷,政府颁布《世俗教育法》后,把初等教育的普及作为发展教育的重点,规定对6-12岁的学龄儿童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建立中央和各省管理教育的职能机构,对公立、私立学校进行检查监督,并规定公立学校费用由国家或各省政府支付,国家对私立学校也要给以资助,以鼓励私人办学。
在智利,《小学义务教育法》颁布后,7 岁以上儿童接受免费教育,学生小学毕业可以直接进入中学。同时规定职员、手工业者以及矿工也都享有受小学教育的权利,从而使小学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在秘鲁,初等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后,国家对小学经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并在几年之中便修建了2000多所小学,大大地加快了初等教育的发展速度。
(3)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拉美一些国家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大力创办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业技术人才。
阿根廷政府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拨专款创办了训练技术人员的工业学校和专科大学,使教育事业走上与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智利为了满足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了过去学校教育只是传授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提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改革方针。政府创办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了各生产部门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秘鲁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创立了农业学校、工艺学校、土木工程学校和采矿工程学校;玻利维亚也于1892年创办了奥鲁多技术大学。
(4)加强师范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工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不少国家有了发展教育的基础,创办了不少师范学校。师范教育的加强,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保障。
1870年以后,墨西哥的铁路运输业、建筑业、公共工程和其他经济部门获得发展,于是在1887年前后,新建了一批师范学校,从而为正规教育的加强奠定了师资基础。
1872年,秘鲁政府对秘鲁的教育体制进行第一次重大改革,加强师范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所以在后来的4 年中,创办了利马女子师范学校,在卡哈马卡.胡宁和库斯科等省创办了男、女师范学校。
20世纪初,哥伦比亚的西部安第斯山区得到开发,民族工业迅速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拉裴尔.雷郁斯总统首先创办了师范学校,开始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5)改革大学教育
在拉丁美洲第二次教育改革中大学教育也起步了。有的国家新建了大学,有的国家对大学教育实施了改革。这对拉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
墨西哥是在1910年4 月和5 月相继建立高等学校和国立大学的。
巴西在189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法》后,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私人集团都纷纷创办大学,如巴伊亚医学院、里约热内卢工艺学院和米纳斯吉拉斯矿业学院等都是这个时期创立的。
阿根廷是拉丁美州最早进行大学改革的国家。通过改革,各大学取得了自治权,获得了自行制定教育大纲、实行比较自由的管理制度的权利;通过改革,取消了大学生入学的社会等级限制,增加了资产阶级和中等阶级的子弟入学的人数;通过改革,消除了教会分子和反动教授。在改革过程中,不仅图库曼省立大学改为国立大学,而且还新建了一批高等院校,阿根廷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空前发展。
秘鲁帕尔多政府重视高等教育,所以对大学教育改革也是很积极的,具体改革措施有:第一,在政府的支持下,圣马克斯大学增设了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第二,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从波兰、德国和美国请来教学工作组,指导和改革高等教育。第三,鼓励知识分子参与社会经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圣马克斯大学的学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提出大学应实行全面改革,主张大学教育应面向社会各阶层。他们要求参与学校管理和制定大学教育方针。学生会还创办了主要面向工人和农民的国民大学,并强调国民大学要发展民族文化,反对教条主义,要根据各地需要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国民大学每周利用晚间免费授课三次,教材全部由大学生提供,通俗易懂,所开课程有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政治经济学、世界史等,国民大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大学教育改革的实施,促进了秘鲁教育事业的发展。
拉丁美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民主,促进了拉美教育的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纵观拉丁美洲总的发展状况,经济还是十分落后的,除个别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水平低。有的国家,如海地文盲率竟高达90%,巴西和墨西哥的文盲率也在50%以上。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其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非洲、拉丁美洲的新闻业
在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中,新闻业历史悠久,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又有较大发展的当属埃及和墨西哥。
(1)埃及的报业
埃及第一家近代报纸是1798年法国军人创办的法文《埃及信使报》。后来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印刷业的较大改进,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埃及影响比较大的报纸是《金字塔报》。
《金字塔报》是黎巴嫩人塔克拉于1876年在开罗创办的第一家私人报纸。该报的宗旨是" 积极发表政见,及时报道商情,摆脱宗教束缚,传播现代科学文化,多方争取读者,努力销售报纸。" 由于没有政府的资助,《金字塔报》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商业性质。它模仿英美一些报纸,刊登大事记,注意采用新闻文体。该报除刊登广告外,还代印书、报、练习本、卡片等,所以很受读者欢迎,销路比较好。后来,利用本报人才、资金、设备,又办起了《金字塔回声报》、《金字塔每日电讯》、《真杂志》、《时报》和法文的《东方报》等。
从1878年开始,该报注意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揭露埃及社会的弊端,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为此,塔克拉于1879年被国王下令逮捕,并封闭了《金字塔报》。但人民呼声强烈,不久国王迫于舆论,释放了塔克拉,并允许《金字塔报》复刊。1881年,该报改为日报,塔克拉任总编辑,继续效仿英、美报纸,多发新闻图片,并刊载世界名著,收到良好效果。《金字塔报》不仅在这个时期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而且在英、法殖民统治时期,乃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起到了号召人民战胜殖民主义者,消除国内帝国主义影响的重大作用,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流报纸,在埃及新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此外,埃及在1879年创刊的《祖国报》、1884年创刊的《团结报》也是影响比较大的阿拉伯文报纸。《祖国报》是埃及第一个民族主义政党——祖国党创办的,其主张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曾提出" 埃及是埃及人的" 口号,鼓舞埃及人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团结报》是独立运动政党团结会主办的。团结会领袖、著名哲学家穆罕默德.阿布笃经常在该报撰文,揭露并抨击英国殖民主义的罪恶活动。
在这个时期,英国和法国人在开罗创办的一些外文报纸也是值得关注的。这些报纸主要有1880年英国人在开罗创办的英文的《埃及公报》,1885年法国人创办的法文报纸《巴斯福尔》,以及法国人1890年在开罗创办的法文的《埃及市场报》和《埃及进步报》,前者堪称埃及最重要的法文报纸,在埃及革命后的最初几年,其日销量达3 万份。
(2)墨西哥现代报纸的诞生
墨西哥的报业源远流长。19世纪是墨西哥社会剧烈变革时期。这个世纪的"独立战争" 、" 美墨战争" 和" 改革运动" 等历史进程为墨西哥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9世纪末,墨西哥报纸的发展已如雨后春笋,首都墨西哥城大小报纸发展到20多家,全国各种印刷刊物也多达600 多种。不过这些报纸和刊物都是小型手工作坊的产物,规模小,发行量有限,技术装备也很陈旧。由于这些报纸只是一些不同政党或政治派别以及社会团体为宣传各自的观点、主张所办的报纸,所以对于发行量问题、经营成本问题他们并不怎么关心。
1896年,《公正日报》在墨西哥城出现。《公正日报》的出现,使墨西哥报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标志着墨西哥由小型近代报纸向大型企业化现代报纸的过渡。
之所以这样评价《公正日报》,就在于《公正日报》把报馆办成了企业,把报纸变成了商品。
《公正日报》问世后,它通过种种措施,努力降低成本,廉价出售,扩大了发行量,便在竞争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于是它新创的企业化经营方式赢得了极大声誉。
然而《公正日报》在历时14年于1910年爆发墨西哥革命后,随着迪亚斯政权的垮台而倒闭了。这是为什么.
原来,《公正日报》的出现是与19世纪末的墨西哥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
当时,独裁多年的波菲利奥.迪亚斯政权已众叛亲离,进步的报刊纷纷向独裁统治勇敢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迪亚斯政府为支撑遥遥欲坠的政治地位,首先血腥镇压了报界的" 自由派" 报纸,把不少激进报人、记者投入监狱。
与此同时又扶植一些御用舆论工具,收买一批" 保守派" 报纸替自己摇唇鼓舌,妄图挽回颓势,但这样做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于是,迪亚斯政府下决心集中资金办一份强有力的报纸,以压倒" 自由派" 报纸。《公正日报》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世的。
《公正日报》获有政府的大量拨款,买进了美国先进的印刷设备,这就大大降低了报纸制作成本,因此报纸的零售价降低不少。同时,《公正日报》尽力改革版面,力求版面编排的美观,还常常刊登图片、照片,以吸引读者。
此外,它还率先在报纸上登载收费广告。这些措施,使创刊不久的《公正日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第二年就达4 万份,到1905年便达75000 千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报纸。
可是,《公正日报》毕竟是为行将崩溃的独裁统治集团服务的报纸,这就决定它必然要遭到人民和进步势力的反对。终于在墨西哥革命后随着独裁统治的瓦解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公正日报》的结局是历史的逻辑。不过客观地讲,《公正日报》在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上的创新对后来墨西哥报纸向企业化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墨西哥在经历了1910-1917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发展。1917年在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工人农民要求下,国家颁布了一部比较进步的宪法,从此墨西哥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工商的振兴、经济的发展、政局的相对稳定为墨西哥革命后报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1916、1917年,墨西哥的两大报《宇宙报》和《至上报》先后问世。这两报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版面上使用大量照片的插图,标题醒目,文字生动,十分吸引读者。以这两报为样板,其它一些企业化的营利报纸也不断问世,墨西哥现代化的报业开始发展了。
由于殖民者在非洲、拉丁美洲的长期统治和殖民主义的报业垄断,绝大多数的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这段历史时期几乎没有自己的新闻业。这种情况在非洲更为明显,除埃及外,报业有所发展的就是南非了。南非于1902年在约翰内斯堡由一位经营黄金的商人H .弗里曼.科恩创办了《兰德每日邮报》。该报几经沧桑,在60年代成为了南非各英语报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一家报纸。
在拉丁美洲,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通过武装斗争,先后获得独立,所以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闻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除墨西哥外,这个时期发展相对较快的有巴西、秘鲁、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国。
巴西,在19世纪上半叶,仅创办的政治性报纸就有好几种,到1875年,又创刊了葡文的《圣保罗州报》,该报一直主张废除农奴制,是巴西第一大报。还有丹塔斯等4 人在里约热内卢创办的葡文的《巴西日报》也是政治性较强的一张报纸,版面严肃,国际新闻较多,很受读者欢迎;秘鲁早在1825年就创刊了《秘鲁人报》,在1903年又出版了《新闻报》,1912年出版了《纪事报》,并于1915年8 月建立了秘鲁记者协会;阿根廷1869年由何塞.帕斯创办了《新闻报》,这是阿根廷最老的报纸之一,长期坚持" 独立" 方针,提倡" 真理、正义、自由、进步、文明" 的口号。1970年前总统米特雷创办了《民族报》,该报曾被美国一些新闻教授评为世界上最好的20家报纸之一。
1876年英国人又创办了英文日报《布宜诺斯艾利斯先驱报》;委内瑞拉1890年创办了《宗教报》,1909年创办了在国内最有影响的日报之一《宇宙报》。
3.非洲、拉丁美洲、澳洲的出版业
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巴西和澳洲的澳大利亚的出版业是有一定的发展之势的。
(1)埃及出版业的发展
在非洲,埃及是第一个拥有欧洲铅印技术的出版社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在默罕穆德.伊斯梅尔统治时期,产生了一批受过训练的印刷工人,出现了一些读者市场,加之伊斯梅尔的检查制度有一定的宽容性,于是一些私营出版社就相继建立了。这些私营出版社中,大多是报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埃及又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图书出版机构。一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出版企业,这类出版企业所出版的图书是消遣性的,主要满足大众市场上那些对宗教和庸俗小说感兴趣的读者的需求;第二种是大规模图书出版企业,这种企业不仅出版图书,而且有时还专门进行商业性印刷业务;第三种是非官职的知识分子,如写作、翻译人员和出版委员会人员共同组成的出版机构,他们的目的同一些西方学术性出版社的目的一样,是在非营利的基础上从事出版事业,主要满足那些为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读者的需求,而不是从商业的角度提供图书。
随着图书销售商的不断发展状大,埃及的私营出版商和政府出版社也随之日益增多,推动了埃及出版业的发展。
除埃及外,加纳的出版业在非洲具有一定地位。加纳人具有重视知识、严肃对待知识的社会传统,他们通常以一个人的知识渊博程度来看待其社会地位。因此报纸和图书出版业是得到重视的。不过在1859到1874年间,加纳的印刷业还主要是生产报纸和期刊,只生产少量的图书为当地的学校和教会使用。从1907年起,国营企业、教育和商业的发展,促使印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私人印刷厂不断建立起来,尽管其中大部分印刷厂仍然很少进行图书生产,但确为后来图书出版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3000年的原始图书就产生于非洲。但是,由于15世纪前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的争夺和瓜分,使非洲许多国家遭受战争的苦难和摧残,丧失了发展图书业的机会,整个非洲的出版业是很落后的。
(2)巴西出版业的起步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巴西的出版业有着一定的发展之势。
19世纪上半叶,巴西的图书主要依赖从葡萄牙和法国输入,自己所生产的图书量只有进口的1 /4.由于里约热内卢高昂的印刷费用等原因,即使巴西的重印者也经常去国外印制图书。特别是从1912年巴西加入国际版权公约组织以后,更是如此。这些因素无疑阻碍了巴西图书印刷出版业的起飞和发展。
巴西出版业的起步是1918年。这一年建立了第一家重要的、完全献身于图书出版业的巴西公司,它标志着巴西出版业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到1920年,圣保罗出版的图书达209 种,计90余万册。
在拉丁美洲,阿根廷、墨西哥的出版业历史也悠久。特别是阿根廷,1700年就诞生了第一家出版社。著名的尼纽斯艾克波斯托斯印刷厂是18世纪80年代建立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图书出版业有了较大发展。
但从总体而言,拉美地区的出版业是相当落后的,很多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就没有出版业。
(3)澳大利亚出版业的兴旺
在澳洲,澳大利亚的出版业历史最悠久。还在19世纪初就诞生了《悉尼公报与新南威尔士广告客户》的周报。随着国家的发展,报纸出版业兴旺起来,特别是创办于19世纪中期的《世纪报》与《悉尼先驱晨报》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不仅报纸出版业获得发展,图书出版业也开始兴旺。
当时悉尼和墨尔本已成为重要的图书出版城。在悉尼,有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安格斯与罗伯逊图书出版社,该社不仅在国内影响重大,后来也逐渐向国外开拓市场,在英国、美国设立了出版分公司。巴特沃斯出版社是1910年在悉尼成立的又一个重要出版社,初期其主要目的是销售从英国进口的科技和医学书籍,后来便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法律书出版社。还有威廉.柯林斯公司,这是19世纪80年代英国柯林斯图书发行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的分支机构,其图书销售额在澳居于前列,并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发行网络。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是更具英国传统色彩的城市。不同类型的出版社不少,其中有以出版月刊为主的出版社,也有以出版教育和专科大学用书为主的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的发行与销售业务都很有生气。
澳洲除澳大利亚外,新西兰的报纸出版业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大约有20家报纸在这个时期诞生。
4.非洲、拉丁美洲、澳洲的体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体育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澳洲也传播开来。
(1)非洲的近代体育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统治的非洲,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和竞赛活动都是由欧洲人组织和控制的,只有在不构成所谓对统治者的威胁的情况下,民间的健身比赛等活动才得以进行。所以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根本谈不上近代体育,更谈不上参加国际比赛的权利。只有在埃及,这个历史悠久、民族资产阶级势力又比较强的国家中,近代体育才略有开展。1918年在埃及的亚力山大港创办了埃及,也是非洲第一所运动学校,1921年埃及举行了足球锦标赛。
(2)拉丁美洲近代体育的发展
随着殖民者的入侵、移民的增多,欧洲一些体育项目,如马术、击剑、射击、拳击、体操、摔跤、斗牛、国际象棋等也随之在拉美国家中传播。到19世纪末,一些国家逐渐形成了民间体育和欧洲体育相结合的体育体系,出现了体育俱乐部、全国性地区性的体育组织和体育运动竞赛。有的国家还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联系。1896年,智利代表拉丁美洲首次参加了第一届奥运会,标志着拉丁美洲国家开始登上国际体坛。20世纪初,拉美体育发展迅速,不少运动项目在国际体坛中显示出优势。
在拉美,西方的体操运动是传播得最广泛的。
早在1851年,巴西的国家立法中,就把体操列为小学的必修课,4 年后在中等学校也开设了体操课。
阿根廷在经过1898年的中等教育改革后,体操便成为中学的一门课程。
1905年,体操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到小学。
20世纪初,德国和法国军事代表团给玻利维亚带去了德国体操和法国艾伯尔自然体操。1914年,比利时教师代表团又在玻利维亚传播了瑞典体操。
1889年,在智利的教育会议上针对开展体操等活动展开了讨论。讨论后,智利的体育进入正规的实施阶段。1900年,加西亚教授被派往瑞典研究体操和工艺问题,回国后,他成为瑞典体操的积极提倡者,并于1906年,在智利的法尔帕拉索建立了" 体操和工艺专科学校" ,开始为智利培养早期的体操教师。
一批外国教师于20世纪初把体操传入厄瓜多尔,1915年,北美体操团体也派人来厄协助开展女子体操,1916年,德国教育代表团访问厄瓜多尔,也为体操的普及和正规化作了不少工作。
墨西哥各学校在1890年就开展了德国体操活动,并受到政府的鼓励,1902年又引进了瑞典体操。
秘鲁是于1903年引入法国的阿莫罗斯体操体系的,1905年,这种体系进入学校,1906年成为必修课。
在同一时期,竞技运动也由欧洲和北美传入拉美各国。其中监球、网球、足球、棒垒球、田径、高尔夫球、游泳、划船在各国广为流行。特别是足球,流行更广,并形成了独特的拉美风格,1916年,拉美举行了第一届足球冠军赛。篮球、棒球也甚为拉美各国所喜爱,发展较快,在一些国际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
与北美相比,拉美保留了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斗牛表演、委内瑞拉的摔牛活动、阿根廷的" 帕托" 骑马掷球戏、哥伦比亚人的" 特和" 游戏、墨西哥北海岸的" 特拉奇特里" 游戏等,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体育项目,经久不衰。
(3)近代西方体育在澳大利亚的传播
澳大利亚于190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所以其近代体育是由英国人传入的。自19世纪中叶开始,澳大利亚有了澳式足球比赛,赛马、拳击、网球、高尔夫球、滚木球等也随之流行。1910年,丹麦人皮得森担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教育部的体育监督,对瑞典体操在澳学校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对澳近代体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澳大利亚气候温和,城市大都邻近海滩,因而游泳、冲浪、划船运动非常盛行。1900年成立了" 皇家冲浪救生协会" ,之后,澳大利亚在游泳方面曾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冲浪、划船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也享有盛名。
5.澳大利亚的卫生事业
20世纪初,澳大利亚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卫生方针、政策方面开始有了卫生立法的保证。联邦政府通过了一些与实施卫生服务有关的立法,比较有影响的如1908年通过的检疫法等,根据这些立法,要求各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经费下,承担一定的任务。例如根据检疫法,检疫处就可依照条例实施预防人、动物及植物的疾病进入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除联邦政府的卫生立法外,在这个时期各州、区也根据本州、区的具体情况开始另立若干法规。特别是当联邦政府卫生部建立后,不仅政府的卫生立法日趋完善、成熟,州、区的卫生立法也更加普遍了,这就为澳大利亚的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条件。
|